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大棚反季节蔬菜栽培技术
- 格式:docx
- 大小:17.07 KB
- 文档页数:4
农 技 推 广2021年第6期新农民冬季大棚蔬菜要高产栽培的管理技术刘海红1,帕提古丽·麦麦提2(1.新疆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民丰县分校,新疆 和田 848500;2.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技工学校,新疆 和田 848500)摘要:冬季种植反季节蔬菜的技术要求较高,需要克服气温低、光照时间短且强度低、大棚环境较为封闭等困难。
菜农如想使反季节蔬菜维系较好的生长状态,想要提高蔬菜的产量与品质,就必须掌握必要的冬季棚室蔬菜栽培管理技术。
下文将从抗寒保温、水分管理、光照管理、通风控温四个方面介绍冬季棚室蔬菜栽培管理技术。
关键词:冬季;大棚;蔬菜;高产1 棚室内种植蔬菜的保温防冻管理使用大棚种植蔬菜时,最适宜的棚室温度为:昼间25~28℃,夜间15~18℃。
在诸多影响蔬菜生长的因素中,温度因素的影响最大——温度过高时,蔬菜的茎叶容易发育过旺,出现徒长现象;温度过低时,蔬菜容易缓苗;昼夜温差大时,则会对蔬菜的开花结果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想要使蔬菜处于理想的生长状态,保证大棚蔬菜的成品质量,种植人员应采用如下手段调节大棚的问题,确保棚内温度适合蔬菜的生长:1.1 采用多层覆膜法,减少大棚热量损失相关资料表明,冬季反季节蔬菜所需的气温应当高于12℃。
种植人员应对棚内温度进行检测,发现温度低于12℃时,需要就是增温。
目前给大棚增温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给大棚顶层覆膜,每多增加一层膜,大棚内部的温度便会提升2~4℃;二是给地面覆膜,可以是大棚内的土温提升1~2℃;三是在大棚内部使用竹竿和水泥柱搭建小型拱棚,同样可以达到上述提温效果。
番茄、茄子这类对温度要求较高的作物均可以采用上述覆膜方法。
1.2 晚揭早盖,保持充足热量晚揭指的是在上午稍晚时候揭开棚顶的覆盖物,使棚内能够获得充分的光照以存储热量;下午揭盖前,应确保棚内温度达到20~22℃之间,以便棚室内能够存储适用于蔬菜过夜的热量。
无论上午还是下午揭盖,都应保证棚内温度不会在揭盖后下降[1]。
大樱桃反季节栽培技术大樱桃是一种美味可口的水果,深受人们的喜爱。
然而,由于其生长季节有限,大樱桃的价格通常较高。
为了满足消费者对大樱桃的需求,人们探索出了一种反季节栽培技术,使大樱桃能够在非常规的季节里生长和丰收。
一、温室栽培大樱桃反季节栽培技术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利用温室进行栽培。
温室可以提供稳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创造出适合大樱桃生长的环境。
在温室内,可以根据大樱桃的生长需求,调整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因素,帮助大樱桃在非常规季节生长和结果。
二、人工控制光照大樱桃反季节栽培技术还包括人工控制光照。
大樱桃是一种春季开花的水果,通常需要充足的阳光来促进花芽的分化和开花。
在非常规季节,阳光照射时间较短,不利于大樱桃的正常生长。
因此,人们可以通过人工补光的方式,延长大樱桃的光照时间,提供足够的光合作用能量,促进大樱桃的生长和发育。
三、调控温度和湿度温度和湿度是影响大樱桃生长的重要因素。
在非常规季节,环境温度较低,湿度较大,不利于大樱桃的正常生长。
因此,人们可以通过温室或其他设备,调控温度和湿度,为大樱桃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
温度和湿度的调控可以通过加热、通风和加湿等方式实现,使大樱桃在非常规季节获得适宜的生长条件。
四、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大樱桃反季节栽培技术的关键之一。
施肥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促进大樱桃的生长和发育。
在反季节栽培中,人们需要根据大樱桃的生长特点和需求,科学施肥。
通常可以选择有机肥和化肥的组合使用,以提供充足的养分供应,同时避免施肥过量导致的问题。
五、防治病虫害在大樱桃的反季节栽培过程中,病虫害是需要重点关注和防治的问题。
