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药
- 格式:doc
- 大小:59.50 KB
- 文档页数:2
抗肿瘤药治疗肿瘤的西药及使用说明为了有效治疗肿瘤,现代医学广泛应用抗肿瘤药物来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
在西药中,有多种抗肿瘤药物被推崇为治疗肿瘤的首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抗肿瘤药物及其使用说明。
一、化疗药物1. 氟尿嘧啶(5-FU)氟尿嘧啶是一种常见的抗肿瘤药物,可以用于治疗不同类型的肿瘤。
使用说明如下:(1)用药途径:静脉滴注或口服。
(2)剂量: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剂量。
(3)使用周期:一般情况下,每周一次用药,连续数周。
(4)注意事项:在使用期间,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肝功能、血细胞计数及肾功能等,并随时与医生交流。
2. 卡培他滨(Capecitabine)卡培他滨也是一种常用的抗肿瘤药物,主要用于治疗乳腺癌和结直肠癌等肿瘤。
使用说明如下:(1)用药途径:口服。
(2)剂量: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剂量。
(3)使用周期:一般情况下,每日两次用药,连续2周,然后停药1周。
(4)注意事项:在使用期间,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肝功能、血细胞计数及肾功能等,并随时与医生交流。
二、靶向治疗药物1. 埃克替尼(Erlotinib)埃克替尼是一种常用的靶向治疗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使用说明如下:(1)用药途径:口服。
(2)剂量: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剂量。
(3)使用周期:一般情况下,每日一次用药。
(4)注意事项:在使用期间,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肝功能、血细胞计数及皮肤反应等,并随时与医生交流。
2. 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曲妥珠单抗是一种用于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的靶向治疗药物。
使用说明如下:(1)用药途径:静脉注射。
(2)剂量: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剂量。
(3)使用周期:一般情况下,每周一次用药。
(4)注意事项:在使用期间,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心脏功能,并随时与医生交流。
三、免疫治疗药物1. 阿帕替尼(Apatinib)阿帕替尼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治疗药物,主要用于治疗胃肠道肿瘤。
抗肿瘤药品配置方案背景介绍肿瘤是一类疾病,常常被称为癌症。
通过恶性细胞的不正常增殖和扩散引起身体的损害。
抗肿瘤药物是一种药物,在治疗肿瘤的过程中,可以用于抑制增殖或杀死恶性细胞。
因为肿瘤类型和病人体质的不同,抗肿瘤药品的配方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抗肿瘤药品的配方因素1.肿瘤类型和分期不同类型的肿瘤需要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
例如,乳腺癌通常使用雌激素受体阻滞剂,而头颈部癌症则可能使用质子治疗等2.病人身体状态病人的身体状态也是考虑抗肿瘤药品配置方案的重要因素。
例如,重度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更小剂量或者更短周期的药物治疗,以避免过度毒性和副作用。
3.预期治疗效果治疗的目标也是抗肿瘤药品配置方案考虑的因素之一。
如果治疗的目标是控制肿瘤方便病情恶化,那么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治疗周期和更强的药物。
如果治疗的目标是彻底治愈肿瘤,那么可能需要更强的药物和更少的治疗周期。
抗肿瘤药品配方方案1.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方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方案是一种用于治疗多种肿瘤的方法。
其中,通过化疗、手术或者是其他治疗,先摧毁人体的免疫系统,然后用自体骨髓等器官的干细胞进行移植。
这些干细胞将在人体内发展成为正常的血细胞。
这种方案也被合称为骨髓移植(BMX)、周围血(PBSC)或者是更全面的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
2.靶向治疗方案作为许多肿瘤治疗的重要方式,靶向治疗不同于传统的抗癌药物。
它主要使用可针对特定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管腔内皮细胞,或靶向能够识别癌细胞中的特定分子。
这种方案因为具有针对性强,进而具有无毒性,所以成为了许多肿瘤病人的首选治疗方式。
3.免疫治疗方案免疫治疗作为新一代在肿瘤治疗中受到广泛关注的方法。
与传统治疗不同,免疫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增强机体自己的免疫系统,使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自行识别癌细胞并消灭它们。
目前,免疫治疗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癌症,并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
结论由于病人体质和肿瘤类型的不同,抗肿瘤药物的配方方案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配置。
