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3课《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32.77 KB
- 文档页数:6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十三课《难忘的一课》教案写教案就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因材施教。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十三课《难忘的一课》教案,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教案栏目查看。
篇一:难忘的一课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线索。
3.抓住“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作者的每一次感受。
2.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线,联系时代背景,感受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教学难点:课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线索。
3.抓住“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三)学习课文:1.自学指导(一):(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出示自学检测一:认识生字词。
2.自学指导(二):(1)“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在什么地方出现?(2)每次出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四)全文小结:(五)布置作业篇二:难忘的一课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2、结合背景资料和文中的描写,体会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时的心理感受,并用几句话表达出来。
3、结合文章内容,抒写作者难忘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引出“难忘”师:吉老师给大家讲过许多有意思的课,是吗?生:是的。
师:请马上回答,哪节课最难忘?生:(停顿后议论纷纷)师:这些课都是本学期的学的,如果再过几十年你们还会记得吗? 生:可能不记得了。
师:是啊!但是我们的作者对一节国语----也就是语文课永远镌刻在心上。
读课题-生:难忘的一课师:再读一遍生读课题,突出“难忘”。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23《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并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教学重难点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线,联系时代背景,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搜集有关台湾的资料,了解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历史。
⒉把相关的语句制作成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简介背景1、学生齐读课题。
2、师简介当时的时代背景。
二、预习探究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有难度的地方多读几遍,之后同桌互查。
2、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等方法了解不懂的词语,之后小组内交流。
3、读读想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三、合作交流1、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2、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一位船员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
)四、品读体验⒈师:一堂普通的语文课,为何如此让人难忘?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读后思考:整篇课文最让你难忘的话语是什么?(学生默读,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读情况,鼓励学生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
)⒉全班交流最让人难忘的话语是什么?(“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3、“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同学们对这句话印象最深刻,为什么?(“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在课文中出现了三次。
)4、请同学们在课文中勾画出“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并想一想这句话每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学生自学,交流体会。
(依照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课件。
)预设:①课件出示:他用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他写得很认真,也很吃力。
台湾“光复”不久,不少教师也是重新学习祖国文字的。
接着,他先用闽南语,然后又用还不太熟练的国语,一遍一遍地读。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教材简析】《难忘的一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
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
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线,联系时代背景,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
【设计理念】课文主线清晰,叙事生动,感情充沛。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简短而又深刻的话贯穿全文,反复出现,每一次都伴随着一段情节,都表达了人物的思想。
它既是文章的线索,又是情感的主线。
学习课文时,紧紧围绕“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联系时代背景,想象当时的动人情节,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其读中感悟、读中体会台湾人民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
【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线,联系时代背景,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在朗读中加深感悟,把理解出的意思和体会出的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在感情朗读中感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陶冶与感染。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搜集有关台湾的资料。
2、把相关的语句制作成课件。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感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曾经学过的有关台湾的课文吗?对台湾你有哪些了解?在谈话中,让学生谈出有关台湾的美丽风光以及台湾人民盼望回到祖国怀抱的热烈愿望,为下文的学习做好感情铺垫。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正是发生在台湾一所乡村小学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相机指导:“闽”是前鼻音,“诸”是翘舌音,“葛”读“gě”,不要读成第二声。
