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科学第二章测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761.02 KB
- 文档页数:5
八年级(下)科学第二章测试卷班级姓名学号可能用到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Cl—35.5 K—39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气体中,占空气体积分数21%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2.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C+ O2点燃CO2 B.2Al + 2NaOH 2 NaAlO2 +3H2↑C.HCl+NaOH NaCl + H2O D.2H2O2 MnO2 2 H2O + O2↑3.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O2B.Na2OC.KMnO4D. Ba(OH)24.下图所示的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是()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并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6.下列变化中,不属于由....缓慢氧化引起的是()A.钢铁生锈 B.食物腐烂 C.冰雪消融 D.白磷自燃7.同学们喜欢的薯片属于易碎食品,因此在包装袋内需先充满某种气体,一方面可以防止挤压碎,另一方卖可以减慢它的腐烂速度,从经济、性质方面考虑最好用()A.氧气 B.稀有气体 C.氮气 D.空气8.右下图是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试管口应该先放一团棉花B.试管口略向下倾斜C.直接用酒精灯的火焰对准药品所在位置加热D.实验完毕后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9.对于化学方程式C+ O2点燃CO2表示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A.碳加氧气等于二氧化碳B.该反应中,反应物是碳和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碳,条件是点燃C.每1份质量的碳和1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能生成1份质量的二氧化碳D.每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化合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10.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X、Y、Z、W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试推断“?”质量可能是()11.规范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础。
八年级科学(下)第二章测试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14 S =32 I=127 K=39 Ca=40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2016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减少污染——行动起来”。
下列标志符号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禁止吸烟B.节约用水C.回收循环利用D.禁止燃放鞭炮2、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有可能通过操纵单个原子来制造分子,若用这种方法制造葡萄糖(C6H12O6),则不需要的原子是()A、碳原子B、氮原子C、氧原子D、氢原子3、氧气分子和水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它们统称为氧元素。
这是因为,不管在氧气分子中,还是在水分子中,这些氧原子都具有相同的()A.核外电子数 B.核内质子数C.核内中子数 D.相对原子质量4、2010年02月19日,德国重离子研究中心宣布,经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确认,由该中心人工合成的第112号化学元素获得正式名称“Copernicium”,相应的元素符号为“Cn”。
化学元素周期表中又添新成员。
Cn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7,下列有关112号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112 B.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65C.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12 D.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775”表示氢原子,则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A、、、、6()A.O B.Zn C.N2D.CO7、面额100元的新版人民币,其正面左下方的数字“l00”。
采用了光变色防伪油墨印刷。
防伪油墨中含有氟化镁(MgF2),其中F的化合价为-l,则镁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2 C.+3 D.+48、二氧化碳(CO2),双氧水(H2O2),氧气(O2)三种物质中都含有()A、氧气B、氧原子C、氧分子D、氧元素9、有一种病是“缺铁性贫血症”,这里“缺铁”指的是()A.铁单质B.铁元素C.铁原子D.铁分子10、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A.氖气Ne2 B.氧化铁FeO C.硫酸钠Na2SO4D.硝酸钙CaNO3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某矿泉水的广告称其矿泉水不含任何化学物质B、某物质中含有一种元素,它一定是单质C、两种同种元素的原子,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原子D、氢氧化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16+1=5712、物质的构成与分子和原子之间的关系是()A.原子分子物质B.分子原子物质C D.分子原子13、科学研究发现:氮气不活泼,在3000℃时仅有0.1%的分子分裂。
八年级科学第二章复习测试一、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氮气的用途的是()A、充入灯管B、灭火C、制造炸药D、冷冻麻醉2、小华用凉开水养金鱼,不久鱼儿全死了。
