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杂交制种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4
玉米杂交制种的几个技术环节-种植技术董德锋(黑龙江省嫩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161499)杂交种的优势强弱,产量高低,与栽培管理措施和杂交种本身的质量有关,如果所选配出的杂交种纯度不高,就会影响增产。
因此,为获得高纯度的杂交种子,在制种过程中必须要控制好如下技术环节。
1隔离区的设置玉米是异花授粉作物,易串粉混杂,为避免与其他玉米品种串粉混杂,保持亲本的纯度,提高杂交种的质量,自交系的繁殖和杂交种的配制,都必须在隔离区内进行。
常用的隔离方法有:①空间隔离是指在隔离区四周一定距离内不种其他玉米品种。
一般要求杂交制种区与其他玉米田相隔距离为500米。
②时间隔离是指杂交制种区与周围栽培的玉米错开播种时间,使制种区玉米的吐丝和周围栽培的玉米散粉期错开。
春播要求错开30~40天以上,秋播错开20~30天。
③高秆作物隔离是指在隔离区四周种植甘蔗、高梁等高秆作物,以阻挡其他玉米花粉传入。
用高秆作物作屏障宽度必须在50米以上,并要早播,使高秆作物开花时间早于玉米开花时间,这样才能达到安全隔离的目的。
④自然屏障隔离利用山岭、树林、村庄、房屋等自然环境阻挡其他玉米花粉传入。
隔离区的数目应按所繁殖及配制杂种的种类及种子用途的不同而定。
配制单交种、顶交种、品种间杂交种至少要两个隔离区。
即一个繁殖母本,一个制种和繁殖父本。
配制三交种,至少需要3个隔离区。
如有自交系甲、乙、丙3个,制种及繁殖亲本自交系的三个隔离区是自交系甲繁殖区、单交制种区兼乙自交系繁殖区和三交制种区兼丙自交系繁殖区。
配制双交种,至少需要5个隔离区。
即两个自交系繁殖区,两个单交制种区,一个双交制种区。
2规格播种调节父、母本播种期制种成功与否最重要的是调节父、母本的播种期,使其花期相遇,即在父本抽雄初期要求母本达到吐丝期,以母本吐丝比父本雄花散粉早2~3天,则是最佳花期相遇期。
因为玉米花丝吐出后7~10天内接受新鲜花粉都能正常结实,而雄花散粉盛期只有3~4天,所以应根据各制种组合亲本的播种期调节。
杂交玉米陕科9号高产制种技术杂交玉米陕科9号是种植户们非常熟悉的一个品种,其高产制种技术更是备受关注。
陕科9号是我国自主育成的一种杂交玉米品种,其分离综合优势明显,可大幅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杂交玉米陕科9号的高产制种技术。
我们需要选择适宜的播种期。
一般来说,陕科9号适宜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进行播种。
在这个时间段内,气温适宜,有利于种子的出芽和生长。
避开了气温过低和夏季高温对玉米生长的不利影响。
在选择种子时,我们需要选择质量好、无病害的种子,以确保播种后的生长健康。
我们需要注意适宜的播种密度。
对于陕科9号玉米来说,适宜的播种密度在每公顷6-7.5万株左右。
这样可以使玉米植株之间的空间适当,有利于通风透光和施肥灌溉,从而提高玉米的产量。
在施肥方面,我们需要根据当地土壤的养分含量和玉米的生长期进行合理施肥。
在播种前需要进行返青肥和底肥的施入,待玉米苗长至3-4叶期时,进行第一次追肥。
在玉米拔节前后再进行一次追肥,以满足玉米在生长期间对养分的需求,保证玉米植株的健康生长。
在灌溉方面,我们需要根据陕科9号玉米的生长需要进行科学的灌溉管理。
一般来说,苗期、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是玉米生长中需要加强灌溉管理的关键时期。
尤其是在旱季来临之前,需要提前做好充足的灌溉准备,以防止干旱对玉米生长的不利影响。
及时的病虫害防治也是保证陕科9号玉米高产的关键。
常见的玉米病害包括玉米小斑病、锈病、晚疫病等,而玉米螟、玉米蚜、玉米象甲等则是常见的玉米害虫。
在种植过程中,我们需要及时巡视田间,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科学防治措施,以免这些病虫害对玉米产量产生负面影响。
我们需要在玉米成熟收获前对田间作物进行适时的田间管理。
包括除草、中耕、追肥、防涝等管理措施,以确保田间玉米植株的生长环境良好,产量稳定丰收。
通过科学的高产制种技术,杂交玉米陕科9号的产量将会得到有效提高,为种植户们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希望大家在种植陕科9号玉米时能够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管理措施,共同助力我国玉米种植业的发展。
