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研究生导师信息
- 格式:doc
- 大小:11.50 KB
- 文档页数:1
张红娟工商管理系副教授办公室:25-C-1012电子邮箱:研究方向:战略管理、网络组织与创新、产业集群、国际商务【个人简介】张红娟,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工商管理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06年获得南开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术学位,2008年获得南开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2012年获得南开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
主要研究领域涉及战略管理、网络组织与创新、产业集群、国际商务。
张红娟老师曾在国际期刊《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Journal of Asia Business Studies》,中文期刊《管理世界》、《管理科学学报》、《南开管理评论》、《管理评论》、《管理学报》等发表论文10多篇。
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课题2项,天津大学人才基金1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
张红娟老师曾到香港浸会大学做访问学者,加入IACMR、SMS等管理学协会,担任《管理科学学报》、AOM年会、AIB年会、IACMR双年会审稿人,担任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网与社会资本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
【研究成果】期刊论文[1]谭劲松, 张红娟*, 林润辉, 产业创新网络动态演进机制模拟与实例分析, 管理科学学报,录用待发表[2]Lin, R. H., Li, Y., Peng, T., and Zhang, H. J. Venture capital reputation and portfolio firmperformance in an emerging economy,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 DOI10.1007/s10490-016-9500-1, 2017 on line[3]Tan, J., Zhang, H. J.*, and Wang, L. Network Closure or Structural Hole? The ConditioningEffects of Network-Level Social Capital 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 2015, 39(5): 1189-1212.(ABS 4,SSCI)[4]张红娟,周常宝,孙为政,张丽. 制度落差、社会资本与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合法性, 管理学报, 2015, 12(7), 969-975. (中文B)[5]张红娟, 谭劲松. 联盟网络与企业创新绩效:跨层次分析,管理世界, 2014.3, pp.163-169(中文A)[6]林润辉, 张红娟, 范建红. 基于网络组织的协作创新研究综述. 管理评论, 2013.6, pp.31-47.(中文B)[7]Lin Runhui, Zhang Hongjuan, Fan Jianhong, Hou Rujing. Alliance Network and Innovation:Evidence from China’s Third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Industry. Journal of AsiaBusiness Studies, 2012, 6(2): 197-222.[8]林润辉, 徐业坤, 范建红, 张红娟, 费文颖. 跨国公司进入的股权治理模式选择——一个理论分析模型. 公司治理评论,2012,4(4):1-32.[9]Lin Runhui, Fan Jianhong, Zhao Yang, Zhang Hongjuan, Hou Rujing, Research on the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Environment, Governance Behavior andGovernance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the Evolution of the Chinese Telecommunication Industry, Nankai Business Review International, 2011, 2(4):358-382.[10]张红娟, 谢思全, 谭劲松. 企业战略-组织环境协同演进与产业空间转移——以自行车产业为例. 管理学报, 2011.5, pp.666-675.[11]张红娟, 谭劲松. 传统制造型产业集群协同演进机制探析——天津自行车集群纵向案例研究,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1.4, pp.116-126.[12]张红娟, 谢思全, 林润辉. 网络创新过程中的知识流动与传播——基于信息空间理论的分析, 科学管理研究, 2011.1, pp.21-26.[13]林润辉, 范建红, 赵阳, 张红娟, 侯如靖. 公司治理环境、治理行为与治理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中国电信产业演进的证据. 南开管理评论, 2010.6, pp.138-148.[14]陆园园, 张红娟. 中国创业问题研究文献回顾. 