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建筑室内装饰设计的思考和创新
- 格式:pdf
- 大小:349.66 KB
- 文档页数:2
当代建筑设计中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摘要: 当代建筑设计中的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话题。本文从探讨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角度出发,着重分析了如何在当代建筑实践中融合传统文化元素,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创新设计。通过案例研究和理论分析,展示了传统文化在当代建筑中的重要性和影响。探讨了传统文化在设计中的应用方式,包括借鉴传统建筑形式、符号与意象的运用等。最后,强调了创新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通过融合当代技术与传统文化,创造出具有独特文化特色和现代功能的建筑作品。
关键词:建筑设计、传统文化、继承、创新、融合 引言: 在当代社会,建筑设计不仅仅是满足功能需求的简单堆砌,更是一种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体现。传统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继承与创新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追溯,另一方面也是建筑师们对于创新与传统之间的探索和实践。本文将深入探讨当代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旨在揭示其在建筑领域中的重要性与影响。
一、传统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 在当代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不可低估。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长期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智慧结晶,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在建筑设计领域,传统文化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一种灵感的源泉和设计的基础。 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扮演着历史传承的角色。建筑作为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民族的历史与记忆。传统建筑的形式、结构、装饰等元素,都是历史文化的重要体现,通过对传统建筑的研究和继承,可以延续文化的传统,使历史文化得以传承。传统文化为建筑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设计素材和创作灵感。传统文化中的建筑风格、符号象征、装饰图案等元素,具有独特的审美特点和文化内涵,可以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丰富多彩的设计资源。例如,古代建筑中的斗拱、飞檐、琉璃等元素,不仅具有实用功能,更是美学价值的体现,可以被运用到当代建筑中,赋予建筑更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意义。
中国现代室内设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目前中国室内设计领域出现了同一化的新倾向,导致民族性、地域性特色的设计不断消失,造成现代室内设计的可识别性越来越模糊。
为此如何将传统文化思想融入现代室内设计,已成为室内设计领域需要直视的重要课题。
文章从传统文化与室内设计的关系出发,解读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其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并结合我国现代室内设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提出了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方式, 以其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室内设计、借鉴、传承、创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下,强势的全球文化的紧逼,特别是西方文化大量涌入,目前中国室内设计领域出现了同一化的新倾向,逐渐淡化了传统文化的主体意识,导致民族性与地域性特色的设计不断消失,使中国现代室内设计的可识别性变得越来越模糊,大多数室内设计作品存在盲目模仿与抄袭,缺乏真正的文化内涵。
在此背景下,如何将传统文化思想融入到现代室内设计当中,结合现代设计语言,传承与创新,创造出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现代室内设计,是当下中国室内设计领域需要直视的重要课题。
一、传统文化与室内设计的关系在社会文化的构成中,室内设计作为传承文化的一种载体,其本身就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从哪种角度来看,室内设计都与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体现着传统文化。
从横向来看,不管何种风格的室内设计,都具有特定的精神和文化心理结构,离不开其当时特定的文化背景,并在一定的文化语境中展开和完成, 其设计内容反映着不同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体现出当时的文化风貌。
从纵向来看,任何时代的室内设计,总是与其当时的生产力和文化紧密相连的,文化是内容,设计是形式,人们依照丰富的经验加工并提炼着相关存在的一切印象,形成室内设计语言,并通过具体的形式呈现出来。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历史的设计就是设计的历史。
