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JGJ建筑工程冬季施工规程
- 格式:doc
- 大小:421.50 KB
- 文档页数:18
2019年冬期施工方案D版
修改说明
一、修改意见节点4
1、意见:冬施方案、冬维方案应分别上报。
修改说明:已分别进行上报。
2、意见:冬施混凝土浇筑不能采用明火升温。
修改说明:本方案中无在混凝土浇筑时采用明火升温条款,在第 5.3.4节(第15页)增加了不能采用明火保温养护的规定。
二、修改意见节点3
1、意见:冬施方案、冬维方案应分别上报。
修改说明:已分别进行上报。
2、意见:
1)补充型钢柱负温焊接封闭措施。
修改说明:在5.4节第8条(第18页)中增加了负温焊接的防护棚保护措施。
2)应详细说明混凝土浇筑前楼边外架内侧封闭使用的具体材料及层数。
修改说明:在5.3.4节(第14页)增加了说明。
3)混凝土浇筑施工应选在白天进行,且温度不能低于-15度。
修改说明:在5.3.3节第3条(第14页)做了修改。
三、修改意见节点1
1、意见:冬施方案、冬维方案应分别上报。
修改说明:已分别进行上报。
2、意见:补充型钢柱焊接保温棚封闭措施,焊接及冷却必须在正温环境下进行。
修改意见:在5.4节第8条(第18页)中增加了负温焊接的防护棚保护措施。
3、意见:混凝土浇筑应在白天进行,且大气温度不能低于-10度,必须使用塑料布养护,不允许使用塑料薄膜。
修改说明:混凝土浇筑在5.3.3节第3条(第14页)做了修改。
塑料薄膜改为塑料布已在4.2节(第5、6页)、5.3.3节(第14页)做了修改。
4、意见:不允许在0度以下施工砌筑工程。
修改说明:在5.6节(第19页)做了修改。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范1总则1.0.1为了在建筑工程冬期施工中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工业与民用房屋和一般构筑物的冬期施工。
1.0.3本规程冬期施工期限划分原则是:根据当地多年气象资料统计,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即进入冬期施工;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高于5℃时解除冬期施工。
1.0.4凡进行冬期施工的工程项目,应复核施工图纸;对有不能适应冬期施工要求的问题应及时与设计单位研究解决。
1.0.5进行冬期施工的工程,除遵守本规程外,尚应遵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2.0.1浅埋基础shallowfoundation在季节性冻土地区,当基础设计为设置在允许残留冻土层的基础时,在冻土层上施工的基础。
2.0.2冻结法frozenmenthod采用普通水泥砂浆,铺砌完毕后,允许砌体冻结的施工方法。
2.0.3负温冷拉coldtensionatsubzerotemperature钢筋冷拉在室外负温下进行,冷拉参数与常温不同。
2.0.4负温焊接weldingatsubzerotemperature钢筋的焊接连结,在室外或工棚内的负温下进行,焊接参数与常温不同。
2.0.5受冻临界强度criticalstrengthinfrostresistance冬期浇筑的混凝土在受冻以前必须达到的最低强度。
2.0.6蓄热法thermosmethod混凝土浇筑后,利用原材料加热及水泥水化热的热量,通过适当保温延缓混凝土冷却,使混凝土冷却到0℃以前达到预期要求强度的施工方法。
2.0.7综合蓄热法comprehensivethermosmethod掺化学外加剂的混凝土浇筑后,利用原材料加热及水泥水化热的热量,通过适当保温,延缓混凝土冷却,使混凝土温度降到0℃或设计规定温度前达到预期要求强度的施工方法。
2.0.8电加热法electricheatmethod冬期浇筑的混凝土利用电能加热养护,包括电极加热、电热毯、工频涡流、线圈感应和红外线加热法。
冬期施工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技术措施及相关相关注意事项各工程处、项目部:一、根据JGJ104-1997《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的规定,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即进入冬期施工。
日前,集团公司《关于切实抓好冬期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红头文件已经发出,根据该红头文件要求,各单位应当按文件要求认真落实此项工作。
二、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气候特点和施工实践,应采取有效的冬期施工技术措施,确保冬期施工质量;现将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做强调如下:(一)地基基础工程1、土方开挖应连续作业,达到标高后应立即进行垫层浇筑,并做好保温覆盖;如无法完成垫层覆盖的,应采取有效的覆盖保温措施。
在相邻建筑物侧边进行开挖土方时,要采取对旧建筑物地基土免受冻害的措施,并应尽量做到快挖快填,以防止地基受冻。