管理世界, 2009.6. pp.158-167.[15]林润辉, 张红娟, 范建红, 帅燕霞. 企业集团网络治理评价研究——基于宏基的案例分析,公司治理评论. 2009.4. pp.29-44.会议论文[1]ZHANG Hongjuan, W ANG Liang, and HAN Rong, A Meta-analysis of Social Capital betweenChina and the West. SMS Special Conference, Contextualizing Strategic Management in Asia: Institutions, Innov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Dec 10-12, 2016, Hongkong, China[2]ZHANG Hongjuan, W ANG Liang, and HAN Rong, Does Social Capital Work the Same Way inChina and the West? A Meta Analysis. The Seventh Biennial IACMR Conference, , Hangzhou, China.[3]张红娟、孙为政,制度距离、跨国治理与跨国公司经营绩效——合法性视角的比较案例分析,第三届(2016)网络治理与商业模式创新研讨会,2016年5月28-29日,西南财经大学,成都,中国[4]张红娟、孙为政,制度距离、跨国治理与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合法性,中国企业管理案例与质性研究论坛(2015),2015年11月6-8日,中山大学,广州,中国[5]ZHANG. H. J., WANG, L., and HAN, R., Does Social Capital Work the Same Way in China andthe West? The 9th annual China Goes Global (TM) research conference, 2015.10, Atlanta,Georgia, USA (Conference Best Paper)[6]TAN, J., WANG, L., and ZHANG, H. J., Network Governance and Structure Dynamics: TheCase of TD-SCDMA Standard-Setting Allianc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cademy ofManagement, 2015.8, Vancouver, BC, Canada[7]张红娟, 谭劲松, 林润辉. 产业网络动态演进创新机制模拟分析, 2014网络治理与商业模式创新研讨会,2014年6月6-8日,中国, 天津[8]Zhang Li, Zhang Hongjuan. Research of Crowdsourcing Model Based on Case Study. The 8th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rvice Systems and Service Management (ICSSSM’11), 2011, 6 (Indexed by EI), Tianjin, China.[9]Lin Runhui, Fan Jianhong, Zhang Hongjuan, Han Rong,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nd AdaptiveInnovation Process of Network Organization: A Multi-Case Study, The 8th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Service Systems and Service Management (ICSSSM’11), 2011, 6 (Indexed by EI), Tianjin, China.[10]林润辉, 徐业坤, 范建红, 张红娟, 费文颖. 跨国公司进入的股权治理模式选择——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第六届公司治理国际研讨会, , 中国·大连.[11]Lin Runhui, Zhang Hongjuan, Fan Jianhong, Hou Rujing, Alliance Network and Innovation:Evidence from the Third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Industry in China, Lucas School Co-sponsors Conference at Stanford on the Future of Industry and Innovation in Asia: Firms, Networks and Alliance, July 2010, California, U.S. (被会务组推荐到Journal of Asia Business Studies)[12]林润辉, 范建红, 张红娟. 中国管理学者论文合作网络属性及其对合作绩效的影响研究,第六届社会网及关系管理学术研讨会, , 广州, 中国.(会议优秀论文)[13]张红娟, 谭劲松. 传统制造型产业集群协同演进机制探析——天津自行车集群纵向案例研究,“中国企业管理案例与理论构建研究论坛(2010)”暨“第四届中国人民大学管理论坛”, , 北京, 中国.[14]Lin Runhui, Zhang Hongjuan, Li Na, Empirical Study on Corporate Network of DirectorshipInterlocks-Based on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Proceedings of the 5th InternationalSymposium for Corporate Governance, Books 1 and 2, 2009, pp.957-964, IDS: BPO33.