抗肿瘤药配制No1:贝伐珠单抗 100 mg /4 mL(25 mg/mL)适应症:转移性结直肠癌,晚期、转移性或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肝细胞癌,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宫颈癌。
溶液配制:1、抽取所需数量的贝伐珠单抗,用 0.9% 氯化钠溶液稀释到需要的给药体积。
2、贝伐珠单抗溶液的终浓度应保持在 1.4 -16.5 mg/mL 之间。
用药建议:1、采用静脉输注的方式给药,第一次静脉输注时间需持续 90 min。
2、如果第一次输注耐受性良好,第二次输注时间可以缩短到 60 min。
3、如果对 60 min 的输注耐受性良好,随后进行的所有输注都可以在 30 min 的时间完成。
注意事项:1、不能与右旋糖或葡萄糖溶液同时或混合给药。
2、不能采用静脉内推注或快速注射。
No2:尼妥珠单抗 50 mg/瓶适应症:适用于与放疗联合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阳性的 III/IV 期鼻咽癌。
溶液配制:将 2 瓶 (100 mg)尼妥珠单抗注射液稀释到 250 mL 生理盐水中。
用药建议:1、静脉输液给药,给药过程应持续 60 min 以上。
2、第一次给药应在放射治疗的第一天,并在放射治疗开始前完成。
之后每周给药 1 次,共 8 周,患者同时接受标准的放射治疗。
注意事项:1、在给药过程中及给药结束后 1 h 内,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状况。
2、本品稀释后在 2 ℃ - 8 ℃ 可保持稳定 12 h,在室温下可保持稳定 8 h。
储存超过上述时间,不宜使用。
No3:曲妥珠单抗 440 mg:20 mL适应症:转移性乳腺癌,早期乳腺癌,转移性胃癌。
溶液配制:1、应由同时配送的稀释液稀释,配好的溶液可多次使用,曲妥珠单抗的浓度为 21 mg/mL。
2、取所需的溶液量从小瓶中吸出后加入 250 mL 0.9%氯化钠输液袋中。
3、配制好的溶液超过 28 天应丢弃。
用药建议:1、在本品治疗前,应进行 HER2 检测。
奥曲肽 (Octreotide) 抗肿瘤药物奥曲肽(Octreotide)抗肿瘤药物奥曲肽是一种抗肿瘤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它是一种合成的肝素样多肽,具有抑制生长抑素释放激素(somatostatin)的作用。
奥曲肽通过与体内的生长抑素受体结合,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并且能够减少肿瘤细胞分泌的激素,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奥曲肽是一种肽类药物,由2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式为C49H66N10O10S2,相对分子质量为1019.28。
它可经皮下注射、静脉推注或持续静脉输注给药。
一般而言,奥曲肽的用法和剂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医生会根据肿瘤的类型、分期和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来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奥曲肽广泛用于治疗神经内分泌肿瘤、类癌瘤和嗜铬细胞瘤等多种恶性肿瘤。
在肿瘤治疗中,奥曲肽起到了多种作用。
首先,它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抑素受体的表达,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其次,奥曲肽还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分泌的一些激素,如生长抑素,胃抑素和胸腺抑素等。
这些激素的过度分泌会导致肿瘤细胞生长的异常,奥曲肽的使用可以缓解这种异常生长状态,从而减轻肿瘤对机体的危害。
除了治疗效果显著,奥曲肽的用药安全性也是其优势之一。
奥曲肽使用后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和腹痛等胃肠道反应,这些反应多数病人可以耐受,且通常较轻。
在用药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剂量进行调整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总体而言,奥曲肽作为一种有效的抗肿瘤药物,在肿瘤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泌异常激素等机制,减轻了肿瘤对机体造成的伤害,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奥曲肽的使用仍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和评估。
只有在医生的监护下,我们才能更好地发挥奥曲肽的治疗效果,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
奥曲肽作为抗肿瘤药物,是目前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的一种药物。
其安全性和疗效受到了广泛的认可,为许多患者带来了希望。
抗肿瘤药研究综述抗肿瘤药物是一类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主要通过干扰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过程来实现治疗效果。
近年来,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和开发取得了显著进展,从传统的化学合成药物到现在的靶向药物、免疫疗法和基因治疗等新型药物不断涌现,为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本文将综述目前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并展望未来抗肿瘤药物的发展方向。
目前,目前抗肿瘤药物主要包括化学合成药物、靶向药物、免疫疗法和基因治疗等几个方面。
