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加强对边疆管理共42页
- 格式:ppt
- 大小:8.46 MB
- 文档页数:42
第20课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教学目标:学习掌握清朝前期为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国家统一采取的措施,清朝的前期疆域。
培养学生综合史实的能力。
重点:清朝前期平叛和反分裂的斗争。
难点:1、如何看待郑成功抗清和他的后代归顺清朝;2、如何看待吴三桂降清和反清。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清朝设置台湾府(1)、郑氏政权归顺清朝:时间:(2)、清朝设置台湾府:时间:意义及作用:2、平叛和反分裂斗争(1)、康熙帝平定三藩叛乱三藩:(2)、粉碎噶尔丹的分裂阴谋和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康熙帝三次率军亲征,大败乾隆时,设置管辖漠北地区。
(3)、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和设置伊犁将军乾隆帝平息回部首领叛乱,设伊犁将军,管辖。
3、加强对西藏的管辖(1)、册封达赖、册封班禅(2)、设置驻藏大臣(3)、、、地位平等,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4、清朝前期的疆域(1)、清朝疆域:(2)、清朝的行政区划:二、合作探究:1、清朝前期为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采取了哪些措施?三、课堂小结:四、巩固训练:1、康熙帝派兵攻取台湾,年,设置台湾府。
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海防的巩固。
2、康熙年间,帝三次率军亲征,大败噶尔丹。
时,设置管辖漠北地区。
3、派兵平定回部首领的叛乱,设置,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
4、清初帝封五世达赖为“”;帝封五世班禅为“”。
时,清朝开始设立,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5、清朝前期,疆域广大。
西抵,西北包括,北至,东到,东北至,南到,是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
清朝对边疆的治理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辖区广泛,边疆地区的治理是清朝政府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清朝对边疆的治理主要包括加强边防设施、实行边民管理制度、推行农耕经济、开展边疆文化教育等方面。
清朝对边疆的治理重视加强边防设施。
为了维护边疆地区的安全,清朝在边境地区修建了一系列防御工事,如长城、边关堡垒等。
这些工事的修建不仅加强了对外防御能力,还起到了稳定边疆局势的作用。
同时,清朝还设立了边防机构,加强对边境地区的巡视和监控,确保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安全。
清朝实行了边民管理制度。
清朝对边境地区的居民实行了特殊管理,设立了边民官衙,由专门的官员负责管理边民事务。
边民的居住、迁徙、婚姻等行为都需要得到官府的批准。
同时,清朝还对边民实行了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要求边民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申报户口,这样可以有效控制边民的数量和流动,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
清朝推行了农耕经济。
为了发展边疆地区的经济,清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农民在边境地区开垦荒地、种植粮食作物。
清朝还实行了农田水利制度,修建水利工程,提高边境地区的灌溉能力。
同时,清朝还鼓励农民发展畜牧业,在边疆地区兴办牧场,提供农民的收入来源。
这些措施不仅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增强了边民的归属感和稳定性。
清朝重视边疆地区的文化教育。
为了加强对边民的控制和影响,清朝在边疆地区兴办了学堂,普及汉文化和满文化。
同时,清朝还鼓励汉族移民到边疆地区,推广汉族文化,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
清朝还对边境地区的宗教活动进行了管理,限制了一些宗教传统的发展,以维护社会稳定。
总的来说,清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主要包括加强边防设施、实行边民管理制度、推行农耕经济、开展边疆文化教育等方面。
这些措施有效地维护了边疆地区的安全稳定,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
清朝对边疆的治理经验对于今天的边疆地区治理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清朝巩固和管理边疆的措施有哪些
一、设置台湾府
1、郑氏政权的归顺
2、台湾府繁荣设置(1684年)
二、平叛和反分裂斗争
1、平定三藩叛乱
2、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3、平定回部叛乱
4、土尔扈特部众回归祖国
三、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1、顺治皇帝赐予五世达赖,“达赖喇嘛”封号.
2、康熙皇帝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3、清朝开始设立驻藏大臣,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常驻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四、设置将军、参赞在伊梨、吉林、黑龙江、盛京、乌里雅苏台等地设立将军,在西北各地设立参赞大臣等官职,兼管军务和民政,大大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
五、通过会盟、联姻、在承德避暑山庄接见少数民族首领等方式,加强与边疆各族的联系.。
元朝和清朝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措施元朝和清朝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元朝管理边疆的措施•设立行宫和军区•设立宣慰使司•实行蕃坊制度•采取婚姻政策•实行任用本地人的政策设立行宫和军区1.行宫:元朝在边疆地区设立行宫,建立行宫系统,用于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2.军区:元朝将边疆地区划分成军区,设立官员进行军事管理。
设立宣慰使司1.宣慰使司:元朝设立宣慰使司,派遣具有边疆经验的官员担任,负责管理边疆地区。
2.要求宣慰使以忠诚、聪明、勇敢等为要求,进行边疆巡视、处理纠纷、举办庆祝宴会等工作。
实行蕃坊制度1.蕃坊制度:元朝实行蕃坊制度,将边疆地区中的蕃人聚居区域划为蕃坊,进行统一管理。
2.管理措施:元朝派遣官员到蕃坊进行管理,要求蕃民服从统治,纳贡纳岁,参军赋役等。
采取婚姻政策1.婚姻政策:元朝采取婚姻政策,通过婚姻来巩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2.办法:元朝要求汉民族嫁娶蕃民,亲近关系可以减少摩擦和纷争,稳定边疆地区。
实行任用本地人的政策1.任用本地人:元朝实行任用本地人的政策,让有才干的本地人担任一些管理职务。
2.意义:这样既能提高管理效率,又能获得边疆地区的支持和认可,增强统治稳定性。
清朝管理边疆的措施•设立理藩院•实行驻防制度•推行蒙汉分治•联姻联婚政策•实行文化同化设立理藩院1.理藩院:清朝设立理藩院,作为管理边疆的机构,负责对边疆地区的行政、军事、经济等事务进行管理。
2.功能:理藩院设立在边疆地区,统领各藩镇,管理土地、财政和人口等事务。
实行驻防制度1.驻防制度:清朝在边疆地区实行驻防制度,将大量兵力驻扎在重要边界要地,维护边疆安全。
2.目的:通过驻防,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和统治。
推行蒙汉分治1.蒙汉分治:清朝推行蒙汉分治,将边疆地区分为蒙古和汉族统治区域,进行不同的管理和治理。
2.增加管理效率:根据不同民族的特点和需求,分别实施相应的政策,提高管理效率。
联姻联婚政策1.联姻联婚:清朝实行联姻联婚政策,通过与边疆地区的贵族结婚,增进彼此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