(indexed by ISTP)[15]谭劲松, 林润辉, 张红娟. 基于TD-SCDMA标准的中国3G产业网络演化模拟分析, 第四届复杂网络学术会议, , 北京, 中国.【研究项目】[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企业协作创新行为的跨层次双向传导机制研究, 2017-2020,项目负责人[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制度落差、社会资本与中国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合法性,2014-2016,项目负责人[3]工业和信息化部, 鼓励和引导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政策研究,2014-2015,项目负责人[4]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14ZLZLZF00034),天津战略性新兴产业商业模式创新机制分析, 2014-2015,项目负责人[5]天津大学2014年北洋学者-青年骨干教师项目, 联盟网络与企业创新绩效, 2015-2016,项目负责人[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跨层次、动态视角的联盟网络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主持人谭劲松教授,2015-2018,课题组核心研究人员[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集团企业跨国治理与评价研究,主持人林润辉教授,2012-2016,课题组核心研究人员[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网络组织结构、治理机制对协作创新的机制研究,,主持人林润辉教授,2010-2012,课题组核心研究人员【企业及学术兼职】[1]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网与社会资本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2]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IACMR)会员、战略管理协会(SMS)会员、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网络治理专业委员会会员[3]《管理科学学报》、AOM年会、AIB年会、IACMR双年会审稿人。
天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复习辅导资料及导师分数线信息 天津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考试科目为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与数学一,还有数据结构与程序设计,复试科目为数据库与编译原理。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能力。
专业名称 科目名称 备注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11608120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01数据结构与程序设计复试科目:数据库与编译原理天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近几年考研报名情况报考人数 录取人数 推免生 录取分数学院 专业名称 2012年 2013年2012年2013年2012年2013年2012年2013年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6131478652231 311 311天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2年考研报考人数为461人,2013年报考人数为314人,2015年报考人数为306人,2012年录取人数为78人,2013年录取人数为65人,2015年录取人数为63人,2012年推免生人数为22人,2013年推免生人数为31人,2015年推免生人数为33人。
考研大纲作为唯一官方的考研指导性文件在专业课的备考中作用重大,但是卷面实际重点和大纲往往有所差别,甚至部分科目有超纲情况。
针对这种情况天津考研网协同本专业资深硕博团队为广大研友倾力打造独家权威考试大纲解读视频,旨在透视大纲要点,洞悉考试重点,对比历年变化,从而更好指引研友正确的复习方向。
主要内容包括考试科目综述(考试总体要求、科目特点、大纲作用、近年变动情况等)、大纲考点解析(对大纲中要求的考点展开解析及应对策略)、试卷结构分析(题型、分值及注意情况)、答题技巧(针对题型宏观指导,以便于在复习过程中关注)天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导师信息李晓红个人简介李晓红,女,1965年9月出生,工学博士学位,天津大学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天大研究生导师详细查询
个人简介
研究生导师详细查询
个人简介
研究生导师详细查询
个人简介
研究生导师详细查询
个人简介
研究生导师详细查询
个人简介
研究生导师详细查询
个人简介
研究生导师详细查询
个人简介
研究生导师详细查询
个人简介
研究生导师详细查询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研究生导师详细查询
个人简介
研究生导师详细查询
个人简介
研究生导师详细查询
个人简介
研究生导师详细查询
个人简介
研究生导师详细查询
个人简介
指导硕士研究方向:1、设计形态理论2、人居环境与生态建筑研究3、聚落变迁与明代军事聚落研究。
