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农学生物生化真题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68.50 KB
- 文档页数:2
全国硕士研究生农学门类联考专业课真题、点评及解析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2008 -- 2012目录目录 ..................................................................................................................................................2012年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专业课真题..........................................................................2012年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专业课真题点评及解析 ....................................................2011年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专业课真题..........................................................................2011年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专业课真题点评及解析 ....................................................2010年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专业课真题..........................................................................2010年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专业课真题点评及解析 ....................................................2009年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专业课真题........................................................................2009年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专业课真题点评及解析 ....................................................2008年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专业课真题........................................................................2008年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专业课真题点评及解析 ....................................................中国农业大学【天地农大BBS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农学门类联考试题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一、单项选择题:l ~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合生物部分第Ⅰ卷(必做,共87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果实生长发育和成熟受多种激素调节。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素在果实生长中起促进作用B.生长素对果实的发育和成熟没有影响C.乙烯在果实生长和成熟中起抑制作用D.脱落酸在果实成熟中促进细胞分裂和果实脱落【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各种植物激素的作用。
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过程中各种激素并不是孤立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从细胞水平上解释果实生长,应包括细胞数目增多和细胞生长,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从而促进果实生长;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细胞的伸长,但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会使乙烯含量增多,进而促进果实成熟;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促进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2.夏季晴朗的一天,甲乙两株同种植物在相同条件下CO2吸收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植株在a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B.乙植株在e点有机物积累量最多C.曲线b~c 段和d~e段下降的原因相同D.两曲线b~d段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甲植株气孔无法关闭【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运用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分析曲线,获得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图可知,CO2吸收速率代表净光合作用速率,a点的含义为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开始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是在a点以前水平线转折点;e点代表此刻开始光照消失,只进行呼吸作用,而有机无积累最多时,应发生在傍晚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据图应在18时;18时以后,呼吸作用强于光合作用;夏季晴朗的中午,乙植物在bc段,为了减少水分蒸发,有些气孔关闭,从而使CO2供应不足,光合作用速率降低;而甲植物无此现象可能是与自身气孔无法关闭有关;bd段随时间的的进行,光照强度逐渐降低,从而使光合作用速率逐渐降低。
