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发布中药材流通分析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46.80 KB
- 文档页数:1
中药溯源政策历程可以追溯到2012年,当时国家成立“国家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开始着手建设中药材行业的流通追溯系统,从源头控制中药材的质量,改善中药材流通过程中的农残、重金属超标,掺杂使假等问题。
此后,政策不断推进和完善中药材追溯体系的建设,以提高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
2017年,商务部等国家多部委发布《关于推进重要产品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巩固提升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升级改造中药材流通追溯管理中央平台,促进不同药品追溯系统信息互通共享,逐步增加中药材追溯品种,逐步扩大覆盖范围,提高中药材种植养殖、经营、饮片和中成药生产经营主体、医疗机构及药店等节点的覆盖率,推动药品生产流通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依据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使用信息化技术采集留存原料来源、生产过程、购销记录等信息,保证药品的可追溯。
2018年,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科学监管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若干措施》,提出强化中药饮片监管,规范中药饮片生产和质量追溯,探索建立中药饮片生产流通追溯体系,逐步实现重点品种来源可查、去向可追和追溯信息互通互享。
此外,还提出扩大药品追溯监管覆盖范围,逐步实现全部药品从生产、流通到使用全程快速追溯。
2020年,国家药监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科学监管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若干措施》,提出要强化中药饮片监管,规范中药饮片生产和质量追溯,探索建立中药饮片生产流通追溯体系,逐步实现重点品种来源可查、去向可追和追溯信息互通互享。
同时要求各地药品监管部门进一步落实落细各项措施,加强监督检查和风险监测,持续推动中药监管工作取得新成效。
总的来说,中药溯源政策历程是一个不断推进和完善的过程,旨在提高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广东药学教育现状及发展思考*游述华(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广东广州511300)我国的药学教育事业已经从规模扩张阶段进入了提升质量的阶段[1]。
近年来,我国医药产业发展迅速,药学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受到普遍欢迎,因而药学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日益受到重视,综合性大学纷纷成立药学院。
但药学专业性强,研究成果或实力并非仅凭花钱添置大楼和先进的仪器设备就可以水到渠成,而实际上大多数院校药学专业办学层次并不高。
在同质层次,招生竞争激烈,如果缺乏差异化竞争策略,必将需要寻找新的发展之路,进行内涵建设,提升教学质量。
为了解广东药学教育的办学情况及问题所在,本文从对广东药学专业招生统计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讨论。
文中所指药学教育,是指药学类(药学、药物制剂、海洋药学等)、中药类(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藏药学等)、制药工程及生物制药等药学相关专业的教育。
一、广东药学教育现状(一)研究生药学教育广东省的药学教育中,药学硕士招生规模比较大,博士招生数量少。
我国教育改革后,本科教育成为普及型教育,在研究生层次,硕士招生规模也越来越大,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压力并不亚于本科生,所幸博士研究生的教育暂未摘要:近年来我国药学教育进入了质量提升阶段,通过对广东省高校药学类专业招生进行统计分析,文章提出广东应形成金字塔式的药学高、中级服务型人才梯队,加强药学研究型、管理型和服务型人才培养,并建立药学终身教育机构和课程。
关键词:药学教育;服务型人才;终身教育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00X (2021)12-0081-04Abstract :In recent years,pharmaceutical education has entered a stage of quality improvement in China.Through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enrollment of pharmaceutical special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Guangdong Province,the paper proposes that it should form a pyramid echelon of pharmaceutical high,middle and service talents to strengthen pharmaceutical research,administration and service talent training,and establish lifelong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nd courses in pharmaceutical.Keywords :pharmaceutical education;service talent;lifelong education*基金项目:2019年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校级项目“粤港澳大湾区中药高地建设路径研究”(编号:2019HSXS07)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游述华(1978-),男,汉族,湖南岳阳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药事管理、社会药学。
