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探索宇宙》教学实录
- 格式:docx
- 大小:22.26 KB
- 文档页数:6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探索宇宙》课堂听课评课实录探索宇宙一、引入同学们,茫茫的宇宙浩瀚而神秘,自从有了人类以来,人们便对它充满着无限的遐想:宇宙从哪儿来?它到底有多大?并为此不断地对宇宙进行探索和研究,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人类是怎样探索宇宙的。
(出示课题)二、了解人类观察、探索宇宙的过程:(一)了解古人对宇宙的探索。
1.谈话: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人们看到一些自然现象,由于无法解释,常常通过编撰神话、传说来寄托他们对宇宙的迫切了解与探索宇宙的强烈愿望。
2.利用多媒体向学生讲解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女娲炼石补天、嫦娥偷药奔月、夸父持杖逐日。
3.讨论:通过神话故事我们了解到,在没有先进观测仪器的远古时代,人类是怎样认识和观察宇宙的?4.小结:古人对宇宙的探索主要靠肉眼来观察的,并常常为一些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编纂神话寄托理想。
【通过神话故事,使学生了解古人对宇宙的探索工具是简单的,收获也是较少的,也为后面讲解先进的观测工具做铺垫,使学生体会到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人类探索宇宙提供了帮助。
】(二)了解宇宙探测工具的发展。
1.谈话:人类最早观测宇宙的工具是望远镜,关于望远镜你有哪些了解?2.借助多媒体介绍望远镜:(1)折射望远镜:最早的天文望远镜是折射望远镜,是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在1607年发明的。
他用这架望远镜观察到了月球上的环形山以及木星的4颗卫星。
(2)反射望远镜:1672年牛顿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反射式望远镜,能更清晰的观测到比较暗的天体。
(3)射电望远镜:好比是天文学家的“顺风耳”,随着地球的运动,望远镜扫射天空,接受天体发来的无线电波,天文学家就是通过它捕捉来自宇宙的各种信息的。
(4)空间望远镜:自1957年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以来,全国先后发射了数以百计的人造卫星及宇宙飞行器用于天文观测。
著名的哈勃望远镜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空间望远镜,人们把它的诞生看成是天文学走向空间时代的一座里程碑。
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探索宇宙
探索宇宙
《探索宇宙》是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中的第22课。
在此之前学生已接触和学习了一定量的有关宇宙的知识:太阳系大家族、看星座。
对于宇宙这个概念有了较为粗浅的了解。
在有效落实教学目标上,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1.以谈话导入。
与学生聊西游记中能上天入地的神话人物,从而很自然而然地引出古人探索宇宙靠的是想象。
也由此而引入从古至今人类从没停止过对宇宙的探索。
教学也就一步一步地沿着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进行:望远镜——运载火箭——航天器——太空英雄。
2.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
3.课堂讨论的设计切合学生心理特点。
不足之处有以下:
1.本课内容在一课时内完成,显得量太大,因而教学环节上该展开的讨论显得仓促。
应该设计成两个课时,留下足够的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让学生学得尽致,教师教得尽兴。
2.在认识逐级加速火箭是如何摆脱地球引力的,即教学难点的突破上,最好采用边讲解边画简画的方式比较合适,以弥补课件的局限性。
教课资料范本《介绍》青岛版科学六下《研究宇宙》教课设计(1)编辑: __________________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单元教材剖析本单元的四课内容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睁开:《太阳家族》和《神奇星空》主要引领学生认识宇宙空间,经过察看、研究活动认识太阳系、银河系、宇宙空间的有关内容;《研究宇宙》主假如经过望远镜和航天技术的发展两条主线,引领学生认识人类认识、探索宇宙空间的历程;《未来家园》主假如经过让学生建立“未来家园”的活动,形成对宇宙中星体的整体认识,意识到地球才是我们人类的家园,应当尽最大的努力去保护她。
本单元由《太阳家族》《神奇星空》《研究宇宙》《未来家园》4课构成,主要研究太阳系、银河系的构成及大小、人类研究宇宙的历程、建立未来家园的梦想等方面的有关内容。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知道了地球的结构特色、地表的变化、生物生计的基本条件及太阳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将研究的视角延长到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以致整个宇宙,拓展学生认识的空间,形成对宇宙的宏观认识,激发学生研究宇宙、热爱科学的欲念。
单元教课目的科学研究: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察看的现象作假定性解说;2、能提出研究活动的大概思路;3、能制作简略的科学模型;4、会查阅书刊及其余信息源;5、能选择自己善于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喜爱勇敢想象;2、愿意合作沟通;3、关怀平时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科学知识:1、知道太阳系的构成及八大行星的摆列次序;2、知道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关系;3、认识人类对宇宙的研究历史;4、知道一些重要的探测宇宙的工具,意识到人类对太空认识随技术的进步而深入和拓展;5、意识到人类为了研究宇宙神奇付出的艰辛;6、关注我国空间技术的最新发展。
教课要点难点知道太阳系的构成及八大行星的摆列次序;知道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关系;认识人类对宇宙的研究历史;知道一些重要的探测宇宙的工具,意识到人类对太空认识随技术的进步而深入和拓展;意识到人类为了研究宇宙神奇付出的艰辛;关注我国空间技术的最新发展。
