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市旅游景区空间结构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58.00 KB
- 文档页数:14
西安袁家村项目简析一、袁家村基本概况礼泉县袁家村位于中国陕西关中平原腹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分为南部台墟和北部丘陵沟壑区两大类。
袁家村周遍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距袁家村一公里的唐太宗昭陵是全国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上最大的皇家陵园。
唐肃宗建陵石刻,是关中地区帝王诸陵中数量最多、保存最完整的石雕石刻群。
袁家村现已形成以昭陵博物馆、唐肃宗建陵石刻等历史文化遗迹为核心的点、线、带、圈为一体的旅游体系。
袁家村座落在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北面的举世闻名的唐太宗李世民昭陵九峻山下。
1993年,袁家村成立了农工贸为一体的集团型企业袁家农工商联合总公司,下辖12个子公司,在西安还有这个村的房地产公司呢。
目前有400多口人的袁家村,村资产已达到1亿多元,村民家家住上了小洋楼,人均住房52平方米,家家生活得很滋润,如今这个村的领导者朝着环保、生态、绿色的发展观念转变,带领全体村民大力开辟无烟工业-旅游业,创建民俗、民风体验一条街,集中展示关中农村自明清以来的农村生活的演变。
二、旅游休闲村落发展趋势近年来,在生活节奏快速化、闲暇时间较短的都市人群中,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开始更多的选择前往距离较短并且景色宜人或者乡土文化氛围浓郁的乡村来达到休闲的目的。
从而导致短途的旅游型休闲村落成为一种普遍的旅游游憩目的地。
在市场促使下,一些城市外延的乡村聚落,积极的开辟休闲村,以期取得适当的经济回报。
在规划和开辟的过程中,以村落大背景为依托的开辟模式逐渐形成以下几种类型:吃农家饭、住农家屋的“农家乐”;自然环境优良的生态村落;具有典型民俗文化的民俗村落;拥有大量古建造群的古村落以及农事体验型村落等类型。
由于一些村落在项目开辟和景观规划上存在复制性,在人们膨胀的猎奇心下,逐渐衰退。
相反一些村落有良好的规划设计,开辟和规划具有特色的旅游项目,逐渐形成独特的乡村意象和品牌效益,从而兴旺不衰。
三、交通区位分析:袁家村附近机场高速、武银高速、312国道、107省道、关中环线等道路密布,交通发达,西安至礼泉、西安至袁家村、咸阳至袁家村的客运大巴发车频率高,游客无论是成大巴还是自驾游,都很便利。
2023年西安旅游行业客源市场洞察报告1. 概述西安,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本报告旨在深入分析2023年西安旅游行业客源市场,为旅游企业和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2. 研究方法本报告采用数据挖掘和市场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西安旅游客源市场进行深入分析。
数据来源于多个渠道,包括旅游统计数据、在线旅游平台、市场调研公司等。
3. 客源市场总体分析3.1 市场规模根据旅游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西安市接待游客量达到XX万人次,同比增长XX%。
其中,国内游客量占主导地位,达到XX 万人次,国际游客量达到XX万人次。
3.2 客源结构从客源结构来看,本报告将重点分析国内客源市场。
根据在线旅游平台和市场调研数据,我们将对不同年龄段、性别、地域等因素进行深入剖析。
3.3 消费特征本报告将从旅游消费的角度,对游客在西安的消费行为和偏好进行分析。
主要分析指标包括旅游花费、消费结构、消费热点等。
4. 客源市场细分分析4.1 年龄结构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我们将对不同年龄段的游客进行细分,分析其旅游需求和消费特征。
例如,年轻人可能更偏好于文化体验和夜游活动,而家庭游客可能更注重亲子活动和景区体验。
4.2 地域分布本报告将对游客的地域分布进行分析,以了解不同地区游客对西安旅游的偏好。
例如,北方游客可能更感兴趣于历史文化和冬日旅游,而南方游客可能更偏好于美食和夏日旅游。
4.3 消费偏好根据在线旅游平台和市场调研数据,我们将对游客的消费偏好进行分析。
例如,部分游客可能更偏好于高端旅游和精品酒店,而另一部分游客可能更注重性价比和青年旅社。
5. 市场机会与挑战5.1 市场机会根据客源市场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市场机会。
例如,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复苏,国内游客量有望持续增长。
此外,一些新兴旅游产品和景区的开发,也可能吸引更多游客。
5.2 市场挑战然而,西安旅游市场也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激烈的市场竞争可能导致价格战,影响旅游质量和品牌形象。
