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外加剂检测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4.88 MB
- 文档页数:76
混凝土外加剂密度试验标准一、前言混凝土外加剂是指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加入的一种或多种物质,用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可加工性等。
其中,密度是混凝土外加剂的重要指标之一。
密度试验是测试混凝土外加剂密度的一种方法。
二、试验目的本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测量混凝土外加剂的密度,以确定其质量。
三、试验原理混凝土外加剂密度试验原理是利用物体的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来计算密度。
通过称重测量混凝土外加剂的质量,再通过体积计算出混凝土外加剂的密度。
四、试验仪器和材料1. 称重器:最小分度值为0.01g的电子天平;2. 量筒:容积为100ml的量筒;3. 干净的容器:用于盛放混凝土外加剂。
五、试验步骤1. 称重:将电子天平放在水平面上,将干净的容器置于天平上,记录容器的质量m1;2. 装样:在容器中放入适量的混凝土外加剂,并记录混凝土外加剂的质量m2;3. 量水:用量筒将100ml的水倒入容器中,将水和混凝土外加剂混合均匀,并记录混合后容器的质量m3;4. 计算密度:根据公式ρ=m2/(m3-m1)计算出混凝土外加剂的密度。
六、试验注意事项1. 称重器应放置在水平面上,以保证称重的准确性;2. 量筒应清洁干净,并且要确保水的体积准确;3. 混凝土外加剂应充分搅拌均匀,以保证试验的准确性;4. 试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谨防水溅和电器故障。
七、结果处理1. 计算出混凝土外加剂的密度后,应将其记录在试验记录表上;2. 如果需要对多份样品进行试验,应计算出它们的平均值。
八、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1. 试验日期、试验人员、试验地点等基本信息;2. 混凝土外加剂名称、生产厂家等基本信息;3. 试验仪器和材料的名称和型号;4. 试验步骤和注意事项;5. 试验结果和处理方法;6. 结论和建议。
九、结论本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测量混凝土外加剂的密度,以确定其质量。
试验结果可以用于混凝土的生产和质量检测。
根据试验结果,可以对混凝土外加剂的配比进行调整,以达到更好的性能和质量。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T8077-2023)新旧规范对比一、主要修订内容本文件代替GB/T8077—2012《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与GB/T8077—2012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范围中增加了膨胀剂(见第1章,2012年版的第1章);b)更改了试验的基本要求中试验次数与要求,更改了试验用水的要求,增加了例行生产控制分析时的要求,增加了试剂要求,增加了数据处理的要求(见第4章,2012年版的第4章);c)增加了外观的要求(见第5章);d)增加了稳定性的要求(见第6章);e)更改了含固量的称样量以及干燥时间(见7.1.3,2012年版的第5章);f)增加了含固量的试验方法——稀释干燥法(见7.2);g)增加了含固量的试验方法——真空干燥法(见7.3);h)更改了含水率的称样量以及干燥时间(见8.1.3,2012年版的第6章);i)增加了含水率的试验方法——真空干燥法(见8.2);j)删除了密度测定的液体比重天平法,更改了比重瓶法测定密度中比重瓶容积的校正(见9.1.4.1,2012年版的7.1.4.1、7.2);k)增加了手工筛析法细度检验的设备,增加了细度测定中的负压筛析法(见10.1,10.2,2012年版的第8章);1)增加了表面张力的仪器(见12.2,2012年版的10.3);m)更改了电位滴定测定氯离子的试验方法,增加了全自动氯离子测定仪,增加了低浓度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方法,增加了标准溶液的浓度,增加了不溶物测定氯离子的样品前处理,更改了重复性和再现性(见第13章,2012年版的第11章);n)更改了离子色谱法测定氯离子样品的前处理,更改了重复性限,增加了再现性限(见13.2.3.1、13.2.5,2012年版的11.2.4.1、11.2.6);o)更改了重量法测定硫酸钠含量的试剂以及仪器设备,更改了试验步骤(见14.1.2、14.1.3,2012年版的12.1.2、12.1.3、12.1.4);p)更改了离子交换重量法测定硫酸钠含量的仪器(见14.2.2.2,2012年版的12.2.3);q)更改了水泥净浆流动度中仪器,增加了的材料,增加了试验用水的温度,增加了试验环境温度,更改了试料加入的顺序,更改了测试时间(见15.2、15.4,2012年版的13.2、13.3);r)增加了胶砂减水率的试验环境温度,增加了试验用水的温度(见16.2、16.3,2012年版的14章);s)更改了碱含量的试验方法,对溶于水和不溶于水的试样分别采取不同的前处理方法(见第17章,2012年版的第15章)。