从内在因素来看,传统文化对室内设计起到了耳濡目染的影响作用。
首先,不同的民族,以及不同的国家都有着独特的文化传统,在不同时期,或多或少都会影响着当时的室内设计活动,并体现着多样性。
浅谈当代中国室内设计开展趋势当代室内设计的开展,无疑与当代社会的思想、文化、经济以及艺术的蜕变、演进和开展紧密相关。
这是由建筑和室内设计所牵涉到的广泛而复杂的技术和文化内容所决定的。
当代世界科技的开展不仅使人类的交流扩展到最遥远的疆域,而且使相距很远、不同学科和领域之间也能产生交流和影响。
建筑及室内设计与社会生活和文化的联系,超乎人们想象的紧密。
东方与西方,国内与国外,民族与民族之间由于交流的扩展,文化的融合,当代中国的室内设计也深受影响,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21世纪的设计领域最重要的开展是适应现代世界的一种设计语汇的出现,这种设计语汇实质同现代世界的先进技术和技术所带来的新的生活方式有关,中国的室内设计行业将更加紧密地贴合人们的需求:“人为根源〞无论历史上室内设计风格如何千变万化,都始终脱离不开“人〞这一主题。
自古至今,人们从事一切建筑实践,无一不是为了创造适合人类生存的建筑空间,人们不遗余力的代代操劳,目的就是使这种建筑空间日渐完善,到达更接近理想生存空间。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人们物质生活和文化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高,社会财富也出现了极大丰富,科学技术也有迅速开展,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这一转变的核心就是以“物为根源〞的现代主义价值观转变成以“人为根源〞的后现代主义价值观。
这种思想转变是社会结构大变革的产物,它在给整个人类社会造成巨大冲击的同时,也对人类创立生存空间的思想观念给以重磅。
使得人们第一次在建造空间时,首先考虑的是人们在这种空间活动中心理和生理两方面的适应程度,其次才是考虑如何应用物质手段圆满解决建造中的技术问题。
基于这种“人为根源〞的思想,人们在建造空间中,也就改变了过去更多关注建筑功能与外部形象为重点的创作方法,逐步转移到了更多关注建筑内部形态与组合为重点的轨道上来。
从而为现代室内设计的开展奠定了坚实根底。
以“人为根源〞思想观念,正好是成就了当代室内设计运动今日大开展的最正确契机,赢得了几乎社会所有阶层认可,形成了一支不可无视的设计力量。
我国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与可持续性发展1. 引言1.1 我国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我国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可以说是处在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室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现在的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已经不再局限于简单的装饰和布置,更多地注重于营造舒适、健康、环保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需求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趋势。
设计师不再只是追求美观和豪华,更注重于注入人文关怀和创新元素。
许多设计作品不仅仅是满足功能性的需求,更是展现出设计师对文化、历史、社会等方面的深刻理解和思考。
我国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建筑室内环境设计增添了更多创意和可能性。
设计师们也更加注重可持续性发展,尝试利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措施来打造更加健康、环保的室内环境。
我国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呈现出多元化、创新化和可持续性的特点,未来发展的空间和潜力仍然巨大。
1.2 我国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可持续性发展我国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可持续性发展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对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可持续性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当前的环境下,我国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可持续性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注重生态环保。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室内环境的设计也更加注重生态和环保。
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节能减排、环境友好材料的使用以及室内空气质量等因素,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强调节约资源。
在设计中,应该尽量减少对资源的浪费,提倡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通过设计创新和技术突破,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降低建筑成本,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
关注社会责任。
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到社会责任,包括对员工、消费者和社会的责任。
浅谈简约主义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摘要】现代社会中,简约主义正逐渐成为室内设计的主流趋势。
