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构造及形式
- 格式:ppt
- 大小:1.93 MB
- 文档页数:32
张小只智能机械工业网张小只机械知识库生物接触氧化池与填料结构包括池体,填料,布水装置,曝气装置。
曝气器,微孔曝气器工作原理为:在曝气池中设置弹性填料,组合填料填料,将其作为生物膜的载体。
待处理的废水经充氧后以一定流速流经填料,与生物膜接触,生物膜与悬浮的活性污泥共同作用,达到净化废水的作用。
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设计参数1、生物接触氧化池每个(格)平面形状宜采用矩形,沿水流方向池长不宜大于10m。
其长宽比宜采用1:2~1:1,有效面积不宜大于100m²。
2、生物接触氧化池由下至上应包括构造层、填料层、稳水层和超高。
其中,构造层宜采用0.6~1.2m,填料层高宜采用2.5~3.5m,稳水层高宜采用0.4~0.5m,超高不宜小于0.5m。
3、生物接触氧化池进水端宜设导流槽,其宽度不宜小于0.8m。
导流槽与生物接触氧化池应采用导流墙分隔。
导流墙下缘至填料底面的距离宜为0.3~0.5m,至池底的距离宜不小于0.4m。
4 、生物接触氧化池应在填料下方满平面均匀曝气。
(曝气器,膜片曝气器,曝气头)5、当采用穿孔管曝气时,每根穿孔管的水平长度不宜大于5m;水平误差每根不宜大于±2mm,全池不宜大于±3mm,且应有调节气量和方便维修的设施。
6、生物接触氧化池应设集水槽均匀出水。
集水槽过堰负荷宜为2-3l/(s-m)。
7、生物接触氧化池底部应有放空设施。
8 、当生物接触氧化池水面可能产生大量泡沫时,应有消除泡沫措施,比如使用消泡剂或者喷淋方式。
9 、生物接触氧化池应有检测溶解氧的设施。
填料1、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填料应采用组合填料,弹性填料对微生物无毒害、易挂膜、比表面积较大、空隙率较高、氧转移性能好、机械强度大、经久耐用、价格低廉的材料。
2 、当采用炉渣等粒状填料时,填料层下部0.5m高度范围内的填料粒径宜采用50~80mm,其上部填料粒径宜采用20~50mm。
生物接触氧化池
生物接触氧化池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处理技术,用于处理污水或废水中的有机和无机物质。
它是一种生物反应器,其中含有附着在填料上的微生物,可以通过氧化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质。
生物接触氧化池通常由一个容器和一个填料床组成。
污水被引入容器中,经过填料床时与附着在填料上的微生物接触。
这些微生物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代谢作用,产生能量和生长,并将污染物质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等无害物质。
填料床的设计和选择对于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运作至关重要。
填料表面积越大,微生物就越容易附着和生长,从而提高废水处理效率。
同时,废水在填料床中的流动速度和分布也会影响微生物代谢和生长的效率。
生物接触氧化池在处理污水或废水时,具有节能、高效、稳定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城市污水处理中。
第六节生物接触氧化法一、概述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处理构筑物是浸没曝气式生物滤鸺,也称生物接触氧化池。
其基本流程包括:初次沉淀池→生物接触氧化池→二次沉淀池。
生物接触氧化池内设置填料,填料淹没在废水中,填料上长满生物膜,废水与生物膜接触过程中,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吸附、氧化分解和转化为新的生物膜。
从填料上脱落的生物膜,随水流到二沉池后被去除,废水得到净化。
在接触氧化池中,微生物所需要的氧气来自水中,而废水则自鼓人的空气不断补充失去的溶解氧。
空气是通过设在池底的布气系统供给。
图13-33集中布气式浸没曝气生物滤池示意图生物接触氧化法具有下列特点:(1) 由于填料的比表面积大,池内的充氧条件良好。
生物接触氧化池内单位容积的生物固体量高于活性污泥法曝气池及普通生物滤池,因此,生物接触氧化池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2) 生物接触氧化法不需要污泥回流,也就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运行管理简便;(3) 由于生物固体量多,水流又属完全混合型,因此生物接触氧化池对水质水量的骤变有较强的适应能力;(4) 生物接触氧化池有机容积负荷较高时,其F/M保持在较低水平,污泥产量较低。
二、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构造图13—34为接触氧化池构造示意图。
图13-34接触氧化池构造示意图接触氧化池的主要组成部分有池体、填料和布水布气装置。
板状填料蜂窝状填料图13-35填料1) 池体反应器池体的作用是接受被处理废水,在池内的固定部位充填填料,设置曝气系统;为微生物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强化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反应,排放处理水及污泥。
