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Android 3D相册实验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1.07 MB
- 文档页数:10
手机摄影实验课实验报告手机摄影实验课实验报告摄影是一门艺术,既可以用专业相机进行拍摄,也可以用手机进行拍摄。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摄影逐渐成为一种流行趋势。
为了提高自己的摄影技能,我参加了手机摄影实验课,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实验一:光线与构图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光线对照片的影响以及构图的重要性。
我选择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找了一个花园作为拍摄地点。
我发现,阳光照射在花朵上,使得花朵的颜色更加鲜艳,细节更加清晰。
我尝试了不同的角度和构图方式,发现将花朵放置在画面的一侧,留下一片空白的背景,能够更好地突出花朵的美丽。
实验二:景深与对焦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景深的概念以及对焦的技巧。
我选择了一个室内的场景,摆放了一些不同距离的物体。
通过调整手机的焦距和对焦点,我发现可以改变照片中物体的清晰度和背景的模糊程度。
当我将焦点放在近距离物体上时,背景变得模糊,物体更加突出。
而当我将焦点放在远距离物体上时,整个画面都变得清晰。
实验三:色彩与滤镜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如何利用手机的滤镜功能来调整照片的色彩效果。
我选择了一个日落的海滩作为拍摄地点。
通过使用不同的滤镜,我发现可以改变照片的色调和氛围。
比如,使用黑白滤镜可以给照片增加一种朦胧的感觉,而使用鲜艳滤镜则可以增强照片的色彩鲜艳度。
不同的滤镜可以帮助我们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和主题。
实验四:后期处理与修饰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手机上的后期处理软件来对照片进行修饰。
我选择了一张照片,使用了调整亮度、对比度和饱和度的功能,使得照片更加生动。
我还尝试了添加滤镜和特效,使得照片更加有艺术感。
通过后期处理,我发现可以将一张普通的照片变得更加出色。
通过这些实验,我不仅学到了手机摄影的基本技巧,还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
手机摄影虽然相对于专业相机来说有一些限制,但是通过合理的运用技巧和后期处理,我们仍然可以拍摄出令人惊艳的照片。
此外,手机摄影还具有便携性和实时分享的优势,使得我们可以随时随地记录下美好的瞬间。
一、实验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对于照片存储和管理的需求日益增长。
传统的相册在照片存储、分类、检索等方面存在诸多不便,而智慧相册作为一种新型的照片管理工具,通过智能化手段,实现了照片的自动分类、人脸识别、地点定位等功能,极大地提高了照片管理的效率和便捷性。
本实验旨在探究智慧相册的应用效果,评估其对于照片管理的实用性和便捷性。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智慧相册的基本功能及操作流程;2. 评估智慧相册在照片管理方面的实用性;3. 分析智慧相册在照片检索、分类等方面的性能;4. 探讨智慧相册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三、实验材料1. 智能手机(具备智慧相册功能的设备);2. 智慧相册应用软件;3. 实验照片数据集(包括不同场景、人物、地点的照片)。
四、实验方法1. 熟悉智慧相册应用软件,了解其基本功能及操作流程;2. 将实验照片数据集导入智慧相册应用软件;3. 评估智慧相册在照片管理方面的实用性,包括照片分类、检索、备份等功能;4. 分析智慧相册在照片检索、分类等方面的性能,对比传统相册;5. 总结智慧相册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五、实验步骤1. 熟悉智慧相册应用软件:打开智能手机,下载并安装智慧相册应用软件。
阅读软件使用说明,了解其基本功能及操作流程。
2. 导入实验照片数据集:打开智慧相册应用软件,按照提示导入实验照片数据集。
3. 评估智慧相册在照片管理方面的实用性:a. 照片分类:观察智慧相册是否能够自动将照片分类,如时间、地点、人物等;b. 检索:尝试使用关键词、人脸识别、地点定位等功能检索照片;c. 备份:测试智慧相册的备份功能,确保照片数据的安全性。
4. 分析智慧相册在照片检索、分类等方面的性能:a. 对比传统相册:将智慧相册与传统相册在照片检索、分类等方面的性能进行对比;b. 评估性能:根据实际使用效果,评估智慧相册在照片检索、分类等方面的性能。
5. 总结智慧相册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a. 优点:总结智慧相册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点,如便捷性、智能化、安全性等;b. 缺点:总结智慧相册在实际应用中的缺点,如功能限制、兼容性问题等。
三维动画实习报告三维动画实习报告范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
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维动画实习报告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维动画实习报告范文1一、实习目的1、实习意义对于任何一位大学生来说,专业实习是一个很关键的学习内容,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对于我们来说,平常学到的都是书面上的知识,而专业实习正好就给了我们一个正式在投身社会工作之前把理论知识与实际设计联系起来的机会,本次实习作为离校就业前的最后一次实习,将为我们今后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本次在企业的实习,让我们提前感受到了企业就业的工作气氛,熟悉了企业工作的流程。