中药材流通进入类期货时代2011年07月21日7月13日,随着开市锣声响起,全球首家专业中药材电子交易中心——中国南京同仁堂·绿金在线中药材交易中心在辽宁西丰开业,中国中药材流通“类期货”时代大幕拉开。
在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后,从事中药产业管理数十年的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任德权激动地表示:“绿金在线的开通,在中国药材流通领域具有开创性的里程碑意义。
它标志着中药材流通已从人流带动物流的大集贸市场时代,跨入信息流带动物流的电子商务时代。
”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副司长王选庆表示,今后10年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关键期,绿金在线开创的中远期中药材大宗线上线下交易模式,具有集聚、集成、集约的特点,代表着未来中药材流通的趋势,对维护市场秩序、指导药农生产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模式创新绿金在线是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与百年品牌“南京同仁堂·乐家老铺”、国家级物联网领军企业三宝科技、美国天然产品联盟(UNPA)42家会员单位、马来西亚清真产业发展局(HTC)-HALAL等,联手辽宁西丰、吉林抚松、四川雅安、贵州黔东南、福建泰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9大中药材主产区政府和机构,共同打造的中药材现货电子交易中心。
该交易中心电子盘上目前有鹿茸、太子参、人参和柞蚕4个交易品种。
绿金在线董事长张文军表示:“交易中心倾力构建中药材资源…政府、协会、企业、农户、订单‟五位一体的市场联动体系,创造产业链…加和‟盈利模式,惠及中药材、天然药物、保健品的利益攸关者,谋求中药材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体系中的话语权与定价权,以实现产业链效益最大化。
”据张文军介绍,绿金在线中药材交易中心是集中药材大宗商品现货交易撮合、交易信息咨询、产品检验检疫、国际标准认证、供应链融资、现货交收、仓储及物流配送等业务为一体的现货挂牌交易和大宗商品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年内,他们还将推出B2B和B2C平台,形成完整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作为期货市场的补充和基础,绿金在线的中药材中远期交易不同于一般意义的中远期交易。
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关于报送《内蒙古年鉴》2019卷稿件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公布日期】2019.04.22•【字号】内商办函〔2019〕292号•【施行日期】2019.04.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关于报送《内蒙古年鉴》2019卷稿件的函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按照《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组织编撰〈内蒙古年鉴〉2019卷有关事宜的通知》(内政办字〔2019〕29号)要求,现将商务厅承担稿件随文呈报,请审阅。
附件:自治区商务厅稿件2019年4月22日附件:【概况】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是自治区人民政府的组成部门,内设19个处室,行政编制85人。
其中,厅长1名,口岸办主任1名,副厅长3名,巡视员1名,副巡视员2名,处级领导职数42名(19正、23副),处级非领导职数21名(调研员11名,副调研员10名)。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8年全区消费品市场运行平稳。
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11.1亿元,同比增长6.3%。
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6398.6亿元,同比增长6.1%。
乡村消费品零售额912.5亿元,同比增长8.1%。
【市场秩序】推动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和肉菜、中药材追溯体系建设。
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及赤峰市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全面完成,投入运行。
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全面推开,自治区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推进工作组两次召开成员单位联络员会议,对各有关部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及时掌握各有关部门进展情况,针对性开展督导工作。
为了支持各盟市开展工作,商务厅积极协调财政,用内贸资金支持各盟市建设重要产品追溯平台。
为了解和掌握自治区各有关部门和各盟市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情况,总结交流追溯体系建设经验和做法,6月25日-26日,召开了全区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情况调度培训会,自治区各有关部门和各盟市交流追溯体系建设的经验做法、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邀请有关专业人士对建设重要产品追溯平台进行培训。
商务部公告2017年第2号《电子商务商品验收规范》等34项国内贸易行业标准已经商务部审核,现予公布。