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凉开水几乎不含氧元素B、凉开水几乎不含氧原子C、凉开水几乎不含氧分子D、凉开水几乎不含水分子3、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上烧,水烧开了,纸盒仍不会烧着,这是因为()A、水能够灭火B、纸的着火点高于水的沸点C、火焰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D、水善于将热迅速向外散发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自燃是由缓慢氧化引起的B、缓慢氧化一定会引起自燃C、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上车或登机D、煤矿矿井必须通风良好,严禁烟火5、“安全生产,人命关天”。
国家对易燃、易爆物的生产、贮存、运输、使用有严格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
下列物质与空气混合后,遇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A、液化石油气B、二氧化碳C、汽油D、面粉6、下列现象可用氧气的物理性质解释的是[]A.白磷在40℃时即可燃烧,烈日下白磷不经点燃就可燃烧B.红色的铜经加热表面生成黑色的氧化铜C.实验室制取氧气时,最好用排水法而不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D.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燃烧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氯酸钾中含有氧气,加热时即可放出B.从空气中可以得到氮气和氧气,这个变化是分解反应C.凡是含氧的物质都可以作为实验室制氧气的原料D.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时发生了化学反应8、收集氧气时,检验集气瓶已收集满氧气的方法是[]A.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底部B.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C.向集气瓶中倒入少量石灰水D.在集气瓶口闻气味9、下列各项中,组成人的呼吸系统的是……()A. 鼻、咽、喉B.呼吸道和肺C.气管和肺D.气管、支气管和肺10、下列不属于平静呼气动作的是……………()A. 肋间外肌舒张B.膈肌舒张C.膈肌收缩D.肋骨下降,胸腔容积变小11、植物的呼吸作用进行的时间是……()A. 白天B.晚上C.在光的情况下D.昼夜12、光合作用的产物是…………………………()A. 氧气和淀粉B.氧气和蛋白质C.氧气和脂肪D.氧气和各种有机物13、在太阳光照射下,绿色植物()A、直接将太阳能贮存在植物体内B、只进行光合作用,贮存能量C、既有能量的贮存又有能量的释放D、温度上升的很高,从而使贮存的能量大大增加14、地球变暖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体积分数增大,更多地吸收地表辐射能量从而导致气温升高的结果。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试题及答案一、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在以下四个选项中,哪一个选项属于“力”?()A.时间B.距离C.重量D.速度2、下列哪个现象是由于地球的引力造成的?()A.物体自由下落B.投出去的球在空中运动C.磁铁吸引铁钉D.电动车在行驶中刹车3、对于牛顿第一定律,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物体总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除非有力作用在它上面。
B.如果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它就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C.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有力才能维持。
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就一定会运动。
(二)填空题4、当我们用力推一个物体时,物体会__________,这个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
41、一个物体沿着__________的方向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三)解答题6、如果你是一位飞行员,你如何在空中控制飞机的飞行方向和高度?请结合所学知识解答。
61、假设你是一位建筑师,你需要设计一栋抗震能力强的建筑,你会如何设计?请给出你的设计方案并解释原因。
二、答案部分(一)选择题1、C.重量。
在物理学中,重量是力的度量。
2、A.物体自由下落。
这是由于地球的引力作用,使物体受到一个向地心方向的力,因此物体自由下落。
3、B.如果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它就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这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基本表述。
(二)填空题4、当我们用力推一个物体时,物体会运动或改变运动状态,这个现象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1、一个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方向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三)解答题6.作为飞行员,我可以通过操作飞机的舵和升降舵来控制飞机的飞行方向和高度。
舵可以改变飞机的姿态,使飞机转向或者倾斜;升降舵则可以改变飞机的升力,使飞机上升或下降。
通过这些操作,我可以实现飞机的飞行方向和高度控制。
7.作为建筑师,我会设计一个外形简单、结构对称、质量分布均匀的建筑,以增强建筑的抗震能力。
我会选择使用轻质、高强度的材料,如钢和混凝土,以减少建筑的质量并提高其强度。
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班级得分姓名学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60分)1.金属钛(Titanium)因为有神奇的性能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是航空、宇航、军工、电力等方面的必需材料,被誉为“未来金属”。
金属钛的元素符号是( )A. TIB. tIC. TiD. ti2.下列含金属元素的物质是( )A. H2S B. P2O₅ C. AgNO₃ D. H2O3.5G时代已经来临,高纯度单质硅(Si)是制作芯片的材料。