专业实习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通过实习所学的内容来完善我们的毕业设计,所以我们在实习过程中还会收集三维动画行业相关资料、了解行业的基本技术和发展现状,从而制定毕业设计设计思路与方法,认真完成好这次实习,为完成好毕业设计做好充分的准备,也为不久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2、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国外三维动画起步较早,从1995年由皮克斯与迪士尼合作推出的第一部全电脑三维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开始,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三维动画影片制作流程,在剧情与效果设计上都达到了好莱坞大片的标准、每上映一部三维动画电影都在前人的技术与视觉效果上有质的飞跃。
特别是在材质灯光的艺术效果上,实在是令人叹服。
如《机器人总动员》(《飞屋环游记》( 《卑鄙的我》(《老雷斯的故事》等优秀作品都是巅峰之作。
国内三维动画起步较晚,但近年来三维动画产业得到了广泛关注,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扶持政策。
在发布了《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限制了国外动画片的播放,促使动画市场每年正以的速度迅速扩大,刺激国内动画产量陡增。
目前在我国,动漫制作机构已达到近6000家。
[2]目前,国产三维动画发展迅速,也上映了不少国产优秀三维动画作品,如《小狐狸发明记》《秦时明月》(《海鲜陆战队》《兔侠传奇》(等、但整体水平还与国外优秀作品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剧情、动作、材质灯光等方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就整个三维动画行业来看,作为一个精神文化产业,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必将集中在创新上,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创新,重要的还有剧情、风格上的创新。
Android实验报告—UI设计(定稿)第一篇:Android实验报告—UI设计(定稿)Android UI设计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深入了解Android程序框架结构、了解和掌握Android界面设计和界面编程。
通过程序设计,掌握常用界面控件、菜单、以及界面事件的响应。
实验要求:设计程序实现一个电子菜单,应具有显示菜单功能和选菜功能。
通过选择,将选中的菜单选项在界面做显示,如下图:[实现提示]1、建立Android工程,其中工程名称:MenuSelect579 应用名称:MenuSelect579 包名称:.bistu.dj1001.MenuSelect579 Activity名称:MenuSelect5792、工程建立完毕后,进行相应界面设计,再编写Java文件程序源码package .bistu.dj1001.MenuSelect579;import android.app.Activity;import android.os.Bundle;import android.view.ContextMenu;importandroid.view.ContextMenu.ContextMenuInfo;import android.view.Menu;import android.view.MenuItem;import android.view.View;import android.widget.TextView;public class MenuSelect579 extends Activity {/** Called when the activity is first created.*/TextView LabelView = null;public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setContentView(yout.main);LabelView=(TextView)findViewById(bel);registerForContextMenu(La belView);}final static int CONTEXT_MENU_1 = Menu.FIRST;final static int CONTEXT_MENU_2 = Menu.FIRST+1;final static int CONTEXT_MENU_3 = Menu.FIRST+2;@Overridepublic void onCreateContextMenu(ContextMenu menu, View v,ContextMenuInfo menuInfo){menu.setHeaderTitle(“今日菜单”);menu.add(0, CONTEXT_MENU_1, 0,“宫保鸡丁”);menu.add(0, CONTEXT_MENU_2, 1,“干煸豆角”);menu.add(0, CONTEXT_MENU_3, 2,“鱼香肉丝”);}@Override}public boolean onContextItemSelected(MenuItem item){} switch(item.getItemId()){case CONTEXT_MENU_1: LabelView.setText(“宫保鸡丁”);return true;case CONTEXT_MENU_2: LabelView.setText(“干煸豆角”);return true;case CONTEXT_MENU_3: LabelView.setText(“鱼香肉丝”);return true;} return false;程序运行结果:实验心得体会:(可选)通过本次实验熟悉了android的界面设计简单方法和界面编程,锻炼了实际动手能力,熟悉了Android程序框架结构、Android界面设通过程序设计,掌握了常用界面控件、菜单、以及界面事件的响应。
3d实验报告3D实验报告引言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3D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一次关于3D技术的实验,探索其在视觉感知、娱乐、医学和教育等方面的潜在应用。
实验设计与方法本次实验采用了一种基于立体成像原理的3D技术,通过特殊的眼镜和屏幕,将图像以立体形式呈现给被试者。
实验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视觉感知实验,第二部分是娱乐和教育应用实验。