混凝土外加剂的使用效果及试验方法一、引言混凝土外加剂是现代混凝土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大大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和工艺性能,使混凝土产品具有更高的品质和更好的使用效果。
本文将围绕混凝土外加剂的使用效果和试验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混凝土外加剂的应用技术。
二、混凝土外加剂的种类及作用混凝土外加剂是指一种能够通过一定方式添加到混凝土中,改善混凝土性能或增加混凝土工艺性能的化学物质。
根据其作用和性质,混凝土外加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减水剂:减水剂是一种能够降低混凝土水灰比的化学品,能够降低混凝土的粘度,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泵性,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减水剂通常分为高效减水剂、普通减水剂和缓凝剂三种。
2.增塑剂:增塑剂是一种能够改善混凝土流动性的化学品,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可塑性和可变性,使混凝土更加易于施工。
增塑剂通常分为高效增塑剂和普通增塑剂两种。
3.缓凝剂:缓凝剂是一种能够延缓混凝土凝结的化学品,能够使混凝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流动性,使施工更加方便和高效。
4.加速剂:加速剂是一种能够加快混凝土凝结的化学品,能够在短时间内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硬化速度。
5.防水剂:防水剂是一种能够使混凝土具有防水性能的化学品,能够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三、混凝土外加剂的使用效果混凝土外加剂的使用效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减水剂能够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使混凝土更加致密,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增塑剂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可塑性和可变性,使混凝土更加易于施工,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防水剂能够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2.提高混凝土的工艺性能:减水剂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泵性,使施工更加方便和高效;增塑剂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可塑性和可变性,使施工更加易于进行。
3.提高混凝土的经济性:减水剂能够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减少水泥的使用量,从而降低混凝土的生产成本;缓凝剂能够延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使施工更加灵活,减少了不必要的损失。
外加剂质量检验方法用于混凝土中的外加剂(包括减水剂、引气剂、泵送剂、速凝剂和早强剂等),其质量应符合《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DL/T5100-1999)的规定。
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结合混凝土配合比的选择,通过试验确定外加剂的掺量,其试验成果及时报送监理工程师。
一、外加剂的储存不同品种外加剂应分别储存,在运输与储存中不得相互混装,以避免交叉污染。
外加剂的贮存必须避免污染、蒸发和损耗,溶液状外加剂必须提供专门设施使之搅拌均匀。
引气剂若在工地存贮时间超过6个月或受过冷冻,则不能使用,除非重新测试证明其有效并报经监理人批准后方可使用。
缓凝减水剂若在工地存放时间超过6个月或出现冷凝结霜,则不能使用,除非有试验证明其有效性,并经监理人批准后方可使用。
粉剂的存放条件与水泥相同。
二、外加剂的检验配置混凝土所使用的各种外加剂均应有厂家的质量证明书,按国家和行业标准进行试验检定,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8076-1997)、《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DL/T5100-1999)的标准,通过类似工程及按本规范要求进行过成功的商业性使用,且生产厂家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和质量保证体系,质量均匀稳定。
外加剂在经过比选推荐,并经监理人审核、发包人批准的厂家中采购。
外加剂贮存时间过长的应重新取样检测,严禁使用变质的不合格外加剂。
现场掺用的减水剂溶液浓缩物,以5t为取样单位,引气剂以200kg为取样单位,对配置的外加剂溶液浓度,每班至少检查一次。
