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国家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管委会
- 格式:doc
- 大小:73.00 KB
- 文档页数:8
宁波国家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管委会2018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本年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结合2018年高新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实际编制而成。
本年报由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等七个部分组成。
本年报中所列数据统计时间截至2018年12月31日。
本报告的电子版可在“宁波国家高新区政府信息公开网下载。
一、概述2018年,宁波国家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管委会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有关政务公开工作的要求,在市政府办公厅政务公开处的指导下,按照年初下发的《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注重在加强领导、完善机制、改善服务、狠抓落实上下功夫,政务公开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一)注重完善机制,基础工作取得新进展。
1.细化工作任务。
结合我区实际,及时制定下发《宁波国家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及责任分工》,组织各重点领域公开任务牵头部门对《工作要点》各项任务进行逐项分解,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每项工作可量化、可监督、可考核。
2.强化考核监督。
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绩效考核,年初印发《2018年度高新区政务公开工作考核实施细则》,做到年初有计划,季度有通报、点评,年终有考核。
同时引入第三方测评机构,通过季度考评、年末综合考评、定期实地督查指导、不定期抽查、第三方评测等方式,重点对信息公开平台上公开内容的准确度、公开指南全面性、公开节点和主题分类更新的及时性、格式规范性等方面开展专项检查,对每个单位存在的问题进行“一对一”的排名通报和工作点评。
全年印发情况通报4期,发现问题90余条,逐条提出整改要求,确保全区政务公开的规范性。
3.严格保密审查。
严格执行“谁公开、谁审查、谁负责”“先审查、后公开”“一事一审”等保密审查规定,要求各部门把政务公开保密审查程序与信息发布程序有机结合,妥善处理好公开与保密之间的关系,确保从源头上落实保密审查、把好保密关。
宁波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宁波国家高新区2013年大招商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波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字号】甬高新[2013]49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商务综合规定正文宁波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宁波国家高新区2013年大招商工作方案的通知(甬高新〔2013〕49号)2013年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
随着宁波市委、市政府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给高新区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为认真做好2013年招商工作,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按照管委会2013年提出的“转型、创新、辐射、示范”的发展原则;以新材料科技城的启动建设为契机,继续围绕建设“三区一城”、全市知识经济中心和全国一流创新型科技园区的总体目标,招商部门将按照“量质并举、强化平台、突出创新”的要求开展全年各项工作,全力推进高新区的经济发展和新城建设。
(一)量质并举:通过全面完成管委会提出的招商任务来保证高新区的经济增长;通过引进高质量的科研和产业项目来提升园区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加快集聚科技、人才、资本等高端要素。
(二)强化平台:通过引进一批高质量的龙头和骨干机构来强化平台的集聚、自我配套和辐射能力,做强园区研发创新、创业孵化、智慧城市、智慧物流、检测认证、投融资、文化创意及总部经济等特色产业平台;形成高新区鲜明的“科技、人才、资本”特色,引领全市的知识经济发展。
(三)突出创新:以新材料科技城的启动为契机,积极探索新的产业发展方向;通过资本对接、孵化指导、扶持培育等服务手段来引进和培育创新团队,尝试以“团队为核心、资本为纽带、服务为基础”的创业创新示范社区建设模式;同时积极探索新的平台建设,如电商产业、应用型新材料等平台建设;积极发展创新型的经济业态和商业模式。
宁波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高新区治污水等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污染防治【发文字号】甬高新办[2014]30号【发布部门】宁波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发布日期】2014.07.10【实施日期】2014.07.10【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宁波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高新区治污水等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甬高新办〔2014〕30号)各有关部门,梅墟、新明街道办事处:经管委会同意,现将《宁波国家高新区治污水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宁波国家高新区防洪水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宁波国家高新区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宁波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办公室2014年7月10日宁波国家高新区治污水专项工作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五水共治”部署,深入实施《宁波国家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五水共治”工作总体方案》,改善我区水环境质量,有效提高民生品质,加快发展生态文明,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特制订本专项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统领,以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高人民群众环境品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推进河道治理、工业治污、污水处理等项目,切实形成铁腕治水的良好局面,促进水环境与经济社会相适应,为全面建设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通过开展污水专项治理工作,园区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下降。
2016年底,全区主要河道基本解决河道垃圾和黑臭问题,河道环境面貌显著改观,形成一批水清、流畅、岸绿、景美河道;河道保洁率达到100%,建成区污水收集率100%,河道水体基本消除劣V类。
到2020年,全区河道功能全面恢复,河道水环境质量全面达到功能区要求,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
三、主要任务(一)扎实推进河道综合治理1、开展“垃圾河”治理攻坚。
结合梅墟新城北区二期周边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完成“垃圾河”清理任务。