由于非常规季节的栽培环境与自然生长环境有所不同,大樱桃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因此,人们需要制定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措施,使用合适的农药或生物防治剂进行喷洒,保护大樱桃的生长和产量。
总结起来,大樱桃反季节栽培技术通过温室栽培、人工控制光照、调控温度和湿度、合理施肥以及防治病虫害等方法,使大樱桃能够在非常规季节里生长和结果。
蕹菜(空心菜)反季节栽培技术蕹菜(空心菜)反季节栽培技术蕹菜又名空心菜,是广大市民喜食叶菜类品种之一,在夏秋季生产较多,在冬季初春由于气温较低,不适宜其生长,但近年来通过小拱棚、薄膜大棚等设施试验栽培,取得成功,在春节前后均能上市供应,而且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现将主要栽培简介如下:一、品种:选择以泰国尖叶品种为主,亦可用本地或广西柳叶(尖叶)品种栽培。
二、种植时间:一般11月中、下旬就可播种到来年2月上、中旬。
三、种植方法:可采用散播、条播或点播。
四、用种量:每亩3-4kg。
五、设施:主要以小拱棚、薄膜大棚为主,有条件玻璃温室更佳。
六、主要栽培技术:1、精细整地,畦平土细;2、下足基把:以腐熟有机肥为主,每亩施猪、牛粪500-1000kg 或天然有机肥150-200kg,兼施复合肥或适量N肥;3、播种后复土2-3cm,出苗后如发出出苗率低应及时补种或移栽;4、小拱棚栽培,注意棚内温湿度,出苗后做好通气及炼苗,幼苗时可揭两头薄膜通风换气,控制温度和湿度,一片真时后应在晴天中午揭膜炼苗,气温较高时,炼苗时间较长,气温低时可适当缩短,同时,注意揭膜后应及时浇水(特别是第一、二次炼苗)避免因温湿度失调而造成叶尖干枯而影响质量。
薄膜大棚、温室也应注意及时通风换气,调整适宜温湿度;5、幼苗长到2片真叶后,如肥料不足,应及时追肥,以速效N肥(如尿素或复合肥)为主,施肥后要及时用清水浇洗。
6、采收:播播种后25-30天即可采收,可一次性拔收后再种,如点播或条播可用采摘。
株行距15×20cm为宜,同时在采摘前1-2天或采后及时追肥;7、注意防治病虫害:①病害:以叶斑病、炭疽病、猝倒病为主,可用多菌灵、托布津、百菌清等药剂防治;②虫害:青虫、蚜虫、跳甲等,可用高效灭百可、溴氰菊酯、敌百虫等低毒杀虫剂防治;③喷药后应7-10天以上方能采收。
汇报人:日期:CATALOGUE目录•反季节种植苋菜的目的和意义•反季节种植苋菜的设施条件•反季节种植苋菜的品种选择与培育•反季节种植苋菜的栽培技术要点•反季节种植苋菜的效益分析•反季节种植苋菜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展望01反季节种植苋菜的目的和意义季节性需求多样化需求满足市场需求传统种植受季节性影响较大,而反季节种植可以弥补这一不足,提高种植的稳定性和效益。
提高种植效益减少季节性影响高价格市场技术应用农业现代化探索设施农业发展02反季节种植苋菜的设施条件保温性能温室大棚一般采用透明覆盖材料,以便让阳光透射进大棚内,为苋菜生长提供足够的光照。
透光性通风性温室大棚防虫效果材料选择网目大小030201防虫网室喷灌设备滴灌设备水泵和水源灌溉设备反光幕反光幕能够将阳光反射到温室大棚的后墙和地面,提高整个温室内的光照强度,促进苋菜的生长。
遮阳网遮阳网能够遮挡部分阳光,降低苋菜生长环境的温度,避免高温对苋菜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安装方式遮阳设备的安装方式应考虑到方便使用、便于收纳和不影响苋菜生长等因素。
遮阳设备03反季节种植苋菜的品种选择与培育耐寒耐热抗病虫害选择耐寒、耐热、抗病虫害的品种浸种催芽播种育苗进行浸种催芽、播种育苗移栽定植当幼苗长到一定高度时,进行移栽定植。
选择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土壤进行定植,株行距一般为15cm x 20cm。
田间管理定植后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合理施肥,以氮肥为主,配合施用磷肥和钾肥;及时除草、松土,保持田间清洁。
同时注意防治病虫害,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
进行移栽定植、田间管理04反季节种植苋菜的栽培技术要点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合理密植根据设施类型和品种特性,合理安排种植密度,一般每亩种植10-15万株较为适宜。
