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走丢了怎么办》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8.36 KB
- 文档页数:2
2024年幼儿园安全精彩教案《走丢了怎么办》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安全教育课程第四章《生活中的安全》,详细内容为第三小节《走丢了怎么办》。
该部分内容主要教导幼儿在公共场所与家人走散时的应对策略,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走丢时的应对方法,增强安全意识。
2. 培养幼儿在遇到困难时冷静、理智地应对的能力。
3. 提高幼儿与家人沟通、寻求帮助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掌握走丢时的应对策略。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在遇到困难时冷静、理智地应对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等。
2. 学具:模拟场景道具、卡片、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公共场所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可能发生走丢的情况。
2.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图片和视频,讲解走丢时的应对方法,如:站在原地等待、寻求穿制服的工作人员帮助、记住家人的联系方式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模拟场景,让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扮演,练习走丢时的应对策略。
4. 小组讨论(10分钟)分组讨论:如何避免走丢?遇到走丢的情况应该如何应对?6. 游戏环节(15分钟)设计相关游戏,巩固幼儿对走丢应对策略的理解。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六、板书设计1. 《走丢了怎么办》2. 主要内容:走丢时不要慌张,站在原地等待寻求穿制服的工作人员帮助记住家人的联系方式避免与陌生人离开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关于走丢时如何应对的画。
答案:要求幼儿画出自己在走丢时,如何站在原地等待、寻求帮助等情景。
2. 家长配合事项:家长与幼儿共同完成作业,引导幼儿讲述画作内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根据课堂表现,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幼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家园共育:家长在生活中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教育,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社会实践:组织幼儿参加公共场所的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第1篇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走失的危害,提高安全意识。
2. 培养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学会在走失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在紧急情况下互相帮助。
教学对象:幼儿园大班教学时间:40分钟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图片2. 故事书或相关故事视频3. 模拟场景道具(如:假人、面具等)4. 互动游戏道具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走失吗?”2. 学生分享自己对走失的理解,教师总结并简要介绍走失的危害。
二、故事讲解1. 教师讲述一个关于走失的小故事,让学生了解走失的原因和后果。
2. 故事结束后,教师提问:“如果你们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该怎么办呢?”三、知识讲解1. 教师讲解预防走失的基本知识,包括:a. 记住家庭住址、父母姓名、电话号码等基本信息。
b. 陌生人给零食、玩具等,不要接受。
c. 陌生人邀请,不要跟随。
d. 遇到紧急情况,要学会呼救和求助。
2. 教师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知识。
四、模拟场景1. 教师布置模拟场景,如:幼儿园门口、商场、公园等。
2. 学生分组进行模拟,教师扮演陌生人,引导学生如何应对走失的情况。
3. 学生分享自己的应对措施,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五、互动游戏1. 教师组织一个“寻找失踪的小动物”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寻找失踪者的方法。
2. 游戏结束后,教师总结游戏中的经验,强调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六、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预防走失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七、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父母分享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醒家人注意安全。
2. 家长与孩子一起制定一个家庭安全计划,包括预防走失的措施。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讲解、知识讲解、模拟场景和互动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预防走失的重要性,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几点:1.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走失的危害,提高学生的警惕性。
2024年幼儿园公开课精彩教案《走丢了怎么办》小班安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安全教育活动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安全》,详细内容为《走丢了怎么办》。
通过本章学习,使幼儿了解走丢时应该如何处理,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走丢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提高警惕性。
2. 培养幼儿在走丢时的冷静应对能力和求救方法。
3. 增强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学会互帮互助。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走丢时的应对措施,学会求救。
教学重点: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预防走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安全图标、情景剧道具。
2. 学具:画纸、画笔、求救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创设一个超市购物场景,让幼儿扮演顾客,观察并讨论如何防止走丢。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走丢的案例,引导幼儿分析原因,讲解预防措施。