化学合成药物是最早被使用的抗肿瘤药物,如细胞毒素类药物、激素类药物和抗代谢药物等,这些药物通过干扰癌细胞DNA修复、RNA转录和蛋白质合成等生物过程来抑制或杀死癌细胞。
然而,这些化学药物在治疗癌症的同时也会对正常细胞造成一定的损伤,导致副作用严重。
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副作用,研究人员开始开发靶向药物。
靶向药物是基于了解癌症发生与发展机制而设计的药物,通过与癌细胞特异性靶点的结合而选择性地杀死癌细胞,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血管生成抑制剂和蛋白质激酶抑制剂等。
这些药物的研发不仅提高了治疗效果,而且减少了对正常细胞的毒性,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另一方面,免疫疗法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治疗癌症的新方法。
它通过激活或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杀灭癌细胞,如细胞因子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
这些药物能够调节免疫系统的应答,使其识别、攻击和消灭肿瘤细胞,同时具有较低的毒性和较好的治疗效果。
免疫疗法已经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特别是在恶性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和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此外,基因治疗也是一种前景广阔的肿瘤治疗策略。
基因治疗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具有抗肿瘤效果的基因导入患者体内,以实现治疗的目的。
例如,通过导入抗癌基因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虽然基因治疗仍然处于研究阶段,但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突破,为未来的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中包括目前存在的药物发现、药物设计、药物合成、药物传送及药物评估等方面的技术的成熟,抗肿瘤药物不断创新,为癌症患者带来了更多治疗的选择。
抗肿瘤药物的给药途径
1.静脉给药:这是最常用的给药途径,对一般刺激性不大的药物可稀释后直接推注;对血管有强刺激性的药物需采用静脉冲入法;对抗代谢药应持续静脉滴注。
2.动脉给药:通过插管直接将药物注入供应肿瘤的动脉,可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和减轻全身性毒性反应
3.腔内给药:主要用于治疗癌性胸腹水和恶性心包积液,一般选用可重复使用、局部刺激较小、抗瘤活性较好的药物。
4.口服给药:口服给药的优点是使用方便、可在门诊应用。
但口服吸收不稳定,生物利用度差。
主要为5-氟尿嘧啶衍生物等。
5.肌肉注射:适用于无局部刺激、易吸收的药物如干扰素的给药
6.皮下注射:适用于局部刺激性低、生物半衰期短、需要逐渐吸收的药物,如白细胞介素-2等
7.鞘内给药:通过腰椎穿刺或Ommaya Reservior(一种埋在皮下的药泵)给药,以MTX Ara-C和皮质激素为主,用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或肿瘤侵犯
8.其它:雾化给药、肿瘤内注射或将抗肿瘤药物制成油膏外用。
1。
抗肿瘤药的作用机制和分类抗肿瘤药是一类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药物,其作用机制和分类是非常复杂的。
根据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目标,抗肿瘤药可以分为多个类别,包括细胞毒性药物、激素类药物、靶向治疗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等。
1.细胞毒性药物:细胞毒性药物是最常用的抗肿瘤药物之一,其作用机理是杀死癌细胞或阻止其增殖。
细胞毒性药物分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和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两大类。
-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这类药物可以在细胞的任何生长期发挥作用,例如DNA交联剂如环磷酰胺和顺铂等。
-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这类药物只在细胞特定的生长期才发挥作用。
例如,紫杉醇可以干扰分裂中的微管组装。
2.激素类药物:激素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激素依赖性肿瘤,例如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
这些药物通过阻断或抑制激素对肿瘤生长的刺激作用来起作用。
典型的激素类药物包括抗雌激素药物如他莫昔芬和抗雄激素药物如阿那曲唑等。
3.靶向治疗药物:靶向治疗药物是一种相对新颖的抗肿瘤治疗药物,其作用机制是通过特异性靶向肿瘤细胞的一些分子靶点来起作用。
靶向治疗药物不同于传统的化疗药物,其更加选择性地杀死癌细胞而对正常细胞影响较小。
目前已经开发了多种靶向治疗药物,包括激酶抑制剂、抗血管生成药物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
举例来说,伊马替尼是一种慢性髓系白血病和普通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靶向治疗药物,它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酪氨酸激酶活性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
4.免疫治疗药物:免疫治疗药物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类新型抗肿瘤药物,其目的是通过激活或增强机体免疫系统来抗击恶性肿瘤细胞。
