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教学课件1
- 格式:ppt
- 大小:841.50 KB
- 文档页数:31
烷烃的命名教材分析本节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选修5)第一章第三节《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的第一课时《烷烃的命名》,此部分内容要求学生学会初步应用有机化合物系统命名法,对简单的烷烃类化合物进行命名。
掌握烃类化合物的命名是其它有机化合物命名的基础,因此学生必须加深了解并牢固掌握。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有机物的分类、碳原子的结构特征以及同分异构体的判断与书写,知道有机物由于碳原子的成键特点与连接方式不同,有机物分子中普遍存在着同分异构现象。
但是掌握的不彻底,不扎实。
虽然学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本节知识与以前学过的知识联系不大,重点放在新知识的详细讲解与巩固练习上。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烷烃的习惯命名法,掌握烷烃的系统命名法。
2.能根据结构简式写出名称并能根据名称写出结构简式。
过程与方法:1.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学生多讨论、多练习,总结系统命名法的方法。
2.通过烷烃命名的训练,掌握烷烃命名的原则。
学会由名称判断命名正误的技巧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安排学生先看书、后练习、再讲评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发现问题,磨炼学生的意志。
教学重点、难点:烷烃的系统命名法。
教学过程【引言】前边我们把含有一个碳原子的烷烃分子叫甲烷,含二个和三个碳原子的烷烃分子称为乙烷和丙烷,又把四个碳原子的两种烷烃分子分别叫做正丁烷和异丁烷等,这些烃是如何命名的呢?下面就来讨论有关烷烃分子的命名。
板书:烷烃的命名[设疑]什么叫烷烃的习惯命名法?[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自学、讨论、总结后由一名学生代表回答):根据分子里所含碳原子数目来进行的命名,就叫习惯命名法。
[板书]1.习惯命名法[问]习惯命名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生]碳原子数后加一个“烷”字,就是简单烷烃的名称,碳原子的表示方法:①碳原子在1~10之间,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表示;②碳原子数大于10时,用实际碳原子数表示,如C6H14叫己烷,C17H36叫十七烷。
板书]2、系统命名法(1)定主链,最长称“某烷”。
讲]选定分子里最长的碳链为主链,并按主链上碳原子的数目称为“某烷”。
碳原子数在1~10的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表示,碳原子数在11个以上的则用中文数字表示。
投影]随堂练习]确定下列分子主链上的碳原子数板书](2)编号,最简最近定支链所在的位置。
讲]把主链里离支链最近的一端作为起点,用1、2、3等数字给主链的各碳原子依次编号定位,以确定支链所在的位置。
投影]CH3—CH—CH2—CH—CH3CH3CH2—CH32、编序号,定支链所在的位置。
把主链里离支链最近的一端作为起点,用1、2、3等数字给主链的各碳原子依次编号定位,以确定支链所在的位置。
561234己烷——最近一端123456讲]在这里大家需要注意的是,从碳链任何一端开始,第一个支链的位置都相同时,则从较简单的一端开始编号,即最简单原则;有多种支链时,应使支链位置号数之和的数目最小,即最小原则。
投影]板书]最小原则:当支链离两端的距离相同时,以取代基所在位置的数值之和最小为正确。
投影]CH3CH3–C–CH2–CH–CH3CH3CH312345戊烷甲基三2,2,4123452,4,4三甲基戊烷最小原则:当支链离两端的距离相同时,以取代基所在位置的数值之和最小为正确。
板书]最简原则:当有两条相同碳原子的主链时,选支链最简单的一条为主链。
投影]最简原则:当有两条相同碳原子的主链时,选支链最简单的一条为主链。
CH3CH3–CH–CH2–CH–CH–CH3CH3CH2–CH3板书](3)把支链作为取代基,从简到繁,相同合并。
讲]把取代基的名称写在烷烃名称的前面,在取代基的前面用阿拉伯数字注明它在烷烃主链上的位置,并在号数后连一短线,中间用“–”隔开。
(烃基:烃失去一个氢原子后剩余的原子团。
)投影]3 .把支链作为取代基。
把取代基的名称写在烷烃名称的前面,在取代基的前面用阿拉伯数字注明它在烷烃主链上的位置,并在号数后连一短线,中间用“–”隔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