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80例临床总结重点
- 格式:doc
- 大小:69.00 KB
- 文档页数:8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方法:对102例慢性乙肝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形式,分为中药组,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分别予中药复方汤剂加减,西药拉米夫定及两者结合治疗,并分别对肝功能及hbv病毒复制及半年后复发情况进行临床观察。
结果:中西医结合组在肝功恢复正常及hbv病毒复制上明显优于中药组及西药组。
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不仅可以迅速使肝功能恢复正常,同时可以降低患者血中的含量,使hbeag及hbv—dna转阴率提高。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检测【中图分类号】r2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348-02我院感染科自2005年6月~2006年6月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取得较好疗效,现在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选择收治入院患者102例,均符合2000年西安传染病会议修订的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
i病原学检测hbv—dna,hbsag,hbeag,hbsab均为阳性,所有病例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全部病例alt均有升高,部分伴发黄疸,治疗前均有乏力、食欲下降症状,其中一部分人出现肝区不适,b超提示均有不同程度的肝实质损害,部分患者有肝、脾肿大。
10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为72例,女性为30例。
年龄在22~49岁之间。
病程在3~25年不等,平均7.3年。
随机分为中药组,其中男性24例,女性10例,伴发黄疸的6例;西药组,其中男性21例,女性13例,伴发黄疸的4例;中西医结合组,其中男性27例,女性7例,伴发黄疸的7例。
2 治疗方法2.1 中药组:基本方:茵陈30g 黄芪20g 肝炎草20g 白花蛇舌草20g 板蓝根20g 贯众15g 虎杖15g 五味子15g 栀子15g 茯苓15g白术12g 当归12g 柴胡12g 。
黄疸重的加生大黄9g(后下),肝脾肿大的加丹参15g 鳖甲12g(先煎)土元10g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0例临床病理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病理诊断、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措施。
方法:对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进行观察分析。
结果:30例临床初诊的慢性乙型肝炎与实验室(检验、病理)诊断全部符合,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痊愈15例,治愈率50%,有效5例,总有效率67%。
结论:临床诊断结合检验、病理等实验室检查,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是简便有效、社区实用的治疗护理措施。
关键词乙型肝炎中西医治疗护理资料与方法2007年4月~2008年3月选取30例临床初诊并经检验、病理实验室确诊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年龄18~66岁,平均35岁;男24例,女6例;以农民为主,25例(83%),居民3例,干部2例;病程05~35年,平均15年。
均无合并症。
病原学检查:有以下任何1次阳性,即可诊断为现症hbv感染:①血清hbsag阳性;②血清hbv、dna阳性;③血清抗-hbcigm阳性;④肝内hbcag和(或)hbsag阳性,或hbv、dna阳性。
临床符合慢性肝炎,并有1种以上现症hbv感染标志阳性者为慢性乙型肝炎。
病理学检查:肝脏病理检查对肝炎尤其是慢性肝炎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本组30例均进行肝脏穿刺活检。
病理变化主要为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间质增生、炎性细胞浸润等变化。
但肝脏活检属于有创检查,技术要求又高,应用尚不普及。
治疗方法:均采用小柴胡汤加减及抗病毒治疗为主,辅以保肝降酶和减轻肝脏炎症、防止肝纤维化等综合措施。
方剂组成:柴胡9g,半夏9g,人参3g(或党参9g),甘草6g,黄芩9g,大枣3枚,生姜9g。
30日为1疗程。
2次/日,早晚分服。
