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艺术
- 格式:doc
- 大小:68.00 KB
- 文档页数:11
浅谈敦煌学中的敦煌艺术敦煌学是中国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而敦煌艺术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敦煌艺术是指在甘肃省敦煌莫高窟内发现的各种文物、壁画和雕塑等艺术品,它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珍贵遗产,也是中国古代艺术和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敦煌艺术的研究与传承,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艺术和文化,而且还可以为当代艺术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浅谈敦煌学中的敦煌艺术。
敦煌艺术的历史意义。
敦煌莫高窟始建于公元366年,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历代文化、历史和宗教等因素的交融与碰撞,使得敦煌艺术呈现出了丰富多彩的风貌。
其间不仅有佛教文化的深刻影响,还有中原文化、西域文化、丝绸之路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融与融合。
敦煌艺术在中国艺术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瑰宝,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绘画史、彩塑史以及宗教文化史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敦煌艺术的艺术特点。
敦煌艺术以其绚丽多彩的壁画和精美的石窟雕塑而著称,这些艺术品在艺术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上都具有独特的特点。
在绘画方面,敦煌壁画以其形态逼真、色彩浓烈、线条流畅和内容丰富而闻名于世,尤其以《卢舍那大士报应图》、《无量壽佛图》、《胡僧图》等著名,这些壁画作品在描绘造型、表现构图和表现技法上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
在雕塑方面,敦煌石窟雕塑也是极具特色的,它不仅继承了中原石窟雕塑的传统,而且吸收了西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敦煌艺术的价值与意义。
敦煌艺术不仅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世界艺术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也是东方文化的重要符号。
在近代以来,随着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敦煌艺术也得到了更加广泛的认可和赞誉,成为了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一张重要名片。
敦煌艺术还对当代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的艺术风格、表现形式和创作理念都对当代艺术家具有启示作用,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
浅谈敦煌学中的敦煌艺术敦煌学是研究中国甘肃敦煌莫高窟艺术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到艺术、历史、宗教等多个领域,是中国研究古代艺术和历史的重要学科之一。
而在敦煌学中,敦煌艺术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敦煌艺术是中国古代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它不仅是中国宗教艺术的珍贵遗产,更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
在敦煌学中,对敦煌艺术的研究涵盖了艺术风格、题材内容、宗教意义等多个方面,而对于敦煌艺术的探讨也为我们了解古代中国的艺术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敦煌艺术的特点之一就是它的多样性。
