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与机械加工
- 格式:doc
- 大小:623.50 KB
- 文档页数:8
举例日常生活中用到的复合材料并说明它的制备应用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材料组合而成的材料,具有优于单一材料的特性和性能。
下面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用到的复合材料以及它们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1.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将预浸的碳纤维布固定于特定形状的模具上,然后将其浸渍于环氧树脂基体,并经高温烘干固化。
应用:碳纤维复合材料轻质高强,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体育器材等领域,如飞机机身、汽车车身以及高尔夫球杆等。
2.玻璃钢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在玻璃纤维布上涂覆树脂,通过手工层叠、模压或者喷涂等方式制备而成。
应用:玻璃钢复合材料具有耐腐蚀、高强度等特点,常应用于建筑、船舶、化工设备等领域,如泳池、船体以及储罐等。
3.铝塑板:制备方法:将涂覆有胶粘剂的铝箔与聚乙烯塑料薄膜复合而成。
应用:铝塑板重量轻、耐热耐腐蚀,广泛应用于装饰、广告标牌、室内隔断等领域。
4.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将纤维或者颗粒等增强材料与热塑性或者热固性聚合物基体混合,并加热熔融、塑炼或固化成型。
应用: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尺寸稳定性和耐磨性,常用于汽车制造、电子设备以及家居用品等领域。
5.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将金属基体与非金属相如陶瓷、纤维等相结合,常使用粉末冶金、堆叠压制、熔融浸渍等方法制备。
应用: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高温强度、耐磨损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能源、汽车等领域,如航空发动机叶片、刀具等。
以上仅是日常生活中复合材料的一些例子,复合材料的种类繁多,各种不同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都有。
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通常涉及到材料选择、预处理、原料混合、成型、加工等多个步骤,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对于复合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有助于提高材料的性能和降低材料的成本,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经济价值。
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工工艺一、手糊成型工艺:在模具表面上涂抹脱模剂、胶衣,将事先裁好的碳纤维预浸布铺设在模具工作面上,在工作面上刷涂或喷射树脂胶液,达到所需要的厚度之后,成型固化、脱模、后处理。
在成型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手糊工艺仍然具有工艺简便、投资低廉、适用面广的特点,在石油化工、储存容器、贮槽、汽车壳体等诸多领域有广泛应用。
其缺点是质地疏松、精度不高、表面粗糙、密度低,制品强度不高,并且主要依赖人工,质量不稳定,生产效率很低,难以批量化和标准化。
喷射成型工艺属于手糊成型工艺中低压成型工艺的一类,一般利用短切纤维和树脂混合,在喷枪中利用压缩空气均匀喷洒在模具表面上,达到所需厚度后,再利用手工橡胶来回刷平,最后固化成型。
为改进手糊成型工艺而创造的一种半机械化成型工艺,在生产效率方面有一定的提高,多用来制造汽车车身、船身、浴缸、储罐的过渡层。
二、真空热压罐工艺:工艺过程是将单层预浸料按预设方向铺叠成的复合材料坯料放置在热压罐内,在一定预设温度和压力下完成固化的过程。
热压罐是一种能够承受和调整温度、压力范围的专用压力容器。
坯料铺设在涂抹脱模剂的模具表面,然后依次用脱模布、吸胶毡、透气毡完全覆盖,并密封在真空袋内,再放入热压罐内。
在放入热压罐加温固化之前需要抽真空,然后在放入热压罐高温、加压、固化成型固化规则的制定与执行是保证复合材料产品质量的关键。
此种成型工艺适多用于制造整流罩、飞机舱门、机载雷达罩,支架、机翼、尾翼等产品。
三、层压成型工艺:把一层层铺设的预浸料放置在上下平板模之间通过加压高温固化成型,这种工艺可以直接利用木胶合板的生产方法和设备,并根据树脂的流动性能,进而进行改进与完善。
此种成型工艺主要用来生产不同规格、不同用途的复合材料板材。
具有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高、产品质量稳定、利用批量化等特点,但是设备投资较大,成本较高。
四、缠绕成型:缠绕成型工艺的发展已经有半个世纪,随着缠绕技术的不断更新,缠绕工艺基本已经成型,并成为金属铝复合材料重要施工工艺之一。
机械制造中的新材料应用与研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机械制造工业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其中,新材料的应用在机械制造领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探讨机械制造中的新材料应用与研究,并介绍其在提高机械性能、节能环保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方面的意义。
一、新材料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新材料是指传统材料之外由人工合成或发现的具有新颖结构、性能、功能的材料。
在机械制造中,新材料的应用可以用于提高机械的性能、减轻重量、提高耐磨和抗腐蚀能力等方面。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新材料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1. 高强度合金:高强度合金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可以用于制造高负荷零件,如飞机发动机叶片、汽车发动机活塞等。
其高强度和轻量化的特点大大提高了机械的性能和效率。
2. 碳纤维复合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的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和高速列车等领域。
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抗腐蚀能力,可以降低能耗和减少环境污染。
3. 工程陶瓷:工程陶瓷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高温性和抗腐蚀性,适用于制造耐磨零件、气动密封件等。
工程陶瓷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能够提高机械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4. 高性能聚合物:高性能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化学性能,在机械制造中广泛应用于制造轴承、密封件等零部件。
其具有低摩擦系数和抗腐蚀性,能够提高机械的效率和工作稳定性。
二、新材料在机械制造中的意义机械制造中的新材料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新材料能够提高机械的性能和效率。