若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全瓜蒌;腹痛去黄芩,加芍药;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咳嗽,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
联苯双酯滴丸10粒/次,3次/日,连服3个月,alt正常后改为5粒/次,3次/日,连服3个月。
慢性乙肝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知识科普发布时间:2023-01-11T01:09:31.81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30期作者:陈光福[导读] 说起慢性乙肝,大家都不会很陌生,这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种疾病,主要是由肝脏炎性病变引起陈光福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人民医院四川巴中636064说起慢性乙肝,大家都不会很陌生,这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种疾病,主要是由肝脏炎性病变引起。
目前常见的肝炎类型有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五种,其中乙肝是五种类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该病感染率较高,所以临床上要对此种疾病万分注意,一旦出现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不到位,就成了极大的潜在威胁。
若肝炎患者不及时治疗,可形成肝纤维化甚至是肝硬化,严重者可发展为肝癌,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哪些注意事项?在治疗的时候,哪种治疗方法更靠谱?接下来,我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乙肝的世界,看看应该如何制定乙肝患者的治疗方案,怎样做才能让他们获得最佳的身体状态?1. 乙肝的传播途径有哪些?众所周知,慢性乙肝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对于个人、家庭、社会都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重视起来,在讨论如何治疗之前,我们先了解下乙肝是什么,通过哪些途径进行传播的?只有了解了它的传播途径,我们才能有意识的从源头注意和遏制。
1.1血液血液约占到了人体体重的15%,是体液的重要组成比分,也是病毒最愿意待的地方,所以当有传染病的存在时,病毒首先会通过血液的方式向外传播,这也就是为什么血液传播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传染方式。
其次,血液中的病毒会通过扩散到达精液、阴道分泌物、唾液、乳汁、羊水等体液中,并通过这些体液传播给他人。
另外,乙肝病毒也可以通过人体表面的伤口进入血液。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进行分餐制,避免病毒通过细小的口腔黏膜伤口传播至体内,这样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
从专业的角度来讲,这种方式叫做隔绝传播途径,是专家们提出的治疗传染病的重要原则之一。
之正常赫依的运行,使功能紊乱而发病。
故治疗时遵循蒙医三根辨证施治法,注重整体观念、肌生、抑赫依,改善赫依琪素运行为总原则,取得了有效率高、疗程短、复发率低的满意疗效。
(收稿日期:2004年3月10日)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80例临床总结刘序森(阳光医院,湖南长沙410002)摘要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180例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总结。
结果显效35例,有效71例,总有效率为5819%,无效74例,无效率为4111%,用该办法治疗有明显的降低谷丙转氨酶(GPT)、血清总胆红素(STB)、直接胆红素(DBIL)的作用,使血清总蛋白(TP)A/G恢复正常。
说明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是目前治疗CHB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提高慢性乙型肝炎BHsAg、HBeAg或HBV—DNA转阴率最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慢性乙肝/中西医结合治疗提高免疫力/抗病毒清热解毒/活血祛瘀肝炎/辨证分型我国是乙肝病毒(HBV)感染的高发地区,全世界HBV感染发病人数约为315亿,而根据1992年我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人群中HBsAg阳性率平均为9175%(112亿人)占全世界1〕HBV感染人数的1/3〔。
