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句子成分和主干
- 格式:ppt
- 大小:194.50 KB
- 文档页数:16
《中考语文复习划分句子成分》ppt课件•句子成分概述•主谓宾定状补基本概念及功能•划分句子成分方法与技巧•常见错误类型及纠正方法目录•实战演练与解题策略•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句子成分概述句子成分定义与分类句子成分定义句子成分分类主语表示句子陈述的对象,是句子的主要成分,一谓语表示主语的动作或状态,是句子的核心成分,一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句子成分在语言表达中作用010204中考对句子成分掌握要求了解句子成分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能够准确划分句子成分,理解各成分在句子中的作用。
能够运用句子成分知识分析和理解复杂句子。
在阅读和写作中能够灵活运用句子成分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03主谓宾定状补基本概念及功能表示句子主要说明的人或事物,通常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等充当。
在句子中通常位于谓语之前,是谓语陈述的对象。
例如:“他是一位优秀的学生。
”中的“他”就是主语。
主语:句子陈述对象或动作发出者谓语:描述主语动作或状态部分宾语:动作行为承受者表示动作行为直接承受者,通常由名词、代词等充当。
在句子中位于及物动词或介词之后,构成动宾或介宾关系。
例如:“他买了一本书。
”中的“一本书”就是宾语。
定语:修饰名词或代词成分表示名词或代词的性质、状态、数量等,通常由形容词、代词、数词、名词等充当。
在句子中位于名词或代词之前,对其进行修饰或限制。
例如:“红色的花”中的“红色”就是定语。
在句子中位于动词、形容词之前或之后,对其进行修饰或说明。
例如:“他昨天去了北京。
”中的“昨天”就是状语。
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地点、方式、条件等,或表示形容词的程度等,通常由副词、介词短语、不定式等充当。
状语:修饰动词、形容词等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程度、趋向等,通常由形容词、副词、介词短语、动词不定式等充当。
在句子中位于谓语之后,对谓语进行补充说明。
例如:“他跑得很快。
”中的“很快”就是补语。
补语: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结果、程度等划分句子成分方法与技巧缩句法:简化复杂句型,凸显主干信息去掉枝叶,保留主干将句子中的修饰成分、补充成分等去掉,只保留主语、谓语、宾语等核心成分。
中考复习之语法知识(知识清单)【一、词性之实词和虚词】一、实词1.名词(七上P13)名词名词很常见,有的表示人,如“娃娃”“姑娘”“青年”“农夫”;有的表示具体的事物,如“绿萍”“水藻”“铃铛”“镰刀”“蟋蟀”;有的表示抽象的事物,如“精神”“传统”“法律”“爱情”;还有的表示时间,如“秋天”“昨天”“过去”“早晨”。
这些都不难区分,使用时也不太容易出错。
需要注意的是另一类表示方位的名词,一般称为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里头”“外边”“以上”“之下”等。
大多数情况下,方位名词用在其他名词性词语的后边,表示事物所在的位置或范围。
例如:(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朱自清《春》)(2)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
(刘湛秋《雨的四季》)2.动词(七上P49)动词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做着动作——走、跑、唱、跳、打、躺等;很多时候我们会有某种心理活动——爱、恨、担心、喜欢、讨厌、想念、忘记、佩服等;而事物又总在不断发展变化着——增加、减少、扩大、提高、降低、发生、出现等。
这些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词,叫作动词。
大多数动词意义实在,较好把握;有一些动词用法比较特别,需要特别注意。
一类表示可能、应该、意愿,如“能”“能够”“会”“可能”“可以”“可”“要”“应”“应该”“应当”“肯”“敢”“愿”“愿意”等。
这类动词常常放在一般动词的前面。
例如:当我最后能正确地拼写这个词时,我自豪极了……(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一类表示动作趋向,如“上”“下”“去”“来”“进”“出”“到”“过”“过去”“上来”“回去”“起来”等。
这类动词往往放在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后边,用来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
例如: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还有一类表示判断,主要是一个“是”。
句子的成分和主干是什么句子的成分和主干是什么一、句子成分:主语:1、定义:陈述或说明的对象的语言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
B、一般表示谓语所说的是“谁”或“什么”。
3、符号:双行线。
谓语:1、定义:说明陈述或说明的对象的语言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B、一般表示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
3、符号:单行线。
宾语:1、定义:表示谓语动词的涉及对象的语言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