1|23、《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学科语文年级五年级授课人吴佳会所在学校武定县九厂小学课程名称23、难忘的一课节选片段名称课文内容教学全课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
2、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节选部分目标1、认识2个生字。
2、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信息技术在其中解决的重点和难点本课内容,由于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太远,学生很难感受到台湾的师生学习祖国的文字为什么吃力?作者看到这种情景为什么又会感动?而教师通过课件出示祖国的地图,讲解台湾的历史,学生就能深刻地体会到台湾师生这种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从而也知道了这节课为什么难忘?教学过程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手段环节一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每天都在学校上课,哪一节课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说一说是一节什么样的课使你难忘?◆是的,这些课会让你终身难忘,今天所学课文的作者也有一堂难忘的课(边说边出示课题:难忘的一课)。
今天,我们共同来了解这是一节怎样的课?为什么会使作者终身难忘呢?这节课会不会也让你难忘呢?学生谈自己难忘的一节课。
课件出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环节二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提出初读要求。
2、读读想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等方法了解不懂的词语。
3、回答课文内容。
用课件出示本课生字,主要人物和线索,让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使学生知道怎样根据课文主要人物和线索很快说出主要内容。
环节三三、深入阅读.体会情感1、让学生细读课文,用“——”画出“我是中国人,我爱。
学案学习目标:1、我能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
2、我能自己有感情的朗读这篇课文。
3、我能从这篇课文中感受到作者的爱国情。
知识链接:1、郑成功收复台湾:公元1661年3月,民族英雄郑成功率兵25000人、战舰近500艘,从福建厦门出发,经澎湖直抵台湾西海岸,在台湾人民的支持下,经过八个月激战,击败荷兰殖民者,迫使荷兰侵略者挂起了白旗投降,被荷兰侵占了三十八年之久的台湾,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完成了收复祖国宝岛台湾的民族伟业。
三百多年来,郑成功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直备受海峡两岸人民的称颂。
2、台湾“光复”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1894年日本侵略朝鲜并向中国挑衅引发“中日甲午战争”,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而遭到失败,于1895年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台湾被割让给了日本,被日本侵占整整统治了五十年!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时期,他们采取军事占领、经济掠夺、奴化教育等种种手段奴役台湾人民,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才归还中国。
预习任务:1、从文中积累一些好词佳句并收集有关台湾的一些资料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从文中出现的三次“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爱。
自主、合作、探究:1、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找出文中出现的三次“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谈谈自己从中体会到了什么?3、再次朗读课文,说说自己的感受。
我来闯关:A、用心读一读下边的句子,注意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用“√”表示出来。
⑴台湾“光复”不久,不少教师也是重(chóng zhòng)新学习祖国的文字。
⑵接着,他先用闽(mǐng mǐn)南语,然后又用还不大熟悉的国语,一遍一遍地读。
⑶我看到上面有孔子,有诸(zhūzū)葛(gégě)亮,有郑成功,还有孙中山。
B、课文字里行间饱含着浓浓的“情”,有些短语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补充完整:()地握手()的敬意()地朗读()的情景()的民族精神()的爱国情谊课文中这样的短语还有很多,比如:__________________C、读了这篇课文我感受到了:学习收获:知识延伸:1、推荐阅读:余光中的《乡愁四韵》。
23、《难忘的一课》 (一)学习目标: 1、掌握生字新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体会“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三次在文中出现时作者的不同感受。 3、感情读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二)学习重难点: 梳理文章脉络,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线,联系时代背景,用心感受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三)学生课前准备: 看有关资料及相关词语,了解课文背景,准备台湾的风光图片。 (四)教具准备: 1、相关挂图。 2、有关台湾风光图片。 (五)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时间 学生行为 时间 一、交流背景资料,导入新课。 (5分钟) 1、介绍相关资料。 2、板题、揭题。 3、导入。 (3分钟) 1、交流搜集的相关资料,了解台湾“光复”前人们的生存状况。 2、了解课文背景,激发阅读的欲望。 (2分钟)
二、自渎课文掌握字词,整体感知并找出关键句。 (15分钟) 1、布置学生自渎课文掌握字词,思考这篇文章写了件什么事。 2、诚实生字词,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 3、引导概括,鼓励质疑: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4、提问:有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它是什么? 5、让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这句话每一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6、指名分段读课文,并提出质疑。 根据学生回答,明确相关段落。 7、根据学生的回答,师归纳板书。 (7分钟) 1、朗读字词,交流记忆方法。 2、用自己的方法朗读课文,读正确、流利。 3、概括课文内容,提出问题,讨论解决 4、找出“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5、梳理事情的经过,结合自己的理解,然后全班交流。
(8分钟)