3.细胞衰老和凋亡对维持个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及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2012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大纲版)一、选择题(共5小题)1.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A.反射活动由一定的刺激引起B.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双向传递C.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D.反射活动中需要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2.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和叶绿体均含有少量的DNAB.叶绿体在光下和黑暗中均能合成ATPC.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ATP均来自线粒体D.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所含酶的种类相同3.一块农田中有豌豆、杂草、田鼠和土壤微生物等生物,其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A.田鼠和杂草B.豌豆和杂草C.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D.细菌和其细胞内的噬菌体4.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C.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D.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木层的水平结构5.关于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种类细菌的生长均需要相同的碳源B.常用液体培养基分离获得细菌单菌落C.细菌大量培养过程中,芽孢形成于细菌生长的调整期D.培养基中含有高浓度NaCl有利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筛选二、解答题(共4小题)6.(11分)金鱼藻是一种高等沉水植物,有关研究结果如图所示(图中净光合速率是指实际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之差,以每克鲜重每小时释放O2的微摩尔数表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研究探讨了对金鱼藻的影响,其中,因变量是.(2)该研究中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时的光照度为lx.在黑暗中,金鱼藻的呼吸速率是每克鲜重每小时消耗氧气μmol.(3)该研究中净光合速率随pH变化而变化的主要原因是.7.(11分)回答下列问题:(1)大多数病毒进入人体内经过细胞的摄取和处理,使暴漏于抗原的表面,并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分泌.(2)人体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一段时间内当甲型H1N1流感病毒侵染机体时,不易患病,其主要原因是.(3)一种病毒含有(填“1种”或“2种”)核酸.(4)灭活的仙台病毒在动物细胞工程中可用于诱导.8.(8分)某同学为了研究pH对人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在A、B、C、D、E5支试管中分别加入pH5.0、6.0、7.0、8.0、9.0的适宜浓度缓冲液5mL.再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1%的淀粉液1mL.②各试管中分别加入适当浓度的唾液稀释液1mL,摇匀.③将5支试管放入70℃恒温水浴中,保温时间相同且合适.④取出各试管,分别加入斐林试剂2mL,摇匀.⑤观察各试管溶液的颜色,通过颜色深浅判断唾液淀粉酶作用的最适pH.上述实验步骤中有2处错误,请更正并说明更正理由(不考虑试剂的浓度和加入量、pH梯度以及实验重复次数),以便实验能得到正确的预期结果.(1)(2).9.(12分)果蝇中灰身(B)与黑身(b)、大翅脉(E)与小翅脉(e)是两对相对性状且独立遗传,灰身大翅脉的雌蝇与灰身小翅脉的雄蝇杂交,子代中47只为灰身大翅脉,49只为灰身小翅脉,17只为黑身大翅脉,15只为黑身小翅脉.回答下列问题:(1)在上述杂交子代中,体色和翅脉的表现型比例依次为和.(2)两个亲体中,雌蝇的基因型为.雄蝇的基因型为.(3)亲本雌蝇产生卵的基因组成种类数为,其理论比例为.(4)上述子代中表现型为灰身大翅脉个体的基因型为,黑身大翅脉个体的基因型为.2012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大纲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5小题)1.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A.反射活动由一定的刺激引起B.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双向传递C.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D.反射活动中需要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考点】D3:反射的过程.【分析】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反射发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反射弧完整和一定条件的刺激。
2012高考生物真题及答案详解-山东1.果实生长发育和成熟受多种激素调节。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素在果实生长中起促进作用B.生长素对果实的发育和成熟没有影响C.乙烯在果实生长和成熟中起抑制作用D.脱落酸在果实成熟中促进细胞分裂和果实脱落【答案】A【解析】果实的生长发育和成熟受多种激素的调节,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在果实生长中起促进作用,A对;生长素促进生长,B错;乙烯促进果实成熟,C错;脱落酸促进果实的衰老和脱落,D错。