高强度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等新材料的应用,可以使机械零件具有更高的强度和硬度,提高机械的耐磨性和耐腐蚀能力,从而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其次,新材料应用能够降低机械的能耗和减少环境污染。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可以减轻飞机的重量,降低能耗和碳排放,对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此外,新材料应用也有助于促进机械制造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新材料的不断研发和应用,推动了机械制造领域的技术升级和工艺改进,为制造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轻量化的应用和前景摘要: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特种纤维,但几乎所有的碳纤维都将进一步加工成复合材料以供终端使用。
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以碳纤维为增强材料,以树脂、金属、陶瓷等作为基体材料,经过复合成型制成的结构材料,与传统的金属材料相比,其具有密度小、比强度/比刚度高、耐腐蚀、抗疲劳、耐高温、便于设计、易于大面积整体成型加工等优点。
目前,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我国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基于此,文章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轻量化的应用于发展前景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碳纤维复合材料;轻量化;应用研究1不同型号碳纤维对比碳纤维作为具有优越性质的复合材料之一,其具备高强度、高模量、耐腐蚀等性能,在军用及民用等方面均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但由于国外碳纤维的研究起步较早,同时又受到来自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技术垄断,导致我国的碳纤维生产技术相对落后。
近年来,我国在碳纤维生产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生产技术与研发等方面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本文分别选取了T700级碳纤维、T800级碳纤维和东丽T700级碳纤维对其性能进行对比研究。
1.1.T700级碳纤维国产T700级碳纤维表面相对粗糙,有颗粒依附,沟槽结构多,粗糙度较高,虽然有利于树脂基体之间浸润性的提高,但可能会降低产品性能的稳定性;表面氧碳含量较高有利于与树脂基体的结合;界面剪切强度与层间剪切强度相对较高,与进口碳纤维的力学特性不相上下;产品价格低于进口碳纤维,较高的性价比有利于提升其在碳纤维市场的竞争力。
1.1.T800级碳纤维国产T800级碳纤维表面较为光滑,沟槽结构浅而细,凸起结构较少,产品性能较稳定;表面含氧量较高,能够有效提高表面的化学活性;可以表明:国产T800级碳纤维界面剪切强度、拉伸强度相对较高,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另一方面国产T800级碳纤维质量控制较稳定,与环氧树脂融合性较好。
1.3东丽T700级碳纤维东丽T700碳纤维分为T700S和T700G两种型号。
国内外碳纤维复合材料现状及研究开发方向概要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具有很高强度和轻质化特性的新型材料。
它由碳纤维和树脂等基质材料组成,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低密度,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船舶、体育器材等领域。
本文将对国内外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现状以及研究开发方向进行概述。
首先,国内外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现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由于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低密度和热稳定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如飞机机体、发动机和燃气涡轮等部件。
二是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领域的应用。
汽车制造商越来越倾向于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作汽车车身和结构件,以提高汽车的燃油效率和减轻车重,提高车辆的性能。
三是碳纤维复合材料在体育器材领域的应用。
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作的高级运动器材,如高尔夫球杆、网球拍和自行车等,具有很高的刚性和强度,能够提高运动员的表现水平。
四是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船舶领域的应用。
船舶结构件的重量和强度对于船舶的性能至关重要。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和轻质化特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船舶制造,可以提高船舶的性能和节能减排。
接下来,本文将重点讨论国内外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研究开发方向。
一是开发新型碳纤维原料。
目前,市场上主要使用的碳纤维原料是聚丙烯腈纤维。
研究人员正在开发新型纤维原料,如石墨烯、纳米碳纤维等,以提高碳纤维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
二是改善碳纤维与基质材料的界面粘结性能。
碳纤维与树脂等基质材料的界面粘结性能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影响很大。
研究人员正在探索提高界面粘结性能的方法,如表面改性和介入增韧等。
三是提高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制备工艺是影响碳纤维复合材料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研究人员正在开发新的制备工艺,如预浸法、纺丝法和层合法等,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制造效率。
四是研究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寿命与损伤机理。
碳纤维复合材料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应力加载的影响,会出现疲劳和损伤现象。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摘要:与其它高性能纤维相比,碳纤维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较高的比模量,甚至在高温下,碳纤维的强度也不会受到影响。
此外,在导电,热传导和电磁屏蔽方面也表现出良好的优异特性。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飞机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性能也越来越好。
近年来,近一半以上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于新型高端航空产品。
