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 古建筑的保护教案与教学反思
- 格式:doc
- 大小:1.66 MB
- 文档页数:12
《古建筑的保护》教材分析本课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十三课的教学内容,属“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本课将本地区及附近市区的古建筑为课程资源,应用于美术课堂教学之中,体现了新课程背景下“地域文化进课堂”这一新的理念。
通过本课的教学,教师要引导帮助学生加深对家乡古建筑的了解,认识保护古建筑的意义,激发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本课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学生对城市建设开发与古建筑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建设与保护的问题对学生来讲有相当的难度,还需要老师正确的引导,使学生从多方面感受保护古建筑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本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课标”目的在于通过[综合·探索]了解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以及社会的综合,以个人或集体的形式参与美术活动,在活动中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在愉悦的活动中使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主动探究精神与创造精神得到发展。
在六年级上册第五课《风景写生》中学生们已初步接触,感知建筑艺术。
建筑是凝聚的历史乐章,与地区的文化紧密相联,《古建筑的保护》这一节课就是让学生进一步探索,了解本土古建筑瑰宝。
通过本课的教学,引导帮助学生加深对家乡古建筑的了解,认识保护古建筑的意义,激发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学习领域:综合·探索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文化遗产,知道文物古迹的价值,树立保护身边古建筑的意识。
2、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形成探究社会问题的意识;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热爱民族建筑艺术的自豪感,形成多元化的价值观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热爱故乡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古建筑,全面认识古建筑的价值,整理本地区古建筑资料。
教学难点:思考、探讨古建筑保护措施,绘制古建筑。
教学准备:师:多媒体、课件、古建筑模型、图片文字资料、制作材料、绘画工具材料。
生:搜集到的古建筑图文资料、各种制作材料、绘画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直接导入:同学们,我们经常在古装剧中看到金碧辉煌的宫殿,风景秀美的腹地别院。
古建筑的保护美术教学反思摘要:一、引言二、古建筑保护的现状与问题三、美术教学在古建筑保护中的作用四、美术教学反思及改进措施五、结论正文:古建筑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们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然而,在现代社会,古建筑的保护面临着诸多挑战。
近年来,我国在古建筑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许多问题。
因此,如何在新时代更好地保护古建筑,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了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美术教学在古建筑保护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古建筑的绘制、摄影、雕刻等艺术手法,可以将古建筑的美感和文化内涵展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美术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文化素养,使他们更加关注和珍视古建筑。
然而,在目前的美术教学中,关于古建筑保护的内容较为有限,亟待改进。
首先,在美术教学中,应加强古建筑保护意识的培养。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古建筑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文化价值等,使他们在欣赏古建筑之美时,更加关注其保护与传承。
其次,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古建筑保护的兴趣。
通过实地考察、分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手段,让学生亲身体验古建筑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对古建筑保护的热情。
再次,将现代科技融入美术教学,提高古建筑保护水平。
例如,利用数字技术、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深入了解古建筑的结构、工艺等,提高他们的保护技能。
最后,加强校际合作与交流,促进古建筑保护经验的传播。
学校可以与古建筑保护机构、专家学者等进行合作,共同开展课题研究,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培养他们的古建筑保护能力。
总之,美术教学在古建筑保护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通过反思现有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具有古建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优秀人才,有助于推动古建筑保护事业的发展。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3课古建筑的保护》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第13课古建筑的保护》是六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古建筑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古建筑的价值,培养学生对古建筑保护的意识。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文字,向学生展示了我国古建筑的魅力,以及保护古建筑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心。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但古建筑的专业知识较为抽象,学生对其了解有限,因此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步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古建筑的基本知识,知道古建筑在我国历史、文化、艺术方面的价值。