2、基坑槽内应做好排水措施和坑壁遮挡防雨雪水措施,防止造成由于坡脚和坡面因多次冻融循环而形成塌方;3、土方回填前,应将基坑底部的冰雪及杂物清理干净,人工回填每层铺土厚度不超过20cm,夯实厚度为10—15cm,回填土工作应连续进行,防止基土或填土层受冻,中途间歇应采取防水覆盖和保温措施。
4、冬期施工不宜进行地基换土(如用砂石垫层、灰土垫层换人工回填杂土、淤泥质粘土等)。
如必须换土,应选用不冻结的砂、石和土壤,在环境温度不低于-5℃的条件下施工。
5、浅埋基础施工时,各部位基础施工应同时进行,不得在同一建筑中一部分基础施工,一部分未施工而使地基遭到晾晒。
基础施工完毕,应及时回填土。
在基础施工中,不得被水或融化雪水浸泡基土。
6、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时,混凝土材料的加热、搅拌、运输、浇筑应符合有关规定,混凝土填入土孔的温度不得低于5℃。
7、对建(构)筑物的施工控制坐标点、水准点及轴线定位点的埋设应采取防止土壤冻胀、融沉变位和施工振动影响的措施,并应定期复测校正。
(二)砌体工程1、砌体工程冬期施工宜采用外加剂法,砂浆中掺用的外加剂品种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的有关规定,其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1.1】冬期施工起始日期根据“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 104-1997〕的规定,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低于5℃即进入冬期施工;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高于5℃ 时解除冬期施工。
起止日期可经实测确定,也可由甲、乙双方协商统一划定。
【1.2】冬期施工技术准备工作〖1.2.1〗冬期施工技术准备原那么:1〕确保工程质量。
2〕冬期施工过程中,做到平安生产;工程工程的施工要连续进展。
3〕制定冬期施工方案〔措施〕要因时因地因工程制宜,既要求技术上可靠,同时要求经济上合理。
4〕应考虑所需的热源和材料有可靠的来源,减少能源消耗。
5〕力求施工点少,施工速度快,缩短工期。
6〕但凡没有冬期施工方案〔措施〕,或者冬期施工准备工作未做好的工程工程,不得强行进展进展冬期施工。
7〕必须制定行之有效的冬期施工管理措施。
〖1.2.2〗冬期施工方案的编制〖1.2.2.1〗冬期施工方案的编制前的准备工作1〕进入冬期施工,应进展全面的调研,掌握必要的数据:冬期施工栋号的建筑面积、工程工程与其工作量、冬期施工部位与其技术要求。
2〕进入冬期施工的工程工程,应全面进展图纸复查。
如不适合冬期施工要求的工程工程〔或部位〕,应与时向建立单位与设计单位提出修改设计要求。
3〕根据冬期施工技术要求,掌握资源供给情况。
4〕对于复杂工程、技术要求高的工程,要进展冬期施工技术可行性的综合分析〔包括经济、能源、工程质量、工期诸方面〕。
〖1.2.2.2〗冬期施工方案的主要内容:1〕冬期施工生产任务安排与施工部署。
2〕工程工程的实物量和工作量,施工程序、进度方案和分项工程在不同的冬期施工阶段中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
3〕热源设备方案〔包括供热热源和热能转换设备〕。
4〕保温材料、外加剂材料方案。
5〕冬期施工人员技术培训、劳动力方案。
6〕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7〕冬期平安生产与防火技术措施。
【1.3】冬期施工生产准备工作〖1.3.1〗冬期施工现场准备〖1.3.1.1〗施工场地的准备工作:1〕排除现场积水、对施工现场进展必要的修整,截断流入现场的水源,做好排水措施,消除现场施工用水、用汽造成场地结冰现象。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1.1】冬期施工起始日期依据“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1997〕的规定,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低于5℃即进进冬期施工;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高于5℃时解除冬期施工。
起止日期可经实测确定,也可由甲、乙双方协商统一划定。
【1.2】冬期施工技术预备工作〖〗冬期施工技术预备原那么:1〕确保工程质量。
2〕冬期施工过程中,做到平安生产;工程工程的施工要连续进行。
3〕制定冬期施工方案〔措施〕要因时因地因工程制宜,既要求技术上可靠,同时要求经济上合理。
4〕应考虑所需的热源和材料有可靠的来源,减少能源消耗。
5〕力求施工点少,施工速度快,缩短工期。
6〕但凡没有冬期施工方案〔措施〕,或者冬期施工预备工作未做好的工程工程,不得强行进行进行冬期施工。
7〕必须制定行之有效的冬期施工治理措施。
〖〗冬期施工方案的编制〖.1〗冬期施工方案的编制前的预备工作1〕进进冬期施工,应进行全面的调研,把握必要的数据:冬期施工栋号的建筑面积、工程工程及其工作量、冬期施工部位及其技术要求。
2〕进进冬期施工的工程工程,应全面进行图纸复查。
