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养生诗词之扫地诗【南宋】陆游
- 格式:ppt
- 大小:80.50 KB
- 文档页数:2
健康“四”字箴言口诀“四”字箴言养生口诀1、四理养生方法好,四维健康为目标。
健康四大里程碑,四大基石要记牢。
四理养生方法是最科学、最全面的养生方法。
即,生理养生是基础,称低层次养生;病理养生是保健,称浅层次养生;心理养生是核心,称高层次养生,哲理养生是关键,称深层次养生。
二十一世纪健康新理念,四维健康。
即,生理健康、心理健康、能力健康、道德健康。
具有四维健康的人,正是建设四个现代化的新人。
健康四大里程碑。
最返璞归真的环境,最与世无争的心情,最合理营养的膳食,最适量有氧的运动。
这四大里程碑是健康长寿的保障。
有氧运动:运动柔和,时间较长,练的是气,消耗的是脂肪。
如散步、骑自行车;无氧运动:运动剧烈、时间短暂、练的是力,消耗的是蛋白质。
如举重、跑百米。
世卫组织在1992年《维多利亚宣言》中,提出健康四大基石。
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限酒戒烟、心理平衡。
这四大基石是保健养生的指南。
2、生理养生有四养,病理养生有四条。
哲理养生四观点,心理养生四诀窍。
生理养生有四养。
动养,以动养身;静养,以静养气;居养,以居养心;食养,以食养器(器官脏腑)。
病理养生有四条。
卫生保健,预防疾病,四疗并举,康复活动。
四疗即,理疗、药疗、体疗、神疗。
有病早治,无病防御。
哲理养生四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对立统一规律,一分为二观点,中庸过犹不及。
中庸是养生之道,适度是长寿之宝。
心理养生四诀窍。
养志,自我调节,怡神定志;养性,戒骄戒躁,稳定情绪;养神,少私寡欲,心态宁静;养德,众善奉行,诸恶莫作。
3、生理养生四结合,病理养生四重要。
哲理养生有四然,心理养生有四条。
生理养生四结合。
劳逸结合,延年益寿;动静结合,健康长寿;摩(按摩)练结合,康宁增寿;养疗结合,祛病添寿。
病理养生四重于。
防病重于治病,已疗重于人疗,“动补”重于食补,食疗重于药疗。
忙着治病没忙防,没有忙到点子上。
哲理养生有四然。
自处超然,做事泰然,得意淡然,失意坦然。
具备四然,终生欣然。
陆游诗词全集9362首第十二卷1101《闲游》已破京麈梦,还寻剡曲游。
戴星离古戍,冲雨憩山邮。
壁认曾题字,门横昔渡舟。
经行固多感,随处寄悠悠。
1102《闲游》夙兴蓐食戒山行,策蹇迢迢过故城。
露叶未乾明晓日,风蒲初劲借秋声。
绿阴渡口孤莺语,白水陂头两犊耕。
遥望炊烟疑可憩,试从行路问村名。
1103《闲游》祓除情景烟波上,放荡胸怀诗酒中。
禹会桥边潮落处,夕阳几度系孤篷。
1104《行路难》平生结交无十人,与君契合怀抱真,春游有时马忘秣,夜话不觉鸡报晨。
极知贫贱别离苦,明日有怀就谁语!人无根柢似浮萍,未死相逢在何许?道边日斜泣相持,旗亭取醉不须辞。
君贵堂厨万钱食,我劝一杯应不得。
1105《饮酒》我酒本小户,痛饮乃有时;意气不相值,终日持空卮。
醉或能斋庄,不醉或狂逸,乃知老子狂,非自麴孽出。
今日雪始晴,行歌官道傍,超然醒醉间,非庄亦非狂。
1106《饮酒》六十四民安在哉?千八百国俱烟埃。
世人一沤寄巨海,对酒不醉吁可哀!平生清狂今白首,芒屦布裘称野叟。
晨兴窗几网蛛丝,石洞书来饷名酒。
看月直到无月时,寻花直到花片飞;醉中往往花压帽,邻里聚看湖边归。
先生两耳不须洗,利名不到先生耳。
狂歌起舞君勿嘲,青山白云终醉死。
1107《饮酒》陆生学道欠力量,胸次未能和盎盎。
百年自笑足悲欢,万事聊须付酣畅。
有时堆阜起峥嵘,大呼索酒浇使平。
世间岂无道师与禅老,不如闭门参麴生。
朋旧年来散如水,惟有铛杓同生死。
一日不见令人愁,昼夜共处终无尤。
世言有毒在麴蘖,腐胁穿肠凝血脉。
人生适意即为之,醉死愁生君自择。
1108《昭君怨·昼永蝉声庭院》昼永蝉声庭院。
人倦懒摇团扇。
小景写潇湘。
自生凉。
帘外蹴花双燕。
帘下有人同见。
宝篆拆官黄。
炷熏香。
1109《春游》平生乐行役,不耐常闭户。
今朝新雨霁,一笑整巾屦。
青猿导幽蹊,春草伴微步。
虽云尊酒薄,蔬果亦略具。
辛夷发高枝,杨柳吹堕絮。
行歌不知远,落日呼野渡。
横林已栖鸦,浅水犹立鹭。
归来意颇豪,古锦有新句。
诗词鉴赏:《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宋代:陆游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
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
