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格构造算法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99.16 KB
- 文档页数:2
粗糙概念格构造的算法
算法模拟神经网络:
1.模型开发:利用反向传播(BP)算法构建一个由输入层、隐藏层、
输出层组成的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的功能是进行特征提取和识别,
能够根据输入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输出。
2.Sigmoid调节:通过Sigmoid调节函数,让模型根据输入层接收至隐
藏层的数据进行线性变换,输出更加准确。
3.训练和学习:模型训练,采用BP算法不断进行调整,以逐步提升准
确率,并在知识库中进行存储,使用新的训练样本调整模型,以反映
出新的规律和特征。
4.衡量准确率:模型的准确率可以通过混淆矩阵、精度、召回率来衡量。
5.优化处理:可以利用SGD(随即梯度下降)、Momentum、AdaGrad
等优化方法来更新模型,以改善训练模型的性能,提升模型的准确率。
6.模型应用:模型构建完成后,可以进行应用,例如:语音、图像、情感分析等,并可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反复优化算法,以提升模型效果。
概念格构造算法(综述)
概念格⾃理论提出⾄今发展了近30年,已经成功应⽤于多个研究领域,如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知识发现、软件⼯程、知识⼯程以及信息检索等。
概念格的构造算法是基于概念格的应⽤的关键。
现有的构造算法可以分为三类:批处理算法、渐进式算法和分布式算法,其中前两类是单机构造算法。
批处理算法是出现较早的⼀类构造算法,根据构造格的不同⽅式,可分为三类,即⾃顶向下、⾃底向上和枚举。
⾃顶向下类算法⾸先构造格的最上层节点,再逐层向下,较经典的算法有Bordat算法;⾃底向上算法则相反,⾸先构造最底层的节点,再向上扩展,如Chein算法;枚举算法是根据给定数据集,按照⼀定的顺序枚举出所有的节点,然后再⽣成节点间的关系,代表算法有Ganter算法等。
这类算法都需要多遍扫描数据库。
渐进式算法,⼜称增量式算法。
这类算法的基本思想都是将当前要插⼊的记录和格中概念进⾏交运算,根据结果采取不同的处理⽅法,主要区别在连接边的⽅法。
经典的有Godin算法,T. B. Ho算法等。
由于时间性能优越,现有的⼤多数概念格系统都是基于这类算法搭建的。
随着数据规模的迅速增长,概念格的分布式构造成为重要的研究内容。
⽬前我正在做相关研究,过段时间,我会把我的⽅法和现⾏的其他分布式⽅法做个对⽐,⼀起介绍给⼤家。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Edition )http :///sci第47卷第3期2020年5月Vol.47No.2May 2020基于同构理论的三支概念格的构造方法与算法研究钱婷1,3,赵思雨2,3,王军涛1(1.西安石油大学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65;2.咸阳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陕西咸阳712000;3.西北大学概念认知与智能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127)摘要:三支概念分析理论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的有效工具。
主要通过形式背景特征的研究,讨论三支概念格与概念格的同构关系,进一步研究了三支概念格的构造方法。
首先给出了对偶属性、属性对偶背景的定义,并证明了在对偶背景下三支概念格与概念格是同构的。
其次,推广了对偶属性、属性诱导的对偶背景,给出对偶可交属性及属性对偶可交背景的定义,同时,证明了在对偶可交背景下,三支概念格与概念格是同构的。
最后基于上述理论,给出了判定属性对偶背景与属性对偶可交背景的2种算法以及三支概念格的构造方法。
关键词:概念格;三支概念格;同构;形式背景;算法中图分类号:O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9497(2020)03⁃322⁃07QIAN Ting 1,3,ZHAO Siyu 2,3,WANG Juntao 1(1.College of Science ,Xi ’an Shiyou University ,Xi ’an 710065,China ;2.College of Mathemat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X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Xianyang 712000,Shaanxi Province ,China ;3.Institute of Concepts ,Cognition and Intelligence ,Northwest University ,Xi ’an 710127,China )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methods and algorithms of three-way concept lattices based on isomorphism