探索宇宙学目标程与方法.能够通过收集资料的方式了解人类观测太空的历史。
.能够收集有关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行星探测器及航天飞机的图片和资料。
.搜集人类的航天灾难故事。
学知识.知道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关系。
.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了解人类走出地球的历史。
.知道一些重要的探测宇宙的工具,意识到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发展而深化。
.识各种典型的航天器。
.了解人类历史上发生的主要航天灾难。
.了解我国的航天史。
.知道中国正在进行的航天事业——嫦娥计划。
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人类探索太空的自豪感。
.体会到科学家和宇航员在宇宙探索中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
.从中国宇航事业的发展中体会到一种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的尊严教学内容学准备、组织学生收集各种宇宙探测、太空飞行方面的资料,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
教学课件。
学过程、导入:我们学习了一些关于宇宙的知识,那么宇宙是怎样形成的呢?宇宙中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知识呢?请同学们看视频,说一说你有什么是想法。
播放《认识宇宙》视频):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想呢?:宇宙好大啊!:原来宇宙中还有好多我们没有认识到的地方,宇宙好神秘啊!:这么大的宇宙我们是怎么观察到的呢?…:是啊,宇宙好大好神秘,我们是怎么认识它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探索宇宙》。
(板书课题)、探索宇宙动一:宇宙探索史:(出示课件)人类与生俱来的好奇心驱使着人们不断地去探索宇宙的奥秘。
你认为探索太空的困难有哪些?人们探索宇宙经过了哪些历程?生小组交流后汇报):我们小组汇报第一个问题。
我们认为最初人们的困难主要是肉眼观察的距离很近,只能看到星星、月亮,但是看不到他们的真面目,所以才有了这么多的传说;还有人们怎样飞出地球到宇宙中去。
:我来补充。
我认为还有怎样看的更远,还有在太空怎样生活。
:同学们说的真好,这是科学家们正在想办法解决的问题。
:我们小组汇报第二个问题。
我们认为探索宇宙经历了:肉眼观察、用望远镜观察、到太空中观察。
《探索宇宙》教学设计《探索宇宙》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探索宇宙》一课是青岛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三课。
这一单元主要研究太阳系、银河系的组成及大小、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构建未来家园的梦想等内容。
《探索宇宙》主要是通过望远镜和航天技术的发展两条主线,引领学生了解人类认识、探索宇宙空间的历程。
人类为探索宇宙所做的努力及取得的成功应归功于人类的好奇心和智慧。
早先,人类用眼睛和想象来认识宇宙。
今天我们使用各种先进的工具来观察宇宙。
这些工具包括非常敏感的无线电望远镜和射电望远镜。
了解这些探索的历程,不仅可以使学生惊叹人类智慧的无穷,还有助于学生唯物史观的形成。
学情分析:对于太阳、地球、银河系、宇宙这些概念,学生并不陌生,但学生对于宇宙空间还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认识,对此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
学习和认识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让学生了解宇宙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热爱科学的欲望,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到“地球是人类唯一家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教学目标:1.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信息途径获得的关于宇宙、探测工具、航天大事记的资料;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研究结果。
2.乐于合作与交流;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知道一些重要的探测宇宙的工具,意识到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进步而深化和拓展;意识到人类为了探索宇宙奥秘的过程所付出的艰辛;关注我国空间技术的最新发展。
教学重点: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意识到人类对天空的认识随着技术的进步而深化和拓展。
教学难点:学生对科学技术发展与了解宇宙关系的认识及其对社会的促进作用。
教学准备:搜集并整理有关望远镜以及宇宙探索的进步、世界各国航天技术发展历程的相关资料、图片、视频、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还记得神舟十号发射升空时的精彩瞬间吗?(播放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分离视频)当你看到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分离时的场面时你的心情怎样?(激动、兴奋)此时你在想什么?(多么渴望能与航天员叔叔一同乘坐飞船探索宇宙啊!)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遨游广阔无垠的太空,探索神秘的宇宙。
教课资料范本《介绍》青岛版科学六下《研究宇宙》表格式教课设计编辑: __________________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介绍》《介绍》青岛版科学六下《研究宇宙》表格式教课设计知识技术教学过程方法目标感情态度教学札记研究宇宙课时安排11、宇宙空间散布着大小不一样的天系统统。
2、宇宙是运动变化的,膨胀着的,构成宇宙的天体也是运动变化着的。
1、对供给的资料或自己采集的资料进行研究,发现一些有效信息。
2、对学习利用数据、文字、图表、模型来表述研究过程。
