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羚羊的围栏之困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9
跨越作文600字精选跨越作文600字(通用21篇)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
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精选跨越作文6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跨越作文600字篇1人生路上总要遇到许多困难,其中不乏有难以逾越的障碍,需要我们去跨越。
有的人面对困难退缩了,就此沉沦下去;有的人则勇敢地跨越了困难,就此步入了成功的殿堂。
我现在是一个中学生,一个时时刻刻都充满自信、不怕困难的中学生。
不要看我现在这样,我也曾经悲观过,让我真正从中走出来的是一个看上去很不起眼的小虫子。
有一天,我写作业写烦了,便抬起头向窗外的天空望去,这时我看到了在窗户上爬着一只小虫子。
我伸手将这只小虫子抓来,丢进一个瓶子里。
这个瓶子上边细下边粗,四壁很光滑,这只小虫子怕是再也爬不出来了。
我坐在旁边静静地观察这只小虫子的举动。
这只小虫子先在瓶底转了几圈,仿佛在思索如何爬出去,接着就开始往上爬。
第一次,它爬到了中间就掉了下来;第二次,它爬到较靠上的地方掉了下来;第三次……不知它爬了多少次,也不知道掉下来多少次,但是这只小虫子始终都没有放弃,一次次地向上爬,终于有一次,它成功地从瓶内爬了出来。
这时仿佛连太阳都在为它喝彩。
我非常感动,心想:一只小虫子竟然有如此大的毅力。
又联想到我自己:一遇到不顺心的事就怨天尤人,遇到一点挫折就干不下去。
我心里感到万分惭愧。
从此以后,在学习中,我也像这只小虫子一样,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失败多少次都毫不气馁,依然继续努力。
终于,我跨越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功。
跨越困难也许需要你付出极大的努力和代价,但是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只要跨越了困难,我们就会步入成功的殿堂,在那里我们的汗水与痛苦,都将会被一一抚平,并且会沐浴到最明媚的阳光。
让我们相信自己,去战胜困难,美好的明天在等我们!跨越作文600字篇2磨难——强者,趋之;弱者,避之。
羚羊跳崖的故事在非洲的撒哈拉沙漠边缘,有一群生活在崎岖山峰间的羚羊。
它们白天在山间觅食,晚上则躲藏在山洞中避免夜间的天敌。
然而,这片美丽的土地也隐藏着无尽的危险。
有一天,一只年轻的羚羊迷失在了峡谷中。
它不断地寻找出路,却陷入了一片悬崖之中。
悬崖下是一片深不见底的峡谷,而它身后是一只凶猛的豹子。
羚羊感到绝望,它知道自己无法逃脱豹子的追捕。
此时,它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跳崖!羚羊毫不犹豫地跃下悬崖,它的身体在空中飞速旋转,仿佛要随时撕裂。
然而,就在离地面仅一寸之时,它突然用尽全身力量,猛地一跃,成功跃过了悬崖,安然落地。
豹子见状大吃一惊,不敢贸然跃下,只得眼睁睁地看着羚羊逃脱。
羚羊成功逃脱了危险,它在空中跳跃的一瞬间,展现了惊人的勇气和力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危险,而面对困境时,我们需要拥有像羚羊一样的勇气和决心,敢于面对挑战,敢于冒险,才能战胜困难,逢凶化吉。
这个故事也让我们明白,成功往往需要勇气和决心,需要我们敢于冒险,敢于挑战自己的极限。
只有在面对困难时,我们不退缩,不畏惧,才能找到突破困境的方法,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羚羊跳崖的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充满了未知和挑战,我们需要保持勇敢和乐观的心态,才能在逆境中找到生存的出路。