如不适合冬期施工要求的工程工程〔或部位〕,应及时向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提出修改设计要求。
3〕依据冬期施工技术要求,把握资源需求情况。
4〕关于复杂工程、技术要求高的工程,要进行冬期施工技术可行性的综合分析〔包括经济、能源、工程质量、工期诸方面〕。
〖.2〗冬期施工方案的要紧内容:1〕冬期施工生产任务安排及施工部署。
2〕工程工程的实物量和工作量,施工程序、进度方案和分项工程在不同的冬期施工时期中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3〕热源设备方案〔包括供热热源和热能转换设备〕。
4〕保温材料、外加剂材料方案。
5〕冬期施工人员技术培训、劳动力方案。
6〕工程质量操纵要点。
7〕冬期平安生产及防火技术措施。
【1.3】冬期施工生产预备工作〖〗冬期施工现场预备〖.1〗施工场地的预备工作:1〕排除现场积水、对施工现场进行必要的修整,截断流进现场的水源,做好排水措施,消除现场施工用水、用汽造成场地结冰现象。
目录第1章编制依据 (1)第2章工程概况 (1)2.1 工程总体概况 (1)2.2 杭州气候条件概况 (2)2.3 混凝土设计概况 (2)2.4 项目管理目标 (3)第3章冬期施工部署 (3)3.1 冬期施工特点 (3)3.2 冬期管理组织 (4)3.2.1 冬期施工领导小组 (4)3.2.2 领导小组职责 (5)3.3 冬期施工部署 (5)第4章冬期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6)4.1 外加剂材料准备 (6)4.2 保温材料的准备 (6)4.3 热源设备的准备 (6)4.4 仪器仪表准备 (6)4.5 现场准备 (7)4.5.1 冬期施工生产准备 (7)4.5.2 施工现场准备 (7)第5章冬期施工措施 (8)5.1 冬期施工管理措施 (8)5.2 冬期施工技术措施 (8)5.2.1 测量工程 (8)5.2.2 土方及基础工程 (8)5.2.3 混凝土工程 (9)5.2.4 钢筋工程 (9)5.2.5 模板工程 (10)5.2.6 钢结构工程 (10)5.2.7 砌筑及抹灰工程 (10)5.2.10 机电安装工程 (11)6.3 冬期安全措施 (12)6.4 其他措施 (12)第7章冬期安全保证措施 (12)附件一:砼养护热工计算 (13)1. 混凝土拌合物温度 (14)2.混凝土拌合物出机温度 (14)3. 混凝土拌合物运输与输送至浇筑地点时的温度 (14)4. 考虑模板和钢筋的吸热影响,混凝土浇筑完成时的温度 (15)第1章编制依据第2章工程概况2.1 工程总体概况2.2 杭州气候条件概况杭州市气候总的特点是:季风显著,四季分明,年气温适中,光照较多,雨量充沛,空气湿润,雨热季节变化同步,气候资源配置多样,气象灾害繁多。
区内年平均气温15.3℃~17℃,月平均气温以1月最低,一般3.0~5.0℃;以7月最高,月平均气温28.0~29.0℃,年平均雨量在980~2200mm。
年平均日照时数1710~2100h。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规定:根据当地多年气温资料,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低于5℃时,混凝土结构工程进入冬期施工阶段;冬期施工时,气温低,水泥水化作用减弱,混凝土强度增长慢,当温度降至0℃以下时,水泥水化作用基本停止,混凝土强度亦停止增长。
当温度降至-2℃~- 4℃时,混凝土内的水分开始结冰,体积膨胀,混凝土内产生冰胀应力,使早期水泥石结构内部产生微膨胀,同时降低了水泥与砂石和钢筋间的粘结力。
受冻的混凝土在解冻后,其强度虽能继续增长,但已不能达到原设计的强度等级。
鉴于混凝土结构工程在这一阶段的特殊性,混凝土试块的留置除应满足常温情况下的留置规定外,尚应增设不少于两组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块,分别用于检验受冻前的混凝土强度和转入常温养护28天的混凝土强度。
也就是说,在常温下留置一组试块就能满足规定,到了冬期施工时,至少要留置三组才能满足要求。
那么这三组试块应该怎样留置和评定呢?1、受冻前同条件混凝土试块的留置和评定为什么要留置受冻前混凝土试块呢?这是因为混凝土遭受冻结时间愈早、受冻前强度愈低,则强度损失愈多,反之则损失愈小。
为了保证混凝土在受冻前具备抵抗冻胀的能力,使混凝土受冻后其强度损失不超过5%,而必须的最低强度,称为受冻临界强度。
评定受冻前同条件试块是否合格,就是确定受冻前同条件试块在特定时间内其抗压强度是否能够不小于受冻临界强度。
这里所谓的“特定时间”是指同条件试块从成型到送试验室进行抗压测试这段时间,“特定时间”是通过测量混凝土养护期间温度得到的,对于普通混凝土,“特定时间”是从混凝土入模到气温降至0℃受冻前;对于掺防冻剂混凝土,“特定时间” 是从混凝土入模到气温降至防冻剂规定的温度前。
例如,某外加剂规定的设计温度是-10℃,那么使用这一外加剂的混凝土的“特定时间”就是从混凝土入模到温度降低到-10℃前。
要注意的是试件不得在冻结状态下试压,100mm立方体试件,应在15~20℃室内解冻3~4h或浸入10℃的水中解冻3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