指导博士研究方向:1、设计形态理论2、人居环境与生态建筑研究3、聚落变迁与明长城军事聚落研究。
研究生导师详细查询
个人简介
研究生导师详细查询
个人简介
研究生导师详细查询
研究生导师详细查询
个人简介
研究生导师详细查询
个人简介
研究生导师详细查询
个人简介
研究生导师详细查询
个人简介
研究生导师详细查询
个人简介
研究生导师详细查询
个人简介
研究生导师详细查询
个人简介。
天津大学硕士生指导教师名单
天津大学硕士生指导教师名单
序号专业名称导师姓名导师级别
1 生物化工专业(081703) 元英进博导
2 生物化工专业(081703) 孙彦博导
3 生物化工专业(081703) 赵学明博导
4 生物化工专业(081703) 马平生博导
5 生物化工专业(081703) 闻建平博导
6 生物化工专业(081703) 周志江博导
7 生物化工专业(081703) 张金利博导
8 生物化工专业(081703) 姚芳莲博导
9 生物化工专业(081703) 李春博导
10 生物化工专业(081703) 董晓燕博导
11 生物化工专业(081703) 曾安平博导
12 生物化工专业(081703) 张卫博导
13 生物化工专业(081703) 甘一如硕导
14 生物化工专业(081703) 白姝硕导
15 生物化工专业(081703) 赵广荣硕导
16 生物化工专业(081703) 班睿硕导
17 生物化工专业(081703) 史清洪硕导
18 生物化工专业(081703) 黄鹤硕导
19 生物化工专业(081703) 杨冬硕导
20 生物化工专业(081703) 寇晓虹硕导
21 生物化工专业(081703) 陈涛硕导
22 生物化工专业(081703) 卢文玉硕导。
天津大学艺术考研复习辅导资料及导师分数线信息(专业学位)天津大学艺术(专业学位)考研科目包括政治、外语以及中外美术史及理论、艺术设计(全天连续设计6小时)。
复试科目为艺术快题设计,考快题时手绘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快速设计能力,当然一定的表现功底也是必须的。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备注135100艺术(专业学位)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③729中外美术史及理论④511艺术设计(全天连续设计6小时)复试科目:艺术快题设计天津大学艺术(专业学位)近两年考研录取情况院(系、所) 专业 报考人数 录取人数建筑学院(2012年)艺术(专业学位)7 7建筑学院(2013年)艺术(专业学位)15 5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艺术(专业学位)2012年的报考人数为7人,录取人数为7人,2013年的报考人数为15人,录取人数为5人。
关于艺术快题设计1天津大学在快题上重的是表现。
图一定要漂亮。
从排版布局,到每条线,每个字。
应该想把每条线都画好,因为老师的目光可能会停留在任何一条线上。
而且每条线都有质量了,整个画也就有质量了。
2 首平对于考天大的快题而言,很重要。
首平要把道路关系都画出来。
建议总平的范围就是首平的表达范围。
3总平也很重要。
有经验的老师能从总平的入口位置,建筑体量等就判断出这个设计对不对,好不好。
4效果图特别重要。
一个是体块造型,一个是手绘功夫。
这是最直观的,比较各个试卷优劣的关键。
快题是练出来的。
一周一次比较合适。
至少要暑假开始练习。
因为没有张数的积累,有的东西是出不来的。
而且画这个东西,是阶梯性的进步的。
只有堆积到一定数量之后,才有质的飞跃。
由天津考研网签约的天津大学在读本硕博团队搜集整理了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艺术(专业学位)考研全套复习资料《天津大学729中外美术史及理论+511艺术设计考研红宝书》,帮助考生梳理知识点并构建知识框架。
真题解析部分将真题按照知识点划分,条理清晰的呈现在同学们眼前。
孙多先、许湧深、姚芳莲、郭睿威、王艳君、董岸杰、李十中、袁才登、郭锦棠化工过程机械硕士指导教师:陈旭、胡金榜、宗润宽、王晓静、谭蔚、康勇、许莉化学工程余国琮、王静康、王世昌、周明、何志敏、周理、袁希钢、杨志才、王宇新、宋海华、张凤宝、李鑫钢、王一平、张卫江、王志、白鹏、贾绍义、辛峰、卫宏远、康仕芳、马友光、张国亮、吴金川、张宝泉、许春建、李世雨、张金利、曾爱武、尹秋响、王永莉、张鹏飞、王富民、刘明言、姜斌、李凭力、冯惠生、赵林、徐世民、刘春江、孙津生、马红钦、张吕鸿、李鸿、干爱华、宋光复、刘成、王化淳、汪宝和、许松林、谭欣、程伟。
化学工艺硕士指导教师:马沛生、许根慧、刘家祺、米镇涛、李淑芬、许文、袁继堂、王成扬、刘昌俊、王亚权、王保国、张敏华、韩金玉、姜忠义、李永红、张香文、马新宾、李振花、马忠龙、李韡、张毅民、吕惠生、刘宗章、沈美庆、王莅、马海洪、董秀芹生物化工(含制药工程)应用化学应用电化学方向:硕士指导教师:唐致远,姚素微,王为,田建华,刘建华精细化工方向:指导教师:冯亚青、刘东志、王世荣、张天永、张卫红、李祥高工业催化硕导情况简介核燃料循环与材料核燃料循环与材料硕士生指导教师简介姓名性别专业研究方向职称李永红女化学工艺催化(反应)精馏共沸精馏分子筛催化剂膜分离参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刘春江男化学工程计算传质学,过程系统工程,两相流计算流体力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马友光男化学工程气液传质理论化工分离过程界面化学工程化工热力学精细化工化学反应工程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王晓静男化工过程机械膜过程:膜分离技术及装备,酶膜反应器技术分离过程:气-固-液分离过程及装备技术,精馏过程及装备技术环境工程:产物回收,水处理工程,油吴金川男化学工程 1.酶工程(水溶液和有机介质中的酶促反应) 2.