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我们都要像羚羊一样,敢于冒险,敢于挑战,相信自己,勇往直前。
在这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社会中,我们都需要拥有像羚羊一样的勇气和决心,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我们要敢于跳出自己的舒适区,敢于冒险,才能收获更多的成长和收获。
羚羊跳崖的故事,告诉我们,勇敢面对困难,敢于冒险,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收获更多的成长和收获。
愿我们都能像羚羊一样,敢于跳出自己的舒适区,敢于冒险,敢于挑战,勇往直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关于藏羚羊的神话故事大草原上,有一种神秘的生物,它就是藏羚羊。
羚羊高贵而灵巧,被誉为草原上的精灵。
关于藏羚羊的神话故事流传于人们中间,揭示了这种生物背后的深意和敬畏之情。
故事的开端,讲述了一位名叫阿里的牧民。
阿里年幼的时候,就对藏羚羊怀有敬畏和向往之情。
他时常在草原上看到这些飞过险峻山谷的羚羊,它们纵情奔跑,看似身轻如燕、自由自在。
这让阿里内心生出了一个梦想:亲近这些神秘的生物,与它们一起奔跑、欢笑。
带着这个梦想,阿里暗自发誓,他会成为一名保护藏羚羊的牧民。
于是,他用心学习关于这种生物的知识,努力培养自己的动物保护技能。
多年过去,阿里成长为了一名富有经验且富有感悟的牧民。
他告诉人们,藏羚羊是大地的守护者,它们象征着力量和坚韧,是自然界的使者。
不仅如此,藏羚羊还有着一系列神秘的传说和故事。
故事中讲述了藏羚羊的起源。
传说在遥远的古代,大地上曾经是一片贫瘠的荒原,没有绿色的生机。
可是,当伟大的神灵希萨吹响她的细毛笛时,就有了一匹美丽的车马奔驰而过,它们的蹄声让大地震颤,草木在它们行进的路线上生长。
当中一支雄壮而优雅的羚羊队伍,闪耀着金色霞光,它们带来了绿色的力量,让沙漠变成了草原。
从此以后,藏羚羊成为了大地的守护者,它们为草原上的动植物提供了无尽的资源和生机。
阿里还讲述了一场与羚羊相关的英雄故事。
故事中,有一个叫做罗布的勇士,他为了保护身边的藏羚羊队伍,在与猛兽搏斗中壮烈牺牲。
传说,罗布的勇气和无畏精神融入到了每一只藏羚羊的身体里,这也是藏羚羊奔跑的动力。
每年的某一天,当草原上迎来一次盛大的仪式时,人们会回忆起罗布的事迹,纪念英勇无畏的他。
故事还讲述了关于藏羚羊的神秘力量。
传说中,藏羚羊久经风雨,其羊角上孕育着一种神奇而强大的力量。
这种力量被认为可以拯救受苦的人民,给予他们希望与勇气。
据说,只要有人持羚羊角,就能调动这种力量,让人们迎来新的生机和繁荣。
然而,这一切的神话故事并非只是虚构。
藏羚羊作为草原上的一种动物,确实拥有许多独特的特点和能力。
藏羚羊的故事
一个盗猎分子在山上了一群藏羚羊,就在他开枪准备近战时,羊
群发现了险情,很快向远处逃散。
猎人举枪追击,体格健壮的黑鹳跑
在前面,把小一点的羚羊扔在了后面。
追到一个峡谷时,其余的藏羚
羊都争相纷纷纵身跳了过去,只丢下一对母子。
盗猎者很快逃走了落
在后面的母子俩。
藏羚羊的弹跳能力极好,速度快的时候能跳数丈远。
还没有完全长大的小羚羊跳不了那么远。
很显然,在这种致命的情况下,它要不就是跌入深谷摔个粉身碎骨,要不就是沦入盗猎手中,而
母羚羊足以跳过峡谷逃生。
盗猎者紧随其后追击,快追到峡谷尽头之时,母子俩同时起跳,
但是弹跳的那一瞬间母亲放慢了速度,几乎只用了和小羚羊相当的力量。
母亲着陆时在半空中先于小北极熊下降,小羚羊稳稳地踩在蟒蛇
母亲的背上,以此作为支点第二次起跳,顺利地逃到对面的峡谷,而
它的女儿却无力第二次起跳,落入深谷摔死了。
这一瞬间让盗猎者震惊了!他跪倒在地,含着泪将罪恶的枪扔到
山谷里。
故事中的藏羚羊母亲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落入深谷摔死了。
这
也让盗猎者查觉了自己罪恶。