免疫治疗药物主要包括免疫调节剂、单克隆抗体和癌症疫苗等。
例如,白介素-2和亚硝酸盐是一种免疫调节药物,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反应,从而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总之,抗肿瘤药的作用机制和分类多种多样,每种药物都有其特定的作用机理和治疗效果。
随着对肿瘤生物学的研究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将不断涌现,为肿瘤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最新医保目录中抗肿瘤药物及适应症总结20242023年12月13日,2023版国家医保目录调整结果公布,新增126种药品!新版医保目录将于2024年1月1日正式实施。
在谈判/竞价环节,143个目录外药品参加,其中121个谈判/竞价成功,成功率为84.6%,平均降价61.7%,成功率和价格降幅均与2023年基本相当。
其中,新增抗肿瘤药物21种,涉及多个癌种。
以下是2023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提到的抗肿瘤药物,已按不同癌症类型分类整理,可按需查询。
非小细胞肺癌1甲磺酸奥希替尼片限:1IB-HIA期存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外显子19缺失或外显子21(1858R)置换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e1C)患者的治疗,患者须既往接受过手术切除治疗,并由医生决定接受或不接受辅助化疗;2.具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外显子19缺失或外显子21(1858R)置换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1e)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3.既往经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时或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并且经检测确认存在EGFRT790M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1C成人患者的治疗。
有效期: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2甲磺酸阿美替尼片限: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外显子19缺失或外显子21(1858R)置换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1C)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2.既往经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1)治疗时或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并且经检测确认存在EGFRT790M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的治疗。
有效期:2023年3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3克理替尼胶囊限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1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或ROS1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有效期:2023年3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4塞瑞替尼胶囊限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1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1C)患者的治疗。
第七章抗肿瘤药
一、单项选择题
1)烷化剂类抗肿瘤药物的结构类型不包括
A. 氮芥类
B. 乙撑亚胺类
C. 亚硝基脲类
D. 磺酸酯类
E. 硝基咪唑类
2)抗肿瘤药物卡莫司汀属于
A. 亚硝基脲类烷化剂
B. 氮芥类烷化剂
C. 嘧啶类抗代谢物
D. 嘌呤类抗代谢物
E. 叶酸类抗代谢物
3)下列药物中,哪个药物为天然的抗肿瘤药物
A. 紫杉特尔
B. 伊立替康
C. 多柔比星
D. 长春瑞滨
E. 米托蒽醌
4)下列哪个药物不是抗代谢药物
A. 盐酸阿糖胞苷
B. 甲氨喋呤
C. 氟尿嘧啶
D. 卡莫司汀
E. 巯嘌呤
5)下列哪个药物是通过诱导和促使微管蛋白聚合成微管,同时抑制所形成微管的解聚而产生
抗肿瘤活性的
A. 盐酸多柔比星
B. 紫杉醇
C. 伊立替康
D. 鬼臼毒素
E. 长春瑞滨
6)异环磷酰胺主要用于
A.解热镇痛
B.心绞痛的缓解和预防
C.淋巴肉瘤,何杰金氏病
D.治疗胃溃疡
E.抗寄生虫
7)异环磷酰胺为白色结晶粉末,2%的水溶液pH为
A.1-2
B.3-4
C.4-6
D.10-12
E.12-14
8)下列哪一个药物是烷化剂
A.氟尿嘧啶
B.巯嘌呤
C.甲氨蝶呤
D.噻替哌
E.喜树碱
9)异环磷酰胺作为烷化剂的结构特征是
A.N,N-(β-氯乙基)
B.氧氮磷六环
C.胺
D.环上的磷氧代
E.N,N-(β-氯乙基)胺
10)白消安属哪一类抗癌药
A.抗生素
B.烷化剂
C.生物碱
D.抗代谢类
E.金属络合物
11)氟脲嘧啶是
A.喹啉衍生物
B.吲哚衍生物
C.烟酸衍生物
D.嘧啶衍生物
E.吡啶衍生物
12)抗肿瘤药氟脲嘧啶属于
A.氮芥类抗肿瘤药物
B.烷化剂
C.抗代谢抗肿瘤药物
D.抗生素类抗肿瘤药物
E.金属络合类抗肿瘤药物
13)属于抗代谢类药物的是
A.盐酸氧化氮芥
B.呋氟尿嘧啶
C.表阿霉素
D.顺铂
E.长春新碱
14)属于抗代谢药物的是
A巯嘌呤 B.喜树碱 C.奎宁 D.盐酸可乐定 E.米托蒽醌
15)吉西他滨是
A.甲基肼衍生物
B.嘧啶衍生物
C.烟酸衍生物
D.吲哚衍生物
E.吡嗪衍生物
二、配比选择题
1) A.