碳纤维复合材料用于航空器促进航空业快速发展,取得良好成效,对于碳纤维产业进一步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碳纤维复合材料;航空领域;应用研究1.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优势碳纤维相对于其他复合型材料本身重量较轻,且能够根据不同使用要求成型处理材料。
航空航天领域成品重量计算中发现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比相同尺寸零件自重减轻500公斤。
这更证明碳纤维材料在研制过程中的优越性,当飞机和其他航天设备自重降低时,可以降低工作过程中的燃油消耗,同时还可以为飞机外部机构提供防护。
尽管碳纤维本身重量较小,但是其在服役期间可以经受高温所造成的冲击,而且材料本身的特性也不容易发生改变,这就给飞机和其他航空航天设备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工作保证。
除了以上优点之外,碳纤维材料承载性能也很突出,强度可达钢材料强度的五倍以上。
这一点是其他材料难以做到的。
飞机在起飞过程中,要求初始速度很大,要达到一定的速度才能顺利地起飞。
飞机在飞行过程中还受到空气摩擦所产生的压强,所以对于外层材料的耐高温性能要求非常高。
经检测得知,碳素纤维在2000°C高温环境下仍能保持其性能不变,结构形状基本没有变化。
并且碳纤维化学性质稳定,不容易被氧化,应用在航天设备的外部结构中,也不会被轻易的腐蚀,这种性质也是传统复合材料中不具备的。
这就可以对飞机进行安全防护,外层结构在使用解读阶段不发生形变,在制造成本上得到显着下降。
2.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空领域中的应用2.1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于飞机制造随着新的飞机如空客,波音等的投产,对碳纤维行业的发展有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分析摘要:由于碳纤维复合材料成本高、制造工艺复杂、缺乏自主研发经验,碳纤维在航天航空领域的自主普及应用面临诸多挑战。
然而,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灵活的可设计性和显著的轻量化效果。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设备零部件中的应用仍是大势所趋。
为了尽快实现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天航空零部件上的大规模生产应用,还需要加大研发力度;碳纤维和树脂原材料的研发、结构设计和性能验证的积累、多材料连接工艺的研发,以及后续碳纤维可回收再生技术和零部件的售后维护。
关键词:航天航空轻量化;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1轻量化结构优化设计对原有结构件进行轻质材料的简单替代仅仅是实现航天航空轻量化的初级阶段,而实现轻量化的关键前提是进行合理的轻量化结构设计。
更为具体地,航天航空轻量化结构设计必须从整体设备的角度进行全方位的考虑,它同时包括航天航空整体设备的拓扑优化设计和尺寸形状再优化设计。
具体而言,拓扑优化设计运用多种综合分析技术和方法更为合理地优化各类材料的分布形式和连接方式,重点侧重于从宏观的层面通过零部件的薄壁化和中空化设计手段来实现设备身整体结构的轻量化。
通常是在完成拓扑优化设计的前提条件下进行尺寸和形状的优化设计,主要是通过对几何形状和尺寸、横截面积、节点位置等参数进行再次优化,目的是在维持基本刚度不发生变化的条件下达到轻量化。
在进行轻量化结构优化设计的过程中,自然界中的仿生学原理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在生物界的长期进化过程中,保持一定刚度的前提下一些生物体在生态构造上形成了重量轻、寿命长的特点。
自然界进化规律使得材料总是遵循轻量化的原则:如从动物骨胳和植物杆径的横截面可以看出,材料总是遵循物尽其能的原则进行最为合理的分布:在承受载荷较大的部位优先生长材料,而在受载很小的部位则材料分布相应地最少。
因此,自然界仿生学从造型、拓扑和构造等多方面为航天航空轻量化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大量的实践过程表明,设备结构完全可以遵循自然法则进行智能化和轻量化设计。
新材料举例新材料是指应用于现代科技、工业、医学、能源等领域的具有独特性能和应用价值的各种材料。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材料作为推进社会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几种典型的新材料,并探究它们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1、碳纤维复合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由高强度碳纤维与树脂等复合而成的材料。
它具有密度低、强度高、刚性好、耐腐蚀、耐高温等特点。
目前,碳纤维复合材料已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汽车制造、体育器材等领域。
在航空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机身结构材料,优于传统的金属材料在重量、强度和耐腐蚀性上,不仅可以降低飞机油耗、延长机身寿命,还能提高飞机的飞行性能和安全性。
在汽车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车身和车架等核心部件,它可以有效降低汽车的自重,提高燃油经济性和行驶稳定性。
2、金属有机骨架材料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是一种具有特殊孔结构和表面组成的新型材料。
它由有机小分子和金属离子共价配位而成,具有优良的吸附性、分离性和催化性。
它的研究和应用在环境保护、能源环境、药物催化等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
在环境保护领域,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作为新型吸附分离材料,可以有效去除大气污染物如CO2、NOx等,净化地下水、海水等,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在能源环境领域,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作为一种新型催化材料,可以有效促进化学反应速率,提高化学反应效率,如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储存能力和循环寿命。
3、石墨烯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单层排列而成的二维材料,具有极高的机械强度、热导率和电导率、优异的光学性质及化学稳定性等特点。
石墨烯在电子器件、传感器、储能器件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在电子器件领域,石墨烯作为场效应晶体管、透明导电膜等材料,可以大大提高器件的性能,如实现更高速的芯片、更高清晰的显示屏等。
在传感器领域,石墨烯基纳米传感器在生物医学和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如提高血压和血糖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新材料作为推动社会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发展现状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是一种具有轻质、高强、高刚度等优异性能的高级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主要就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就是由一种或多种纤维(通常是碳纤维、玻璃纤维或芳纶纤维等)与树脂(通常是环氧树脂、酚醛树脂或聚酰亚胺树脂等)混合形成的一种材料。