反应器的结构形状,在表面上可为圆形,方形和矩形,表面尺寸以满足配水布气均匀,便于填料充填和便于维护管理等要求确定,并应尽量考虑与前处理构筑物及二沉池的表面形式相协调,以降低水头损失。
反应器的高度则由填料层、配水层、布气层、填料层上的稳定水层高度及保护高度而定。
同时也要考虑曝气系统的压力以及水泵的提升高度等因素。
在一般情况下。
填料层高度介于2.0~3.5m之间,多采用3.Om,池底部曝气布气层高度取值0.6~0.7m,填料上稳定水层高0.5~0.6m,反应器总高度介于4.5~5.Om左右。
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接触氧化法是生物膜法的主要设施之一,生物膜法是一大类生物处理法的统称,其主要利用附着生长于某些固体物表面的微生物(即生物膜)进行有机污水处理的方法。
生物膜是由高度密集的好氧菌、厌氧菌、兼性菌、真菌、原生动物以及藻类等组成的生态系统,其附着的固体介质称为滤料或载体。
生物膜自滤料向外可分为庆气层、好气层、附着水层、运动水层。
其原理是,生物膜首先吸附附着水层有机物,由好气层的好气菌将其分解,再进入厌气层进行厌气分解,流动水层则将老化的生物膜冲掉以生长新的生物膜,如此往复以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
老化的生物膜不断脱落下来,随水流入二次沉淀被沉淀去除。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从生物膜法派生出来的一种废水生物处理法,即在生物接触氧化池内装填一定数量的填料,利用栖附在填料上的生物膜和充分供应的氧气,通过生物氧化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达到净化目的。
19世纪末,德国开始把生物接触氧化法用于废水处理,但限于当时的工业水平,没有适当的填料,未能广泛应用。
到20世纪70年代合成塑料工业迅速发展,轻质蜂窝状填料问世,日本、美国等开始研究和应用生物接触氧化法。
中国在7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用此法处理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并已在生产中应用。
特点生物接触氧化法具有生物膜法的基本特点,但又与一般生物膜法不尽相同。
一是供微生物栖附的填料全部浸在废水中,所以生物接触氧化池又称淹没式滤池。
二是采用机械设备向废水中充氧,而不同于一般生物滤池靠自然通风供氧,相当于在曝气池中添加供微生物栖附的填料,也可称为曝气循环型滤池或接触曝气池。
三是池内废水中还存在约2—5%的悬浮状态活性污泥,对废水也起净化作用。
因此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具有活性污泥法特点的生物膜法,兼有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的优点。
生物接触氧化法净化废水的基本原理与一般生物膜法相同,就是以生物膜吸附废水中的有机物,在有氧的条件下,有机物由微生物氧化分解,废水得到净化。
生物接触氧化池内的生物膜由菌胶团、丝状菌、真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组成。
生物接触氧化池构造上有哪些形式?
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构造形式也比较多,从水流状态可分为分流式(池内循环式)和直流式两种。
按曝气方式又可分为鼓风曝气式和表面曝气式。
接触氧化池的构造图如图6-5-19所示。
生物接触氧化池中分流式在国外使用比较广泛。
废水在充氧后,在氧化池内单向或双向循环,而废水在池内则反复充氧,这样,十分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同时废水与微生物
的接触时间比较长,废水处理的效果比较好。
其适用于BOD5<100mg/L,三级废水处理。
但氧化池内的耗氧量大,能耗也较大,同时水流穿过填料层的速度较小,冲刷力弱,填料层易堵塞,因此在处理高浓度废水时要注意。
直流式生物接触氧化池国内使用比较多,它是直接从填料底部曝气充氧,水力冲刷力较大,填料易堵塞,同时生物膜受到上升气流的冲击,搅动,脱落更新,微生物保持良好的活性。
其可适用于BOD₅在100~300mg/L,二级废水处理。
生物接触氧化池设计、剩余污泥量计算接触氧化池主要由池体、填料床、曝气装置及进出水装置等构成,具体结构如图所示。
图3-3 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构造示意图生物接触氧化池设计要点:(1)生物接触氧化池一般不应少于2 座;(2)设计时采用的BOD5负荷最好通过实际确定。
也可以采用经验数据,一般处理城市污水可用1.0~1.8kgBOD5/(m3·d),处理BOD5≤500mg/L的污水时可用1.0~3.0 kgBOD5/(m3·d);(3)污水在池中的停留时间不应小于1~2h(按有效容积计);(4)进水BOD5浓度过高时,应考虑设出水回流系统;(5)填料层高度一般大于3.0 m,当采用蜂窝填料时,应分层装填,每层高度为1 m,蜂窝孔径不小于25 mm;当采用小孔径填料时,应加大曝气强度,增加生物膜脱落速度;(6)每单元接触氧化池面积不宜大于25m2,以保证布水、布气均匀;(7)气水比控制在(10~15):1。
