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技俄语翻译中词语的增减
- 格式:pdf
- 大小:17.07 KB
- 文档页数:3
俄汉翻译中的“减法”摘要: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与外国交流日益扩大,翻译研究越来越受重视,为了翻译出让受众可以理解,容易理解,最好是乐意理解的译文,必需掌握必要的翻译技巧和理论。
我国早期翻译家严复提出“信、达、雅”的标准,这一标准也长期以来被翻译界所认可,翻译中“雅”是很难达到极致的标准的,汉语相对俄语来说以简洁为美,在俄汉翻译中,为了适应受众理解,常常会采用减译的方法,此文将其称为翻译中的“减法”现象。
就此现象吸收众家之精髓并结合个人翻译感想做进一步研究,望可为广大受众和翻译界同人提供一些可以利用的文献,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
关键词:目的;现象;减译一、俄汉翻译中“减法”现象产生的原因在俄文材料翻译汉语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篇幅大大减小。
一方面是由于汉语的书写区别于俄语单词书写,另一方面即:汉语表达简明扼要。
因此在俄译汉时如同做“减法”,删减一些不必要的语言单位,且不减原文的意思,这样可以避免重复,文字累赘。
从而使译文更加简练,更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1](P.50)在实际翻译中,有时我们会不知不觉的翻译出极佳的译文,但却不明其中的道理,所以为了在翻译中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让理论真正指导实践,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和研究翻译中的“减法”现象。
二、俄汉翻译中的几个采用“减法”的原因(一)因句子冗余而在翻译中采用“减法”有时俄语原文逻辑上是通顺的,按照原文翻译出来却未必通,可能重复,可能多余;有时同义词近义词往往连用;有时表示强调,翻译时只译处一个即可,以免引起重复的嫌疑。
语言讲究简洁美,汉语更是如此,以简驳繁,力求以精短的形式承载更多的信息,而在翻译中用到“减法”。
拟译:我们国家经过这场战争,变得更强大,强壮。
佳译:经过这场战争我国更强大了。
拟译:这一原理是完全正确,完全对的无需解释。
佳译:这一原理完全正确,无需解释。
(二)因四字成语而在翻译中采用“减法”成语是语言世界中词汇面最富活力和表现力的单位,也是语言世界中最能体现民族特点的单位。
66754 新闻传播学论文从俄语新闻看俄译汉翻译技巧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接触到大量俄罗斯的新闻,将俄语新闻正确地翻译成汉语,使汉语读者获得与俄语读者相同的信息或感受,这就达成了翻译的目的。
由于新闻翻译涉及两国语言之间的相互转化,不可避免地受俄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特点、文化习惯的制约,在翻译时,必须考虑到语言文化的差异性,选择最佳的翻译技巧,以便准确地传达信息。
新闻报导一般均使用书面语,它侧重于事实的报导和评论,要求用词严谨,表述明确1。
新闻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科技等在内的多个领域,但在翻译过程中可以总结出通用的翻译技巧。
新闻翻译中常用的翻译技巧1.借代在新闻语体中,在不同的领域经常使用不同的修辞方式,如:比喻、夸张、借代、反语等。
在翻译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或将俄语表达的修辞色彩翻译出来,或将本体翻译出来。
原文:НосейчаскогдаПекиностронуждаетсявсырье,атрадиционныйпокупательроссийскогосырья―европейскаястрана.译文:现在中国急需原料,而俄罗斯原料的传统购买者是欧洲国家。
借代是指用某一事物指代另一事物,两种事物之间具有某种相关性的特点。
在上句中,运用北京代表整个中国。
如果译文将“Пекин”直译为“北京”,与后面涉及的国家是“俄罗斯”或“欧洲国家”,在逻辑上连接不上,因此用“Пекин”借代“中国”。
2.否定与肯定的转换同样的意思,由于表达习惯的不同,俄汉用肯定语气表达,汉语可能需要用否定语气来表达2,反之亦然。
翻译时,根据原文的意思,按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对否定结构和肯定结构进行转换。
原文:Небудускрывать,этазадачапоистинеисторическогомасштаба.译文:坦白的说,这个任务是真正意义上的历史规模的任务。
例句中,如果将“Небудускрывать”直接翻译为“我不想隐瞒”,不及翻译成“坦白的说”更加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将否定语气转换成肯定语气,译文反而直接了当,简洁明了。