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译文及注释译文我家住在有着苍茫如烟的云气和夕阳晚照的乡间,与世上的事情毫不相关。
喝完了玉瀣就散步穿过了竹林;看完了《黄庭》就躺下来观赏山中美景。
贪图的是任意放纵,蔑视世俗的生活,任凭自己在这种无拘无束的生活中衰老,别妨碍自己的处处开心,本来就知道上天另有一种心肠,就是使英雄无所作为地衰老就像是对待平常是一样。
注释①玉瀣(xiè):美酒。
②《黄庭》:道家经典著作,论养生之道。
③啸傲:放歌长啸,傲然自得。
④元:通假字,同“原”,本来。
创作背景陆游的这首鹧鸪天作于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当时金主完颜亮率大军南下,其后方比较空虚,北方被占区的人民,接着乘机进行起义活动,整首诗歌塑造了陆游的歌咏自得、旷放而不受拘束的形象。
赏析刘克庄《后村诗话续集》把陆游的词分为三类:“其激昂慷慨者,稼轩不能过;飘逸高妙者,与陈简斋、朱希真相颉颃;流丽绵密者,欲出晏叔原、贺方回之上。
”这首《鹧鸪天》可以算是陆游飘逸高妙一类作品中的代表作之一。
上阕开头二句:“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
”把自己所居住的环境写得是如此的优美而又纯净。
“苍烟落照”四字,不禁让人联想起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蔼蔼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意境,一经讽诵便难以忘怀。
“苍烟”犹青烟,字面已包含着作者的感情色彩。
“落照”这个词里虽然没有表示颜色的字,但也有色彩暗含其中,引起读者的多种的联想。
词人以“苍烟落照”四字点缀自己居处的环境,意在与龌龊的仕途作鲜明的对比。
所以在第二句中就直接点明住在这里与尘事毫不相关,可以一尘不染,安心地过着隐居的生活。
这也正是陶渊明《归园田居》里“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的体现。
三、四句对仗工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健康“四”字箴言口诀养生口诀三百六, 潜心体会细心读, 衣食住行宜谨慎,永走健康长寿路山东武城李宗华2006年7月“四”字箴言养生口诀1、四理养生方法好,四维健康为目标。
健康四大里程碑,四大基石要记牢.四理养生方法是最科学、最全面的养生方法。
即,生理养生是基础,称低层次养生;病理养生是保健,称浅层次养生;心理养生是核心,称高层次养生,哲理养生是关键,称深层次养生。
二十一世纪健康新理念,四维健康.即,生理健康、心理健康、能力健康、道德健康。
具有四维健康的人,正是建设四个现代化的新人。
健康四大里程碑。
最返璞归真的环境,最与世无争的心情,最合理营养的膳食,最适量有氧的运动。
这四大里程碑是健康长寿的保障。
有氧运动:运动柔和,时间较长,练的是气,消耗的是脂肪。
如散步、骑自行车;无氧运动:运动剧烈、时间短暂、练的是力,消耗的是蛋白质。
如举重、跑百米。
世卫组织在1992年《维多利亚宣言》中,提出健康四大基石。
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限酒戒烟、心理平衡。
这四大基石是保健养生的指南。
2、生理养生有四养,病理养生有四条。
哲理养生四观点,心理养生四诀窍.生理养生有四养.动养,以动养身;静养,以静养气;居养,以居养心;食养,以食养器(器官脏腑)。
病理养生有四条。
卫生保健,预防疾病,四疗并举,康复活动.四疗即,理疗、药疗、体疗、神疗.有病早治,无病防御。
哲理养生四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对立统一规律,一分为二观点,中庸过犹不及。
中庸是养生之道,适度是长寿之宝。
心理养生四诀窍。
养志,自我调节,怡神定志;养性,戒骄戒躁,稳定情绪;养神,少私寡欲,心态宁静;养德,众善奉行,诸恶莫作。
3、生理养生四结合,病理养生四重要.哲理养生有四然,心理养生有四条.生理养生四结合.劳逸结合,延年益寿;动静结合,健康长寿;摩(按摩)练结合,康宁增寿;养疗结合,祛病添寿。
病理养生四重于。
防病重于治病,已疗重于人疗,“动补"重于食补,食疗重于药疗。
描写中草药的诗句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描写中草药的诗句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描写中草药的诗句春风和煦满常山,芍药天麻及牡丹;去寻使君子,当归何必找端阳菖蒲制酒乐半年;庭前娇女红娘子,笑与槟榔同采莲。