宁波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宁波新材料科技城管委会关于印发宁波国家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建立“河长制”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发文字号】甬高科[2014]21号【发布部门】宁波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宁波国家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党工委【发布日期】2014.05.20【实施日期】2014.05.20【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宁波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宁波新材料科技城管委会关于印发宁波国家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建立“河长制”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甬高科〔2014〕21号)各部门、直属事业单位,梅墟、新明街道办事处:现将《宁波国家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建立“河长制”管理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宁波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宁波新材料科技城管委会2014年5月20日宁波国家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建立“河长制”管理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宁波市建立“河长制”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宁波国家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五水共治”工作总体方案》和《宁波国家高新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现制定宁波国家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建立“河长制”管理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按照“建立管理机构、明确工作目标、落实管理责任、严格管理考核”的要求,在全区全面推行“河长制”,2014年5月底前,全区各级河道(河段)实现“河长制”全覆盖。
到2016年底,全区主要河道基本解决河道垃圾和黑臭问题,河道环境面貌显著改观,形成一批水清、流畅、岸绿、景美河道;河道保洁率达到100%,河道水体基本消除劣V类。
到2020年,全区河道功能全面恢复,河道水环境质量全面达到功能区要求,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
二、职责分工按照“一河一长、分级管理、集中考核”的管理责任体系,对区内河道(河段)实施“河长制”管理。
区内市级河道、县级河道、城市内河由管委会领导担任“河长”,乡级河道(河段)按照属地原则,由梅墟街道、新明街道领导担任“河长”。
宁波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宁波新材料科技城管委会关于促进企业转型创优跨越发展的实施意见【法规类别】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发文字号】甬高科[2015]36号【发布部门】宁波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宁波国家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党工委【发布日期】2015.08.24【实施日期】2015.01.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宁波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宁波新材料科技城管委会关于促进企业转型创优跨越发展的实施意见(甬高科〔2015〕36号)各部门、直属企事业单位,各街道办事处:为进一步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优化发展,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发展,根据《宁波国家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管委会关于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甬高科〔2015〕33号)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意见。
一、鼓励企业跨越发展(一)上台阶奖对年营业收入首次达到500亿元、300亿元、100亿元、50亿元的盈利企业(集团),分别奖励400万元、300万元、200万元、100万元。
(二)重点骨干企业奖励对上年度营业收入达到10亿元、实缴税收达到10000万元的盈利企业(集团),给予200万元的奖励;对上年度营业收入达到2亿元、实缴税收达到2000万元的盈利企业(集团),给予100万元的奖励。
(三)高成长企业奖励对上年度营业收入5000万元以上、实缴税收达到500万元以上且税收增幅20%以上的盈利企业(集团),一次性奖励30万元。
(若企业同时满足重点骨干企业奖励条件,可按孰高原则选择执行,不得重复享受)(四)企业重组并购奖励符合区产业导向的企业收购兼并相关行业企业,且相对控股,经市级以上行政部门审批、收购兼并金额1亿元以上的,按实际出资金额的1%予以补贴,单个项目最高补助金额不超过1000万元,补助期限最长不超过两年。
企业在规范化股份制改造过程中因挂牌上市规范需要,对关联资产实施重组而导致成本增加的,在新三板挂牌或上市辅导备案后,按重组所涉资产增值额的2%给予补助,最高补助500万元。
宁波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宁波新材料科技城管委会关于加快
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
【法规类别】宏观经济体制改革
【发文字号】甬高科[2015]37号
【发布部门】宁波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宁波国家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党工委
【发布日期】2015.08.24
【实施日期】2015.01.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宁波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宁波新材料科技城管委会关于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
(甬高科〔2015〕37号)
各部门、直属企事业单位,各街道办事处:
为贯彻落实城市国际化战略,进一步推进我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根据《宁波国家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管委会关于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甬高科〔2015〕33号)文件精神,特制定本意见。
一、进一步推动外贸稳定增长
(一)鼓励企业扩大进出口。
对当年出口总额排名在全区前五位且增幅高于10%的企业,分别给予50万元、40万元、30万元、20万元、10万元的补助,对当年进口总额排
名在全区前五位且增幅高于5%的企业分别给予50万元、40万元、30万元、20万元、10万元的补助。
(二)加大招商引贸力度。
鼓励外来企业来我区开展进出口贸易,对在我区新注册设立外贸公司并承诺经营3年以上,且当年度进出口实绩达到1000万美元、5000万美元以上,分别一次性给予5万元、15万元的奖励。
(三)鼓励企业开拓市场。
对参加区境外重点展会并经过经发局报名确认的企业给予综合费补助,其中亚洲地区每个摊位补助1万元,其他地区每个摊位补助2万元;对企业参加高新区境内重点展会(消博会、能博。
宁波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关于加快推进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正文:---------------------------------------------------------------------------------------------------------------------------------------------------- 宁波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关于加快推进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甬高新〔2014〕47号)各部门、直属企事业单位,梅墟、新明街道办事处:为进一步引导新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全力推进新材料科技城建设,扎实推进创新型科技园区发展,促进全区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现提出如下政策意见。