其主要特点是具有轻质、高强、高刚度等优点,是一种高性能的结构材料。
由于其优异的性能,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轨道交通、运动器材、电子设备、建筑结构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航空航天领域,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飞机机身、机翼、发动机罩等部位,以提高其结构强度和减轻重量,从而提高飞行性能。
在电子设备领域,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作高性能的塑料外壳、散热片、接线板等,从而提高电子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在建筑领域,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作桥梁、钢结构加固、水泥结构加固等,以提高建筑物的结构强度和耐久性。
1.技术发展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向高强、高刚度、高稳定性、高耐疲劳性和高阻尼性方向发展。
同时,随着工艺技术的不断改进,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成本也在不断降低。
2.市场应用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的需求量不断增长。
据统计,自2015年至2020年,全球汽车零部件市场的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需求量将增长50%以上,显示出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在汽车等领域的市场前景广阔。
3.新材料研究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方向主要有三个:一是探索新的纳米材料和基质树脂,以提高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和阻燃性能;二是探索新的加工工艺和模具材料,以提高加工效率和模具寿命;三是探索新的表面涂层和涂装工艺,以提高复合材料的耐腐蚀性能和美观性能。
总之,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高性能材料,在未来的发展中将继续发挥其优势,服务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碳纤维材料的特性与应用碳纤维是一种轻质高强的复合材料,由碳纤维和一种或多种基体材料组成。
它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尤其是在高温和高频环境下,同时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热膨胀系数低、耐高温、导电性好等特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汽车、体育器材和日用品等领域。
碳纤维的成分与工艺:碳纤维是由高分子纤维或石墨晶体通过加工、炭化等多道工序制成的,其成分是纤维素、蛋白质、聚乙烯、聚丙烯等有机高分子。
碳纤维制造的过程包括:预处理、纤维化、加工、炭化、图案化、高温石墨化、导电膜化等步骤。
碳纤维的特性:碳纤维具有很高的比强度、比弹性模量和耐热性能,在高温、高频下保持稳定性;同时具有低热膨胀系数和导电性,并且可在空气中长时间使用,不易氧化腐蚀。
碳纤维还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防护性,可以防止化学品和酸碱腐蚀。
碳纤维的应用:碳纤维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汽车、体育器材和日用品等领域,主要应用于轻量化、强度提高、复杂形状加工和精密加工等方面。
其中,碳纤维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最为广泛,用于制造机翼、舵面、外壳等重要部件,有效减轻了飞机的重量,提高了飞行速度和高空性能;在汽车领域,利用碳纤维可以显著降低汽车的整体重量、提高悬挂稳定性和驾驶性能等,同时还可以降低油耗,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目前,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碳纤维的应用将迎来新的机遇。
碳纤维可以应用于电池、电机等部件的制造,优化电池和电动机等部件的性能表现,提高新能源汽车的行驶里程和性能表现。
碳纤维在体育器材领域的应用也极为广泛,比如碳纤维制造的网球拍、高尔夫球杆等,可以使运动器材具有更好的强度、轻量化、稳定性和舒适性等特性,提高了运动效果和过程中的舒适度。
总之,碳纤维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化学稳定性、热膨胀系数低、耐高温、导电性能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军事、航空、航天、交通运输、体育器材等领域。
在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碳纤维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一、引言航空航天工业一直是技术创新的引领者,对材料的要求也一直非常严苛。
随着科技的发展,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作为一种优异的材料,逐渐得到航空航天领域的重视和应用。
二、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特性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由纤维和基体组成,具有轻质、高强度、高刚度等特点。
其中,碳纤维作为增强体,可以实现高强度和高模量的需求;基体则可以提供耐久性和耐热性。
相比于传统金属材料,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更低的密度,可以显著降低航空器的重量,从而提高航空器的燃油效率。
三、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航空领域的应用1. 飞机结构件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飞机结构件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例如,飞机机身部件、机翼、垂直尾翼等可以使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造,从而减轻整个飞机的重量。
与传统金属结构相比,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强度和刚度更高,可以实现更高的载荷和更好的稳定性。
2. 发动机零部件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航空发动机零部件中也有广泛应用。
例如,风扇叶片、低压涡轮叶片、燃烧室构件等都可以采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造。
相比于传统的镍基合金材料,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高温性能和更高的疲劳寿命,可以提高发动机的效率和可靠性。
3. 航天器部件在航天器部件中,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航天器的外部保护罩、热控制结构等部件可以采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造,以提高航天器的耐热性和抗高温气流的能力。
此外,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还可以应用于航天器的结构框架和传感器支撑结构等领域。