玉米杂交制种技术操作规程为了使玉米杂交制种达到优质、高产、高效之目的,特制定玉米杂交制种技术操作规程。
一、选点应选择有制种条件、组织能力强、讲信用的单位建立制种基地,并保持相对稳定。
制种地块要土质肥沃疏松、旱涝保收,尽可能集中连片。
二、隔离1.隔离以安全有效为原则。
根据具体情况可分别采取①空间隔离:制种田距同类作物不小于300米;甜、糯玉米和白玉米在400米以上。
②高秆作物隔离:选择适当高秆作物(如高粱等)做为隔离物,制种田与同类作物间该隔离物不得少于200行。
同时必须保证玉米授粉期隔离物高度超过制种田双亲1米以上。
③自然屏障隔离:利用村庄、树林、高山等作为隔离。
要结合地形、地势、风向等因素综合考虑,确保制种田的隔离效果。
2.严禁在隔离区(包括房前、屋后、院内、池埂等)内种植玉米。
3.制种田附近2500米范围内严禁放蜂。
4.严禁计划外制种,一经发现要全部割除。
三、播种前准备1.精细整地,耙压保墒。
2.施足基肥亩施优质农家肥5000公斤左右,施二铵5—7公斤做底肥;地膜覆盖时亩施二胺10公斤,尿素10—15公斤做底肥,不提倡施种肥,以防烧苗。
3.地膜覆盖(指春播)要求覆膜的组合,一定要在4月10日前完成,以利于蓄水保墒、提高地温、促苗发育。
4.播前晒种2—3天,挑出秕、坏、霉、杂粒。
5.药剂拌种没有进行包衣处理的种子,在播种前可用50%辛硫磷拌种,防治地下害虫,种子药和水比例萤1:50:500,用速保利拌种防治黑穗病,随拌随播,严禁过夜。
四、播种方法1.常规种植行距为0.45米,株距可根据品种不同而定。
2.父母本行比为l:4—6 (视具体组合而定)。
3.父本种植采取分期播种的方法,以提高授粉结实率(以上三点详见播种技术要点)。
4.包衣种子播种时要特别注意人、畜安全。
5.播种时间:根据品种生育期及气候条件适时早播,春播以地温稳定通过8℃为最佳播种时期。
提倡用座水保墒、机械播种以利全苗。
6.播后剩余包衣、拌药的种子要深埋。
玉米杂交种鲁单999及其高产制种技术要点玉米杂交种鲁单999是一种优良的玉米品种,具有高产、抗倒伏、抗
病虫害等优点。
以下是该品种的高产制种技术要点:
1.繁殖选种。
选取生长良好、穗粒饱满、抗病虫害的母本和父本,严
格按照配制比例进行杂交。
2.杂交结实。
在雌穗顶端除去1-2个小穗,再将雄性柱头插入雌穗中,固定好各个母本,避免松动。
3.选苗移植。
从得到的杂交种中选取优良苗移植,放置在透光透气的
温室内。
注意保持充足光照、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4.健壮管理。
对移栽后的玉米幼苗进行及时施肥、中耕、松土等管理,保证幼苗生长快速健壮。
5.筛选均匀。
在幼苗生长期间,不断进行筛选,淘汰生长劣弱、表现
不佳的苗,保留生长均匀、穗粒丰满的苗。
6.合理配方。
施肥要根据土壤及玉米生长需要来配置合适的肥料,不
宜过少或过多。
配方要科学合理,注意生长期及用量。
7.繁殖扩散。
将得到的高产优良的种子进行扩散繁殖,实现规模化生产。
在繁殖过程中,对种子进行病虫害防治,确保种子质量。
总之,以上是鲁单999高产制种技术要点的简要介绍。
使用上述方法,可以大大提高玉米种子的产量和品质。
玉米制种技术流程引言玉米是世界上广泛种植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许多人们日常饮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玉米制种技术是指通过选种、繁殖和培育等一系列步骤,为种植高产、优质、抗病虫害的玉米品种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持和方法。
本文将详细描述玉米制种技术的流程和步骤,帮助种植者了解如何进行玉米制种。
步骤一:选种材料1.确定种植目标: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耕地资源和市场需求等因素,确定种植玉米的品种和类型。
2.选择种质资源:从种质资源库中选择适宜的玉米种子,如优质杂交种、优势品种或者有特殊抗病虫害性状的品种。
3.评估品种特性:通过进行地方试验或实地考察,评估选定品种的生长发育特性和产量潜力,选择出适合当地条件的品种。
步骤二:实施种子繁殖1.选地准备:选择肥沃的、排水良好的土壤,进行深翻、松土和施肥,为种子繁殖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2.遵循种植密度:根据品种特性和产量要求,确定合理的行距和株距,进行整地和划定播种区域。
3.播种前处理:对种子进行必要的处理,如清洗、浸种、消毒等,以提高发芽率和抵抗力。
4.择优播种:根据种子大小、品质和形状等因素,进行择优播种,保证种植质量。
5.适时播种: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生长周期,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确保种子在最佳生长期内发芽和生长。
