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2014年中考科学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76 MB
- 文档页数:10
浙江省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湖州市)科学试题卷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本卷g取10牛/千克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湖州-1)下列四幅漫画描述了生活和自然中的现象。
其中一幅漫画所描述的物质变化类型与其他三幅不同,这幅漫画是( )2.(湖州-2)成人的细胞数目约有2×1014个,200多种。
人体的每一种细胞A.形态功能不同,但结构基本相似B.都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构成C.都是受精卵不断分裂和生长的结果D.都完成相同的生命活动3.(湖州-3)地球内部有一个“液态区”,区内物质一旦冲出地表,就形成了火山。
该“液态区”位于(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地核和地幔4.(湖州-4)2013年冬季的雾霾天气给我们的环境保护敲响了警钟。
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是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物,即PM2.5,PM2.5的形状因含不同种类的工业污染物、微生物等而有很大差异,能被肺吸入并进入血液,对人体危害很大。
PM2.5( )A.在物质分类中属于化合物 B.因悬浮在空气中而不受重力作用C.是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染源 D.是计入空气质量指数的污染物5.(湖州-5)某电镀厂的电镀液中含有金盐,为了回收其中的金元素,技术人员制作了如图的“吸金球”。
“吸金球”是装入一些“吸金”物质的纱袋。
把“吸金球”浸入电镀液,能“吸”出盐溶液中的金。
据上所述,“吸金球”中的“吸金”物质可能是( )A.活性炭(C) B.磁石(主要成分是Fe3O4)C.铁屑(Fe) D.胆矾(CuSO4.5H2O)6.(湖州-6)酗酒危害人体健康。
实验人员以水蚤作为实验材料,在探究不同浓度的酒精对心率影响的实验中,必须人为改变的量(即自变量)是()A.水蚤的大小 B.酒精的浓度 C.水蚤的心率 D.环境温度7.(湖州-7)人体有多种方法保护自身免受病患。
浙江省2014年中考科学试卷按章节分类汇编(九年级下册)第一章演化的自然第一节人类对宇宙的认识1.(2014台州市-9)下列利用气球进行的实验中,解释错误的是 ( ) A.甲图:轻推气球,快速滑行——说明利用气垫可以减小摩擦B.乙图:向后喷气,气球前进——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丙图:对气球充气,小圆点距离增大——模拟宇宙膨胀现象D.丁图:左球挤右球,两球都变形了——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2014绍兴-7)“模拟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以下不属于该研究方法的是()3.(2014温州-29)太阳发出的可见光、红外线等光线具有能量,照射到物体上,部分被吸收转化为内能(其中红外线尤其显著)。
许多车主为了隔热给汽车玻璃贴上太阳膜。
某兴趣小组对市场5种品牌隔热性能进行如下探究:①如图,在暗室中将一侧贴有品牌太阳膜的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在距离玻璃板左侧20厘米放置一个红外线灯,玻璃板右侧放置一个光能风车(光能风车的风叶在红外线照射下,转动快慢能反映接收到的红外线的强弱)。
②打开红外线灯,观察并记录30秒内光能风车风叶转动的圈数。
③改变红外线灯的位置,使之距离玻璃板的距离分别为40厘米、60厘米、80厘米,重复步骤②。
④在玻璃板上依次更换其他4种品牌的太阳膜,重复上述实验。
(1)本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写出2种)(2)透过太阳膜红外线的强弱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本实验用光能风车转动快慢来反映红外线的强弱。
下列实验或活动所用得方法与本实验相同的有(可多选)。
(3)为了使本实验的结果更可靠,还需改变哪些变量进行多次实验?(写出2点)。
第二节太阳系的形成及恒星的演化第三节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起源1.(2014杭州-14)科学家认为原始大气中并没有氧气,后随地球的演化逐渐增加。
早期地球大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A.原始海洋蒸发出的水蒸气分解 B.原始海洋中藻类的光合作用C.原始森林中植物的光合作用 D.火山喷发2.(2014绍兴-30)生物能否自然发生,历史上曾经做过许多实验。
温馨提示: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试卷最后5分为自选题,总分不超过150分。
2.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l-35.5 Na-23 3.本卷g 取10牛/千克。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灯泡通电发光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 .湿衣晾干D .食盐水的蒸发2.科学实验室的铅蓄电池中装有硫酸。
如果不慎将硫酸洒到大理石地面上,会发出嘶嘶声并有气体产生,这种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这种气体是( ) A .C02 B .N 2 C .H 2 D .023.一些食品和生活中的物质的pH 大致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草木灰可用于改良碱性土壤B .肥皂水可使石蕊试液变红C .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多吃橘子D .西瓜比酱油的酸性强 4.下列关于铁的化学性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很活泼,在空气中点燃,会剧烈燃烧,火星四溅,生成氧化铁B .比较活泼,铁与酸反应的程度比锌与酸反应剧烈C .不活泼,铁不能将含铜化合物中的铜置换出来D .铁加热时能与硫黄反应,生成黑色固体5下列物质的名称、俗称和化学式都相符的是 ( )A .氢氧化钠 食盐 NaC1B .氧化钙 消石灰 CaOC .氧化钠 苛性钠 NaOHD .碳酸钠 纯碱 Na 2CO 36.下列各组物质在同一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A 、BaCl 2 NaCl H 2SO 4B 、H 2SO 4 NaCl Na 2CO 3C 、NaOH H 2SO 4 HClD 、Na 2SO 4 KNO 3 NaOH7.分类法是我们在学习时经常使用的一种科学方法。
某同学用如下表格形式对所学化学知识进行分类。
其中甲与乙、丙、丁是包含关系。