科学施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适量添加磷、钾肥,以满足苋菜生长所需。
追肥以氮肥为主,根据苋菜生长情况,适当调整施肥量和次数。
科学灌溉、控制湿度科学灌溉控制湿度定期检查苋菜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并防治病虫害。
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案方案一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案一、背景、目的和意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新鲜蔬菜的需求日益增长,且对其品质和供应的稳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同时,城市化进程加快,可耕种土地面积相对减少。
在这种背景下,温室大棚蔬菜种植应运而生。
目的在于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在不同的季节都能生产出新鲜的蔬菜,满足市场的需求。
其意义重大,不仅能保障蔬菜的稳定供应,减少因季节和地域限制造成的供应短缺,还能提高农民的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对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具体目标1. 在产量方面,每平方米大棚每季蔬菜产量相较于传统露天种植提高30%以上。
2. 品质上,确保所种植蔬菜的优质品率达到80%以上,例如蔬菜的色泽鲜艳、形状规整、口感好等。
3. 实现全年蔬菜供应的均衡性,每个月都能有至少三种不同类型的新鲜蔬菜产出。
三、现状分析1. 内部情况- 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一些种植户有多年的经验,但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弱;而部分新进入的种植者缺乏基本的种植知识。
- 资金投入有限。
温室大棚建设、设备购置以及种子、肥料等投入成本较高,很多种植户难以承担高端设备和优质种苗的费用。
- 管理能力不足。
在温湿度控制、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导致蔬菜生长受影响。
2. 外部情况- 市场竞争激烈。
来自不同地区的温室大棚蔬菜以及进口蔬菜都在争夺市场份额。
- 消费者需求多变。
消费者对蔬菜的品种、品质、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不断变化,需要种植者及时调整种植策略。
- 气候环境变化。
极端天气如暴雨、暴雪、高温等对温室大棚的结构和蔬菜生长环境造成影响。
四、具体方案内容1. 种植前准备- 大棚选址与建设。
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地块。
大棚结构要坚固,能抵御当地常见的自然灾害。
采用透光性好的塑料膜或玻璃覆盖,确保充足的光照进入。
- 土壤改良。
检测土壤肥力和酸碱度,根据蔬菜品种需求进行改良。
例如,种植西红柿喜欢微酸性土壤,可添加适量的腐叶土调节。
Z a i p e i j i s h u我国是农业发展大国,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不仅满足了北方寒冷地区人们日常生活所需,还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
但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制约了甘肃省农业的生产力。
本文将针对大棚蔬菜技术的要点,结合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要点分析和管理措施展开论述,以更好地供给人们实际需求。
因为北方冬季低温低,很多农作物都进入休眠期,面对人们日益发展的需求,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改变了传统的种植方式,市场上出现品类繁多的反季节蔬菜,但目前来说我国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还需要优化。
