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提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格式:doc
- 大小:352.00 KB
- 文档页数:22
基于Android平台的移动教务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应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教育也不例外,移动教务管理系统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如何设计和实现一款基于Android平台的移动教务管理系统。
一、需求分析在设计和实现移动教务管理系统之前,我们需要先进行需求分析。
不同的学校和教育机构有不同的需求,所以在这里我们以大学为例进行分析。
1.学生端需求学生端的移动教务管理系统应该包括以下功能:(1)学生信息管理:学生信息应该被存储在数据库中,包括个人信息、学籍信息、成绩等。
学生可以通过移动应用程序访问这些信息。
(2)课程管理:学生可以通过移动应用程序查看已选修课程、查看课程表、提交作业和查询考试成绩等。
(3)教师评价:学生可以通过移动应用程序对教师进行评价。
(4)校园动态:学生可以通过移动应用程序获取校园新闻、校园活动通知等。
2.教师端需求教师端的移动教务管理系统应该包括以下功能:(1)教师信息管理:教师信息应该被存储在数据库中,包括个人信息、工作经历等。
教师可以通过移动应用程序访问这些信息。
(2)课程管理:教师可以通过移动应用程序管理所教授的课程,包括发布作业、查看学生提交的作业和考试成绩等。
(3)学生管理:教师可以通过移动应用程序查看学生的信息、考勤情况和成绩等。
(4)校园动态:教师可以通过移动应用程序获取校园新闻、校园活动通知等。
3.管理员端需求管理员端的移动教务管理系统应该包括以下功能:(1)系统管理:管理员可以通过移动应用程序管理系统信息,包括用户管理、学生信息管理、教师信息管理等。
(2)数据分析:管理员可以通过移动应用程序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教学情况等。
(3)校园动态:管理员可以通过移动应用程序获取校园新闻、校园活动通知等。
二、技术实现1.开发环境开发基于Android平台的移动教务管理系统需要使用Android开发工具包(Android SDK)、Java开发工具包(JDK)、Eclipse集成开发环境等。
作业提交系统需求分析一、需求概述作业提交系统是为学生与任课教师提供的一种作业提交及教学信息反馈的教学平台,任课教师可以通过此系统发布课堂作业,可将作业指派给特定专业、班级、学生。
教师可以在线批改学生提交的作业并公布成绩,发布参考答案等信息。
学生可以查看自己最新的作业任务、作业完成进度、提交状态、作业成绩、每一学期的作业记录等。
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教学,系统提供在线资源共享功能和在线作业答疑功能,从而更高效的指导学生学习,提高教师课程教学质量。
二、系统功能需求分析1.学生学习模块功能要求:(1)学生作业任务提醒功能。
分析:通过作业提醒功能,可以快速的提醒学生还有尚未完成的作业任务(包括最新的作业任务)。
要求学生登录自己的帐户后可以立即看到自己的作业完成状态,以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并提交。
(2)作业在线提交管理分析:1.学生可以通过此模块在线提交自己完成的作业给对应的教师,作业以文件上传的形式提交,文件类型包括单文件上传和多文件上传。
文件格式要求:Word/Excel/PPT/压缩文件/PDF等,要求对提交的文件大小有约束。
提交作业后可显示作业的提交状态,如果作业提交失败要有重新提交的功能和排错措施。
2.系统提供一个作业单独提交功能,不需要登录,可以直接将作业上传至教师所指定的服务器目录里,供教师下载批改。
(3)作业成绩信息查询分析:学生可以浏览查阅已经提交成功的作业,如果作业已经批改,在记录列表里应显示为已批改状态,方便学生查阅。
点击已批改的作业可以显示此次作业成绩和此次作业的参考答案(根据教师的决定是否发布参考答案)等相关信息。
(4)在线作业资源下载分析:为了能够是学生更好的完成作业任务,考虑设置一个作业参考资源下载功能。
学生可以下载针对本次作业所需要的一些文献资料和模板来帮助完成作业任务。
(5)作业记录统计查询(6)作业疑问在线咨询(7)权限管理:每个学生只能看到自己的作业及所带教师发布的信息、公共信息2.教师管理模块功能要求:(1)指定某班级为自己所带学生(2)教师发布作业信息以及相关资料分析:每个任课教师都可以发布作业信息给自己所带的专业的学生,可以附带一些完成作业所需要的参考资料。
目录1 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1)2作业管理系统的现状与优势 (3)3 设计方法 (4)3.1软硬件环境说明 (4)3.2设计流程图 (5)3.3数据库的分析与设计 (7)3.3配置与连接数据库 (8)4系统详细设计 (9)4.1用户登陆模块 (9)4.2教师布置作业界面 (10)4.3学生上传作业界面 (10)4.4用户管理界面 (11)4.5权限模块 (12)4.6整个系统的流程 (12)5程序调试 (13)6设计创新与关键技术 (14)总结 (15)致谢 (15)参考文献 (16)学生作业管理系统摘要:随着Internet技术的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已经离不开网络。
未来社会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将越来越依赖于数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数字化、网络化、电子化、虚拟化。
Internet的发展历程以及目前的应用状况和发展趋势,可以充分地相信网络技术将极大的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甚至社会的价值观也会发生某种变化。