四、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挑战与前景尽管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成果,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其生产成本较高,限制了大规模应用。
其次,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损伤检测和维修也相对困难。
此外,随着航空器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性能要求也不断提高,需要更高强度、更高刚度和更好的耐久性。
然而,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仍然具有广阔的前景。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空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及改进摘要:碳纤维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始被应用在火箭上,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高性能的复合材料的发展为碳纤维技术发展带来了新的革命碳纤维符合材料由于其比重小、刚性好和强度高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与航天领域。
本文简单分析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空领域中的应用现状,提出在航空领域中扩大应用的改进。
关键词:碳纤维复合材料;航空领域;应用现状;改进1、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对于传统原材料的更新也在不断加速,随着我国神十的成功飞行,让我们看到了在航天领域我国取得的瞩目成就,在成功的背后离不开我国航天工作者的辛勤劳动,更重要的是科研工作者对于新型材料的研究,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航空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复合材料是除铝之外最重要的航空和航天材料。
由于它们具有轻质的优点,在过去40年在民用飞机结构重量中所占的份额超过15%,在直升飞机和战斗机结构重量中所占的份额超过50%,同时广泛应用不同的航天设备中。
2.1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于飞机制造空中客车公司和波音公司的新型客机的投产给碳纤维工业带来了显著的推动作用。
空客A350中复合材料用量已接近机体总质量的53%,波音787使用的复合材料超过了50%。
空客公司研制的世界最大民用客机A380,也更多地采用碳纤维材料,其中仅机身壁板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就达30多吨。
我国国内飞机制造材料中碳纤维复合材料所占的比例也在不断提高。
大型客机C919是先进材料首次在国产民机大规模应用,先进复合材料和第三代铝锂合金材料在C919机体结构用量分别达到12%和8.8%。
我国第四代战斗机的各个零件设备中碳纤维复合材料所占比重就占24%左右,应用于机身和机翼的制造。
由于国内研制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耐高温性、抗疲劳性、阻燃性优异的特点,将碳纤维复合型材料用于对飞机前机身段、阻力板、机翼外翼、整流壁板等构件的建造,也用于制造飞机主承力构件。
汽车机械制造的机械工程材料汽车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交通工具,其机械结构和性能的稳定性直接依赖于所使用的机械工程材料。
本文将介绍汽车机械制造中常用的机械工程材料,以及它们在车辆构造中的应用。
一、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是汽车机械制造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
常见的金属材料包括钢铁、铝合金、镁合金等。
1. 钢铁:钢铁因其优异的机械性能和良好的可加工性而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中。
汽车的车身骨架、车轮、发动机零部件等都采用了高强度钢材,以提供车辆的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能。
2. 铝合金:铝合金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被广泛用于汽车制造中。
铝合金材料的轻量化特性可以降低车辆的整体重量,提高燃油效率。
在汽车制造中,铝合金主要应用于车身外板、发动机零部件等。
3. 镁合金:镁合金具有优越的轻量化特性和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在汽车机械制造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镁合金常用于汽车底盘、发动机缸盖等部件,可以显著降低车辆的重量,提高驾驶体验和燃油效率。
二、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经过复合形成的新材料。
在汽车机械制造领域,复合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主要有碳纤维复合材料和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等。
1. 碳纤维复合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极高的强度和刚度,同时具备较低的密度。
在汽车制造中,碳纤维复合材料主要应用于车身结构、底盘部件等。
它的轻量化特性可以显著减少车辆的自重,提高燃油经济性。
2. 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中。
在车身制造中,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常用于车身内外板等部件,以提供良好的抗冲击性和刚性。
三、塑料材料塑料材料常用于汽车内饰件、保险杠、车灯外壳等部件的制造中。
塑料材料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成型性,可以满足复杂零部件的制造需求。
塑料材料一般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两类。
热塑性塑料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多次加热软化并成型,常用于汽车内饰件的制造。
而热固性塑料在一次加热后固化成固体,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常用于汽车外部部件的制造。
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在汽车领域的应用摘要: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出现能够有效降低汽车质量,实现汽车轻量化,为汽车节约资源、节能减排提供了可能。
本文分析了碳纤维材料及其制备工艺的发展现状,以及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碳纤维;复合材料;轻量化汽车轻量化的发展史,也是汽车制造材料的发展史。
现阶段以复合材料的发展最为突出,也是汽车轻量化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众多复合材料中,碳纤维复合材料最能达到轻量化的要求,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比重、强度和力学性能上相比其他纤维材料和轻质金属材料具有很大的优势。