一、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要点分析1、选择优质的蔬菜品种北方反季节性蔬菜较多,对于种植蔬菜的品种选择,要考虑到蔬菜的抗寒性和防病性。
利用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培育蔬菜需要根据地质条件,选择适合地方的蔬菜品种,保证蔬菜种子可以在适宜的生长空间发芽生根,扩大蔬菜种子存活几率。
为了延长蔬菜种植时间,提高农业的生产力,反季节蔬菜对温度要求很高,温度的高低对农作物的生长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大棚蔬菜种植中,需要通风来调节大棚室内温度,将温度控制在有利于蔬菜的生长,如果通风不畅会让蔬菜受病虫害的侵袭,病虫害是威胁作物生长的有害因素,如若没有做好温、湿度,通风性这些措施,病虫害很容易发生,也会产生许多化学物质,例如:氨气等,会危害叶绿体,从而影响作物光合作用。
2、选择合理的蔬菜种植地在目前大棚蔬菜种植中包含塑料大棚和温室大棚,而温室大棚因为透光率好实用性强等特点被广泛使用。
塑料大棚则在性能上不如温室大棚实用,且实用年限不长,尽管建造成本要比温室大棚低,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菜农均会选择温室大棚进行种植蔬菜。
在栽种的时候需要对土壤进行清洁和消毒工作,还要对土壤翻耕,通过暴晒土壤或者是其他高温闷棚的方式来提升土壤的透气性和养分含量,保证在自然生态学原理的作用下,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蔬菜种植能够有效进行。
3、合理施肥和科学管理大棚蔬菜在培育过程中减少使用农药和化学肥料,利用先进的培育技术和天然辅料保证蔬菜的绿色天然。
南瓜如何反季节栽培?南瓜反季节栽培技术南瓜是我国种植历史最为悠久的植物之一,也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受欢迎的一种蔬菜。
南瓜传统的栽培方式是露地栽培,爬地生长,3月育苗,4月定植,7-9月采收。
但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也常常会进行反季节栽培。
那么大家知道南瓜如何反季节栽培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南瓜反季节栽培技术。
南瓜反季节栽培技术1、品种选择宜选用一串铃、青皮一串铃、甜栗等早熟、耐阴雨低温品种。
2、适时播种大棚、小棚等设施栽培于2月中旬播种育苗,露地栽培3月上旬育苗。
将种子放入55℃温水中,边浸烫边搅拌,待水温降到30℃时浸泡4-6小时,浸后搓净种皮上的粘液后,用湿布包好放入25-35℃条件下进行催芽,36-48小时后,芽长0.5厘米即可播种。
播种前整好苗床,浇透水,做成7-10厘米见方的小方格,然后将种子平放在方格中,上盖营养土1-2厘米厚。
播种后保持25-30℃高温,当有20%左右的芽开始顶土时,再撒0.6厘米的细潮土保墒。
出苗后,放风降温,白天20-25℃,夜间10℃左右。
3、整地施肥每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千克、复合肥30千克,深翻细耕,肥土混合均匀。
畦宽连沟1.3-1.4米,沟宽0.35米,露地栽培沟深0.3米。
畦面呈龟背形。
4、及时定植3月中旬,选壮苗带坨定植于大中棚内,或定植后拱小棚,用薄膜覆盖15-20天。
露地栽培4月上旬定植。
一畦栽一行,每两畦将苗栽在离两畦中间的沟较远的畦边上,对应栽,便于搭架,栽苗深度以子叶距地面3厘米左右为宜。
株距60厘米X70厘米,每亩植600-800株。
5、田间管理坐瓜后和嫩瓜采收期间每10天左右追施1次腐熟人畜粪水,或追施1-2次复合肥,每次每亩施15-20千克。
为提高坐果率,可采集同期开花的西葫芦雄花与刚开放的南瓜雌花人工授粉,或在南瓜雌花刚开的当日上午,用40毫克/千克防落素喷雌花。
大棚栽培应及时除侧蔓,只在第一瓜上方保留1-2条健壮侧蔓,开始抽蔓即搭架引蔓,每两畦搭一个1米多高架。
日光温室西葫芦越冬长季节高产栽培技术摘要:在现代种植技术的支持下,反季节蔬菜已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食材,其中西葫芦也是人们最常选择的蔬菜之一。