1、减水剂选用具有减水、缓凝、引气等作用的优质复合型缓凝高效减水剂,系缓凝高效减水剂除满足《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DL/T5100-1999)外还应达到以下技术要求:(1)减水率:减水率≥20%;(2)泌水率比:常压泌水率比≤60%;(3)抗压强度比:28d抗压强度比≥120%;(4)碱含量:≤8%。
(5)凝结时间差:为满足不同季节施工要求,其凝结时间差满足工程要求即可。
混凝土外加剂氯离子含量检测方案1 适用范围适用于混凝土外加剂均质性中氯离子含量检测。
2 试验目的防止混泥土中氯离子含量超标对钢筋腐蚀过重。
3 试验依据GB/T 8077-2012《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4 检验人员检验人员均为持证上岗人员。
5 氯离子含量(电位滴定法)5. 1 原理:用电位滴定法,以银电极或氯电极为指示电极,其电势随Ag+浓度而变化。
以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用电位计测定两电极的电势,银离子和氯离子反应生成溶解度很小的氯化银沉淀。
在等当点前两电极间电势变化缓慢,等当点时氯离子全部生成氯化银沉淀,这时滴入少量硝酸银而引起电势急剧变化,指示出滴定终点。
5. 2 试剂要求如下:a)硝酸(1+1);b)硝酸银溶液(17g/L),准确称取约17 &硝酸银(AgNO3,),用水溶解,放入1L棕色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用0.1000mo1/L氯化钠标准溶液对硝酸银溶液进行标定。
c)氯化钠标准溶液(0. 1000 mo1/L),称取约 10g氯化钠(基准试剂),盛在称量瓶中,于130 ℃~150℃烘干2h,在干燥器内冷却后精确称取5.8443g,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L.摇匀。
标定硝酸银溶液(17 g/L):用移液管吸取10 ml.0. 100 0 mo1/L的氯化钠标准溶液于烧杯中,加水稀释至200 ml,加4 ml硝酸(1+1),在电磁搅拌下,用硝酸银溶液以电位滴定法测定终,点,过等当点后,在同一溶液中再加人0.1000 mo1/L氯化钠标准溶液10 ml,继续用硝酸银溶液滴定至第二个终点,用二次微商法计算出硝酸银溶液消耗的体积V01,V02,见GB/T 8077-2012附录A.体积V0,按式(9)计算:V0=V02-V01 式中:V0-——10 mL0.1000 mo1/L氯化钠标准溶液消耗确酸银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V01 ——空白试验中200 ml水,加4 ml硝酸(1+1)加10 ml 0.100 0 mo1/L氯化钠标准溶液所消耗硝酸银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V02——空白试验中200mL水,加4ml硝酸((1+1)加20 ml0.1000 mo1/L氯化钠标准溶液所消耗硝酸银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硝酸银溶液的浓度c按式(10)计算式中:c——硝酸银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c′——氯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V′——氯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混凝土外加剂抗渗性试验标准方法一、前言混凝土外加剂是指在混凝土中添加一定的物质,通过改变混凝土内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使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能,以适应不同的工程需要。
抗渗性是混凝土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对于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制定一套可靠的混凝土外加剂抗渗性试验标准方法,对于混凝土外加剂的研发、生产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试验原理混凝土外加剂抗渗性试验是通过浸泡混凝土试件在水中,观察混凝土抗渗性能的变化,来评估混凝土外加剂的抗渗性能。
试验流程包括试件制备、试件浸泡、试件干燥、试件质量测量和数据分析等步骤。
具体的试验方法如下。
三、试验方法1.试件制备试件应按照标准尺寸制备,一般为100mm×100mm×100mm的立方体试件或150mm×150mm×150mm的立方体试件。
试件应采用混凝土外加剂配合比设计制备,并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振捣和养护,保证试件达到标准的强度要求。
2.试件浸泡试件浸泡时间一般为28天,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试件应在标准条件下浸泡,水温应保持在20℃~30℃之间,水深应保持在试件高度的2倍以上。
试件在浸泡过程中应保持水面以上,以避免水压对试件的影响。
3.试件干燥试件浸泡结束后,应将试件取出并进行干燥。
试件应放置在通风良好、温度适宜的环境中,待试件完全干燥后进行下一步操作。