视觉感知实验在视觉感知实验中,被试者需要观看一系列以3D形式呈现的图像,并根据要求进行判断。
实验结果显示,相比于传统的2D图像,3D图像能够更好地激发被试者的视觉感知能力,提高他们对图像细节的辨别能力。
娱乐和教育应用实验在娱乐和教育应用实验中,被试者参与了一次虚拟现实游戏和一次3D教育课程。
虚拟现实游戏中,被试者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游戏场景,增强游戏的沉浸感和娱乐性。
而在3D教育课程中,被试者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结果与讨论实验结果表明,3D技术在视觉感知、娱乐和教育方面都具有巨大的潜力。
首先,3D图像能够更好地模拟真实世界,提高被试者对图像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其次,3D技术能够为娱乐产业带来更多可能性,提供更多沉浸式的游戏体验。
最后,在教育领域,3D技术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知识吸收的效果。
结论综上所述,本次实验展示了3D技术在视觉感知、娱乐和教育方面的潜力。
然而,我们也应该认识到,3D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3D技术在更多领域的应用,为人们带来更多的乐趣和便利。
致谢在此,我们要感谢所有参与本次实验的被试者,以及为实验提供支持和帮助的工作人员。
感谢你们的付出和支持,使得本次实验能够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1] Smith, J. (2018). The Impact of 3D Technology on Visual Perception. Journalof Visual Science, 36(2), 123-135.[2] Brown, A., & Johnson, R. (2019).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of 3D Technology in Entertainment and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ertainment Technology, 45(3), 67-78.附录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的详细报告可在附录中查看。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手机模型标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通过实验,掌握手机模型标定的操作步骤。
3. 分析标定结果,评估手机模型的测量精度。
二、实验原理手机模型标定是指通过实验方法确定手机相机与真实世界坐标之间的映射关系。
手机相机拍摄的照片中,每个像素点对应真实世界中的一个点,通过标定实验可以确定这些像素点与真实世界坐标之间的对应关系。
标定实验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准备标定板:标定板是一个包含多个已知尺寸的方格图案,用于提供多个标定点。
2. 拍摄标定板:在标定板前拍摄多张照片,确保标定板覆盖在手机相机的视野范围内。
3. 识别标定点:使用图像处理技术识别照片中的标定点,提取其坐标信息。
4. 标定计算:根据标定板的信息和相机拍摄的照片,进行标定计算,得到相机内参和外参。
5. 结果评估:分析标定结果,评估手机模型的测量精度。
三、实验器材1. 手机:用于拍摄标定板照片。
2. 标定板:用于提供标定点。
3. 数据线:用于连接手机和电脑。
4. 电脑:用于处理照片和进行标定计算。
四、实验步骤1. 准备标定板:将标定板放置在平整的桌面上,确保标定板与手机相机视线垂直。
2. 拍摄标定板:使用手机拍摄多张标定板照片,确保照片中包含标定板的全貌,且标定板覆盖在手机相机的视野范围内。
3. 识别标定点: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如OpenCV)识别照片中的标定点,提取其坐标信息。
4. 标定计算:使用标定算法(如Levenberg-Marquardt算法)进行标定计算,得到相机内参和外参。
5. 结果评估:分析标定结果,评估手机模型的测量精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定板照片拍摄:共拍摄了10张标定板照片,每张照片包含标定板的全貌。
2. 标定点识别:使用OpenCV识别了照片中的标定点,共识别出80个标定点。
3. 标定计算:使用Levenberg-Marquardt算法进行标定计算,得到相机内参和外参。
4. 结果评估:根据标定结果,手机模型的测量精度达到了±0.5mm。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安卓开发环境及工具的使用。
2. 掌握安卓应用程序的基本开发流程。
3. 学习安卓界面设计、布局、事件处理等基本技能。
4. 提高编程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开发工具:Android Studio3.53. 编程语言:Java4. 虚拟机:Android 9.0 (Pie)三、实验内容1. 创建安卓项目2. 设计界面3. 编写功能代码4. 测试与调试四、实验步骤1. 创建安卓项目(1)打开Android Studio,点击“Start a new Android Studio project”;(2)选择“Empty Activity”模板,点击“Next”;(3)输入项目名称、保存位置等信息,点击“Finish”;(4)在项目目录中,找到MainActivity.java文件,修改其中的代码,以实现特定功能。
2. 设计界面(1)打开res/layout/activity_main.xml文件;(2)使用布局编辑器设计界面,添加控件(如Button、EditText等);(3)设置控件的属性(如文本、颜色、大小等)。
3. 编写功能代码(1)在MainActivity.java文件中,编写代码实现功能;(2)例如,编写按钮点击事件,实现数据计算、页面跳转等操作。
4. 测试与调试(1)在Android Studio中,点击“Run”按钮,启动模拟器或连接真机进行测试;(2)观察程序运行效果,如有问题,进行调试;(3)根据需要,修改代码,直至程序正常运行。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本次实验成功创建了一个安卓应用程序,实现了简单的功能,如按钮点击事件、页面跳转等。