CO吸收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2.夏季晴朗的一天,甲乙两株同种植物在相同条件下2法正确的是A.甲植株在a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B.乙植株在e点有机物积累量最多C.曲线b-c段和d-e段下降的原因相同D.两曲线b-d段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甲植株气孔无法关闭【答案】D【解析】a点时,甲植株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速率与细胞呼吸释放二氧化碳的速率相等,在此之前,光合作用已经开始,A错;18时以后,乙植物的细胞呼吸开始强于光合作用,而此时有机物的积累最多,B错;b~c段下降的原因是气孔部分关闭导致二氧化碳供应不足,d~e段下降的原因是光照强度减弱,光反应提供的[H]和ATP不足导致,C错;b~d段,乙曲线出现图中走势的原因是气孔会部分关闭,导致二氧化碳供应不足,甲出现不同的趋势,其原因可能为气孔无法关闭,D对。
3.细胞衰老和凋亡对维持个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及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普遍衰老会导致个体衰老B.效应T细胞可诱导靶细胞发生凋亡C.细胞凋亡是各种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D.衰老细胞内染色质固缩影响DNA 复制和转录【答案】C【解析】个体的衰老的过程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A 对;靶细胞是被病原体侵染的细胞,其清除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B 对;细胞凋亡是编程性死亡,不同于细胞坏死,后者才是由各种不利因素导致的,C 错; 由于染色质固缩,DNA 的复制和转录会受到影响,这是衰老细胞的特征之一,D 对。
考研历年真题答案与解析:农学-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一、单项选择题:1~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能使神经细胞膜上Na+通道大量开放的临界膜电位水平是A.局部电位B.阈电位C.锋电位D.后电位2.白细胞吞噬细菌的跨膜转运方式属于A.被动转运B.主动转运C.出胞作用D.入胞作用3.引起骨骼肌产生强直收缩的动作电位表现为A.可发生重叠B.不发生重叠C.可发生总和D.可发生融合4.血液中使血红蛋白氧解离曲线发生右移的因素是A.CO2分压升高B.pH值升高C.2,3–二磷酸甘油酸减少D.温度降低5.有关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描述,正确的是A.能降低肺的顺应性B.能降低肺泡表面张力C.由肺泡Ⅰ型上皮细胞分泌D.成分为二磷酸磷脂酰肌醇6.恒温动物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位于A.延髓B.脑桥C.视前区–下丘脑前部D.大脑皮层7.安静时机体主要的产热器官是A.肝脏B.脾脏C.肾脏D.肺脏8.损毁哺乳动物的视上核和室旁核后,其尿液会发生的变化是A.尿量减少,尿稀释B.尿量增加,尿浓缩C.尿量增加,尿稀释D.尿量减少,尿浓缩9.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可使肾小球滤过率A.增大B.减小C.不变D.先减小后增大10.关于肾小球滤过的描述,正确的是A.入球小动脉收缩,原尿增加B.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原尿减少C.肾小囊内压升高,原尿增加D.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小,原尿减少11.消化道平滑肌经常处于微弱且持续的收缩状态,这种现象产生的前提是A.交感神经的兴奋B.副交感神经的抑制C.慢波的存在D.壁内神经丛的抑制12.刺激胃酸分泌的内源性物质是A.胰高血糖素B.生长抑素C.胃泌素D.促胰液素13.调节摄食行为的基本中枢位于A.大脑皮层B.下丘脑C.脑桥D.延髓14.下列选项中,属于睾丸支持细胞生理功能的是A.产生雄激素B.分泌促性腺激素C.产生精子D.形成血–睾屏障15.促进雌性动物初情期乳腺发育的主要激素是A.雌激素B.雄激素C.催乳素D.催产素二、简答题:16~18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2012年考研农学门类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真题及详解植物生理学一、单项选择题:1~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光呼吸过程中氧气的吸收发生在()。
A.线粒体和高尔基体B.叶绿体和过氧化物体C.线粒体和过氧化物体D.叶绿体和线粒体【答案】B【解析】光呼吸是伴随光合作用发生的吸收O2,并释放CO2的过程。
光呼吸的过程:首先在叶绿体中,在光照下Rubisco把RuBP氧化成磷酸乙醇酸,磷酸乙醇酸在磷酸酶作用下,脱去磷酸而产生乙醇酸;在过氧化物酶体中:①乙醇酸在乙醇酸氧化酶作用下,被氧化为乙醛酸和过氧化氢,在过氧化氢酶的作用下分解,放出氧。
②乙醛酸在转氨酶作用下,从谷氨酸得到氨基而形成甘氨酸。
在线粒体中两分子甘氨酸转变为丝氨酸并释放CO2;丝氨酸又回到氧化物酶体中经转氨酶催化,形成羟基丙酮酸。
羟基丙酮酸在甘油酸脱氢酶作用下,还原为甘油酸。
最后甘油酸在叶绿体内经过甘油酸激酶的磷酸化,产生3-磷酸甘油酸(PGA)。
2.能诱导禾谷类植物种子产生α-淀粉酶的植物激素是()。
A.ABAB.GAC.CTKD.IAA【答案】B【解析】在萌发的谷类种子糊粉层中,赤霉素(GA)可以启动多种水解酶的合成,如α-淀粉酶、β-淀粉酶、蛋白水解酶及其他的淀粉降解酶类。
3.下列关于蛋白复合物在细胞中存在部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纤维素合酶位于高尔基体上B.PSⅡ位于叶绿体基质中C.F0F1复合物位于叶绿体内膜上D.LHCⅡ位于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答案】D【解析】A项,纤维素合酶是在细胞质膜上;B项,PSⅡ主要位于基粒类囊体的垛叠区,PSⅠ主要位于基质类囊体的非垛叠区;C项,F0F1-ATP合酶是在线粒体内膜上;D项,LHCⅡ(捕光色素蛋白质复合体)是PSⅡ的天线,主要分布在基粒类囊体的垛叠区。
4.下列能支持韧皮部运输压力流动学说的是()。
