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
- 格式:ppt
- 大小:1.39 MB
- 文档页数:19
什么是台湾问题台湾问题啊,那可得好好唠唠。
台湾,那是咱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呀。
从历史上来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早在三国时期,吴国就派人到过台湾。
后来的朝代,也一直对台湾有着管辖和治理。
可以说,台湾和大陆的联系那是源远流长的。
可为啥会出现台湾问题呢?这就得说到近代了。
因为一些历史原因,台湾和大陆暂时分离了,但这并不代表台湾就不是中国的了呀。
台湾对咱们中国来说太重要了。
它是咱们国家东南沿海的门户,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
而且台湾有着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文化。
现在有些人,总是想搞些小动作,妄图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这怎么可能呢!两岸的同胞那可是血浓于水啊。
咱们大陆的老百姓,都盼望着台湾能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呢。
台湾的同胞们,他们也大多数都希望两岸能和平统一。
大家都是中国人,根都在中国。
统一后,大家能更好地交流合作,共同发展。
台湾的经济也能有更好的前景。
咱们国家一直都在努力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
出台了很多政策,就是为了让两岸同胞能更亲近,让台湾能早日回家。
我们要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行径,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
这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义务。
大家要明白,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不允许任何外部势力来干涉。
那些企图利用台湾问题来打压中国的势力,是不会得逞的。
总之,台湾问题是一定要解决的,而且一定会解决好。
我们相信,在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下,台湾回归祖国的那一天一定会到来。
到时候,咱们就能真正地团圆了,那该多好啊!让我们一起期待那一天的到来吧!。
台湾问题的分析与理解山东/张勇一、封建王朝与台湾的关系公元230年,三国时吴王孙权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水军到达台湾。
隋朝时,隋炀帝曾三次派人前往台湾。
元政府设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和澎湖岛,至此台湾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管辖。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3年,清政府进军台湾。
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
1885年,清政府正式将台湾建为行省,刘铭传为第一任巡抚。
二、台湾的三次分离1. 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直到1662年郑成功才收回台湾。
2. 1895年,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台湾才回到祖国的怀抱。
3. 1946年,蒋介石集团败退台湾,海峡两岸至今分离。
前两次分离是外来侵略所致,第三次分离是中国内政问题,有着本质的区别。
三、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发展及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原因1. 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发展:(1)1946年,蒋介石在美国支持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反动统治,蒋介石退踞台湾,导致海峡两岸处于隔绝、分离状态。
(2)外国反华势力插手台湾问题,推行“以台制华”战略,是台湾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根本原因。
(3)中美建交后,美国一方面发展与中国的关系,另一方面又利用台湾问题遏制中国。
1999年,李登辉抛出两岸关系是“国与国关系”的分裂言论后,美国虽表示遵守一个中国的政策,但仍强调坚持《与台湾关系法》对台湾的承诺,使台湾问题进一步复杂化。
(4)陈水扁上台以后,延续李登辉的分裂路线,刻意模糊、回避、甚至公开否定“一个中国”的原则,推行“渐进式台独”,最近又提出“一边一国”的谬论。
2. 台湾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原因:(1)外国反华势力插手台湾问题,推行“以台制华”战略,谋求其所谓的全球战略利益与国家利益,是台湾问题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
(2)台湾岛内的分裂势力存在是又一大阻碍因素。
四、中国政府关于台湾问题的基本立场1.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从国内法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明确指出:“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
台湾问题:是指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从中国大陆败退台湾,至今所衍生的一系列主权或领土问题。
所谓台湾问题,从内涵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纯属中国内政。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民党的一部分军政人员战败后退到台湾。
他们在美国政府支持下,武装割据台湾。
这样,台湾问题首先就是:首都在北京的代表全中国人民的惟一合法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同台湾当局的关系问题,应该由海峡两岸的中国人自己来解决。
(二)台湾问题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民族尊严、反对外来干涉的问题。
美国政府应当严格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彻底纠正并停止其利用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阻挠中国统一的种种错误做法。
