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例左氧氟沙星致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88.64 KB
- 文档页数:1
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时的应急预案、流程
1、发生过敏性休克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抢救处理:立即停药,使患者平卧,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为4L/min保持呼吸道通畅,并请旁边的患者或家属帮助呼叫其他医务人员。
2、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肾上腺素lmg皮下注射、非那根50mg肌肉注射、地塞米松l0mg静脉注射或氢化可的松200mg 加5%或10%葡萄糖液500m1静脉滴注,并监测患者脉搏、血压。
当患者出现脉搏细弱,大汗淋漓,口唇发绀,血压下降时,遵医嘱给予升压药物,如多巴胺、间羟胺等,应严格控制滴速。
3迅速准备好各种抢救用品及药物(如气管切开包、喉镜、开口器、吸引器、呼吸兴奋剂、血管活性药物等)。
当呼吸受抑制时,应立即进行口对口呼吸,并肌肉注射尼可刹米或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
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应立即准备气管插管或行气管切开术.
(4)患者出现心跳骤停时,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直至患者出现自主呼吸和心跳。
(5)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及其他临床变化,及时发现并报告医生,配合医生积极处理。
(6)患者病情好转,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后护理人员应给患者:
1)整理床单,安慰患者和家属,给患者提供心理护理服务。
2)向患者及家属告知今后避免使用同类及相似药物,病历上注明对哪一药物过敏。
3)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在抢救结束后6h内,据实、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7)待患者病情完全平稳后,向患者详细讲解发生过敏的原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尽可能地防止以后再发生类似的问题和情况。
流程:。
药物过敏性休克的护理陈伟娟 山东省立医院主管护师,曾在呼吸科、心内科,ICU、CCU工作药物过敏性休克(DAS)是以药物作为特异性过敏原作用于过敏患者而导致周围循环障碍为主的全身速发型变态反应,抢救不及时极易造成死亡,大约50%发生于用药5 min内,90%发生于用药30 min内,但也有在数小时后发生;既可发生于皮试阴性者,也可发生于皮试过程中,也有极少数患者发生于连续用药的过程中。
近年来,随着临床药物应用的增多,DAS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给患者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因此,对DAS高度重视,并探讨其发生规律、相关因素及临床表现,采取积极有效的急救和护理措施十分重要。
一、DAS的相关因素(一)药物因素 能引起过敏性休克的药物非常广泛,常见的有:①抗菌类药物,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此类最常见;②中药制剂类,随着中药制剂的发展,尤其是静脉给药剂量的增加,DAS日益增多,多数研究认为中药静脉注射剂主要是纯度不够杂质较多引起,常见鱼腥草、刺五加、双黄连等注射液;③生物制品类,异种血清如破伤风抗毒素、白喉抗毒素及各种疫苗等;④化学性药物,如解热镇痛剂、造影药、维生素、化疗药物及麻醉药等。
(二)患者因素 一般认为如合并有其他过敏性疾病或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发生DAS的危险性增加,如支气管哮喘、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的患者。
因属于过敏体质,易发生DAS,但也有研究表明药物过敏与患者是否是过敏体质无相关性。