theory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Edition ),2020,47(3):322⁃328,336Abstract :Three -way concept analysis has now become an effective tool for data analysis and knowledge discovery.In this paper,the isomorphism relationship between three -way concept lattice and concept lattice are discussed by study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rmal context.And furthermore,the construction methods of three way concept lattice are studied.Firstly,the definitions of dual attribute and attribution dual context are given.Secondly,it is proved that three -way concept lattice and concept lattice of the dual formal context are isomorphic.Furthermore,the dual attribute and attribute dual context are generalized,and then the dual intersectable attribute and attribute dual intersectable context are given.It is also proved that three -way concept lattice and concept lattice of attribute dual intersectable context are isomorphic.Finally,two algorithms to determine the attribute dual context and attribute dual intersectable context and the construction methods of three -way concept lattice are proposed.Key Words :concept lattice;three -way concept lattice;isomorphism;formal context;algorithm0引言为了给格理论提供一个实际应用的载体,德国数学家WILLE 于1982年结合哲学中概念的定义及其层次结构,提出了形式概念分析理论[1]。
概念格是一种用于数据分析和知识发现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人们在数据中快速发现潜在的规律和关联,进而为决策提供依据。
而快速构造算法是一种用于构建概念格的高效算法,它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时具有较好的性能表现。
本文将探讨概念格的快速构造算法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和意义。
一、概念格的基本概念及应用场景1.1 概念格的概念概念格是由法国数学家Begrès在20世纪初提出的一种概念表示方法,它可以将数据集中的对象和属性转化为一个交互的概念结构。
概念格由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组成,可以以图形的方式呈现出来,有助于理解和分析数据之间的关系。
1.2 概念格的应用场景概念格在数据挖掘、知识发现、决策支持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在医疗领域,可以利用概念格分析患者的病历数据,发现疾病之间的关联和规律;在金融领域,可以利用概念格分析客户的交易行为,识别潜在的欺诈风险。
二、概念格的快速构造算法2.1 基于属性增长的算法基于属性增长的算法是一种常见的概念格构造算法,它从数据集中逐步增加属性,构建概念格的过程中只考虑当前对象集合和属性集合的支撑关系,属于一种自底向上的构造方法。
2.2 基于对象约简的算法基于对象约简的算法是另一种常见的概念格构造算法,它从数据集中逐步约简对象,构建概念格的过程中只考虑当前属性集合和对象集合的支撑关系,属于一种自顶向下的构造方法。
2.3 快速构造算法的意义和价值快速构造算法可以大幅提高概念格构造的效率和性能,特别是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时,传统的构造方法往往效率低下。
快速构造算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可以帮助人们更快速地发现数据中的潜在关系和规律,为决策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三、概念格的快速构造算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探索与应用3.1 概念格的快速构造算法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在医疗领域,概念格的快速构造算法可以帮助医生分析患者的病历数据,发现不同疾病之间的关联和规律,进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快速构造算法的高效性能可以帮助医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分析大量的病历数据,为医疗决策提供及时支持。