秋菊开花遍地黄,一回雨露一茴香;扶童去取国公酒,醉倒大光。
冬来无处可防风,糊窗一层层;待到雪消阳起石,门外户悬白头翁。
注:此为我国古人笔下闻名的中药名四季歌,既符合的特征,又加入20余味中草药名,极富情趣。
不仅令人神往,还可感悟中药名包含的学问,不失为一首佳作南宋爱国词人用中药名写了一首词云:“云母屏开,珍宝帘闭,防风吹散沉香。
离情抑郁,金缕织流黄,柏影桂枝交映,从容起,弄水银塘。
连翘首,惊过半夏,凉透薄荷裳。
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宿沙场。
早已轻粉黛,独活空房。
欲续断弦未得,乌头白,最苦参商。
当归也!茱萸熟,地老菊花荒。
”词中巧借中药名,活龙活现地刻画出了一位贵妇人的形象。
将她思念远征沙场的丈夫的那一腔缠绵之意表达得淋漓尽致,生动地抒发了她怨恨战斗给自己带来夫妻久别、难以团聚的心声。
药名诗北宋进士洪皓在建炎三年奉命赴金,被金人扣留十余年。
在此期间,他坚贞不屈,以诗明志,留下了众多的爱国诗篇。
就是其中之一,很有代表性。
诗云:“独活他乡已九秋,肠肝续断更刚留;遥知母老相思子,没药医治尽白头。
”该诗非常奇妙地将五味中药“独活、续断、知母、相思子、白头”嵌入诗中,表达了自己肤浅挚诚的爱国怀乡思母之怀,感人肺腑。
药名谜明代戏曲作家写过一首题为的谜语诗,诗云:“农夫月落出耕田,行到溪头无渡船。
就在溪边眠一觉,蓑衣箬笠护头边。
”奇妙地把四味中药暗藏于诗中,谜底是“黑牵牛、当归、宿沙、防风”,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封建社会里农夫月夜耕田、夜以继日地辛苦、风餐露宿的凄惨生活图景,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关切之情。
二.描写“中草药”的诗句有哪些一、白居易的《采地黄者》麦死春不雨,禾横秋早霜。
关于陆游写的诗诗人简介: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词人。
他一生坚持抗金主张,其诗歌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充满了爱国主义激情,也描写了农村生活和田园风光,语言生动形象,风格多样,既有雄浑豪放,又有清丽秀逸。
以下为陆游写的诗:1.《游山西村》诗文: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不要笑话农家腊月做的酒浑浊,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
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怀疑无路可走,突然柳阴深深,鲜花簇簇,眼前又是一个山村。
箫声鼓声传来,跟着人们的队伍走去,春社的日子已经近了。
村民们衣冠简朴,还保持着古代的淳朴民风。
从今以后,如果允许我没事的时候,趁着月光前来,我一定经常拄着拐杖晚上来拜访你们。
注释:腊酒:腊月酿造的酒。
豚:小猪。
山重水复:指山峦重叠,水流曲折。
柳暗花明:形容柳树茂密,鲜花盛开的景象。
春社:古代春季祭祀土地神的节日。
许:答应,允许。
无时:时常。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陆游在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罢官后,回到山阴农村时所作。
当时,陆游四十三岁,因坚持抗金,受到主和派排挤,落职闲居。
诗人回到家乡后,感受到农村淳朴的风尚,被农民的热情所感染,对农村生活产生了无限的向往。
赏析: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农村丰收景象和淳朴的民风,以及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首联写农家热情好客,以丰盛的饭菜招待客人。
颔联写山村的景色,将自然景物与“疑无路”和“又一村”巧妙结合,富有哲理。
颈联写村民的活动和风尚,渲染了热闹气氛。
尾联写诗人的感受,希望经常与村民来往。
全诗洋溢着喜悦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向往和对农民的喜爱。
2.《示儿》诗文: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文: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去,人世间的一切都将化为虚空。