2. 实验分析(1)在创建安卓项目时,熟悉了Android Studio的使用,掌握了项目结构及文件管理方法;(2)在设计界面时,学会了使用布局编辑器,掌握了常用控件的属性设置;(3)在编写功能代码时,学习了Java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掌握了事件处理及页面跳转等操作;(4)在测试与调试过程中,提高了问题定位及解决能力。
引言:本文是关于安卓实验的报告书,主要对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和实验总结进行详细阐述。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学习和实践安卓开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通过实验掌握安卓应用的开发流程以及常用控件和功能的实现方法。
概述:正文内容:1.控件的使用1.1Button按钮的使用1.2EditText文本输入框的使用1.3TextView文本显示控件的使用1.4ImageView图片显示控件的使用1.5CheckBox复选框的使用1.6RadioButton单选按钮的使用1.7Spinner下拉列表的使用1.8ListView列表控件的使用1.9ProgressBar进度条控件的使用2.布局的设计2.1LinearLayout线性布局的使用2.2RelativeLayout相对布局的使用2.3FrameLayout帧布局的使用2.4TableLayout表格布局的使用2.5ConstrntLayout约束布局的使用2.6ScrollView滚动布局的使用2.7GridLayout网格布局的使用2.8DrawerLayout抽屉布局的使用2.9CoordinatorLayout协调布局的使用3.数据存储与读取3.1SharedPreferences轻量级数据存储的使用3.2文件存储与读取的方法3.3SQLite数据库的使用3.4ContentProvider内容提供者的使用3.5数据库升级与版本管理4.网络通信4.4Retrofit的使用4.5JSON数据的解析与封装4.6网络请求的异步处理4.7WebSocket的实现方法4.8WebView的使用5.应用调试与测试5.1Logcat日志调试工具的使用5.2AndroidProfiler性能分析工具的使用5.3Monkey测试工具的使用5.4JUnit测试框架的使用5.5Espresso自动化测试的使用5.6MonkeyRunner自动化测试的使用5.7UIAutomator自动化测试的使用5.8Appium跨平台测试框架的使用5.9FirebaseTestLab云端测试的使用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对安卓开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Android实验一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 Android 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熟悉 Android 开发环境的搭建,并通过创建一个简单的 Android 应用程序,初步了解 Android 应用的基本架构和开发流程。
二、实验环境1、操作系统:Windows 102、 Android Studio:版本 4123、 JDK:版本 18三、实验内容及步骤(一)Android 开发环境搭建1、下载并安装 JDK,配置好环境变量。
2、下载 Android Studio 安装包,按照安装向导进行安装。
3、启动 Android Studio,进行一些初始设置,如选择主题、安装必要的组件等。
(二)创建 Android 项目1、打开 Android Studio,选择“Start a new Android Studio project”。
2、填写项目名称(如“MyFirstAndroidApp”)、项目位置、包名等信息。
3、选择应用的最低支持 Android 版本和目标 Android 版本。
4、选择项目模板,这里我们选择“Empty Activity”。
(三)项目结构介绍1、打开项目后,我们可以看到项目的结构。
主要包括“app”目录、“gradle”目录等。
2、“app”目录下包含了应用的代码、资源文件等。
其中,“java”目录存放 Java 代码,“res”目录存放资源文件,如布局文件(layout)、字符串资源(values)、图片资源(drawable)等。
(四)编写代码1、打开“MainActivityjava”文件,这是应用的主活动类。
2、在“onCreate”方法中,我们可以进行一些初始化操作。
(五)设计布局1、打开“activity_mainxml”文件,这是应用的主布局文件。
2、使用 XML 标记语言来设计界面布局,如添加 TextView、Button 等控件。
(六)运行应用1、连接真机或使用模拟器。
package lin.example.helloui;Android中有许多常用控件:文本框:TextView、EditText按钮:Button、RadioButton、CheckBox、ImageButton二,界面布局package lin.example.hellouib;import android.app.Activity;import android.os.Bundle;import android.widget.TextView;import android.widget.Button;public class MainActivity extends Activity { @Override(2)ativity_main.xml:<LinearLayout xmlns:android="/apk/res/android"xmlns:tools="/tools"android:id="@+id/container"android:orientation="vertical"android:layout_width="fill_parent"android:layout_height="fill_parent"tools:context="lin.example.hellouib.MainActivity"tools:ignore="MergeRootFrame"><LinearLayout5、结果分析与实验体会本次试验我们学习Android的视图层与UI设计,再是严重我们熟悉了发中的UI设计,包括了解和熟悉常用控件的使用、界面布局和事件时间处理等内容,在熟悉和掌握了界面控件设计后,使我们更加了解了Android界面布局,控件的时限和属性设置,并且学会了创建和使用定制的控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