6.合理施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种子生长需求,科学施肥,提供充足的营养供应。
步骤三:科学管理与培育1.土壤保墒:根据玉米生长的需水量,及时浇灌并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防止干旱或水浸。
2.除草和病虫害防治:定期除草,清除杂草对玉米生长的竞争,同时进行病虫害防治,如喷洒杀虫剂或施用有机肥料来提高玉米的抗性。
3.支撑和揭叶:根据玉米生长的需要,适时支撑植株,防止倒伏;同时揭叶,促进光照和通风,提高玉米的生长效果。
4.适时施肥:分季分次施肥,根据生长期的需要进行合理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施肥,确保植株健康生长。
5.适时病虫害监测:定期巡视田间,观察玉米的生长状况,及时发现病虫害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喷洒杀虫剂、除草剂或施用生物有机肥料。
杂交玉米品种丰乐365高产制种技术陈 军(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种子管理站,六安237000)摘要:丰乐365是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用F111与京772-2组配而成的玉米新品种,201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多抗、广适、耐密的特点,适宜在黄淮地区作夏玉米种植。
对丰乐365的亲本特征特性及在黄淮地区高产制种技术进行总结。
关键词:玉米;丰乐365;高产;制种技术黄淮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玉米产区,玉米种植面积及产量均位列全国第二,仅次于东北地区。
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本着自主创新的原则,推进玉米品种创新攻关,以F111为母本、京772-2为父本组配选育出适合在本地区种植的杂交玉米品种丰乐365,该品种全生育期102.5d,适宜播期为6月上中旬。
2016-2018年参加黄淮夏玉米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680.5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6.17%,于201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20196169。
为了加速该品种的推广,首先应满足该良种的种子需求。
根据黄淮地区的气候条件及该品种亲本的特征特性,总结出在黄淮地区的高产制种技术。
1 亲本特征特性1.1 母本 F111是以阜95×DK58-2为基础材料选育而成,叶片较绿,幼苗叶鞘紫色,花药紫黄色,花丝浅紫色,雄穗分枝数3~6个,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成株叶片数19~20片,具有株型半紧凑,根系发达,茎秆粗壮,抗病性强(尤其抗叶斑病、茎腐病),耐密植,配合力高等优点[1]。
1.2 父本 京772-2是以京7黄×昌7-2为基础材料选育而成,叶色较浅,叶片宽大,花丝浅紫色,穗轴红色,雄穗分枝数3~5个,籽粒黄色、半硬粒型,成株叶片数20~21片。
该自交系穗位低,株型紧凑,耐密植,配合力强,花粉量大,散粉时间长。
2 制种前准备在大范围制种前,必须对丰乐365进行小范围制种,掌握制种中所需的关键数据,了解父母本实际的特征特性。
杂交玉米制种技术规程杂交玉米制种技术一、技术种植规程1、安全隔绝::隔绝距离300米以上,隔绝范围内发生卤玉米极力扣掉,建议集申连片栽种。
2、播种:(1)错期:父母本错期13天左右,母本种后13天种父本(以母本种子泡水时间计算)。
(2)最佳播种时间:4月25日至5月15日,力争播期集中;依靠雨水播种的田块则必须下透雨后,及时集中播种。
(3)播种量:父本1公斤/亩,母本4公斤/亩。
肢数下种,保证一次全苗。
余下亲本种子不得领到片外栽种,一经辨认出,无条件扣掉并追究其适当责任。
3、栽种规格及方法:推行塘播出或条播(1)父母本行比:1:6。
(2)父本:大墒栽种,2.5尺上开墒种1行。
塘播出:收割5―6粒,塘心距1尺,来昌2-3苗;条播:株距4―5寸,每穴收割2―3粒。
(3)母本:3.6尺上开墒种2行,幼苗6粒,塘心距1尺,来昌2―3苗,(条播:株距4―5寸),保证母本株数超过6000株以上。
(4)精细播种,力争全苗。