如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硅元素的名称为 SiB.硅原子的中子数为14C.硅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最多D.硅原子的质量为28.094. 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A. SB. C60C. HD.Fe₂O₃5. 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6. 硫化镉是“文身彩贴”的主要成分,可经皮肤进入人体内,干扰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
已知硫化镉中镉(Cd)元素的化合价为+2、硫(S)元素的化合价为-2,其化学式是( )A. Cd2S B. CdS₂ C. Cd2S₃ D. CdS7.铁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A. Fe(OH)₂、Fe2O₃、Fe B. Fe(NO3)₂、Fe、FeCl₃C. Fe、FeO、Fe2O₃D.Fe(OH)₃、FeSO₄,FeCl₃8.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不正确的是( )A.2 个氢原子:2HB.+2价钙元素: +2C.3 个氮分子:3N₂D.1个镁离子:Mg⁺ ²9.下列四位同学对“CO”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10.下列化学符号所表示的含义正确的是( )A. He可表示氦气B. N₂表示2个氮原子C. NaCl可表示1 个氯化钠分子D. SO₂只表示二氧化硫由硫、氧两种元素组成11.下列几种物质按氯元素的化合价规律排列:KCl、、HClO、HClO₃、HClO₄,则横线上的物质应是( )A. NaClB. NaClOC. Cl₂D. KClO₃12.“3H2SO₄”中有“1”(已省略不写)“2”“3”“4”四个数字,关于它们表示的意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表示硫元素的个数B.“2”表示每个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的个数C.“3”表示分子的个数D.“4”表示每个分子中含有的氧原子的个数13.下列关于 Na、Na⁺ī两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①核电荷数相同②核外电子数相等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④质量几乎相等⑤质子数相等⑥Na⁺比 Na稳定A.①④⑤B.①③⑤⑥C.①④⑤⑥D.②③④14. 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
科学八年级下第二章测试B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各种气体中,可用来制作霓虹灯的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2.在空气中,按体积百分比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水蒸气3.关于氧气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A.在任何情况下总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可以燃烧C.性质很活泼,能与许多其他物质反应D.不易溶于水4.某气体可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具备的性质是()A.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B.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C.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D.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5.某纯净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下列关于该物质组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但肯定不含氧元素C.一定含有碳、氧元素,可能含有氢元素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6.实验室里采用分解过氧化氢(H2O2)的方法来制取氧气,下列关于H2O2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它是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C.它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D.它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有足够的温度,所有物质都可以在空气中燃烧B.硫粉放入氧气中即燃烧产生二氧化硫C.物质发生缓慢氧化最终一定引起自燃D.爆炸不一定属于化学变化8.区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3瓶气体的最佳方法是()A.测量3瓶气体的密度B.测量3瓶气体的水溶性C.通入澄清石灰水D.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3瓶气体中9.用扇子一扇,燃着的蜡烛立即熄灭,其原因是()A.供给的氧气减少B.供给的空气增加C.使蜡烛的着火点降低D.使温度低于蜡烛的着火点10.下列物质中,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还是氧化物的是()A.纯净的盐水B.液氧C.葡萄糖D.冰水混合物11.关于质量守恒定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煤燃烧化为灰烬,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24克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0克氧化镁,实际消耗空气质量为16克C.一切化学反应都遵从质量守恒定律D.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有气体或固体生成的化学反应12.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生成白色固体氯化钾和氧气。
第2章测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 Ca—40Fe—56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图示不属于模型的是()2.国产大型客机C919部分机身采用了新型的铝锂合金,这种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适宜的延展性。