(三)台湾问题的本质是分裂与反分裂、"台独"与反"台独"的斗争,焦点是一个中国与"两个中国"的斗争。
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分裂国家、分裂民族的各种阴谋,坚决反对任何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或搞"台湾独立"的图谋。
为什么说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自古属于中国。
中国人最早开发了台湾。
1700年前的中国历史文献《临海水土志》对此就有所著述,这是世界上最早记述台湾的文字。
公元3世纪和7世纪,三国孙吴政权和隋朝政府都曾先后派万余人去台,从17世纪开始,中国人民开发台湾的规模越来越大。
从元朝(1206-1368)开始,中国历代政府先后在台湾设立行政机构,对台湾进行有效管辖。
17世纪中叶,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民族英雄郑成功于1662年驱逐了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
1859年,中国清朝政府因在甲午战争中战败,在日本的胁迫下签订了不平等的《马关条约》,把台湾、澎湖割让给日本。
1937年7月,中国人民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日战争;中国政府在《中国对日宣战布告》中昭告中外,废止与日本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并宣布将收复台湾和澎湖。
两岸关系主要问题的认识台湾问题一词及其相关概念,或者叫台海问题或者两岸问题,是指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退守台湾,至今所衍生的一系列主权或领土问题。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台湾问题一词及其相关概念,或者叫台海问题或者两岸问题,是指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从中国大陆败退台湾,至今所衍生的一系列主权或领土问题。
最早出现于1955年寓居美国的李宗仁之《对台湾问题的具体建议》一文,并因强力宣传而通行于中国民间以至国际社会迄今。
[1]台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事实上已归还中国。
之所以又出现台湾问题,与中国国民党发动的反人民的内战有关,惟当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依仗美国的支持,置全国人民渴望和平与建设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的强烈愿望于不顾,蒋介石再次把个人私利公然放在全国人民利益上面,蒋介石把个人私利公然放在全国人民利益上面,这是蒋介石的向来的做法,撕毁国共两党签订的《双十协定》,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反人民内战,还有重要因素是外国势力(美国、日本等)介入。
蒋介石大肆出卖国家利益是蒋介石的向来的做法,早在1945年8月14日在日本投降前一天,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同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以蒋介石国民党政府承认外蒙古独立为主要条件换取苏联在日本投降前一天的8月14日出兵中国东北。
1946年1月6日当时的蒋介石国民党政府虽然对外蒙古的所谓投票有疑问,但还是正式承认外蒙古独立,至此失去18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华北正北的外蒙古的华北变成内凹形,边境线后退内凹达千余公里,中国北部版图从饱满形状到弯月形状。
二、正确认识和把握两岸关系的核心与关键随着去年以来“两会”商谈与处理台湾参与国际活动问题取得一系列进展,有关两岸关系后续发展的问题引起关注和讨论。
比如结束两岸敌对状态、签署和平协议的问题,比如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的问题,比如如何确保协商解决台湾参与国际活动空间未来不被“台独”所乘的问题,等等,在在事关重大,牵涉深远。
台湾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台湾问题本质》
台湾问题是一个国际政治问题,也是一直存在着的,复杂且敏感的问题。
其本质,来自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对台湾地区、台湾岛以及台湾人民的要求。
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人民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情感,深层次的宗教信仰,以及对国家的热爱与责任。
其中,将台湾包括在大陆的管辖范围之内,就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最不可分割的因素之一。
然而,当前台湾问题,涉及到大陆与台湾之间紧张和动荡状态,以及大陆与外国之间的关系,其结果可能会影响中国主权、安全、统一和稳定。
即使目前的台湾问题有着复杂的国际政治环境,台海局势与越来越加剧,也不能忽视台湾问题本质,即中华民族传统对台湾的承认和尊重。
因此,要正确认识台湾问题的本质,就必须从前事之观点出发,以勿忘中华传统的责任感、爱国情怀以及普世价值观。
台湾问题本是一个文化和宗教问题,甚至是一个长久以来一直存在的历史问题。
未来,中国政府、台湾正反双方和国际社会,都要从一种文明发展视角
来解决台湾问题,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世界,都需要有一片安定的大海。
台湾问题的来龙去脉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问题,是高考的热点和焦点,也是国际敏感问题。
为此,必须引导学生从古代、近代、现代史中理清台湾与大陆的关系,搞清台湾问题的由来。
1、古代史中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三国时期,230年孙权派卫温至夷州,加强了台湾与大陆的经济文化联系,这是古代文献中关于大陆人大规模到达台湾的最早记录。
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加强了对琉球的管辖。
明末,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清初,郑成功于1662年收复台湾,此后台湾一直处在郑氏子孙统治下,通过1683年澎湖一战,施琅打败郑克塽,台湾纳入清朝版图,1684年清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加强了台湾与大陆的联系。
2、近代史中台湾问题中法战争清政府不败而败,但鉴于台湾在国防上的重要地位,1885年在台湾建立行省,刘铭传为第一任巡抚。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割台湾、澎湖列岛等给日本,迫使台湾与祖国隔离。