本设计尝试用在网络上架构一个网上学生作业管理系统,以推进教学无纸化,作业电子化,管理智能化的发展。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出发,对一个具有数据分析功能的学生作业管理系统进行设计与实现分析。
论文首先较为详尽地介绍了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的有关概念与技术,特别深入介绍了在本系统中运用到的知识,如:面向对象的分析设计流程;系统中所用到的开发技术以及的特点、结构框架以及使用方法。
接着对学生作业管理系统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然后对系统的设计思想、设计目标与系统的整体结构进行了明确的规划。
最后对系统的主要页面、数据库、应用程序的设计与实现作了较为详细的讲解。
本作业管理系统是在Visual 平台上运用技术来实现的。
其主要功能有:用户管理,布置作业,上交作业,查看作业,数据备份等。
论文在撰写过程中,力求将理论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对各种理论进行阐述的同时配合系统从实际应用和操作技巧上加以说明,希望能够更充分地体现到这些知识与技术在本系统中的应用与实现。
基于JSP的在线作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作者:沈岚岚李云辉王小琼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18期摘要:网络化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特征,在线作业系统是在研究学生与教师间作业的运行方法的基础上开发的,使用网络对教师与学生的信息、以及他们之间的作业发布、提交及批改下发的过程进行管理,以方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作业互动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在线作业 JSP Web应用网络中图分类号:TP3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6(c)-0008-01作业是教学过程中得重要环节,传统的作业提交过程需经过学收集、整理、上交步骤,教师批改后还要统计、分发,步骤繁琐,效率低;在线作业系统可以可以有效利用学校网络的软硬件资源,通过Internet实现作业提交、统计、分发等工作简化传统的作业收发程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工作效率。
1 系统功能分析在线作业系统要求可以显示已登录的学生和教师用户所需信息。
教师用户可以在线添加作业题,给所教的指定班级发布作业计划,对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批改打分写评语等操作,学生用户可以在线作业并提交,可查看批改过且回发的作业,学生与教师之间可以互相发送留言,增加沟通的方便。
最终目的是以网络的方式代替现实中传统的写、改作业和作业的收发工作,系统还具备定时功能,让教师可以提前设计好作业,日期到时学生便可进行答题,教师不会因出差等事情耽误了作业的发布。
2 系统设计与实现2.1 主要技术本系统主要用到JSP(JavaServer Pages)技术、Div+Css、JavaScript、Struct2等,JSP是使用Java编程语言编写类XML的tags和scriptlets,以封装产生动态网页的处理逻辑,网页能通过tags 和scriptlets访问存在于服务端的资源的应用逻辑。
JSP将网页逻辑与网页设计和显示分离,支持可重用的基于组件的设计,使基于Web的应用程序的开发变得迅速和容易。
基于Web的高校计算机机房作业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摘要:本文提出一种基于Web的高校计算机机房作业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案。
该系统主要包括学生信息管理、课程信息管理、作业信息管理、实验室资源管理、作业提交和查看等模块。
系统采用了前后端分离的开发模式,使用Node.js和Vue.js技术架构搭建。
系统实现了学生的注册和登录、作业的发布、提交和查看、实验室资源的预约等功能,实现了方便快捷的教学管理。
关键词:Web应用程序;高校计算机机房;作业管理系统;前后端分离;Node.js;Vue.js1. 研究背景随着高校计算机教育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机房已经成为高校最为重要的教育资源之一,可以提供硬件设备和软件环境等方面的保障,方便教师进行实践教学。
面对越来越多的学生和课程,传统的计算机机房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需要一种更加高效、方便的作业管理系统,提高教学质量,实现高效管理。
2. 系统需求分析2.1 用户角色系统主要包括学生、教师、管理员三种用户角色。
其中,学生可以查看自己的课程、作业和实验室信息等;教师可以发布、批改作业、管理课程和实验室信息等;管理员可以对系统进行维护和管理。
2.2 系统模块系统主要包括学生信息管理、课程信息管理、作业信息管理、实验室资源管理、作业提交和查看等模块。
具体功能如下:学生信息管理:学生注册、登录、修改个人信息、查看班级信息等。
课程信息管理:教师添加、修改、删除课程信息、查看学生选修情况。
作业信息管理:教师添加、修改、删除作业信息、查看作业提交情况。
实验室资源管理:管理员添加、修改、删除实验室资源信息、管理预约情况。
作业提交和查看:学生提交作业、查看作业状态、查看其他同学作业情况。
2.3 开发技术该系统采用前后端分离的开发模式,使用Node.js和Vue.js技术架构搭建。