铝锂合金中的铝(Al)元素与锂(Li)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元素符号不同B.原子质量不同C.原子的质子数不同D.原子的电子数不同3.关于原子及原子结构发现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汤姆生、卢瑟福两位科学家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和想象建构原子模型的B.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证实原子是可分的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发生变化时,元素的种类也发生了变化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表现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4.一种碳-12原子的质量为a千克,X原子的质量为b千克,则X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a/12b B.12a/bC.b/12a D.12b/a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A.AlO B.Al2O3C.O2Al3D.OAl6.如图所示,密封容器中储存有一定量的氧气。
当活塞慢慢上提后,下列关于容器内分子模型的建构合理的是( )7.下列化学用语的使用及其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 .H 2O ——1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 B .4H —— 4个氢元素C .C a +2——1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D .2CO 2——两个二氧化碳离子 8.下列物质的化学式错误的是( )A .铝AlB .氯化钾KCLC .氧化铜CuOD .五氧化二磷P 2O 5 9.胭脂红是一种安全的食品添加剂,其化学式是C 20H 11N 2O 10S 3Na 3。
下列关于胭脂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是由五种元素组成的 B .1个胭脂红分子中含有49个原子 C .该化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4 g10.下图形象地表示了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科学八年级下第二章综合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8分)1,法国化学家拉瓦锡从实验得出空气是由..( )A二氧化碳和氧气组成B氮气和氧气组成C氮气和氨气组成D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组成2,下列情况,一般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煤燃烧生成烟B人呼出的二氧化碳C石油工业排放的废气D汽车排气形成的烟雾3,下列对氧气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可燃性B能支持燃烧C较易溶于水D密度比空气小4.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错误的是()A燃烧时有发光放热现象B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C燃烧一定是氧化反应D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就不可能燃烧5.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B硫磺在空气中燃烧C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D甲烷在空气中燃烧6.在H2 +Cl2=2HCL反应中,反应前后肯定发生变化的是()A物质的质量总和B元素的种类C各种原子的数目D各元素的化合价7.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用嘴吹灭酒精灯的火焰B用燃着的酒精灯的火焰点燃另一个酒精灯C倾倒液体时,试剂瓶上的标签向着手心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体气瓶里,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8.为了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消费逐渐兴起,你认为下列与消费有关的行为中,不符合绿色消费要求的是()A将使用后的废旧电池集中起来,统一处理B在郊游时,应自备凉开水,少购买包装饮C注意卫生,多使用一次性制品,如一次性饭盒、纸杯等D把还能书写的纸张搜集起来,以便能继续使用9.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时提出了“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的口号,为了使2008年奥运会办成“绿色奥运”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A提高污水处理能力B用天然气逐步取代民用燃煤C关闭所有的化工厂D降低机动车的尾气污染10.如图所示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很多种有害物质,除尼古丁、焦油、二氧化碳外,还含有一种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的气体,该气体是()A.N2B. O2 C CO2 D.NO11.硝化甘油(C3H5N3O9)可用于治疗心绞痛,因为它在人体内被缓慢氧化生成A气体:4 C3H5N3O9 + 5O2=12A+12 CO2+10H2O则A的化学式为()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煤矿的矿井里必须采取通风、严禁烟火等安全措施B在有易燃物、易爆物的工作场所,严禁穿化纤类服装C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即可发生燃烧D燃烧、自燃、缓慢氧化都属于氧化反应13下列有关植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叙述中,有错误的是()A光合作用在叶绿体内进行,而呼吸作用在所有活细胞中进行B光合作用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在夜间进行C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正是光合作用所贮存的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既矛盾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14下列是三种气体的密度和溶解度(均为标准状况下测得)根据表中数据判断,实验室收集SO2可采用的方法是()A向上排空气法B向下排空气法C排水集气法D即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又可用排水集气法15.当你在复印社中复印资料时,经常能闻到一股特殊的气味,这种气味就是臭氧O3的气味,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可以化为臭氧。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复习测试卷带答案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下列铁的氧化物中,含铁量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一组是A.FeO、Fe2O3、Fe3O4B.Fe3O4、FeO、Fe2O3C.FeO、Fe3O4、Fe2O3D.Fe2O3、Fe3O4、FeO2 . 学校常用福尔马林(40%甲醛溶液)来浸制标本,已知甲醛的化学式是CH2O,关于甲醛的说法错误的是()A.是一种有机物B.由碳、氢、氧元素组成C.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1D.相对分子质量为303 . 人类生活需要能量。