本文首先介绍了简约主义的概念及其特点,探讨了简约主义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随后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展示了简约主义设计在实践中的美感和实用性。
接着分析了简约主义设计风格的优缺点,以及简约主义设计与生活方式的关系。
结合以上内容,强调了简约主义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重要性,指出了其未来发展趋势。
简约主义不仅是一种设计风格,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理念,通过简洁、明快的设计风格,传达出现代人追求简单、优雅生活的心态。
【关键词】简约主义、现代室内设计、应用原则、具体案例、设计风格、优缺点、生活方式、重要性、发展趋势1. 引言1.1 简介简约主义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简约主义的设计理念是“少即是多”,注重简洁、清晰、纯粹的设计风格,可以带来舒适、舒缓的居住环境。
通过精简和简化,简约主义设计可以使空间更加明亮、通透,给人一种放松和宁静的感觉。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生活压力大,简约主义的设计可以帮助人们减少视觉疲劳和精神压力,提高居住质量。
本文将从简约主义的概念及特点、简约主义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原则、简约主义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具体案例分析、简约主义设计风格的优缺点以及简约主义设计与生活方式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揭示简约主义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重要性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
希望本文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些关于简约主义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方面的参考和启发。
1.2 研究背景现代社会,人们对于室内设计越来越注重简约、清爽的风格。
这种简约主义风格的盛行,不仅体现了人们对于简单、纯粹生活方式的追求,更体现了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下对于内心平静、舒适感的渴望。
简约主义风格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受到了广泛关注。
简约主义并非只是简单地去掉过多的装饰或陈设,而是通过精心选择、搭配和处理各种元素,达到简洁、舒适、自然的室内环境。
MING RI FENG SHANG14艺 术 设 计文|许小清中国近现代室内设计风格流变摘要:中国的近现代时期的室内设计,在风格上交融了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元素,伴随着民族的发展而有所变化。
本论文针对中国近现代室内设计风格流变进行探究。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室内设计风格;流变室内设计是一种文化,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
不同时期的室内设计都会在吸收传统的经典设计元素的同时,还注入了时代元素而创新室内设计,使得室内设计呈现了时代特点。
中国近现代时期,室内设计风格发生着变化,并伴随着时代的进程而不断地演进。
一、注重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突出本土文化特色中国的近代时期的室内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是不可或缺的,而且还会突出本土文化特色。
纵观中国近代时期的社会文化发展,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在这个时期交融,在这个时期的室内设计风格上得以体现。
民族文化和本土伟华都会在室内设计的细节部分体现出来。
特别是中国的改革开放时期,人们的民族意识增强,民族文化更多地会从室内设计中体现[1]。
此时也正是中国复兴的关键时期,中国的经济不断崛起带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让室内设计师们紧紧地抓住时代的节奏,并以此为设计目标。
中国自二十世纪30年代以来就开始复苏传统文化,室内设计中充满了民族元素。
中国改革开放,为了突出中国在国际中的地位,在室内设计上,无论是设计技巧,还是设计文化元素的运用,都着重于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点。
比如,人民大会堂在1979年重新设计的时候,接见厅的设计就充满了民族气息,包括天花板、各种摆设都保留了传统文化特点。
整个的色调都选用了红色系,给人以雍容华贵之感。
二、注重流行文化元素的运用,突出多种文化的融合室内设计具有主观性,室内设计风格代表着人的思想观念,也是价值观的体现。
中国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改革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使得人们的经济观念越来越强,审美取向也发生了变化。
维护传统文化的审美定位被流行文化的盲从所取缔,人们会更多地盲从,而不再愿意创造价值。
浅谈当代中国室内设计发展趋势论文当代中国室内设计的发展,无疑与当代社会的思想、文化、经济以及艺术的蜕变、演进和发展紧密相关。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当代中国室内设计发展趋势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当代中国室内设计发展趋势论文篇1:《试谈当前中国室内设计的风格倾向和发展趋势》摘要:文章分析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室内设计的风格与流派,以及本世纪初以来的室内设计中的不同风格倾向。