B、一般表示谓语“怎么样”或“是什么”。
3、符号:波浪线4、凡能原动词,如“希望、想、可以、说”等词后面的一般都作宾语处理。
定语:1、定义;用在主语和宾语前面,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语言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名词、形容词、动词、代词充当。
B、一般定语与中心词之间有“的”字连接。
3、符号:小括号()。
状语:1、定义:用在动词、形容词谓语前,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语言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副词、形容词、动词、表示处所和时间的名词和方位词充当。
B、一般状语与中心词之间有“地”字连接。
3、符号:中括号[ ]。
补语:1、定义:谓语后面的附加成分,对谓语起补充说明作用,回答“怎么样”、“多久”、“多少”(时间、处所、结果)之类问题的语言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副词充当。
B、一般补语与中心词之间有“得”字连接。
3、符号:单书名号〈〉。
二、句子主干:包括:主语、谓语、宾语。
三、找句子主干要注意的问题:1、碰到有否定词“不、没、没有”等的句子要把否定词保留在句子主干中。
如:我不看黄色书刊。
主干:我不看书刊。
2、主语、谓语、宾语的中心词是并列结构的,要把整个并列结构找出。
如: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主干:技术水平和艺术价值显示智慧和力量。
3、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句子应把整个短语保留在主干里。
如:我清楚地看见他来了。
专题13 句子的成分及类型(二)一、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中的“城阙”指京城、都城长安,“城阙辅三秦”中的“城阙”指城楼两边的高台。
B.《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中“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
C.“在抗疫的特殊时期,白衣护士把医院当成战场,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这是个因果关系的复句。
D.“母亲是我们家族中平凡而坚强的女性。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母亲平凡而坚强。
【答案】B【详解】A.错误,改为:“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中的“城阙”指城楼两边的高台,“城阙辅三秦”中的“城阙”指京城、都城长安;C.错误,句子间不构成因果关系;D.错误,“母亲是我们家族中平凡而坚强的女性。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母亲是女性;故选B。
2.下列各句中,括号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这句话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B.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这句话的主干是:母亲感到痛苦。
)C.执法人员近日加大了对市场上蔬菜抽样检测,以防止不合格农产品出现在百姓的餐桌上。
(这句话表意准确,没有语病。
)D.“读课文”“爱护花草”“完全相信”“获得友谊”(这四个短语中,“完全相信”与其他三个结构不同。
)【答案】C【详解】C选项句子是病句,成分残缺,缺少宾语,应该在“抽样检测”后面添加“的力度”,C错误,故选C。
3.下列各句中,括号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季里的三湖连江风景区,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这句话有语病。
)B.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
(这句话的主干是:人汲取知识。
)C.在生活困难的人家,一个人要是逼得父母动老本,那就是坏蛋,就是流氓,就是无赖了。
(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D.中国的国家实力即使..非常强大了,但.决不会走霸权扩张的道路。
(这句话中的关联词运用正确。
初中语文句子成分与划分主干基础难点全总结一、要点梳理句子的成分有六种——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其中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补充成分是:定语、状语、补语。
句子成分的符号为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可用‖划开。
一般完整的句子成分排列归纳为:(定语:修饰主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修饰宾语)宾语(补语)(一)主语1.多表示人或事物。
作为被陈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题。
例1:今天晚上‖特别冷。
例2:[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走出戈壁滩了。
2.以动作、性状或事情做陈述的对象的主语句。
例如:笑‖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