感情态度价值观3、从人类研究宇宙的历程中,认识到科学是不停发展的。
意识到宇宙是运动和变化的1.认识地心说到日心说的发展,学习科学家追求真谛的精神。
2.感觉宇宙科学的巧妙,加强研究兴趣,进而关注我国航天事业中的成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过程设计预设教课路径估计学生活动备择方案(一)导课1.出示浑天仪图片发问:这个图片里的物体大家认识吗?学生观看并回答。
教师叙述:浑天仪是我国古代人民用来研究月球和其余星球的仪器,是东汉的张衡发明的,这表示500 多年前,人们就开始用一些仪器来研究宇宙了,今日我们来看看人类是如何研究宇宙的。
(出示课题)教学过程设计预设教课路径估计学生活动备择方案(二)组织活动活动 1:制作自己的望远镜教师:人类研究宇宙少不了要用到望远镜,你知道有一些什么样的望远镜?教师课件展现各样望远镜,并作有关介绍。
议论:认识了这么多的望远镜,你以为望远镜是如何帮助天文学家提升研究宇宙的能力的?科学技术是如何影响望远镜的发展的?教师:让我们自己来制作一个望远镜。
步骤参赐教材P68。
活动 2:宇宙探测器教师:从地球上用望远镜察看宇宙,获取信息是很有限的,到太空中观察,才能获取更多的信息,所以人类向太空中发射了很多宇宙探测器。
你们已经查阅了好多的资料,此刻各小组整理自己的资料,依据这些探测器的功能进行分类,而后把你们最想和大家分享的告诉大家。
《探索宇宙》第一课时教学实录一、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师:同学们翻开书本第67页,看看!他们正在认真地参观和讨论,一边看着人类为探索宇宙的秘密,付出的艰辛和获得的成果,一边讨论着一些有关探索宇宙的问题。
“听说有人为了探索宇宙献出了生命。
”“为什么还要去探索宇宙呢?”他们开展的讨论,是否引起了同学们的共鸣,那等一下,我们可不可以一起参与他们的讨论呢?可不可以?生:可以。
师:再来,自古以来,宇宙就是人类关注、困惑、探索的重要问题。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大部分时间我们人类都依靠肉眼观察、简单猜测与推理来认识宇宙。
他们对宇宙的认识很有限,并且有很浓的神话和宗教色彩。
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的探索宇宙。
【点评】:通过主题人物的讨论,可引出本课学习的两个核心问题:①人类探索宇宙的过程(历史);②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
他们开展的讨论,是否引起了同学们的共鸣。
我们是不是可以一起参与他们的讨论呢?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学习。
二、资料: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师:大家知道这位古代科学家是谁?生:伽利略。
师:看看他下面是什么?生:望远镜……师:这东西叫什么?生:望远镜!师:是他发明的天文望远镜。
好了,看下来我们人类从很早便开始探索宇宙。
在这个漫长的历程中,许多科学家为此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段历史。
(播放“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视频。
)师:好,对于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我们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在里面涉及一些内容,真正的我们课间可以找一些资料阅读一下。
就是说在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中,有一种发明叫做射电天文望远镜,那是谁发明的呢?生:伽利略。
师:伽利略,是天文望远镜。
我说的是射电天文望远镜!生:雷诺。
师:对!没错,雷诺。
他发明的射电天文望远镜,同学们看一下,这是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帕克斯天文台的64米口径射电天文望远镜,它是接收宇宙射到地球里面的电波。
下来,还有发明液体推进火箭的是?生:戈达德。
师:也就是说,有戈达德发明的液体推进火箭,才有我们今天的火箭上太空,对不对?生:对!师:当中还一个什么?刚才从书本看到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它是美国的,对不对?美国宇航局的,但是呢,它的命名是根据刚才我们说到的科学家,为了纪念哈勃而命名的太空望远镜。
小学科学教案19探索宇宙六年级下册科学青岛版探索宇宙 - 六年级下册科学(青岛版)宇宙是令人着迷的存在,孩子们总是对宇宙中的奇迹和未知充满好奇。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中的主题"探索宇宙"将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宇宙中的现象和科学原理。
本教案将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解释宇宙的起源、星球的运动和地球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一个全方位的宇宙科学知识体验。
第一课:太阳系的形成和地球的特点太阳系是我们所居住的宇宙家园。
在这一课中,我们将了解太阳系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地球的特点。
学生将学习太阳系的组成部分,包括太阳、行星和卫星。
我们将讨论地球作为一个行星的独特特点,如它的自转、公转、自身的特性以及支持生命的条件。
学生将通过讨论和活动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此外,我们还将介绍其他星球和太阳系的一些未解之谜。
第二课:月亮的运动和月相变化月亮是地球最接近的天体,对地球的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这一课中,我们将学习月亮的运动和月相变化。
学生将通过观察月亮的位置和形状,了解月亮的运动是如何导致月相变化的。
我们将讨论新月、上弦月、满月和下弦月等月相的特点。
学生将通过模拟月亮的运动并记录不同月相的变化,加深对月相变化的理解。
第三课:恒星和星座恒星是宇宙中发光并发出巨大能量的天体。
在这一课中,我们将学习恒星的特点和星座的形成。
学生将了解恒星的分类和恒星的生命周期。
我们还将介绍人类使用星座来导航和观测天空的历史。
通过观察星座和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学生将能够识别一些常见的星座,并了解它们的传说故事。
第四课:行星和行星间的关系行星是太阳系中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
在这一课中,我们将简要介绍太阳系中的行星,并讨论它们之间的相对运动。
学生将能够了解每个行星的特点、大小和位置,并了解行星间的相对距离。