讲解走丢时的应对方法,如:站在原地、寻求工作人员帮助等。
3.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走丢场景,让幼儿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小组讨论(5分钟)让幼儿分享自己遇到走丢的情况及解决方法,互相学习。
5. 安全游戏(10分钟)开展“安全接力赛”,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安全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走丢了怎么办》2. 内容:走丢原因:注意力分散、与家长分离等。
预防措施:紧跟家长、注意周围环境等。
应对方法:站在原地、寻求工作人员帮助、记住家长电话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如果你在超市走丢了,你会怎么做?答案:我会站在原地,寻求工作人员帮助,记住家长的电话号码,等待家长来接我。
2. 画一画:画一幅防止走丢的宣传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家长参与安全教育活动,共同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易懂性;4. 随堂练习的互动性和实践性;5. 安全游戏的趣味性和教育性;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用性;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2024年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走丢了怎么办》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小班安全教育教材第四章《自我保护》,详细内容为第三节《走丢了怎么办》,主要教授幼儿在公共场所与家长走丢时的应对方法,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走丢时的应对措施,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2. 培养幼儿在遇到问题时的冷静和勇敢品质,增强幼儿的心理素质。
3. 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掌握与家长联系的方法,提高幼儿的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在遇到走丢的情况时,能够冷静应对,正确寻求帮助。
教学重点:教授幼儿记住家长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关键信息,以及走丢后的求助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情景剧道具、电话模型、地图、求助牌等。
2. 学具:画纸、彩笔、联系卡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观看情景剧《小明走丢了》,引导幼儿关注小明在走丢时的应对措施。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走丢后应该采取的措施,如:站在原地等待、寻求穿制服的工作人员帮助、记住家长联系方式等。
3. 随堂练习(15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在模拟情境中学会走丢时的求助方法。
4. 小组讨论(10分钟)讨论在走丢时如何保护自己,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六、板书设计1. 《走丢了怎么办》2. 内容:(1)记住家长联系方式(2)站在原地等待(3)寻求穿制服的工作人员帮助(4)告诉家长走丢的位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出你与家长走丢后的求助过程。
(2)家长协助幼儿完成联系卡,记录家长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信息。
答案:(1)示例:幼儿画出自己走丢后,向穿制服的工作人员求助的场景。
(2)联系卡内容:家长姓名、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走丢时的应对措施,提高了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确保每个幼儿都能掌握所学内容。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走丢了怎么办》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在公共场所走丢时应该如何应对。
2.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 教育幼儿遇到问题时寻求帮助,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掌握在公共场所走丢时的应对方法。
2.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1. 教育幼儿在遇到问题时寻求帮助。
2. 培养幼儿的应变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图片、故事书、角色扮演道具等。
2. 环境:创设一个模拟公共场所的环境,如商场、公园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走丢的故事引出主题,让幼儿了解走丢的危害。
2. 基本知识讲解:教幼儿在公共场所走丢时应该如何应对,如找到安全人员、拨打家长电话等。
3. 情景模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在模拟环境中练习走丢时的应对方法。
4. 总结讲解:教师针对幼儿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进行总结,强调走丢时的注意事项。
5. 家园联系:提醒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教育,共同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六、教学反思1. 本次教学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目标?2. 幼儿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如何?有哪些优点和不足?3. 如何进一步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教育?4. 家长对本次教学活动的反馈如何?是否需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六、教学延伸活动1. 制作安全手册: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制作一本安全手册,内容包括在公共场所如何保护自己、走丢时的应对方法等。
2. 安全知识竞赛:组织一个安全知识竞赛,让幼儿通过游戏的方式巩固所学的安全知识。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评价其对走丢应对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家长反馈:收集家长对幼儿在家庭中表现的评价,了解幼儿对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
八、教学建议1. 定期进行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2. 结合生活实际,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保护自己。