A.筛管分子间的筛板孔是开放的B.P蛋白特异地存在于筛管细胞中C.蔗糖是筛管汁液中含量最高的有机物D.韧皮部物质的运输存在着双向运输现象【答案】A【解析】压力流动学说是目前被普遍接受的有关韧皮部运输机制的假说。
2012年全国卷新课标生物试题及答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2年全国卷新课标生物试题及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2年全国卷新课标生物试题及答案的全部内容。
2012全国卷(新课标)生物试题及答案1.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A.tRNA种类不同 B.mRAN碱基序列不同C.核糖体成分不同 D.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2.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癌细胞在条件适宜时可无限增殖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明显差别C.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3.哺乳动物因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血浆渗透压降低 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减弱 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4.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
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5.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
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其原因是( )A.c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B.a′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C.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D.a′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6.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
南京农业大学
201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试题编号:401 试题名称:生物化学
注意:答题一律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草稿纸或试卷上一律无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32分)
1.结构域
2.别构效应
3.P/O
4.乙醛酸循环
5.SOS
6.启动子
7.蛋白激酶
8.底物水平磷酸化
二. 写出下列酶所催化的反应结构式(辅酶、核苷酸可有代号表示) (每题4分,共16分)
1.异柠檬酸脱氢酶
2.6-磷酸葡萄糖酸酶
3.PEP羧激酶
4.乙酰辅酶A羧化酶
三. 简答题(共60分)
1.蛋白质结构以及多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DNA变性与蛋白质变性的异同之处。
3.Km值的意义及其应用。
4.多肽链合成后的加工过程。
5.DNA重组及其意义。
6.PCR技术及其技术。
四. 综合、计算题(共12分)
1.计算1mol的羟辛酸经脂肪酸的β-氧化途径氧化,可生成ATP的数目:若彻底氧化成CO2
和H2O,共可生成ATP的数目。
五. 实验题(共30分)
1.EDTA、β-颈基乙醇、PVP的作用
2.DNA中RNA、蛋白质的检验及去除。
本试题共1页,第1页。
第4章血液循环一、单项选择题1.剪断家兔的减压神经,在其外周端施加有效刺激后()。
[2013研]A.血压升高B.血压降低C.血压不变D.血压先升高后降低【答案】C【解析】剪断家兔的减压神经,在其外周端施加有效刺激后血压不变。
兔减压神经是传入神经,其作用是将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的冲动传入延髓心血管中枢,反射性引起血压降低。
而刺激外周端没有将冲动传入延髓心血管中枢,不能引起反射性降压。
2.组织中营养物质交换的主要部位是()。
[2013研]A.后微动脉B.微静脉C.真毛细血管D.通血毛细血管【答案】C【解析】血流从微动脉经后微动脉、前毛细血管括约肌、真毛细血管网,最后汇流至微静脉。
由于真毛细血管交织成网,迂回曲折,穿行于细胞之间,血流缓慢,加之真毛细血管管壁薄,通透性又高。
因此,真毛细血管通路是血液与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
故又称为营养通路。
真毛细血管是交替开放的。
安静时,骨骼肌中真毛细血管网大约只有20%处于开放状态,运动时,真毛细血管开放数量增加,提高血液和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为组织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
3.在快速射血期()[2012研]A.房内压>室内呀>主动脉压B.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C.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D.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答案】B【解析】心动周期中室内压、容积、辦膜开闭、血流方向的变化如下表所示;表4-14.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
[2012研]A.心肌的收缩呈“全或无”式反应B.心肌有特殊传导组织Ca 比较少C.心肌肌浆网不发达,贮存2D.心肌细胞兴奋后有效不应期长【答案】D【解析】给骨骼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阈上刺激,若后一次刺激落在了前一次刺激的舒张期或收缩期,就会出现不完全强直收缩或完全强直收缩。
而心肌细胞兴奋后有效不应期长,在整个收缩期或舒张期的前期,都不能接受外来刺激,也就不会产生强直收缩。
这种特性保证了心肌收缩和舒张活动的交替进行,完成其泵血功能。
因此,D项正确。
By mamanna
2012年生化春季考试
大题:60分
1.设计实验验证某化学物质,电子抑制剂或ATP合酶抑制剂。
2.就是要回答化学渗透模型的意义
3.为什么我们说 LDH是bad的CH,HLD是good的CH?