其中慢性乙型肝炎(CHB)病人约3千万,有10%~30%可发展为肝硬化,部分病人进一步发展为肝癌,而目前CHB仍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根本的原因是由于CHB病人体内HBV持久存在与复制,不能被人体免疫功能和治疗药物所清除,使肝脏病变持续地发生发展。
因此CHB的关键及根本治疗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抗体形成,打破机体免疫耐受或低下状态,清除HBV(抗病毒)治疗,对病变活动的严重病人还要用保肝、抗纤维化等综合治疗。
笔者从1992年至今共收治肝病病人数百例,其中CHB病人18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随访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111性别与年龄272180例中,男120例,女60例,男女之比为2∶1,年龄最小的13岁,最大者为58岁,平均年龄32岁。
112临床分度及诊断标准全部病例为本人1992年至今在湖南、广西等专科医院所诊治的患者,符合2000年全国第十次传染病与寄生虫学术会议(西安)再次修订的慢性肝炎新的病理分型及CHB病程、病原、肝组1〕织病理学诊断标准〔,即:肝脏组织病理学呈慢性炎症,病程超过半年,乙型肝炎病原学检查下列指标至少有一项以上的是阳性:①血清HBsAg;②血清HBV—DNA;③血清抗-HBc-IgM;④肝组织内HBsAg和(或)HBsAg或HBV-DNA。
肝脏B超检查分度2〕标准〔,即①轻度:B超检查肝脾无明显异常改变;②中度:B超检查可见肝内回声增粗,肝脏和(或)脾脏轻度肿大,肝静脉走行多清晰,门静脉和脾静脉内径无增宽;③重度:B超检查可见肝内回声明显增粗,分布不均匀,肝表面欠光滑,边缘变钝,肝内管道走行欠清晰或轻度狭窄、扭曲;门静脉和脾静脉内径增宽,胆囊有时可见“双层征”。
根据以上标准,180例患者中CHB大三阳(含大二阳即HBsAg阳性,HBsAg阳性)98例,CHB小三阳82例(含小二阳即HBsAg阳性,HBeAb阳性或HBcAb阳性)。
病程均为1年至12年不等,且按1990年(上海)全国病毒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方案3〕标准〔,其中轻度肝炎68例,中度90例,重度22例。
中医分为5个证型:a、肝胆湿热45例;b、肝郁脾虚80例;c、肝肾阴虚17例;d、脾肾阳虚20例;e、瘀血阻络18 例。
2治疗方法211西医西药治疗:主要是提高免疫力、抗病毒、护肝等对症处理。
21111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胸腺肽注射液100mg,静脉滴注,隔日1次,3个月一个疗程,猪苓多糖注射液40mg,肌肉注射,每天1次,每月注射20次,连用3个月,在注射猪苓多糖同时,每2周三角肌注射乙肝疫苗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4年总第70期© 1995-2006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μ30g,连用3个月。
21112促进肝细胞再生、护肝、20g,陈皮10g,郁金10g,茯苓10g,当归15g,太子参15g,神曲15g,麦芽10g,本型多因情志伤降酶、支持疗法:促肝细胞生长素60mg,甘利欣150mg,静脉滴注,行经腹痛,经水色暗有块,舌紫红,脉细涩。
治宜活血化瘀,通经活络,行气利水。
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桃仁10g,红花10g,郁金10g,大黄10g,丹皮10g,香附子10g,柴胡10g,鳖甲10g,益母草15g,茯苓10g,丹参10g,赤芍10g,当归10g,玄胡10g,甘草8g,本型主要是肝病日久,肝郁气滞,疫湿蕴结,气滞血瘀,阻滞经络,瘀血痰浊聚而不行。
3疗效分析311疗效标准遵照2000年第10次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西安)再次修订的慢性肝炎新的病理分型和1〕CHB的诊断标准〔。
显效:慢性肝炎实验室检查肝功能(胆红素,转氨酶,蛋白,A/G等)恢复正常,主要症状消失,肝脾B超恢复正常,HBsAg转阴。
有效:慢性肝炎的实验室检查肝功能基本正常,主要症状基本消失或转轻,B超:肝脾不肿大,门静脉、脾静脉内径无增宽,血清抗-HBc-IgM或血清HBV-DNA转阴。
无效:主要症状、体征基本好转,实验室检查肝功能基本正常,肝脾B超与原来相比无大的改变,血清HBsAg或血清抗-HBc-IgM 或血清HBV-DNA无改变。
312疗程与疗效180例CHB患者,连续治疗时间最长的25周,最短的10周,平均14周,显效35例,有效71有效3383071每天1次,连续用药一个月,视病情补充能量,肝功能恢复正常后,改用口服联苯双酯滴丸、肌苷片等降酶护肝药物维持巩固治疗。
21113抗病毒药物治疗:CHV-DNA检测阳性或(和)HBcAb-IgM阳性者,因目前抗病毒药物肝,肝血郁滞,疏泄失调,横逆脾胃,脾胃虚弱,健运失职而致。