制药工程(手性药物的制备) 教授,硕士生导师吴鹏男化学工程反应工程——反应动力学,反应器设计和反应器周期操作反应分离——吸附反应和反应结晶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徐世民男化学工程现代传质理论与分离技术研究塔板流体力学含油污水处理研究员,硕士生导师许春建男化学工程蒸馏过程研究,大型蒸馏设备的模拟及工业应用吸附过程研究,吸附蒸馏新型复合分离技术的开发气液固三相界面传质的规律及机理研究环境工程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尹秋响男化学工程1、医药结晶过程工程2、结晶形态分析与设计3、工业结晶过程分析与设计教授,硕士生导师袁才登男化学工艺(高分子化工、高分子材料) 非均相聚合技术功能高分子复合材料辐射聚合聚合过程的计算机模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张国亮男化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1.化工传质与分离过程;2.生物物系膜分离;3.特殊医药中间体的制备教授,硕士生导师张金利男化学工程多相流传递与反应过程精细及专用化学品的制备生物物理化学——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仿生合成过程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董晓燕女生物工程蛋白质折叠和复性基因工程生物分离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干爱华女化学工程化学工程及塔器设备的研究,高效传质设备的研究高工,硕士生导师关毅男催化科学与工程催化机理研究、催化剂研制与开发、计算机模拟与辅助设计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郭锦棠女高分子,材料学功能高分子中草药有效成分分离医用高分子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郭睿威男水溶性高分子的合成及应用非均相自由基聚合方法苯乙烯和丙烯腈在聚醚介质中的分散聚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韩金玉男化学工艺天然产物工程制药工程精细有机化工教授,硕士生导师韩振为男生物化工分离过程精馏、吸附、色谱、生化分离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蛋白质吸附、生物化工分离技术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姜斌男化学工程传质与分离工程,大型填料塔的数学模拟和工业应用,工业污水处理工程与技术,生物膜技术,重金属离子的去除与回收技术,土壤修复,纳米材料。
天津大学翻译专业研究生导师信息(考研)天津大学翻译专业考研复习都是有依据可循的,考研学子关注事项流程为:考研报录比-大纲-参考书-资料-真题-复习经验-辅导-复试-导师。
缺一不可,“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导师不仅传授学生宝贵的知识,更是学生的朋友,导师是研究生成长道路上的指路明灯,在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研究生每一点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导师的悉心指导和无私奉献,选择一个适合自己并且负责任的导师很重要。
下面是部分天津大学翻译专业研究生导师介绍:陈大中,1964年出生,研究生学历,副教授。
社会兼职:剑桥商务英语证书(BEC)口试考官。
主要研究方向:翻译、跨文化研究。
科研项目:“面向21世纪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天津大学教改立项2004。
代表著(专著或文章):1.《英语科技论文写作指南》2.《英语应用文写作指南》3.《英语应用文模板》4.《托福语法技能详解》5.《国际工程管理专业英语阅读选编》6.“汉英翻译中文化内涵的传达”《人文社会科学问题研究文集》7.“阅读理解过程中的思维训练”《高校外语教学与研究》8.“英汉、汉英翻译的共性与综合教学”《面向21世纪人文科学若干问题研究》.9.“汉英思维差异与名词翻译”《高校外语教学与研究》获奖情况:曾获校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称号联系方式:Email:chendztj@贾欣岚,硕士,1970年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社会兼职:天津市科技翻译工作者协会会员;天津市编译中心会员。
主要研究方向:翻译、文体学。
科研项目:1.天津大学“十五”规划第一批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立项《在英语考试中增加口试的研究》2.天津大学“十五”规划大学英语系列课程建设立项——大学英语网络辅助教学。
代表著:1.《谈翻译资格考试》中国科技翻译2004.3。
2.《使用翻译软件的译前准备》中国科技翻译2002.2。
3.《谈机器翻译》中国科技翻译2000.3。
4.《口译员的工作》中国科技翻译2001.2。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硕士生导师——姜忠义职称:教授职务:无导师类型:博士生导师(博导)专业:化学工艺联系电话:+86(0)22-27406646传真:+86(0)22-27406646通讯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天津大学化工学院邮政编码300072电子信箱:zhyjiang@主要教育经历:(一)学历1990.09-1994.03 天津大学有机化工专业博士学位1987.09-1990.09 天津大学生物化工专业硕士学位1983.09-1987.07 河北工学院(现河北工业大学)有机化工专业学士学位(二)主要工作经历2002.07-至今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大学化工学院2009.04-2009.10 访问学者,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美国科学院、工程院、医学院三院院士Da