4.为什么我们说糖异生不是糖酵解的简单逆反应?
5.种子如何把脂肪转化为糖类?
6.说说2位诺贝尔获得者,与本学期生化有关的。
并说明他们获奖的原因。
7.5-FU抗癌的作用机制。
8.在核酸合成时,嘌呤AMP与CMP如何平衡,嘌呤与嘧啶如何平衡?
9.NH3如何进入生物体中?如何被利用?
10.反转录指什么?有什么意义?有什么应用价值?
11.说说DNA复制主要的DNA聚合酶的作用特点。
12.“第二遗传密码”指什么?
生化很重要,要认真学习!。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农学门类联考
生物化学
五、单项选择题:22~36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34.可识别DNA序列,并在识别位点切割双链DNA的酶称为:
A、限制性核酸外切酶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C、非限制性核酸外切酶
D、非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参考答案】B
【考查知识点】《核苷酸代谢》——核酸内切酶与外切酶基本概念
35. 合成dtmp的直接前提是:
A、CMP
B、dCMP
C、UMP
D、dUMP
36.与氨基酸结合的tRNA部位是
A、3′末端
B、5′末端
C、N-末端
D、C-末端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核酸的生物合成》——RNA的转录及加工
六、简答题:37—39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38.简述中心法则
【参考答案】1958年由F.Crick提出,描述从一个基因到相应蛋白质的信息流的途径。
遗传信息储存在DNA 中,DNA复制传给子代细胞,遗传信息被拷贝或由DNA转录成RNA,然后RNA被翻译成多肽链。
不过由于逆转录没酶的发现,也可以以RNA为模板合成DNA。
【考查知识点】考察中心法则。
39.简述真核生物mRNA前体的加工方式。
【参考答案】这一过程主要包括:(1)5′-端加一个甲基化得鸟嘌呤核苷酸,称之为加帽。
(2)3′-端加上一段多聚核苷酸尾巴。
(3)将mRNA前体的内含子部分切取,连接外显子,即拼接。
【考查知识点】考察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与调控。
七、实验题:40小题,10分。
八、分析论述题:41~4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42.试论述哺乳动物肌肉细胞在无氧和有氧条件下葡萄糖氧化分解的主要途径。
【参考答案】在无氧情况下,葡萄糖生成乳酸的过程称之为糖的无氧分解,也称之为糖酵解(glycolysis),这是动物在暂时缺氧状态下和某些组织生理状态下获得能量的重要方式。
其代谢产物主要是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乳酸,同时释放较少能量。
糖的无氧分解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由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pyruvate)的过程,第二阶段是丙酮酸转变成乳酸的过程。
糖酵解的全部反应都在胞液中进行。
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彻底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过程称为糖的有氧分解或有氧氧化(aerobic oxidation)。
有氧分解是糖分解的主要方式,绝大多数细胞都通过它获得大量能量。
糖的有氧分解可分为三个阶段:①由葡萄糖分解生成丙酮酸,这一阶段与糖的无氧分解代谢过程完全一样;②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
在有氧情况下,丙酮酸在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pyruv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的催化下,在线粒体中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③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分解生成CO2和H2O。
【考查知识点】《糖类代谢》——单糖的分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