古典诗词中的道家思想古典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哲理。
其中,道家思想是受到广泛关注和引用的一种哲学思想,贯穿在许多古典诗词之中。
在本文中,将以古典诗词为例,探讨古代文人如何借用道家思想传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一、自然与道道家思想强调“道法自然”,认为自然界是充满智慧和活力的。
在古典诗词中,作者常常借用自然景物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表达他们对生命的认识。
例如唐代诗人王维的《登鹳雀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以壮丽的自然景色描绘了作者的内心世界,意味着作者对于追求更高境界的渴望,体现了道家哲学思想中“上善若水”、“顺其自然”的理念。
二、隐逸与无为道家的核心理念是追求无为而治,强调“有所为,而后有所不为”。
古典诗词中很多描写隐逸生活和无为而治的佳作,极富道家哲学色彩。
以唐代诗人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为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这首诗以家园生活为背景,表达了作者追求自然、舒适和宁静的信念。
通过隐逸生活,作者体现了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的境界。
这种通过退隐生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让诗人实现了“得意忘形,山水田园”,达到了内心的宁静和自在。
三、人生哲理与中庸之道道家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追求内心的平衡与安宁。
古典诗词中常常体现出中庸之道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如宋代陆游的《秋思》中写道:“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首诗借用了冰心和玉壶来形容作者内心的平静与纯净,展示了一种持之以恒、坚韧不拔的精神。
道家思想在这里体现为抱道守一、保持自我平衡的生活智慧。
四、返璞归真与养生之道古典诗词中常常以返璞归真的表达方式,传达对养生之道的追求。
宋代朱熹的《观书有感》中写道:“列叶平原旧 twe松柏竹丛藏,竹榻闲眠昼篱下,云根所系何萧洒。
”这首诗以简单、质朴的生活方式来表达对养生、返璞归真之道的倡导。
道家思想在这里展现为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以及回归自然、养生的智慧。
一、温泉养生的历史渊源古代我国人民对温泉具有特殊的情感和敬畏,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对温泉养生的认识和实践。
《尚书》中就有“有脚而温泉”的记载,可见古人对温泉的重视程度。
而温泉的养生功能也被历代医家所重视,比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古籍中都有关于温泉养生的记载。
随着时间的推移,温泉养生渐渐融入到古代文人墨客的诗篇之中,成为了我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
二、诗词中的温泉养生1. 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道:“脍人生,四大皆空,苟不得酣然长逝,何病忧患妨阻?故不惜珠玉,以助觥筹。
纵火辄釜,继冰与封。
唯愿如意。
”这段诗意味着人生短暂,唯有尽情享乐才能长久,也是对温泉养生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2.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有“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名句,表达了人生短暂,应该尽情享受的态度,而温泉养生正是其中的一种方式。
3. 宋代诗人陆游在《桂林八景》中写到:“南山横云北岭长,天姿国色渌水乡。
鳳王池畔春低拥,浴丽珠绳能洗封。
”表达了对温泉养生的向往之情。
