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保护条例(2015修正)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2
国道改移工程压覆矿产资源评估工作引发的若干思考摘要:本文通过对国道改移工程压覆矿产资源评估工作的实际开展,引发对压覆矿产资源评估工作若干问题的深度思考。
我国目前在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评估方面尚未出台具体明确的规范规定,各省在具体工作中执行的规定要求不尽相同;本人凭借多年工作经验略提拙见,仅代表个人观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压覆;矿产资源;建设项目;公路;评估区;三下原则1前言所谓压覆矿产资源,是指建设项目实施后,导致其压覆范围内不能开发利用(勘查开采)的查明矿产资源。
压覆范围即压覆矿产资源范围,指为保护建设项目安全运营而确定的压覆矿产资源的空间分布范围。
就公路项目而言,保证建设项目安全运营,一要保证公路本身不遭受破坏,二要保证其上的车辆行人不遭受损害;从评估角度来讲,威胁因素来源两方面,一是天来异物,主要是矿山爆破造成的飞石以及矿山生产带来的粉尘、噪声、水源等各种污染,二是地生异象,主要是与矿山采矿活动相关的地裂缝、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2具体项目实操本工程为国道改移工程,即公路建设项目,涉及的矿产资源主要为铁矿,包括露天开采、井下开采及探矿勘查。
凭借以往工作经验,先确定评估区,再综合《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范》(以下简称“三下原则”),综合确定压覆矿产资源范围。
2.1 常规方案依据《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爆破安全规程》和辽自然资发[2021]42号文件,确定建设项目用地范围外推300m作为评估区;综合“三下原则”,最终圈定压覆矿产资源范围。
通过压覆估算发现几个问题:一是压覆的经济补偿额可能超过整个项目的投资估算;二是个别矿区面临整矿废止的可能;三是矿山废止造成选矿厂、尾矿库等面临关停。
2.2 优选方案基于出现的多个问题,考虑到该项目的利民性,当地政府与采矿权人达成一致意见:以《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为依据确定评估区,即建设项目中型以上桥梁位置用地范围外扩200m、其它位置以建设项目用地范围外扩100m;现有露天开采方式转为井下开采方式,杜绝露天爆破;涉及的矿区进行100m至1000m范围的“安全影响评估报告”;依据“三下原则”预留安全柱。
吉林省林地保护条例(2019修改)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9.05.30•【字号】•【施行日期】2019.05.30•【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吉林省林地保护条例(2019修改)(2012年3月23日吉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根据2019年5月30日吉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吉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吉林省水文条例>等10部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林地的保护管理,保障林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林地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林地,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以及灌木林地、疏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林业生产附属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的宜林地。
郁闭度是指森林中乔木树冠遮蔽地面的程度,是以林地树冠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以十分数表示,完全覆盖地面为1。
第四条林地保护管理,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实行林地登记发证制度和林地用途管制制度。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林地保护纳入本行政区域内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组织编制和实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确保林地面积总量不减少,逐步增加有林地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
第六条林地保护管理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领导负责制和在当地人民政府领导下的部门、单位领导负责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林地保护发展的管理机制和发展目标责任制,加强林地保护体系建设。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林地保护管理工作。
发展和改革、农业农村、水利、自然资源、畜牧、生态环境、交通、电力、通信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林地保护管理的相关工作。
国土部矿区范围划定(非油气类)一、受理范围申请开采下列非油气矿产资源,采矿权申请人在申请采矿权之前,中请划定矿区范围的:1.国家规划矿区和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内的矿产资源。
2.领海及中国管辖的其他海域的矿产资源。
3.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开采矿产资源。
4.外商投资开采的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附录中所列34个矿种以外储量规模为大型以上的)。
5.放射性矿产。
6.煤(煤井田储量1亿吨以上,其中焦煤井田储量5000万吨以上)、油页岩矿床储量规模为大型以上。
7、钨、锡、锑、稀土矿床储量规模为中型以上的。
8、金、银、铂、锰、铬、钴、铁、铜、铅、锌、铝、镍、钼、磷、钾、锶、金刚石、铌、钽矿床储量规模为大型以上的。
二、审批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上地管理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4.《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5.《地质资料管理条例》6.《上地复垦规定》7.《基本农田保护条例》8.《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05〕28号)9.《矿产资源登记统计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23号)10.《矿产资源储量评审认定办法》(国土资发〔1999〕205号) 11.《关于矿产资源勘查登记、开采登记有关规定的通知》(国土资发〔1998〕7号)12.《关于印发<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0〕1 33号)13.《关于印发<矿业权出让转让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国土资发〔2000〕309号)14、《矿产资源规划实施管理办法》(国土资发〔2002〕388号)15、《关于加强矿产资源储量评审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3〕136号)16、《关于印发<探矿权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上资发〔2003〕197号)17、《关干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规划实施管理L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29号)18、《关干开展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35号)19、《关于调整部分矿种矿山生产建设规模标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208号)20、《关于规范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司证权限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200号)21、《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业权出让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12号)22、《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炭资源勘查开采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13号)三、申报材料(3套)1.划定矿区范围的申请报告(原件),包括:开发利用初步方案(原件)和矿山建设投资安排及资金来源证明材料(银行存款证明,原件)2.划定矿区范围申请登记书(原件)3.申请开采的矿区范围图(以地质地形图或地质图为底图,以国家直角坐标标定。