一、进一步加大现代服务业扶持力度继续鼓励引进和发展软件与服务外包、投融资、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具体参见相关政策)。
重点鼓励引进和发展企业总部、科技服务、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企业。
按产业特点,分别给予以下政策支持。
(一)企业总部鼓励从宁波大市外新引进国内外综合排名500强,石油石化、通讯、铁路、航空、银行等垄断性行业,以及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的特大型企业。
1、落户奖励。
对上述企业,落户当年营业收入超10亿元、税收总额超亿元的,给予落户奖励300万元;落户当年营业收入超3亿元、税收总额超3000万元的,予以落户奖励200万元;落户当年营业收入超亿元、税收总额超1000万元的,予以落户奖励100万元。
(6月30日后注册企业若第一年营业收入、税收未达到,第二年营业收入、税收达到以上要求,视同当年享受奖励)2、购(租)房补助。
对新引进上述企业,自用办公房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的,经行业主管部门认定,给予实际使用面积租金费用30%的租赁补贴,补贴期限三年,年补助金额不超过100万元。
(购房企业参照执行,购租优惠房的企业除外)(二)科技服务业鼓励引进研发设计、节能环保服务、科技中介等科技服务业企业(需符合附件中国民经济行业代码,下同)。
宁波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办公室、宁波新材料科技城管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015年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与循环利用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环保综合规定【发文字号】甬高科办[2015]12号【发布部门】宁波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宁波国家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党工委【发布日期】2015.06.09【实施日期】2015.06.09【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宁波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办公室、宁波新材料科技城管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015年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与循环利用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甬高科办〔2015〕12号)各部门、直属企事业单位,梅墟、新明街道办事处:经管委会同意,现将《2015年宁波国家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与循环利用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宁波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办公室宁波新材料科技城管委会办公室2015年6月9日2015年宁波国家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与循环利用工作实施方案为深入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与循环工作,加快形成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转运和分类处置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模式,不断改善园区内生态环境,根据《2015年宁波市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与循环利用工作实施方案》(甬政办发〔2015〕49号)和《宁波国家高新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与循环利用工作实施方案(2013年-2017年)》(甬高新办〔2015〕18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紧紧围绕2015年市政府垃圾分类处理与循环利用工作目标,坚持统筹规划、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相结合,坚持政府推动、企业实施、公众参与相结合,攻坚克难,全力推进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提升区域发展的档次和品质,为全面实现“四区一中心”战略目标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二、工作目标至2015年12月底,确保实现以下工作目标:(一)垃圾源头控制与减量深入推进有效控制垃圾分类总量增长,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面积达到50%,人均减量率达到3%。
宁波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物业管理和扶持物业行业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波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14.01.24•【字号】甬高新[2014]7号•【施行日期】2014.01.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房地产市场监管正文宁波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物业管理和扶持物业行业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甬高新〔2014〕7号2014年1月24日)为进一步落实物业管理职责,规范物业服务企业的服务行为,扶持优质物业服务企业、提高业主自治能力,提升物业管理行业发展水平,根据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物业管理和扶持物业服务业发展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物业小区管理、扶持物业行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物业管理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政府创新社会管理、创建平安社区的重要载体。
进一步加强物业管理、扶持物业服务业发展,是营造和谐宜居城市环境的现实需要,是新形势下惠民生、保稳定、促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平安、宜居、和谐社区为目标,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影响社区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按照重心下移、属地负责、部门联动、综合提高的原则,着力完善物业管理工作体系,着力健全联动工作机制,着力提升物业服务水平,形成与现代都市相适应的行业发展新格局,为高新区打造“三区一城”和“人才高地”创造良好条件。
(二)目标任务通过5年的努力,全区物业管理和物业服务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进一步完善物业管理工作体系,将物业管理工作纳入到街道和社区的日常工作中去,更好的了解和解决居民的需求;进一步健全联动工作机制,使各职能部门按照各自职责更多更好的参与到物业管理工作中来,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使物业管理秩序得到有效维护;进一步提升物业服务水平,加强物业行业监管,健全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探索业主自治监管模式,让更多的业主参与到小区管理中来;进一步加强优秀物业服务企业扶持力度,通过税收、补助、奖励等一系列措施,提升企业竞争力,使优秀企业做大做强。