(三)给药途径 在DAS中,大多由药物注射引起,以静脉及肌肉注射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反应最为突然,表现也最严重,口服及局部用药引起的休克较少。
所以,在考虑患者用药途径上,尽可能减少静脉用药,特别是中药制剂静脉注射。
凡是能口服的尽量口服。
在静脉注射时,速度也不应过快,以减少过敏性休克的发生。
严格掌握用药的指证,能采用其他药物代替时,尽量不用易过敏药物,杜绝滥用药,是预防DAS的重要措施。
二、临床表现(一)先兆症状 在输液过程突然出现任何异常表现均应考虑过敏反应,如咳嗽、打喷嚏、胸闷、口周或手指发麻、腹痛等。
过敏性休克抢救的要点总结过敏性休克症状过敏性休克有两大特点,首先是休克表现,即血压急剧下降到80/50mmHg 以下,病人出现意识障碍,轻则朦胧,重则昏迷。
其次,在休克出现之前或同时,常有一些与过敏相关的症状:①皮肤黏膜表现:皮肤潮红、瘙痒、荨麻疹或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②呼吸道阻塞:喉头堵塞感、胸闷、气急、喘鸣、憋气、发绀,甚至窒息。
③循环衰竭:心悸、出汗、面色苍白、脉速而弱、血压迅速下降、脉搏消失,甚至心跳停止。
④意识:恐惧感、烦躁不安、头晕,进一步发展到意识不全或完全丧失。
⑤其他:打喷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以及大小便失禁等。
由于过敏性休克发生急骤,在治疗前来不及实验检查,对于基层医疗机构来说检验设备也并不完善,因此主要依靠病史、临床表现和体征来帮助诊断,争分夺秒为患者赢得生机。
医生们一旦发现过敏性休克,除立刻拨打120急救电话外,以下几点一定要熟练掌握。
1.迅速脱离过敏原药物过敏应立即停药,同时保留静脉通道。
2. 休克体位立即将休克患者头及躯干抬高10°~15°,下肢抬高20°~30°,也就是大家熟知的“中凹卧位”,以增加回心血量,保证脑部血液供应的体位。
3. 高流量吸氧一般为4-5L/min,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4. 给予肾上腺素(重点)对于药物引起的过敏性休克,肾上腺素是严重过敏反应首选药物。
在紧急情况下,肾上腺素应先肌内注射给药,剂量以0.3~0.5 mg为宜,注射部位大腿中部外侧较上臂有更好的吸收速度,血药浓度更高,发挥作用更快。
对于重症患者,肌内注射之后再建立静脉通道,肾上腺素稀释10倍后取3~5 mL(0.3~0.5 mg)以1m L·min-1速率缓慢静脉注射,这样不易延误抢救时机。
肾上腺素切忌不稀释静脉注射。
5.积极的液体复苏如果有低血压存在,对肾上腺素反应不佳,可给予等渗晶体液(如生理盐水)。
起始可能需要快速输入1L或2L甚至4L液体。
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及流程一、预防措施1.护理人员给患者应用药物前应询问患者是否有该药过敏史,按要求做过敏试验,凡过敏史者禁忌做该药的过敏试验。
2.正确实施药物过敏试验,过敏试验药液的配制、皮内注入剂量及试验结果判断都应按要求正确操作,过敏试验阳性者禁用。
3.该药试验结果阳性患者或对该药有过敏史者,禁用此药。
同时在该患者医嘱单、病历夹上注明过敏药物名称,在床头挂过敏试验阳性标志,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
4.经药物过敏试验后再接受该药物治疗的患者,停用此药3天以上,应重做过敏试验,方可再次用药。
5.抗生素类药物应现用现配,特别是青霉素水溶液在室温下极易分解产生过敏物质,引起过敏反应,还可使药物效价降低,影响治疗效果。
6.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做药物过敏试验前要警惕过敏反应的发生,治疗盘内备肾上腺素1支。
7.药物过敏试验阴性,第一次注射后观察20 -30分钟,注意观察巡视患者有无过敏反应,以防发生迟发过敏反应。
门诊患者注射后需观察30分钟后方可离开。
8.急救药品、物品做到“五定一及时”。
二、应急预案1.发现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停药,迅速阻断过敏源,保留静脉通路,去枕、平卧位、保暖并给予病人吸氧,同时通知值班医生及其他医护人员参与抢救。
2.遵医嘱用药,注射肾上腺素等。
3.保持患者气道通畅,解除支气管痉挛。
4.备好各种抢救药品、物品,配合医生抢救,抢救时复述口头医嘱,操作后保留安瓿以便核对。
5.心跳骤停时立即行心肺复苏。
6.抢救后准确记录病情及抢救过程。
7.病情稳定后,安抚患者及家属,告知引起过敏的药物,避免再用。
