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构成_明度九大调共50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2.88 MB
- 文档页数:50
明度对比9个明度色标!怎么分的!那几个调是怎么区分的!!色彩构成作业明度九站长统计根据孟塞尔色立体理论,把明度由黑到白的等差分成九个色阶,叫做“明调九度”。
明度九调就是在高调、中调、低调的基础上,每一种调性中又有长中短对比形成九调。
从色阶开始,色阶从最黑到最白有十一个阶区,十一个阶区中基本是每三个为一个调,分为高调、中调和低调。
明度在0-3度的为低调,4-6度的为中调,7-10度的为高调。
高调:纯洁/柔软/轻盈/明亮。
中调:朴素/平静/中庸/沉着/稳定。
低调:厚重/凝重/晦涩/迟钝/重。
无彩色的明度对比,从黑到白可以分为9个明度色标。
先定明度最低的黑色,明度最高的白色,然后之间是一半一半的分,每一半再分一半,然后再分一半。
分够九份就好。
以无彩色的明度对比为例。
分为高长调、高中调、高短调、中长调、中中调、中短调、低长调、低中调、低短调。
在配色中,主色与副色、副色与副色之间的明度差别,决定了明度差别,决定了明度对比的强弱,明度对比的强度可分为弱中强;又可称为长调、中调、短调。
扩展资料:长调可以由黑、白、灰三色构成,在强的,男性的,丰富的效果。
中间短调具有如做梦似的薄暮感,显得含蓄,模糊而平板。
低长调较强烈,有爆发性,具有苦恼和苦闷感。
低短调则有薄暗,低沉,具有死一般的忧郁感。
一般来说,高调愉快、活泼、柔软、弱、辉煌、轻;低调朴素、丰富、迟钝、重、雄大有寂寞感。
明度对比较强时光感强,形象的清晰程度高,锐利,不容易出现误差。
明度对比弱、不明朗、模糊不清,则如梦,显得柔和静寂、柔软含混、单薄、晦暗、形象不易看清,效果不好。
明度对比太强时,如最长调,会产生生硬,空间、眩目、简单化等感觉。
对装饰色彩的应用来说,明度对比的正确与否,是决定配色的光感、明快感,清晰感、以及心理作用的关键。
历来的图案配色,都重视黑、白、灰的训练。
以色彩的明度作为配色的主体思路。
色彩从白到黑的两端靠近亮的一端的色彩称为高调,靠近暗的一端的色彩称为低调,中间部分为中调;明度反差大的配色称为长调,明度反差小的配色称为短调,明度反差适中的配色称为中调。
如果根据孟塞尔色立体理论,把明度由黑到白的等差分成九个色阶,那么,1-3为低明度色阶;4-6为中明度色阶;7-9为高明度色阶。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
白色明度最高,黑色明度最低。
不同色相的明度也不同,黄色明度高,红、蓝色明度低。
任何一种色相如调入白色,都会提高明度,白色成分愈多,明度也就愈高;任何一种色相如调以黑色,明度相对降低,黑色愈多,明度愈度。
以白色或明度高的色相组成的色调,称为“高调”。
“高调”不仅由组成色相的明度决定,同时也因光的强弱而改变。
如明度低的色相在强光下,明度也随着提高。
反之,在暗淡的光线下,高明度的色相也会变深。
同时,不同的光线角度,物体的明暗亦不同,如高明度的物体,在暗部看,其明度依然是很低的。
处于中间色阶的色彩组成的色调,称为中间调。
两种以上色相组合后,由于明度不同而形成的色彩对比效果称为明度对比。
它是色彩对比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决定色彩方案感觉明快、清晰、沉闷、柔和、强烈、朦胧与否的关键。
其对比强决于色彩在明度等差色级数,通常把1——3划为低明度区,8——10划为高明度区,4——7划为中明度区。
(图)在选择色彩进行组合时,当基调色与对比色间隔距离在5级以上时,称为长(强)对比,3——5级时称为中对比,1——2级时称为短(弱)对比。
据此可划分为九种明度对比基本类型。
(图)(1)高长调如10:8:1等,其中10为浅基调色,面积应大,8为浅配合色,面积也较大,1 为深对比色,面积应小。
该调明暗反差大,感觉刺激、明快、积极、活泼、强烈。
(2)高中调如10:8:5等,该调明暗反差适中,感觉明亮、愉快、清晰、鲜明、安定。
(3)高短调如10:8:7等,该调明暗反差微弱,形象不分辩,感觉优雅、少淡、柔和、高贵、软弱、朦胧、女性化。
(4)中长调如4:6:10或7:6:1等,该调以中明度色作基调、配合色,用浅色或深色进行对比,感觉强硬、稳重中显生动、男性化。
(5)中中调如4:6:8或7:6:3等,该调为中对比,感觉较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