三、品味语句,体会感情 (15分钟) 1、导学第一次出现的课文段落。 (1)引导明确三个概念: 光复、闽南语、真挚三个词的注释。 (2)如何理解“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8分钟) 1、细读这一部分,体会情感。 (1)找出词语去感受文中老师和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和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2)通过交流认识到台湾光复后,台湾人民(7分钟) 他们火热的心”? (3)鼓励朗读:谁能把他们对祖国的深厚感情读出来。 2、引导第二次出现时的课文段落。 (1)范读: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遍又一遍地朗读着--- (2)当一个陌生人走进教室,师生为什么不感到意外? 引导生由“欢迎”、“更起劲”去体会。 (3)指导朗读。 3、导学第三次出现时课文段落。 (1)作者参观小礼堂时,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谁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些情况? (3)作者看着看着,为什么眼睛就湿润了? (4)激情朗读: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把深厚的感情读出来? 4、全班交流,感悟语句。 急切要表达自己是中国人的心情。 (3)进行充满感情的朗读。 2、细读这一部分,进一步体会情感。 (1)朗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2)齐读该部分内容。 3、细读,体会情感 (1)朗读相关语句。 (2)选择自己了解的伟人介绍,如孔子、诸葛亮、郑成功孙中山等。 (3)换位感受,体会作者为祖国历史上有这么多伟人感到无比自豪。 (4)带着强烈的爱国情朗读课文相关部分。
第23课《难忘的一课》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认读2个生字。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线,联系时代背景,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每一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时,“我”的感受。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欣赏一首歌曲(播放视频)师:你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他就是七子之歌-台湾。
你对台湾你有哪些了解?(图片、文字欣赏)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正是发生在台湾一所乡村小学的故事。
2. 板书课题《难忘的一课》[来源:学*科*网]师:这难忘的一课的内容是什么呢?为什么这么令人难忘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二、初读感知1.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1)自由阅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交流识字方法:通过熟字加偏旁识字:门——虫、者——诸(2)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标出自然段。
2.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一位船员在一所普通的乡村小学上了一节令他终生难忘的语文课。
3.《难忘的一课》的内容是什么?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4.理解词语。
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bó gǎng mǐn zhū zhìchóng jìng shútǒng nóng停泊港口闽南诸葛亮真挚崇高敬意熟练统治浓厚A.教师领读B.男女生比读C.同桌互读。
词语理解:闽南语:闽,福建省的简称。
福建南方的方言。
国语:指本国人民共同使用的语言。
汉语普通话的旧称。
光复:收复。
真挚:感情真诚恳切,发自内心。
三、精读领悟1.全文共分几部分?第一部分(1):写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我的工作情况。
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并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知道课文哪些内容围绕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详写。
学习这种表达中心思想的写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积累常用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情分析课文内容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实际课堂学习很接近,容易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但课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的句子,教师要让学生理解" 我"每一次的感受。
既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又是难点,当然也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切入口。
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文本,揭示中心。
教师让学生找出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的句子时,根据自己的已有水平,找出文中自己感触较深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进一步体会句子的内在含义,从而让学生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3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课文表达中心的写法。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并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知道课文哪些内容围绕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详写。
学习这种表达中心思想的写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积累常用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1.2学时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课文表达中心的写法。
4.1.3学时难点课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
4.1.4教学活动活动1【活动】难忘的一课教学活动导入:同学们,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当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当上海世博会胜利开幕;当“嫦娥”一号、“神州七号”等相继飞天时,我们骄傲、我们自豪,同时,我们不会忘记在祖国近代史上,曾经有一个百年噩梦,那是一段让中华民族受尽辱的历史,请看一组幻灯片,你想说些什么呢?这是1937年,日本人对国人进行的南京大屠杀,使他们血流成河,场面惨不忍睹。
23*难忘的一课1.会认2个生字,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自读、自悟,教师抓住文中三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引导理解。
3.让学生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线,联系时代背景,用心感受文章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用心感受文章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初步领会文章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的妙处。