2.培养学生对古建筑的审美情趣,提高保护古建筑的意识。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能力,提高合作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古建筑的基本知识,知道古建筑的价值。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建筑的保护意义,提高保护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古建筑的世界,激发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观察和思考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古建筑相关知识资料。
3.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a.展示一些古建筑图片,让学生自由发表对这些建筑的看法。
b.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保护古建筑?古建筑有什么价值?2.呈现(10分钟)a.向学生介绍古建筑的基本知识,如古建筑的定义、分类、特点等。
b.通过视频或图片,展示古建筑在我国历史、文化、艺术方面的价值。
3.操练(10分钟)a.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古建筑?并列出保护措施。
b.各小组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其他同学可对其进行评价、补充。
4.巩固(5分钟)a.针对古建筑保护的知识,进行随堂测验。
b.学生互相批改,教师讲解答案。
第13课古建筑的保护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建筑的风格特点及保护古建筑的意义。
2、增强对传承民族文化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中国古建筑的风格特点及保护古建筑的意义。
2、了解中国古建筑的风格特点及保护古建筑的意义。
【教学方法】
欣赏、讲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导
老师准备所在地古建筑和中国古代优秀建筑的文字、图片等资料,以及示范操作的各种绘画、制作工具材料。
学生准备铅笔、颜料、彩色水笔、彩色纸、造型泥及其他各种绘画、制作工具材料。
(二)发展阶段
动员、组织学生调查所在地的古建筑,收集有关的资料。
(三)小组讨论
欣赏当地及我国古代优秀建筑。
(四)欣赏评论
动员、组织学生调查所在地的古建筑,收集有关的资料。
指导学生用造型泥、纸板、废弃木材等制作古建筑模型。
(五)拓展欣赏
作业完成后布置在教室里,互相评价、欣赏。
【课堂练习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13课古建筑的保护 - 人教2011版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建筑的基本特征和历史价值;2.了解国家对古建筑的保护措施;3.能够通过绘画表现古建筑的外貌和特征。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古建筑的历史价值和保护意义;2.学会通过绘画表现古建筑的特征和风韵。
三、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1. 古建筑的学习(10分钟)了解古建筑的基本特征和历史价值,引导学生欣赏和感受古建筑的风采。
2. 古建筑的保护(10分钟)介绍中国古建筑的保护措施,强调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古建筑文化遗产。
3. 观察古建筑外貌(20分钟)在校园附近或教室里,引导学生观察当地的古建筑,了解古建筑外貌特征。
4. 绘画古建筑(40分钟)根据观察和学习,让学生用铅笔或彩色笔画出自己感兴趣的古建筑,体现其独特的历史风貌。
5. 作品展示和讲解(20分钟)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进行讲解,交流学习经验和感受。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以PPT形式讲解古建筑的保护和学习;2.实地观察,引导学生在校园附近或自己的住区观察古建筑;3.绘画法,让学生通过绘画表现自己对古建筑的看法和感受。
五、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对古建筑的认识和理解;2.评价学生绘画作品的准确性和表现力;3.课堂讲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古建筑的基本特征和历史价值,以及国家对古建筑的保护措施,培养他们爱护古建筑文化遗产的意识。
同时,通过实地观察和绘画,可以让学生深入体验古建筑的魅力和历史幽韵,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学生的互动和参与,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成长。
第13课古建筑的保护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建筑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培养学生对古建筑保护的意识。
2. 通过学习古建筑的保护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古建筑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2. 古建筑的保护方法3. 古建筑保护的实践活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古建筑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古建筑的保护方法。
2. 教学难点:古建筑保护的实践活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向学生介绍古建筑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
b. 引导学生思考古建筑保护的重要性。
2. 讲解古建筑的保护方法a. 介绍古建筑保护的法律法规。
