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十一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 格式:doc
  • 大小:105.50 KB
  • 文档页数:2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十一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初稿)

从现在到2020年期间,是我市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时期。旅游业作为一个综合性极强的产业部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现。发展旅游产业是体现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重庆的重要内容。“十一五”时期,重庆旅游业要抢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国家支持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等重要机遇,继续加快旅游业发展,努力实现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目标。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重庆市“十一五”规划体系设置及专项规划编制要求的通知》编制本规划,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市委、市政府的战略决策,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市的支柱产业,最终建成长江上游综合性旅游中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重庆市旅游业发展基础和面临的形势

(一)重庆市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及评价

近几年来,在重庆市委、市政府及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重庆市旅游业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

1、旅游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十五”前四年,全市累计接待入境旅游者144.37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6.97亿美元,年均分别增长13.0%和10.1%;累计接待国内旅游者1.81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803.04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4.3%和15.4%。2004年,全市旅游总人数5279.04万人次(其中入境旅游者43.44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259.77亿元(其中旅游外汇收入2.03亿美元),居全国第17位,相当于当年全市GDP的10.3%。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到17.65万人。预计2005年,全市入境旅游者48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2.3亿美元;国内旅游者5811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70亿元人民币。将全面完成“十五”旅游规划目标。旅游业已成为我市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

2、旅游产业体系日趋完善

“十五”期间,重庆市已基本形成了以“行、住、食、游、购、娱”等要素为主体,其它关联产业为支撑,并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旅游产业体系。2004年,全市共有旅行社212家,比2000年增加了7.07%;旅行社从业人员人,比2000年增长 %;旅行社收入万元,比2000年增长 %。2004年,重庆市共有星级饭店168家,其中三星级及其以上饭店91家,比2000年增加了184.37%,重庆饭店业收入万元,比2000年增加 %。旅游交通运输业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截止2004年,在重庆市注册的涉外旅游船43艘,比2000年增加了152.94%,国内旅游定点游船50艘;旅游团队车辆648辆,比2000年增加了58.05%;旅游交通运输业收入达到万元,比2000年增加 %。

3、资源开发与产品建设进展明显

我市旅游资源丰富多采,全市拥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各类国家级旅游资源区(点)86处,市级旅游资源区(点)366处。自1998年起,每年投入3000万元市旅游结构调整资金,共争取到旅游国债和旅游专项资金3.03亿元,先后资助各类旅游项目222个。在政府的引导下,全社会投资旅游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政府资金投入与拉动社会资金直接投入的比例均在1:10以上,初步形成了国家和地方政府加大投入、外资和国内民营资本加快进入、金融机构积极支持参与的多元化旅游开发投资格局。

通过“十五”期间的规划、开发和建设,三峡博物馆/人民广场、解放碑/朝天门广场/八一路好吃街、磁器口古镇/湖广会馆/通远门/洪崖洞、南/北滨路、红岩联线/抗战遗址、金刀峡/华岩寺/统景温泉/天赐温泉等一批都市旅游亮点的相继推出;大足石刻/龙水湖、万盛石林/黑山谷/四面山/金佛山、野生动物世界/茶山竹海等一批近郊旅游产品的逐步完善;应对新三峡的沿江主要景点的提档升级和基础设施配套,以及三峡腹地旅游资源的延伸开发;仙女山/天生三桥/芙蓉洞/芙蓉江、小南海/武陵仙山/桃花源、龚滩/龙潭/洪安古镇等一批渝东南乌江画廊民族风情产品的迅速崛起。我市旅游产品供给体系建设进展明显,“重庆旅游目的地”的核心竞争力日渐增强。

4、旅游市场开发取得明显成效

“十五”期间,重庆市积极开展市场开发与宣传促销。其中,本市、国内、海外三大客源市场的拓展,旅游目的地整体形象的包装与宣传,旅游节庆及对内、对外促销三个方面取得了成效。

在市场开拓上,加大了对国内外旅游客源输出地的促销力度,组织有关旅游企业和单位到境内外客源地进行了卓有成效地宣传促销,使重庆市旅游客源市场得到巩固和发展。在宣传促销上,编辑出版了《新重庆导游词》等几十种丰富多彩的宣传资料,制作了多种语言的《神秘中国西部之旅》DVD 宣传片,新版《新重庆、新三峡、新旅游》宣传片,编印了“中国百姓生活游”等促销手册等,对塑造重庆旅游整体形象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节庆活动上,策划组织了系列特色鲜明的主题活动,连续成功举办了五届“中国重庆三峡国际旅游节”和第三届中国重庆旅游交易会,大大提高了重庆旅游在境内外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5、跨区域旅游合作迈出新的步伐

“十五”期间,重庆市在强化跨区域旅游合作的组织协调、规划统筹、开发建设、宣传促销和开放市场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推进了跨区域旅游联合发展。

根据渝、川、黔“1+6”、“1+16”一揽子区域合作协议,积极落实川渝、渝黔两省市旅游合作协议,建立了“川黔渝三省市旅游局长联席会议”制度,牵头组织编制《川黔渝“金三角”旅游规划》。贯彻落实国家六部委《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与湖北省签订了联手打造“长江三峡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1+3”旅游经济合作协议,渝鄂联袂,加强渝鄂两省市旅游资源共享、交通共连、产业共兴。与新疆旅游局签订了“关于加强新渝两省市旅游产业合作的协议”;与成都市旅游局签订了“关于构建长江上游(成渝)旅游圈合作协议”。与上述省市区达成了建立省市无障碍旅游区的共识,跨区域旅游合作迈出崭新步伐。

6、旅游发展环境明显改善,行业管理更加规范

“十五”期间,重庆市积极推进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为旅游发展营造出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是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调整了“重庆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并更名为“重庆市旅游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由政府一把手任领导小组组长。二是加大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