三、流程图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流程(见附件)附件: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流程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停药,迅速阻断过敏源,保留静脉通道,去枕、平卧位、保暖、吸氧通知值班医生及其他医护人员遵医嘱用药,注射肾上腺素等保持气道通畅,解除支气管痉挛备好各种抢救药品、物品,配合医生抢救复述口头医嘱,操作后保留安瓿核对心跳骤停时立即行心肺复苏术准确记录病情及抢救过程病情稳定,安抚患者及家属,告知引起过敏的药物,避免再用。
过敏性休克急救措施
(一)立即停药,就地抢救。
采取休克卧位,建立静脉通道,氧气吸入并保温。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瞳孔变化。
(二)给予抗过敏药物
①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3~0.5ml,症状如不缓解,可每15~30分钟皮下或静脉注射0.5ml,直至脱离危险。
②地塞米松5~10mg静推或氢化可的松200mg加入5~10葡萄糖液500ml内静滴。
③ 抗组织胺类药物:选用异丙嗪25~50mg肌内注射。
(三)抗休克治疗
①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
可给予低分子右糖酐500ml或4%碳酸氢钠加入5%葡萄糖液内静滴。
②如血压仍不回升,可使用小剂量的多巴胺或者去甲肾上腺素。
③加大地塞米松或氢化可的松的剂量。
(四)呼吸受抑制时
可给予可拉明、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肌肉注射;急性喉头水肿窒息时,可行气管切开术。
(五)心脏骤停
立即施行心肺复苏术;心腔内注射0.1%盐酸肾上腺1ml;必要时可行胸腔内心脏挤压术。
药物过敏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临床上使用某些药物时,经常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甚至严重的发生过敏性休克。
因此,对过敏性休克发生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检查、抢救措施以及护理等知识的全面深刻的了解是医务人员及时准确地抢救生命的关键。
1 药物过敏性休克的病因绝大多数过敏性休克是典型的1型变态反应在全身多器官,尤其是循环系统的表现。
外界的抗原物性物质进入人体内能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抗体,其中IgE的产量因体质不同而有较大差异。
这些特异性IgE有较强的亲细胞性质,能与皮肤、支气管、血管壁等的“靶细胞"结合。
以后当同一抗原再次与已致病的个体接触时就激发引起广泛的1型变态反应,其过程释放的各种组胺、血小板激活因子等是造成多器官水肿、渗出等的原因。
2 药物过敏性休克的病理急性肺淤血与过度充气、喉头水肿、内脏充血、肺间质性水肿与出血.镜下可见气道黏膜下极度水肿,小气道内分泌物增加,支气管及肺间质内血管充血伴嗜酸性粒细胞缦润,约80%死亡病例并有心肌的灶性坏死或病变。
肝脾与肠系膜血管也多充血伴食酸性粒细胞浸润。
少数病例还可有消化道出血等.3 药物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皮肤黏膜表现往往是过敏性休克最早而且最常见的征兆,包括皮肤潮红、瘙痒,继以广泛的荨麻疹和(或)血管性水肿;还可出现喷嚏、水样鼻涕、音哑、甚而影响呼吸。
呼吸道阻塞是主要的死因。
由于气道水肿,分泌物增加,加上喉或支气管痉挛,可出现喉头堵塞感、胸闷、气急、喘呜、憋气、发绀,以致因窒息而死亡。
循环衰竭先有心悸、出汗、面色苍白、脉速而弱,然后发展为肢冷、发绀、血压继续下降,脉搏消失,乃至测不到血压,最终导致心跳停止。
有冠状动脉硬化者可并发心肌梗死.意识方面的改变往往先出现恐惧感,烦躁不安和头晕,随着脑缺氧和脑水肿加剧,可发生意识不清或完全丧失,还可以发生五笔型抽搐、肢体强直等。
其它症状比较常见的有刺激性咳嗽,连续打喷嚏、恶心、呕吐、腹泻、最后可出现大小便失禁。
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的
应急预案及程序
[应急预案]
1、患者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停止使用引起过敏的药物,就地抢救,并迅速报告医生。
2、立即平卧,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予肾上腺素以0.01mg/kg肌肉注射,成人最大剂量0.5mg,14周岁以下儿童体重25kg以下0.15mg肾上腺素肌肉注射、25kg以上0.3mg肾上腺素肌肉注射。
如症状不缓解,每隔5min重复使用肾上腺素,直至脱离危险期,注意保暖。