二战后期,国际社会明确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43年中、美、英三国签署《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把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1945年中、美、英签署《波斯坦公告》,进一步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须实施”。
抗日战争胜利,1945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重归中国版图。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败退后退踞台湾,从而导致海峡两岸长期隔绝、分离的状态。
3、现代史中台湾问题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一直为实现祖国统一努力奋斗,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使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1981年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主张国共实行第三次合作,阐明了中共对台湾当局的态度,阐明了统一后对台湾的基本政策,包含了“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
80年代初,邓小平正式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阐述了这一伟大构想,表明中国领导人的设想,已成为一种国策,具有法律效力。
台湾问题整理总结范文台湾问题一直是中国的痛点和难点,历经数十年,至今仍未得到完美解决。
本文将对台湾问题进行整理总结,探讨其历史背景、现状及未来发展。
一、历史背景台湾自古即为中国领土,但在19世纪末,清政府因对外贸易、疆土安全等需要,开放台湾供外国势力掠夺。
1895年,日本发动侵略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
此后,台湾成为日本的殖民地,被剥削压迫长达50余年。
1945年,二战结束,日本被迫放弃对台湾的统治权。
随着国共内战的加剧,大批国共军队南下,由于种种原因,当时的台湾省政府主席蔡申瓯及直辖市市长陈儒贤于1949年1月15日匆忙撤离至台湾,成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而大陆则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自此,中华民国政府以台湾为中心,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形成对峙局面,台湾问题开始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关注。
二、现状台湾地区位于中国东南海岸,是一个行政区划,面积3.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300万。
由于历史原因,台湾地区政治体系、社会制度、文化习惯与大陆有明显差异,民进党执政后台独势力日益抬头、渗透,严重威胁两岸和平稳定和中国的领土完整与主权安全。
台湾民众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享有丰富多彩的生活,社会富有活力。
两岸经济关系日益紧密,两岸交流和互利合作的动力仍然强大。
三、解决方案为和平统一、推动两岸关系发展,中方倡导“一国两制”、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这一方案曾在“九二共识”共同政治基础上得到两岸普遍认同,两岸关系逐渐趋于和缓。
但自2016年起,台湾民进党上台推行“台独”路线严重破坏“九二共识”基础,严重损害台湾同胞福祉和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必然招致祖国和14亿中国人民坚定反制的决心。
中方始终主张两岸和平统一、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我们希望台湾民族不断扩大自身文化特色,以建立新的、全面的、良性的两岸关系,为两岸同胞实现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共同发展作出贡献。
四、未来展望两岸关系的发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和平、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台湾的地理位置及地位台湾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地处东经119°18′03〃至124°34′30〃,北纬20°45′25〃至25°56′30〃之间。
面积3.6万平方公里,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绿岛等岛屿。
台湾海峡呈东北向西南走向,北通东海,南接南海,长约200海里,宽约70至221海里,平均宽度约108海里,是海上交通要道,也是国际海上交通要道。
中国东海和南海之间往返的船只从这里通过。
从欧洲、非洲、南亚和大洋洲到中国东部沿海的船只也从这里通过。
从大西洋、地中海、波斯湾和印度洋到日本海的船只一般也经过这里。
厦门与台湾隔海相望,其地理位置优越且有良好的深水港湾,自古有“扼台湾之要,为东南门户”之称。
台湾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台湾对大陆来说就是一艘永远不沉的航母,台湾对美国来说是它第一岛链的最前沿。
台湾经济军事及政治位置都不容小觑。
二、台湾与大陆的历史渊源及台湾问题的由来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
隋唐时期称台湾为“流求”。
隋王朝曾三次出师台湾。
据史籍记载,610年汉族人民开始移居澎湖地区。
到宋元时期,汉族人民在澎湖地区已有相当数量。
公元12世纪,宋朝将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并派兵戍守。
元朝也曾派兵前往台湾。
元、明两朝政府在澎湖设巡检司,负责巡逻、查缉罪犯,并兼办盐课。
明朝后期开始出现台湾的名称。
进入16世纪之后,汉人在台湾开拓的规模越来越大。
在战乱和灾荒的年代,明朝政府的福建当局和郑芝龙集团曾经有组织地移民台湾。
16世纪,西班牙、荷兰等西方殖民势力迅速发展、开始把触角伸向东方。
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侵入台湾。
1662年郑成功率领明朝海军力量驱逐了荷兰殖民者,设立承天府,全面治理台湾岛。
这种承天府的治理直到清朝统一中国之后,变为福建省的一部分,1714年清政府派人到台湾测绘地图,以后一直将台湾岛视为“东南沿海七省之门户”。
清政府1885年正式成立了台湾省,派出刘铭传治理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