因而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备受汽车轻量化研究者和各大汽车制造商的关注。
1.碳纤维材料及其制备工艺发展现状随着越来越严厉的排放法规的的颁布,以及传统化石能源的日益减少,汽车节能减排要求越来越高,各国排放法规也越来越严格,面对日益的严格的排放法规,各国车企都已将未来汽车的发展转向节能与环保。
汽车想要减少污染排放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一是不断提高发动机的性能,采用更加合理的涡轮增压技术,保证汽车动力维持一定水准,但排量降低;二是开发新能源汽车,彻底代替传统内燃机汽车,例如电动机车,基本实现零排放。
三是在保证汽车强度和安全性要求下,降低汽车整车质量,采取汽车轻量化的途径,进一步降低燃油消耗,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综合现有现汽车保有量,汽车技术发展以及汽车周边配套设施的发展等诸多因素,在实现汽车节能减排方面,汽车轻量化更具有优势,投入更低,且更具有可行性。
2.碳纤维的优异性能碳纤维(Carbon Fiber,简称CF),主要由碳原子组成,直径为0.005~0.010mm的细长纤维。
它是一种由有机纤维或低分子烃气体等原料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经1500℃左右的高温碳化而成的纤维状碳化合物,其碳含量超过90%。
碳纤维材料因为其独特的结构和理化特性,相比于传统金属材料其具有一下诸多优点:(1)低密度、高强度、高模量,碳纤维的密度较小(1.5~2.0g/cm3之间),是钢密度的1/4,铝密度的1/2;其强度和模量高,抗拉强度≥3500Mpa,并且比强度是钢的16倍,铝的12倍。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控制碳纤维复合材料(CFC)是由碳纤维和基质材料组成的一种高性能材料。
CFC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高耐腐蚀性、高温稳定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医疗器械等领域。
本文将就CFC的制备与性能控制进行探讨。
一、CFC的制备CFC的制备主要分为预制复合体和后固化复合体两个过程。
1.预制复合体预制复合体是指在模具内预先制备好的CFC复合材料坯料。
其制备流程如下:(1)CFC布料排布:将碳纤维布料横向、纵向或斜向按照一定规律排列,形成所需厚度的碳纤维布料。
(2)树脂浸渍:将所选用的树脂浸润于碳纤维布料之中,将其浸透均匀。
(3)真空复合:将浸润后的碳纤维布料放置于真空袋内进行复合,压缩排除浸润后的空气,确保树脂渗透均匀。
(4)固化处理:将复合好的碳纤维布料放置入模具中进行加热固化,使其完全固化成型。
2.后固化复合体后固化复合体是指在制备好的预制复合体基础上,再进行一步辅助固化的工艺过程。
其制备流程如下:(1)机械加工:对预制好的CFC坯料进行精细的机械加工,以确保其平整度和精度。
(2)表面涂覆:在CFC表面涂覆一定厚度的助剂,以起到固化效果。
(3)固化处理:将经过表面涂覆的CFC放置于高温烤箱中进行再次固化,使其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
二、CFC的性能控制CFC性能的控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碳纤维的选用碳纤维的选用是制备CFC的关键。
应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选用不同特性的碳纤维。
例如:航空航天领域需要具有高强度和高模量的碳纤维;汽车领域更注重碳纤维的耐磨性、耐久性和耐腐蚀性;医疗领域则更注重碳纤维的生物相容性。
2.基质树脂的选用基质树脂的选用也非常关键。
应根据不同领域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树脂。
例如:航空航天领域需要具有高温稳定性和抗氧化性的树脂;汽车领域则需选择耐热的树脂以应对高温环境;医疗领域则需选择生物相容性好的树脂。
3.加工工艺的控制加工工艺的控制直接影响CFC的性能。
机械工程的最新材料资料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工程领域的材料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新型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为机械工程师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本文将介绍机械工程领域中的一些最新材料资料,包括复合材料、纳米材料和功能性材料。
一、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多种不同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方式组合而成的材料。
它的独特结构使得其具有出色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范围。
在机械工程中,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船舶等领域。
以碳纤维复合材料为例,其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抗腐蚀性好等诸多优点。
在飞机制造中,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可以减轻飞机的重量,提高燃油效率。
此外,碳纤维复合材料还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可以广泛应用于制冷设备和电子器件等领域。
二、纳米材料纳米材料是指晶体粒径在1到100纳米之间的材料。
由于其具有特殊的结构和性质,纳米材料在机械工程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例如,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纳米材料,具有高导热性、高电导性和超强的力学性能。
由于其一层原子厚度的特殊结构,石墨烯还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可以用于制备高性能传感器、超级电容器等器件。
此外,石墨烯还可以用于制备高效节能的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池,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三、功能性材料功能性材料是指具有特定功能或特殊性能的材料。
在机械工程中,功能性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可以提高机械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举个例子,记忆合金是一种具有记忆性能的功能性材料。
它在形状发生变化后,可以通过加热或降温使其重新回到原来的形状。
这种特殊的性能使得记忆合金在机械工程中被广泛应用于复杂结构的制造和控制。
比如,在航天航空领域,可以利用记忆合金制造自展展伞和自展太阳能板等设备。
综上所述,复合材料、纳米材料和功能性材料是机械工程领域中的最新材料资料。
它们的研发和应用为机械工程师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新型材料涌现,推动机械工程领域的发展。
碳纤维复合材料调研报告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重要的新型材料,具有高机械性能、低密度和良好的耐腐蚀性能等优点。
该材料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体育用品等领域。
本文主要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性能表现和应用领域进行了探讨,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主要包括手工层压、自动化层压、注塑成型、纺织法、树脂浸渍法等多种工艺。