篇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报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报告靖宇龙马矿业有限公司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报告一、采矿权人基本情况吉林省杉松岗矿业集团靖宇龙马矿业有限公司位于吉林省靖宇县境内,1999年建成投产,主营煤炭,开采中生界侏罗系石人组煤层,现隶属于吉煤集团,经济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于钦忠。
靖宇龙马矿业有限公司采矿许可证号为c2200002010031120057437,有效期自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30万吨/年,实际生产能力30万吨/年。
矿井为斜井片盘开拓,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2006年1月吉林省煤田地质102勘探公司编制了《吉林省靖宇煤田马当勘探区龙马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2006年7月7日在吉林省国土资源厅进行了备案(吉国土资源储备字[2006]106号文《关于<吉林省靖宇县马当勘探区龙马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累计查明资源储量为111b +122b+2s22+331+332+333:1624.20万吨。
截止上年度基础统计表中截止2009年底保有资源储量1168.20万吨。
2007年矿井生产原煤8.3万吨,损失量1.72万吨,总动用量10.02万吨。
2008年矿井生产原煤30.0万吨,损失量3.4万吨,总动用量33.4万吨。
2009年矿井生产原煤36.3万吨,损失量3.9万吨,总动用量40.2万吨。
2010年矿井生产原煤28.3万吨,损失量2.9万吨,总动用量31.2万吨。
截止2010年末现保有储量1137万吨。
其中[111b]436.60万吨,[122b]77.50万吨,[331]144.60万吨,[332]50.90万吨[333]427.40万吨,三、矿山地测机构的建立及工作制度执行情况矿井设专人测量,严格按地质测量的工作制度执行,每天每班深入井下跟踪测量,矿山在开采中能按矿井开发利用方案进行设计,现矿井为综合机械化开采与炮采同时进行,其采矿回采率分别为95%、86%,严格按作业规程操作,做好原始记录,及时将测量结果上图,正确指导井下采煤及开拓工作。
吉林省生态立法与生态省建设的几点思考钱宇丹,刘晓莉(吉林大学法学院,吉林长春130012;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吉林长春130117) 摘要:生态省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应有内涵,地方生态立法是生态省建设的法制保障;吉林省关涉生态省建设的法规与规章存在着立法方式脱离实际、立法内容不周延等缺陷,为了实现生态立法对生态省建设的保驾护航作用,需要加强和完善吉林省现有生态立法。
关键词:生态省;生态立法;地方生态立法中图分类号:D92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3118(2006)0320040204收稿日期63作者简介钱宇丹(———),女,就读于吉林大学法学院。
人类走过农业文明,经历了工业文明,21世纪迎来了生态文明。
吉林省委、省政府站在新世纪发展的高度,与时俱进,重新审视省情,做出了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生态省。
目前,我省的生态省建设已经广泛展开。
作为一项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伟大事业与宏伟工程,同时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伟大实践,它既要依托国家生态立法的宏观指引,又要依靠地方生态立法的具体规范。
本文就吉林省生态立法与生态省建设的关系略陈管见。
一、吉林省生态立法现状(一)地方生态立法释义。
地方立法是中央立法的下位概念,地方生态立法是中央生态立法的下位概念。
吉林省生态立法属于地方生态立法。
中央生态立法作为一种通俗说法,是指国家立法机关制定颁布的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有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
地方生态立法是指地方立法主体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目标,结合本地区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具体状况,在不与宪法、有关的生态法律、行政法规及行政规章相抵触的前提下,分别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的,在本行政区域内具有普遍效力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法规和规章。
本文所称地方生态立法,主要是指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和省级人民政府制定颁布的地方生态法规和规章。
(二)吉林省生态立法现状。
第27卷 第2期2008年6月 吉 林 地 质J I L I N GEOLO GY Vol 127 No 12Jun 12008 文章编号:10012427(2008)0208505吉林省硅灰石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展望刘 杰1,楚湘涛2,郭 真211吉林省磐石国土资源局,吉林磐石 132328;21吉林省地质资料馆,吉林长春 130061摘要:通过对吉林省硅灰石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国內外硅灰石产需形势、硅灰石应用方向及技术标准,展望了硅灰石开发利用的市场发展趋势。
关键词:吉林省;硅灰石;发展趋势;开发利用中图分类号:P619126+9 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2;改回日期22作者简介刘 杰(62),男,吉林磐石人,吉林省磐石市国土资源局工程师。
Presen t situa ti on and prospect of woll a ston iteutili za ti on i n J ili n Pr ovi nceL I U J ie 1,CHU Xiang 2tao 2,G U O Zhen211B ureau of L and a nd Resources of Pa nshi C ity ,J ilin P ro vince,Pa nshi 132328,J ilin,Chi na;21Geology D a te M useu m of J ilin P rovi nce,Changchun 130061,J ilin,ChinaAbstra ct:This pa pe r analyses the p resent situation and pr ospects of wollastonite p r oduct output and de m and situation at hom e and abr oad,as well as its app lication extent and technical standard,finally this paper makes a pr ospect f or the m ar ket develop ing tendency f or devel opm ent and utilization of wollast onite .Key wor ds:Jilin Pr ovince;wolla stonite;devel oping tendency;development and use 硅灰石(wollast onite )是一种链状晶体结构的偏硅酸盐矿物,化学分子式为Ca 3Si 3O 9,理论化学成分:Ca O48125%、Si O 251175%。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部分政府规章的决定正文:---------------------------------------------------------------------------------------------------------------------------------------------------- 吉林省人民政府令(第88号)《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部分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已经1997年12月24日省政府第6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1998年1月1日起施行。