敦煌莫高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地,共有洞窟735个,壁画四十五万平方英尺,雕像壁龛散布其间,有一万多尊。
其中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保存现成最多的有精美绝伦的艺术千余平方米,草书题记遍历其间。
这些壁画和雕像不仅在数量上令人惊叹,更重要的是它们的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之丰富多样。
在敦煌艺术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朝代的艺术风格,不同主题的表现方式,从而了解到古代中国丰富多彩的艺术面貌。
敦煌艺术的多样性也反映了古代中国的文化交融和创新能力,它为我们了解古代中国的文化传承和创造力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除了多样性,敦煌艺术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它的宗教意义。
敦煌莫高窟壁画雕刻宗教题材的多达90%以上,形象栩栩如生,神彩奕奕。
它们有着深刻的宗教内涵和强烈的宗教氛围,所表现的宗教题材内容也极为丰富。
其中既有释迦牟尼的佛陀传说,又有如阿难之歌、目犍连会食、舍利弗陀等,如女真不空般,甚至有妙音尊者淡汉骨俱。
这些题材内容涵盖了佛教教义、佛教经典、佛教传说等多个方面,表现了古代中国的佛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敦煌艺术所表现的宗教意义不仅反映了古代中国的宗教生活和宗教情感,更重要的是它为我们了解古代中国的宗教文化和思想观念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在敦煌学中,对敦煌艺术的研究也包括了艺术风格、题材内容、宗教意义以外的更多方面。
比如对于敦煌艺术的艺术技法、色彩运用、形象表现等方面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中国的绘画技艺和艺术审美,更重要的是它为我们再现古代中国的艺术风貌和美学情趣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敦煌艺术敦煌艺术是中国古代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闻名于世。
敦煌位于中国甘肃省酒泉市,是一座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敦煌艺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4世纪,当时敦煌是西北地区一个重要的宗教文化中心。
在这一时期,佛教的传播给了敦煌艺术以极大的影响,敦煌成为了一座佛教壁画的重要创作和保存中心。
敦煌的艺术家们通过绘制壁画、雕塑和书法等形式,将佛教教义融入艺术创作之中,为后世留下了众多珍贵的艺术遗产。
敦煌艺术最为人所称道的是其壁画。
敦煌壁画以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特点而受到广泛的赞誉。
这些壁画描绘了佛教故事和经典的场景,展现了佛教思想的精髓和寓意。
壁画的色彩鲜艳而细腻,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给人以视觉和精神上的享受。
这些壁画被誉为中国古代艺术史上的瑰宝,也是人们了解和研究佛教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除了壁画,敦煌的艺术家还创作了许多雕塑作品。
这些雕塑以佛教形象为主题,包括佛像、菩萨像和护法神像等。
这些作品以其精湛的雕刻技艺和独特的审美风格而备受赞赏。
雕塑作品的制作材料多样,包括石材、木材和泥土等,每一件作品都展现了艺术家的极高造诣和才华。
敦煌艺术还以其卓越的书法艺术而闻名。
书法是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敦煌的书法家们通过创作和练习,形成了独特的书法风格。
这些书法作品以其流畅的笔画和优雅的布局而赢得了广泛的赞誉,被誉为中国书法艺术中的经典之作。
除了壁画、雕塑和书法,敦煌艺术还以其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而闻名。
