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中考科学真题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922.51 KB
- 文档页数:9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蛇B. 鸟C. 鱼D. 猪2. 下列哪种植物属于被子植物?()A. 蕨类植物B. 裸子植物C. 藻类植物D. 苔藓植物3.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光的折射?()A. 平面镜成像B. 光的反射C. 光的传播D. 光的衍射4. 下列哪种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A. 铜B. 铁C. 铝D. 碳5. 下列哪种物质属于有机物?()A. 水B. 盐C. 糖D. 氧气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动物细胞具有细胞壁。
()2.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3. 植物的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
()4. 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5. 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位于周期表的左侧。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生物分类中,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其特征是________。
2. 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是________。
3.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________。
4. 地球的自转周期大约是________。
5. 生态系统中,分解者将有机物分解为__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遗传学的基本原理。
2. 简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3. 简述光合作用的过程。
4. 简述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5. 简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某化学反应中,反应物A与B的摩尔比为1:2,若A的摩尔质量为40g/mol,求B的摩尔质量。
2. 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 3x + 2 = 0,求该方程的解。
3. 在一个等边三角形中,已知边长为6cm,求该三角形的面积。
4. 一辆汽车以60km/h的速度行驶,行驶100km需要多少时间?5. 某植物细胞中,叶绿体和线粒体的数量比为2:1,求该植物细胞中叶绿体和线粒体的总数。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因素。
“备课大师〞全科【9 门】:免注册,不收费!浙江省绍兴市 2021 年中考科学试卷一、选择题〔此题共 15 小题,每题 4 分,共 60 分。
〕1.生物的生殖使地球上的生命代代相传、繁衍不息。
以手下于有性生殖的是( )【答案】 A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差异在于变化过程中有无新的物质生成。
以下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答案】 C3.地壳和地表形态都在不断的变化着。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地球岩石圈由大小相同的六大板块组成B.火山和地震多发生在板块内部地壳牢固处C.外力作用主若是使地球表面变得上下不平D.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答案】 D4.以下物态变化属于凝固的是〔〕【答案】 A5.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传生病,它经过飞沫、空气流传。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流感病毒是流行性感冒的传染源B. 患流行性感冒的病人是病原体C. 流行性感冒是一种遗传性疾病D. 接种流感疫苗能够保护易感人群【答案】 D6.表中选项吻合如图关系的是〔〕【答案】 B7.科学研究中,当设计多个因素影响的研究方案时,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个因素,而其余几个因素不变,进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
以下实验中没适用到此方法的是〔〕A. 甲:研究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B. 乙:研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C. 丙: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D. 丁:研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答案】 D8.以下为小敏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局部操作与问题解析,其中合理的是〔〕A.显微镜对光时,应调治图甲中的④B.图乙中小敏看物镜镜头的目的是防范物镜下降过程中压到玻片C.图丙视野中出现黑色圆圈的原因是口腔上皮细胞未经染色办理D.欲将图丁视野中细胞 a 移至中央,需向左下方搬动装片【答案】 B9.为了研究和鉴别物质,需要对它们进行分门别类。