附件:34项国内贸易行业标准编号、名称及实施日期商务部2017年1月13日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发布日期实施日期1SB/T11182-2017中药材包装技术规范2017-01-132017-10-012SB/T11183-2017中药材产地加工技术规范2017-01-132017-10-013SB/T11184-2017药品流通企业关键绩效指标体系2017-01-132017-10-014SB/T11185-2017药品批发企业对供应商管理规范2017-01-132017-10-015SB/T11186-2017租赁承包用脚手架采购指南2017-01-132017-10-016SB/T10958-2017配饰商品术语SB/T10958-20122017-01-132017-10-017SB/T11187-2017帽子分类2017-01-132017-10-018SB/T11188-2017鞋类专卖店管理技术规范2017-01-132017-10-019SB/T10538-2017文物艺术品拍卖规程SB/T10538-20092017-01-132017-10-0110SB/T11189-2017废旧手机网络交易规范2017-01-132017-10-0111SB/T225-2017食品机械通用技术条件铸件技术要求SB/T225-20072017-01-132017-10-0112SB/T226-2017食品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焊接、铆接技术要求SB/T226-20072017-01-132017-10-0113SB/T227-2017食品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电器装置技术要求SB/T227-20072017-01-132017-10-0114SB/T228-2017食品机械通用技术条件表面涂漆2017-01-13 2017-10-0115SB/T11190-2017 果蔬净化清洗机2017-01-13 2017-10-0116SB/T10018-2017 糖果硬质糖果SB/T10018-2008 2017-01-13 2017-10-0117糖果酥质糖果SB/T10019-2008 2017-01-13 2017-10-0118SB/T10020-2017糖果焦香糖果SB/T10020-2008 2017-01-13 2017-10-0119SB/T10021-2017 糖果凝胶糖果SB/T10021-2008 2017-01-132017-10-0120SB/T10022-2017 糖果奶糖糖果SB/T10022-2008 2017-01-13 2017-10-0121SB/T10023-2017糖果胶基糖果SB/T10023-2008 2017-01-13 2017-10-0122SB/T10104-2017糖果充气糖果SB/T10104-2008 2017-01-13 2017-10-0123SB/T10347-2017糖果压片糖果SB/T10347-2008 2017-01-13 2017-10-0124SB/T10279-2017 熏煮香肠SB/T10279-2009 2017-01-13 2017-10-0125SB/T10423-2017 速冻汤圆SB/T10423-2007 2017-01-13 2017-10-0126SB/T10418-2017 软冰淇淋SB/T10418-2007 2017-01-13 2017-10-0127SB/T10419-2017 植脂奶油SB/T10419-20072017-01-13 2017-10-0128SB/T11191-2017 蚝汁2017-01-13 2017-10-0129SB/T11192-2017 辣椒油2017-01-13 2017-10-0130SB/T11193-2017松肉粉2017-01-13 2017-10-0131SB/T11194-2017 方便面调味料2017-01-13 2017-10-0132SB/T11195-2017 调味食品配料精膏2017-01-13 2017-10-0133SB/T11196-2017进口酒经营服务规范2017-01-132017-10-0134SB/T11197-2017电子商务商品验收规范2017-01-132017-10-01。
贸易与流通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国对日农产品出口现状及问题分析河北师范大学商学院 王嘉欣摘要:在农产品贸易上中日两国关系密切,中国农产品最大的出口国是日本,日本进口农产品的第二大来源国是中国,中国对日农产品出口规模整体上增长,出口产品结构相对稳定,产品比较集中,分析发现由于日本的高关税壁垒我国农产品出口日本比重在连年下降,绿色贸易壁垒阻碍中国农产品出口,中国农产品出口结构单一,日本同其他国家签订的区域协定降低了我国农产品出口日本的竞争力。
我国应进一步优化农产品出口结构,掌握主动权推动中日韩自贸区、RCEP协定的落实,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产品出口,推动双边贸易往来。
关键词:中日;农产品;出口贸易问题一、中国对日农产品贸易概况(一)中国对日农产品出口贸易规模中日两国在农产品贸易上往来密切,中国是日本第二大进口来源国,日本是中国最大的农产品出口目的地,2005年以来中国对日农产品出口额大体上呈不断增长的趋势。
2005年到2018年中国对日农产品出口额增长了1.36倍。
2008到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图2看到2008年我国对日农产品出口额大幅下降,危机过后,我国对日出口额又大幅上涨,2012年达到峰值,2013年受欧债危机等的影响,又出现下降。
2015年又由于TPP的谈成,对中日农产品贸易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出口额有所下降,2015年至2018年出口额相对稳定增长。
虽然出口贸易总额在增长。
但是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到2005年以来,中国对日本农产品出口额占中国对全球农产品总出口额的比重下降趋势明显,且下降幅度较大,2005年到2018年下降了15.63%。
(二)中国对日农产品出口结构中国对日出口农产品结构较为单一,从表1我们可以看到2014年到2018年这五年,第四类的农产品出口量一直是最大的,第一、第二类的农产品出口量仅低于第四类,第三类农产品出口量最小。
2014年到2018年中国出口到日本的农产品第四类一直都占中国对日农产品出口的50%左右,第二类和第一类占20%左右,第三类仅占0.3%左右。