音乐、舞蹈、戏剧等各种表演形式在敦煌得到充分的发展,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这些艺术表演不仅是艺术家们的创作成果,也是当时社会生活和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敦煌艺术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发展历程中的多元文化融合。
敦煌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吸引了来自中亚、西域和汉地的各种文化影响。
这些文化的融合和交流使敦煌艺术呈现出独特的风貌,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传递出丰富的文化内涵。
敦煌艺术鉴赏知识点总结首先,敦煌艺术的时代背景对于鉴赏者来说非常重要。
敦煌莫高窟始建于公元366年,兴盛于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时期,对艺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这一时期,佛教在中国得到了迅速的传播和发展,成为了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的主要内容之一。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敦煌艺术便融合了当时的社会氛围、文化特点和宗教信仰,展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风貌和内涵。
因此,鉴赏敦煌艺术时,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全面了解作品所呈现的意义和价值。
其次,敦煌艺术的具体形式和内容也是鉴赏者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
在敦煌莫高窟中,壁画、彩塑和文物是最为集中和突出的艺术形式,它们通过图案、色彩、构图等方面的表现手法,展现了古代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技巧。
壁画是敦煌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通过对人物、景物、建筑等方面的描绘,展现了当时社会生活、宗教活动、文化传统等多方面的内容。
在敦煌壁画中,人物画是最为突出和动人的表现形式,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中国古代人的风采和内心世界。
彩塑是敦煌艺术中的另一种重要形式,它通过对佛像、菩萨和神兽等形象的雕塑,展现了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精湛水平和工艺技巧。
此外,敦煌文物也是艺术鉴赏的重要方面,它们通过对书法、绘画、雕刻和工艺等方面的表现,展现了古代中国人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因此,鉴赏敦煌艺术时,要全面把握作品的形式和内容,深刻了解其艺术特点和内在意义。
最后,敦煌艺术的意义和价值是鉴赏者需要深刻认识和体会的重要内容。
敦煌艺术不仅展现了古代中国人的艺术风貌和文化内涵,还体现了佛教艺术的特点和人文关怀,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首先,敦煌艺术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它通过对壁画、彩塑和文物等方面的呈现,展现了中国古代绘画、雕塑和书法艺术的高超造诣,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和审美价值。
其次,敦煌艺术是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和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通过对当时社会风貌、宗教活动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展现,为人们了解古代中国的社会历史和文化风貌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和参考。