概念三元格渐进式构造算法
三元格渐进式构造算法(Tripelet Progressive Construction Algorithm,简称TPCA)是一种设计机器学习模型的优化算法。
三元格渐进式构造算法的思想是将模型的每一步都当作一个精细的建模任务,并为不同阶段的模型提出针对性的建模策略。
它有三个阶段:
1.增量构造:在此阶段,优化算法从一个简单的模型开始,然后对模型逐步构造,以达到最优。
2.集中式构造:在此阶段,优化算法通过特征选择、正则化和特征聚类来尽量减少模型的复杂性,以最大化模型的预测评估数据。
3.迁移构造:在此阶段,优化算法根据数据集的类形态分析,迁移模型的不同结构。
通过迁移,最优模型能够更有效地模拟真实的场景。
三元格渐进式构造算法优势明显,它降低了模型复杂度,显著提升了预测准确性。
得益于它多步构造的特性,增量构造部分保证了模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使模型所使用的代价更加小;集中式构造部分解决了模型过度训练和设计复杂度高的问题;迁移构造部分更好地模拟真实场景并满足数据集的多样性要求。
此外,三元格渐进式构造算法也有一些缺点。
它的构造过程较长,需
要额外的时间消耗和空间占用;同时,三元格构造算法较为依赖数据,在没有足够数据的情况下会受到影响。
总的来说,三元格渐进式构造算法是一种构建机器学习模型的有效算法,其优势明显,有助于提高模型的预测准确性及稳定性,同时也有
一些缺点。
概念格概念格在哲学中,概念被理解为由外延和内涵所组成的思想单元。
基于概念的这⼀哲学理解,德国数学家Wille R.于1982年⾸先提出了形式概念分析⽤于概念的发现,排序和显⽰。
形式概念分析,也成为概念格。
形式概念分析理论是⼀种基于概念和概念层次的数学化表达。
形式概念分析的基础是形式背景(U、A。
I),⼀个由对象集U,属性集A,以及U与A间的⼆元关系I构成的三元组。
在形式背景的基础上,获得形式概念(X、B),其中X称为概念的外延,是属于这个概念的所有对象的集合;B称为内涵,是所有这些对象所具有的属性(特征)集。
概念是外延和内涵的统⼀体。
这种实现了对概念的哲学理解的形式化。
所有的概念同他们之间的泛化/例化关系构成⼀个概念格。
概念格的每⼀个节点是⼀个形式概念。
概念格结构模型是形式概念分析理论中的核⼼数据结构。
它本质上描述了对象和特征之间的联系,表明了概念之间的泛化和例化关系,对应的Hasse图实现了对数据的可视化。
因此,概念格被认为是进⾏数据分析的有⼒⼯具。
知识发现是从数据集中忠识别正确、新颖、有潜⼒应⽤价值的、以及最终可以为⼈们理解的模式的⽅法,数据库知识发现的过程就是讲数据库中蕴含的知识形式化成有⽤概念的过程,是⼈⼯智能的核⼼问题。
概念格作为⼀种具有极⼤潜⼒的有效的知识发现⼯具,因此备受关注。
概念格主要⽤于机器学习,模式识别,专家系统,计算机⽹络,数据分析,决策分析,数据挖掘,信息检索等领域。
研究概念格的价值在于解决知识发现领域中所涉及的关联规则、蕴含规则、分类规则的提取,和实现信息的有机组织,减少冗余度,简化信息表等。
概念格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下⼏个⽅⾯:(1)概念格的建造。
从数据集(概念格中称为形式背景)中⽣成概念格的过程实质上是⼀种概念聚类过程。
对于同⼀批数据,所⽣成的格式唯⼀的。
建格算法可以分为:批处理算法、渐进式算法(或称增减算法)、并⾏算法。
对于给定的形式背景(U、A、I)(其中对象集U,属性集A,以及U与A间的⼆元关系I),存在唯⼀⼀个偏序集合与之对应。
一种新的概念格并行构造算法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概念格并行构造算法,该算法采用多线程并发技术实现数据分类和模型预测,以提高在大规模数据集上的推理速度。
此外,我们尝试使用集成学习技术来增加模型的准确性,但交叉验证表明,单独的概念格构造模型已经具有良好的性能。
关键词:概念格并行构造算法,多线程并发技术,集成学习正文:1. 引言近年来,随着数据集的不断增大,算法的复杂性也在增加,因此提高算法执行效率已成为当前研究重点。
概念格构造是一种重要的机器学习框架,可以用于实现高性能计算。
但是,传统的概念格构造仅利用单线程,在处理大规模数据集时很难取得良好的性能。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线程并行技术的概念格构造算法,以提高在大规模数据集上的推理速度。
2. 相关工作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对过去对概念格构造算法进行的相关工作进行了简要回顾。
这些工作大多使用单线程技术,其中最重要的贡献是增强了模型的准确性,例如使用树搜索法的归纳技术。
然而,在大规模数据集上,传统的概念格构造算法仍然存在性能问题。
3. 提出的算法为了解决传统的概念格构造算法的性能瓶颈,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概念格构造算法,它采用多线程并发技术实现数据分类和模型预测,以提高在大规模数据集上的推理速度。
此外,我们尝试使用集成学习技术来增加模型的准确性,但交叉验证表明,单独的概念格构造模型已经具有良好的性能。
4. 实验结果我们进行了实验,以验证我们提出的概念格构造算法的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我们的算法在大规模数据集上的推理速度显著优于传统方法,其准确性也不错。