尽管母爱不一定要以自戕为代价,但藏
羚羊母亲的那一降是母爱的升华,是母爱的至高境界,感天动地;妖
精的那一跪是良心的觉醒,更是对慈母的至诚敬仰。
一个是爱的牺牲,一个是爱的觉醒。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自主学习测评试题(含答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自主学习测评试题(含答案)六年级语上册第七单元自主学习测评练习悠悠动物情动物是我们亲密的朋友,和我们一起组成了丰富、美丽、和谐的世界。
动物,是有灵性的,也有自己的爱恨情仇。
人与动物,永远紧密相连,只要你对动物友好,它就会以礼相待,知恩图报。
字词小天地一、我能把字写漂亮(根据拼音写出合适的字、词)。
sù lià bǐnɡɡān í xiánɡ rì kòu ái zànɡ shí bēi( ) ( ) ( ) ( ) ( ) ( )二、火眼金睛,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凝疑)望(拢隆)重(邹皱)眉浴血(博搏)杀香(礁蕉) (抗亢)奋急(燥躁) (劈壁)头盖脸海(殴鸥) 竹(筒桶) 丰(脾碑) 横(糟遭)不幸三、词语巧搭配,用线连一连。
久别重逢的象兵千方百计地跳跃有声有色的声音兴高采烈地守护威风凛凛的乐谱肃立不动地吼叫震耳欲聋的朋友焦躁不安地拯救四、先填空,再解释所填字的意思。
德高( )重竭泽而( )目不转( ) 抑扬( )挫恍然大( ) 排山( )海五、趣味成语。
例 (狼)心狗肺+十 (室)九空→引狼入室1.兔死( )悲 + 养( )为患→() 2.( )足无措 + ( )肠小道→()3.( )仗人势 + 铜( )铁壁→() 4.( )飞凤舞 + 谈( )色变→()5.( )死谁手 + ( )不停蹄→() 6.( )木皆兵 + 画( )添足→()六、找出每组中不是同一类的词语,用横线画出。
1.一宵一夕一夜整夜一刻 2.朝阳旭日黎明入暮日出3.转瞬间眨眼间一刹那一刻钟顷刻4.挂念想念杂念惦念思念句子百花园一、句子加工厂。
1.句子瘦身:四只闪着青光的眼睛正直勾勾地盯着探头张望的正太郎。
2.句子增肥:( )舌头( )舔着( )毛。
3.句子换新装。
藏北小湖错鄂青藏高原是我国最大的湖区,高原现代湖泊面积占全国湖泊面积的52%。
自2004年因水位迅速上涨而“勇夺”西藏第一大湖泊的色林错,其周围更是个湖泊的王国。
作为色林错第23个卫星湖的错鄂,虽然状如舞动的仙女,有着妙曼的湖岸曲线,却也淹没在这片湖泊之地的汪洋大海中。
著名的旅游路线“大北线”中,班戈县――尼玛县这段公路就从错鄂湖旁边经过,不过对于游客来说,错鄂只是羌塘大草原中“一错再错”的重复景观中的一朵小浪花。
若不是今年在错鄂湖畔小居了三天,我也一直认为错鄂只是众多湖泊中不起眼的一个。
错鄂位于羌塘南部申扎县境内、色林错的南面,湖面海拔高度4562米,长28.5千米,平均宽度9.4千米,最大宽度16.7千米,面积约244平方千米。
湖水按矿化度分类为微咸的淡水湖,湖内水生植物生长茂盛,鱼类资源丰富。
湖水以入湖径流补给为主,主要入湖河流有永珠藏布和普种藏布。
错鄂湖边上的卓玛从班戈县到错鄂,公路行驶在羌塘无垠的大草原上。
经常与我们不期而遇的是屁股上有着白色心形图案的藏原羚。
这些小精灵会瞪着大眼睛警惕地看着你,再接近的时候,又蹦跳着向远处跑了。
有的藏原羚跑的方向甚至与汽车的方向是一致的,感觉它非要和我们进行一场友谊比赛不可。
今年的雨水特别多,连日来的大雨让班戈县到错鄂的沙土公路湿滑泥泞。
在没有月光的羌塘大草原里,车灯无法穿破夜幕,汽车如漂浮在大海中的孤舟般无助。
当远远望见卓玛的小卖部亮着的微弱的灯光时,每个人的心中顿时踏实起来。
卓玛的小卖部在错鄂湖的东岸公路边,一共有6间小屋,不仅有小卖部,还有两间是专门提供给客人住宿用的。
离小卖部近百米处还有被驴友们称为“大北线”上最干净、最大的“五星级厕所”。
小卖部里用的电是太阳能,水是直接在错鄂湖里背,烧的是牛羊粪,十分的环保。
美中不足的是我们的手机没有信号,唯一能与外界联系的是卓玛的移动信号座机。
小卖部的生意模式很简单,最大的客源是尼玛县与拉萨之间来往的班车乘客。