浅析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增议与减译科技英语是一种重要的独立文体形式,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形成,涵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种知识和技术。
由于英汉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尽相同,翻译时必须注意翻译方法的运用。
本文将从增译法和减译法的角度探讨科技英语翻译的技巧。
一、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增译增译法是指在翻译时增加一些必要的词语及句子等,以此使得译文在语法及语言形式上符合译文的表达习惯并在文化背景、语言联想方面与原文一致。
科技英语中的增译并不能无中生有,需要做到“虽无其词却有其意”的增加。
1.复数名词及抽象名词引起的增译汉语中没有复数概念,也没有词形上的变化;而英语则不然,所以为了准确清晰地表达原文意思,需要把英语中某些表示名词复数的概念译出。
(1)Air is a mixture of gases. 空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
此处gases为复数,增译为“多种气体”,更为严谨地表达出原文的信息,让读者对原文的理解更加到位。
(2)Oxidation will make iron and steel rusty.氧化作用会使钢铁生锈。
此处对oxidation这一抽象名词增译了“作用”二字,这样对原文信息的表达更为准确地道。
2. 时态及语态引起的增译英语通过动词的词形变化来表示时态或语态,所以在英译汉中需要注意添加相应的词语,以此来表示不同的时态和语态。
(1)Rockets have found application for the exploration of the universe.火箭已经被用来探索宇宙。
此句为现在完成时,在翻译成汉语时增译了“已经”来表明火箭用来探索宇宙的动作已经完成。
(2)All bodies are known to possess weight and occupy space.我们知道,所有的物体都有重量并且占据空间。
此例句原文是被动语态,翻译成汉语时增译了逻辑主语,将被动句转化为主动句。
作者: 宋引君
作者机构: 西安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
出版物刊名: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页码: 44-46页
年卷期: 2018年 第8期
主题词: 翻译技巧;加词;减词
摘要:由于中文和外文存在着许多差异,因此在翻译中加词和减词的情况是经常出现的。有
时候外文一个句子译成中文时用相同的字数就难以把原意表达清楚,这时就需要加词。相反,有时
候外文一个句子译成中文时,不需要那么多的字就可以把原意表达清楚,这时就需要减词。至于究
竟在哪种情况下可以加词、加几个词,在哪种情况下减词、减几个词,所有这些都要从实际出发,具
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对待。
科技英语翻译之七--词的增减科技英语翻译之五-----词的增减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词意、修辞、逻辑和文化等方面存在着某些差异,翻译时无法将原文中的每一个词转换成译入语中的另一个词,因而就有必要做些增减,使译文更加通顺流畅,符合译入语的行文习惯。
增词法,即在译文中增加一些原文字面上没有的词语;减词法则是将原文需要而译文显得多余的词省去。
无论增词还是减词,增减的是词,不是意。
增词法与减词法在英汉互译中运用相当广泛,一般而言,增词和减词具有互逆性,即英译汉时需增词的场合汉译英时往往需要减词;反之,英译汉时需减词的场合汉译英时需增词。
1、译文加词为了充分传达原文含义,必须增补词语,以求达意。
如:北京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这里你可以游览万里长城、八达岭……Beijing is China’s political and cultural center that offers many scenic attractions: the Great Wall, Badaling……本例是一个段落的首句,英文段落的起始句一般概括全段内容点明主题,亦称“主题句”。
该段的原文讲的是北京的名胜,而非政治和文化。
译文若不加下划线部分限定,主题句和段落内容就不相符。
这类加译是为了使译文内容文理通达。
2、译文减词汉译英时,如果译文的上下文能够衬托出原文的某些意义,就不必在字面译出来,否则会显得重复、累赘,这样的译文在形式上就表现为减词。
如:希伯牺牲了。
他是一个著名记者,却是以一个战士的身份在战场上牺牲的;他是一个欧洲人,却是在中国的抗日战场上牺牲的。
Shippe was a journalist who shed his blood as a soldier, a European who died on a battle field in China.在多数情况下,增词和减词常常是由于汉英语法上的差异。
本章节将主要从语法角度出发探索汉英翻译中的增减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