4.试件质量测量试件干燥后,应测量试件的质量,记录下试件的质量值。
同时,应测量试件的尺寸,记录试件的长、宽、高等尺寸参数。
5.数据分析试验数据应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统计和分析。
计算试件的抗渗系数和抗渗指数等参数,评估混凝土外加剂的抗渗性能。
四、试验参数1.抗渗系数抗渗系数是指试件浸泡一定时间后,混凝土试件内部的渗透流量与试件的有效截面积之比。
抗渗系数的计算公式为:K=Q/(A×t)其中,K为抗渗系数,Q为试件内部的渗透流量,A为试件的有效截面积,t为试件浸泡时间。
一、定义外加剂混凝土外加剂的定义见GB 8075-87《混凝土外加剂分类、命名与定义》。
基准水泥符合本标准附录A“混凝土外加剂性能检验用基准水泥技术条件”要求的、专门用于检验混凝土外加剂性能的水泥。
基准混凝土按照本标准试验条件规定配制的不掺外加剂的混凝土。
二、技术要求掺外加剂混凝土性能指标掺外加剂砼性能指标应符合表1的表示。
外加剂种类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早强减水剂性能指标试验项目一等品合格品一等品合格品一等品合格品减水率,% ≥8 ≥5 ≥12 ≥10 ≥8 ≥5泌水率比,% ≤95 ≤100 ≤100 ≤100 ≤95 ≤100含气量,% ≤3.0 ≤4.0 ≤3.0 ≤4.0 ≤3.0 ≤4.0-60~-60~-60~-60~-60~-60~凝结时间之差初凝+90 +120 +90 +120 +90 +120 min 终凝-60~-60~-60~-60~-60~-60~+90 +120 +90 +120 +90 +1201D - - ≥140 ≥130 ≥140 ≥1303D ≥115 ≥110 ≥130 ≥125 ≥135 ≥120抗压强度比,% 7D ≥115 ≥110 ≥125 ≥120 ≥120 ≥11528D ≥110 ≥105 ≥120 ≥115 ≥110 ≥10590D ≥100 ≥100 ≥100 ≥100 ≥100 ≥100收缩率比,% 90D ≤120 ≤120 ≤120相对耐久性指标,%钢筋锈蚀应说明对钢筋有无锈蚀危害缓凝减水剂引气减水剂早强剂缓凝剂引气剂一等品合格品一等品合格品一等品合格品一等品合格品一等品合格品≥8 ≥5 ≥10 ≥10 - - - - ≥6 ≥6≤95 ≤100 ≤70 ≤80 ≤100 ≤100 ≤100 ≤110 ≤70 ≤80≤3.0 ≤4.0 3.5~5.5 3.5~5.5 - - - - 3.5~5.5 3.5~5.5+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210 +210 +90 +120 +90 +120 +210 +210 +60 +60≤+210 ≤+210 -60~ -60~ -60~ -120~ ≤+210 ≤+210 +60~ -60~ +90 +120 +90 +120 +60 +60- - - - ≥140 ≥125 - - - -≥110 ≥100 ≥115 ≥110 ≥130 ≥120 ≥100 ≥90 ≥95 ≥80≥110 ≥110 ≥110 ≥110 ≥115 ≥110 ≥100 ≥90 ≥95 ≥80≥110 ≥105 ≥110 ≥110 ≥100 ≥100 ≥100 ≥90 ≥90 ≥80≥100 ≥100 ≥100 ≥100 ≥100 ≥95 ≥100 ≥90 ≥90 ≥80≤120 ≤120 ≤120 ≤120 ≤120200次≥80 ≥300 200次≥80 ≥300注:①除含气量外,表中所列数据为掺外加剂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的差值或比值。
混凝土外加剂含固量检测解决方案——折光仪法混凝土外加剂(英文:concrete admixtures)简称外加剂,是指在拌制混凝土的过程中掺入用以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物质。
混凝土外加剂的掺量一般不大于水泥质量的5%。
混凝土外加剂产品的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的规定。
混凝土外加剂按主要功能分为四类:(1)改善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能的外加剂,包括各种减水剂、引气剂和泵送剂等;(2)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硬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缓凝剂、早强剂和速凝剂等;(3)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剂,包括引气剂、防水剂和阻锈剂等;(4)改善混凝土其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加气剂、膨胀剂、防冻剂、着色剂、防水剂和泵送剂等。
含固量的检测《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T8077-2012)中所规定的含固量检测方法——烘干称重法。
但此种方法有两个主要的缺限:1.所需时间长:称量瓶的干燥称重,外加剂在烘箱中高温烘干至恒重,干燥器中冷却。
整个过程需要很长的时间:奈系,脂肪系试样需8-9小时,而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根据其含固量不同恒重时间需14-16小时。