近几年,人们对于西葫芦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利用日光温室进行西葫芦的反季节栽培,并取得良好的种植效果,基于此,本文对日光温室西葫芦种植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日光温室;西葫芦;栽培技术西葫芦是种植技术较为简单的蔬菜之一,而且西葫芦的生长周期短、产量大,进行西葫芦种植能够有效带动当地的农业经济,而且随着我国农业产业政策的不断调整,在山东德州临邑县拥有大量的越冬茬西葫芦日光温室大棚,不仅很好的对周围地区的反季节蔬菜进行了供应,同时也让种植户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带动了当地地区的农业经济。
而为了更好的促进西葫芦生长,就需加强对日光温室西葫芦种植的研究,以提高西葫芦越冬时长和产量。
一、前期准备(一)选用适宜品种要想提高西葫芦的越冬性能以及产量,在选种时就需选用耐低温弱光、根系发达、生长力旺盛,且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的品种。
除此之外,在进行西葫芦选种时,还需选用适宜冬春季节栽培的西葫芦,且其连续坐果能力要强,以提高西葫芦的整体产量。
(二)调配营养土为了更好的提高西葫芦栽培质量,在进行栽培以前需在日光温室内进行营养土的调配,一般情况下,可以选用优质大田土,再加上腐熟圈肥、复合肥等进行调配,以确保种植土地的营养。
此外,西葫芦在生长过程中比较喜欢酸性或略酸性的土壤,因此其种植土壤的PH值应保持在6.0~6.8之间较为适宜。
而要调整种植土壤的PH值,种植户可以通过添加石灰或硫酸肥的方式进行调整,以满足西葫芦的生长需求,为其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二、田间管理(一)测定和调节温度、湿度利用日光温室进行西葫芦栽培,最重要的就是要确保温室内的温度与湿度。
西葫芦是一种耐凉不耐高温的植物,因此,其适宜生长温度在18~25℃之间,湿度保持在60%~70%左右即可。
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大棚蔬菜种植已经成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手段。
大棚蔬菜种植不仅可以延长蔬菜的种植周期,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还能实现反季节种植,满足市场需求。
以下是种植蔬菜大棚的管理技术要点:一、大棚建设1. 选择合适的地块: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地块建设大棚。
2. 大棚结构:大棚可采用拱形结构,跨度8-12米,高度2-3米,长度根据需要而定。
3. 大棚材料:选用耐腐蚀、透光性好的材料,如聚乙烯、聚氯乙烯等。
4. 增温保温设施:配备必要的增温保温设施,如电热线、保温被等。
二、播种育苗1. 选择良种:选择抗病、高产、适应性强的蔬菜品种。
2. 播种时间:根据蔬菜生长周期和市场需求,确定适宜的播种时间。
3. 播种方法:采用穴播、条播或撒播等方法,播种后覆盖薄土,保持土壤湿润。
4. 育苗管理:在温室或大棚内进行育苗,注意温度、湿度和光照的调节。
三、整地施肥1. 土壤处理:深耕细耙,清除杂草,确保土壤肥沃、疏松。
2. 施肥:每亩施腐熟农家肥4000-5000公斤,普钙50-60公斤,硫酸钾25-30公斤,硼砂0.5-1公斤。
3. 做畦:根据大棚宽度,做高畦,畦宽1.2-1.5米,畦高20-25厘米。
四、移栽密度1. 移栽时间:当幼苗长至5-6叶时进行移栽。
2. 移栽方法:按照适宜的行距和株距进行定植,一般行距10-16厘米,株距2-3厘米。
每穴栽2-3株幼苗。
3. 移栽后管理:移栽后要及时浇足定根水,促进幼苗成活。
五、田间管理1. 温湿度控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温度控制在15-20℃,湿度保持在70-80%。
2. 光照调节:根据蔬菜生长需求,适时调整光照强度。
3. 浇水施肥:根据蔬菜生长情况和土壤水分状况,适时浇水施肥。
4. 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蔬菜病虫害,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六、收获与采收1. 收获时间:根据蔬菜生长周期和市场需求,确定适宜的收获时间。
2. 收获方法:采用手工或机械采收,注意避免损伤蔬菜。
豆角的反季节种植技术