《藏羚羊的跪拜》读后感《藏羚羊的跪拜》读后感1读完《藏羚羊的跪拜》这篇__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使我不由感到心情十分沉重,既为母藏羚羊那份沉甸甸的爱,又为老猎人所丧失人性感到悲从心来。
《藏羚羊的跪拜》讲述了一位在西藏高原上,住着一位老猎人。
一天,当老猎人走出帐篷,忽然看到不远处有一只藏羚羊,他马上拿起枪,瞄准猎物。
但藏羚羊并没有逃跑,而是跪在了地上,两行泪水流了出来。
但老猎人并没有放走它,而是打死了它。
之后才知道藏羚羊是在求自己放孩子一条生路啊!在这世上母爱是多么伟大呀!无论是人类或动物都拥有这种情感。
当我们失败时母亲会给予我们勇气;当我们有危险时母亲会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保护我们。
可文中的猎人呢?他在藏羚羊跪拜只时,虽然有瞬间的犹豫,但仍然残酷地杀害了那只藏羚羊,他的善良在哪?他的人性在哪?相反,那只藏羚羊在声死之时所表现的对孩子的爱,对声的态度,使他放弃了宝贵的尊严,给要取它性命的“人”跪下了,这比起猎人的残忍,我到底该说是兽伟大,还是人伟大?这使我又想到了一篇__在一次火灾中人们都跑到了顶楼有人示范往下跳因为下面已经有人拉起了安全网在众多人跳下来都获得了生命的时候最后的一个女人准备的姿势却怎么也不对下面的人着急极了都在下面一次次示范着最后女人跳下来了却是直直的头朝下冲下来当她落到安全网上的一刹那她语气微弱地说:“我肚子里还有孩子他已经八个月了我没有让肚子先着地他可能还有生的希望。
”说完就晕了过去嘴角满是鲜血这是怎样的感情啊!想来读过的人都不用说的太明白已经被感动了吧。
文中的母藏羚羊奋勇保护自己的孩子。
当我们去细细品味母爱时——难道她不是平凡而伟大的吗?《藏羚羊的跪拜》读后感2前几天,我读了一篇__,名叫《藏羚羊的跪拜》。
读完,我忍不住哭了。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高原上有一个猎人,他每天都要猎杀藏羚羊。
有一天,他瞄准了一只母羊,正要射击,却发现那只母羊朝他跪了下来!他不由得一惊,但还是扣下了扳机。
藏羚羊的保护现状研究水保10-3 王海勇100214306 摘要:藏羚羊主要分布于中国青藏高原,是青藏高原动物区系的典型代表。
经过漫长的自然演替和发展,该物种种群曾达到相对稳定状态,且数量巨大。
但从80年代末开始,该物种遭受了从未有过的大规模盗猎,种群数量急剧下降。
关键词:藏羚羊保护现状高原精灵藏羚羊藏羚(Pantholops hodgsoni)英文名:Tibetan antelope中文别名:藏羚羊、长角羊分类:偶蹄目、牛科、藏羚属形态特征:肩高:80—85厘米(雄) 70—75厘米(雌)体重:35—40公斤(雄) 24—28公斤(雌)毛色:雄羊黄褐色到灰色,腹部白色,额面和四条腿有醒目黑斑记,雌羊纯黄,腹部白色。
角长:成年雄性50—60厘米(雌性无角)生物学特征:寿命:一般不超过8岁习性:集成十几到上千只不等的种群,生活在海拔4300米到5100米(最低3250米,最高55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上。
夏季雌性沿固定路线向北迁徒,6—7月产仔之后返回越冬地与雄羊合群,11—12月交配。
有少数种群不迁徙。
分布:只限青藏高原,以羌塘为中心,南至拉萨以北,北至昆仑山,东至西藏昌都地区北部和青海西南部,西至中印边界,偶尔有少数由此流入印度境内拉达克。
藏羚羊的保护一、保护的目的1、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是在亿万年的进化中形成的稳定动态网络,藏羚羊为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在维持这个系统的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可替代的作用。
不同的生物类群起作用有不同,但共同的作用确使得这个物质、能量循环系统得以稳定、持续。
藏羚羊是羌塘生态系统中最为活跃的生物类群,与其他生物一起维持着许多生命系统。