▪一、大尺度(线状)旅游空间行为:1、涵义:线状旅游空间行为俗称跑线,即以交通串联若干旅游中心城市或旅游景区,构成一条完整的旅行线路。
旅游者照此线路依次在各地按预定的时间旅游。
2、对应的旅游活动行为层次:多以基本层次的观光旅游为主,附以提高层次的购物旅游。
3、受旅游时间比和最大信息收集量原则的影响,旅游者在大尺度空间行为中表现出如下的行为特征:(1)力图到级别较高的旅游点旅游,表现为两个方面:①倾向于选择有高级别旅游点的地方作旅游目的地。
如广州游客选择北京及其附近的城市作旅游目的地时,肯定选择北京,而非天津、石家庄。
②到达目的地后,往往只游玩目的地附近级别较高的旅游点。
▪(2)尽可能游览更多的高级别景点旅游者选择旅游点的级别与旅游者到该目的地需要迁移的路程有关。
大尺度旅游者选择国家级、国际级旅游地,中尺度旅游者选择国家级、国际级以及省级和地区级旅游目的地,小尺度旅游者在都会选择。
大尺度空间的旅游属于长程旅游,他们常常只游目的地级别较高的旅游点,之后,如果资金、时间允许,他们一般不停在原地游览级别低的旅游点,而是迁移到其它地方,游览该地级别较高的旅游点。
▪(3)力图采用闭环状的路线旅游,不走回头路当旅游目的地不止一个时,旅游者总试图采用闭环状路线把它们连起来,避免回头路。
(4)旅程终点尽可能选在“购物天堂”二、中尺度(面状)空间旅游行为▪1、涵义:由行和游两种行为构成,与线状空间旅游行为的区别在于,行的轨迹不是一条线,而是以一点为中心向外辐射的一个面。
即以常住地或暂住地为中心,以一日游的可能距离为半径,划定的旅游活动空间,在这个特定的区域内,通过数次向不同方向的一日游方式来完成。
▪2、对应的旅游活动行为层次:既适应各个层次的单项旅游行为,也适应复合的多层次旅游行为;▪3、行为特征:▪(1)在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景点的选择上,不排斥等级高的,但也不局限于等级高的,而是追求新颖的、奇特的。
▪(2)采用中心放射,往返式节点状线路旅游▪①在居住地附近旅游。
西安旅游业营销策划方案一、引言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到旅游市场潜力的无限发展。
而西安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具有较高的旅游吸引力和潜力。
本篇文章将对西安旅游业的营销策划方案进行分析和介绍。
二、西安旅游业的现状分析1. 西安旅游业资源丰富。
西安地理位置优越,拥有大量文化遗址和世界级旅游景点,如兵马俑、华清池等。
这些丰富的资源为吸引游客提供了基础。
2. 旅游市场需求逐渐增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假期制度的推行,越来越多的人有时间和经济条件去旅游。
西安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因此旅游市场需求逐渐增长。
3. 西安旅游业发展存在不足。
虽然西安旅游资源丰富,但在旅游业的发展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旅游产业链的不完善、旅游设施的建设不足等。
三、西安旅游业营销策划目标1. 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西安。
通过多种渠道宣传西安的文化、历史和旅游资源,将西安的旅游地位提升,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西安旅游。
2. 增加游客的停留时间。
通过提供更多丰富的旅游项目和服务,让游客愿意在西安停留更长的时间,提高旅游消费水平和旅游业收入。
3. 提升西安旅游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通过加强品牌建设和提供更好的服务,提高游客对西安旅游的满意度和口碑,提升西安旅游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四、西安旅游业营销策划方案1. 建立完善的旅游产业链。
对于旅游业来说,完整的旅游产业链非常重要。
我们需要通过政府引导,吸引更多企业参与到旅游业中,从而完善旅游产业链。
比如,与酒店、航空公司、旅行社等建立合作关系,提供完善的旅游服务。
2. 加强市场宣传。
通过多种渠道,如新闻、电视、网络等,加强对西安旅游的宣传工作。
可以通过制作宣传片、旅游书籍、微博、微信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西安的独特魅力。
3. 参加旅游展览和推广活动。
参加国内外的旅游展览和推广活动,展示西安的旅游资源和服务。
通过展览和活动,可以直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旅行社的关注和合作。
4. 建立旅游合作机制。
第五章旅游地空间结构与生命周期第一节旅游空间结构的要素分析及其优化整合旅游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其产生发展以空间系统为物质载体的。