我们还将通过模拟行星间的相对运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行星的运动轨迹和它们与太阳的关系。
第五课:宇宙中的失重和黑洞在这一课中,我们将讨论失重现象和黑洞。
探索宇宙-青岛2001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宇宙的基本概念与特征,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2.掌握太阳系和银河系的基本概念,理解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规律;3.探究太阳光、月亮、星星等天体与人类生活的关系;4.了解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的基本情况。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地球、月亮、星星等天体之间的运动规律;2.了解太阳系的基本特征和行星的基本特征;3.了解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的基本情况。
三、教学内容1. 宇宙的基本概念与特征内容概要宇宙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教学重点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教学难点宇宙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 太阳系和银河系内容概要太阳系的基本概念和特征,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规律,银河系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教学重点太阳系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教学难点银河系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3. 天体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内容概要太阳光、月亮、星星等天体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及人类如何利用这些影响。
教学重点太阳光、月亮、星星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人类如何利用这些影响。
4. 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的基本情况内容概要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的历史和现状,以及我国的太空探索计划。
教学重点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的历史和现状。
教学难点我国的太空探索计划。
四、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 教师通过文字、图像等多种形式进行讲解;2.案例分析:通过展示星空、地球等影像资料,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3.拓展练习: 通过对生活中的天文现象进行观察和讨论,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天体和人类生活的关系;4.实验探究: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短视频,并通过进行简单的实验,帮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行星、卫星的公转和太阳系的特点。
五、教学评价1.参与度评价:学生是否认真听讲、及时提问和回答问题,能否积极参与活动;2.知识掌握评价:学生是否掌握了宇宙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太阳系和银河系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太阳光、月亮、星星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的基本情况;3.分析与创新评价:学生是否能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是否具有一定的分析和创新能力;4.全面发展评价:评价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技能等多个方面的综合发展。
探索宇宙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收集资料的方式了解人类观测太空的历史。
2.能够收集有关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行星探测器及航天飞机的图片和资料。
3.搜集人类的航天灾难故事。
科学知识
1.知道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关系。
2.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了解人类走出地球的历史。
3.知道一些重要的探测宇宙的工具,意识到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发展而深化。
4.认识各种典型的航天器。
5.了解人类历史上发生的主要航天灾难。
6.了解我国的航天史。
7.知道中国正在进行的航天事业——嫦娥计划。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到人类探索太空的自豪感。
2.体会到科学家和宇航员在宇宙探索中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
3.从中国宇航事业的发展中体会到一种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的尊严教学内容
教学准备
1、组织学生收集各种宇宙探测、太空飞行方面的资料,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
2、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我们学习了一些关于宇宙的知识,那么宇宙是怎样形成的呢?宇宙中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知识呢?请同学们看视频,说一说你有什么是想法。
(播放《认识宇宙》视频)
师: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想呢?