最后论述了中国室内设计的发展方向,使室内设计在其内部空间尽量合理、舒适、安全,使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协调、实用。
关键词:室内设计;设计风格;发展趋势引言室内设计主要指在现代建筑条件下,根据建筑物的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美学原理,创造合理完善的建筑室内环境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
它原是建筑设计的一部分,后来因为时代发展的需要,逐渐从建筑设计中分离出来。
在改革开放后室内设计在中国已有了近40 年的发展历史,在这40 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很多思想与风格的演变,呈现出多元性、复合性的特点。
本文将对近几十年的室内设计风格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20世纪80、90年代室内设计风格——现代设计思潮的回归与民族文化的复兴改革开放后,现代设计思潮在被隔绝了近30年以后再次涌入中国。
我国的建筑和室内设计师们开始重拾各种现代的设计思想,希望通过努力探索把民族形式、地域风格的传承与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然而由于长期的对外封闭以及理论与实践的彼此分离,我国设计师对于现代主义的理解与同期西方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现代与后现代风格的室内设计作品在我国处于一种流行状态,但都或多或少地带有一些本土化的倾向。
1、民族形式的新探索80年代以后,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受西方现代建筑和室内设计思想的影响,设计师将更多的现代技术与材料应用到对于民族形式的探索之中,在充分了解建筑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创新设计,使原有的民族色彩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探讨建筑室内装饰设计创新思路作者:焦龙赵子毅来源:《环球市场》2020年第02期摘要: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改善和提升,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人们的生活品位也不断的提升。
室内装饰设计因此也随着时代的發展而不停地推陈出新不断进步,如何进行室内装饰设计的创新也就成为了当前亟须探讨的话题。
关键词:室内装修设计;创新思路;生活质量室内环境装饰设计正处于发展中,但是时代还在不断进步,所以室内环境的设计也应该不断创新。
室内环境设计应该根据人们的喜好和生活习惯进行设计,不断完善装饰设计模式,有效提高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装饰设计水平,为人们创造更加舒心美好的室内环境。
但是目前的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装饰设计还是有很多的弊端,下面将对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装饰设计的弊端进行具体分析,并对室内环境艺术设计装饰创新的有效措施进行探究。
一、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装饰设计的发展理念(一)室内装饰设计秉承着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现阶段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学习和生活中都注重绿色环保,所以室内环境艺术的设计也秉承着节约能源,绿色环保的理念。
在室内设计的选材方面,应该尽量选择节能装饰材料,打造环保舒适的居住环境,满足人们的需求。
(二)室内装饰设计体现文化底蕴和人性化设计理念室内装饰设计还应该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将人性化的设计理念融入到室内的装饰设计中,保证整体装饰看起来更具特色,将文化底蕴融入到每个装饰设计的细节,让整个装饰看起来更高级,需要注意的是每个设计都应该具有实用性,不要让居住者觉得是个摆设,在对墙砖或是地板的设计上,也要突出人性化,让居住者能够居住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还能细细体会室内的文化内涵。
二、建筑室内设计中色彩元素的重要性色彩元素的运用是室内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不仅对人们的视觉造成冲击,同时还对人们心情和精神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在建筑设计中,色彩的运用成为一个设计师最基本的能力。
室内色彩元素的运用与建筑的功能和使用有很大的关系,这在传统的建筑中有很大的体现。
现代建筑设计的传统方法与创新措施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于各行各业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而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建筑行业更是如此,人们对于建筑的要求已不仅仅满足于其基本功能,更要求其美观、环保等,所以这就需要现代建筑进行设计创新。
本文就针对现代建筑设计的传统方法与创新措施进行研究,以期为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设计;传统方法;创新措施引言建筑设计指的是相关设计人员为满足建筑工程的相关需求,根据对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等具体分析结果,对建筑物的结构、外观、空间等进行合理安排,并使之与周边环境统一协调的过程。
实际上,任何建筑物的设计过程都是一个创新过程,它都有自己独特的设计条件,从而构造出独一无二的设计产物。