因废水的有机物浓度较高,本次设计采用二段式接触氧化法。
设计一氧池填料高取3.5m,二氧池填料高取3m 。
3.5.1 填料容积负荷Nv=0.2881Se0.7246=0.2881*200.7246=1.443[ kgBOD5/(m3*d)]Q S= W DS/(1-97%)=648.9/(1000*0.03)=21.62m3泥斗容积计算公式Vs=(1/3)*h(A’+A’’+sqr(A’*A’’)式中 Vs——泥斗容积,m3;h——泥斗高,m;A’——泥斗上口面积,m 2;A’’——泥斗下口面积,m 2;设计一氧池泥斗高2.0m,泥斗下口取1.0m×1.0m,则一氧池泥斗体积:Vs1=(1/3)*2.0*(41.2+1.0+sqr(41.2*1.0)=32.4(m3)>21.63 m3一氧池超高h1-1取0.5m,稳定水层高h1-2取0.5m,底部构造层高h1-4取0.8m,则一氧池总高H1:H1=h1-1+h1-2+h1-3+h1-4+h泥斗=0.5+0.5+3.5+0.8+2.0=7.3(m)则一氧池尺寸:L1* B1* H1=10.3m*4.0m*7.3m二氧池填料体积V1V2=Q t2=1500*1.573/24=98.3m3二氧池总面积A1-总:A2-总=V2/h2-3=98.3/3=32.8(m2)>25 m2二氧池格数n同样取2格,设计二氧池宽B1取4米,则池长L2:L2=32.8/4=8.2m设该污水SS 中60%可为生物降解活性物质,泥龄SRT 取5d,则二氧池污泥干重:W DS=0.4*1500*5*(0.0462-0.00924)+(0.0378-0.0378*0.6-0.01134)*1500×5=139.23(kg/5d)污泥体积:QS= W DS/(1-97%)=139.23/(1000*0.03)=4.64m3本设计接触氧化池泥斗高0.9m,泥斗下口取0.5m×0.5m,则二氧池泥斗体积:Vs2=(1/3)*0.9*(32.8+0.25+sqr(32.8*0.25)=10.77(m3)>4.64 m3二氧池超高h2-1取0.5m,稳定水层高h2-2取0.5m,底部构造层高h2-4取0.8m,则一氧池总高H2:H2=h2-1+h2-2+h2-3+h2-4+h泥斗2=0.5+0.5+3+0.8+0.9=5.7(m)则二氧池尺寸:L2* B2* H2=8.2m*4.0m*5.7m一氧池污泥和二氧池污泥汇合。
生物接触氧化法与曝气生物滤池的异同点以及应用1.生物接触氧化法特点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兼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特点的一种新的废水生化处理法。
这种方法的主要设备是生物接触氧化滤地。
在不透气的曝气地中装有焦炭、砾石、塑料蜂窝等填料,填料被水浸没,用鼓风机在填料底部曝气充氧;空气能自下而上,夹带待处理的废水,自由通过滤料部分到达地面,空气逸走后,废水则在滤料间格自上向下返回池底。
活性污泥附在填料表面,不随水流动,因生物膜直接受到上升气流的强烈搅动,不断更新,从而提高了净化效果。
生物接触氧化法具有处理时间短、体积小、净化效果好、出水水质好而稳定、污泥不需回流也不膨胀、耗电小等优点。
1、进水采用进水堰的方式,进水与进气逆向,增加水与生物膜的接触面积。
具有活性污泥法的优点,辅以机械设备供氧,生物活性高,泥龄短;2、载体生物填料采用新式生物浮球,球内能固定和包藏生物膜。
不用填料固定支架,可以解决修理更换的困难。
采用新式罗茨鼓风机供气,充氧设备采用微孔曝气器。
3、由于填料比表面积大,池内充氧条件良好,池内单位容积的生物固体量较高,因此,生物接触氧化池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耐冲击负荷能力强;4、由于生物接触氧化池内生物固体量多,水流完全混合,故对水质水量的骤变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分解其它生物处理难分解的物质;5、剩余污泥量少,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运行管理简便。
6。
生物膜只能自行脱落,剩余污泥不易排走,滞留在滤料之间易引起水质恶化,影响处理效果。
2.曝气生物滤池的特点曝气生物滤池充分借鉴了污水处理接触氧化法和给水快滤池的设计思路,集曝气、高滤速、截留悬浮物、定期反冲洗等特点于一体四。
其主要工艺特点为:(1)用比表面积较大粒状滤料作为生物载体.如陶粒、瓷粒、焦炭、石英砂、活性炭、聚苯乙烯滤料等,可在滤料表面保持较高的生物量.易于挂膜且稳定运行,但滤料密度的选择不慎或运行时参数不合适会造成滤料随出水或反冲洗出水流失:(2)生物相复杂,菌群结构合理,反应器内具有明显的空间梯度特征.能耐受较高的有机和水力冲击负荷.不同的污染物可以在同一反应器被渐次去除.同步发挥生物氧化作用、生物吸附絮凝和物理截留作用,出水水质好。
生物接触氧化池运行管理规程一、引言生物接触氧化池是一种重要的废水处理设施,其作用是通过生物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和转化,从而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在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运行管理过程中,需要合理制定规程,严格管理,以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废水处理效果。