手工层压是一种传统的制备方法,其优点是成本低、成型灵活性好,但是其制备效率和一致性较低。
自动化层压是一种高效的制备方法,但其成本较高。
注塑成型技术可以制备复杂的形状和结构,但是成本也较高。
纺织法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制备方法,用该方法制备的碳纤维组织结构均匀且稳定,但是其成型灵活性不如手工层压。
树脂浸渍法是制备复合材料的常见方法之一,其生产周期短,但需要控制好树脂浸渍的时间、温度、压力等参数,以保证制品质量。
二、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表现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高机械性能、低密度和良好的耐腐蚀性能等优点。
为了更好地了解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表现,本节将从其力学性能、导热性能和密度等方面进行分析。
1.力学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强度和刚度方面表现出色,常用的强度指标有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弯曲强度等。
由于其性能表现优异,碳纤维复合材料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体育用品等领域。
2.导热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比较优良,其热导率和热膨胀系数与钢铁相当。
由于其导热性能稳定,碳纤维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高温环境下的工作场合。
3.密度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密度远低于普通的金属材料,例如钢铁等,其密度约为钢铁的1/5。
由于其密度远低于普通金属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重量轻、热膨胀系数低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高速运动领域。
1.航空航天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较为广泛,例如制作机翼、负载桁架、座椅结构等。
由于其性能表现优秀,因此能够极大地缩减飞机的自重,从而降低油耗和环境污染。
2.汽车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领域的应用也较为广泛,例如制作轮毂、车身和悬挂系统等。
碳纤维复合材料切削工艺研究摘要:轻质高强、易于整体近净成形制造的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船舶、能源等领域先进装备的制造中优势显著,广泛用于制造各类构件。
碳纤维复材构件的加工是其连接装配最终制造装备的重要环节之一。
然而此类材料具有多相态、层叠、各向异性等特征,加工易产生分层等损伤,严重影响其服役性能和生产效率。
基于此,本文主要就碳纤维复合材料切削工艺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碳纤维复合材料;切削;工艺引言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不仅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等优异机械物理性能,还具有可进行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设计与整体近净成形制造等突出优点,在航空航天、船舶、能源等领域先进装备的制造中优势显著。
近年来,碳纤维复材实现了从非承力构件到主承力构件、小型构件到大型构件、简单构件到复杂构件的应用场景升级,已成为先进装备减重增效的优选材料,其用量更是衡量装备先进性的重要标志之一。
碳纤维复材的大量应用离不开其制造技术的发展,碳纤维复材构件的制造一般需要经过赋形、成型、加工、装配等过程。
因此,加强碳纤维复合材料切削工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碳纤维复材基础切削理论研究切削加工过程的实质是被加工材料受到刀具的作用产生变形直至破坏的过程。
此过程中,被切削材料在刀具作用下,哪个部位、在何时、发生什么形式的变形,最终如何发生破坏,形成何种形式的切屑和加工表面,统称为材料的切削机理。
只有充分阐明材料的切削机理,才能开发合适的加工刀具和工艺技术,并对切削加工过程进行有效控制,进而保证加工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碳纤维复材在细观尺度上呈纤维、树脂及界面的多相混合态,在宏观尺度上具有层叠和各向异性特征,这使得碳纤维复材的切削过程包括:在细观尺度上,对纤维、树脂及界面的切削;在宏观尺度上,复材整体切削成屑,且呈不同角度切削复材的去除过程也不同。
碳纤维复材的细观切削理论发展到目前,在以弹性地基梁理论为基础的前提下,发展出虑及树脂对纤维的多向约束以及树脂温变特性对约束影响的单纤维切削模型,能够更准确描述实际复材的切削受力状态,并针对纤维变形、树脂开裂、纤维断裂发展了多种计算方法,以期更准确计算切削力、揭示碳纤维复材去除机理及损伤形成机制并指导实际钻、铣削加工。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与加工 1 应用领域 目前,碳纤维广泛用于民用,军用,工业,航天以及超级跑车领域。
图 碳纤维复合材料不同领域所占比例 国外将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在战机机身、主翼、垂尾翼、平尾翼及蒙皮等部位,起到了明显的减重作用,大大提高了抗疲劳、耐腐蚀等性能。 由于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不但是轻质高强的结构材料,还具有隐身的重要功能,能有效地吸收雷达波,美国已用来制造最新型的隐形轰炸机。美国的P-22 超音速飞机的主要结构就是采用了中等模量的碳纤维增强的特种工程塑料。幻影III战斗机的减速降落伞盖和弹射的弹射装置也由这种材料制成。碳纤维已成功地用于飞机的肋条、蒙皮及一些连接件、紧固件等雷达波的吸收件。战斧式巡航导弹壳体、B-2隐型轰炸机的机身基材,F117A隐型飞机的局部也都采用了碳纤维改性的高分子吸波材料。
图 美国B-2隐身轰炸机(机身基材) 图 幻影III战斗机 (减速降落伞盖和弹射装置) 图 美F117A隐身轰炸机(肋条及蒙皮等) 英国ICI公司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生产战斗机上的阀门,使飞机阀门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与燃料长期接触也能保持其性能和形状的稳定;其它国家的飞机F/A-18、 RAH-66、A330 / A340、B77、Y-22上面也都采用了这种材质来制造机翼、蒙皮、主承力结构、中央冀盒、地板、尾冀、设备箱体及结构件。 在民用领域,飞机25%重量的部件由复合材料制造,其中22%为碳纤维增强材料(CFRP)。这些部件包括:减速板、垂直和水平稳定器(用作油箱)、方向舵、升降舵、副翼、襟翼扰流板、起落架舱门、整流罩、垂尾翼盒、方向舵、升降舵、上层客舱地板梁、后密封隔框、后压力舱、后机身、水平尾翼和副翼均采用CFRP制造。