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A.电熨斗通电放出的热量B.电灯通电发出的光C.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电能D.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热量4 . 谷氨酸钠(化学式为 C5H8O4NNa)是味精的主要成分。
下列关于谷氨酸钠的说法错误的是()A.是一种有机物B.加热会产生含硫物质C.由五种元素组成D.碳、氢原子个数之比为5∶85 . A、B两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比为1:16,它们所组成的化合物中A、B两元素的质量比为1:8,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A.AB B.AB2 C.A2B3D.A2B6 . 物质的构成与原子和分子的关系正确的是A.分子物质分子B.分子原子物质C.原子物质原子D.原子分子物质7 . 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数相同的NO和CO,它们的质量相等B.质量相同的H2和H2O,所含氢元素的质量相等C.质量相同的CO和CO2,CO2比CO所含的分子数多D.质量相同的镁、铁、锌三块金属,镁含的原子数最多8 . 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不完全对应的是A.NaOH 氢氧化钠烧碱B.CaO 氢氧化钙生石灰C.Na2CO3 碳酸钠纯碱D.NaCl 氯化钠食盐9 . 固态碘受热后变成了紫红色的碘蒸气,无论是固态碘还是碘蒸气都能使切开的土豆变成蓝色,这说明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C.分子有一定的大小D.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10 . 下列关于Hg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表示一个汞原子B.表示汞这种物质C.表示汞这种元素D.表示一个汞分子11 . 2011年3月日本大地震引发了核泄漏事故。
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气B、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C、空气是一种化合物D、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2.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白色固体的是( )A、铝箔B、硫粉C、铁丝D、木炭3.下列化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把盛有红磷的燃烧匙伸人氧气集气瓶中,磷立即燃烧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白色固体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旺,发出白光,并放出热量D、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固体4.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右图所示的装置。
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B、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C、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D、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氧气输出的速5.食油在锅内过热着了火,锅离开火炉后,火仍不熄灭,此时熄灭它的最好方法是()A、用水浇灭B、用灭火器C、盖严锅盖D、把油泼掉6.在治理城市空气污染中所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焚烧落叶B、增加绿地面积C、减少用煤作燃料D、汽车改用清洁燃料7.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氧气具有可燃性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C、水中溶解的氧气是鱼类生存的必要条件D、在常温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小8.山茶油的主要成分是柠檬醛,现从山茶油中提取15.2克柠檬醛,使其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克二氧化碳和14.4克水,则柠檬醛中()A、只含碳、氢元素B、一定含碳、氧元素,可能含氢元素C、一定含碳、氢、氧元素D、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9、燃着的火柴梗竖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B、火柴梗着火点高C、火柴梗着火点低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10、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自燃是由缓慢氧化引起的B、缓慢氧化一定会引起自燃C、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上车或登机D、煤矿矿井必须通风良好,严禁烟火11、法国科学家库尔特瓦在一次实验中,偶然发现海藻灰溶液(主要成分为NaI)与浓硫酸混合时产生一种美丽的紫色蒸气,从而发现了碘(I)元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8NaI+5H2SO4==4I2+4X+H2S+4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X的化学式为( )A、Na2SB、Na2SO3C、NaOHD、Na2SO411.