省长王云坤一九九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部分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六十四条规定的要求,省政府对建国以来省政府发布或者批准发布的含有行政处罚内容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依法进行了全面清理。
经1997年12月24日第63次省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决定废止所附目录中的84件规章和17件规范性文件。
本决定自1998年1月1日起施行。
附件:一、予以废止的规章目录(84件)二、予以废止的规范性文件目录(17件)附件一:予以废止的规章目录序号规章名称发布时间、形式说明1吉林省全民所有制企业1991年1月14日省政适用期已过,自行承包经营责任审计暂行府第44号令失效。
办法2吉林省测绘管理办法1986年5月13日吉政1994年《吉林发[1986]72号文省测绘管理条例》有新规定。
3吉林省测绘管理罚款办1991年11月21日经1994年《吉林法省政府批准,吉测字[19省测绘管理条例》91]111号文有新规定。
4吉林省加强建筑工程质1986年5月8日吉政发1995年《吉林量管理的若干规定[1986]66号文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有新规定。
5吉林省建筑施工队伍管1986年5月9日吉政发1995年《吉林理规定[1986]67号文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有新规定。
6吉林省城镇园林绿化管1987年1月5日吉政发1992年《吉林理办法[1987]3号文省城市绿化条例》有新规定。
吉林省自然资源厅关于提升资源保障服务水平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正文:----------------------------------------------------------------------------------------------------------------------------------------------------吉林省自然资源厅关于提升资源保障服务水平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吉自然资规〔2019〕1号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长春新区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中省直有关部门:为贯彻落实《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民营经济大发展的意见》(吉发〔2018〕48号),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提升资源保障服务水平,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促进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经省政府同意,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强化规划计划支撑,保障民营经济发展空间(一)充分保障用地空间。
民营经济实施乡村旅游、农产品冷链、产地批发市场等农村新产业新业态项目,在不增加建设用地、不突破永久基本农田总量前提下,允许优化调整用地布局。
休闲度假、冰雪场地等项目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外的,可按单独选址项目报批。
对充分依托山林等自然资源,进行生态(农业旅游)、休闲度假等项目开发的,可按点状布局多个地块组合开发的方式办理建设用地手续。
(二)实行两个“万亩”指标计划。
在省级预留的用地指标中,每年专门安排1万亩用于补充民营经济发展用地缺口。
在省级补充耕地指标储备库中,每年单独安排1万亩专项用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对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重大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业态的,优先保障用地指标。
二、加强资源政策供给,着力优化要素配置(三)一视同仁供应土地。
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平等享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平等享受差别化土地政策。
凡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均可通过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
松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松原市2009年矿产资源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松原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4.29•【字号】松政办发[2009]19号•【施行日期】2009.04.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松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松原市2009年矿产资源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松政办发〔2009〕19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有关部门:《松原市2009年矿产资源规划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二OO九年四月二十九日松原市2009年矿产资源规划实施方案为加强矿产资源规划实施管理,有效地运用规划手段对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查、开发利用进行宏观调控,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保护矿山生态环境,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确保《松原市矿产资源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目标和任务的完成,根据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规划实施管理办法》(国土资发〔2002〕388号)及省国土资源厅有关要求,结合我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现状,以及矿政管理的实际情况,将《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进行了分解、落实,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原则(一)坚持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与维护社会稳定相统一的原则。
以宣传教育为先导,政策措施为保障,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推进《规划》的实施。
(二)坚持资源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对规划提出的限制开采总量的矿种和对生态环境有较大影响的矿山企业,要严格控制开采总量、压缩矿山数量,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坚持合理布局、优化配置、规模生产的原则。
采用先进的采选技术、生产工艺和管理方法,促进矿业结构的优化,提高开采和加工技术水平,开发新产品,提高资源利用率,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四)坚持“禁采区关闭、限采区收缩、开采区聚集”的原则。
吉林省松花石资源概况及开发利用形势作者:夏玮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第31期夏玮(白山市国土资源局吉林白山 134300)摘要:该文就吉林省松花石资源概况,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其前景做了阐述,合理的开发利用确保了松花石产业的持续、稳固发展,有效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关键词:松花石开发利用产业发展中图分类号:P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a)-0235-02松花石起源于长白山脉,因这种石头的颜色和开放的松花色泽一样,因此先人把它叫做松花石,它是在大自然作用下,经鬼斧神工的雕琢而形成的奇石,皮层深厚,纹理清新,姿态优美,是奇石界最新推崇的新石种。
20世纪90年代松花石被人们认识喜爱并收藏,2000年以后松花石展馆和松花砚加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星罗棋布。
但松花石作为一种矿产资源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大规模的野蛮无序开采必将导致松花石资源的枯竭,如何有序开发利用松花石资源,是我们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