vid Tirrell课题组)1998.03-2002.06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天津大学化工学院1996.11-1998.01 访问学者,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化学工程师协会前主席Edward Cussler课题组)1994.03-1998.02 讲师,天津大学化工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仿生与生物启发下的膜和膜过程(膜分离,酶催化,纳米材料)面向水资源、二氧化碳和能源高效利用的重大需求,以膜过程强化为目标,以膜结构调控为核心,模仿细胞的多层次结构和物质转化、传递功能,开展膜分离和酶催化两类绿色过程研究,基于生物矿化、生物粘合、自组装等原理,创建和发展膜的仿生制备方法,揭示膜多尺度结构形成与变化规律,探索膜结构与性能的内在联系。
主要讲授课程:《化工分离过程》(本科生)(国家精品课程,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负责人)《化工分离工程》(硕士生)(天津大学优秀精品课程,负责人)《高等分离技术基础》(博士生)主要学术兼职:[1] 天津市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2] 天津大学化学工艺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3] 天津大学膜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4]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河北宝恩膜技术联合研究中心主任[5]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化工绿色过程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主任[6] 《化学工业与工程》副主编[7] 《Recent Patents on Chemical Engineering》编委[8] 《膜科学与技术》编委[9]《化工进展》编委[10]《化工设计》编委[11] 美国化学会、美国化学工程师协会、英国皇家化学工程师协会、北美膜学会会员主要学术成就、奖励及荣誉:[1]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4] 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5] 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6]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7] 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8] 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第一完成人)[9]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第八完成人)[10] 天津大学教学名师奖[11] 天津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一完成人)[12] 宝钢奖教金、顶新奖教金、诺维信生物工程奖教金目前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国家科技部863项目、973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石油项目天津市应用基础研究重点项目独山子石化委托项目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河北宝恩膜技术联合研究中心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代表性论著及专利: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等发表SCI收录论文170余篇,被Nature等SCI他引140 0余次,H因子23。
姓名:王吉会性别:男出生年月: 1966年10月籍贯:河北省职称:教授,博导邮编: 300072办公室电话:手机:家庭电话:EMAIL:单位:材料学院,金属材料系研究方向1:材料环境失效与表面工程研究方向2:纳米功能材料研究方向3:环境材料简介:学习经历:1982年9月至1989年6月,兰州大学物理系读本科和硕士研究生;1989年7月至1992年8月,甘肃工业大学材料工程系焊接专业工作,助教;1992年9月至1995年10月,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1995年11月至1998年10月,北京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做博士后,讲师;1998年11月至2000年5月,比利时林堡大学材料研究所做博士后;2000年10月至今,天津大学材料学院工作,副教授、教授。