下列各组中,有错误的组合是( )8.只用一种试剂就能鉴别KCl、K2CO3、Ba(NO3) 2三种无色溶液,该试剂是 ( )A.稀盐酸 B.稀硫酸 C.硝酸银溶液 D.氯化钠溶液9.为探究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科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下列实验:(1)向试管中加少量稀盐酸,插入X,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浙江省湖州市2014年中考科学(化学部分)真题试题一、选择题1.(3分)(2014•湖州)下列四幅漫画描述了生活和自然中的现象,其中一幅漫画所描述的物质变化类型与其他三幅不同,这幅漫画是()A.饮料瓶变痷B.云的形成C.燃放烟花D.酒精蒸发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从冰箱中拿出的饮料瓶,温度升高,固态变为液态,体积缩小,瓶子变瘪,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云的形成是由于水蒸气降温,水分子运动速度减慢,水分子之间间隔变小,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燃放烟花是物质与氧气发生了剧烈的氧化反应,属于化学变化;D、酒精蒸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4.(3分)(2014•湖州)2013年冬季的雾霾天气给我们的环境保护敲响了警钟,形成了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是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物,即PM2.5,PM2.5的形状因含不同种类的工业污染物、微生物等而有很大差异,能被肺吸入并进入血液,对人体危害很大,PM2.5.()A.在物质分类中属于化合物B.因悬浮在空气中而不受重力作用C.是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染源D.是计入空气质量指数的污染物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从PM2.5的主要污染物是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物,是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去分析解答;B、从悬浮在空气中说明受的重力和浮力相等去分析解答;C、从PM2.5能被肺吸入并进入血液,对人体危害很大,是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染源去分析解答;D、PM2.5是新计入空气质量指数的污染物去分析解答;解答:解:A、PM2.5的主要污染物是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物,是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B、悬浮在空气中说明受的重力和浮力相等;故B错误;C、PM2.5能被肺吸入并进入血液,对人体危害很大,是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染源.故C正确;D、PM2.5是新计入空气质量指数的污染物;故D正确;故答案为:CD.点评:环境的污染与保护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与之相关的考题就成为中考的热点之一.5.(3分)(2014•湖州)某电镀厂的电镀液中含有金盐,为了回收其中的金元素,技术人员制作了如图的“吸金球”,“吸金球”是装入一些“吸金”物质的纱袋,把“吸金球”浸入电镀液,能“吸”出盐溶液中的金,据上所述,“吸金球”中的“吸金”物质可能是()A.活性炭(C)B.磁石(主要成分是Fe3O4)C.铁屑(Fe)D.胆矾(CuSO4•5H2O)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前边的金属可以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结合选项的物质分析.解答:解:A、碳和金盐不反应,故错误;B、四氧化三铁和金盐不反应,故错误;C、铁的活动性比金强,可以和金盐发生置换反应,故符合题意;D、胆矾中的硫酸铜不能和金盐发生置换反应产生金,故错误;故选项为:C.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的回收利用,依据金属活动性的顺序分析即可,要注意所加的物质能与金离子反应进行分析.8.(3分)(2014•湖州)太湖流域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保存下来的历史碑刻十分丰富,如图用宣纸紧贴在碑刻上,用吸取墨汁后的拓包拍打宣纸,就能将碑刻上的文字或图案清晰地拷贝到宣纸上,这张拷贝了文字或图案的宣纸就是拓片,它是记录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墨汁是纯净物B.墨汁中含有碳,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C.拓包对括片的压力和拓片对拓包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拓包拍打宣纸时会变扁是由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考点:碳的化学性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根据墨汁的组成分析;B、根据墨汁的成分、性质分析判断;C、根据平衡力的条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析是否是平衡力要从这四个条件入手,缺一不可.分析;D、根据拓包拍打宣纸的作用分析.解答:解:A、墨汁的成分中含有碳、水等,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B、墨汁中含有碳,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故B错误;C、拓片对拓包的支持力,受力物是拓包,而对拓片的压力,受力物是拓片,二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因此二力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D、拓包拍打宣纸时会变扁是由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形.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是一道跨学科的物理、化学的综合题目,熟悉碳的性质、平衡力的条件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0.(3分)(2014•湖州)“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的热播让厨房再次成为人们施展厨艺的舞台,其实厨房也是同学们的家庭实验室,利用厨房中的物品不可以进行的实验是()A.探究铁制品在什么条件下生锈B.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C.用燃着的火柴检查天然气管道是否漏气D.