在化学反应aZn+bHNO3(稀)=cZn(NO3)2+dNO2+eH2O中,若e的值为4,则d的值为()A、1B、2C、3D、412、在北半球植物繁茂的中纬度地区,一年中大气CO2含量相对较高的季节是()A、冬季B、夏季C、秋季D、春季13、如右图,三只不同的盒子中,各放相同的蜡烛,同时点燃蜡烛并密封,则蜡烛熄灭的先后次序是()A、同时熄灭B、1、2、3C、3、2、1D、2、1、314、南极上空出现的臭氧空洞的人为原因是()A 、二氧化碳的排物量增加B 、氟里昂的排放量增加C 、含硫化合物的排物量增加D 、海洋中的营养元素增多15.质量相等的四份氯酸钾固体(性质与过氧化氢类似),第一份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第二份加入少量高锰酸钾,第三份加入少量玻璃细粉,第四份不加其他物质.使它们受热完全分解,反应迅速且放出氧气的量最多的是( )A 、第一份B 、第二份C 、第三份D 、第四份16.二氧化碳虽然只约占空气总体积的0.03%,但对动植物的生命活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八年级(下)科学第二章测试卷班级 姓名 学号可能用到相对原子质量:C —12 O —16 Cl —35.5 K —39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气体中,占空气体积分数21%的气体是( )A .氮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稀有气体2.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C+ O 2 点燃 CO 2B .2Al + 2NaOH 2 NaAlO 2 +3H 2 ↑C .HCl+NaOH NaCl + H 2OD .2H 2O 2 MnO 2 2 H 2O + O 2↑3.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O 2B.Na 2OC.KMnO 4D. Ba(OH)24.下图所示的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是( )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并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 .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C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6.下列变化中,不属于由....缓慢氧化引起的是( ) A .钢铁生锈 B .食物腐烂 C .冰雪消融 D .白磷自燃7.同学们喜欢的薯片属于易碎食品,因此在包装袋内需先充满某种气体,一方面可以防止挤压碎,另一方卖可以减慢它的腐烂速度,从经济、性质方面考虑最好用( )A .氧气B .稀有气体C .氮气D .空气8.右下图是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试管口应该先放一团棉花B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C .直接用酒精灯的火焰对准药品所在位置加热D .实验完毕后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9.对于化学方程式C+ O 2 点燃 CO 2表示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A .碳加氧气等于二氧化碳B .该反应中,反应物是碳和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碳,条件是点燃C .每1份质量的碳和1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能生成1份质量的二氧化碳D .每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化合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10.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X 、Y 、Z 、W 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A .9B .11C .29D . 1911.规范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础。
以下操作不规范的是 ( )12.下列关于植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是()A.所有生物活细胞都进行光合作用 B.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C.所有生物活细胞都进行呼吸作用 D.植物呼吸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13.为减少火灾中的伤亡,专家呼吁:每个人都应懂得防火常识,学会如何从火灾中逃生。
当高楼下层起火,火势凶猛一时无法扑灭时,有下列逃生措施:(1)乘电梯迅速下楼(2)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寻找出口 (3)蹲下或匍匐前进寻找出口(4)一旦发现火情,立即打开所有门窗(5)打电话报警、求救(6)立刻从窗口跳下逃生。
其中正确的是()A.(1)(2)(3) B.(2)(3)(4) C.(2)(3)(5) D.(2)(4)(6)14信息,判断温州市区南浦当天的空气质量级别和空气质量状况分别是( )A.I级优 B.II级良C.III级轻度污染 D.V级重度污染15.据报道,美国宇航局的专家发明了“月球制氧机”,这种“月球制氧机”利用聚焦太阳能产生的高温使月球土壤发生化学反应制取氧气,据此可推测月球土壤中一定含有()A.氧元素 B.氧气 C.水 D.碳元素16.NO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而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
下图是表示三种不同的集气法,在实验室中,收集NO时可选用的装置是()A.只有甲 B.只有乙 C.只有丙 D.甲或乙17.“流感”时期,各大酒店和商场等公共场所,大多用臭氧机消毒。
而我们所学的臭氧层对地球上的生物具有保护作用是因为它能:()A.阻挡和削弱过强的紫外线 B.增强紫外线的杀菌能力C.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 D.透过更多的紫外线18.下列实验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的是()A.水蒸发 B.白磷的燃烧 C.电解水 D.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19.请根据右图回答,经数小时后U形管(存放H20的玻璃管部分即U形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A.A处下降,B处上升 B.A、B两处都下降C.A处上升,B处下降 D.A、B两处都不变20.为研究铁丝的粗细对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在同一瓶氧气中,先后进行不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B.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C.在两瓶相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D.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相同铁丝的燃烧实验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21.配平:___FeS2 +___O2锻烧 2 Fe2O3 + 8 SO222.人体呼吸时,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__。