3. 系统设计3.1 系统架构系统采用前后端分离的开发模式,前端使用Vue.js技术栈搭建,后端使用Node.js和MongoDB数据库。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专业软件工程指导老师蒋丽萍2013年 7月目录1. 基于web的江苏大学软件工程系作业提交系统课程设计概述 (5)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5)1.2 课程设计的任务 (5)1.3 课程设计采取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技术方法 (5)1.4 开发阶段任务及角色分工 (5)2. 可行性研究 (6)2.1 编写目的 (6)2.1.1 目的 (6)2.1.2 预期的读者 (6)2.2 问题定义 (6)2.2.1 开展该工程的原因 (6)2.2.2 该工程的基本目标 (7)2.2.3 经济目标 (7)2.3 可行性研究的方法及评价度 (7)2.3.1 可行性研究所采用的方法 (7)2.3.2 评价尺度 (8)2.4 工作产品 (8)2.4.1 设计目标 (8)2.4.2 设计及约束条件 (8)2.4.3 产品工作原理 (8)2.4.4 产品系统流程图 (8)2.4.5 数据流图 (10)2.4.6 数据词典 (11)2.4.7 产品的功能 (14)2.4.8 技术方面的可行性 (14)2.5 投资及收益分析 (14)2.5.1 市场分析 (14)2.6.2 投资估计 (15)2.6 社会因素方面的可行性 (15)2.6.1 技术 (15)2.6.2 使用方面的可行性 (15)2.7 产品可检测性 (16)2.7.1 检测标准 (16)2.7.2 检测的方法 (16)2.8 可行性综合分析 (16)2.9 可行性结论 (16)3. 需求分析 (17)3.1 任务概述 (17)3.1.1 目标 (17)3.1.2 运行环境 (17)3.1.3 条件和限制 (18)3.1.4 数据库描述 (19)3.2 二层的细化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 (19)3.2.1 系统管理数据流图 (21)3.2.2 管理员模块数据流图 (21)3.2.3 教师模块数据流图 (22)3.2.4 学生模块数据流图 (24)3.3 功能需求 (24)3.3.1 系统功能设计 (25)3.3.2 系统管理功能 (25)3.3.3 学生用户登录子系统管理模块功能 (25)3.3.4 教师用户登录子系统管理模块功能 (26)3.3.5 管理员模块子系统管理模块功能 (26)3.4 性能需求 (26)3.5 数据描述 (26)3.5.1 E-R 图 (26)3.5.2 静态数据描述 (27)3.5.3 动态数据 (27)3.6 小结 (27)4. 概要设计 (28)4.1 系统结构 (28)4.1.1 系统管理模块 (28)4.1.2 学生用户登录子系统管理模块 (28)4.1.3 教师用户登录子系统管理模块 (29)4.1.4 管理员模块子系统管理模块 (30)4.2 数据库表 (32)4.2.1 数据库表说明 (32)4.2.2 数据库的约束与关系 (34)4.3 个人总结 (34)5. 详细设计与实现 (34)5.1 总体功能模块设计 (34)5.2 登陆界面设计 (34)5.3 用户的注册 (36)5.3.1 学生注册 (36)5.3.2 教师注册 (38)5.4 系统管理员登录模块的设计 (39)5.4.1 学生信息管理 (39)5.4.2 教师信息管理 (44)5.4.3 对用户信息的修改 (44)5.5 添加删除学业信息模块 (46)5.5.1 专业信息的管理 (46)5.5.2 班级信息的管理 (48)5.5.3 课程信息的管理 (48)5.6 学生用户登录子系统管理模块 (48)5.6.1 个人信息模块 (48)5.6.2 作业管理模块 (49)5.6.3 查看教师布置的作业 (49)5.6.4 查看作业 (49)5.6.5 下载作业 (49)5.6.6 学生上传作业 (50)5.6.7 学生查看已经完成的作业分数 (51)5.7 教师用户登录子系统管理模块 (51)5.7.1 个人信息模块 (51)5.7.2 布置作业模块 (52)5.7.2 教师布置作业 (52)5.7.3 教师查看已布置的作业 (54)5.7.4 管理作业模块 (54)5.7.5 教师为学生作业进行打分 (55)5.7.6 评分结果 (55)5.8 个人小结 (55)6. 单元测试 (56)6.1 测试方案 (56)6.2 测试项目 (56)6.3 信息修改功能的操作 (57)6.3.1 学生梁富云个人信息修改 (57)6.3.2 教师陈锦富信息修改 (58)6.3.2 管理员对学生梁富云的信息修改 (58)6.3.4 管理员对教师陈锦富的信息修改 (59)6.4 管理员对学业信息的设置操作 (59)6.4.1 管理员对学生专业信息的设置 (59)6.4.2 管理员对学生班级信息的设置 (59)6.4.3 管理员对课程信息的安排 (60)6.5 学生作业管理模块 (60)6.5.1 作业的查询 (60)6.5.2 作业的下载 (60)6.5.3 作业的上传 (61)6.5.4 查询分数 (61)6.6 教师作业管理模块 (61)6.6.1 老师布置作业 (61)6.6.2 陈锦富老师查询已经布置的作业 (62)6.6.3 陈锦富老师查看完成作业的学生 (62)6.6.4 陈锦富老师为完成作业的学生打分 (62)7. 心得体会 (62)参考资料 (63)附录 (64)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的使用已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
声明本人郑重声明:1、持以“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从事研究工作2、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