2.有些外加剂,比如聚羧酸减水剂在高温下产生挥发,甚至发生化学反应等使测试结果偏低。
基于此,我司建议采用折光仪测试外加剂的Brix值(可溶性固形物),进行含固量的快速简便测量。
折光仪,又称折射仪,是利用光线测试液体浓度的仪器,通过溶液的折射率与其浓度的对应关系的换算来测量试液的浓度。
当物质的浓度增加,它的折射率引相称地升高。
根据《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T8077-2012)中的要求,重复性限为0.30%,再现性限位0.50%,含固量依据外加剂种类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以减水剂为例,水剂含固量一般有20%,40%(又称母液),60%等几种。
可以采用我司的迷你数显折射仪Pal系列。
Pal系列迷你折射仪具有革命性的外部光线阻止功能,超凡的防尘防水性能(IP65),如不慎落水可浮于水面,可流水直接冲洗,采用清水清零,操作简便,具有温度补偿功能,测量温度高达100℃。
外加剂减水率试验方法外加剂减水率试验方法是用于测定外加剂在混凝土或水泥浆中的减水效果的试验方法。
以下是一种常用的外加剂减水率试验方法的步骤:1. 材料准备:- 外加剂:选择待测试的外加剂,并按照其使用说明书中的要求配置好。
- 混凝土或水泥浆:根据需要,制备一定量的混凝土或水泥浆来进行试验。
2. 试验装置准备:- 容器:准备一个足够宽口的容器,用于搅拌混凝土或水泥浆。
- 搅拌器:可以使用电动搅拌器或搅拌棒进行搅拌。
- 称量器:用于准确称量外加剂和混凝土或水泥浆的重量。
3. 试验程序:a. 称重:- 先称量一定量的混凝土或水泥浆,并记录下其重量。
- 然后按照外加剂使用说明书中的要求,称量适量的外加剂,并记录其重量。
b. 制备混凝土或水泥浆:- 将混凝土或水泥浆倒入容器中。
- 根据需要,加入适量的水,并开始搅拌。
- 若有其他添加剂需要加入,也可以在此步骤中将其加入混合物中。
c. 加入外加剂:- 在搅拌过程中,根据需要,逐渐加入已经称量好的外加剂。
- 监测混凝土或水泥浆的流动性,确保其达到预期减水效果。
d. 减水率测定:- 在搅拌过程中,每隔一定时间,用棒子或其他工具将混凝土或水泥浆抽取一小部分,并测量其流动性。
- 测量时可以使用减水器,将混凝土或水泥浆从一定高度倒入减水器中,并记录下其流动时间。
- 根据测量结果,计算混凝土或水泥浆的减水率。
减水率的计算公式为:减水率= (流动时间/ 控制样品流动时间) ×100%。
4. 数据分析:- 将所有测量得到的减水率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 可以绘制减水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评估外加剂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这是一种常见的外加剂减水率试验方法,但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如霍普金斯法、激光光电传感器法等,可以根据具体的实验要求和设备条件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试验。
此外,为了获得更准确的结果,试验过程中还应注意控制各种操作和环境条件的影响,例如温度、湿度等。
混凝土外加剂凝结时间差测定方法(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建设工程)凝结时间差按下式计算△T=T t-T c式中:△T——凝结时间之差,(min)T t——受检混凝土的初凝或终凝时间,(min)出机后测定的含气量,%T c——基准混凝土的初凝或终凝时间,(min)凝结时间采用贯入阻力仪测定,仪器精准度为10N,凝结时间测量方法如下:将混凝土拌合物用5mm(圆孔筛)振动筛筛出砂浆,拌匀后装入上口内径为160mm,下口内径为150mm,将高150mm的刚性不渗水的金属圆筒,试样表面应略低于筒口约10mm,用振动台振实,约3s—5s,置于(20±2)℃的环境中,容器加盖。
一般基准混凝土在成型后3h—4h,掺早强剂的在成型后1h—2h,掺缓凝剂的在成型后4h—6h开始测定,以后每0.5h或1h测定一次,但在临近初、终凝时,可以缩短测定间隔时间,每次测定点应避开前一次测孔,其净距为试针直径的2倍,但至少不小于15mm,试针与容器边缘之距离不小于25mm.测定初凝时间用截面积为100mm2的试针,测定终凝时间用20mm2的试针。
测试时,将砂浆试样筒置于贯入阻力仪上,测针端部与砂浆表面接触,然后在(10±2)s内均匀地使测针贯入砂浆(25±2)mm深度。
记录贯入阻力,精确至10N,记录测量时间,精确至1min.贯入阻力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MPaR=P/A式中:R——贯入阻力,(MPa)P——贯入深度达25mm时所需的净压力,(N)A——贯入阻力仪试针的截面积,(mm2)根据计算结果,以贯入阻力值为纵坐标,测试时间为横坐标,绘制贯入阻力值与时间关系曲线,求出贯入阻力值达3.5MPa时,对应的时间作为初凝时间;贯入阻力值达28MPa时,对应的时间作为终凝时间,从水泥与水接触时开始计算凝结时间。
试验时,每批混凝土拌合物取一个试样,凝结时间取三个试样的平均值。
若三批试验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之中有一个与中间值之差超过30min,把最大值与最小值一并舍去,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验的凝结时间。