1 松花石资源概况松花石本名“乌拉玉”,又名“松花玉”,是价值较高的珍石,是奇石界的高档石种,是吉林省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矿产资源。
松花石主要用于制作松花砚、观赏用奇石、工艺饰面石材和各种工艺品。
松花砚“湿润如玉、纣绿无瑕,质坚而细,色嫩而纯,滑不拒墨,涩不滞笔,能使松烟浮艳,毫款增辉。
”是中国历史名砚之一;松花砚与端、歙等石砚相比,色系丰富,变化多端,是其它砚品无可企及的;制作松花砚的原料以深绿色、浅绿色、紫色为主,品质以深绿为优,松花奇石是松花石在表生状态下,经过物理、化学作用形成的各式各样的奇石景观,具有质坚而细腻、颜色艳丽、手感湿润如玉、石纹清晰分明、造型独特、高雅别致等特点,观赏性极强,被国内奇石专家称为“价值昂贵的珍石”、“石中新贵”。
近年来松花奇石愈受广大收藏者喜爱,主要品种有产自白山市浑江区的“黑木纹”、白山市江源区和通化市葫芦套的“紫袍玉带”、通化市大安的各种黄绿及深绿色松花奇石等,特别是带有俏色的奇石更为珍贵。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吉林省国土资源厅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3.01•【字号】吉政办发[2009]21号•【施行日期】2009.03.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吉林省国土资源厅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吉政办发〔2009〕21号)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吉林省国土资源厅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省政府批准,现予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九年三月一日吉林省国土资源厅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吉林省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厅字〔2008〕25号),设立吉林省国土资源厅,为省政府组成部门。
一、职责调整(一)取消已由省政府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
(二)将土地评估、矿业权评估、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机构和人员资质认定职责交给行业协会。
(三)加强土地供需调控和总量平衡,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
加强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整体控制作用。
加强矿产资源规划和合理开发利用管理,强化资源回采率和资源综合利用率的监管。
二、主要职责(一)承担保护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的责任。
组织拟订全省国土资源发展战略和规划;开展国土资源经济形势分析,研究提出全省国土资源供需总量平衡的政策建议;参与全省经济运行、区域协调、城乡统筹的研究并拟定涉及国土资源的调控政策和措施;编制并组织实施国土规划;制定国土资源领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循环经济的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
(二)承担规范国土资源管理秩序的责任。
贯彻执行国家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研究拟订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的地方性法规和省政府规章草案,研究拟订相关政策;制定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管理的技术标准、规程、规范和办法并组织实施;指导全省国土资源行政执法工作,调查处理国土资源违法案件。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吉林省兴边富民行动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5.15•【字号】吉政办发[2012]30号•【施行日期】2012.05.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吉林省兴边富民行动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吉政办发〔2012〕30号)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吉林省兴边富民行动规划(2011-2015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二年五月十五日吉林省兴边富民行动规划(2011-2015年)“十二五”时期是加快推进我省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的总体部署,根据国家《兴边富民行动规则(2011-2015年)》、《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强基富民固边”工程支持边境地区加快发展的意见》(吉发〔2011〕11号),结合“十二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专项规划和各边境县(市、区)发展规划,省民委、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共同编制了本规划。
一、“十二五”时期我省边境地区发展基础“十一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边境地区各相关市(州)、县(市、区)政府和有关部门大力实施兴边富民行动,不断加大对边境地区的支持力度,有力地促进了边境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边境地区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交通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和边境一线农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贫困边民基本生活得到保障,边民教育、卫生、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条件逐步完善;特色产业长足发展,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社会治安状况良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全面发展,兴边富民行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经委关于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01.24•【字号】吉政办发[2007]5号•【施行日期】2007.01.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技术开发区正文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经委关于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吉政办发〔2007〕5号)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省经委《关于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建设的指导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我省工业园区建设的实际,认真落实。
二○○七年一月二十四日关于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建设的指导意见(吉林省经济委员会二○○七年一月十六日)特色工业园区是以区域内的特色资源为基础,以骨干企业为主导,围绕资源、产业、产品优势以及重大项目建设而集聚形成的产业分工明确、协作配套紧密的专业化产业集聚区。
按照《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结合我省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现就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建设提出如下指导意见:一、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及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产业政策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我省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产品优势和骨干企业为基础,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上下联动,逐步建立起政府推动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大力发展特色工业园区。