3、本论文中除引文外,所有试验、数据和有关材料均是真实的4、本论文中除引用和致谢的内容外,没有抄袭其他人或其他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5、其他同志对笨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在论文中作了声明并表示了谢意作者签名:日期:目录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Abstract. (42)1.引言 (1)2.课题简介 (2)2.1 选题背景 (2)2.2 课题的意义 (2)2.3 系统目标 (3)3.可行性研究 (3)3.1技术可行性 (3)3.2 经济可行性 (3)3.3 操作可行性 (4)3.4 法律可行性 (4)4.需求分析 (4)4.1 系统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4)4.2 系统具备的基本功能 (5)4.3 数据流图 (5)4.4 数据字典 (7)4.4.1 数据存储 (8)4.4.2 数据流 (9)4.4.3 数据处理 (9)5.总体设计 (11)5.1概述 (11)5.2系统功能划分 (12)5.2.1学生子系统功能划分 (12)5.2.2管理员子系统功能划分 (12)5.2.3教师子系统功能划分 (13)5.3系统功能描述 (13)5.3.1学生子系统功能描述 (13)5.3.2管理员子系统功能描述 (13)5.3.3教师子系统功能描述 (14)5.4 数据库设计 (15)5.4.1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15)5.4.2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18)6.详细设计与系统实施 (21)6.1设计概述与开发工具简介 (21)6.1.1B/S模式及其优势 (21)6.1.2Web应用程序开发环境—JSP技术 (22)6.1.3JAVA简介 (22)6.1.4Tomcat应用服务器 (22)6.2程序流程图 (23)6.3管理员子系统的实施 (24)6.3.1连接数据库的包含文件 (24)6.3.2系统登录页面 (25)6.3.3教师信息管理模块 (26)6.3.4班级信息管理模块 (27)6.3.5开课信息管理模块 (28)6.3.6学生信息管理模块 (30)6.3.7学生上传作业管理模块 (30)6.4教师操作子系统 (31)6.4.1教师资料管理模块 (31)6.4.2学生作业查看模块 (33)6.4.3留言查看与回复模块 (34)6.5学生操作子系统 (35)6.5.1作业信息查看模块 (35)6.5.2学生作业提交模块 (36)6.5.3学生留言模块 (37)7.测试与维护 (38)7.1测试的任务及目标 (38)7.1.1测试的任务 (38)7.1.2测试的目标 (38)7.2测试方案 (38)7.2.1模块测试: (38)7.2.2集成测试: (39)7.2.3验收测试: (39)7.2.4平行运行 (39)7.3设计测试方案 (39)7.4系统维护 (40)结束语 (41)摘要:本文论述了学生作业提交系统的开发过程:学生作业提交系统需求分析、系统功能设计、数据库的设计、系统的实施,重点介绍了系统功能与数据库的设计及系统的实现过程。
作业智慧批改系统设计方案一、引言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传统的作业批改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教育的需求。
作业智慧批改系统以其高效、准确、方便等特点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关注。
本文将结合现有的相关技术和理论,提出一种作业智慧批改系统的设计方案。
二、系统概述作业智慧批改系统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教育辅助工具,旨在提供高效、准确的作业批改服务。
系统可以批改各类作业,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同时提供作业讲解、答疑解惑等功能。
三、系统功能设计1. 用户管理:系统分为教师端和学生端,教师端用于发布作业、批改作业,学生端用于提交作业和查看成绩。
系统支持教师和学生的账号管理和权限控制。
2. 作业发布与提交:教师在系统中发布作业,包括作业题目、截止时间等信息,学生在系统中提交作业,支持文字、图片、音频等多种形式。
3. 作业批改:系统根据作业题型和属性,使用机器学习算法自动批改作业。
对于选择题,系统可以自动判断对错;对于填空题,系统可以自动匹配答案;对于简答题,系统可以进行自然语言处理并给出评分。
4. 批改反馈:系统将批改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包括作业得分、评语、讲解视频等。
教师可以在系统中查看学生的作业情况,根据需要进行二次批改。
5. 作业讲解与答疑:系统中提供作业讲解资源,包括视频、文档、教案等,学生可以自主学习。
同时,学生可以在系统中提出作业相关问题,教师可以在线进行解答。
四、系统架构设计1. 前端页面:系统的前端页面采用响应式设计,适应不同设备的屏幕大小。
采用HTML、CSS等技术实现页面布局,使用JavaScript等技术实现交互功能。
2. 后端服务:系统的后端采用分布式架构,包括应用服务器、数据服务器、批改服务器等。
应用服务器用于处理用户请求和页面渲染,数据服务器用于存储用户数据和系统数据,批改服务器用于批改作业并生成批改结果。
3. 数据库设计:系统使用关系型数据库存储用户数据和系统数据,包括用户信息、作业信息、批改结果等。
在线作业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作者:田洪云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09年第10期摘要:随着网络教学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教师选择让学生提交电子作业,但是对于电子作业的批改和成绩统计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为了减轻老师批改电子作业的压力,并加强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我校设计了作业管理系统,实现了作业发布、作业提交、在线批改、成绩统计、在线交流等功能。