混凝土外加剂的环保标准与检测技术规程一、前言混凝土外加剂是指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添加的一种化学品,能够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随着环保意识不断提高,对混凝土外加剂的环保标准和检测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旨在对混凝土外加剂的环保标准和检测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二、混凝土外加剂的环保标准(一)国内外相关法规标准1.我国《混凝土外加剂质量管理规定》(JG/T223-2007),其中规定混凝土外加剂的环保指标。
2.欧盟《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法规》(REACH),对混凝土外加剂中的化学物质进行了限制和管理。
3.美国环保局(EPA)对混凝土外加剂的使用和管理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和标准。
(二)混凝土外加剂的环保指标1.挥发性有机物(VOCs):混凝土外加剂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一定的影响,应严格控制其含量。
2.重金属:混凝土外加剂中的重金属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较大的危害,应尽量减少其含量。
3.卤素化合物:混凝土外加剂中的卤素化合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一定的影响,应严格控制其含量。
4.其它有害物质:如苯、甲醛、甲苯等,都应控制其含量。
(三)混凝土外加剂的环保标志1.绿色环保标志:混凝土外加剂通过绿色环保标志认证,表明其符合环保标准,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
2.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混凝土外加剂通过ISO 14001认证,表明其已建立环境管理体系,能够持续改善环境表现。
三、混凝土外加剂的检测技术规程(一)混凝土外加剂的理化性质检测1.外观检测:检测混凝土外加剂的颜色、形态、气味等外观特征。
2.比表面积检测:检测混凝土外加剂的比表面积,可以反映混凝土外加剂的分散性和活性。
3.密度检测:检测混凝土外加剂的密度,可以反映其成分和含量。
(二)混凝土外加剂的环保指标检测1.挥发性有机物检测:采用气相色谱法或液相色谱法检测混凝土外加剂中的挥发性有机物的含量。
2.重金属检测: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或荧光光谱法检测混凝土外加剂中的重金属的含量。
1.引用标准GB8074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GB8075 混凝土外加剂的分类、命名与定义GB8076 混凝土外加剂GB50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T176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1345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80μm筛筛析法)GB/T1346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12573 水泥取样方法GB/T17671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 法)GB/T8077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T50080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4357 碳素弹簧钢丝GB/T14684 建筑用砂GB/T14685 建筑用卵石、碎石GBJ82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JGJ55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63 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C473 混凝土泵送剂JC474 砂浆、混凝土防水剂JC476 混凝土膨胀剂JC477 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JC/T420 水泥原料中氯的化学分析方法3术语3.0.1 引气高效减水剂兼有引气和高效减水功能的外加剂。
3.0.2 引气缓凝高效减水剂兼有引气、缓凝和高效减水功能的外加剂。
3.0.3 高温缓凝剂在温度35±3℃,相对湿度60±3.0.4 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以羧酸类梳形接枝共聚物为主体的外加剂。
3.0.5 抗裂防水剂兼有抗裂防渗、高效减水和膨胀性能的多功能外加剂。
3.0.6 混凝土膨胀剂其定义见JC476,其余混凝土外加剂的定义见GB8075。