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防范爆炸的措施.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根据铁生锈的探究不用采用什么特殊材料,只要利用水与空气即可分析;B、根据选择不同的溶质即可探究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分析;C、根据天然气是易燃性物质分析;D、根据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设计实验即可.解答:解:A、铁生锈的探究不用采用什么特殊材料,只要利用水与空气即可,因此利用厨房中的物品可以进行的实验;B、选择不同的溶质即可探究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因此利用厨房中的物品可以进行的实验;C、天然气是易燃性物质,用燃着的火柴检查易发生爆炸,故不可以进行实验;D、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可以使温度、表面积的大小等,因此利用厨房中的物品可以进行的实验;故选项为:C.点评:此题是一道与生活相关的化学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够对生活中的化学要有较明确的认识,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难度不大.12.(3分)(2014•湖州)建立模型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在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时往往引入模型,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模型,有关该模型的途述中,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发生改变C.和化学性质相似D.是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方程式,根据方程式分析有关的问题.解答: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氧气,生成物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是:2CO+O2 2CO2,由此可知:A、反应前是三个分子,反应后是两各分子,反应前后分子数目该变,故错;B、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故错;C、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由于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相似,故错;D、氧气的化学性质是由氧分子保持的,故对.答案:D点评:本题在解答时,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示意图,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由方程式再解答简单了.16.(3分)(2014•湖州)下列实验操作中,其中一项的操作目的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类,该项操作是()A.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预先留少量的水B.做中和反应实验时,事先在碱溶液中滴入1~2滴酚酞试液C.闭合电路开关前.将滑片移协到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处D.转动显微镜的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双眼从侧面注意物镜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注意事项分析;B、加入酚酞试液是为了检测中和反应是否完全;C、双眼从旁边看着物镜,是防止下面的载玻片被压碎;D、将滑片移到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处,是防止电流过大,烧坏用电器.解答:解:A、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预先留少量的水,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从实验安全的角度考虑;B、做中和反应实验时,事先在碱溶液中滴入1﹣2滴酚酞试液,是为了检测中和反应是否完全,从反应是否完全角度考虑;C、转动显微镜的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双眼从旁边看着物镜,是防止载物台的载玻片被压碎,从实验安全的角度考虑;D、闭合电路开关前,将滑片移到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是防止电流过大,烧坏用电器,从实验安全的角度考虑.由以上分析可知,目的不同的是B.故选B.点评:本题是对化学、生物、物理三学科的综合考查的题目,需要同学们对各个学科的知识都具有全面的了解,方可做好此题.18.(3分)(2014•湖州)图甲是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乙烧杯中盛有t℃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溶液质量为100克,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升高温度,该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C.在t℃时,恒温蒸发烧杯中的水分有晶体析出D.在t℃时,该溶液中A物质的质量是a克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意义,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可以判断出提纯物质的方法,判断将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等.解答:解:A、据图看出,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正确;B、升高温度,该物质的溶解度增大,可以继续溶解该物质,该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正确;C、在t℃时,恒温蒸发烧杯中的水分有晶体析出,正确;D、在t℃时,100g水中含有A物质的质量是ag,100g溶液中含有A物质的质量不是ag,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根据固体溶解度曲线解决相应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简答题25.(6分)(2014•湖州)2014年5月在上海举行的“亚信”峰会期间,我国与俄罗斯签署了天然气供销合同.(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CH4+2O2CO2+2H2O .