系统运行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网络教学作业管理成绩统计中图分类号:TP393.18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19-0040-02为解决学生提交作业、学生与教师交流等问题,我校设计了作业管理系统,可以帮助教师布置作业,收集学生作业,并在线批改。
学生可以随时查看自己作业的批改情况,并可以与教师及时交流学习中的问题。
系统利用 2.0和SQL Server 2000作为开发工具设计实现,编程语言为C#。
一、系统分析与设计1.需求分析一个作业管理系统的用户包括:学生、教师、教务人员和辅导员。
学生可以查看未完成的作业、提交作业、欣赏范例、与教师交流;教师可以布置作业、批改作业、推荐优秀作品、针对作业情况进行统计等;教务人员需要对课程信息、班级信息、学生信息、教师信息和课程表信息进行管理;辅导员可以查看学生提交作业情况和教师批改作业情况,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和老师的教学状况。
2.系统功能结构根据需求分析,画出系统功能结构如图1所示。
3.数据库设计根据系统需求和模块设计,需要建立7个数据表,分别为:班级信息表、学生信息表、教师信息表、课程信息表、课程表、作业信息表以及作业提交信息表。
班级信息表包括对班级信息的描述、班级编号、班级名称等字段。
学生信息表用于存储学生的个人信息,包括学号、姓名、班级编号、密码等字段。
教师信息表存储教师的相关信息,包括职工号、姓名、密码等字段。
课程基本信息表有课程编号、课程名、课程描述等字段。
课程表包含了教师与班级、课程之间的对应关系,包含教师职工号、班级编号、课程编号等字段。
作业审阅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实现了管理的信息化和自动化。
教育行业也不例外。
为了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进一步加强老师和学生的交流,同时改变过去传统的作业批改方式,设计了基于B/S模式的在线作业批改系统。
系统包括教师模块和短消息模块,教师模块主要是实现教师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发布成绩等。
短信息主要是实现信息的发送、编写、查看。
论文详细阐述了系统的开发背景、研究意义,开发环境以及系统的需求分析,详细说明了数据库的设计,以及系统各功能的实现。
在线作业批改系统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用来代替传统的作业批改方式,实现在线作业批改方式的网络化管理。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它的功能将会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关键词:B/S;批改作业;短消息;数据库;.NET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homework checkingsystemAbstractAs computer technique develops, more and more trades achieve information retrieval and automation for management, so as to education. Meeting modern teaching's demands ,online homework correcting system is designed on account of B/S mode, which can improve interchange between students and teachers, changing old traditional ways of homework correcting. The system includes teacher part and messenger part. Teacher part mainly achieves teachers ‘assigning homework, correcting homework and score reporting, while message part mainly achieves message sending, composing and reading. The system’s designi ng background, studying significance, developing environment and needs analysis are stated with details, so as to data room designing and how parts of the system achieve their function.Online homework correcting system now holds good application prospects, taking place of traditional ways of homework correcting and bring about net management for online homework correcting. As computer and network technique develop, its function will get continual improvement and development.Keywords: B/S; homework correcting; message; database; .NET目录论文总页数:24页1引言 (1)1.1课题背景 (1)1.2网络教育学习及高校网上作业提交系统的现状 (1)1.3高校网上作业提交系统的新要求 (2)1.4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2)1.5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3)2开发平台与语言介绍 (3) 简介 (3)2.2C#简介 (4)2.3SQL S ERVER 2000简介 (4)3系统需求分析 (5)3.1系统需求分析 (5)3.2对性能的规定 (6)4系统设计 (7)4.1结构 (7)4.2功能设计 (7)4.3数据库设计 (8)5系统的编码实现 (12)5.1发布作业 (12)5.2编写信息 (14)5.3批改作业 (16)5.4发布过的作业 (17)5.5其他功能 (19)6测试 (20)6.1测试方法 (20)6.2测试结果 (20)6.3测试结论 (20)结论 (20)参考文献 (22)致谢 (23)声明 (24)1引言用技术构建一个网上作业提交批改系统,改变过去传统的学生递交作业,老师批改作业的方式,让学生递交作业更加灵活,同时减轻老师的工作量。
毕业设计说明书 作业提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院(系)、部: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专 业: 班 级: 完成时间: 摘 要 作业提交系统是基于B/S结构,使用ASP与ACCESS开发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学生提交作业和教师批改作业都得靠纸质交流,或者是用单一的上传,拷贝等方法交流不方便的问题。系统分了管理员模块和学生模块,学生提交作业采用在线提交方式,根据选择教师来选择作业,在教师公布标准答案之后查看作业标准答案。系统具有操作简便,界面友好的特性。管理员能够对用户信息和权限进行方便的修改和管理。论文详细阐述了本系统的开发背景、研究意义,开发环境以及系统的需求分析,详细说明了数据库的设计,以及系统各功能的实现。 作业提交系统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用来代替传统的作业提交方式,实现在线
作业提交方式的网络化管理。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它的功能将会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关键词:ASP,作业提交系统;ACCESS;
Abstract The chief purpose of the work submission system is to solve the inconvenient questions of exchanging, that is, the students hand in the work and the teacher corrects students' papers, but all the communication has to depend on the paper. The system has the manager module and the student module. It has a perfect characteristic that the operation will be simple and has the friendly surface. The paper has explained the background, significance, developing environment and requirements analysis of system, it also describes the database design and system functions detailedly. The system is based on the B/S structure, using ASP and ACCESS as the platform. The system has a bright future. It will replace the traditional the ways of handing in homework and realize the ways of handing in homework’s network management.
Key words: The work submission system;ASP; ACCESS; 目 录 摘 要 ....................................................................................................................................... II 1 引言 .................................................................................................................................... 1 1.1 本课题选题背景及目的 ......................................................................................... 1 1.2 本课题选题意义 ..................................................................................................... 1 1.3 本课题研究思路和方法 ......................................................................................... 1 1.4 本课题预期结果 ..................................................................................................... 1