表中物质分类正确的选项是〔〕【答案】 C10.以以下图,内部均装有磁铁的两块干净器M 和 N 隔着窗玻璃总能合在一起搬动,这让玻璃干净变得安全高效。
浙江省绍兴市2024年中考科学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表示植物细胞的是A .B .C .D .2.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捡拾垃圾是有助于削减环境污染的一种简洁方法。
以下是小敏在江边捡拾的垃圾,不属于有机物的是A .塑料瓶B .泡沫饭盒C .易拉罐D .垃圾袋3.下列有关家庭电路的说法正确的是A .家庭电路中的插座应与用电器串联B .家庭电路的电压对于人体是平安的C .侧电笔可以辨别零线与地线D .电能表用来测量用户消耗的电能4.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4年9月10日在我省杭州开幕。
当天地球大约处于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A .甲B .乙C .丙D .丁5.从试剂瓶中取用NaCl 固体、AgNO 3溶液,须要用到的器材是A .甲—①,乙—①B .甲—①,乙—②C .甲—②,乙—②D .甲—②,乙—①6.科学探讨经常采纳转换、模拟等探讨方法,下列课本试验中与其他三个所采纳的探讨方法不同的是A .探讨潜水艇的浮沉B .探讨二氧化碳的性质C .探讨板块张裂D .探讨膈的升降与呼吸7.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很多地方都会实行划龙舟竞赛.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使龙舟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桨B .以龙舟上的鼓为参照物龙舟是运动的C .龙舟漂移时所受的浮力小于龙舟的重力D .停止划桨后龙舟还会接着前进是因为龙舟具有惯性8.国际上有铟等7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采纳了我国科学家张青莲测的数据。
由图可知铟元素A .是非金属元素B .质子数为49C .相对原子质量是114.8克D .与其他元素根本区分是中子数不同 9.下列结构对功能的自述,不合理的是A .B .C .D .10.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说明错误的是A . AB .B C . C D . D11.中国人精于饮食,喜食瓜子.图中的甲发育成一粒带壳葵花子,乙发育成一粒南瓜子。
葵花子和南瓜子分别是A .果实,果实B .果实,种子C .种子,种子D .种子,果实 12.归纳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
绍兴市科学中考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 下列哪种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A. 煤炭B. 石油C. 太阳能D.天然气2. 下列哪个科学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A. 牛顿B. 爱因斯坦C. 法拉第D. 诺贝尔3. 下列哪种物质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水分D. 葡萄糖4. 下列哪个器官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A. 肝脏B. 肾脏C. 肺D. 心脏5.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物理变化?()A. 燃烧B. 酸碱中和C. 熔化D. 发酵6. 下列哪个单位表示电功率?()A. 瓦特(W)B. 安培(A)C. 伏特(V)D. 欧姆(Ω)7. 下列哪种生物分类单位最大?()A. 门B. 纲C. 目D. 科8. 下列哪个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A. CaO + H2O → Ca(OH)2B. 2H2 + O2 → 2H2OC. Zn + H2SO4 → ZnSO4 + H2↑D. CaCO3 → CaO + CO2↑9. 下列哪个科学家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A. 伽利略B. 牛顿C. 开普勒D. 爱因斯坦A. 塑料B. 玻璃C. 陶瓷D. 铜11. 下列哪个实验现象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A. 液体表面张力B. 气体扩散C. 液体粘度D. 固体弹性12.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鲨鱼B. 青蛙C. 蜥蜴D. 猫13. 下列哪个元素在人体内含量最多?()A. 氧B. 碳C. 氢D. 钙14. 下列哪个现象是光的折射现象?()A. 彩虹B. 镜子成像C. 小孔成像D. 水中倒影15. 下列哪个科学家提出了能量守恒定律?()A. 牛顿B. 爱因斯坦C. 焦耳D. 库仑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6. 地球上最大的生物分类单位是______,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______。