但时代的进步要求建筑设计不仅仅满足于传统的外观等要求,还需要与符合当前的时代特征,因此我们依旧需要对现代建筑设计进行必要的创新改进。
1.现代建筑设计的原则1.1综合性原则从目前中国现代建设的发展状况来看,现代建设已经不仅仅是简单住宅的堆砌了,其建筑设计中表现出的综合性也越来越明显。
这些综合性问题不但反映在现代建筑物越来越复杂的功能体系和结构中,也同时反映在这种体系与结构之间越来越紧密的相互关联中[1]。
一旦发生综合问题,就必然会严重影响整个现代建筑物的正常运用,所以,在设计现代建筑物时,就应该充分考虑这一总体特点。
对于创新一些现代建筑方式来说,还应该贯彻综合性的最基本原则,即在具体建筑设计时,就应该对整个现代建筑方式作出全方位的设想与考虑,而尽量避免设计成某个相对独立的现代建筑子系统,因为,即便子系统的建筑设计水准提高了,也很难在整体现代建设中起到积极的影响。
所以,对于现代建筑方式的创造也就应该按照综合性这个最基础的设计准则而进行。
1.2动态性原则现代建筑设计的创新也必须以动态性的基本原则为基础。
与传统的建设设计方法相比,现代建筑创新中这种动态设计要求是显而易见的。
因为在以往的设计方案中,大多都是基于稳定的建筑环境与施工条件而言的,所以只需稳态的设计方法就足以支持建筑施工。
简议建筑装饰设计的重要意义及作用作者:许京成来源:《装饰装修天地》2018年第23期摘要:建筑装饰是建筑设计的重要构成部分,影响着建筑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通常情况下,建筑装饰设计是指建筑设计师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设计原理,依据所需设计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的客观因子,创造出一种既具有使用价值,同时又能反映历史文脉、建筑风格与环境气氛等相应功能要求的空间环境。
关键词:建筑装饰;装饰设计;设计原则1 建筑装饰设计的意义建筑装饰设计的意义表现在以下这两方面:(1)体现了物质的使用功能。
合理的应用各种材料与技术工艺,装饰的室内外空间环境满足了人们的各种生活条件,让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准得以提高了。
(2)满足了人们精神品位的追求。
实现了人们在环境方面精神审美形式的追求,营造出了不同情调内涵的氛围,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2 建筑装饰设计的作用(1)物质使用功能。
满足室内外环境各种生活条件以满足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水准,最大限度地提供现代科技的先进成果,满足人们的生理方面对室内外空间环境的要求。
(2)精神品味方面功能。
为人们进行精神环境方面的审美形式的创造,营造出一种氛围,保障人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表现不同的情调内涵。
建筑装饰设计必须做到物质为用,精神为本。
用有限的物质条件,创造出无限的精神价值。
3 建筑装饰设计的功能(1)审美功能。
自从人类的审美意识产生以后,人们使用装饰的目的首先就是创造审美价值。
建筑中的装饰艺术一直没有中断过,并且有着各自时代风格的印迹。
(2)调节功能。
装饰在建筑的构造和形式中,可以起到调整比例、协调局部与整体关系的作用。
建筑中的雕刻、纹饰、色彩、线脚以及构件排列、组合的秩序等等,都成为我们判断和理解建筑风格、类型和文化内涵的重要信息,人们的社会意识、信念和价值观通过这种形式而得到显现。
(3)突出与强调功能。
装饰由于自身的特点,具有很强的表现性,可以使建筑的主题或某种艺术的涵义凸现出来,形成视觉上的显著点,而这些显著点往往就构成了建筑中的“点睛”之笔,产生深刻的感染力。
浅析龙凤图案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及创新作者:王文权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0年第05期摘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室内环境的审美需求越来越高,针对目前设计领域内“设计全球化”的新倾向,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室内设计,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文化格局,已成为设计领域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龙凤图案;设计;创新中图分类号:J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9-0016-01循环规律似乎适用于自然界、人文社会的一切活动中。
在个性化与人性化设计日益倡响的今天,人自身价值的回归成为关注的焦点。
人们的审美观念也逆历史潮流而上,“轻装修、重装饰”的理念备受人们重视,进而中国传统的民间装饰吉祥图案开始受到人们的追捧,并开始逐渐兴起。
作为被称为龙的国度,龙凤图案自然被广泛应用,表达一种吉祥的意境。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在家具设计中的运用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具风格,需要将民族与地域的元素结合时代特征加以合理利用,我国传统装饰图案的构图、设计、题材是体现民族性、地域性的重要手段。
家具的二重性决定了家具既具有物质功能又具有精神功能,龙凤图案经过直接引用、变形归纳、重组同构、适形造型等手段,与现代家具设计相融合,分别应用在线型和线脚、脚型和脚架、顶饰和帽头、床屏和椅背等部位,符合现代人对家具精神的和物质的双重需求。
二、在软装饰中的运用在中国传统古典风格中龙凤图案得到绝妙的运用,具庄重、优雅的双重品质。
最好的代表就是我们在红楼梦里所见的那一系列的古色古香的装饰,整个室内色彩选用比较凝重的红色系为主。
墙面的软装饰有手工织物(如龙凤刺绣的窗帘等)、;地面手织龙凤图案的地毯,配上明清时的古典沙发,其沙发布、缎、丝、麻等做材料,表面用刺绣或印花图案做装饰。
红、黑或是宝蓝的色彩,既热烈又含蓄、既浓艳又典雅。
比如,龙凤呈祥之类的中国吉祥图案,或者是龙绣上“福”、“禄”、“寿”、“喜”等字样。