PPT课件一课时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你听过这样的一首歌吗?“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这首歌唱的是谁回归我们祖国母亲的怀抱?十多年前的张明敏的一首《我的中国心》唱的又是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香港、澳门回到祖国怀抱的时候,还有哪位游子没有回家? 作为一个中国人要“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我们都是中国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请同学们听一听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然后谈谈你的感受。
(教师放乐曲)听完这首歌曲后,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谈感受。
教师:激动时,不一定要用语言来表达。
情到了心中,我已经从你们的眼神中看了出来。
我们就带着这种感动,穿过时光的隧道,来到多年前在台湾的乡村小学共同上一堂……(板书课题)二、介绍背景。
课文讲述的事情发生在台湾“光复”初期。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日甲午战争以后,1895年被日本侵占,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归还中国。
台湾被日本整整统治了50年,在这50年里,日本对台湾进行着经济侵略、文化侵略、人权侵略。
这篇课文讲的就是台湾收复后的事情。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想一想:1.找出课文中多次出现的句子,用“”画出来。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用简单的语言概括。
学生汇报,教师总结。
1.课文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共出现了三次。
2.课文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引发自己深切感受的事。
第23课《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过程与方法在朗读中加深感悟,把理解出的意思和体会出的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在感情朗读中感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陶冶与感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到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作者的每一次感受。
感受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每一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时,“我”的感受教学准备课前搜集资料,了解相关知识。
做课前预习,扫除字词障碍。
通读课文。
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狼牙山顶峰响起的壮烈的口号声,让我们感受到了日寇的的凶残和中国人民的坚强不屈;1945年台湾“光复”后,从小学校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又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难忘的一课》。
(板书课题)二、引导自学,整体把握1、质疑:通过你的预习,你认为这一课要学习什么?怎么学?【--通过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为什么回让作者那么激动;要从小学校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中找到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课文前引言就是自学的目标,学会自己主动按照提示进行自学。
)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等解决字词障碍;找重点句子和不明白的地方和伙伴交流、查找资料学习;说出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明确语文学习的方法,)2、导学:(1)思考文题:看到课题你能想起什么呢?--设问:谁给作者上的难忘的一课呢?(谁上课)这难忘的一课的内容是什么呢?(内容)为什么这么令人难忘呢?(难忘)(2)提示:课文中作者多次提到的一句话是什么?(这种学习方法是刚开始,因此,提示孩子本课的学习方向和学习重点。
)(3)读课文、交流带着问题读自己认为重要的段落,然后和小组的伙伴交流。
--阅读课文,组内交流。
(4)班内交流,教师引导、点拨。
抓住多次出现的句子,理解分析a、文中哪个句子多次出现?出现在文中什么地方?b、每次出现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引导学习:第一次出现1.导:这句话出现的地方;老师是怎样写的?(一笔一画,认真吃力。
)从这“一笔一画”、“认真吃力”你看出什么?是怎样体会的?说明什么?“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光复”不久,老师就把自己刚刚学会的祖国文字教给学生,体现了对祖国的爱。
)引导理解:第二次出现1、说第二次出现的地方。
2.问:他们是怎样朗读的?找出词语。
(严肃认真,富有感情,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3.谈谈你的体会,你的理解。
重点理解:“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
”“火热的真挚的心”指的是什么?(强烈的、深厚的爱国之情。
)4.“我”这时的感受?(感动)5.感情朗读。
学习第三次出现1.思考:“我”是怎样说的?为什么“激动”?2.“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激动,被这种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所深深感动。
)3.理解最后两句话的含义。
“我”这时的全部感情是什么?(浓烈的爱国情意,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
)5.朗读(设计意图:抓住重点句分析课文,理解作者的每一次感受。
感受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同时进行朗读训练)三、总结升华。
1、朗读全文。
2.说说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中心思想)(表达了台湾人民及作者的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围绕这个中心,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课文哪些内容写得比较详细?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为了突出中心。
)3、在“一国两制”的政策下,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国怀抱;澳门于1999年回归祖国。
我想,台湾人民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回到祖国的怀抱。
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中国!”四、作业布置:有感情朗读课文,并写会生字词。
五、板书设计:难忘的一课“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是篇略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学情分析: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线,联系时代背景,用心感受字里行间包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并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知道课文哪些内容围绕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详写。