17. 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______,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______。
浙江省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绍兴市)科学试题卷(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下列各小题中只有一)1.规范的操作可以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和安全性。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B.读取体积C.点燃酒精灯D.取用砝码2.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使我们拥有健康。
下列不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A.积极参加体育活动B.为了减肥经常不吃午餐C.远离毒品、烟草和赌博D.遇到困惑时,向家人和朋友诉说3.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
下列属于器官的是()A.熊猫B.泌尿系统C.胃D.精子4.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恒星B.地球在形成之初是一个由岩浆构成的炽热的球C.地球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D.地球表面的海洋、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5.小敏散步时看到了李白诗中”对影成三人”的真实场景:一只白鹭站在水中,形成了如图的两个”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影子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C.两个”影”形成原理相同D.倒影是白鹭等大的虚像6.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能有效预防甲型H1N|流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型H1N1流感病毒具有细胞结构B.接种疫苗后人体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C.从免疫学角度看,接种的流感疫苗属于抗体D.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接种疫苗属于切断传播途径7.2023年5月10日,搭载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进入轨道后天舟六号与我国空间站完成对接形成组合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升空时,天舟六号机械能不变B.进入轨道后,天舟六号的惯性消失C.对接靠近时,以”天和”舱为参照物,天舟六号是静止的D .对接成功后,组合体绕地运行过程中运动状态发生改变8.《天工开物》中记载烧制青砖时”火候足,止薪之候,泥固塞其孔,然后使水转釉”。
该过程的主要化学反应为:Fe 2O 3+CO高温__2FeO+CO 2。
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绍兴市试卷科学2.化学式“C O2”中数字2表示( )A.2个二氧化碳分子 B.二氧化碳中有2个氧元素C.1个二氧化碳分子中有2个氧离子 D.1个二氧化碳分子中有2个氧原子解析:CO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并且有碳、氢两种元素组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中有2个碳原子,故选D。
6.下列做法科学的是( )A.用嘴吹灭酒精灯 B锅内的油着火时,用水浇灭C.高层建筑内发生火灾时,人们应乘电梯快速下楼D.逃离浓烟密布的火灾现场时。
人应俯身并用湿毛巾掩盖口鼻解析:A选项:酒精需熄灭灯焰时,可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后需再重盖一次,让空气进入,免得冷却后盖内造成负压使盖打不开。
决不允许用嘴吹灭。
B选项:锅内有着火时可以用窒息法。
用锅盖或能遮住锅的大块湿布、湿麻袋,从人体处朝前倾斜着遮盖到起火的油锅上,使燃烧着的油火接触不到到空气,便会因缺氧而立即熄灭。
不能用水浇灭。
C选项,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千万不要乘坐电梯,因为火灾发生以后,电梯可能停电或者失控,而且容易产生烟囱的效果,故选D。
10.下列用途与物质的性质不对应的一项是( )解析:氮气较不活泼,它可以隔绝食品、水果等与空气的地接接触,防止了因大气和各种包装食品直接接触而引起食品的氧化、褪色、腐败以及各种霉菌、细菌对食品的侵害。
、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以用来做导线,B正确。
汽油易燃烧,故用来作燃料,与挥发性无关,故C选项物质性质与用途不一致,D选项:H2SO4+Fe2O3=FeCl3+H2O+CO2 ,故选B。
13.进行如图实验,加热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有红色物质出现,说明氢气具有( ) A.还原性B.可燃性C.氧化性D.助燃性解析:H2+CuO=Cu+H2O,氢气与黑色氧化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红色单质铜,故说明氢气具有还原性,故选A。