室内设计现代室内空间里各种造型、装饰、陈设等无一不表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愿望.这些不同风格的现代室内设计以科学技术为依托、文化艺术为内涵,它的发展往往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这些文化元素植根于人们的意识中,经历史沉淀,不可回避地显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一、室内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关系1。
室内设计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横向维度来看,无论何种风格的设计,都有着特定的精神和文化心理结构,是在一定的文化语境中展开和完成的,因而反映着不同的价值和审美观念,体现出当时的文化风貌。
从纵向维度来看,任何时代的室内空间设计都是与当时的生产力和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设计形式来自文化,人们按照丰富的经验(历史与传统)加工着有关存在的一切印象。
从这一意义上说,历史的设计就是设计的历史.2。
传统文化影响了室内设计。
尽管有些现代设计师,尤其是那些具有前卫意识的设计师,时时声称要抛弃任何传统,认为自己的作品是“无传统”的,但实际情况不可能如此。
即使最“反传统"的设计师,也必须以“传统”作为反面的参照物来定义与演绎自己的思维。
设计从来就不是纯粹的个人行为,从媒介、语言、表现手法等显性传统到对设计认识的文化心态、思维方式、审美观点等隐性传统,均有意无意地影响着每一位室内设计师。
3。
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使当代的设计师拥有前人不曾具备的条件。
计算机的应用、信息的发达,使设计的作品具有更强的时代感。
但作品手段上的丰富代替不了人们意识上的回归,室内设计师必须从与人类密切相关的效用方面来考虑作品所具有的优良质地和温情。
我们要创作出具有高雅格调的室内空间环境,必然会遵循“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的创作之道,否则就不可能让受众感觉到相应的审美意象。
这种“美”与“美”的创作对应法则,正是从我国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中提取出来的.因此,自觉地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设计理念之中,是优秀的设计师应该关注的问题。
二、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及其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中国传统文化在其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儒、佛、道三家在相互斗争、相互融合中推动着中国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阐述室内装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工作环境和各类活动场所的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室内装饰成为了居住房屋的个性化最为重要办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关键词】装饰;问题;设计我国目前的室内装饰设计受到种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与限制,并未形成一套既适应现实国家状况,又具备浓郁的时代色彩的设计体系,大多都是沿袭欧美风格与我国古代传统建筑样式。
为此,本文就目前室内装饰设计的现状进行详细的阐述,并就室内装饰的改进给出一些思路与实践方法。
一、我国建筑室内装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就目前而言,我国室内装饰缺乏创新活力,仍照抄照搬旧式建筑样板。
在室内装饰材料的选取和设计方向等诸方面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1、对装饰材料的挑选有着模棱两可的概念使用室内装饰材料的时候,出现的问题是片面追求建筑材料的高档次,房屋主人始终认为使用了高质量、高档次的建筑材料,室内装饰的质量就会有更加完善的品质保证。
假使在装饰途中出现一些设计上的漏洞,可以发挥装饰材料的“高功能”而掩盖住其中的瑕疵。
另外,人们往往感觉高档次的建筑材料对人体的危害更小一点,而且其品牌也是有市场竞争力的,就助长了其购买的念头,这也成为当下装饰中的一个非常典型的问题。
就室内装饰材料的选用来说,必须要达到的重要目标就是其本身的艺术感染力,以及给人的心理感应与视觉效应等,切忌盲目要求材料的高档次。
2、由于建筑文化观念的改变而出现的模糊概念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有了优越的社会环境和条件去汲取、引进西方先进国家优秀的建筑文化艺术,同时,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我国古典建筑装饰的创新与发展,随着发达国家先进的、前沿的建筑理念的不断涌入,正好赶上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发生深刻改变的时代,促使国人更追求多样化、新颖化的建筑装饰模式。
这就非常容易将欧美经典装饰套路“移植”给中国人进行房屋设计,这一独具创意的装饰方法与后现代主义交相呼应,也成为现如今开展室内设计装饰不可或缺的社会形式。
篇二可大力发扬错层次空间,然后用较和谐的色调。
这种时候最好用欧式风格,加上淡雅的绢花,灯禁用过于过于明亮的,可以尝试独特的吊灯或桌灯,色调柔和。
稍微加点田园风格,尽量节省空间,然后在房中时不时放些明亮的东西,比如在躺椅上放个色调活泼的抱枕,在桌上放个单色鲜艳的笔筒。
篇一一切艺术创作的创新问题都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因为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所谓标新立异、推陈出新,都是指在继承过去设计创作成果的基础上,开拓新思路、发掘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寻找新题材。