若缺塘过多,则全田翻种为宜。
(5)要求育好预备苗。
二、田间管理1、施肥管理(1)基肥:杀灭有机肥农家肥1000公斤/亩以上。
(2)种肥:施用复合肥30―40公斤/亩,杜绝肥料裸露。
(3)苗肥:融合间、定苗和摘钩,根据田间苗情长势及时美元兑水浇施10―15公斤/亩尿素或30公斤/亩碳氨。
(4)拔节肥:根据田间苗情长势,亩施10―15公斤尿素兑水浇施或埋施。
(5)穗肥:融合浅中耕树苗亩胡复合肥20―30公斤+尿素15公斤,距根2―3寸埋施。
(6)粒肥:酌情补施尿素5―10公斤/亩。
2、水分管理:灌好出苗水、拔节水、保粒水三水,注意中后期清沟排涝。
3、及时防治病虫害。
三、种子质量管埋1、去杂去劣(1)苗期:融合间苗、定苗,拔除弱势株、蹊跷株、变异株。
(2)拔节期:拔掉杂株、优势株、小阳株。
(3)去雄前砍杂:彻底清除杂株、优势株、缩脚株。
(4)收贮期穗选:对不合格种子进行彻底穗选。
2、母本去雄(1)回去雄工作就是保证种子质量最关键环节,努力做到捏苞拎叶去雄(拎4―5叶拔掉),努力做到及时、整洁、全盘、风雨无阻。
玉米杂交制种技术操作规程为了使玉米杂交制种达到优质、高产、高效之目的,特制定玉米杂交制种技术操作规程。
一、选点应选择有制种条件、组织能力强、讲信用的单位建立制种基地,并保持相对稳定。
制种地块要土质肥沃疏松、旱涝保收,尽可能集中连片。
二、隔离1.隔离以安全有效为原则。
根据具体情况可分别采取①空间隔离:制种田距同类作物不小于300米;甜、糯玉米和白玉米在400米以上。
②高秆作物隔离:选择适当高秆作物(如高粱等)做为隔离物,制种田与同类作物间该隔离物不得少于200行。
同时必须保证玉米授粉期隔离物高度超过制种田双亲1米以上。
③自然屏障隔离:利用村庄、树林、高山等作为隔离。
要结合地形、地势、风向等因素综合考虑,确保制种田的隔离效果。
2.严禁在隔离区(包括房前、屋后、院内、池埂等)内种植玉米。
3.制种田附近2500米范围内严禁放蜂。
4.严禁计划外制种,一经发现要全部割除。
三、播种前准备1.精细整地,耙压保墒。
2.施足基肥亩施优质农家肥5000公斤左右,施二铵5—7公斤做底肥;地膜覆盖时亩施二胺10公斤,尿素10—15公斤做底肥,不提倡施种肥,以防烧苗。
3.地膜覆盖(指春播)要求覆膜的组合,一定要在4月10日前完成,以利于蓄水保墒、提高地温、促苗发育。
4.播前晒种2—3天,挑出秕、坏、霉、杂粒。
5.药剂拌种没有进行包衣处理的种子,在播种前可用50%辛硫磷拌种,防治地下害虫,种子药和水比例萤1:50:500,用速保利拌种防治黑穗病,随拌随播,严禁过夜。
四、播种方法1.常规种植行距为0.45米,株距可根据品种不同而定。
2.父母本行比为l:4—6 (视具体组合而定)。
3.父本种植采取分期播种的方法,以提高授粉结实率(以上三点详见播种技术要点)。
4.包衣种子播种时要特别注意人、畜安全。
5.播种时间:根据品种生育期及气候条件适时早播,春播以地温稳定通过8℃为最佳播种时期。
提倡用座水保墒、机械播种以利全苗。
6.播后剩余包衣、拌药的种子要深埋。
杂交玉米陕科9号高产制种技术一、概述杂交玉米陕科9号是由陕西农业大学选育的一种高产优质杂交玉米品种,其具有抗逆性强、产量高、适应性广等特点。
通过科学的制种技术,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提升农民的收益,促进玉米种植业的发展。
二、选种1. 种子来源:选用优质的陕科9号杂交玉米种子,确保种子的纯度和品质。
2. 种子处理:对选好的种子进行适当的处理,如种子消毒、浸种等,以保证种子的健康和萌发。
三、播种1. 地块选择:选择土层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避免水浸和盐碱地。
2. 地力修复:对于连续种植玉米的地块,可采取轮作休闲,或者适当施用有机肥来恢复土壤的肥力和结构。
3. 播期选择:在气温回升、土壤水分充足的条件下,选择适当的播种时间,以促进玉米的生长和发育。
4. 播种密度:根据陕科9号的生长特性和地块的条件,科学确定适宜的播种密度,一般为每亩6-8万株。
四、施肥1. 基肥:在播种前进行基肥施用,可选用复合肥或有机肥,根据土壤的营养情况和作物的需求,合理施用氮、磷、钾等养分。
2. 追肥:在玉米生长过程中,根据植株生长状况和土壤养分情况,适时进行追肥补充,以保证玉米的生长需求。
五、灌溉1. 合理浇水:在玉米生长的不同阶段,根据土壤水分情况和气候条件,合理浇水,避免干旱或过湿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2. 滴灌、喷灌:可以采用滴灌或者喷灌技术,节约用水,提高灌溉效率,减少水分蒸发和土壤面积冲刷。
六、病虫害防治1. 科学防治:采用绿色环保的方法,如轮作休耕、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预防和控制玉米的病虫害。