15.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不考虑水分蒸发),得到相应的五种溶液。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t1℃时,溶液①是不饱和溶液 B.t2℃时,溶液④是饱和溶液C.t1℃时,溶液⑤是饱和溶液 D.t2℃时。
某某省某某市2020年中考科学试题本卷中g取10牛/千克,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Ca-40 Fe-56 Cu-64 Zn-65试卷Ⅰ(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下列各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表示细胞分裂的是( )A.B.C.D.【答案】A【知识点】真核细胞的分裂生殖,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考查能力】区分细胞分裂、生长、分化特点【解析】A细胞数目变多的过程属于细胞分裂,A正确B细胞体积由小变大的过程是细胞生长,B错误;C、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变化是细胞分化,C错误;D、真核细胞的分裂生殖,D错误.【难度】易【题分】42.水是生命之源,有关水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流水是影响地形的外力作用之一B.海洋水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C.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和降水D.人类需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答案】C【知识点】地球的外力作用,地球上水的分布,水循环的环节,水资源利用和开发【考查能力】了解相关水资源的分布、循环和利用、地球外力作用等知识【解析】A.地球的外力作用主要有风化作用、侵蚀作用(风力侵蚀、流水侵蚀、海浪侵蚀等)、搬运作用、沉积作用等,故A正确B海洋水占全球总水量的96.53%,故B正确C水循环的环节有:蒸腾、蒸发、降水、水汽输送、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故C不正确。
D全球总水量大,但淡水总量少,水资源短缺,所以要合理开发和利用,故D正确。
【难度】易【题分】4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读取液体体积B.闻气味C.测定溶液pHD.稀释浓硫酸【答案】B【知识点】测量容器-量筒,闻气味的方法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 溶液的酸碱度测定【考查能力】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解析】A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故A错;B扇气入鼻法闻气味,故B正确;C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故C错;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D错。
2020年浙江绍兴中考科学最后一卷科学考试题号一二三四总分评分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过滤粗盐溶液B.收集氧气C.加热溶液D.将NaCl倒入量筒中配制溶液2.近年来禽流感等传染病流行,向人类发出了新的挑战.下列有关传染病的说法错误的是()A.传染病有传染性、流行性的特点B.病毒是传染源C.积极研制疫苗,进行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措施D.传染病的流行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3.如图为人体血液流经体内X结构前后甲、乙、丙三种成分的相对含量变化示意图,则选项中组合错误的是()4.下列有关太阳大气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肉眼可见的太阳层次为光球层,因此它是太阳外部层次唯一发出可见光的层次B.由于耀斑和日珥都可能导致色球层增温,所以色球层是温度最高的层次C.因为极光是太阳大气中带电粒子流高速碰撞地球高层大气所产生的,所以只有太阳活动极大年时,地球两极地区才能看见极光D.太阳黑子是太阳光球层温度较低的斑块,有时人们用肉眼就可看到出现在太阳光球层上的黑子5.对下列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A.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一定含CO32﹣B.某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C.某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显红色,该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D.验证烧碱中是否含Cl﹣,先加盐酸除去OH﹣,再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则含Cl6.单缸四冲程内燃机的四个冲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这种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的四个冲程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丙、丁、乙、甲B.乙、丁、甲、丙C.乙、甲、丁、丙D.甲、乙、丙、丁7.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甲和乙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底面积分别为200cm2和150cm2.容器甲中盛有10cm高的水,容器乙中盛有15cm高的酒精。