(二)谓语是对主语的叙述、描写或判断,能回答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
1.动词性词语经常做谓语例1:他‖[只]答应了<一声>。
例2:南海一中‖留下<过>(许多人)的梦。
2.形容词性词语也经常做谓语例1:太阳‖热烘烘的。
例2:人参这种植物,‖娇嫩<极了>。
3.主谓短语做谓语例如:这件事‖大家都赞成。
(主谓短语)4.名词性词语做谓语(这种情况很少见,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可参考文言文中的判断句)例1:鲁迅‖浙江绍兴人。
(名词短语)例2:她‖大眼睛,红脸蛋。
(定中短语,表容貌)(三)宾语是动作的对象或承受者,常位于及物动词或介词后面。
宾语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宾语从句等来担任。
1.名词性宾语这种情况较普遍,多数动词只能带名词性宾语,如:给、读、写、讲、修建、交流、挖、交换、校对、跟随等。
例如:玫瑰花我给你们俩十朵,给你紫红的,给她粉红的。
2.动词、主谓短语做宾语,它们充当宾语有一定条件,如:感到、加以、认为、觉得、希望、企图、建议、允许、提议、给以等。
例1:最有效的防御手段是进攻。
(动词作宾语)例2:谁说女子不如男?(主谓短语作宾语)(四)定语(“的”定语的标志)1.描写性定语,多由形容词性成分充当。
句子成分与划分主干知识精讲句子成分与划分主干是中考基础知识部分会涉及到的一个考点。
不仅是句子成分的判定与划分题型,在病句分析中也会运用到这一知识点。
在复杂成分的句子中学生容易分析不准确,造成主干划分失误。
本讲我们针对句子的六种成分进行逐一梳理,并讲解句子主干划分的原则与方法。
三点剖析一、要点梳理句子的成分有六种——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其中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补充成分是:定语、状语、补语。
句子成分的符号为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 ]、补语< >,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可用‖划开。
一般完整的句子成分排列归纳为:(定语:修饰主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修饰宾语)宾语(补语)(一)主语1.多表示人或事物。
作为被陈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题。
例1:今天晚上‖特别冷。
例2:[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走出戈壁滩了。
2.以动作、性状或事情做陈述的对象的主语句。
例如:笑‖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
(二)谓语是对主语的叙述、描写或判断,能回答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
1.动词性词语经常做谓语例1:他‖[只]答应了<一声>。
例2:南海一中‖留下<过>(许多人)的梦。
2.形容词性词语也经常做谓语例1:太阳‖热烘烘的。
例2:人参这种植物,‖娇嫩<极了>。
3.主谓短语做谓语例如:这件事‖大家都赞成。
(主谓短语)主语谓语4.名词性词语做谓语(这种情况很少见,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可参考文言文中的判断句)例1:鲁迅‖浙江绍兴人。
(名词短语)主语谓语例2:她‖大眼睛,红脸蛋。
(定中短语,表容貌)主语谓语(三)宾语是动作的对象或承受者,常位于及物动词或介词后面。
宾语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宾语从句等来担任。
1.名词性宾语这种情况较普遍,多数动词只能带名词性宾语,如:给、读、写、讲、修建、交流、挖、交换、校对、跟随等。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句子成分及其主干句子由不同的成分构成。
句子的成分主要有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谓语用来说明、陈述主语,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充当,一般表示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宾语在谓语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定语是名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状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
例1请找出下面句子的补语成分,并说明其作用。
广大人民干得热火朝天。
本句话中的补语是“热火朝天”,用在谓语动词“干”的后面,补充说明“干”的结果和程度,生动地描写了人们干活时的精神面貌和热烈场景。
例2请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丰收的麦田里,沉甸甸的麦穗,像一垄垄金黄的珍珠。
“沉甸甸”和“金黄”都是句子中的定语,用来表示麦子丰收时的状态,“沉甸甸”“金黄”写出了麦子成熟时的颜色和饱满程度,生动地描写了麦子丰收时的景象。
在句子构成过程中,各种成分分别有各自的作用,其中有些成分决定着句子的基本结构,它们是句子的主干,有些成分是附着在主干上的“枝叶”,对主干起修饰、限制、补充等作用。
所谓句子的主干,是指把句子中的定语、状语、补语(即“枝叶”成分)逐层压缩掉之后剩下的部分。
句子的主干一般是由主语或主语中心语、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和宾语或宾语中心语组成的。