2. 定期防治:定期巡田观测,及时发现病虫害的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保证玉米的生长和产量。
七、田间管理1. 间苗除草:及时进行除草,保持玉米地块的整洁和有序,减少杂草对玉米的竞争,促进玉米的生长和发育。
2. 支蘖管理:适时进行支蘖,促进玉米的分枝和穗粒生长,提高产量。
3. 揭膜覆土:在玉米苗期适当覆土,以增加土壤温度,促进玉米的根系生长。
杂交玉米陕科9号高产制种技术导语: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杂交玉米陕科9号成为了当今农业生产中的主力军,其高产、高质、抗逆等优势受到了广大农民的青睐。
为了更好地发挥杂交玉米陕科9号的高产潜力,制种技术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杂交玉米陕科9号的高产制种技术,帮助农民朋友更好地种植和管理这一优质品种。
一、选择优质种子制种的第一步就是选择优质的种子。
对于杂交玉米陕科9号来说,选择具有高产潜力、抗逆能力强、品质好的种子至关重要。
首先要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种子,确保种子的来源质量可靠。
其次要注意种子的外观和品质,选择色泽饱满,颗粒饱满、结实的种子。
还要注意检查种子是否有病害,以免种子携带病害影响产量和质量。
二、合理施肥肥料是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保障,施肥对于杂交玉米陕科9号的高产种植至关重要。
在施肥上要注意均衡施肥,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期的需要,合理配置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通常在播种前进行基础施肥,之后再适时追肥,保证杂交玉米陕科9号各生长时期的养分供应。
还要注意施肥的方法和量,避免因为过量施肥导致作物生长不良或者因为缺肥导致产量下降。
四、合理密植合理的密植对于杂交玉米陕科9号的高产种植至关重要。
在种植密度上,一般推荐每亩种植600-750株左右,具体密度还要根据地理环境、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来确定。
密度过大会导致资源竞争激烈,影响作物生长和发育;密度过小又会导致资源利用不充分,影响产量。
合理的密植不仅可以保证作物的单株产量,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五、病虫害防治在种植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保证杂交玉米陕科9号的高产,病虫害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要加强田间管理,保持田间通风透光,并及时清除病虫害源。
其次要合理施肥、浇水,保持作物的健康生长。
必要时可以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防治,严防病虫害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六、及时采收在杂交玉米陕科9号生长期结束后,要及时采收,以免果实过熟、脱粒、腐烂损失产量。
玉米杂交技术-玉米杂交种主要有哪几种类型
根据玉米杂交种的亲本组成,可分为单交种、三交种、双交种和顶交种等。
(1)单交种。
是由两个优良玉米自交系组配而成的杂交种。
在所有的玉米杂交种当中,单交种的杂种优势最强,植株生长整齐,产量潜力高,增产潜力也大。
此外,单交种制种手续比较简单,制种时所需要的时限短,制种技术也易于被掌握。
但是,由于单交种本身的遗传基础比较狭窄,其稳定性和适应性不如其他类型的杂交种。
在遇到不良的气候条件影响,或栽培管理条件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时,其产量水平和增产潜力便会大大下降,甚至会造成严重减产。
此外,由于自交系本身的产量以及单交种的制种产量都比较低,使得单交种的制种成本较高,种子价格比较贵。
(2)三交种。
是用1个单交种和1个自交系杂交产生的杂交种。
三交种的杂种优势、植株生长整齐度和丰产性能等虽然不如单交种,制种年限也稍长,但由于三交种的遗传基础相对较宽,其抗逆性、抗病性以及适应性等都优于单交种。
而且三交种的制种产量比较高,制种成本较低,种子价格相对要便宜些。
三交种的丰产潜力一般只比单交种低2%~3%。
农业百科
(3)双交种。
是由两个单交种杂交而成的杂交种。
双交种的杂种优势、植株生长整齐度和丰产性能等一般要低于三交种,但它在抗病性、抗逆性和适应性方面却高于单交种和三交种。