3.0.7 基准水泥符合标准GB8076附录A 要求的、专门用于检验混凝土外加剂性能的水泥。
3.0.8 基准混凝土按照本标准试验条件规定配制的不掺有外加剂的混凝土。
3.0.9 受检混凝土按照本标准试验条件规定配制的掺有外加剂的混凝土。
4适用范围4.1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4.1.1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及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可用于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并可制备高强高性能混凝土。
6.1 范围本方法规定了用于水泥混凝土中外加剂的匀质性和掺外加剂混凝土性能试验方法.本方法适用于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缓凝高效减水剂、早强减水剂、缓凝减水剂、早强剂、缓凝剂、引气剂、泵送剂、防水剂、防冻剂、膨胀剂和速凝剂共十四种混凝土外加剂。
6.2 一般规定1)每项试验次数规定为两次.用两次试验平均值表示测定结果.2)本标准所列允许差为绝对偏差6.3 固体含量测定主要用于测定混凝土外加剂的固体物质的百分含量。
6.3.1 仪器设备1)分析天平——称量200g,感量0.1mg;2)恒温干燥箱——能控温在0~200℃范围内;3)带盖称量瓶——容积25mm×65mm;4)干燥器——内盛变色硅胶等干燥剂。
6.3.2试验步骤1)将洁净的带塞称量瓶在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其质量,(m);2)称量固体试样1~2g或液体试样3~5g,装入已经恒重的称量瓶内,盖好盖子称出试样及称量瓶的总质量,(m1);3)将盛有试样的称量瓶打开盖子,放入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后,称量其质量。
(m2)。
6.3.3结果计算固体物含量按1-1式计算。
m 2-mX固= ×100% …………………………………1-1 m1-m式中 X固——固体物含量,%;m——称量瓶的重量,g;m1——称量瓶和试样的质量,g;m2——称量瓶和试样烘干至恒重后的质量,g。
固体含量试验结果取两个试样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试值,结果精确至0.01%。
6.3.4 允许差室内允许差为0.30%.室间允许差为0.50%.6.4 pH值测定6.4.1 pH值测定原理pH值根据奈斯特(Nernst)方程E=E0+0.05915×log[H+],E=E-0.05915pH,利用一对电极在不同pH值溶液中能产生不同的电位差,这一对电极由测试电极(玻璃电极)和参比电极(饱和甘汞电极)组成。
混凝土外加剂耐久性试验标准一、前言混凝土外加剂是指在混凝土中掺入一定量的化学物质,以改善混凝土的某些性能,如强度、流动性、耐久性等。
而混凝土外加剂耐久性是指混凝土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耐久性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外加剂耐久性试验标准。
二、试验目的本试验旨在评估混凝土外加剂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确保混凝土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具备足够的耐久性能。
三、试验方法1.试验材料试验所需材料包括:水泥、细集料、粗集料、混凝土外加剂、水和试验设备。
2.试验流程(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按照试验要求,设计混凝土配合比。
(2)混凝土制备:按照设计配合比制备混凝土。
(3)试件制备:将混凝土倒入模具中,振实,然后平整表面,最后标记试件编号。
(4)试件养护:放置试件在养护室中进行养护。
(5)试件检测:取出试件,进行各项检测。
四、试验内容1.抗压强度试验试验目的:测试混凝土外加剂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试验步骤:(1)试件制备:按照试验要求,制备试件。
(2)试件养护:放置试件在养护室中进行养护。
(3)试件检测:取出试件,进行抗压强度测试。
2.抗渗性试验试验目的:测试混凝土外加剂对混凝土抗渗性的影响。
试验步骤:(1)试件制备:按照试验要求,制备试件。
(2)试件养护:放置试件在养护室中进行养护。
(3)试件检测:取出试件,进行抗渗性测试。
3.冻融循环试验试验目的:测试混凝土外加剂对混凝土耐冻融性的影响。
试验步骤:(1)试件制备:按照试验要求,制备试件。
(2)试件养护:放置试件在养护室中进行养护。
(3)试件检测:取出试件,进行冻融循环试验。
4.碳化深度试验试验目的:测试混凝土外加剂对混凝土抗碳化性的影响。
试验步骤:(1)试件制备:按照试验要求,制备试件。
(2)试件养护:放置试件在养护室中进行养护。
(3)试件检测:取出试件,进行碳化深度试验。
五、试验结果的评估试验结果评估将根据试验内容和试验目的来进行。
1.抗压强度试验评估标准:根据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值和试验要求,评估混凝土外加剂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