3. 加强家园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安全问题。
九、教学资源推荐1. 《幼儿安全故事集》2. 《儿童自我保护手册》3. 安全教育的动画片或视频十、教学反思1. 本次教学活动是否帮助幼儿掌握了走丢时的应对方法?2. 教学活动中是否有幼儿表现出不适宜的行为?如何改进教学方法?3. 家庭和学校是否做到了有效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安全问题?4. 如何继续加强幼儿的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教案编写完毕,希望能对您的教学活动有所帮助。
《走丢了怎么办》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在公共场所走丢时应该如何应对。
2.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让幼儿学会寻求帮助,并能正确表达自己的需求。
二、活动重难点1.让幼儿掌握在公共场所走丢时的应对方法。
2.培养幼儿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
三、活动准备1.教具:故事课件、模拟公共场所环境图、角色头饰等。
2.场地:设置一个模拟公共场所。
四、活动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讲述一个走丢的故事,引导幼儿思考在公共场所走丢时应该如何应对。
2.展开:(1)教师讲解在公共场所走丢时应该保持冷静,不要慌张。
(2)教师演示如何寻求帮助,如向保安、工作人员或警察叔叔求助。
(3)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需求,如说出自己的名字、家长的名字和联系方式等。
(4)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公共场所走丢的情境,让幼儿学会应对方法。
五、活动延伸1.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并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实践。
2.环境创设:教师在班级环境中设置一个“安全角”,展示与走丢相关的图片、标志等,提醒幼儿注意。
3.区域活动:教师在角色区设置“警察局”、“商场客服台”等场景,让幼儿在游戏中实践走丢时的应对方法。
六、活动评价1.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其应对走丢情况的能力。
2.通过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实践走丢应对方法的情况。
3.定期评估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以便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附:活动课件及场景设置示意图重难点补充:1.活动重点:让幼儿掌握在公共场所走丢时的基本应对策略和求助方法。
2.活动难点:教会幼儿在紧张情况下保持冷静,并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信息。
活动过程详细展开:1.导入环节:教师讲述一个故事,例如:“小明和他的妈妈一起去商场购物,小明在一个柜台前驻足查看,一回头却发现妈妈不见了。
小明感到很害怕,但他记得妈妈告诉他,如果走丢了要去找商场里的保安叔叔。
”2.展开环节:(1)教师讲解在公共场所走丢时应该保持冷静,不要慌张,并举例说明慌张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
幼儿园安全教案《走丢了怎么办》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安全》,详细内容为第三节《走丢了怎么办》。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走丢时应该如何应对,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到走丢的危险性,增强安全意识。
2. 培养幼儿在走丢时能冷静应对,记住父母联系方式和报警电话。
3. 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向周围的人求助。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在走丢时能冷静应对,记住父母联系方式和报警电话。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安全教育动画、情景剧道具。
2. 学具:画笔、彩纸、贴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安全教育动画,让幼儿了解走丢的情况,引导幼儿关注动画中的问题,并提出问题:“如果你们走丢了,应该怎么办呢?”2. 讲解与互动(10分钟)(1)让幼儿分享自己观看动画后的感受,引导幼儿认识到走丢的危险性。
(2)讲解走丢时的应对方法,如:站在原地不要动,记住父母联系方式和报警电话,向周围的人求助等。
(3)通过提问、回答的方式,检查幼儿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情景剧的形式,展示一个幼儿走丢的场景,让幼儿分析情景剧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在游戏中练习走丢时的应对方法,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走丢了怎么办》2. 内容:(1)走丢时不要慌张,站在原地不要动。
(2)记住父母联系方式和报警电话。
(3)向周围的人求助,尤其是警察、保安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走丢了怎么办?(1)记住爸爸妈妈的联系方式和报警电话。
(2)遇到走丢情况,应该如何应对?(3)向爸爸妈妈介绍今天学到的安全知识。
2. 答案:(1)爸爸妈妈的联系方式:手机号码、家庭住址等。
报警电话:110。
(2)应对方法:站在原地不要动,向周围的人求助,记住报警电话等。
幼儿园大班安全详案《走丢了怎么办》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走丢时的危险,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学习在走丢时如何求助,掌握基本的求助方法。
3.培养幼儿勇敢、沉着、冷静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在走丢时如何求助,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教学难点:培养幼儿在走丢时的冷静应对能力。
三、教学准备1.PPT课件:《走丢了怎么办》2.视频素材:走丢时的求助方法3.安全标识卡片4.情景模拟道具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讲述一个发生在身边的走丢故事,引发幼儿关注。
2.提问: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走丢的情况?当时你们是怎么做的?(二)基本概念1.讲解什么是走丢,走丢可能带来的危险。
2.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会有走丢的情况?如何避免走丢?(三)情景模拟1.分组进行情景模拟,模拟走丢的场景。
2.引导幼儿思考:在走丢时,我们可以怎么办?(四)求助方法1.播放视频素材,展示走丢时的求助方法。
2.讲解每种求助方法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邀请幼儿上台示范,巩固所学知识。
(五)安全标识1.介绍安全标识,让幼儿认识各种安全标识。
2.讲解安全标识的作用,引导幼儿在遇到危险时能够及时求助。
1.让幼儿谈谈在本次活动中的收获。