在维护这些生态系统的物质及能量的动态平衡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羌塘自然条件极为严酷,不适于人类从事农牧业生产活动,但是藏羚羊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使这些本来对人类农牧业生产量甚微的荒漠地区,可生产出人类所需的高质量肉类、蛋白质等食品,以及皮革、绒毛和药材等轻工业和医药业的生产材料。
藏羚羊的围栏之困雪山下湖泊边耸着高傲的双角箭一般奔跑的精灵,电影《可可西里》中盗猎者枪口下哀伤的目光,青藏铁路上火车车窗外神秘的旅伴,哪幅画面是你记忆中的藏羚羊?哪个才是真实的藏羚羊?藏羚羊的过去和现在300万年前,成群结队的藏羚羊就在青藏高原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游荡生活。
作为青藏高原的特有种,藏羚羊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及新疆的部分地区,仅有极少量生活在印度拉达克地区。
藏羚羊大都生活在海拔4300至5000的高原,气候严酷,高寒缺氧,普通人在这种环境下正常行走都会气喘吁吁,藏羚羊却能以70多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奔跑如飞。
藏羚羊进化出的特殊的身体结构和生理机能使得它们完美地适应了当地环境,并成为青藏高原的关键物种之一,对生态系统的健康平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仅100多年前,仍有百万以上的藏羚羊在这里生存繁衍,如上古神兽守护着这片神奇的土地。
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起,国际市场上流行的披肩“沙图什”给藏羚羊带来了毁灭性的伤害,“沙图什”的原料是最轻盈柔软的藏羚羊羊绒,来自盗猎者对藏羚羊的直接屠杀,这种需求导致短短十几年间,藏羚羊的数量骤降至八万只以下。
幸而国家及时采取了保护措施,将藏羚羊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严禁猎杀及贸易,并相继建立了羌塘保护区和可可西里保护区。
目前,盗猎得到了有效遏制,藏羚羊数量已开始稳步上升。
羌塘草原南起冈底斯山脉和念青唐古拉山脉,北至昆仑山及阿尔金山,世界上藏羚羊种群数量的70%保存在这片区域,因此,羌塘对于藏羚羊至关重要。
由于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藏羚羊得到了较好的保护。
但新的危机正向藏羚羊靠近,这包括羌塘草原道路、城镇的扩张,人口、家畜的持续增长等,其中,草场围栏的蔓延就是突出的威胁之一。
羌塘草原的围栏建设草场围栏,由铁丝编织而成,高度约1.1-1.3米,底部至地面,最上端有一圈刺铁丝,主要用于管理草场和家畜。
草场围栏在羌塘草原的大规模建设始于2004年,缘于国家的草场承包到户政策和退牧还草项目。
草场承包到户政策将天然草场划分到户,使得原本为家畜和野生动物共有的草地被私有,政府鼓励并出资支持牧民修建围栏圈住自家草场。
退牧还草是由农业部推行的意在保护草原生态的项目,主要通过禁牧、休牧、轮牧等措施来避免草原过度放牧,而采取的主要手段也是建设围栏。
因此,如今草场围栏已经遍布羌塘所有有人居住的草场,包括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甚至侵入到保护区核心区。
目前,围栏建设在羌塘草原仍在大力推进。
以位于羌塘保护区内的双湖县嘎措乡为例,至2013年底,已建围栏230千米,今年仍有60千米的围栏在建。
纵横交错的“屏障”羌塘草原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围栏,让藏羚羊及藏野驴藏原羚等其他有蹄类望而却步,成了这些高原赛跑能手们的巨大“屏障”。
围栏短则几公里,更有不少长达十几公里,对藏羚羊等有蹄类造成的影响不可忽视。
首先,最表面的影响是直接伤害。