b. 讲解古建筑保护的技术措施,如加固、修复、防水等。
c. 分析古建筑保护的成功案例,如故宫、长城等。
3. 古建筑保护的实践活动a.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古建筑进行实地考察。
b. 学生通过拍照、绘画等方式记录古建筑现状。
c.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为古建筑制定保护方案。
d. 各小组汇报保护方案,全班同学共同讨论、评选最佳方案。
4. 总结与反思a. 学生总结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
b. 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强调古建筑保护的重要性。
c.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古建筑保护的作文。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古建筑保护的认知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团队协作、创新思维等。
3. 学生撰写作文的质量。
六、教学资源1. 古建筑保护的法律法规、技术资料。
2. 古建筑保护的案例资料。
3. 实地考察的古建筑。
七、教学时间1课时八、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 注重教学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九、课后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古建筑保护的作文。
2. 收集更多关于古建筑保护的法律法规、技术资料。
标题:人教版六年级美术教案- 古建筑的保护一、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古建筑的特点和历史价值2.明白保护古建筑的重要性和方法3.培养学生对古建筑的欣赏和保护意识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我国古建筑的特点和历史价值难点:明白保护古建筑的重要性和方法三、教学内容1.我国古建筑的特点和历史价值在山水之间,历史长河中,我国留下了许多古建筑,这些古建筑有着独特的风格和历史价值。
如北京的故宫、西安的古城墙、承德的避暑山庄等等。
古建筑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2.保护古建筑的重要性和方法古建筑的保护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保护古建筑:(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大众对古建筑保护的意识,使更多的人了解古建筑的重要性。
(2)加强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的古建筑保护法规和制度,加强对古建筑的保护管理。
(3)加强维护修复,定期维护古建筑,及时修复古建筑的损坏部分,延长古建筑的使用寿命。
四、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工具,向学生展示我国古建筑的特点和历史价值,引导学生了解古建筑的重要性和方法。
2.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对古建筑的保护方法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保护意识和创造力。
3.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前往当地的古建筑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古建筑的魅力和历史价值,激发学生的保护情感。
五、教学流程1.导入环节: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工具,向学生展示我国古建筑的特点和历史价值,激发学生对古建筑的兴趣。
2.讲解重点:向学生讲解我国古建筑的特点和历史价值,使学生了解古建筑的重要性。
3.讨论环节:组织学生对古建筑的保护方法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保护意识和创造力。
4.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前往当地的古建筑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古建筑的魅力和历史价值,激发学生的保护情感。
5.总结归纳: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调古建筑的保护重要性和方法。
《古建筑的保护》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建筑的风格特点及保护古建筑的意义。
2、增强对传乘民族文化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欣赏,让学生了解这些伟大的古建筑物是祖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技术的结晶,从而认识到,爱我中华,保护好国宝是我们新一代神圣的职责。
难点:通过考察,调查,史学声进一步认识到我国古代建筑的文化特色,从而提高认识美丑的能力,潜移默化地爱护文物的道德教育。
课前准备:(教师)课件,古代建筑资料。
(学生)收集古代建筑的图片,资料,绘画用品。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古建筑的保护》,作启发性谈话。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我国的建筑,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在东方乃至世界享有盛誉。
今天介绍的我国古代建筑均具有代表性和历史意义,是人类建筑宝库中的瑰宝,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如中国的万里长城与埃及的金字塔称得上是世界的奇迹。
还有北京的故宫,是世界上现存最雄伟,最古老的宫殿建筑;西藏的布达拉宫,是世界上现存海拔最高,保存最好,历史最悠久的宗教建筑……”(二)请同学谈谈见到古建筑时的心情,描述见到的古建筑的外貌等等。
(三)教师谈谈自己见过的古建筑,谈谈身临其境的感受,(如青岛崂山瀑布;曲埠孔府,孔庙;泰山绝顶;海南南山等等。
)(四)根据部分古建筑的文化内涵和特定的历史背景,教师作适当的介绍和讲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破坏,偷盗,价值)(五)弄清古建筑与仿古建筑不同的概念:古建筑:是前人保存下来的遗产,是国宝。
仿古建筑:是现代人按古人建筑的模样新做的,不是文物。
中国的古建筑一般都由石,砖,木构成,特别是木结构的建筑常因战争,火灾等人为因素和自然灾害的破坏,原貌很难保存。