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三篇(篇一)一、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必要性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迅猛,农产品销售也搭上了电子商务车。
目前,农产品电子商务正呈现迅速发展的态势,形势喜人。
如阿里研究中心发布的《农产品电子商务白皮书(**)》中显示,以淘宝网为例,截至**年,经营农产品类目的网店数达26.06万个,阿里平台上共完成农产品交易额约200亿元。
相对于**年,**年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呈现爆发式增长,在淘宝网(含天猫)平台上,生鲜相关类目(水产肉类、新鲜蔬果、熟食) 增速高达194.58%,在**年里,同类型的农产品也只是比**年增长99%。
由此可知,农产品电子商务将带来一场农产品流通领域里的革命,为农产品生产者、消费者迎来一片新天地,极大地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一)有利于实现农业强县,发展现代农业**县素有“金**”之称。
“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地貌结构,荆山山脉与江汉平原过渡地带的地理位置和北亚热带季风气候蕴育的生态资源,为**发展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县农业资源丰富,是农业生产大县、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商品粮基地重点县、农业综合开发试点县、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县、长江防护林和世行贷款建立多功能护林基地等一批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基地。
其中林特资源有1500多个品种,银杏、红豆杉、白皮松等珍贵物种蕴藏其间,麂、獐、獾、鲵等稀有动物得以保护繁衍。
土特产品十分丰富,蚕茧、银杏、板栗、核桃、香菌、木耳、柑桔以及天麻灵芝、杜仲、枣皮等名贵中药材十分丰富,尤其是蚕丝、木耳、银杏在明清时期就享誉海内外。
因此**县在依托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的情况下,培育了很多特色农产品。
为实现“小生产,大市场”的有效对接,破解农产品销售难等问题,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是开拓农产品销售渠道、推进**县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农业强县、发展现代农业的必要途径。
(二)有利于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利用现在电子商务发展迅猛的速度,跟上经济快车的步伐,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可以突破地域限制,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降低滞销风险;通过网络发布,查询农产品供求信息,有针对性地组织生产,降低生产风险;网络交易缩短交易链,减少了中间环节的利益流失,增加农民收入。
中药材加工厂创业计划书一、创业背景和市场分析1.1 创业背景随着人们对健康和养生意识的提升,传统中药材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作为中医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材在预防和治疗疾病、保健养生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然而,目前市场上中药材加工的生产规模较小,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对中药材加工技术、品质管理的要求,尚未得到很好的满足。
基于对中药材市场的理解和对中药加工技术的积累,我们决定开设一家专注于中药材加工的加工厂,以满足市场对高品质中药材的需求,提升行业竞争力。
1.2 市场分析中国是中药材的主要生产国和消费国,中药材行业市场巨大。
根据中国商务部的数据,中国中药材市场总产值已超过千亿元,而且呈现出年均增长率超过10%的趋势。
然而,相对封闭的中药材产业链、中药材资源短缺、质量不稳定等问题也制约了中药材行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世界各地对中国中药材的需求也在增加。
特别是一些东南亚、中东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对中药材的需求快速增长,进一步拓展了中药材的国际市场。
因此,我们认为,中药材加工行业有巨大的市场潜力,由于中药材加工的技术要求较高,产品品质对产地、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要求非常严格,我们有信心在这个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二、企业定位和经营理念2.1 企业定位我们将以“传承中医经典,服务健康养生”为宗旨,专注于中药材的深加工和精加工,打造高品质的中药材产品。
我们将注重产品品质和原材料的选择,提供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中药材产品,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健康有益的品质产品。
同时,我们还将致力于推广中医传统文化,提高中药材的社会认可度和知名度,传承中药文化,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药材品牌。
2.2 经营理念- 品质为本:我们将从源头抓起,严格控制原材料的选择和采购,注重产品的生产技术创新和质量控制,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及用户需求。
- 诚信经营:我们将遵循诚实守信的原则,以诚信立业、以真诚服务,赢得客户信赖,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
- 科技创新:我们将注重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提升产品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