在建筑创作范畴,还要探索新结构、新技术领域、开拓新的材料来源。
我国现阶段的室内设计,由于受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阶段的制约,还没有形成既结合国情,又具有鲜明时代感的设计风格趋向,普遍出现照抄照搬西洋或中国古代建筑样式或装饰部件的情况,这就是社会上公认的以拼凑代替设计的现象。
说明我们缺乏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建筑文化素养。
其具体原因是:1)对建筑室内环境的意义缺乏理解,缺乏正确的建筑环境意识和观念。
2)社会整体建筑文化发展的落后(或称繁荣中的危机)。
3)建筑设计、施工管理机制不完善。
下面从两个方面来谈:一.从社会观察中发现一些问题十多年来,我国室内设计从无到有,出现空前活跃之发展势头,对于开创广大人民与过去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发挥了巨大作用,在设计创作中也出现不少好作用。
但由于室内设计作为一种专门的学科和专业,刚刚建立,人才培养还没有跟上形势,行业的兴起更是基础薄弱。
出现上述情况是基于根本的设计观念模糊;1.对环境认识的模糊认为室内设计是在已有建筑空间中进行表面装修和布置家具、悬挂装饰灯具和布置其他装饰品。
把室内设计看成单纯的视觉条件的改善。
即是从简单的装饰要领出发去认识室内设计,把建筑室内空间内涵与建筑设计割裂开来。
实际上,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一种延续,它们都是属于建筑设计范畴的。
2.室内设计是现代科技和文化艺术的综合产物,对于室内设计的研究,受到若干新兴科学发展的影响,如行为科学、环境心理学、环境物理学、环境艺术和现代室内设计工程管理等。
当代建筑室内装饰设计的思考和创新发表时间:2016-10-26T09:33:55.317Z 来源:《低碳地产》2016年12期 作者: 危磊[导读] 【摘 要】室内设计如何创新,是一个长期的热门话题,它主要针对当前建筑室内设计创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忽视室内环境特点和要求,忽视建筑形式与内部空间的整体性,无法进行盲目照抄,需不断注入新的思想、血液。
广东省建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510500
【摘 要】室内设计如何创新,是一个长期的热门话题,它主要针对当前建筑室内设计创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忽视室内环境特点和要求,忽视建筑形式与内部空间的整体性,无法进行盲目照抄,需不断注入新的思想、血液。
【关键词】室内装饰;设计;思考;创新
引言:
推陈出新,设计应具有强烈时代感“新”的概念。应当是过去没有的、划时代的、或新鲜的、新奇的。我们不能要求所有作品都是划时代的,这也不可能。但必须随时考虑迈出这新的一步,尽量做到设计有新意,比如生态装饰。 1.室内装饰设计创新----生态装饰 1.1生态设计观的意义和内容
目前对待生态建筑的观念主要有两种趋向。一种观念鉴于当前建筑模式对环境的破坏,寄于对自然的依恋,提倡完全返回原始的生态建筑中去,另一种观念强调了人类社会是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提倡寻找一种符合时代发展的新型生态建筑。第一种观念肯定了原生生态建筑价值的同时,没有积极地发展它,是静止、消极的态度,而第二种观念既强调生态建筑与环境要作用的和谐性、持续性、又强调了发展性,符合建筑在环境中不断进化的思想。
建筑装饰设计中生态技术应用的范围相当广博细致,从建筑造型体量调整到家具材质选用,从外墙包覆材料到室内绿化设计.都属于建筑装饰设计的范畴。从整体的角度来考察建筑装饰设计种的生态技术运用,可以发现无论在哪个方面,现代自觉的生态建筑在其设计、建造上都表现出和自然生态进化规律一致的几个方面特性及原则。 2.建筑装饰设计中生态技术应用的手段 2.1生态技术的具体应用
生态技术建筑装饰设计中的着眼点应放在充分利用自然的热能、光能、水能等绿色能源,努力设计出可循环系统,与外部环境有良好的协调能力,在不破坏外界环境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矿物能源的使用,营造一个舒适宜人的内部环境。
显然,如果建筑围护结构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便可减少冬季室内传出室外的热量和夏季室外内的热量,从而也减少了保持室内舒适热环境所需提供的采暖和制冷能量。因此,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改善与提高,对保持室内热环境具有节能的效益,即使不使用辅助能量的室内内热环境的改善,也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效益。
对介于我国南方夏季湿热与北方冬季干寒之间的广大过渡地区而言,改善、提高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应着眼于改善、提高夏季室内热环境质量这个主要方面,同时也应兼顾冬季干寒气候的特点。借助系统论观点从规划、设计、构造、园林绿化等方面充分合理地利用当地气候资源、寻求人、建筑、环境与经济、节能之间的最佳结合,以提高建筑整体效益。生态技术发展到今天,较为先进的方法是诱导式构造技术设计。所谓诱导式设计,是指不借助机械设备,而以建筑构造手法达到调控建筑小环境的设计方法。诱导式采光设计中常见的方法有设置遮阳设施、安装百叶窗、利用反光天棚、利用光导纤维等。这样设施有遮阳板,遮阳片等,既町以足固定的,又可以是活动的。活动的遮阳片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角度,遮蔽阳光。百叶窗对自然采光有很重要的调节作用,它可以阻挡阳光、反射阳光、透射阳光,为室内环境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光影变化。英国著名设计师诺曼•福斯特在其设计的作品中特别注意对自然光线的利用。为了保证香港汇丰银行中庭能有自然光,他特地设计了一套复杂的光线折射系统,通过一系列精确的折射装置和管道,将室外光线引入中庭,使得原本封闭的中庭得到了柔和的自然光照,大大改善了室内环境。 2.2热工的生态设计