4. 温泉养生也不仅仅停留在诗词之中,在古代文人墨客的随笔中也有大量关于温泉的记载和感悟,比如苏东坡的《木雕小水浒》、黄宗羲的《西塞山怀古》等作品都有描述温泉养生的内容。
三、温泉养生的现代实践1.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温泉养生。
温泉能够舒筋活血、温通经络、祛湿祛寒,对于风湿关节炎、神经衰弱、高血压等常见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2. 目前,我国各地都建有多个温泉度假村,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温泉养生之乐。
如九华山温泉、武当山温泉等都是著名的温泉养生胜地,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体验温泉养生之乐。
3. 温泉养生也逐渐成为了现代人放松身心、调理身体的一种方式,不少人在选择度假目的地的时候会优先考虑是否有温泉养生的项目。
四、温泉养生的未来发展1.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温泉养生将会成为更多人选择的健康养生方式。
陆游词作鉴赏生平简介陆游(1125 -1210)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佃之孙。
以荫补登仕郎。
绍兴中试礼部,以语触秦桧,被黜。
绍兴二十八年(1158),始仕福州宁德县主簿,调福州决曹,迁大理司直。
孝宗即位,除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
史浩、黄祖舜荐以“善词章、谙典故”,赐进士出身。
隆兴元年(1163),张浚北伐,陆游为镇江通判。
乾道元年(1165)改隆兴府通判。
二年免归,卜居镜湖之三山。
乾道五年差通判夔州。
八年,四川宣抚使王炎辟为傒办公事,改成都府安抚司参议官,历蜀州通判,摄知嘉州、荣州事。
淳熙二年(1175),四川制置使范成大延置幕僚,宾主唱酬,人争传颂。
因人讥其颓放,自号放翁。
淳熙五年东归。
七年,奉祠归。
十三年,起知严州,历除军器少监,迁礼部郎中。
光宗即位,兼实录院检讨官,旋即罢归山阴,闲居十馀年。
嘉泰二年,诏权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预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寻兼秘书监。
次年归。
居于山阴。
嘉定二年卒,年八十六。
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为中兴四大诗人,其为中兴之冠,人呼为小太白。
有《剑南诗稿》八十七卷、《渭南文集》五十卷、《南唐书》十八卷。
词二卷,载于《渭南文集》。
淳熙十六年(1189),自编词集成,作《长短句序》云:“予少时汩于世俗,颇有所为,晚而悔之。
然渔歌菱唱,犹不能止。
”此后未尝绝笔,刘克庄《后村诗话续编》云:“放翁长短句,其激昂慷慨者,稼轩不能过,飘选高妙者,与陈简斋、朱希真相颉颃。
流丽绵密者,欲出晏叔原、贺方回之上。
”●感皇恩陆游小阁倚秋空,下临江渚。
漠漠孤云未成雨。
数声新雁,回首杜陵何处。
壮心空万里,人谁许!黄阁紫枢,筑坛开府。
莫怕功名欠人做。
如今熟计,只有故乡归路。
石帆山脚下,菱三亩。
陆游词作鉴赏这首词,是作者离蜀东归以前,感叹壮志未成,思念家乡时所写下的。
上片以写景起而以抒情终;下片以抒情起而以情景结合终。
在一个初秋的阴天,作者登上了江边的一个小阁,仰望初秋的天空看见迷濛的云气还没有浓结到要化成雨点的样子,俯视下面可以看到江水和沙渚,境界是开阔的,并带着些静漠与冷清。
部编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和日积月累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画唐·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悯农〔其二〕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古朗月行〔节选〕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咏雪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水中都不见。
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日积月累语文园地〔四〕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语文园地〔五〕前后左右,东西南北。