3、改善缺氧症状,给予氧气吸入,呼吸抑制时应遵医嘱给予呼吸气囊辅助呼吸,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应立即准备气管插管,必要时配合施行气管切开。
4、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必要时建立两条静脉通路。
遵医嘱应用晶体液、升压药维持血压,应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类药对症处理。
5、发生心脏骤停,立即进行胸外按压、呼吸气囊辅助呼吸等心肺复苏的抢救措施。
6、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生命体征、尿量及病情变化。
7、安慰患者及家属,做好心理护理,并告知此类药物以后不能再用。
8、做好抢救记录。
[程序]
过敏性休克→停用→就地平卧→肌肉注射肾上腺素→改善缺氧症状→补充血容量→对症处理→发生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密切观察病情→心理护理→记录。
住院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护理应急预案
一、患者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停止使用引起过敏的药物,就地抢救,并迅速报告医生。
二、立即平卧,遵医嘱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g,小儿酌减。
如症状不缓解,每隔30min。
再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0.5ml,直至脱离危险期,注意保暖。
三、改善缺氧症状,给予氧气吸入。
呼吸抑制时应遵医嘱给予人工呼吸,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应立即准备气管插管,必要对配合施行气管切开。
四、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必要对建立两条静脉通路。
遵医嘱应用晶体液、升压药维持血压;应用氨茶碱解除支气管痉挛,给予呼吸兴奋剂,此外还可给予抗组胺及皮质激素类药物。
五、发生心搏骤停,立即进行胸外按压等抢救措施。
六、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及其他临
床变化,患者未脱离危险前不宜搬动。
七、按有关规定6h 内及时、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八、加强病情观察,做好家属及死者的安抚及解释工作,告知过敏药物的名称,并在医嘱单、体温单上注明。
当代护士2012年5月下旬刊 .-143--
1N左氧氟沙星致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护理
刘 萍 田蓉蓉胡友琼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
中图分类号:R47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6411(2012)05—0143—02
左氧氟沙星属喹诺酮类药品,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的
特点,其机理是通过抑制细菌DNA的复制而达到抗菌作用。临床 常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呼吸、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等治疗。其不良反 应是用药期间出现皮疹、瘙痒、红斑及注射部位发红、静脉炎等症 状,疗程结束多可消失。对喹诺酮类药过敏者禁用,临床上未见本 品致过敏性休克的报道。过敏性休克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药物不 良反应,发病急,病情凶险,常威胁到病人的生命l1j。本科201 1年10 月成功救治左氧氟沙星致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患者1例,现将急 救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病例简介 患者,女,25岁,2011年9月15日行输卵管碘油造影术,术后给 予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滴,20~30滴/min,替硝 唑氯化钠100 ml静滴,20~3O滴/min,每天1次,连输3 d,到9月17日 治疗结束。