5. 总结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概念格并行构造算法,该算法采用多线程并发技术实现数据分类和模型预测,以提高在大规模数据集上的推理速度。
此外,我们尝试使用集成学习技术来增加模型的准确性,但交叉验证表明,单独的概念格构造模型已经具有良好的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我们的算法超越了传统的概念格构造算法,在推理速度和准确性方面都有明显的改善。
一种面向对象的概念格分层构造算法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需求越来越高。
作为数据的一种表示方法,概念格一直被广泛运用于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中。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概念格的规模往往非常巨大,传统的构造算法难以处理。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对象的概念格分层构造算法,以期在对大规模数据进行处理时提高构造效率。
首先,我们需要对概念格的基本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概念格是用来表示事物之间关系的一种数学结构。
通过概念格,我们可以得出不同概念之间的包含关系,并从中挖掘出有用的信息。
在概念格中,每个概念都由一个对象集合和它们的属性构成,这些对象构成了概念格中的节点,并形成了一个具有层次结构的网格。
传统的概念格构造算法是基于关系表的扫描和搜索实现的,但在面对大规模数据时效率较低。
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构造算法,即面向对象的概念格分层构造算法。
该算法旨在提高概念格的构造效率,并减少存储空间的占用。
该算法具体实现如下:首先,我们将所有对象按照条件属性进行分类,每个类别构成一个基本概念。
然后,将这些基本概念依次进行组合,生成新的概念。
在组合过程中,我们将具有相同超越基的概念归为一类,从而生成同一层次的概念格节点。
通过将概念按照层次结构组织,图的规模被大大压缩,从而提高了构造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该算法所生成的概念格并不一定是完整的,但它仍能满足大部分实际应用的需求。
因为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往往只关注某些重要的概念,而忽略了其他不重要的概念。
而这些不重要的概念,在对大规模的数据进行处理时,往往会导致计算资源的浪费。
因此,采用面向对象的概念格分层构造算法可以更好地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
综上所述,本文介绍了一种面向对象的概念格分层构造算法。
该算法将对象分类并依次组合,采用分层结构的方式生成概念格,从而提高了构造效率,减少了存储空间的占用,并满足了实际应用的需求。
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将进一步探讨该算法在大数据环境下的应用,并不断优化算法的实现方式。
概念格的构造、约简及形式概念分析的应用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数据需要被处理和分析。
传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实际的需求。
概念格作为一种强大的数据分析方法被广泛运用于数据挖掘、知识发现等领域,在企业、政府、学术研究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深入研究概念格的构造、约简及形式概念分析的应用,为实际应用提供指导,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三、研究内容
1. 概念格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介绍概念格的基本概念、相关理论和概念的生成方法,包括二元关系、格的定义和表示、格上的基本操作等。
2. 概念格的构造及相关算法
介绍概念格的构造方法和相关算法,包括基于属性约简的概念格构造算法、基于属性增量的概念格构造算法等。
3. 概念格的约简方法及相关算法
介绍概念格的约简方法和相关算法,包括基于属性削减的概念格约简算法、基于目标属性的概念格约简算法等。
4. 形式概念分析的应用及实例分析
介绍形式概念分析的基本概念、方法及其应用场景,分析实际案例,介绍如何利用形式概念分析在数据挖掘、知识发现等领域中应用。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两种方法,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案例的分析,深入了解概念格及其相关算法和应用,探究其优缺点,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五、研究意义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深入研究概念格及其相关算法和应用,为实际应用提供指导和帮助,提高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