教学目的:掌握豆角反季节种植技术,提高经济效益。
教学过程:
发展反季节豆角生产应根据具体的气候条件,选择相应的保护设施,并选择适宜的品种,搞好育苗工作,才能降低生产风险,提高经济效益。
1.播期确定:
早春反季节栽培主要是在小拱棚和塑料大棚中栽培。
由于抽蔓中后期植株生长迅速,需插竹搭架,开花结荚期需要充足的光照,因此要适期播种。
植株进入抽蔓中后期时,气温开始回暖,可拆去拱棚或薄膜。
广东地区一般可在1月播种。
2.品种选择:
由于早春低温多雨,应选择耐寒、耐湿性强的早中熟品种,农大丰收一号较耐寒和耐湿,可以作为反季节栽培。
3.播种育苗:
应在棚内地温稳定在10~20℃时播种,可直播或育苗,方法和露地栽培相同。
用小拱棚栽培的,播种后要浇足水,用塑料薄膜覆盖。
4.定植:
育苗移栽的在棚内地温稳定在10~12℃、夜间气温高于5℃时,即可定植,其方法和露地栽培相同,但种植密度宜适当稀些,因为适当稀植有利于通风透光,保证植株健壮及开花结荚。
5.田间管理:
大棚内的田间管理与露地栽培基本相同。
不同的是:大棚内浇水比露地少,而追肥次数和数量比露地多。
大棚豆角要进行通风换气,可根据天气情况和棚内的温度决定通风换气时间和次数。
一般播种或定植后4~5天内不换气,保持较高的温度,以利于出苗和缓苗;苗期至开花期温度应保持在30~32℃,防止茎叶徒长。
随着气温的升高,逐渐加大通风量,使植株适应外界条件,直至可以将小拱棚及薄膜撤除。
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塑料大棚栽培蔬菜,常因施肥方法不当,忽视通风换气,使棚内有毒气体过量,危害蔬菜,而又常被误诊为病害,导致欠收甚至绝收。
一、危害:1、氮气由于施用过量尿素、硫酸锓等速效化肥,或施肥方法不当,如因施用未经腐熟的有机肥,有棚内高温条件下分解产生氨气,就会为害蔬菜,使叶缘组织出现水渍状斑点,严重时整叶萎蔫枯死。
常被误诊为霜老病或其他病症,对氨气敏感的蔬菜有黄瓜、番茄、西葫芦等。
2、亚硝酸气体一次施用铵态氮肥过多,会使某些菌体的作用降低,造成土壤局部酸性。
当ph值小于时,便产生亚硝酸气体,可使蔬菜叶片出现白色斑点,严重整叶变白枯死,常被误诊为白粉病,对亚硝酸气体敏感的蔬菜有茄子、黄瓜、西葫芦、芹菜、辣椒等。
3、乙烯和氯气如果农膜或地膜的质量差,或地内有地膜残留,以阳光曝晒,在棚内高温条件下,易挥发产生乙烯和氯气等有害气体。
当浓度达到一定时,可使蔬菜叶缘或叶脉之间变黄,进而变白,严重时整株枯死。
常被误诊为细菌性角斑病,对黄瓜的危害尤为严重。
另外,冬季取暖升温,若燃料燃烧不充分会产生有毒气体,通风不及时会使二氧化碳积累过多。
影响蔬菜生产。
二、预防:1、合理施肥。
大棚内施用的有机肥必须经过发酵腐热,化肥要优质,尿素应与过磷钙混施。
基肥要深施20厘米,追施化肥深度要达到12厘米左右,施后及时浇水。
2、通风换气。
在晴暖天气,应结合调节温度进行通风换气,雨雪天气也应适当进行通风换气。
3、选用安全无毒的农膜和地膜,及时清除棚内的废旧塑料品及其残留物。
1.确定合理种植时间大棚蔬菜效益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种植时间的早晚,反季节蔬菜,春季前后是效益最高期,应把种植时间确定春季前后为产量最高期作为依据。
由原来一年一茬发展到现在70%为一年两茬的地方,定植期大体为:一年一茬的定植期在10月上、中旬,而一年两茬的为:第一茬在7月上、中旬,第二茬在12月至翌年1月定植。
这样的种植时间效益较高。
2.选用高产抗病良种良种是增产的内因。
反季节空心菜种植技术
反季节空心菜种植技术
空心菜是我国常见的蔬菜之一,但由于其短生命周期和适宜的生长环境较为有限,因此只能在春夏季种植。
然而,如果使用反季节种植技术,就可以在秋冬季种植空心菜,达到双季高产的效果。
首先,要保证种植环境的温度、湿度和阳光充足。
空心菜喜温暖潮湿,能承受较高的气温,但在秋冬季节需要更多的注意。
可以选择比较稳定的环境,如温室或简易棚架,以保证空心菜的正常生长。
其次,要选用适宜的品种,并正确施肥、浇水。
推荐选择适合秋冬种植的品种,如“秋红”、“富山17号”等。
施肥建议使用有机肥料,每次施肥以少量多次为原则,避免肥料过多浓缩导致空心菜生长不良。
浇水时要注意保持土壤湿度,在气温较低时要控制水量,避免造成烂根。
最后,需要注意防止病虫害。
空心菜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如白粉病、蚜虫、斑点病等。
可以采取药物防治,也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如使用昆虫捕食其他害虫。