2 开发平台与语言简介 ........................................................................................................ 2 2.1 HTML标记语言 ............................................................................................................ 2 2.2 ASP 简介 ..................................................................................................................... 2 2.3 ADO访库技术介绍 ................................................................................................... 2 2.4 浏览器/服务器模型 ............................................................................................... 3
3 系统需求分析 .................................................................................................................... 3 3.1 系统业务需求及特点 ............................................................................................. 3 3.1.1 业务需求 .......................................................................................................... 3 3.1.2 系统特点 .......................................................................................................... 3 3.2 用户特点 ................................................................................................................. 3 3.2.1 管理员用户 ...................................................................................................... 3 3.2.2 学生用户 .......................................................................................................... 4 3.3 系统业务流程图 ..................................................................................................... 4 3.4 数据流图 ................................................................................................................. 4 3.5 开发环境 ................................................................................................................. 5 3.6 限制条件 ................................................................................................................. 5
4 系统设计与实现 ................................................................................................................ 6 4.1 系统功能划分 ......................................................................................................... 6 4.2 系统功能体系图 ..................................................................................................... 6 4.3 数据库设计 ............................................................................................................. 7 4.3.1 数据库E-R图 .................................................................................................. 7 4.3.2 数据库表 .......................................................................................................... 7 4.3.3 数据库表说明 .................................................................................................. 9 4.4 登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