生:宇宙好大啊!
生:原来宇宙中还有好多我们没有认识到的地方,宇宙好神秘啊!
生:这么大的宇宙我们是怎么观察到的呢?
……
师:是啊,宇宙好大好神秘,我们是怎么认识它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探索宇宙》。
(板书课题)
二、探索宇宙
活动一:宇宙探索史
师:(出示课件)人类与生俱来的好奇心驱使着人们不断地去探索宇宙的奥秘。
你认为探索太空的困难有哪些?人们探索宇宙经过了哪些历程?
(生小组交流后汇报)
生:我们小组汇报第一个问题。
我们认为最初人们的困难主要是肉眼观察的距离很近,只能看到星星、月亮,但是看不到他们的真面目,所以才有了这么多的传说;还有人们怎样飞出地球到宇宙中去。
生:我来补充。
我认为还有怎样看的更远,还有在太空怎样生活。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这是科学家们正在想办法解决的问题。
生:我们小组汇报第二个问题。
我们认为探索宇宙经历了:肉眼观察、用望远镜观察、到太空中观察。
生:我认为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在地球上观察,二是到太空中观察。
师:我们可以把这两个小组的综合一下来了解人类的宇宙观察历史。
(课件展示《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
活动二:宇宙的观察史
师:古代神话中有千里眼这样的人物,表明了人们希望看得更远的愿望,自从有了望远镜,人们的这一愿望变成了现实。
你知道有哪些望远镜呢?
(学生讨论交流后汇报)
生:有光学望远镜、射电望远镜、太空望远镜,我们找了一些图片。
(教师帮助用实物投影展示)
师:你们汇报的真好!老师也找了些望远镜的图片,大家请看(课件展示《望远镜的发展史》)。
师:有了望远镜,我们对宇宙的认识发上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用望远镜观察到的宇宙是什么样的呢?(课件展示《美妙的宇宙空间》)
(生:哇……)
师:看到这么美丽的宇宙图片,你有什么感想?
生:这些星系真漂亮,怪不得古代有这么多美丽的神话故事……
(生抢话,古代还看不到这些呢!)
(众生笑)
生:古代人怎么会有这样的眼福,他们又没有望远镜!(自豪的)生:要是能亲眼看看这些星系该多好啊!(遗憾的)
师:相信你会实现这个愿望的。
生:嗯!(攥拳点头)
活动三:宇宙探测史
师:你看到这么美丽的宇宙,是不是有要到外太空一探究竟的冲动呢?那我们怎样才能冲出地球呢?
(课件出示:人们是怎样冲出地球探索宇宙的呢?)
(学生讨论交流后汇报)
生:我们知道人们冲出地球的方法有运载火箭、航天飞机、宇宙飞船。
师:那冲出地球主要的困难是什么呢?
生:克服地球引力。
师:那怎样克服地球引力呢?
生:我知道,我看到过这样的资料,是加快速度,应该是……
师:(笑)你的知识面真是宽广。
你们想知道现在是怎样克服地球引力的吗?这个问题人们可是探索了几千年了。
生:想!
(课件展示《火箭发射》)
师:现在你知道怎样克服地球引力了?
(课件展示《火箭发射原理》,生读。
)
师:人们除了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运载工具,还设计了更先进的探测器来观察宇宙。
你知道哪些探测宇宙的探测器?
(学生讨论交流)
生:我们搜集了一些探测器的图片想展示一下。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搜集的宇宙探测器图片。
)有卫星、飞船。
师:找的真不错,老师也找了些图片,想看吗?(课件展示《宇宙探测器》)
师:有了这些工具,你最想做什么?
生:到太空去看看。
师:那你知道哪些人们登上了太空?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课件展示《太空探测》)
师:谈一谈你看到这些宇航员登入宇宙时的感想。
生:真羡慕。
我也想去!
生:我为他们骄傲,也为中国骄傲,因为我们国家也登上太空了。
生:……
三、课堂总结
师:我相信你们有机会到太空去看看的,因为你们表现太优秀了。
数一数这节课你们得了多少星星?
(生数展示)
师:你们真棒!知识还是需要整理才能记得更牢固、学的更明白。
请构建思维导图,整理本节课学习内容。
(生小组展示思维导图。
)
四、课内检测(填写网络调查表,检查学习情况)
我们来检测一下,谁是未来的科学家、航天员?
五、教学小结(填写星级评价表,相信你是最棒的!)
六、作业
课后延伸(根据今天的学习,撰写《畅想宇宙》,发表在自己的博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