若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质量均为m的水和酒精后,剩余水对容器甲底部的压强为p水,剩余酒精对容器乙底部的压强为p酒精.(ρ酒精=0.8×103kg/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容器内水的质量为3kgB.乙容器内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1.5×103帕C.当质量m的范围为1.2kg<m<2kg时,才能满足p水>p酒精D.当质量m的范围为1.2kg<m<1.8kg时,才能满足p水>p酒精8.下面是实验室中常用仪器的一段对话交流,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灯:“帽子哪里去了?我的燃料越来越少了。
本卷可能用到的公式和相对原子质量:密度:ρ=V m 速度:v =t s 压强:p =S F 欧姆定律:I =R U 功:W =Fs 功率:P =t W 重力:G =mg 浮力:F 浮=G 排液=ρ液gV 排液 电功:W =UIt 电功率:P =UI 杠杆平衡条件:F 1l 2=F 2l 2 ρ水=1.0×103千克/米3 g 取l0牛/千克H-1 C-12 0-16 C1-35.5 Na-23 Ca-40 Ba-137试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
每小题4分。
共80分。
下列各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实验室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仪器是( )2.化学式“C O 2”中数字2表示( )A .2个二氧化碳分子B .二氧化碳中有2个氧元素C .1个二氧化碳分子中有2个氧离子D .1个二氧化碳分子中有2个氧原子3.同一密封袋装食品,分别位于不同海拔处,表现出不同的外形,如图甲和乙所示。
该食品袋内一定不变的量是( )A .质量B .气压C .密度D .体积4.小敏用一个一半涂白(表示阳光照射的半球)、一半涂黑(表示背光的半球)的球模拟月相变化,如图所示。
当球位于乙时,他模拟的月相是( )A .新月B .上弦月C .满月D .下弦月5.图中改变内能的方法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 )6.下列做法科学的是( )A .用嘴吹灭酒精灯B 锅内的油着火时,用水浇灭C .高层建筑内发生火灾时,人们应乘电梯快速下楼D .逃离浓烟密布的火灾现场时。
人应俯身并用湿毛巾掩盖口鼻7.如图甲,物体A 在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以0.2米/秒的速度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秤示数如图乙所示。
若不计滑轮、弹簧秤和绳的重及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拉力F 为2牛B .此滑轮是定滑轮C .拉力F 的功率为0.4瓦D .以物体A 为参照物,弹簧秤是静止的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热器通电加热时,使蚊香液汽化B.登山鞋的鞋底有花纹,可以增大与地面之间的摩擦C.真空压缩袋将衣服、被褥等压缩是利用了大气压D.标有“220V 25W”的白炽灯与节能灯,在额定电压下工作相同时间,节能灯更省电9.如图所示的过程,主要体现了( )A.人类的生殖是有性生殖B.人类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C.婴儿的性别由遗传决定D.胚胎通过胎盘与母体交换物质10选项物质的性质用途A 氮气较不活泼食品防腐B 铜有导电性做导线C 汽油易挥发作燃料D 稀硫酸能与氧化铁反应除铁锈11.小敏作发光点S的像S/的光路图,如图。
浙江省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绍兴市试卷科学本卷可能用到的公式和相对原子质量:密度:ρ=V m 速度:v =t s 压强:p =SF 欧姆定律:I =R U 功:W =Fs 功率:P =t W 重力:G =mg 浮力:F 浮=G 排液=ρ液gV 排液 电功:W =UIt 电功率:P =UI 杠杆平衡条件:F 1l 2=F 2l 2 ρ水=1.0×103千克/米3 g 取l0牛/千克H-1 C-12 0-16 C1-35.5 Na-23 Ca-40 Ba-137试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
每小题4分。
共80分。
下列各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实验室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仪器是( )2.化学式“C O 2”中数字2表示( )A .2个二氧化碳分子B .二氧化碳中有2个氧元素C .1个二氧化碳分子中有2个氧离子D .1个二氧化碳分子中有2个氧原子3.同一密封袋装食品,分别位于不同海拔处,表现出不同的外形,如图甲和乙所示。
该食品袋内一定不变的量是( )A .质量B .气压C .密度D .体积4.小敏用一个一半涂白(表示阳光照射的半球)、一半涂黑(表示背光的半球)的球模拟月相变化,如图所示。