古代敦煌文化的艺术特点与历史价值敦煌文化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示了当时中国北方地区文化的繁荣和独特性。
敦煌文化的历史悠久,可追溯至公元前5世纪,它是中国西部河西走廊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敦煌文化最著名的表现形式是敦煌壁画和敦煌文献,这些珍贵的文物展现了敦煌文化的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
一、敦煌壁画的艺术特点敦煌壁画是敦煌文化的代表作之一,是敦煌石窟中最重要的艺术遗产。
敦煌壁画以精湛的绘画技法、丰富的色彩、独特的造型和热情饱满的艺术表现形式著称于世。
首先,敦煌壁画的画面设计非常独特。
绘画中人物的姿态、面部表情、衣袂飘荡等都十分生动,相互之间的布局色调和谐,形成了完美的画面。
例如《佛授记经图》中的佛陀形象,慈祥圣洁,体现了佛教圣贤的形象。
其次,敦煌壁画色彩斑斓,鲜艳夺目。
绘画中运用了大量的颜料,充分展示了大唐时期的鲜明色彩特征。
例如《九色鹿》的色彩浓郁,匀称且和谐,呈现了敦煌民间生活的丰富和多彩。
此外,敦煌壁画的绘画技法十分独特。
绘画中的人物形象,线条流畅,用笔自然,而阴影、透明和光滑的表现力则非常突出。
例如《琵琶行》的表现,女子高贵、典雅、端庄,在细节表现上更加精细,增强了绘画的立体感。
二、敦煌文献的历史价值敦煌文献是敦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书法、文学和历史的重要见证,对中西学术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首先,敦煌文献是中国历史上保存最为完整的文物之一,不仅涵盖了佛教、道教和历史文献等各个领域,还包括了中国历史上较早的科技文献,对中西方文化和学术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敦煌文献对世界文化交流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于敦煌文献的研究不仅对中国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许多国际学者在中国进行了文献考古的研究,对世界文化交流和东西方文化理解的深化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最后,敦煌文献在当代世界文化和学术交流中仍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敦煌文献的研究和保护越来越受到全球学者们的关注。
敦煌艺术名词解释敦煌艺术,那可是咱中华文化里一颗璀璨无比的明珠啊!你要是去了敦煌,就仿佛走进了一个艺术的超级大宝藏。
敦煌艺术包含的东西可多啦,像壁画、雕塑,那都是让人看一眼就忍不住惊叹的存在。
先说这壁画吧,那可真是墙上的“艺术宇宙”。
走进洞窟,就像走进了一个古代艺术家们创造的奇幻世界。
你看那壁画上的人物,一个个栩栩如生。
就好比是古代的画家们把现实里的人、神话里的神仙鬼怪,还有各种传说故事都一股脑儿地“搬”到了墙上。
这些壁画的色彩啊,绚烂得就像天边的彩霞。
历经了那么多年,虽然有些已经有了岁月的痕迹,但还是能看出当年那鲜艳的模样。
这就像是一位绝世美女,即使年华老去,可那份曾经的美丽和气质还在。
你说奇怪不奇怪,古代又没有咱们现在这么先进的颜料技术,可人家就是能调出那么漂亮的颜色,而且还能让颜色保存那么久。
这就好比是古代的工匠们有一双神奇的手,把普通的颜料变成了永恒的色彩魔法。
再说说敦煌的雕塑。
那些佛像啊,菩萨像啊,就像一个个从天上降临到人间的神灵。
他们的神态安详、慈悲,仿佛在默默地守护着这个洞窟,守护着每一个前来瞻仰的人。
这些雕塑可不是简单的石像啊,它们是有灵魂的。
你看那佛像的线条,流畅得就像山间流淌的清泉。
工匠们是怎么做到的呢?这就好比是厨师做菜,要把各种食材的味道调配得恰到好处,这些工匠也是把石头或者泥土,像食材一样,精心雕琢、塑造,最后就变成了这一尊尊令人敬仰的佛像。
敦煌艺术里的很多形象都有很深的寓意。
比如说那飞天的形象,她们在壁画里自由自在地飞舞着,就像天上的仙女在欢快地跳舞。
这飞天可不仅仅是为了好看啊,她们象征着自由、美好和超脱。
就像鸟儿渴望蓝天一样,古代的人们也渴望着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和升华,于是就创造出了飞天这个形象。
敦煌艺术也是一部历史书。
从这些壁画和雕塑里,我们能看到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化、社会风貌。