(2)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一定要考虑节能减排,小吴想知道天然气和无烟煤哪种燃料更有利于减少碳排放,他需查阅资料并计算,比较这两种燃料释放相同的热量所产生的二氧化碳量的多少来判断.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1)根据甲烷的化学式计算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根据甲烷燃烧的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符合节能减排的燃料应产生的热量高、放出的二氧化碳少,据此回答.解答:解:(1)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是:CH4+2O2CO2+2H2O.(2)要知道天然气和无烟煤哪种燃料更有利于减少碳排放,需要比较这两种燃料释放相同的热量所产生的二氧化碳量的多少来判断.故答为:(1)75%,CH4+2O2CO2+2H2O;(2)热量.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式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的知识.根据已有的知识即可解答.三、实验探究题30.(4分)(2014•湖州)为增加拉面的韧性,制作过程中浅耕加了用蓬草烧制而成的草灰,即蓬灰,蓬灰中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科学兴趣小组猜想蓬灰的主要成分可能是K2C O3,小组成员分甲、乙两组进行部分探究.实验过程中的操作A的名称是过滤.你认为乙(选“甲”或“乙”)组实验方法比较理想.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盐的化学性质.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根据过滤可用于分离难溶性固体,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沉淀不能证明含有碳酸根离子,而滤液和盐酸反应生成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从而证明滤液中含有碳酸根离子进行解答.解答:解:过滤可用于分离难溶性固体,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沉淀不能证明含有碳酸根离子,例如含有硫酸根离子也会出现一样的现象,而滤液和盐酸反应生成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从而证明滤液中含有碳酸根离子,所以乙组实验方法比较理想.故答案为:过滤;乙.点评:此题是对学生实验结论和实验步骤反推实验现象的方法的考查,并熟记它们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所在.32.(6分)(2014•湖州)为了比较甲、乙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和相对原子质量大小,小吴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如图),他取两种金属(表面积相同)各m克,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相同质量和质量分数)进行反应,在相同条件下测定不同时间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实验记录如下表:反应时间(秒)20 40 60 80 100 120 140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毫升)甲金属25 60 95 130 160 170 170乙金属30 75 120 150 150 150 150 (1)由实验结果可知:金属活动性较强的是乙.(2)为了使得到的实验数据准确,小吴开始收集气体的时间点应该是 A .A.导管口一有气泡冒出时B.冒出气泡连续且均匀时C.检验产生的气体纯净时(3)根据已有实验数据,要比较甲、乙两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还需知道 B .A.参加反应的硫酸质量B.生成物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1)根据相同时间内放出氢气的多少判断反应速率快慢,再利用反应速率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2)根据实验的目的分析;(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分析缺少的量.解答:解: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相同时间内金属乙产生的气体比甲多,因此乙的活动性比甲强;(2)因为要测定金属产生氢气的快慢,因此应该是收集金属反应产生的所有气体,故是导管口一有气泡冒出时就要收集,故选项为:A;(3)已知金属的质量、产生氢气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因此缺少金属的化合价来书写化学方程式,故选项为:B;故答案为:(1)乙;(2)A;(3)B.点评:本题属于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考查,熟练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结合实验的目的分析得出结论即可,难度较大.四、分析、计算题37.(7分)(2014•湖州)电解水实验中,为了增加水的导电性,可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1)实验过程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是氧气.(2)某次实验中,将10克10.8%的稀硫酸倒入盛有98克水的烧杯中混合均匀得A溶液,则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 .(3)将A溶液全部倒入电解水装置,当通电反应到所剩溶液中的含水量为98%时,可制得多少克氢气?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电解水实验;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1)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是氧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是氢气;(2)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3)根据含水量可以计算电解的水的质量,根据电解的水的质量可以计算生成氢气的质量.解答:解:(1)实验过程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故填:氧气.(2)则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故填:1%.(3)设分解的水的质量为x,生成氢气的质量为y,10g×10.8%=(10g+98g﹣x)×(1﹣98%),x=54g,2H2O2H2↑+O2↑,36 454g y=,y=6g,答:可制得6g氢气.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