当球位于乙时,他模拟的月相是( )A .新月B .上弦月C .满月D .下弦月5.图中改变内能的方法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 )6.下列做法科学的是( )A .用嘴吹灭酒精灯B 锅内的油着火时,用水浇灭C .高层建筑内发生火灾时,人们应乘电梯快速下楼D .逃离浓烟密布的火灾现场时。
人应俯身并用湿毛巾掩盖口鼻7.如图甲,物体A 在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以0.2米/秒的速度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秤示数如图乙所示。
若不计滑轮、弹簧秤和绳的重及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拉力F 为2牛B .此滑轮是定滑轮C .拉力F 的功率为0.4瓦D .以物体A 为参照物,弹簧秤是静止的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热器通电加热时,使蚊香液汽化B.登山鞋的鞋底有花纹,可以增大与地面之间的摩擦C.真空压缩袋将衣服、被褥等压缩是利用了大气压D.标有“220V 25W”的白炽灯与节能灯,在额定电压下工作相同时间,节能灯更省电9.如图所示的过程,主要体现了( )A.人类的生殖是有性生殖B.人类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C.婴儿的性别由遗传决定D.胚胎通过胎盘与母体交换物质10选项物质的性质用途A 氮气较不活泼食品防腐B 铜有导电性做导线C 汽油易挥发作燃料D 稀硫酸能与氧化铁反应除铁锈11.小敏作发光点S的像S/的光路图,如图。
他作图的步骤有:①作反射光线O1A1、O2A2。
②作入射光线SO1、SO2,③作法线O1N1、O2N2,④将反射光线O1A1、O2A2反向延长交于S/。
正确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④①③② D.②①③④12.如图所示,将生长良好的甲、乙、丙3盆植物放在阳台上,甲盆定期浇适量水,乙、丙两盆不浇水。
15天后,甲、丙两盆植物均存活,乙盆植物枯死。
对此实验,下列解释或推论合理的是( )A.乙盆植物因缺水桔死B.仙人掌能存活是因为发生了变异C.若给仙人掌定期浇水,其叶会转变成阔叶D.阔叶植物能进化成仙人掌等叶成刺状的植物13.进行如图实验,加热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有红色物质出现,说明氢气具有( ) A.还原性B.可燃性C.氧化性D.助燃性14.同一物块分别静止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中,如图所示。
则物块在甲、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和液体密度大小关系是( )A.F甲<F乙,ρ甲=ρ乙B.F甲<F乙,ρ甲>ρ乙C.F甲>F乙,ρ甲>ρ乙D.F甲=F乙,ρ甲<ρ乙15.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不考虑水分蒸发),得到相应的五种溶液。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t1℃时,溶液①是不饱和溶液 B.t2℃时,溶液④是饱和溶液C.t1℃时,溶液⑤是饱和溶液 D.t2℃时。
溶液③是不饱和溶液16.对狗、鸽子、鳄鱼、鲢鱼四种脊椎动物进行分类,结果如图所示。
该分类图不能体现的是( )A.狗具有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的特征B.鳄鱼和鲢鱼都具有体温不恒定的特征C.采用的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D.分类时,可依据一定的特征逐级进行17.如图所示的台秤原理圈,电源电压恒定。
能满足“物体质量增大时,电压表或电流表示数也增大”要求的是( )18.用如图所示装置(图中夹持仪器已略去)测定某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实验中,通过测定丙装置质量的改变值,就能达到目的(样品中其他成分遇盐酸不产生气体)。
下列措施能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是( )A.省去装置甲和丁B. 将丙中的NaOH溶液换成Ca(OH)2溶液C.装置乙不再产生气泡时,立即停止抽气D.滴加稀盐酸之前,先抽气一段时间,除去装置内原有的CO219.图中箭头表示能量、物质的转化或流向。
其中正确的是( )20.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
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
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臣离。
则该被测汽车速度是(假设越声波的速度为340米/秒,且保持不变)( )A.28.33米/秒 B.13.60米/秒 C.14.78米/秒 D.14.17米/秒试卷Ⅱ(非选择题)二、简答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3分,共60分)21.据研究,太阳在今明两年进入活跃期,有利于人们观察太阳黑子等太阳活动。
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温度较_______的气体斑块。
今年12月7日,金星将达到全年最亮,右图中表示金星的是_____(选填字母)。
22.某男子出现反复咳嗽、胸闷、低热的症状,经医院化验确诊,他体内有H7N9禽流感病毒。
(1)从传染病学角度分析,H7N9禽流感病毒属于____________。