但宁波的保国寺历千载而完好如初,它是江南至今保存最好的一座北宋木结构殿堂。
其建筑奇特雄伟,令人神往。
保国寺由此成为我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六)简介部分古建筑:万里长城嘉峪关布达拉宫北京故宫太和殿颐和园。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3课古建筑的保护人教版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建筑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2. 使学生掌握古建筑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古建筑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精神。
教学内容1. 古建筑的定义和分类2. 古建筑的价值和意义3. 古建筑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4. 古建筑保护的方法和措施5. 古建筑保护的案例和经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古建筑的价值和保护方法2. 教学难点:古建筑保护的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图片、视频等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古建筑的魅力,引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讲解古建筑的定义、分类、价值和保护意义,让学生了解古建筑的重要性和保护的必要性。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保护古建筑的方案,并进行实践操作。
4. 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评价和总结。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古建筑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板书设计1. 古建筑的保护2. 副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3课3. 内容:古建筑的定义、分类、价值、保护意义、保护方法、实践操作等。
作业设计1. 让学生选择一个古建筑,进行实地考察,并写出考察报告。
2. 让学生设计一个古建筑保护的宣传海报,并展示给大家。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践,让学生了解了古建筑的价值和保护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让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精神,让学生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方案。
在作业设计上,要注重实践性和创新性,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古建筑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古建筑保护的方法和措施古建筑保护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它涉及到历史、文化、科技、法律等多个领域。
《古建筑的保护》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欣赏、了解古建筑的特点与风格,2、临摹古建筑,懂得爱护古建筑。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欣赏了解古建筑,懂得爱护古建筑。
2、要求学生,注意合理构图,注意虚实的处理和色彩搭配。
教学难点:能比较准确地画出古建筑的外形,并能向老师和同学介绍作品。
教学准备: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2、课题导入: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保存下来的古建筑是祖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技术的结晶,它博大精深,装点着我们祖国的河山,有些已被纳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爱我中华,珍惜、爱护、保护好古建筑,我们新一代神圣的职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爱护古建筑,板书课题。
3、欣赏:师:请看大屏幕:这是什么古建筑?生:这是万里长城,它雄伟壮观,蜿蜒盘旋在山上,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高超的建筑技艺,是我国人民的骄傲。
师:这又是那里呢?生:这是北京的太和门广场,它很气魄。
师:请继续看屏幕这是什么古建筑呢?生:这屏幕上是北京颐和园万寿山佛香阁,它的色彩和装饰花卉图案很美丽。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山上的古建筑?生:我知道这是武当上古代建筑群,世界闻名。
师:这又是什么古代建筑呢?生:这是宗教建筑,布达拉宫。
师:大家知道的知识很多啊,这照片是哪里呢?生:这是山西的应县木塔,它是我国保存最完好的木塔。
塔里有18尊罗汉塑像,个个心底都是很善良的。
师:课本中介绍的是哪里的古建筑?生:是江南水乡西塘镇的民居,西塘镇有千米廊棚独具特色。
师:大家的知道的真不少,我们这里有古建筑吗?........师:你们知道的可真不少,师:家乡的古建筑有的损坏很厉害,同学们有什么建议吗?生:我建议:修旧如旧,保持古代建筑的风貌,如同函古关的重修一样。
成为旅游胜地。
师:你说的真好,你能总结出古代建筑的风格特点吗?生:造型优美,对称,渐变,顶有脊,檐翘等。
生:结构科学,斗拱,柱梁,不用钉子,稳固。
生:极尽装饰,檐,雕梁,画栋,窗饰等。
师:真不错,你的这些知识是从哪得到的?生:上网查找的。
建筑。
导出课题——《古建筑的保护》
上课,师生问好
揭示课题——《中国古代建筑欣赏》,作启发性谈话。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
“我国的建筑,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在东方乃至世界享有盛誉.今天介绍的我国古代建筑均具有代表性和历史意义,是人类建筑宝库中的瑰宝,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
“如中国的万里长城与埃及的金字塔称得上是世界的奇迹.还有北京的故宫,是世界上现存最雄伟,最古老的宫殿建筑;西藏的布达拉宫,是世界上现存海拔最高,保存最好,历史最悠久的宗教建筑……”
二、欣赏感知
1、欣赏中国古代建筑视频或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