宁波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关于调整被征地人员就业扶持政策的
通知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甬高新[2014]39号
【发布部门】宁波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4.05.08
【实施日期】2014.01.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宁波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关于调整被征地人员就业扶持政策的通知
(甬高新〔2014〕39号)
各部门(单位),梅墟、新明街道办事处:
为进一步推进高新区被征地人员就业帮扶工作,规范享受对象,提高实施效果,根据宁波市被征地人员相关政策,结合高新区实际情况,经研究,决定对本区被征地人员社会保险补贴政策作适当调整。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享受范围对象
男50至60周岁、女40至50周岁的被征地人员和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的被征地人员。
1 / 1。
2018年宁波国家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管委会公开招聘事业身份工作人员岗位及条件要求招聘单位招聘岗位招聘人数专业及学历(学位)要求招聘范围其他资格条件办公室宣传1本科及以上学历,学士及以上学位。
本科:汉语言文学、汉语言、中国文学、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汉语言文字学、新闻学专业。
全国中共党员。
35周岁以下。
人社局人才服务1研究生学历且硕士及以上学位。
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
全国30周岁以下。
经发局统计管理1研究生学历且硕士及以上学位。
统计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全国35周岁以下。
经济管理1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
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专业。
全国35周岁以下。
建设局综合文字1研究生学历且硕士及以上学位。
汉语百文字学、语百学及应用语百学、新闻学专业。
全国30周岁以下。
1年以上文字工作经历,市级以上报刊有彳乍品发表。
法务工作1研究生学历且硕士及以上学位。
法学理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
全国30周岁以下。
本科专业要求为法学专业。
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管理1本科及以上学历,学士及以上学位。
本科: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建筑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供热通风与空调专业;研究生: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
全国35周岁以下。
3年以上工作经历。
住房保障管理1本科及以上学历,学士及以上学位。
本科: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管理科学专业。
研究生:行政管理专业。
全国30周岁以下。
社管局综合文秘1研究生学历且硕士及以上学位。
法2 (0301)、中国语言文学类、新闻传播学类、行政菅理专业。
全国30周岁以下。
科技局政策研究1研究生学历且硕士及以上学位。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企业管理、工商管理、统计学、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
全国30周岁以下。
科技管理1研究生学历且硕士及以上学位。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专业。
全国30周岁以下。
生命健康产业管理1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
浙江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名单17家建设期满省级综合体名单序号综合体名称属地申请单位1浙江省杭州滨江网络信息技术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杭州市滨江区人民政府2浙江省杭州余杭家纺与服装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3浙江省宁波新材料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宁波市宁波国家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管委会4浙江省乐清电气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温州市乐清市人民政府5浙江省德清地理信息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湖州市德清县人民政府6浙江省安吉椅艺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湖州市安吉县人民政府7浙江省嘉兴南湖电子信息(智能硬件)产业创新服务嘉兴市南湖区人民政府综合体8浙江省嘉善木业家具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嘉兴市嘉善县人民政府9浙江省绍兴柯桥现代纺织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绍兴市柯桥区人民政府10浙江省诸暨大唐袜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绍兴市诸暨市人民政府11浙江省义乌饰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金华市义乌市人民政府12浙江省永康五金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金华市永康市人民政府13浙江省江山木门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衢州市江山市人民政府14浙江省舟山现代海洋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舟山市舟山市人民政府15浙江省台州椒江智能马桶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台州市椒江区人民政府16浙江省台州黄岩模塑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台州市黄岩区人民政府17浙江省龙泉汽车空调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丽水市龙泉市人民政府105家年度绩效评价省级综合体名单序号综合体名称申请单位杭州市(省级13家)1浙江省杭州上城健康服务与大数据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上城区人民政府2浙江省杭州拱墅汽车互联网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拱墅区人民政府3浙江省杭州滨江网络信息技术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滨江区人民政府4浙江省杭州滨江集成电路设计与测试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滨江区人民政府5浙江省杭州余杭家纺与服装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余杭区人民政府6浙江省杭州余杭先进碳材料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余杭区人民政府7浙江省杭州萧山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萧山区人民政府8浙江省杭州萧山智能物联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萧山区人民政府9浙江省富阳信息经济核心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富阳区人民政府10浙江省杭州临安微纳技术及应用