21213肝肾阴虚症见头晕目眩、心烦、失眠、多梦、咽干口燥、右胁隐痛、形体消瘦、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治宜滋养肝肾,凉血化瘀。
方用一贯煎化裁:生地15g,丹皮15g,枸杞子15g,沙参15g,旱莲草15g,花粉10g,泽泻10g,茯苓10g,当归10g,女贞子10g,麦冬10g,远志10g,知母10g,本型肝肾阴虚,津液不能输种类繁多,且效果均不理想,常用新一代核苷酸类药物,嘧啶类的拉米呋定或嘌呤类的泛昔洛韦,每天1次,每次100mg,同步治疗3个月。
21114有其他并发症的,西医西药对症处理。
212中医辨证治疗根据临床表现和1990年上海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分型标准,按脏腑辨证方法辨3〕证施治〔。
21211湿热中阻症见身目发黄、色泽鲜明、尿黄、两胁胀满、恶心、厌油、纳差、口苦、便溏、肢困乏力、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宜清热解毒利湿。
方用茵陈蒿汤加味:菌陈30g,栀子15g,大黄15g,黄柏15g,积雪草20g,叶下珠20g,半夏10g,虎杖15g,郁金15g,金钱草20g,甘草梢10g,柴胡10g,猪苓10g,本型多因肝炎病毒隐伏日久或失治而急性发作,肝脏久伤,疫毒蕴结,疏泄无能,热伤营血,湿阻气机,胆汁瘀滞,泛溢肌肤,累及脾胃而致。
21212肝郁脾虚症见胁肋胀满疼痛,气窜腹胀,身倦乏力,面色萎黄,口淡纳差,精神郁闷,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沉濡弦。
治宜疏肝解郁,健脾和中。
方用逍遥散加减:柴胡15g,白芍15g,枳壳15g,白术15g,苡米20g,灵芝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4年总第70期布,阴虚生内热,热伤阳络,扰乱心神,肝失濡养而致。
21214脾胃阳虚症见肢冷不温,面色苍黄,畏寒喜暧,脘闷纳呆,腹胀便溏,水肿,小便不利,舌质胖嫩有齿痕,脉沉细迟。
治宜温肾扶阳,健脾益气。
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减:制附子10g,人参10g,干姜8g,桂枝12g,泽泻10g,兔丝子15g,焦白术15g,茯苓15g,炙甘草10g,仙灵脾15g,砂仁10g,陈皮10g,本型主要是脾肾阳气不足,阳气不能输布于内外,脾阳虚不能运化水谷,肾阳虚气化不利,不能温煦四肢,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肝肾同源,肝病及脾,故脾肾阳虚为CHB晚期之所见。
21215瘀血阻络症见面色晦暗,两胁刺痛,腹大坚满,脉络怒张,肝脾肿大,肝掌,蜘蛛痣,女子型别重度CHB中度CHB较度CHB合计n229068180表1各型疗程与疗效的比较显效3201235无效16222674总有效65842106经统计学处理,三型疗效差异有显著意义(X2=9140,P<0101)273© 1995-2006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例,无效74例。
CHB大三阳患者98例,无效313各型疗程与疗效30例,无效率3016%;CHB小三重度CHB22例,平均治疗时阳患者82例,无效44例,无效率间为16周,中度CHB90例,平均5317%。
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治疗时间为14周,轻度CHB68显著意义(P<0105),说明大三例,平均治疗时间为12周,3型阳患者较小三阳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好。
0105),各症型比较见下表1。
5典型病例说明CHB越轻,疗效越好,张某,男,36岁,司机,住长疗程越短。
沙县石燕湖,2003年12月15日4影响CHB治疗效果转归的分初诊,乏力、尿黄、腹胀1周加重析2天来院,患者9个月前在无偿411与多次不足疗程治疗的关献血时,疑为乙肝病毒携带者系(ASC),后去医院进一步检查确74例无效的患者,都曾经到诊为ASC(大三阳),因患者无其不同的3家以上的医院治疗过,他不适症状,且肝功能、B超正常且在治疗一段时间后自行停药。
而未治疗,1周前,因驾车劳累并其中换3次以上医院治疗的58喝酒,开始出现尿黄、乏力、纳差、例,自行停药的10例,因各种原腹胀、胸闷、右胁胀痛,求治于我,因更换治疗方案的6例,无效的刻诊:皮肤巩膜中度黄染,急性肝原因主要是频繁更改治疗方案,病面容,腹平软无压痛,肝区叩击使部分HBV产生变异株或未得痛,肝、脾肋下未扪及,苔黄腻,脉到系统足疗治疗引起的。
弦滑。
化检室检查:412与病程长短的关系乙肝生化检验:HBsAg阴性,体查出HBsAg阳性2年内的HBeAg阳性,HBcAb阳性,HB2患者92例,有效75例,有效率cAb-IgM阳性。
8115%。
2年以上的88例,有效肝功能:GPT35216u/L,STB31例,有效率3512%,经统计学24μmol/L,DBIL918μmol/L,A/G 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1142/L。
0105),提示患CHB时间越长疗B超结果:肝实质光点稍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