早晨起来,面向太阳。
前面是〔东〕,后面是〔西〕。
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儿歌中的反义词:前--后左--右东--西南--北语文园地〔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语文园地〔七〕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名言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2树高百尺叶落归根3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4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5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6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7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8桂林山水甲天下9上有天堂下有苏杭10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11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12志当存高远----诫外生书13有志不在年高---传家宝部编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和日积月累第—单元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叮咚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第二单元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第三单元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第四单元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陆游的诗词与美食《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一、衍生注释:“腊酒”指腊月酿制的酒。
“豚”是小猪,这里代指猪肉。
“春社”是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做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丰收。
二、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乡村的美好风光和淳朴的民风。
首联写出农家热情好客,酒虽然浑浊但心意满满,还有丰富的菜肴。
颔联是千古名句,描绘了山水重叠环绕,正疑惑前方无路时,突然柳绿花艳间又出现一个山村,充满哲理,给人希望。
颈联写乡村的风俗活动,箫鼓之声伴随着春社日的临近,人们衣冠简朴却保留着古老的风尚。
尾联表达诗人对这种乡村生活的向往,希望以后能趁着月色随时来游玩。
三、作者介绍: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他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四、运用片段:有一次我和朋友去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游玩,那里的路况很复杂,我们在山里绕来绕去,感觉都要迷路了。
就在我们有些沮丧的时候,突然眼前出现了一个美丽的小村落,这不就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嘛。
这时候我们才明白陆游当时的感受,这个小村就像隐藏在山水间的宝藏,村民们也特别热情,就像诗里的农家一样,拿出自家的美食招待我们,那感觉真的太棒了。
《食粥》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一、衍生注释:“宛丘”指的是北宋诗人张耒,他字文潜,号宛丘居士。
二、赏析:这首诗很有趣味。
陆游开篇说世人都想长寿,却不知道长寿的方法就在眼前。