你看那壁画里的人物服饰,就像一个时装秀的历史长廊。
不同朝代的服饰风格都不一样,从这个小小的细节就能看出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审美观念。
敦煌艺术鉴赏As a person, we must have independent thoughts and personality.《敦煌艺术鉴赏》期末作业一、课程心得体会五次课即将结束了,我仔细的回忆总结了自己的收获,发现自己其实在学得一些零碎的知识外,也错过了很多有价值的精华。
自己最开始是抱着对“敦煌莫高窟”这个着名的旅游景点十分向往,想要详细了解一下这个名誉全国的石窟到底有什么吸引力的心态报选了这门课程,在通过了老师的几次课程的讲解后,我发现我之前所理解的石窟太过浅显,太过单薄,石窟不仅仅只有壮观和雄伟,更多的是彩绘和壁画、以及那些掩埋在历史的尘埃中,千年不变的墓群背后的种族文化、宗教文化、文化艺术等等。
敦煌有灿烂的古代文化艺术,他是一个文化艺术的宝库。
但我自己并不是很喜欢艺术欣赏,而更多的是喜欢宗教的一些文化,我很喜欢老师上课讲壁画、雕塑时提到佛教文化,释迦摩尼、东方药师、西方弥勒,骑着狮子的文殊菩萨,骑着白象的普贤菩萨,以及尸毗王当年的割肉喂鹰,萨埵太子舍身饲虎,佛教中的燃指供佛等等让我对佛教文化有了一个更加深入与真实的了解。
但说实话,自己也只是时不时的认真听老师讲这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因为对艺术欣赏没有喜爱,所以在上课的时候都会选择性的接收自己喜欢的东西。
我认为张新朋老师是十分优秀的大学老师,感觉您是一个博学多识的人,但一个优秀的老师仅仅具有丰富的阅历和知识是不够的,还要懂得如何将这些知识传授给自己的学生。
我觉得《敦煌艺术鉴赏》这门课作为通识课来说,老师您的讲课是十分生动与有趣的。
特别是讲到关于佛教文化知识的时候,你往往会给我们拓展,而不仅仅是局限于壁画、彩绘的艺术本身。
我原本以为敦煌艺术鉴赏仅仅是鉴赏这些壁画、彩绘、雕塑是多么的巧夺天工和绚丽多彩,古人是多么的具有艺术修养。
但听过老师的课以后,我发现并不是这么简单。
敦煌还有的是这些壁画和雕塑背后一个个生动有趣并且寓意颇深的故事带来的艺术魅力,一个精美的故事就是一个艺术的结晶。
摘要敦煌石窟是一种由建筑、雕塑、壁画结合为一体的立体艺术。
敦煌壁画画面人物的造型风格多样,有写实细腻的、有抽象的,东西文化在此交汇融合,逐步形成中国式的敦煌艺术。
所以敦煌壁画的内容很广泛,有尊象画、佛本生故事、佛传故事等。
东西文化在此交汇融合,逐步形成中国式的敦煌艺术。
【关键词】:敦煌石窟、美、佛教、宗教、飞天AbstractDunhuang Grottoes is a kind of art with architecture, sculpture, mural by as a whole. Dunhuang mural paintings style diversity, there are realistic and delicate, abstract.Eastern culture in this intersection fusion, gradually formed the Chinese Dunhuang art. So the Dunhuang frescoes in the content is very extensive, like painting, with a statue of Buddha jataka stories, Buddhist stories.Keywords: Dunhuang grottoes, beauty, Buddhism, religion, flying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目录 (3)1绪论 (4)1.1敦煌艺术总体概述 (4)2敦煌艺术盛行的原因 (5)3敦煌壁画的主要类别 (5)3 . 1 敦煌壁画的分类 (6)3 . 2 敦煌壁画造型特色 (7)3 . 3 敦煌壁画线条色彩 (8)3 . 4 敦煌壁画飞天的意义 (9)4 敦煌壁画对于现代艺术的意义与价值总结 (10)5参考文献 (10)1 绪论1.1 敦煌艺术的总体概述敦煌石窟是一种由建筑、雕塑、壁画结合为一体的立体艺术。
在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的唐朝,敦煌艺术有新的发展。
那时候,佛教非常兴盛。
,诞生了许多的佛传故事,敦煌的艺术带有宗教的色彩。
敦煌艺术在中国整个艺术史上的特点与价值,是在它的对象以人物为中心,是中国伟大的“艺术热情时代”,因为西域传来的宗教信仰的刺激及新技术的启发,中国艺人摆脱了传统礼教之理智束缚,驰骋他们的幻想,发挥他们的热力。