2.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走丢?(七)作业布置1.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本次活动内容,提高家长对幼儿安全的重视。
2.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一份关于走丢时求助方法的绘画作品,加深幼儿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幼儿的反应,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针对不同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的关注和指导。
3.结合实际案例,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走丢时的求助方法。
4.加强家园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安全教育。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幼儿能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走丢时的求助方法,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学会求助方法难点1:幼儿可能不理解求助的具体步骤和情境适用性。
2024年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走丢了怎么办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健康领域教材的第四章“安全自救”,详细内容为“走丢了怎么办”。
主要让幼儿了解在公共场所走丢时的应对方法,学会自我保护。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在公共场所走丢时,应如何寻求帮助,增强安全意识。
2. 培养幼儿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冷静、理智地应对的能力。
3. 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掌握基本的自救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在遇到走丢的情况时,能够冷静应对,记住父母联系方式,寻求帮助。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让幼儿学会在公共场所保护自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情景剧道具、电话模型、安全标志卡片。
2. 学具:画纸、画笔、安全自救手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情景剧的形式,展示一个小朋友在超市走丢后,如何求助、自救的过程。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走丢时的应对方法,如:站在原地,寻求穿制服的叔叔阿姨帮助,记住父母电话等。
强调记住父母联系方式的重要性。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如果你在公共场所走丢了,你会怎么做?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 安全标志认知(10分钟)展示安全标志卡片,让幼儿认识并了解其含义。
5. 自救方法学习(10分钟)教授幼儿如何使用电话模型拨打110、120等紧急电话。
传授记住父母联系方式的方法。
6. 互动游戏(10分钟)开展“寻找失踪的小朋友”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走丢了怎么办?2. 内容:冷静应对,不要慌张记住父母联系方式寻求穿制服的叔叔阿姨帮助认识安全标志学会使用电话求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如果你在公共场所走丢了,你会怎么做?2. 答案:要求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用画笔描绘出在公共场所走丢后的应对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家园共育:让家长了解本节课内容,共同关注幼儿的安全教育。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走丢了怎么办(四篇)目录: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走丢了怎么办一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走失怎么办二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走路乘车都安全三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身体小卫士四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走丢了怎么办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帮助走丢的朋友想出最适合的办法 ;2、大胆的表述自己的想法,培养关心他人的情感。
重点与难点:重点:帮助走失的朋友想出寻求帮助的最适合的办法。
难点:培养幼儿关心他人的情感。
材料创设:走丢录象3段,事先环境创设活动过程:一、感知经验:师:我们班有三个小朋友走丢了,迷路了,让我们一起去帮助她们。
播放马路走丢的情景(十字路口)l提问:XX小朋友在哪?他怎么了?接下来怎么办呢?我们一起帮助他。
指导:1、引导幼儿帮助朋友,激发关心他人的情感2、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小结:在马路的人行道上原地等是最安全的方法,还可以请警察叔叔帮忙。
(协管也行)二、讲述经验:l 播放小区走丢的情景小结:可以在原地等,也可以找小区里的门卫伯伯,让他们打电话给爸爸妈妈或家里人,让大人来领你。
三、提升经验:l 播放超市走丢的情景(大卖场)请走失幼儿讲讲当时的情景,请其他幼儿发表看法。
想想可行的办法。
小结:在超市里可以原地等也可以找营业员和工作人员,通过广播小喇叭让爸爸妈妈知道你在那里,然后来领你。
(继续看录像,XX小朋友是怎样做的)四、延伸:走丢了以后,爸爸妈妈会很着急,我们都不想把自己弄丢,那么我们平时和家里人一起出去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幼儿自由讲述)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走失怎么办二走丢了怎么办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帮助走丢的朋友想出最适合的办法 ;2、大胆的表述自己的想法,培养关心他人的情感。
重点与难点:重点:帮助走失的朋友想出寻求帮助的最适合的办法。
难点:培养幼儿关心他人的情感。
材料创设:走丢录象3段,事先环境创设活动过程:一、感知经验:师:我们班有三个小朋友走丢了,迷路了,让我们一起去帮助她们。
《走丢了怎么办》教案
活动目标
一、引导幼儿理解图片内容并作出正确的判断
二、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去公园》视频。
2.《走丢了怎么办》对错判断图片
3.《安全小知识》视频、记号笔一支《幼儿用书》大班上1第30~31页。
活动过程
一、播放《去公园》视频前半部分。
今天天气很好,爸爸妈妈带着玛莎去公园玩。
“瞧,他们出发了.......”(播放故事视频前半部分)
二、边看边提问:突然怎么了?公园人很多,玛莎光顾着去捉蝴蝶,结果怎么样?玛莎走丢了,走不到爸爸妈妈了,这时她该怎么办?(幼儿积极讨论发表意见)
三、出示《走丢怎么办》对错判断图片。
“小朋友们出了这么多主意,那我们看看下面那些做法是正确的,那些做法是不正确的。
”
㈠幼儿观察图片判断对错。
㈡请幼儿说说:这样做为什么是不对的?这样做为什么是对
第 1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