在保证建筑内部自然采光的同时,我们应当在设计中考虑建筑的热工性能。直射日光除了产生眩光外,还会导致室内温度的升高,防止直射光的措施主要是在材料上。现代的顶棚设计中,特别是玻璃采光顶棚的玻璃工艺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夹丝玻璃和拉丝玻璃是现在运用较多的材料,在玻璃制作时加入金属丝,或者在玻璃上拉出密度很高的细丝,一方面可以保证顶棚的光照度,另一方面可以防止阳光直射, 2.3顶棚装饰设计
光能的生态设计:建筑装饰设计中对光能的生态利用有两个方面:第一是将光能转换为热能等可直接利用的洁净能源,使其有效地进入建筑能量循环系统,减少建筑物对矿物等不可再生能源的需求:第二是尽量利用自然采光,减少建筑物内部人工照明的能源消耗。
在炎热地区可以采用高蓄热系数的材料作屋面材料,如加厚的混凝土等。再在室外设置反射光构造,通过一次或二次反射,将目光引入室内,这种作法在路易•康的作品中便有实践。
3.建筑装饰设计中生态技术分布 3.1墙面装饰设计 3.1.1普通墙面的装饰生态技术
普通墙面的生态技术主要是在提高围护体的保温、隔热、无辐射、无污染方面,较新的技术是采用双层围护结构,加强空气对流,降低外墙表面的温度,杨经文建筑是称这种双层围护结构为“double—skin”。外墙上还可设置出挑的遮阳板,减少外墙直接得热,在外廊部分也可以利用遮阳格栅来达到降低外墙表面温度的效果。传统的双层围护结构在国内也早有运用,如南方住宅建筑中常采用的双层西墙。国外较新的方法是在混凝土结构墙外直接设置玻璃幕墙,首先,可以不必对混凝土表面作过多的处理,节省了造价,玻璃幕墙与普通材料如干挂石材等相比,可以更直接的透光,加强了双层围护结构的空气层对流,对调节外墙面温度更有效。另外,玻璃幕墙与石材幕墙相比,造价更低,更易于维护从造型上来说,也更新颖。料,为室内设计提供多种类型合乎“绿色”标准的材料选择,逐步达到人类对室内环境的环保和健康要求,将是建筑、装饰材料加工生产今后发展的方向。 3.2天花材料
天花材料似乎发展不是非常大,现在国外较为流行的装饰做法是直接暴露天花设备管道,将其作为造型因素加以装饰,随着环保生态观念的普及,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过去往往建筑管道暴露被认为是无法忍受的事情,70年代皮阿诺设计的蓬皮杜艺术中心将管道暴露在建筑维护结构外,还引起了极大的争论。今天,似乎这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装饰处理手法,美国的莫菲斯设计集团将建筑的所有设备管道当成装饰构件绘入装饰施工图内,国内现在许多中小型建筑的装饰设计也开始采用此种手法,对改善现在普遍存在的建筑层高过低状况颇有裨益。 3.3门窗材料
门窗是建筑室内外联系的薄弱环节,以往的门窗往往是建筑能量流失最严重的地方。国外专业门窗公司在门窗设计中充分考虑了保温隔热构造,特别是在窗玻璃材料上,有了很大的发展。 3.3.1吸热中空玻璃或热反射中空玻璃
吸热玻璃和热反射玻璃以吸收或反射的方式遮避太阳辐射热量,但其传热系数却很高,将这种玻璃与普通玻璃组合,中间封入特种气体,做成吸热中空玻璃或热反射中空玻璃,由于两层玻璃之间的空气间层的保温作用,其传热系数可大大降低,这种复合玻璃既能使太阳辐射热的进入得到控制,又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可做到“冬暖夏凉”. 3.3.2低辐射中空玻璃
这种玻璃可由低辐射玻璃与普通玻璃复合而成,由于低辐射中空玻璃对于太阳光的高透过率和对长波辐射热的高反射率,使其具有极好的保暖性能,特别适合以采暖为主的寒冷地区使用。 (1)低辐射——热反射中空玻璃:将热反射玻璃放置外侧,低辐射玻璃放置内侧,中间夹以特种气体,复合构成低辐射——热反射玻璃,它既能极好的遮避太阳辐射热,又有极低低传热系数,是一种理想的组合,可以进行大规模的推广使用。 (2)气凝胶特种玻璃:硅气凝胶是一种聚合物,外观如同有机玻璃,轻质透明而坚硬,是一种效能特别高的保温隔热材料,其保温性能比同样厚度的普通泡沫塑料大巾的生态技术处理后,可以产生错落有致的层次感,加强了建筑天花的深度感,使室内的高度观感大大提高。因此,较为折衷的一些的天花材料如钢丝网、穿孔金属板等被广泛运用。传统的天花材料如石膏板、矿棉板和铝板、不锈钢板等在性能上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如现在贴在穿孔铝板后的1.2mm厚的特制吸音纸可以吸收掉80%的高频声和35%以上的低频声。改善率原来铝板天花造成的室内声环境过硬的状况。 3.4地面材料
天然环保地材早在上世纪末便已研制生产,并在30——50年代大受欢迎。但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天然石材、化纤地毯等地面材料逐渐占据了市场。近年由于各国大力注重环境保护,环保地材的天然特质便再受重视;加上天然环保材料款式繁多,美观实用,遂再度成为新一代的流行地材。天然环保地材由亚麻子油、天然树脂(松香)、木粉、水松粉、钙(取自石灰石)、天然黄麻纤维及天然染料等纯天然材料制成,不含化学成分,而且可以自然分解,不会对生态造成长远损害。首先,利用热空气把亚麻子油进行氧化,并加入天然树脂使其成为一种极柔软的物质。然后,再混入水松粉、木粉和天然染料等,按精确比例混合后,再用大型滚筒把混合物压在天然黄麻上,成为天然环保地建筑装饰设计中的生态技术接着把天然环保地材高挂于摄氏40—80。C的热炉内约20天,以便烘干和定形。最后,在天然环保地材表面加上一层保护膜.便完成了制作过程。天然环保地材具备特有的透心结构贯穿全层,在适当的保养下能维持超过十年的寿命。冈此,特别适合商业甚至工业等高流量场所应用。
四、总结
生态建筑设计在巾国还刚起步,装饰中的生态技术更足研究者寥寥,们是随着中国的建筑业的飞速发展,能耗环保等问题口益显并,所以合理有效、价廉质高的建筑生态技术和材料必将成为建筑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让我们起努力去创造个和谐、完满的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 [1]肖潜辉等主编.现代酒店实务全书[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 [2]侯幼彬著.中国建筑美学[M].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3]袁熙肠、何晓佑、曹方等.现代十大设计理念[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 [4][英]皮尔斯、沃福德著,张世秋等译,《世界无末日:经济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