双交种的丰产潜力一般要
1。
玉米杂交制种技术英文介绍Corn Hybrid Seed Production Technique.Corn, a staple crop in many parts of the world, has been a focus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for centuries. Among the various techniques employed to enhance corn production, hybrid seed production stands out as a key strategy. Hybrid corn varieties combine the best traits of two inbred lines, often resulting in plants that are taller, have more kernels per ear, and are more resistant to diseases and pests. This technique has revolutionized corn production, leading to significant yield increases and economicbenefits for farmers.The process of corn hybrid seed production begins with the selection of parent inbred lines. These lines are chosen based on their agronomic performance, disease resistance, and yield potential. Once selected, the inbreds are crossed to produce hybrid seed. This crossing is carefully managed to ensure that only the desired traitsare passed down to the next generation.To ensure the purity of the hybrid seed, strict isolation measures are taken during the crossing process. This involves physical isolation, such as planting the inbreds far apart, and temporal isolation, where the inbreds are planted at different times to prevent cross-pollination. Additionally, seed companies often use genetic markers to identify and eliminate any contamination during the production process.Once the hybrid seed is produced, it undergoes rigorous testing to assess its performance under various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his testing is crucial to ensure that the seed will perform well in a wide range of environments, increasing its marketability and acceptance among farmers.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hybrid corn seed production are significant. Hybrid varieties typically yield higher than their inbred counterparts, leading to increasedprofits for farmers. Additionally, the resistance todiseases and pests reduces the need for pesticides andother inputs, further reducing production costs. These benefits have made hybrid corn seed production a highly profitable