姓名准考证号考生须知:1.全卷分试题卷Ⅰ、试题卷Ⅱ和答题卷。
试题卷共8页,有4个大题,37个小题。
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请将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的规定位置上。
3.答题时,把试题卷Ⅰ的答案在答题卷Ⅰ上对应的选项位置用2B铅笔涂黑、涂满。
将试题卷Ⅱ答案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答案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卷Ⅱ各题目规定区域内作答,做在试题卷上或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0:16 S:32 Ca:40 Fe:56试题卷 I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第1~10小题,每小题3分,第11-20小题,每小题4分,共70分。
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1.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答案:D。
考点:实验常见错误。
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该在试管上方悬空滴加,不能与试管接触以防污染滴管。
2.下列有关太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太阳内部正进行着轻核聚变 B.八大行星单位时间内获得的太阳辐射能相等 C.太阳的东升西落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D.太阳黑子是太阳表层一些不发光、不发热的黑点答案 A 。
考点:天文。
A核反应中由质量小原子聚变为质量大的原子的过程叫做核聚变,应用为氢弹,而人类科技目前不能实现可控的核聚变使其用来发电;类似考点有核裂变,质量大的原子裂变为质量小的原子,应用为原子弹以及地球上现有的核电站。
C自转引起的太阳东升西落和昼夜变化;公转和地轴偏移角引起了四季变化。
D太阳黑子十温度相对周围较低的点。
太阳这种能杀死黑山老妖的终极BOSS是没有弱点的。
3.下列数据接近实际的是A.课桌的高度大约是80mm B.1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600gC.人体的安全电压是220V D.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7℃左右答案:D 考点:生物常识。
桌子高度单位错了,鸡蛋吧没事帮家长去超市买买吧这题老考,1斤是500g,10个左右。
2008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科学试题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本卷g取10牛/千克。
卷Ⅰ一、选择题(本题有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不给分)1.2008年3月24日下午北京奥运会圣火采集仪式在希腊的赫拉伸庙前举行。
圣火点燃后,以“点燃激情、传递梦想”为口号的“祥云”火炬传递在全球进行。
圣火的点燃利用了太阳能,下列属于能量单位的是()A.牛顿B.帕斯卡C瓦特 D.焦耳2.我省目前已有近百家企业参与奥运建设,产品涉及体育器材、建筑材料、书薄相册、食品等。
下列奥运产品使用的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A.部分书册使用了再生纸B.场馆建设使用了大量的钢筋C.部分相册使用了塑料粒子D.部分印刷油墨使用了无毒、可食用级的大豆油墨3.下列装置中,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是()A.发电机B.电动机C.电铃D.电饭煲4.下列现象中,利用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冬天晒太阳取暖B.用酒精灯C.将烧红的工件放入冷水中降温D.古人钻木取火5.被子植物生长发育成熟后,会开花结果,在花的结构中,发育成果实的是()A.柱头B.花药C.胚珠D.子房6.据报道,美国宇航局的专家发明了“月球制氧机”,这种“月球制氧机”利用聚焦太阳能产生的高温使月球土壤发生化学反应制取氧气,据此可推测月球土壤中一定含有()A.氧元素B.氧气C.水D.氯酸钾7.石油是一种重要的能源,但又是不可再生的能源,目前人类正面临着石油短缺、油价上涨的挑战。
探求能源利用的新途径是人类亟待解决的课题。
以下探究能源利用的途径不恰当的是()A.更多地利用木材B.更多地利用太阳能C.增加风力发电量D.增加核发电量8.下列关于电磁波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微波炉是利用电磁波加热食品的B.透视使用的X射线是一种电磁波C.电磁波不能在真空D.电视机和移动电话都能接收电磁波9.右图是某同学在游游时拍摄的一张溶洞照片。
浙江省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湖州市)科学试题卷(模拟)友情提示:1.全卷分卷Ⅰ和卷Ⅱ,共8页。
卷Ⅰ中试题(1~20小题)的答案必须填涂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卷Ⅱ中试题(21~38小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
全卷满分为150分。
2.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a:23 O:16 Cl:35.5 Ca:40Fe:564. 本卷g取10牛/千克。
卷I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请选出各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我市各部门积极采取措施。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力推火力发电 B.焚烧塑料垃圾 C.推广使用公共自行车 D.使用一次性木筷2.2014年2月,浙江部分地区因饮用桶装水导致感染诺如病毒,饮用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在面对桶装水不合格和“诺如”来袭的现状下,学校要求学生自行带饮用水上学。
从预防传染病的基本环节来看,该措施属于(▲)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控制病原体3.下列各物质按照混合物、单质、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水银、冰、医用消毒酒精 B.溴、熟石灰、盐酸C.石墨、石灰石、醋酸 D.空气、氮气、二氧化碳4.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所示。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化合物B.该图示体现的是置换反应C.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种类都不变D.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数之比是1:25.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2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A、B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f B.若将A、B紧靠着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如图乙所示),则f B和F2分别为(▲)A.12N 12NB.12N 24NC.0N 12ND.0N 24N6.为了减少某种昆虫对农作物的危害,人们引入了专门捕食这种昆虫的蜘蛛。