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临安区人民政府11浙江省杭州生物医药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12浙江省桐庐笔业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桐庐县人民政府13浙江省建德通用航空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德市人民政府宁波市(省级12家)14浙江省宁波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宁波市人民政府15浙江省宁波新材料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宁波国家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管委会16浙江省宁波新型光电显示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宁波国家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管委会17浙江省宁波镇海精细化工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镇海区人民政府18浙江省宁海模具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宁海县人民政府19浙江省宁波鄞州微系统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鄞州区人民政府20浙江省宁波鄞州纺织服装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鄞州区人民政府21浙江省慈溪智能家电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慈溪市人民政府22浙江省余姚光电信息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余姚市人民政府23浙江省宁波北仑文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北仑区人民政府24浙江省宁波北仑智能装备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北仑区人民政府25浙江省宁波海曙时尚服装服饰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海曙区人民政府温州市(省级11家)26浙江省温州龙湾眼视光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龙湾区人民政府27浙江省温州激光与光电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龙湾区人民政府28浙江省温州瓯海智能锁具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瓯海区人民政府29浙江省温州瓯海眼镜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瓯海区人民政府30浙江省温州鹿城鞋业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鹿城区人民政府31浙江省乐清电气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乐清市人民政府32浙江省乐清物联网传感器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乐清市人民政府33浙江省瑞安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瑞安市人民政府34浙江省永嘉系统流程装备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永嘉县人民政府35浙江省平阳印包装备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平阳县人民政府36浙江省龙港印刷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龙港市人民政府湖州市(省级9家)37浙江省湖州生命健康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湖州南太湖新区管理委员会38浙江省湖州南浔智能电梯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南浔区人民政府39浙江省湖州南浔绿色家居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南浔区人民政府40浙江省湖州吴兴童装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吴兴区人民政府41浙江省德清地理信息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德清县人民政府42浙江省德清通航智造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德清县人民政府43浙江省德清生物医药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德清县人民政府44浙江省安吉椅艺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安吉县人民政府45浙江省长兴新能源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长兴县人民政府嘉兴市(省级12家)46浙江省嘉兴南湖电子信息(智能硬件)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南湖区人民政府47浙江省嘉兴秀洲光伏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秀洲区人民政府48浙江省嘉兴秀洲智能装饰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秀洲区人民政府49浙江省嘉兴港区智慧化工新材料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嘉兴港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50浙江省嘉善木业家具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嘉善县人民政府51浙江省嘉善通信电子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嘉善县人民政府52浙江省海宁经编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海宁市人民政府53浙江省海宁家纺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海宁市人民政府54浙江省海宁皮革时尚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海宁市人民政府55浙江省海盐紧固件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海盐县人民政府56浙江省桐乡毛衫时尚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桐乡市人民政府57浙江省平湖汽车零部件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平湖市人民政府绍兴市(省级12家)58浙江省绍兴黄酒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绍兴市人民政府59浙江省绍兴现代医药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绍兴滨海新城管理委员会60浙江省绍兴越城医疗器械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越城区人民政府61浙江省绍兴越城集成电路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越城区人民政府62浙江省绍兴柯桥现代纺织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柯桥区人民政府63浙江省绍兴柯桥现代建筑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柯桥区人民政府64浙江省上虞绿色环保化工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上虞区人民政府65浙江省诸暨大唐袜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诸暨市人民政府66浙江省诸暨珍珠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