(2)患病时,他的体温高于正常值,但其神经系统仍在“努力”调节和控制体温,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
(3)当一种新的传染病发生时。
科研人员往往努力研发具有针对性的疫苗,希望通过接种疫苗进行预防,这类免疫叫做________免疫。
23.实验室制氧气的方法可以是:方法一:2H2O2 MnO 22H 2O+O 2↑方法二:2KMnO4ΔK2MnO4+MnO2+O2↑(1)这两种方法涉及到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都是__________反应。
(2)用方法二制取一瓶氧气,可选择下列装置中的?________(选填字母)。
24.在2013年中国吉尼斯之夜节目上,赵小龙表演以头“走”楼梯,如图。
他将一个软垫套在头顶,只用头“走”了34级台阶,创造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1)小龙在头上套一个软垫,可以______(选填“减小”或“增大”)对头的压强。
(2)如果每级台阶高8厘米,小龙的质量是30千克,则“走”完34级台阶,他至少做功____焦耳。
25.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 X、Y、Z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选填字母)。
(2)反应生成Y和Z的分子个数比是_______。
26.氧气被人吸入肺泡后,交换进入血液,与红细胞里的___________结合,运输到全身各处。
造血干细胞经过图甲所示的变化成为血细胞,此变化过程为细胞__________。
当血液流经肾脏时,通过肾单位经图乙所示的过程,形成尿液,表示重吸收过程的是_________(选填序号)。
27.某兴趣小组用NaCl溶液、NaOH溶液和稀H2SO4三种试剂,将含有Cu2+、Ba2+、Ag+和NO3-混合液中的三种阳离子逐一除去。
步骤如下(所加试剂均过量):步骤一:混合液中加入试剂A,过滤得到沉淀1和滤液1;步骤::滤液1中加入试剂B,过滤得到沉淀2和滤液2;步骤三:滤液2中加入试剂C,过滤得到沉淀3和滤液3。
(1)同学们确认试剂A是NaCl溶液,写出步骤一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种沉淀中,能溶于稀盐酸的是______________((3)滤液3中,除NaNO3外还含有的盐是____________。
28.探究“电压保持不变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
(1)请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图乙的实物连接。
次数 1 2 3 电阻R/Ω 5 10 20 电流I/A 0.4 0.2 0.1(2)实验中,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2V 。
先用5Ω电阻实验,将数据记录在表中。
改用10Ω电阻继续实验,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时,眼睛应注视_______(选填序号)。
A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B .电压表示数C .电流表示数(3)根据实验得到的表中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
每空2分。
共30分)29.学习细菌知识后,小敏知道与动植物相比,细菌的细胞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想“温度对细菌的繁殖速度有何影响?” 他提出假设:随着温度的升高,细菌的繁殖速度加快。
为了验证这一假设,他设计并进行实验,结果如表。
表中数据_______(选填“支持”或“不支持”)他的假设。
他又猜想:“酸碱性可能会影响细菌的繁殖速度。
” 他设计了除酸碱性不同外,其余条件均相同的甲、乙、丙三组实验,如图。
则丙应控制成_______性环境。
请提出一个与上述猜想不同的,可能会影响细菌繁殖速度的因素:_______________。
30.小敏想探究小球滚上斜面的最大高度与斜面倾角和小球质量的关系,将两个斜面AO 与OB 对接成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①让质量为5克的小球,在斜面A0上高H 处静止释放,沿斜面滚下,经O 点滚上斜面OB ,测量小球达到的最大高度h ,将数据记录在表中;改变斜面OB 的倾角θ,重复实验;②用质量为7克的小球重复上述实验,将数据记录在表中。
实验 序号 小球质 量m/克 小球在斜面AO 上 释放高度H/厘米 斜面OB 的倾角θ 小球在斜面OB 上的最大高度h/厘米15 10 40 9.0 230 8.6 320 8.O 47 10 40 9.O 530 8.6 6 20 8.O(1)比较实验1、2、3(或4、5、6),说明小球在斜面OB 上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与___________有关。
(2)比较实验____________(选择序号),说明小球在斜面OB 上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与小球质量无关。
(3)如果斜面没有摩擦,小球在斜面OB 能达到的量大高度是__________厘米。
31. 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后,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将足量镁条加入到氯化铁溶液中,观察到镁条表面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有黑色固体粉末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