主要社会兼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分会会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会员天津市热处理学会理事;全国高校金相与显微分析学会理事;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会员;中国化学学会会员代表著作:1.Al-Mg合金镀层的制备与性能,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6,16(4):575-5792.Influe nce of deposition conditions on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MoS2 coating,J.Mater.S ci.Tech. ,2006,22(3):324-3283.镁合金微弧氧化的电解液组分研究,天津大学学报,20 05,38(11):1026-10304.Growth characteristics of MoS2 coatings prepared by b ipolar DC magnetron sputtering,Trans. Nonferrous Met.Soc.China,2005,15(6):1214-1218获奖情况:1998年1月:激光检测原子力/摩擦力显微镜的研制与应用研究, 国家教委科学技术与进步二等奖, 排名第5(共8人).讲授课程:材料的损伤与断裂、纳米力学导论、材料强度学、材料表面与界面设计、材料工程进展正在承担项目:1.天津市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面上基金:二氧化硅空心微球的制备及其在牙膏中的应用研究2.天津市应用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重点项目:调湿抗菌纳米复合材料的设计与作用机理研究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材料在自然环境腐蚀过程中原位实时监检测新技术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4.国家科技部973项目:核电结构材料早期损伤在线监检测的基础研究已完成项目:1.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基金:气相减摩行为与机理的研究2.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室内调湿抗菌水泥板材的制备与性能研究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纳米无机膜的抗腐蚀性能和膜基反应性能研究4. 航空材料及工艺研究所:高强韧镁合金腐蚀与表面防护技术研究。
自动化学院教师简介陈华杰男,1978年2月出生,福建省闽侯县人,自动化专业讲师。
1997年9月至2006年9月就读于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并分别于2001年7月获工业自动化学士学位,2006年9月获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博士学位。
2006年9月起任教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研究方向:图像处理、模式识别。
曾开设研究生课程《智能控制》,本科生课程《科学计算与Matlab》等。
现主持省教育厅项目1项。
发表EI 收录等论文多篇。
陈德传男,1959年3月出生,福建省长乐市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硕士生导师,高级工程师,现在自动化学院智能控制与机器人研究所工作。
1982年7月毕业于西安交大自动控制专业,1994年至1995年在浙大研究生院工业自动化专业在职进修。
1982年7月至1995年9月在中央某部委自动化研究所从事自动控制与智能仪表方面的科研工作,1993年11月起为高级工程师,1995年10月调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研究方向:复杂机电装备的多电机同步协调控制、电气传动与运动控制、电力电子系统、智能仪表、无线控制。
作为负责人或主要参加者,先后在软包装材料彩色印刷、复合、检品、分切、制袋等自动生产设备中的多电机同步、张力、纠偏、定位、彩印套准及温度等自动控制;橡胶同步带自动生产线;工业在线PH测控;智能仪表及电能变换装置等方面完成企业委托项目、省部级项目及新产品开发60多项,并获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与论文奖,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与科技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
本科教学工作:《电力电子技术》、《电气传动与运动控制系统》。
王家军男,1975年6月出生,籍贯山东省东平县,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硕士生导师,副教授,现任自动化学院电气工程系系主任。
1997年7月于山东轻工业学院工业自动化专业获得工学学士学位;2000年3月于天津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获得工学硕士学位;2003年6月于天津大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03年9月到2005年6月在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导师信息
李鑫钢:天津大学精馏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985工程“化工过程工程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项目首席科学家,
张敏华天津大学石化中心主任、绿色合成与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王一平:新能源教授,主攻太阳能利用和建筑节能技术
袁希钢: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精馏分离实验室主任
巩金龙:绿色化工,国际氢能学会顾问委员属于少壮派教师制氢技术估计以后也算个前沿
张香文:化学工艺系主任,化学推进剂专家教育部优秀团队主要做航空燃料
卫宏远:过程计算流体力学、流体混合和工业结晶专家综合大师和宝洁合作较多,而且宝洁号称管理界的黄埔军校。
院士:余国琮、王静康、邹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