整个给药过程中无不良反应,间隔3 d后即9月21日患 者出现全身皮疹,风团,颜面、头皮红斑,瘙痒,给予地塞米松10 mg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20 m1+50%葡萄糖注射液20 rTll静脉注射,症状无缓解反而加重,出现喉痒,声音嘶哑,呼吸困 难,立即给予肾上腺素0.5 mg肌注,异丙嗪50 mg肌注,吸氧等处 理后呼吸困难缓解,皮疹逐渐消退。4 h后加重,出现发热,全身红 斑,风团,呼吸困难,喉头水肿,给予肾上腺素、地塞米松、氨茶碱、 甲基强的松龙、克林霉素等抗过敏抗感染治疗8 d治愈。时隔1个 月即10月14日,患者再次行输卵管碘油造影术,术后用乳酸左氧 氟沙星100 ml静滴,考虑上次荨麻疹前曾用过左氧氟沙星,这次 特别小心控制滴速,加强观察有无不良反应,输液完毕2 h后出现 全身皮疹,风团,颜面红斑,剧痒难忍,有刺痛感,情绪紧张,随后 发绀,呼吸急促,说不出话,烦燥,意识不清,小便失禁。临床诊断左 氧氟沙星过敏l生休克,喉头水肿。立即组织抢救,20 min后,休克症 状缓解,抗过敏治疗3 d后,皮疹消退,留有少许色素沉着,考虑是 激素治疗后引起的毛囊炎。 2护理 2.1急救护理①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防窒息;立即平 卧,头偏向一侧,给高流量氧气吸入;吸痰,严密观察呼吸频率、节 工作单位:675000禄丰 云南省禄丰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刘萍:女,大专,主管护师,护士长 收稿日期:2012—01—08 ) 、: 、 > 、:: 、 、 ‘、 > ) 2007,45(19):31-32. 5冯瑞仙.气管切开术患者的护理fJ1_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8) 律,sO2变化,备好气管切开用物及呼吸机。②抗过敏、抗休克治疗, 当患者出现不适,立即停药,更换输液管路,报告医生,给盐酸肾
上腺素1 mg皮下注射,地塞米松10 mg静推,建立双路静脉通道,
输5%GS250 rnl+氨茶碱0.25 go补液维持有效血容量,给异丙嗪50
mg肌注。③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心电监护,测体温、脉搏、呼吸、血
压、SON1 h,观察神志、瞳孑L、对光反射,判断意识好转情况,注意
保暖,观察缺氧是否改善,呼吸及喉头水肿情况,防止窒息,观察
荨麻疹消退变化,守护床旁,防坠床,保持床单元清洁,病房安静,
利于患者休息。④准确记录出入量,记24 h出人量,根据病情调节
输液量及速度。
2.2做好心理护理,患者已婚未孕,反复妇科检查,有思想包袱,
又出现过敏反应,心理负担加重,出现紧张、焦虑、恐惧情绪,医护
人员陪伴身边增加安全感,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动员护理姐妹
给予紊f青般温暖、照顾,让其安心休养,鼓励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3讨论
3.1用药前详细询问过敏史,用药后注意药物不良反应。本例患
者否认过敏体质,无药物及饮食过敏史,曾经服用喹诺酮类药物
无不良反应,第1次使用左氧氟沙星连用3 d,后改服妇科开中药
煎剂的第3 d出现过敏性荨麻疹喉头水肿,查过敏原不清楚,饮食
也无易致敏食物,考虑中草药煎剂过敏即停用。因当时已用左氧
氟沙星结束3天,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一般疗程结束症状可消
失,故未考虑左氧氟沙星过敏,间隔1个月患者再次静滴左氧氟沙
星时未服用任何中药、西药,饮食也很注意,故左氧氟沙星致过敏
性休克诊断成立。
3.2警惕重复用药或二次用药,本例患者1月前连续输入左氧氟
沙星,在体内产生足够致敏的抗体,导致患者再次用药时发生过
敏性休克。其机制:机体自接触抗原至形成抗体需要一定的时间,
在连续用药过程中,当抗体达到足以使过敏性休克发生的数量
时,接触相应抗原即可发生过敏性休克[21。本例提醒分析查找过敏
原,思路要放宽些,特别是第2次用药,当疑有可能与过敏相关的
药物尽量避开不用。告知患者今后不能用喹诺酮类药。
参考文献
1 李克荣.1例头孢曲松钠致过敏性休克重症患者的抢救体会[J].
当代护士,2012,1:144~145.
2周泽云,段炼等.1例头孢曲松钠致烟雾病患儿过敏性休克的急
救护理fJ1.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12(27):34.
\
214
(本文编辑:付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