二、生物接触氧化池的结构和原理生物接触氧化池一般由好氧池和厌氧池两部分组成。
原水先进入好氧池,在好氧池中进行生物处理,接着进入厌氧池进行无氧生化除磷等作用,最后经过沉淀池和消毒池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
整个处理过程中,微生物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对微生物进行加强、培养和控制,能够提高池塘的处理能力,从而有效的解决水污染问题。
三、生物接触氧化池运行规程1.好氧池中投放菌剂:在好氧池中加入适量的菌剂,以增加生物菌类的数量和种类。
一般每隔一个月投放一次,根据不同的菌剂类型确定投放用量。
2.定期检测进水水质:加强进水水质的监测,了解水质的波动情况,适时调整进水口的开启程度和进水的水量,确保水质的稳定。
3.定期清理好氧池和沉淀池:每个月清理一次好氧池和沉淀池,清理不要太频繁也不要太稀疏,以保证水中的微生物有一定的时间进行生长繁殖。
4.控制退水质量:退水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水深深度、水氧含量、好氧池温度、食品比等多种因素。
为此,需要加强监测和调节,以确保退水水质基本稳定。
5.注重维护良好氮磷平衡:良好的氮磷平衡能够保证水中的悬浮物和生物完全去除,促进水体水质的快速提升。
6.正确投放药剂:按照废水处理要求在好氧池、沉淀池中适当投放化学药剂,加强对微生物的控制和保护,预防微生物灭绝或失控。
7.管理好员工与设备:设备管理要做好计划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员工要培训好各项操作规范、维护、巡检。
四、生物接触氧化池安全管理生物接触氧化池是一种复杂的处理设施,如果管理不当,很可能造成意外事故。
因此,在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运行管理过程中还应该加强安全管理工作。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权限;2.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3.定期进行设备保养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4.设置安全警告标志,提高设施内员工的安全意识。
《水处理工程技术》教案知识点生物接触氧化法学时1学时教学内容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构造;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形式;生物接触氧化池的特点;生物接触氧化池工艺设计教学重点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构造、特点教学难点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构造、特点生物接触氧化池工艺设计参考资料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一册建筑工业出版社流体力学泵与风机电力工业出版社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中国计划出版社环保设计基础中国矿业出版社网易土木 /1)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构造生物接触氧化池主要由池体曝气装置、填料床及进出水系统组成,如图( 4.3.17)图 4.3.17 生物接触氧化池构造示意图池体的平面形状多采用圆形,方形或矩形,其结构由钢筋混凝土浇注或用钢板焊制。
池体的高度一般为4.5~5.0m,其中填料床高度为3.0~3.5m,底部布气高度为0.6~0.7m,顶部稳定水层为0.5~0.6m。
填料是生物接触氧化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污水的处理效果。
由于填料是产生生物膜的固体介质,所以对填料的性能有如下要求:①要求比表面积大、空隙率高、水流阻力小、流速均匀;②表面粗糙、增加生物膜的附着性,并要外观形状、尺寸均一;③化学与生物稳定性较强,经久耐用,有一定的强度;④要就近取材,降低造价,便于运输。
目前,生物接触氧化池中常用的填料有蜂窝状填料,波纹板状填料及软性与半软性填料等,如图( 4.3.18)所示。
图 4.3.18 生物接触氧化池中常用填料曝气系统由鼓风机、空气管路、阀门及空气扩散装置组成。
目前常用的曝气装置为穿孔管,孔眼直径为5mm ,孔眼中心距为10cm 左右。
布气管一般设在填料床下部,也可设在一侧。
要求曝气装置布气均匀,并考虑到填料发生堵塞时能适当加大气量及提高冲洗能力。
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曝气装置亦可采用表面曝气供氧,表面曝气设备详见第六章曝气设备的内容。
表 4.3.3 填料的有关性能指标填料种类 材 质 比表面积(m 2/m 3) 孔隙率(%) 蜂窝状填料 波纹状填料半软性填料软性填料玻璃钢、塑料 133~360 97~98 硬聚氯乙烯 150 95 变性聚乙烯塑料 87~93 97 化学纤维 ~2000 ~99进水装置一般采用穿孔管进水,孔眼直径为5mm ,间距20cm 左右,水流出孔流速为2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