线条、色彩、形象,无一不飞动奔放,虎虎有生气。
“飞”是他们的精神理想,飞腾动荡是那时艺术境界的特征。
敦煌不论壁画还是石窟都内容丰富多彩,它和别的宗教艺术一样,是描写神的形象、神的活动、神与神的关系、神与人的关系以寄托人们善良的愿望,安抚人们心灵的艺术任何艺术都源于现实生活,任何艺术都有它的民族传统;因而它们的形式多出于共同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技巧,具有共同的民族风格。
2 敦煌艺术盛行的原因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
敦煌的那段历史也赫赫有名。
艺术离不开当时的环境,离不开当时的历史。
汉唐时期,敦煌丝绸之路的发展,奠定了敦煌艺术的基础。
历史是动荡不安的,有一时的和平,没有一世的和平。
因为当时敦煌的地理位置不安定,所以当时敦煌的艺术主题是和平与平安。
敦煌艺术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对后世的影响,作为中国的一种文明,敦煌壁画以佛经为依据,以现实生活为素材,经过万类由心的营构过程,创造了神人结合的形象和宗教美学幻想境界。
3敦煌壁画的主要类别敦煌壁画的艺术价值弥足珍贵,在结构布局、人物造型、线描勾勒、赋彩设色等方面系统地反映了各个时期的艺术风格及其传承演变、中西艺术交流融汇的历史面貌。
3 . 1 敦煌壁画的分类佛像画,作为宗教艺术来说,它是壁画的主要部分,其中包括各种佛像,各种菩萨,天龙八部。
仅莫高窟壁画中的说法图就有933幅,各种神态各异的佛像12208身。
经变画,利用绘画、文学等艺术形式,通俗易懂地表现深奥的佛教经典称之为“经变”。
用绘画的手法表现经典内容者叫“变相”,即经变画;用文字、讲唱手法表现者叫“变文”。
题材画,在北魏晚期的洞窟里,出现了具有道家思想的神话题材。
西魏249窟顶部,除中心画莲花藻井外,东西两面傻子王八王八节扬幡的方士开路,后有人首龙身的开明神兽随行。
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分布各壁。
飞廉振翅而风动,雷公挥臂转连鼓,霹电以铁钻砸石闪光,雨师喷雾而致雨。
供养人画像,就是信仰佛教出资建造石窟的人。
他们为了表示虔诚信佛,留名后世,在开窟造像时,在窟内画上自己和家族、亲眷和奴婢等人的肖像,这些肖像,称之为供养人画像。
装饰图案画丰富多彩的装饰图案画主要是用于石窟建筑装饰,也有桌围、冠服和器物装饰等。
装饰花纹随时代而异,千变万化,具有高超的绘画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
图案画主要有藻井图案、椽间图案、边饰图案等。
故事画了广泛吸引群众,大力宣传佛经佛法,必须把抽象、深奥的佛教经典史迹用通俗的简洁的、形象的形式灌输给群众,感召他们,使之笃信朝拜。
于是,在洞窟内绘制了大量的故事画,让群众在看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故事画内容丰富,情节动人,生活气息浓郁,具有诱人的魅力。
故事画主要可分为五类:1、佛传故事2、本生故事画3、因缘故事4、佛教历史故事画5、比喻故事画:山水画敦煌壁画中的山水画遍布石窟,内容丰富,形式多种多样。
大多与经变画、故事画融为一体,起陪衬作用。
有的是按照佛典中的山水,参照现实景物加上高超的想象力,描绘出“极乐世界”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的美丽自然风光;有的是以山水为主体的独立画幅。
壁画内容除以上七类外,还有建筑画、器物画、花鸟画、动物画等。
3 . 2 敦煌壁画造型特色敦煌壁画中有种灵形象(佛、菩萨等)和俗人形象(供作人和故事画中的人物之分.这两类形象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但又各具不同性质。
从造型上说.俗人形象富于生活气息,时代特点也表现得更鲜明;而神灵形象则变化较少,想象和夸张成分较多。
从衣冠服饰上说,俗人多为中原汉装,神灵则多保持异国衣冠;晕染法也不一样,画俗人多采用中原晕染法,神灵则多为西域凹凸法。
所有这些又都随着时代的不同而不断变化。
与造型密切相关的问题之一是变形。
敦煌壁画继承了传统绘画的变形手法,巧妙地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动物和植物形象。
时代不同,审美观点不同,变形的程度和方法也不一样。
早期变形程度较大,较多浪漫主义成分,形象的特征鲜明突出;隋唐以后,变形较少,立体感较强,写实性日益浓厚。