然后他提到自己从张耒那里得到了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那就是食粥。
诗虽短小,却蕴含着一种生活的智慧,用一种诙谐幽默的方式表达了食粥养生的观念。
三、作者介绍:陆游,南宋著名诗人。
他经历了南宋的动荡时期,一生渴望收复失地,但仕途坎坷。
养生之道冬季养生冬季在抵御寒气的同时,也要注意,散寒助阳的温性食物往往含热量偏高,食用后体内容易积热,常吃会导致肺火旺盛,表现为口干、舌燥等。
如何才能压住“燥气”呢?中医认为,最好选择一些“甘寒”食品,也就是属性偏凉的食物来制约。
在冬天,可选择的“甘寒”食物比较多。
比如,可在进补的热性食物中添加点甘草、茯苓等凉性药材来减少热性,避免进补后体质过于燥热。
平时的饮食中,也可以选用凉性食物,如龟、鳖、兔肉、鸭肉、鹅肉、鸡肉、鸡蛋、海带、海参、蜂蜜、芝麻、银耳、莲子、百合、白萝卜、大白菜、芹菜、菠菜、冬笋、香蕉、生梨、苹果等。
冬季很多人喜欢炖牛肉,最好在其中加点萝卜。
民间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的说法。
这是因为,萝卜味辛甘、性平,有下气消积化痰的功效,它和牛肉的“温燥”可以调剂平衡,不仅补气,还能消食。
凉性食物虽然有镇静和清凉消炎的作用,但它并不适用于所有的人。
据湖北省中医院甘爱萍教授介绍,平常有燥热、手脚心发热、盗汗等阴虚症状的人,可以适当选择“甘寒”食物。
比如,鸭肉性凉,可以补虚、除热、和脏腑、利水道,对于伴有虚弱、食少、低热、便干、水肿的心血管病人更为适宜。
一般来说,胃脾虚寒的人不宜进食寒性食品和凉性补药,反而可以吃一些常人不宜过食的热性火锅,如狗肉、羊肉火锅等。
但也要注意不要补过量,热量摄入太多会聚在体内,容易上火,导致阳气外泄,对人体营养平衡造成破坏。
夏季养生:精神调养:夏季烈日酷暑,腠理开泄,汗液外泄,汗为心之液,心气最易耗伤,夏季要做到神清气和,快乐欢畅,胸怀宽阔,使心神得养。
多参与一些文娱活动或外出旅游消夏避暑等,这样即使人心旷神怡,又可锻炼身体。
起居调养:由于夏天气温特别高,晚上睡眠时间较短,因此应适当午睡,以保持充沛的精力。
饮食养生:夏季,人的消化功能较弱,饮食宜选清淡爽口,少油腻易消化的食物。
酷暑盛夏,出汗较多,应及时补充水分、盐类和维生素,多吃西瓜、绿豆汤等,但切忌因食凉而暴吃冷饮引起胃肠疾病。
爱国诗人陆游的古诗词(11篇)超实用的陆游古诗词(篇一)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斜阳下城墙上的画角声仿佛也在哀痛,沈园已经不是原来的池阁亭台。
那座令人伤心的桥下春水依然碧绿,当年我曾在这里见到她美丽的身影。
离她香消玉殒已过去四十多年,沈园柳树也老得不能吐絮吹绵。
我眼看着要化作会稽山中的一抔黄土,仍然来此凭吊遗踪而泪落潸然。
沈园:即沈氏园,故址在今浙江绍兴禹迹寺南。
斜阳:偏西的太阳。
画角:涂有色彩的军乐器,发声凄厉哀怨。
惊鸿:语出三国魏曹植《洛神赋》句“翩若惊鸿”,以喻美人体态之轻盈。
这里指唐琬。
“梦断”句:作者在禹迹寺遇到唐琬是在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其后不久,唐琬郁郁而死。
作此诗时距那次会面四十四年,这里的“四十”是举其成数。
香消,指唐琬亡故。
不吹绵:柳絮不飞。
行:即将。
稽山:即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东南。
吊:凭吊。
泫然:流泪貌。
超实用的陆游古诗词(篇二)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全文赏析这是陆游七十五岁时重游沈园(绍兴)写下的诗。
他三十一岁时曾在沈园与被专制家长拆散的原妻唐琬偶尔相遇,作《钗头凤》题壁以记其苦思深恨,岂料这一面竟成永诀。
晚年陆游多次到沈园悼亡,这两首是他的悼亡诗中最为深婉动人者。
诗的开头以斜阳和彩绘的管乐器画角,把人带进了一种悲哀的世界情调中。
他到沈园去寻找曾经留有芳踪的旧池台,但是连池台都不可辨认,要唤起对芳踪的回忆或幻觉,也成了不可再得的奢望。
桥是伤心的桥,只有看到桥下绿水,才多少感到这次来的时节也是春天。
因为这桥下水,曾经照见像曹植《洛神赋》中“翩若惊鸿”的凌波仙子的倩影。
可以说这番沈园游的潜意识,是寻找青春幻觉,寻找到的是美的瞬间性。
承接着第一首“惊鸿照影”的幻觉,第二首追问着鸿影今何在。
祝饮食文化有此通大道,无此令人老——葫芦养生葫芦颂 〔北宋〕黄庭坚大葫芦乾枯, 小葫芦行酤。
一居金仙宅, 一往黄公垆。
有此通大道, 无此令人老。
不问恶与好, 两葫芦俱倒。
【古诗今译】大葫芦干枯了,小葫芦用来买酒。
一个住在仙家里,一个去朋友相聚畅饮的地方。