P
N
C l
C l
O
O
N H
B.
C l
N
N
H
C l
O
N
O
C.
H N
N
H
F
O
O
D.
N
P
S
N
N
E.
Pt
C l
H3
C l
H3
1. 含有一个结晶水时为白色结晶,失去结晶水即液化
2. 是治疗膀胱癌的首选药物
3. 有严重的肾毒性
4. 适用于脑瘤、转移性脑瘤及其它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恶性淋巴瘤等治疗
5. 是胸腺嘧啶合成酶的抑制剂
2) A. 结构中含有1,4-苯二酚 B. 结构中含有吲哚环C. 结构中含有亚硝基
D. 结构中含有喋啶环
E. 结构中含有磺酸酯基
1. 甲氨喋呤
2. 硫酸长春碱
3. 米托蒽醌
4. 卡莫司汀
5. 白消安
3)A奥沙利铂 B.环磷酰胺 C.已烯雌酚 D.磺胺甲基异恶唑 E.氯霉素
1.具芳伯氨结构
2.β-氯乙基取代
3.具苯酚结构
4.金属络合物
5.化学命名时,母体是丙二醇
三、多项选择题
1)以下哪些性质与异环磷酰胺相符
A. 结构中含有双β-氯乙基氨基
B. 可溶于水,水溶液较稳定,受热不分解
C. 水溶液不稳定,遇热更易水解
D. 体外无活性,进入体内经肝脏代谢活化
E. 易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中
2)环磷酰胺体外没活性,在体内代谢活化。
在肿瘤组织中生成的具有烷化作用的代谢产物有
A. 4-羟基环磷酰胺
B. 丙烯醛
C. 去甲氮芥
D. 醛基磷酰胺
E. 磷酰氮芥
3)巯嘌呤具有以下哪些性质
A. 为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
B. 临床可用于治疗急性白血病
C. 为前体药物
D. 为抗代谢抗肿瘤药
E. 为烷化剂抗肿瘤药
4)下列药物中哪些是半合成的抗肿瘤药物
A. 拓扑替康
B. 紫杉特尔
C. 长春瑞滨
D. 多柔比星
E. 米托蒽醌
5)下列药物中,属于抗代谢抗肿瘤药物的有
A.
N P S
N N
B.
C l
H3
C l
H3 C.
H N
N
H
F
O
O D.
N
N
N
N
H
SH E.
N
O N
N H2
H
6)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 抗代谢药物是最早用于临床的抗肿瘤药物
B. 芳香氮芥比脂肪氮芥的毒性小
C. 氮甲属于烷化剂类抗肿瘤药物
D. 顺铂的水溶液不稳定,会发生水解和聚合
E. 喜树碱类药物是唯一一类作用于DNA拓扑异构酶Ⅰ的抗肿瘤药物
7)烷化剂是可形成碳正离子或其它亲电性活性基团的化合物,通常具有下列结构特征之一
A.双β-氯乙胺
B.乙烯亚胺
C.磺酸酯
D.亚硝基脲
E.多肽
8)属于烷化剂的抗肿瘤药物有
A.环磷酰胺
B.噻替派
C.巯嘌呤
D.甲氨蝶呤
E.三尖杉酯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