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范文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问题的研究

文献综述

一、选题背景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如何有效的配置劳动力资源,引导剩余劳动力有效迁移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二元经济是我国经济结构的基本特征,我国要实现工业化、现代化,面临的一个基本任务是要把为数众多的农业剩余人口转变为非农人口、城市人口。这个转变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乡城劳动力迁移。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事关中国现代化发展大局,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核心是解决好农民问题,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努力缩小不断扩大的城乡差距,逐步消除二元经济制度进程中,其重点就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有序、平稳和持续的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建国以来尤其是近年来,虽然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我国农业就业比重仍然较高,城市化水平较滞后,农村劳动力迁移了之后也并未都得到妥善安置,迁移问题层出不穷。2010年初,我国出现大规模民工回流现象,以浙江、广东等地为代表,我国大部分省市都出现了“民工荒”的现象。一方面,农村剩余人口在城市未得到满意的就业,另一方面,企业对人才求而不得,陷入“用工荒”的窘境,这样的矛盾再次警醒了我们关注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的问题。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影响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制度政策,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有效迁移,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资源优化配置和创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一向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很多学者都对此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其中国外研究较早,可追溯到古典经济学时期,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国内研究最早始于上个世纪40年代,但真正开展全面系统的研究是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的。可以这样说,国内外关于劳动力迁移的研究成果都是很丰硕的,而随着我国目前劳动力迁移过程中不断涌现出新的问题的现状,我国学者对相关的研究更加关注和努力。

从时间上来看,国外最早研究劳动力迁移问题的是英国学者威廉·配第,配第在其著作《政治算术》(1690)中阐述了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的内在动力在于

比较利益的差异。但在这个阶段,配第更侧重了对比较利益的研究阐述,并未系统深入的研究劳动力迁移的问题。之后,英国学者大卫·李嘉图、德国学者李斯特和马克思也都在这一问题上做了相关的论述。兴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发展经济学全面建立了劳动力转移研究的理论框架,对劳动力转移的研究有多种理论,其中较受认可的有如下几种。1954年,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在《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中提出了著名的二元结构人口流动模型,即为人熟知的刘易斯模型。刘易斯模型将一国经济分为两个部门,位居主导地位、代表着先进生产率的工业部门随着资本积累扩大而实现自身的壮大,并吸引了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进而推动经济的整体发展。1961年,美国经济学家费景汉和拉尼斯在刘易斯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劳动力转移模型,弥补了刘易斯模型中过于忽视农业的重要作用的缺陷。1970年,美经济学家托达罗发表了《人口流动、失业和发展:两部门分析》,建立了城乡劳动力迁移模型。其模型和理论弥补了前人理论思虑不周之处,比刘易斯更接近发展中国家的现实,但仍不具有可广泛应用的普遍性意义。20世纪80年代以来,斯塔克和布鲁姆等人对托达罗模型又进行了较大的改进,提出了新劳动力迁移理论,修改了以往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的前提。除了上述主要代表性理论外,舒尔茨、库兹涅茨、钱纳里、乔根森等人都从不同角度研究了劳动力转移问题并形成一系列较为经典的理论。这些西方理论构成了我国劳动力转移研究的理论基础,我国学者的很多研究都参考了这些理论的思路或研究方法。

我国国内对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迁移的研究起步较晚,开始于20世纪30、4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有吴景超的《第四种国家的出路》(1937年),张培刚的《农业与工业化》(1945年)等。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政府长期采用限制农业劳动力流动的政策,从根本上否定了人口自由流动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这一阶段,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研究很少。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制度改革和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的日益凸显,我国学者渐渐重视对相关而难题的研究且在此问题上的研究发展迅速,直至今日这一问题仍是我国学者致力研究的重点。30年来,我国学者在结合我国实际国情的基础上研究出了很多各具特色的理论成果。

蔡昉在人口流动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领域著作较多也比较受认可。其主要

著作有《中国的二元经济与劳动力转移》《中国人口流动的方式与途径》等。关于人口流动发生的背景和原因,蔡昉认为,中国改革前推行重工业优先战略,限制人口流动,压制除重工业外其他非农产业的发展从而减少了其劳动需求。改革开放后政府放松了对农民择业和企业用工的管制,鼓励非农产业的发展,由此引发了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蔡昉还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无论是对迁出地还是对迁入地来说都有正向的拉动经济的影响,并且,在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已经减弱的情况下,在发展农村经济、稳定农村劳动力规模的同时,农村劳动力有序化转移的重点工作应放在城市地区。

陈吉元以《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21世纪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为代表作,主张应区别农业劳动力利用和农业劳动力转移,提出了三元经济理论,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工业经济逐步从传统农业中分离出来,形成一个和传统农业部门及现代工业部门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分离的另一支独立的力量,由此构成了我国三元经济结构的布局。陈吉元主张,应通过科技进步促进新的产业部门产生,从而吸收大量农业劳动力就业;应重视中小企业在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鼓励一部分剩余劳动力跨国流动;政府应采取积极措施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等。

韩俊以《跨世纪的难题: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为代表作,在借鉴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验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户兼业化、农村现代化和农村人口城市化三方面的问题。他主张农村劳动力向小城镇集聚,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在传统城市化机制尚未变革的情况下,农民大量涌入城市所产生的社会经济问题。

上述学者在对我国劳动力迁移的总体性研究方面是极具代表性的,还有很多学者就我国劳动力迁移的某一问题也进行了专门的研究。

国内在研究劳动力转移的动因方面,研究成果主要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集中于研究经济因素。高国力(1995)认为,经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劳动力转移越活跃,其转移水平也越高;杜鹰、李实、张平(1997)等人从农村收入或资源禀赋的角度研究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认为农业资源禀赋的缺乏和农业收入低下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原因;蔡昉(2001)从具有较低的务农收入的农民最有可能作出转移决策这一角度出发,阐述了相对收入的差距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