下图中的左图是人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压变化的示意图,右图是平静呼吸时胸廓变化示意图。
在左图的d 点处,此时肺内气压比大气压_________(选填“高”、“低”或“相等”)。
当胸廓变化由右图中A →B 状态时,则左图中的哪一段反映此过程肺内气压的变化?_____________。
(用图中字母表示)。
23.温室效应是全球都关注的环境问题,《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限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以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检验..二氧化碳存在的化学方程式: 。
(2)科学家采用“组合转化”技术将CO 2和H 2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X 和H 2O ,其化学方程式是:2CO 2+6H 2=X + 4H 2O 。
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3)科学家还通过其他途径将CO 2转化成有机物,有效实现碳循环,如下列反应:a .6CO 2 + 6H 2O 光合作用C 6H 12O 6 + 6O 2b .CO 2 + 3H 2催化剂△CH 3OH +H 2Oc .CO 2 + CH 4催化剂△CH 3COOH以上反应中,最节能的是 。
(选填a 、b 或c )(4)为了减缓大气中CO 2含量的增加,你还有什么可行的建议,请提出一条__ _ ___。
24.小明要研究光合作用,选用如图一盆银边天竺葵(取叶边缘呈白色的种),预选放在黑暗中48小时,再将叶片左边用黑纸夹住,然后把天竺葵放在阳光下照4小时,再取下此叶片并用打孔器分别在该叶片的不同部位取下A 、B 、C 三个大小相同的圆片,放在酒精溶液中加热脱色,再放入清水中漂洗,取出后再加碘溶液。
(1)将植株放在黑暗处48小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 、B 、C 三个圆片能变蓝色的是___________。
(3)比较A 、B ,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实验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某实验小组进行有关红磷燃烧的系列实验,如图所示:(1)实验一:如图A ,将点燃的红磷插入氧气的集气瓶中,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请写出观察到的现象..:____ ____。
(2)实验二:如图B ,将红磷点燃插入集气瓶中,塞紧橡皮塞,待燃烧停止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被压入集气瓶内,但压进来的水的体积少于原瓶内空气体积的1/5,请你解释可能的原因:_______ ___ ___。
(3)实验三:如图C ,将少量红磷放置在一块铁板上,再用细沙完全覆盖,用酒精灯加热铁板一段时间,看不到明显的现象;撤去酒精灯后,立即拨开沙子,露出红磷,看到红磷燃烧。
这个实验能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6分)26.以下是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实验。
请按要求回答问题:(1)描述氧气已经集满的现象: 。
(2)请将下列实验步骤进行正确排序:A、通过分流漏斗向烧瓶中加过氧化氢B、用排水法收集氧气C、住烧瓶中加入二氧化锰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E、把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且集气瓶注满水倒置在水槽中。
F、从右向左,从上至下拆除装置正确的实验顺序是(填序号)(3)用收集的氧气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请描述燃烧现象化学方程式为27.小明学习了氧气的知识后,对制取氧气的实验进行探究,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右图A和B是小明同学组装来制取氧气的装置图。
①若小明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则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写出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小明利用图C来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具有什么性质?__________ ___________。
(2)小明同学将一片土豆放入过氧化氢溶液中,发现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加快。
查阅资料后他知道土豆中含有过氧化氢酶,过氧化氢酶也是一种催化剂。
于是他又设计了如下实验:常温下将几片土豆放入甲注射器,分别往甲、乙两注射器内注入相同体积与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如图所示),密封后观察注射器内气泡产生的速率。
①小明设计的乙装置起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②小明把甲注射器放在0℃的环境中,发现产生气体的速率减小,说明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与_________有关。
③在不改变过氧化氢溶液体积的条件下,如果要获得更多的气体,小明可采取的方法是。
27.如图所示曲线A表示某种蔬菜的一张叶片光合作用每小时合成有机物的质量与温度的关系(光照强度为E时),曲线B表示该叶片呼吸作用每小时分解有机物的质量与温度的关系。
据图回答:(1)曲线ab段表明的含义。
(2)菜农在光照强度为E的温室内栽培该种蔬菜,温度最好控制在℃左右。
(3)当温度在35℃时,该叶片在光照下每小时积累的有机物的质量是毫克。
四、计算题(18分)28.在实验室中用MnO2做为KClO3分解制氧气的催化剂,化学方程式为:小明查阅资料得知,CuO、Fe2O3等氧化物也能对KClO3的分解起催化作用。
小明想知道它们的催化能力是否相同,在实验室进行相关实验,获得实验数据如下表:(1)在催化剂的回收过程中,进行过滤操作时不需要的仪器是。
A.玻璃棒 B.天平 C.烧杯 D.漏斗(2)本实验中,三种催化剂的催化能力最弱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