industry, attracting numerous seed companies and farmers to adopt this technology.However, the success of hybrid corn seed production depends on several factors. Firstly, the inbred lines chosen for crossing must possess desirable traits that are complementary to each other. Secondly, the crossing process must be carefully managed to ensure the production of pure hybrid seed. Lastly, the seed must be tested extensively to ensure its performance in various environments.In conclusion, corn hybrid seed production is a crucial technique that has revolutionized corn production worldwide. By combining the best traits of two inbred lines, hybrid varieties offer significant yield increases and resistanceto diseases and pests.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this technology are immense, with farmers benefiting from higher yields and reduced production costs. However, the successof hybrid corn seed production depends on careful inbredselection, meticulous crossing processes, and extensive testing. As agricultural research continues to advance, we can expect further improvements in hybrid corn seed production, leading to even higher yields and better economic returns for farmers.。
玉米杂交制种技术玉米杂交制种技术课程安排1.玉米杂交种生产技术操作程序2.玉米杂交制种田的播种3.玉米制种田去杂去劣4.杂交制种田的母本去雄5.玉米大面积制种田实地参观与调查6.玉米制种田材料收获成绩考核100=平时表现40分+实验报告60分平时表现:出勤、迟到、早退情况及田间操作等实验报告:包括实验题目、实验时间、实验地点、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回答问题、收获与体会等。
实验一、玉米杂交种生产技术操作程序试验目的:通过对玉米杂交种生产技术操作程序的学习,初步了解玉米杂交种生产的各主要环节,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内容玉米杂交种生产必须保证质量(纯度、发芽率、净度、水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提高玉米杂交种制种的产量,为了提高制种质量和产量,在整个杂交制种过程中,必须做到安全隔离,规范播种,严格去杂去劣,做好花期预测及调节,及时去雄,收获前和收获后要及时降水,种子收获后正确存放,避免混杂。
一、安全隔离隔离方式有空间隔离、时间隔离、屏障隔离与作物隔离四种。
隔离区采用四种隔离方式的安排方法如图所示。
为确保隔离区安全,在春玉米区一般采用空间隔离的方法。
制种田除了要符合安全隔离条件以外,还要求土壤肥沃,旱涝保收,田块成片、方整。
同时,管理要精细,力求达到高产。
二、规范播种种子处理:播前对亲本种子进行精挑细选,挑出与亲本种子不一样的种子,挑选后晒种,包衣或药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
(二)播种:地温要求:播种应在5厘米土层,低温稳定在10-12℃时进行;播期:一般在沈阳地区4月20日-5月15日,最适在4月25日-5月5日;在地温允许情况下,尽可能早播。
覆土:5cm;种肥分开:以防烧种;踩好底格子与顶格子:保证出苗。
错期播种:制种田要根据父母本的生育期调整播种期,一般做法是按正常播期播种母本,错前或错后分两期播种父本(三)调节播期制种区父、母本花期相遇,是玉米杂交制种成败的关键。