2 加工特点 碳纤维复合材料一般以叠合制成多层板使用,通常有两种复合形式,一种是碳纤维在基体中呈同向排列,即每层的纤维方向相同,通常称这种复合材料为单向纤维复合材料;一种 是各层纤维方向呈不同角度,通常称为多向纤维复合材料。 图 碳纤维多向复合材料的一种铺层方式 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难切削加工材料,它的脆性大、硬度高,加工时容易出现分层、撕裂、毛刺等问题。碳纤维复合材料是由质软而粘性大的基体和强度高、硬度大的纤维混合而成的二相或多相结构,其力学性能呈各向异性,机械加工条件比较恶劣,碳纤维复合材料切削加工的主要特点如下: (1)材料产生分层破坏。分层是复合材料铺层之间脱胶而形成的一种破坏现象,当切削参数不合理时会使层间受力过大而导致分层,分层会严重降低材料的性能甚至使零件报废,即使是微小的分层也是非常严重的安全隐患。 (2)刀具磨损严重,耐用度低。切削区温度高且集中于刀具切削刃附近很窄区域内,纤维的回弹及粉术状的切屑又加重了擦伤刃口和后刀面,加之碳纤维的硬度非常高,故刀具磨损严重,后刀面产生沟状磨损,耐用度低。 (3)产生残余应力。表面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不易达到要求,容易产生残余应力。这主要是因为切削温度较高,增强纤维和基体树脂的热膨胀系数相差太大。由于复合材料呈现各向异性,层间强度低,切削时在切削力的作用下容易产生分层、撕裂等缺陷,钻孔时尤为严重,加工质量难以保证。据统计,飞机在最后组装时,钻孔不合格率要占全部复合材料构件报废率的60%以上。 (4)切削温度高。碳纤维复合材料切屑形成过程是一个基体破坏和纤维断裂相互交织的复杂过程,在此过程中,碳纤维作为切削硬质点连续磨耗刀具,因碳纤维断裂和基体剪切,以及切屑与前刀面、后刀面与已加工表面之间的摩擦而产生大量的切削热,加之碳纤维复合材料导热性差等原因,切削热主要传向刀具和工件,导致刀具的快速磨损。
3 主要加工方法 碳纤维复合材料构件在制作时一次成形一般只能做到比较规整的形状,并不能实现所有的设计特征,这就需要进行大量的二次机械加工来完成剩余的设计特征。对于碳纤维复合材料壳体其主要的二次机械加工包括孔加工、特殊形状切割加工、盲槽加工、表面打磨加工。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二次加工方法主要有传统的机械加工和特种加工两种,目前传统的机械加工方法仍是复合材料加工的主要手段,但在切削加工过程中遇到越来越多的问题,如刀具快速磨损、钻孔分层等。实践证明,由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质与金属不同,因此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加工中不能简单地沿用金属材料的加工刀具和工艺,而在众多的研究中主要集中在碳纤维复合材料钻削制孔方向,这是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关键加工工艺之一。 碳纤维复合材料钻孔加工特性主要表现在:(1)碳纤维复合材料层间强度低,在钻孔过程中,如果复合材料构件所受的钻削轴向力过大,导致层间应力过大,超过其基体树脂的强度就会引起分层等缺陷;(2)碳纤维复合材料属于各向异性材料,其纤维铺层方向对制孔有较大影响,特别是单向板制孔时,钻孔处的应力集中较大,极易引起劈裂等缺陷;(3)碳纤维复合材料硬度大,在钻孔时钻头磨损很快;(4)碳纤维复合材料导热性差,在钻孔过程中钻头与复合材料产生大量的摩擦热,而碳纤维复合材料热导率小,热量难以在加工中排除, 使切削区温度迅速上升,进而导致钻头发生退火,加速钻头磨损;(5)碳纤维复合材料有缩孔现象,这是由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小,而线胀系数和弹性恢复都较大的原因。 防止钻孔时出口端纤维分层的工艺措施:在结构开敞条件下,孔的出口面要用硬质高密度板支撑并垫实,这样能有效地防止孔出口分层和劈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制造碳纤维复合材料构件时可考虑在出口面加贴1~2层玻璃布,并与构件同时固化,待钻完孔后将玻璃布撕去,这样也可防止孔出口面分层。在碳纤维复合材料需要钻孔的出口面均匀地涂 上一层结构胶,待固化后钻孔,同样可防止孔出口面分层和劈裂。 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工其他工艺:碳纤维复合材料采用金刚砂刀具切割加工工艺,切割效果好。切割工艺参数与碳纤维复合材料厚度有很大关系,进给量应与厚度成反比例。激光加工可用于复合材料的切割加工和孔加工,可以得到非常小的切缝宽度和接近平行的切缝侧面,其加工效率高,但热损伤很大。超声波振动切削能够改善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切削状况,刀超声波振动切削材料时,采用小的切削参数能有效地降低主切削力。由于具有小的切削力,所以超声波振动切削可用于碳纤维复合材料薄壁件的加工。目前碳纤维复合材料磨削加工的研究比较少,且主要集中在对不同砂轮磨削性能的比较方面,需要促进磨削加工在碳纤维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4 加工设备及刀具 北京林业大学的张厚江等人通过试验研究发现保证获得钻削碳纤维复合材料高质量孔的关键因素有两个:一个是保持钻头切削刃的良好锋利性,另一个是在保证切削刃锋利的基础上采用高的钻削速度。高速钻削试验及分层检测试验表明,厚膜金刚石钻头钻削的孔质量非常好,它在碳纤维复合材料钻削加工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大连理工大学的鲍永杰等人提出了“以磨代钻”加工工艺,研制了电镀金刚石钻磨刀具,通过与硬质合金钻头钻孔对比试验,得出结论:电镀会刚石钻磨刀具更适合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钻孔加工;电镀金刚石钻磨刀具寿命远高于硬质合金钻头,采用电镀金刚石钻磨刀具能够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加工成本。电镀金刚石复合钻头是一种新型孔加工刀具,与其它类型的金刚石刀具相比,其制造工艺简单,刀具成本低;由于具有刀尖锋利、多刃切削等优点,该钻头在高速、低进给条件下钻削CFRP板材时,基本无分层、劈裂现象,可明显提高生产率。可有效解决普通麻花钻加工CFRP时出现的分层和劈裂问题,并可使钻头寿命显著提高。 GMl000回转类碳纤维复合材料构件高速数控钻磨机床。大连理工人学现代制造技术研究所研制了GMl000回转类碳纤维复合材料构件高速数控钻磨机眯,如图所示即为机床的运动结构图。它的基本构成主要包括:底座、回转工作台、直柱、滑枕阴大部件。底庠和立桂作为整个设备基础部分,z向滑台通过直线导轨与始杠的配合来完成z轴上的移动与精确定位。同样滑枕也通过直线导轨与丝杠的配合束完成Y轴向的移动与精确定位。回转工作台放置在底座上,通过自身的传动结构在伺服电机的带动下来完成C轴的旋转定位。Ⅰ、Ⅱ两个工位分别为其左上和右下两个极限位置,其中Ⅰ工位中的回转摆头处于垂直状态.可以实现工件端面加工,Ⅱ工位中的回转摆头处于水平状态,可以实现工件侧面的加工。 该机床在采用西门予802D数控系统基础上实现了诸多功能:进给轴监控功能、速度闭环控制、手动操作、程序运行功能、补偿功能、辅助控制功能、人机通信功能。 图 GM1000机床运动结构图 图 机床实物图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 最高贵的复仇是宽容。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 宽容就是忘却,人人都有痛苦,都有伤疤,动辄去揭,便添新创,旧痕新伤难愈合,忘记昨日的是非,忘记别人先前对自己的指责和谩骂,时间是良好的止痛剂,学会忘却,生活才有阳光,才有欢乐。
不要轻易放弃感情,谁都会心疼;不要冲动下做决定,会后悔一生。也许只一句分手,就再也不见;也许只一次主动,就能挽回遗憾。 世界上没有不争吵的感情,只有不肯包容的心灵;生活中没有不会生气的人,只有不知原谅的心。 感情不是游戏,谁也伤不起;人心不是钢铁,谁也疼不起。好缘分,凭的就是真心真意;真感情,要的就是不离不弃。 爱你的人,舍不得伤你;伤你的人,并不爱你。你在别人心里重不重要,自己可以感觉到。所谓华丽的转身,都有旁人看不懂的情深。 人在旅途,肯陪你一程的人很多,能陪你一生的人却很少。谁在默默的等待,谁又从未走远,谁能为你一直都在? 这世上,别指望人人都对你好,对你好的人一辈子也不会遇到几个。人心只有一颗,能放在心上的人毕竟不多;感情就那么一块,心里一直装着你其实是难得。 动了真情,情才会最难割;付出真心,心才会最难舍。 你在谁面前最蠢,就是最爱谁。其实恋爱就这么简单,会让你智商下降,完全变了性格,越来越不果断。 所以啊,不管你有多聪明,多有手段,多富有攻击性,真的爱上人时,就一点也用不上。 这件事情告诉我们。谁在你面前很聪明,很有手段,谁就真的不爱你呀。 遇到你之前,我以为爱是惊天动地,爱是轰轰烈烈抵死缠绵;我以为爱是荡气回肠,爱是热血沸腾幸福满满。 我以为爱是窒息疯狂,爱是炙热的火炭。婚姻生活牵手走过酸甜苦辣温馨与艰难,我开始懂得爱是经得起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