通过以上技术措施,就可以在秋冬季节种植空心菜,获得比春夏季更丰收的效果。
温棚蔬菜种植技术做到平整土地、平衡施肥、搭建合理的棚型结构等技术,才能有效提升大棚蔬菜的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温棚蔬菜种植技术,一起来看看。
温棚蔬菜种植技术(一)栽培管理技术1、大棚膜一般采用新的多功能膜,更好地利用太阳光能。
如种植西瓜、甜瓜、番茄等挂果类喜光温作物,对温光要求高。
种植食用菌大多需要遮荫,可施用旧膜+遮阴网。
种叶菜作物大棚膜可利用二年。
2、大棚肥料。
大棚内用肥以有机质栏肥为主,增施三元复合肥及钙镁磷肥。
有机质需种前10至20天施入,结合磷肥保湿闭棚发酵,保证栏肥腐熟,土壤得到有效消毒杀菌、杀虫。
一般情况下,1亩大棚蔬菜生长需要营养很重要,但要控制氮肥用量,特别是夏秋氮肥用量,以防肥害。
3、大棚用水管理。
大棚气温高,土壤水分蒸发较快,种植挂果蔬菜提倡使用地膜覆盖,埋设滴管,节水灌溉可以防止高湿病害,同时满足作物需水。
特别要注意灌水方法和时间,沙壤土不易慢灌,黄壤土如种植黄瓜、番茄等可在下午3至4时灌水。
在夏天高温的情况下,西瓜和番茄都不能灌大水。
在严寒冬季:(1)不浇冷水;(2)不浇明水;(3)阴天不浇水;(4)午后不浇水;(5)不浇大水。
一般大棚蔬菜定植后浇足定根水,活棵后幼苗期8~12天,浇水一次,生长前一般每周浇水一次。
4、控制好大棚内的温湿度。
蔬菜生产适宜气温一般白天25~30℃,夜温10~20℃,相对湿度70%(喜温作物西瓜、甜瓜白天32~35℃)。
在土温5℃以下或40℃以上蔬菜生产受抑制,所以,根据作物生长的不同阶段来调节温度,要根据不同品种来控制大棚内温湿度。
在棚内气温降到0℃以下,地温降到8℃以下,会出现冻害症状,叶边缘出现白点症状,叶片上翘,反卷。
5、其它管理:(1)苗床管理:苗床过薄或表土干燥,出苗温度偏低,出现种子带帽苗;高温高湿,阳光不足,形成高脚苗;久阴陡晴,高温开棚,温差过大,出现闪苗(死苗);长期的阴雨低温,根系活力差,形成僵苗。
怎样种植反季节草莓? 山东南部地区的塑料大棚透光、保温性能较好,比高标准日光温室容易建造,投资少,效益高,能够创造适合草莓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延长新鲜草莓的供应期。土墙和竹木结构大棚与低矮拱棚相比,人工可进入棚内管理,但投资比正规的温室小得多,多数种植户可以承担,适合中国国情。通过精心管理,充分利用太阳能,也可达到或接近正规温室的要求,在华北、东北、西北,可以使草莓收获季节提前至2月份(春节前后)。一般适合栽培蔬菜的大棚都能栽培草莓。 培育壮苗:秋季将幼苗移植到阳畦或小拱棚内,准备越冬,供第二年早春在大棚内栽植。幼苗的越冬管理比较简单,只要保证有10℃左右的温度即可。 施肥整地:草莓定植前20天,扣棚烤地。待土壤解冻后,整地做畦,畦宽1.1米,每亩施有机肥5000公斤以上,硫酸铵25公斤,磷肥50公斤。 适时定植:定植前7~8天,按设计行距开出10~15厘米深的沟,晒土提高地温。草莓比较耐寒,可适当提早定植。一般于3月初,只要地温稳定在5℃左右,棚内气温不低于4℃,就能定植。 科学定植:定植采用浇开沟水稳苗的办法,或用浇水的方法定植,防止降低地温,有利于扎根缓苗。定植后,要及时中耕松土,促进根系生长。草莓在大棚中结果较早,采收时间提前,为了充分发挥大棚的潜力,可与其他生长季节较长、定植又偏晚的蔬菜进行阳畦间作。根据草莓适于密植的特点,每畦定植4行,株距17~20厘米,每亩9000~10000株。 定植后的管理:①调控温度。草莓定植后,将全棚扣严保温,白天保持在23~28℃,7~8天即可缓苗。新叶开始生长时,要适当通风换气,棚温最高不超过25℃,防止徒长。②通风降湿。草莓坐果阶段,要延长通风时间,降低湿度。高温、高湿,植株极易产生病害。华北4月中旬后,要十分注意午间通风,降温降湿,以防止植株徒长或茎叶花果高温伤害。③定植后到结果前,草莓需水量很小,一般浇过缓苗水以后不再浇水。④施肥增产。坐果期开始,需肥量增加,采果前3~4天应浇水1次,结合浇水追施适量硫酸铵和磷、钾肥。在结果始期喷0.1%~0.2%的磷酸二氢钾2~3次,对增加产量和提高果实品质有明显的作用。⑤植株管理与小拱棚大致相同
温室大棚反季节蔬菜栽培技术
寿光泽农温室工程有限公司技术培训资料:
近年来,利用温室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的面积呈逐年上升趋势,
单位面积的产量、效益普遍要比露地栽培高出几倍。但由于掌握使用
技术水平的差异,导致有的温室大棚利用率不高,发挥不出设施优势。
为此,我们经过几年的探索试验,总结出以下经验,实践证明在生产