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引导特色园区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加快形成产业集聚,广泛延伸产业链条,发展一产、带动三产,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生产要素的有序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区域内经济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具有吉林特色的现代工业新格局。
(二)到2010年具体目标。
1.全省特色工业园区计划投资1600亿元,占全省工业投资的26%以上;力争实现销售收入3300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新的吉林老工业基地。
辽宁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2024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辽宁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4.03.29•【字号】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14届〕第17号•【施行日期】2024.03.29•【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辽宁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1997年11月29日辽宁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根据2002年5月30日辽宁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辽宁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04年9月29日辽宁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辽宁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12年3月30日辽宁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辽宁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的决定》第三次修正根据2014年3月27日辽宁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关于修改〈辽宁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的决定》第四次修正根据2018年10月11日辽宁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辽宁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的决定》第五次修正根据2019年9月27日辽宁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关于修改〈辽宁省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条例〉等8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六次修正根据2024年3月29日辽宁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关于修改〈辽宁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的决定》第七次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矿产资源的勘查第三章矿产资源的开采第四章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监督管理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矿产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本省矿业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以下简称《矿产资源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利用的单位和个人。
1 / 2
吉林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保护条例(2015修正)
【法规类别】矿产资源开采地质矿产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吉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51号
【发布部门】吉林省人大(含常委会)
【发布日期】2015.11.20
【实施日期】2015.11.2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省级地方性法规
吉林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保护条例
(2003年9月27日吉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根据2012年
5月30日吉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的《吉林省人民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改 根据2015年11月20日吉
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吉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关于修改〈吉林省土地管理条例〉等7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正)
第 一条为了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矿产资源,保护矿山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
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和监督管理活动,必须遵守
2 / 2
本条例。
第三条 矿产资源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
中保护的原则。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并将矿产资源规划
纳入本行政区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应用
新技术、新工艺进行采矿、选矿、冶炼以及尾矿和资源二次利用,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
用率。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
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助同级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做
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七条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实行规划管理。
矿产资源规划包括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法律规定应当编制行业规划的,按照法律
规定编制,并纳入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编制矿产资源规划应当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正确处理矿产资
源开发利用与其他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第八条 省、市(州)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上一级矿产资源规划组织
编制本行政区域内的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经本级人民政府同意,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地质
矿产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省、市(州)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组织编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