围栏与周围环境的对比度不高,不易发现,尤其对于高速奔跑的动物而言更是隐藏的杀手。
藏羚羊藏野驴等不慎撞上围栏后通常会被铁丝网缠住难以脱身,饥渴力竭致死或被捕食者捕食,围栏上及附近不难发现它们的尸体或残骸。
其次,围栏大都建在水草条件最好的区域,这不仅直接侵占了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更有可能切断了它们的水路、草路,大大减少了食物资源。
更严重的是,围栏可能加剧了生境破碎化程度,从而使得本就受道路村落以及牧业生产干扰的生境更加支离破碎。
这将可能导致种群隔离、基因交流受阻等更深入的影响,从而造成难以预测的灾难性后果。
藏羚羊很可能会是这场危机中最大的受害者。
与藏野驴、藏原羚、野牦牛等同样生活在羌塘的有蹄类不同,藏羚羊有着独特的迁徙生活史,它们的产仔迁徙是羌塘大地上最壮观最动人的盛典,一项延续了上百万年的仪式。
每年5-6月份,雌性藏羚羊跋涉几百至上千公里奔赴北方的产仔地,而后,7-8月份藏羚羊妈妈将带着新生的小羊回到出发的家园。
经过多年的进化,它们几乎遵循着固定的迁徙路线,重复着一代又一代的足迹。
这些长长的生命之路并不顺利,恶劣的天气、天敌的觊觎、可能的食物短缺、体能的损耗等都是对藏羚羊妈妈和小羊的生死考验,如今,围栏的阻隔很可能使得本就艰辛的迁徙雪上加霜。
已有研究表明,对部分迁徙性有蹄类来说,迁徙行为的瓦解会造成整个种群数量的骤降,如东非和南非的角马、狷羚就经历了迁徙瓦解后8-20年间种群数量下降70-95%的惨剧,斑马甚至经历了区域性灭绝,而造成迁徙瓦解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围栏的阻隔。
在羌塘,部分围栏恰好建在了藏羚羊的迁徙之路上,我们了解到有迁徙藏羚羊被围栏围困而找不到出路的事件,甚至听过一小群藏羚羊被围栏阻隔来不及北上只能就地产仔的事情。
尽管目前还没有关于迁徙行为对藏羚羊种群数量影响的科学研究,但随着围栏建造范围的进一步扩张,藏羚羊的迁徙可能遭受严重的破坏,到那时,也许一切都晚了,谁知道藏羚羊会不会经历角马狷羚们的悲剧呢?自由奔跑或沦为“笼中兽”目前,羌塘的藏羚羊种群仍在稳步的恢复当中。
但藏羚羊栖息地范围内人口与家畜的迅速增长、牧场不断北移,已经导致家畜与野生动物对草场资源竞争的激化,再加上不断增加的围栏阻隔,藏羚羊的生存空间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
幸运的是,藏羚羊保护一直受到相关政府部门、民间生物保护组织和公众的支持。
围栏对野生动物的威胁问题也开始得到更广泛的关注。
在西藏,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其他藏羚羊分布区的保护工作者们近年来一直寻求解决围栏威胁的途径。
不仅藏羚羊,国内的普氏原羚、鹅喉羚、蒙古原羚也都受到围栏的威胁,解决围栏对野生动物的威胁问题正在被探寻实施。
同样,与这些野生动物世代相邻的当地牧民也在以他们的方式保护着野生动物。
在羌塘,部分围栏上每隔一两米挂着一件旧衣服,那是牧民避免野生动物看不到围栏而意外剐死剐伤的方法,若有藏羚羊不慎进入围栏被困,牧民也都会想办法帮助它们重获自由。
不管是来自政府的、民间的抑或个人的努力,这些都是藏羚羊保护的希望所在。
有一首藏族歌曲是这样唱的:过往的风儿,你从哪里来我是小卓玛,请你听我说有没有见过我的藏羚羊它去那山那边再也没有回来见了请告诉它,小卓玛在等你回家……希望小卓玛和她的子子孙孙都能在她们的家园上看到自由奔跑的藏羚羊。
羌塘草原三剑客之:藏羚羊羌塘草原三剑客中,藏羚羊身材最娇小,名气却是最大的。
它没有野牦牛的神秘,也没有藏野驴的呆萌,但它灵巧的身影,让这片草原都变得更活跃了。
藏羚羊雄性头顶生出一对长直的角,角前部具棱状突起,雌性无角,长着一副典型的羚羊外貌。
但是分类学家们完全不顾大家的视觉感受,把藏羚羊归到了羊亚科而不是羚亚科!理由是从基因的角度,它们和羊亚科的物种们关系更近。
所以后文中经常出现“母羊”“小羊”这类的字样,也显得那么合理和心安理得。
每年这个时候(11月中旬至12月中下旬)是藏羚羊的交配季节,可以说这是它们一年当中最盛大的节日。