中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一、 合理安排、精心规划茬数,适当提高复种指数
许多菜农片面追求大棚内蔬菜复种指数,导致地力得不到很好的
恢复。其实,利用温室栽培主要是保住反季节这一主茬,而副茬只能
是安排在反季节的季前或季后,种植一些生育期较短的小菜类。休地
一般安排在夏季的6—9月。经过彻底深翻棚土,阳光暴晒,杀灭细
菌,降低虫口密度,雨淋压盐,熟化土壤,后闭棚灭虫,这样为主茬
正常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立地条件。近年,我们尝试在给水便利的钢架
大棚中播一季早稻,实行轮作,其结果是大大改善了土壤的墒情,病
虫害大为减少,蔬菜产量显著提高。
二、 配方、平衡施肥
近年,各地都相当重视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已成为提高栽培技
术的重要环节。温室蔬菜正常生长所需要的土壤全盐含量浓度为2200
—3000mg/kg,超过6300mg/kg根系会出现反渗透而枯死。温室内
温度高、湿度大,有机肥分解加快,磷有效性比露地高2-3倍。氮发
挥量大,施肥过量极易引起肥害。应相应增磷钾肥,少施氮肥,不施
入粪尿和未沤制腐熟的绿肥秸秆。追肥要掌握少量多次为原则。防止
集中过量。在种过3年以上的温室大棚中单位面积施有机肥料要减少
到正常用量的60%左右,以降低土壤的全盐浓度。全盐浓度大的地块,
应注重增施有机肥、腐殖酸肥和EM菌肥,提高土壤碳、氮比,解盐
降肥害。同时补施硼、锌、镁肥,平衡土壤营养。在有条件的地方要
推行测棚图配方施肥。
三、 合理密植、提高空间利用率
温室蔬菜的种植密度以及棚内空间利用率的高低都能直接影响到
蔬菜的产量。适当的密植有利于提高产量。密植要依不同品种而异。
一般来讲,温室亩种植的株数要比大田要高15%-20%左右。过度密
植反而低产。
冬季气温低,光照弱,光合作用差,植株会因争阳光向上徒长且
通风不良极易感染各种真菌、细菌性病害。因此,能上架的品种要尽
可能上架,如茄果类。对于不能上架的品种一般采取前期密植,中期
疏株,后期疏枝管理,以叶枝不拥挤为原则,使空间得到充分利用。
四、 修剪枝蔓,防止徒长
温室蔬菜在幼苗期表现为弱株弱根,此时应控水控株促根,使地
下部分吸收光合产物占60%左右。前期株体消耗营养占60%,中期
各占50%,后期生殖生长各占60%—70%.对于茄果类来讲,要保证
前期有一定的同化叶面积,后期应修剪枝蔓促果,提高产量。枝蔓过
旺会导致其光合作用消耗大,必然影响果实的营养积累,导致产量及
品质下降。
五、 调控棚室温度
过去在生产上一直有个误区,总认为温室大棚内温度越高则蔬菜
生长的越快,其实蔬菜生长有一个最高温度的上限要求,即最高在
25-32℃,不同的蔬菜其最高温度也会有差异。超过上限温度,会抑制
幼果生长,出现果实断层。同时温度过高,植物呼吸作用加大,机体
运作紊乱,营养和生殖生长不平衡,反而会造成减产。为更好调节温
度,可采用棚向南北走向,并在两端设置通风口,温度过高时开启通
风口,同时还可利用傍晚浇水的方法来降低地温。
六、 合理利用“棚气”防治“气害”
冬春季节利用温棚种植蔬菜,为阻断温棚内部热量与外部交换散
失,有时需要长时间密闭温棚,难免造成有毒气体的大量堆积而危害
蔬菜的正常生产发育,甚至使全部蔬菜在一夜间枯萎、死亡。因此要
严加防范气害。
七、 改变供水方式,采用滴灌浇水
大棚温室属于封闭式和半封闭式的环境,水分蒸发和扩散慢,一
般植株的蒸腾与土壤水分的蒸发量只相当于露地的50%,特别是夜间、
阴天、温度低的时候,空气的相对湿度过大是造成蔬菜病害发生和蔓
延的主要原因。如果温室蔬菜将大水浸灌改为膜下滴灌进行灌溉,可
极大的改善温室内环境,降低湿度,提高棚温,减少蔬菜病害,提高
蔬菜品质。同时对温室蔬菜采用地膜覆盖。
八、 科学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
目前解决温室蔬菜病虫害的方法主要还是通过药物防治。在防治
过程中首先要认准病、选对药、一般应选择含铜、含锌剂,既能杀菌,
又能增强植株抵抗病菌侵入能力,还能促进作物生长。同时也可采用
生物农药。其次是要改善棚内环境,降低棚内湿度,如实行棚内滴灌,
增强通风透光都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达到降低打药次数的目的。
最好应注重苗期预防。如果前期预防不到位,苗期染病,后期发作,
病源、病菌已入侵植物体,勤打药效果也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