父、母本花期相遇的标志是:母本雌穗抽丝比父本雄穗散粉早2-3天。
玉米杂交制种技术
要想搞好玉米杂交制种,生产出高质量的种子,就必须有一套科学的、周密的、切实可行的玉米杂交制种生产管理操作规程,严格的按照规程进行管理和操作。
1制种基地的杂交种的生产规程
1.2亲本自交系的准备
1.3用以配制杂交种的自交系称作自交系良种,是由自交系原种繁殖而来。
其纯度不低于99%。
1.4用以繁殖自交系良种的自交系称作原种,是由育种家种子繁殖而来,其纯度不低于99.9%。
1.5用于繁殖自交系原种的种子称作育种家种子。
其典型性状高度一致,遗传性状稳定的最初的一批自交系种子,是生产用的最基础的种子,其纯度应在100%。
1.6定点
生产用杂交种的配制,应选择适宜单位,建立制种基地,并保持相对稳定。
1.7隔离区的选择
制种田应当土地肥沃,旱涝保收;与其他玉米花粉源至少隔离300m以上,采用时间隔离时,春播错期应在40天以上,夏播应错期30天以上。
隔离区选择应尽量集中连片。
1.8有一套好的领导班子:基地领导班子必须是一个团结的整体,要有综合协调、组织和管理能力,能够带领全体制种农户及时严格
的按照所制定的规程进行管理。
工作扎实,能落实到实处。
1.9隔离、生产条件好:自然隔离条件好,按照制种要求,制种区四周300m内不准种植其它玉米。
制种区自然气候能够满足所制组合所需,要求集中连片,土壤肥力高,灌溉方便。
2.0实行预约合同生产:通过对基地村的考察测评,认为可以作为制种基地时,种子部门要与基地村委会、村委会与制种农户,层层签定生产合同,要建立两极合同制度,分别载明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互相促进,互相制约。
2播前准备
2.1种子处理:播前对精选的亲本种子进行质量复检,并对亲本种子进行药剂拌种或包衣处理,防治病虫害。
2.2精细整地、合理施肥:因亲本种子顶土能力弱,要求播前精细整地,施足底肥。
施肥要求:一般亩施过磷酸钙50kg、碳酸氢铵25k或氮磷复合肥15kg,农家肥1500kg做底肥。
2.3制种技术方案的制定:播种前必须按照所制品种制定严格的技术方案,明确父母本比例、播期、种植方式、密度等要点。
3播种
按照育种者的说明并结合制种基地的实践经验进行合理安排,播前要对种子进行精选,并晒种(2-3)次以提高种子发芽力。
特别要注意父母本的错期、行比和制种密度的设置。
错期要保证父母本花期相遇良好,一般父母本错期天数是试验记载雌、雄开花天数的(1-1.5)倍。
行比要根据父本花粉量的大小和父母本植株高度的情况而定,保证父本有足够的花粉供应母本和方便田间作业而定。
习惯是在种子田两边和花期季风的上风头要在父本播种(3-5)天后,再顺行播两行以上的父本准备采粉用。
对父本的花期做好记录。
制种田种植密度直接影响制种产量的高低。
一般母本密度以5500株/667m2,制种产量较高。
3.3规范化管理:对制种基地实行规范化管理,要普遍建立管理档案,对制种田的检查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要逐户记入档案,对种子质量实行全程动态管理。
播种结束后,为便于检查管理,由村委会绘制制种平面示意图,标明各制种户的位置、面积等。
并统一制作木牌,分户进行田间插牌,注明制种农户姓名、品种、制种面积等。
4严格去杂去劣
4.1苗期去杂:结合间苗、定苗,依据叶形、叶色和茎基部叶鞘及幼苗长势,分别留下父母本行中长相整齐一致的苗子,去掉大苗、弱苗,将不符合典型性状的杂苗、劣病苗拔除。
父本分期播种的要留特征长相一致的大、小苗,以延长父本散粉期,提高母本结实率。
4.2拔节期去杂:有些杂异株小苗时一般不宜区分,定苗时很难一次去净,随着苗子的生长进入拔节期后,杂株的优势逐渐显露,明显较亲本株高大,叶色、叶型也有很大的不同。
此时应将不符合典型形状植株全部拔除,此项工作要认真果断,不留后患。
4.3抽雄前去杂:在抽雄前根据植株的长势、株型、叶形、花丝颜色等性状识别杂株,将不符合典型性状的植株全部拔除,保证田
间杂株率不超过标准要求。
5收后晾晒
种子收获运回后,可采取“四上”的方法进行晾晒,即:上架、上房、上墙、上树的办法进行晾晒。
此外也可利用空间较大的场院进行平铺晾晒,要求每天翻动两次,切不可装仓、装袋或大堆长时间存放。
6人工干燥
低温年份,晚熟、脱水慢的杂交组合自然降水比较困难,可以利用机械烘干降水。
高水分种子应采用间歇干燥法,采用多次间歇烘干。
一次降水太多,种子受热时间长,温度过高,影响种子发芽率。
7收脱保质
种子收购、脱粒、精选加工过程是保证种子质量的最后一关。
在收购过程中,要逐户在脱粒前进行去杂,去除杂穗和自交穗,并且集中脱粒。
在脱粒、精选加工中要保证场地、机械干净,严防人为混杂。
(作者单位:158200黑龙江省鸡东县永安镇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