例如: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把这一句的所有定语、状语都压缩掉,剩下的主干是“发现提供证据”,可以看出,这个句子的结构是完整的,句子成分的搭配是合理的。
结合中考考点复习句子成分及其主干知识,主要集中在病句的辨析和按要求仿写句子两大题型。
中考语文总复习句子的成分和主干【教学目标】1.了解句子成分有哪些。
2.了解句子各成分的作用及其在句中的位置。
3.熟练掌握划分句子成分的方法。
4.熟练掌握提取句子主干的方法。
一、考点解析(一)划分句子成分:要求判定句子中某一部分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或判断题目中对句子成分判定的正误。
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构成的、能够独立表达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
每个句子都有一定的语调,表示不同的语气。
句子由不同的成分构成。
句子的成分和短语的成分是一致的,主要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主语:谓语的陈述对象。
说明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谓语:陈述主语的内容。
表明“做了什么”,“怎么样”或“什么了”。
宾语:谓语的支配对象。
回答谓语动词“谁”或“什么”的问题。
定语:在主语、宾语前的修饰语,标志是“的”。
状语:谓语前的修饰语,有事会前置放在主语前,表明时间、地点、范围、状态,标志“地”。
补语:在谓语后的补充成分,标志“得”。
(二)提取句子主干:提取题目中句子主干,或判断题目中句子主干提取的正误。
所谓句子的主干是指把句子中的定语、状语、补语压缩掉后剩下的部分。
找出句子的主干,就能看出它的基本句型,并且可以看出句子的结构是否完整,句子成分之间的搭配是否得当。
需要注意的是:①句子的主干不等于原来的句子,意思没有原句那样明确,有时意思甚至跟原句相去甚远。
②一个句子中,如果谓语中心语前面有否定词语(“不”“没”“没有”等),要把否定词语放在主干当中,以免主干和原句的意思相反。
二、常见题型(一)划分句子成分:下面一句话的主语和谓语分别是()在汉江北岸,我遇到一个青年战士。
A.我遇到 B.汉江北岸遇到C.汉江北岸我 D.我青年战士(二)提取句子主干请提取下列句子的主干。
住在山中的一位老人微笑着喝从森林中打来的泉水。
三、实题演练(一)句子成分题目:下列单句中“贝聿铭”作主语的一项是()A.我们仰望杰出建筑师贝聿铭。
B.美国建筑界宣布1979年是“贝聿铭年”。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之句子结构篇一、知识要点复习:本节的知识要点有:①短语类型;②单句句子成分;③单句句子主干;④单句的分类;⑤复句的主要类型;⑥单句和复句的区别;⑦了解多重复句(主要是二重)。
简要介绍短语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单句和复句。
所谓短语是由词和词组合而成的。
常见的短语有五种类型,即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动补(形补)短语、主谓短语。
短语或单个的词在一定的语境里,有一定的语气、语调(标点符号和语境起重要作用),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它就是单句。
如:这就是我可爱的故乡。
哎!又下雨了。
那么,构成句子的成分有哪些呢?有主语(用“”标示)、谓语(用“”标示)、宾语(用“”标示)、补语(用“〈〉”标示)、定语(用“()”标示)、状语(用“[]”标示)和中心语(用“.”标示)等。
所谓句子的主干,是指把句子中的定语、状语、补语逐层压缩掉之后剩下的部分。
句子的主句一般是由主语或主语中心语、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宾语或宾语中心语组成的。
如:解放前,由于家庭困难,我不能进学校读书。
这个句子的主干:我不能进学校读书。
单句按用途和语气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单句按用途可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由主谓短语构成的句子称为主谓句,如“赵州桥非常雄伟。
”由其他短语或单个词构成的句子称为非主谓句,如“下课了。
”“太好了!”“飞机!”等。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密切联系、结构互不包含的单句组成的句子称为复句,组成复句的单句叫分句,分句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主谓句。
复句的主要类型有:并列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转折复句、因果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等。
区别单、复句,关键看结构。
再复杂的单句也只是一套主谓结构,再简单的复句也含有两个分句。
此外,还应了解简单的二重复句。
二、命题思路导航:纵观全国各省市的中考试题,本节内容的常见考点有:短语类试题,测试重点是辨析短语结构,多数试题从明确知识概念的角度设题,形式比较单一,难度也不高;单句的成分;复句的主要类型;常见的关联词语;句子的主干;句子的用途及成分间的搭配等。
语法一、词性
句子的主干是指把句子中的定语、状语、补语压缩掉后剩下的部分。
即:主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
有的句子只有主语和谓语,没有宾语。
1.成分分析法。
先分清句子的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见上图标示),再找到句子主干成分(主、谓、宾),而后找到句子的“枝叶”成分(定、状、补),删去句中的“定、状、补”成分。