2014届中考科学试卷(含答案)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于质量:H-1 C-12 O-16 Al-27 S-32 Cl-35.5 K-39 Ca-40 Cu-64 本卷计算中g取10牛/千克卷I说明:本卷有1大题,20小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请选出各题中-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我们家乡义乌特产丰富,以下特产制作的部分过程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生产红糖时蒸发甘蔗汁液B.酿制红曲酒时发酵糯米C.制作火腿时将成品切块包装D.制作蜜枣时晒干水分2.以下不属于太阳系八大行星的是A.太阳B.金星C.火星D.天王星3.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到硬币(如图甲所示).人位置不变,往茶杯中倒入一些水后,又能看到硬币了(如图乙所示),这主要是由于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折射C.光的反射D.凸透镜成像4.下列关于显徽镜使用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使用显微镜时,应先对光再调焦B.观察物像一般用左眼,同时要求右眼睁开C.欲将物像从视野左上方移到中央,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D.低倍物镜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5.夏天打开冰箱,可以看到从冰箱里冲出一股“白气”.下列事例中,物态变化方式与“白气”形成原因相同的是A.把湿衣服挂在阳光下晒干B.用牛奶自制牛奶雪糕C.将丁烷气体贮存在气体打火机里D.在饮料中添加冰块降温6.为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我市每年都对学生进行体育水平测试.当你进行测试时,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休内何种物质的氧化分解A.葡萄糖B.脂肪C.蛋白质D.维生素7.我国自行研制的闪烁晶体BGO,其化学式为Bi4Ge3O12,曾应用于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的著名实验中.其中秘(Bi)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锗(Ge)元素的化合价是A.一l价B.+3价C.十4价D.+5价8.正确的操作是实脸成功的基础.下列几项实脸操作正确的是A. 用火柴点燃酒精灯B.量筒读数C.滴加溶液D. 洋葱表皮细胞装片制作9.关于地球的有关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B.地球内部圈层结构中·最内层是地幔C.火山爆发是引起地壳变动的主要原因D.地球的岩石圈好像一整块拼好的“七巧板”,说明全球由七大板块组成10.小阳同学发现,将两本科学书每隔两页相互交叉叠在一起,竟然很难将它们沿水平方向拉开。
2014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科学试题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Mn-55本卷g取10牛/千克卷I一、选择题(本题有2O 小题, 每小题3 分.共60分.请选出各小题中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下列生活现象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钢铁生锈B.电灯通电发光C.冰块熔化D.湿衣服晾干2.对图示三种活细胞共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都有细胞核B.都有细胞壁C.都能进行呼吸作用D.形态与功能都相适应3.图中表示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是A.F1B.F2C.F3D.F44.长兴的白果(银杏种子)和德济的批把是我市的特产。
银杏属于裸子植物.批把树属于被子植物.分类的依据是A.白果与批把的甜度B.叶的形状C.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D.白果与批把的颜色5.下列现象与其形成原因对应的是A.雅安地震一人类活动B.四季更替一地壳运动C.海陆变迁一太阳活动D.地形变化一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6.静止在水平桌面的科学书,与科学书受到的贡力相互平衡的力是A.桌面对书的支持力B.书对桌面的压力C.桌子的重力D.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7.青铜是铜锡合金.我国古代金属锡的冶炼发生的反应主要是:SnO2 + 2C Sn + 2CO↑。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青铜属于纯净物B.反应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C.二氧化锡是氧化物D.CO 在反应中是还原剂8.有些同学喜欢把方便面当校园午餐.四位同学关于方便面的争论.更符合平衡膳食理念的是A.小军:我喜欢方便面的味道,管它有没有营养B.小丽:可以长期把方便面当正餐,它能提供能量C.小红:方便面有许多食品添加剂,营养更全面,多吃有益D.小方:方便面营养不全.常以此代替午餐,不利健康9.下列生命现象与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小磁针静止时指向B.光透过均匀玻璃砖C.该滑轮组最省力绕法D.家庭电路电灯接法A.28 ℃时10 克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4 克B.60 ℃时等质量水中能溶解的硝酸钾比28℃时多C.①②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③所得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1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测定溶液的pHB.测电笔的使用C.盖盖玻片D.倾倒试剂13.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