有点像藏北牧民的赛马节一样,平时分散的藏羚羊盛装聚集到一起,尤其是那些雄性,各个黑白分明、精神抖擞,炫耀般出现在众多母羊面前。
它们炫耀的雄性魅力除了帅气潇洒的外貌,更重要的是强健的体魄和勇猛的格斗精神。
雄性藏羚羊打得昏天黑地之际,母羊们只是默默地躲在一边等着结果。
遇到旗鼓相当的对手时打斗会相当激烈,甚至带着惨烈的味道,受伤的情况时有发生,我们曾在冬季交配地见到过温热的、膘肥体壮的公羊尸体――肚皮被对手用角毫不留情地戳了一个洞。
不过多数情况下,藏羚羊会用高超的格斗技巧来避免死伤。
最后,只有少数最强壮的胜利者有机会与母羊组成短暂的家庭,报酬颇丰的是它们得到的家庭通常是“一群母羊”而不局限为“一只”。
在交配季节之外的时间,藏羚羊恪守着男女授受不亲的原则:雄性小羊在不到一岁的时候就离开母亲,和叔叔伯伯哥哥弟弟们过着“纯爷们儿的生活”;雌性小羊就好像上女校那样,始终跟随着雌性群体走南闯北,往返于较南方的交配地和更北方的产仔地,学习生育、迁徙等女性知识。
每年五、六月份,母藏羚羊带着快一岁的小母羊,从南部交配地出发,长途跋涉几百公里,来到位于羌塘北部无人区的传统产仔地。
一路上不断有其他母羊群体加入,最后汇成几千甚至上万只的大群,景象相当壮观。
当年七、八月份回来的时候,藏羚羊群里已经有很多新的小生命了。
这些小家伙似乎天生就会游泳,当母亲们淌着水过河的时候,它们可以跟着游到河对岸。
在夏季,这些河对任何越野车和有经验的当地向导来说,都是很头疼的事。
快一岁的小公羊不会参加这次旅行,当母亲们出发的时候,它们多数会加入成年雄性组成的群体,分散到其他地区活动。
有些雄性藏羚羊也会在夏季向北做短距离迁徙,一直等到冬季的交配季节,才重新与母羊群聚在一起。
在小公羊的角在还没长到足以战胜对手取得交配权的长度时,这样的集群对它们的主要意义是观摩和学习。
藏羚羊迁徙的特性使得它们广布于羌塘草原,在有草有淡水的地方总能看到它们。
不是所有的藏羚羊都有迁徙习性。
有些种群会在交配地附近产仔,这些没经历过迁徙的小羊长大后也不会迁徙。
迁徙种群中,也会不断出现一些在交配地产仔的个体,从而逐渐形成不迁徙的种群。
提到藏羚羊,很多人会想起可可西里。
伴随着上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的大规模盗猎,那里曾经发生过围绕藏羚羊盗猎与反盗猎的激烈斗争。
实际上包括西藏在内的整个羌塘区域的藏羚羊都遭受了这场浩劫,当年的“沙什图贸易”差点让这个美丽的物种在地球上消失。
1996年,乔治?夏勒博士、刘务林等联合进行羌塘大型哺乳动物调查后,给出的全世界藏羚羊数量估计值仅为6.5-7.25万只,而在一个世纪前的估计数量为100万只。
上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保护队伍的建立与保护力量的加强,这些年藏羚羊数量呈增长状态,至2005年西藏自治区林业厅公布仅西藏境内藏羚羊数量已恢复至10万只以上。
现在,盗猎并不是藏羚羊面临的最大威胁。
牧业的扩张、道路的修建,使得藏羚羊的栖息地在减少和破碎化。
在一些传统的交配地,由于近年来草场围栏的大量建设,藏羚羊的迁徙与活动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WCS和当地政府部门联合,正在积极地进行相关研究和探索,以期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
羌塘草原是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雪山因野牦牛的眼神而显得更加神秘,草地在藏野驴的欢腾中染上了喜感,湖泊伴着藏羚羊的活跃而散发出灵动。
“三剑客”不仅是羌塘草原哺育的孩子,这片草原如果缺少它们也将失去灵魂。
WCS致力于全球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并在西藏设立了中国西部办公室,我们将携手政府部门、科研院所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留住羌塘的灵魂,留住羌塘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