上句的主干是:老人喝泉水。
2.对象设问法。
先找到句子的谓语中心语,再提出三个问题:“谁或什么”“做什么或怎么样或是什么”“结果如何,对象是谁或什么”,来确定句子的“主、谓、宾”成分。
如:老人(谁)喝(做什么)泉水(对。
精编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资料句子成分与划分主干知识精讲句子成分与划分主干是中考基础知识部分会涉及到的一个考点。
不仅是句子成分的判定与划分题型,在病句分析中也会运用到这一知识点。
在复杂成分的句子中学生容易分析不准确,造成主干划分失误。
本讲我们针对句子的六种成分进行逐一梳理,并讲解句子主干划分的原则与方法。
三点剖析一、要点梳理句子的成分有六种——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其中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补充成分是:定语、状语、补语。
句子成分的符号为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补语< >,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可用‖划开。
一般完整的句子成分排列归纳为:(定语:修饰主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修饰宾语)宾语(补语)1.多表示人或事物。
作为被陈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题。
例1:今天晚上‖特别冷。
例2:[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走出戈壁滩了。
2.以动作、性状或事情做陈述的对象的主语句。
例如:笑‖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
(二)谓语是对主语的叙述、描写或判断,能回答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
1.动词性词语经常做谓语例1:他‖[只]答应了<一声>。
例2:南海一中‖留下<过>(许多人)的梦。
2.形容词性词语也经常做谓语例1:太阳‖热烘烘的。
例2:人参这种植物,‖娇嫩<极了>。
3.主谓短语做谓语例如:这件事‖大家都赞成。
(主谓短语)主语谓语4.名词性词语做谓语(这种情况很少见,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可参考文言文中的判断句)例1:鲁迅‖浙江绍兴人。
(名词短语)主语谓语例2:她‖大眼睛,红脸蛋。
(定中短语,表容貌)(三)宾语是动作的对象或承受者,常位于及物动词或介词后面。
宾语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宾语从句等来担任。
1.名词性宾语这种情况较普遍,多数动词只能带名词性宾语,如:给、读、写、讲、修建、交流、挖、交换、校对、跟随等。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提取句子主干及病句修改提取句子主干口诀: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1、主语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例如: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经常作主语的有: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或句子2、谓语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经常作谓语的有:动词、形容词例如:(1)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2)树叶黄了。
(3)小王今年十六岁。
3、宾语宾语在谓语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经常作宾语的有: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或句子例如: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手段。
4、定语定语是名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
经常作定语的有:形容词、名词、代词、数量短语等例①(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5、状语状语是动语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
经常作状语的有:形容词、介宾短语、副词、时间名词等例如:(1)他[已经]走了。
(2)咱们[北京]见。
(3)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
(4)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6、补语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
经常作补语的有:形容词、介宾短语、数量短语、副词等例如:(1)广大人民干得〈热火朝天〉。
(2)他坐〈在桌子旁〉。
(3)他生〈于1918年〉。
中考专题——病句病句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1)用词不当①感情色彩不当。
如:他那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
(“效尤’的意思是“学坏的样子”,是贬义,用在这里不合适,应改为“学习”。
)②关联词用错。
如:只有坚持核查,就能和平解决伊拉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