学习这种表达中心思想的写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积累常用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理念:让学生在朗读中加深感悟,把理解出的内容和体会出的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从而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陶冶与感染。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课文表达中心的写法。
教学难点:课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引入课文审题:难忘的一课。
设问:谁给作者上的难忘的一课呢?这难忘的一课的内容是什么呢?为什么这么令人难忘呢?这些问题大家想不想知道啊?请大家赶快打开课文。
二、范读课文,初识文意老师范读,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说一说讲了一件什么事?(一位船员在一所普通的乡村小学上了一节令他终生难忘的语文课。
)三、学生自学生字、词和课文。
1.按生字表自学生字。
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
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词语。
读课后词语。
2.读通课文,思考:①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四、检查掌握情况1.字音:指名拼读,直读生字,注意纠正。
2.字形:说说易错的字,易错的地方。
如:“葛”注意笔顺,与“蔼”区别。
“崇”与“祟”的区别。
3.词义:结合课文理解。
4.读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不理解的提出来,大家讨论。
5.指名读课文,回答刚才的问题。
五、朗读课文,说说这个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果再问:难忘的一课是什么内容?(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那么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请你划出来,并读一读。
六、复习提问,引入本课时学生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一)谁来说说“难忘的一课”是怎样的一个故事?(注意说明时间、地点。
)那么这节“难忘的一课”是什么内容?“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3次)(二)三次出现在什么地方?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划出来。
请同学自己读一读这句话出现的地方?怎样出现的要读出来。
七、读讲第一次出现1.指名读出这句话出现的地方。
2.问:老师是怎样写的?(一笔一画,认真吃力。
)从这“一笔一画”、“认真吃力”你看出什么?是怎样体会的?说明什么?“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光复”不久,老师就把自己刚刚学会的祖国文字教给学生,体现了对祖国的爱。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5自然段),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八、读讲第二次出现1.自己朗读第二次出现的地方。
2.问:他们是怎样朗读的?划出这些词语。
(严肃认真,富有感情,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3.谈谈你的体会,你的理解。
重点理解:“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
”“火热的真挚的心”指的是什么?(强烈的、深厚的爱国之情。
)4.“我”这时有什么的感受?(感动)5.进行感情朗读训练。
九、按刚才学法学习第三次出现1.指名读。
2.思考:“我”是怎样说的?为什么“激动”?3.“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激动,被这种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所深深感动。
)4.理解最后两句话的含义。
问:“我”这时的全部感情是什么?(浓烈的爱国情意,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
)5.朗读训练。
十、朗读全文,总结提高1.说说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中心思想)(表达了台湾人民及作者的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围绕这个中心,课文哪些内容写得比较详细?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为了突出中心。
)3.朗读三次出现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所在的句子,体会思想感情。
十一、总结深化“一国两制”的政策使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国怀抱;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
我想,台湾人民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回到祖国的怀抱。
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学习目标1.认识2个生字.2.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前准备1.了解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历史.2.搜集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中国进行侵略的资料.教学过程激情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每天都在学校上课,哪一节课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说一说是一节什么样的课使你难忘.◆是的,这些课会让你终身难忘.今天所学课文的作者也有一堂难忘的课(边说边板书:难忘的一课).今天,我们共同来了解这是一节怎样的课,为什么会使作者终身难忘呢?会不会也让你难忘呢?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有难度的地方多读几遍,之后同桌互查.◆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等方法了解不懂的词语,之后小组内交流.◆读读想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深入阅读.体会情感◆细读课文,用“——”画出“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在文章中出现了几次?◆再读,想一想,每一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三读,结合自己的理解试着在旁边做些批注.◆全班交流、汇报、体会情感.第一次,老师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写得认真吃力,说明什么?(“光复”不久,老师就把自己刚刚学会的祖国文字教给学生,体现了对祖国的爱.)之后练读.第二次,一遍一遍地读,读得严肃认真,说明了什么?(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之情.)之后练读.第三次,“我”激动地说,表明了什么?(表达了我浓烈的爱国情意,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精神.)之后练读.朗读全文,总结提高◆你认为课文哪部分最令你感动,就练习读哪一部分.◆指名读,全班评议,再读.◆全班齐读,再次体会“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所表达的情感.总结升华.情感延伸◆“一国两制”的政策使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国怀抱;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不久的将来,台湾人民也一定会回到祖国的怀抱.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课文学完了,你最想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