变形的方法大体有两种:一种是夸张变形一以人物原形进行合乎规律的变化,即拉长成加灾。
如北魏晚期或西魏时期的菩萨,大大增加了服、手指和颈项的长度,濒骨显露,用日之间的距离牧觅,嘴角上翘,形如花瓣;经过变形彻成为风流潇洒的“秀骨治像”。
金刚力士则多在横向夸张,加粗肢体,缩短脖项,头圆肚大,棱眉鼓眼,强调体魄的健硕和超人的力量。
这两种人物形象都是夸张的结果。
3 . 3 敦煌壁画线条色彩线条和色彩作为我国传统绘画的艺术语言,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和表现力,能够以简练的笔墨,塑造出个性鲜明和内心复杂的人物形象。
敦煌壁画全面地继承了这个传统,并适应创造新形象的需要而有所发展。
壁画的起稿线豪放自由,粗壮有力。
寥寥数笔土红线,一只撒野奔驰的野牛脱壁而出;笔力爽快的接线表现了一群猎仔争先恐后奔跑觅食的活泼神态;“篙山神送柱”一图里的人物和建筑部是不用朽子(木炭条),随手勾描的画稿,显然逸笔草革,却仍不失为一幅神采生动的白描。
在不经意的落笔起稿中,往往另有一种自然流露于笔墨间的天趣。
敦煌壁画的定形线是比较严谨的,早期的铁线描,秀劲流畅,用于表现潇洒清秀的人物,如西魏的诸天神灵和飞天,线描与形象的结合,堪称关五无暇。
唐代流行兰叶描,中锋探写,圆润、丰满、汗厚,外柔而内刚。
3 .4 敦煌壁画飞天的意义在著名壁画飞天中,形象的描绘了,人脱离了地心引力的飘逸的飞动旋律,身体上的主要衣饰不是贴体的衫褐,而是飘荡飞举缠绕着的带纹衣饰。
佛背的火焰似的圆光,足下的波浪似的莲座,联合着这许多带纹组成一幅广大的旋律,象征着宇宙节奏。
初入西域造型笨拙,西魏:讲究动态写意夸张,北周:放弃颜色突出线条,隋代:动感飞天多样背景,唐代:色彩饱和富丽堂皇,飞天进入另一个风格,线条进入了表现主导地位,色彩也达到了一个饱和艳丽的高度。
唐代飞天带子的长而卷动。
飞翔姿态十分优美,唐代后期的飞天,在动势和姿态上已没有前期时那种右发进取的精神和自由欢乐的情绪了。
有艺术造型上,衣饰已,由艳丽丰厚转为淡雅轻薄,人体已由丰满娇美变为清瘦朴实,神态已由激奋欢乐变为平静忧思。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画在中唐第158窟西壁大型《涅磐经变》图上方的几身飞天,这几身飞天围绕《涅磐经变》图上层的菩提树宝盖飞翔,有的捧着花盘,有的捧着璎珞,有的手擎香炉,有的吹奏羌笛,有的扬手散花,向佛陀供供养。
但神情平静,并无欢乐之感,在庄严穆的表情中透露出忧伤悲哀的神情,体现出了一种“天人共悲”的宗教境界,同时,也反映出唐代后期国力衰败、国人忧思和当时吐蕃族统治敦煌地区时官司民向神佛乞愿回归大唐的情绪。
这几身悄天中,位于宝盖北侧一身,姿态神情表现最为传神。
其飞行姿态,昂首挺胸,手捧璎珞,双腿后扬,围绕宝盖,由上而下,轻轻飘落,背上长带飞舞,胸下彩去飘旋。
衣饰淡雅,肉体仅用线描,眉目清秀,神情庄严,略带忧思。
飞行姿态已无唐代前期那样激奋轻盈,显得有些沉重。
敦煌飞天的风格特征是不长翅膀,不生羽毛,借助云彩而不依靠云彩,而是凭借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凌空翱翔。
千姿百态,千变万化。
这是在本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合了外来飞天艺术的成就,发展创作出来的敦煌飞天形象。
飞天在洞窟内只起陪衬作用,不占主体地位。
4 敦煌壁画对于现代艺术的意义与价值总结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所分析出对敦煌艺术价值的概述:1、中国艺术的三个方向与境界,而敦煌艺术是第三个方向,有丰富的宗教含义。
2、在敦煌的雕刻之外,更热闹、更动人、更绚丽的是彩色的壁画。
3、“艺术热情的时代”受到西域文化的启发,艺术家发挥他们的创作热情,脱离了宗教礼数的束缚,线条、色彩、形象无不飞动奔腾,飞是他们的精神理想。
4、因为战乱和佛教的衰退,富丽的壁画“如梦幻如泡影”从衰退的民族心灵里消逝了。
5、保留了千年的敦煌艺术是不可替代的。
它的对象时以人物为中心,人像的着重点不在体积而在克服了地心引力的飞动旋律。
6、敦煌意境是音乐意味的,全以音乐舞蹈为基本情调,《西方净土》的天空中还飞跃着各式的乐器。
6、现在艺术家能从这里获得深厚的启发,鼓舞创造热情。
图案设计之繁复灿美也表示古人的想象力的丰富。
从当代绘画潮流上看,画面人物的造型风格多样,有写实细腻的、有抽象的、也有二者兼具的。
但是不管什么样的造型风格都是为了更好的突出画面整体效果,为了更好的表达作者要反映出来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