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 长方形和正方形、分数
- 格式:ppt
- 大小:3.50 MB
- 文档页数:11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知识点总结及题型设计(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知识点总结及题型设计(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知识点总结及题型设计(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单元知识
点
规律法方法总结要点提示
认识四边形有4条直的边,有4个角,
是封闭图形。
四条直的边首尾顺次连接,是围起
来的。
第七单元。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说课稿范文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说课稿范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说课稿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说课稿1第五单元美化校园窗2——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一、说教材1.说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信息窗2第67—69页。
2.说教材简析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并初步理解周长意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时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充分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测量和计算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发展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探究合作、乐于思考的数学素养。
3.说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过程,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在对长方形、正方形和不规则图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在应用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初步有条理的思考.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中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交流、善于合作和主动探究的数学素养。
4.说重点难点本节课教学重点是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难点在对于长方形、正方形和不规则图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二、说教法1.说导入方法:本节课的导入采取了回顾旧知,为新知识作铺垫的方法进行,根据教学的需要设计了秋天到了,草地进入养护期,花匠老爷爷给花坛围上护栏这个情境,目的在于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关于周长的相关知识,为本节课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做好铺垫,既体现了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理念,也体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
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了解它们的特征和性质;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通过问题解决,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对边平行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性质: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四条边都相等(正方形)。
3.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周长=(长+宽)×2(长方形),周长=边长×4(正方形)。
4.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面积=长×宽(长方形),面积=边长×边长(正方形)。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性质、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2. 教学难点: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模型、图片,直尺、圆规等。
2. 学具:彩色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长方形和正方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探究: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公式;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公式在实际中的应用。
4. 巩固: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性质。
2.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3. 实例展示周长和面积公式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给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2. 提高题:设计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使其周长和面积满足特定条件。
3. 拓展题:探讨长方形和正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
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通过课堂提问、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反馈,了解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理解和应用情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知识点+练习题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常见的封闭图形,它们都有四条直线边和四个角。
长方形有两条长边和两条短边,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边相等。
正方形有四个直角和四条边相等。
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其对边相等且对角线也相等。
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而三角形则不容易变形。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称为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可以用公式(长+宽)×2来计算,也可以通过长方形的长或宽以及周长的关系来求解。
正方形的周长等于边长的四倍。
练题:1.长方形的较长边叫做长,较短的边叫做宽,其周长等于(长+宽)×2.2.正方形的四条边称为边,其四条边相等,周长等于边长的四倍。
3.正方形的边长增加3米,其周长也增加3米。
4.用两个长15厘米、宽7厘米的长方形拼成的大长方形的周长可以是(30+14)厘米或(15+28)厘米。
5.当长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时,它就成了正方形。
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6.如果长方形的长减少5米,它就会变成一块正方形地。
7.一张长方形纸正好可以裁成两张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纸,原来这张纸的周长是18厘米。
8.用长15厘米,宽7厘米的长方形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7厘米。
9.把一个正方形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每个长方形的周长和正方形周长相等。
10.长方形的长是40厘米,宽是10厘米,周长是100厘米。
11.长方形的长是40厘米,宽是10厘米,周长是900毫米。
12.长方形的周长是50厘米,宽是6厘米,长是19厘米。
判断题:1.正确。
2.正确。
3.错误,对边相等的四边形不一定是长方形。
4.正确。
5.错误,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不一定意味着它们的长和宽相等。
6.正确。
7.错误,可以用更少的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8.错误,其他图形也有周长。
9.正确。
10.正确。
11.错误,正方形的周长等于长方形的周长的四分之一。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是数学中的基本几何图形,它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在三年级数学上册的第七单元里,我们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性质、特点以及相关的计算。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长方形。
长方形是由两个相等的长边和两个相等的短边组成的,其中长边与短边相交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也就是说,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90度,这是长方形的一个重要特点。
长方形的另一个特点是对角线的长度相等,对角线的两个端点连接起来能够形成一个十字形。
长方形的周长可以通过将长和宽相加再乘以2来计算。
具体地说,如果长方形的长为L,宽为W,那么周长C可以表示为C = 2(L + W)。
周长是指围绕图形一圈的长度,也可以理解为长方形的外框长度。
长方形的面积可以通过将长和宽相乘来计算。
具体地说,如果长方形的长为L,宽为W,那么面积A可以表示为A = L * W。
面积是指图形所包含的平方单位的个数,对应于长方形来说,面积是表示长方形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正方形。
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它的四条边都相等,且四个角也都是直角。
由于正方形的四边相等,所以它的对角线长度也相等。
正方形没有长和宽的概念,只需要知道一条边的长度就可以了。
正方形的周长可以通过将一条边的长度乘以4来计算。
具体地说,如果正方形的一条边长为S,那么周长C可以表示为C = 4 * S。
同样地,正方形的面积可以通过将一条边的长度平方来计算。
具体地说,如果正方形的一条边长为S,那么面积A可以表示为A = S * S,简化为A = S^2。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非常常见的图形,可以在我们周围的很多物体中找到它们的身影。
比如说,我们的教室的墙壁就是长方形的,我们的桌子和书本也常常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
此外,很多建筑物的平面结构也是以长方形或正方形为基础设计的。
通过学习第七单元的内容,我们不仅认识到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和性质,还学会了如何计算它们的周长和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