有了这两个葫芦,就能通达成仙之道,没有这些会让人感到年华易老。
无论喜不喜欢,两个葫芦都能倒出来这其中的奥妙!【诗词赏析】黄庭坚以诗文受知于苏轼,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诗宗法杜甫,并有“夺胎换骨”“点石成金”“无一字无来处”之论,风格奇硬拗涩。
他开创了江西诗派,在两宋诗坛影响很大。
词与秦观齐名,少年时多作艳词,晚年词风接近苏轼,又擅长行书、草书,为“宋四家”之一。
这首《葫芦颂》带有一定的道教思想,从唐代开始,葫芦与道教的特殊关系进一步为人们认可。
葫芦又被人称为“壶天”或“壶中日月”,成为文人墨客常常作书吟咏的神仙之境,如李白的“何当脱屣谢时去,壶中别有日月天”,陆游的“葫芦虽小藏天地,伴我云云万里身”。
◎ 杨 璞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委员2021.0737您健康饮食营养2021.07生活保健黄庭坚的人生价值观及其文学创作深深地受到了道教思想观念的影响,在这首诗中体现得比较充分。
他一生与酒相伴,所以这首诗中既有道教文化色彩,也有浓浓的酒意。
黄庭坚诗中酒的气息极为浓郁,他对酒的种种体验皆表现了他对超然独立心态的追求以及对出世、归隐生活的向往。
诗中的黄公垆亦作“黄公罏”,为“黄公酒庐”的略称。
魏晋时王戎与阮籍、嵇康等竹林七贤会饮之处。
后诗文常以“黄公酒垆”指朋友聚饮之所,抒发物是人非的感叹。
【养生解读】这个季节是葫芦逐渐成熟的时候,提起葫芦,不仅如这首诗中提到的跟我国道教文化及酒文化有很大的关系,也与中医药有着很密切的联系,甚至葫芦本身就是一种中药。
中医药与葫芦有不解之缘葫芦文化与中医药文化一样,历经千年,长盛不衰。
由于“葫芦”与“福禄”音同,它又是富贵的象征,代表长寿吉祥,民间以彩葫芦作配饰,就是基于这种观念。
陆游诗词《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原文译文赏析《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宋代:陆游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
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
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译文】我家住在有着苍茫如烟的云气和夕阳晚照的乡间,与世上的事情毫不相关。
喝完了玉瀣就散步穿过了竹林;看完了《黄庭》就躺下来观赏山中美景。
贪图的是任意放纵,蔑视世俗的生活,任凭自己在这种无拘无束的生活中衰老,别妨碍自己的处处开心,本来就知道上天另有一种心肠,就是使英雄无所作为地衰老就像是对待平常是一样。
【赏析】刘克庄《后村诗话续集》把陆游的词分为三类:“其激昂慷慨者,稼轩不能过;飘逸高妙者,与陈简斋、朱希真相颉颃;流丽绵密者,欲出晏叔原、贺方回之上。
”这首《鹧鸪天》可以算是陆游飘逸高妙一类作品中的代表作之一。
上阕开头二句:“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
”把自己所居住的环境写得是如此的优美而又纯净。
“苍烟落照”四字,不禁让人联想起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蔼蔼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意境,一经讽诵便难以忘怀。
“苍烟”犹青烟,字面已包含着作者的感情色彩。
“落照”这个词里虽然没有表示颜色的字,但也有色彩暗含其中,引起读者的多种的联想。
词人以“苍烟落照”四字点缀自己居处的环境,意在与龌龊的仕途作鲜明的对比。
所以在第二句中就直接点明住在这里与尘事毫不相关,可以一尘不染,安心地过着隐居的生活。
这也正是陶渊明《归园田居》里“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的体现。
三、四句对仗工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玉瀣”是一种美酒的名称,明人冯时化在《酒史》卷上写有:“隋炀帝造玉瀣酒,十年不败。
”陆游在诗中也不止一次写到过这种酒。
“黄庭”是道经的名称,《云笈七签》胡《黄庭内景经》、《黄庭外景经》、《黄庭遁甲缘身经》,都是道家谈论养生之道的书这两句的大意是说:喝完了玉瀣就散步穿过了竹林;看完了《黄庭》就躺下来观赏山中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