诸暨市人民政府67浙江省新昌轴承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新昌县人民政府68浙江省嵊州厨具电器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嵊州市人民政府69浙江省嵊州真丝•领带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嵊州市人民政府金华市(省级7家)70浙江省义乌饰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义乌市人民政府71浙江省义乌信息光电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义乌市人民政府72浙江省东阳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东阳市人民政府73浙江省兰溪棉纺织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兰溪市人民政府74浙江省永康五金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永康市人民政府75浙江省武义电动工具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武义县人民政府76浙江省磐安中药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磐安县人民政府衢州市(省级7家)77浙江省衢州氟硅钴新材料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衢州市人民政府78浙江省衢州空气动力装备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衢州市人民政府79浙江省衢州柯城柑桔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柯城区人民政府80浙江省衢州衢江高性能纸及纤维复合新材料产业创新服务综衢江区人民政府合体81浙江省江山木门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江山市人民政府82浙江省龙游特种纸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龙游县人民政府83浙江省常山油茶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常山县人民政府舟山市(省级4家)84浙江省舟山现代海洋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舟山市人民政府85浙江省舟山普陀水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普陀区人民政府86浙江省舟山定海远洋渔业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定海区人民政府87浙江省舟山定海金塘塑机螺杆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定海区人民政府台州市(省级12家)88浙江省台州椒江智能马桶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椒江区人民政府89浙江省台州黄岩模塑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黄岩区人民政府90浙江省台州路桥机电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路桥区人民政府91浙江省台州湾产业集聚区智能缝制装备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92浙江省临海现代医药化工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临海市人民政府93浙江省温岭泵业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温岭市人民政府94浙江省温岭工量刃具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温岭市人民政府95浙江省玉环水暖阀门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玉环市人民政府96浙江省玉环汽车零部件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玉环市人民政府97浙江省三门橡胶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三门县人民政府98浙江省天台大车配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天台县人民政府99浙江省仙居甾体药物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仙居县人民政府丽水市(省级6家)100浙江省丽水生态产品(丽水山耕)全产业链创新服务综合体丽水市人民政府101浙江省龙泉汽车空调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龙泉市人民政府102浙江省缙云锯床和特色机械装备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缙云县人民政府103浙江省云和木制玩具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云和县人民政府104浙江省遂昌金属制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遂昌县人民政府105浙江省庆元竹木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庆元县人民政府。
金红明、宁波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行政监察(监察)二审行政判决书【案由】行政行政管理范围行政作为行政监察【审理法院】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0.11.11【案件字号】(2020)浙行终1583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楼缙东唐维琳周进海【审理法官】楼缙东唐维琳周进海【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金红明;宁波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宁波市人民政府;宁波国家高新区房屋征收管理服务中心【当事人】金红明宁波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宁波市人民政府宁波国家高新区房屋征收管理服务中心【当事人-个人】金红明【当事人-公司】宁波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宁波市人民政府宁波国家高新区房屋征收管理服务中心【代理律师/律所】张波北京京平律师事务所;陈江波北京京平律师事务所;施周浙江和义观达律师事务所;冯咪咪浙江和义观达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律所】张波北京京平律师事务所陈江波北京京平律师事务所施周浙江和义观达律师事务所冯咪咪浙江和义观达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张波陈江波施周冯咪咪【代理律所】北京京平律师事务所浙江和义观达律师事务所【法院级别】高级人民法院【字号名称】行终字【原告】金红明【被告】宁波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宁波市人民政府;宁波国家高新区房屋征收管理服务中心【本院观点】本案争议的主要问题是,被诉房屋拆迁行政裁决及行政复议决定是否合法。
【权责关键词】行政裁决行政复议合法违法第三人复议机关合法性行政复议维持原判改判听证【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查明】经审理,对原审判决认定的事实予以确认。
【本院认为】本院认为,本案争议的主要问题是,被诉房屋拆迁行政裁决及行政复议决定是否合法。
一、关于法定职权。
《宁波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条例?》第五条第一款第七项规定,高新区管委会在其管理区域内行使市人民政府授予的相关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和相当于县级的社会行政管理职能,负责区域内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城市管理、民政、文化、教育、体育、卫生、计划生育等社会行政管理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