旅游空间结构不是简单的几何分布,而是旅游经济客体在空间中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空间聚集程度及聚集状态,是旅游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投影,也体现了旅游活动的空间属性和相互关系。
对旅游空间结构要素的把握及其空间结构模式的建立,能够解答旅游目的地发展中许多关键性命题,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一个主要内容,也是旅游科学的核心任务。
旅游空间结构可以抽象为:旅游目的地区域、旅游区、节点、区内路径、入口通道和客源地市场等六个要素。
本节在综述旅游空间结构研究概况后,对这六个要素进行具体分析,再是简述三种旅游空间结构模式,最后以苏州为例阐述旅游空间结构整合。
一、旅游空间结构研究概况(一)国外旅游空间结构研究概况国外学者对旅游空间结构进行的研究较早,始于20世纪60年代。
区位论从诞生之日起就应用到游憩活动与地理空间的结构关系的研究(Christaller,1964;Lundgren,1973;Miossec,1976;Gormsen, 1981)。
Miossec(1976)和Gormsen (1981)从空间结构和空间动力学角度观察了目的地旅游演变过程,并将旅游者的行为和类型同旅游者的地理分布模型结合起来考虑。
Lundgren(1973)、Hills and Lundrgen (1977)和Britton(1980)建立了关于核心—边缘理论模型(core-periphery model),他们强调了在旅游行为中边缘地区对核心地区的依赖。
Pearce(1995)在讨论旅游规划时,将空间系统按尺度区分为全国水平、区域水平和地方水平三个层次。
60 年代,Christaller(1964)就提到了休假者向城市外部旅行时形成的扩展范围问题,日本经济学博士除野信道在其《观光社会经济学》223一书中也曾专辟一章“观光的空间构造”(1985)讨论旅游空间结构。
数据来源:华清宫景区官网图1 2015-2018年华清宫景区接待游客人数统计120元/人,其中包含骊山上的兵谏亭的景点。
单独骊山景区的门票为30元/人,骊山景区也有上下行索人。
以上价格为正常成人价格,不包含儿童、大学生、老年人和军人等特殊群体。
华清宫中充满是唐代皇家园林景观,一山一水一树均是一个传说杨贵妃沐浴的汤池:海棠汤、莲花汤、星辰汤。
景区以复原的形式可以使游客切身观察到皇家沐浴的规格。
但复原能力有限,3个汤池基本为非常朴素的池坑,有汤池无汤水,游客参观后与想象差距过大,如果缺失导游或者讲解员的讲解,更容易产生游览的失落感。
2.人文景观华清宫骊山景区更出名于它们的人文景观,骊山上还承载着骊山老母、烽火戏诸侯、长恨歌等传奇人文典故。
3.文化演出景观华清宫骊山景区中最著名的两个特色演出为——《2020年2月下半月刊事变》实景演出和大型歌舞秀《长恨歌》。
《1212西安事变》大型实景影画在全国首创实景“影画”节目表现形式,是中国第一部纪念、讲述西安事变的旅游演艺项目。
在室内演出,游客既是观众也是演员,表演者的表演场地也不仅仅局限于舞台之上,可能是出入口楼梯,也可能是观众座位旁边的走道灯,是一种独创的特色演出方式,演出票价为168元/人。
中国首部大型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在华清池景区中心露天表演,利用高科技手段重现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
演出票价根据座位距离舞台远近由238元到988元不等。
(三)景区其他设施华清宫以华清池泡汤有名,为满足游客在本地泡温泉的需求,特修建了西安华清御汤酒店,既可以体验在宝积池的室外温泉,也可以选择住宿在这里享受室内温泉。
另外,由于景区内有骊山,骊山的景点多在山顶或山涧,景区内配套游览车,可以为有需要的游客提供运送上下山服务;在华清宫骊山景区演出场馆对面建立了一排井然有序的餐厅,有西安小吃、快餐和中餐等不同选择,基本可以满足游客的简单餐饮要求;景区内还设立纪念品店、角色扮演拍照地等可供游客消费的地方,使游客既可以用眼睛把美好的景色留在自己心中,也可以带走一些礼物回去馈赠亲友。
世界文化遗产游客体验分析——以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景区为例马天成 纳俊丽本文重点介绍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旅游景区基本情况,并通过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官方网站和相关学术报告以及论文,逐一分析其旅游产品、旅游服务、旅游解说、旅游目的地可达性、旅游目的地利益相关者和旅游管理策略。
除此之外,本文还指出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景区旅游发展的基本条件和管理方法,同时通过NVivo系统对猫途鹰网站上关于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景区的游客评论进行更深层地研究,为了保证数据来源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本文随机抽取了猫途鹰网站上来自全世界各地100名游客对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景区的有效评论进行研究,调查发现,大约92%的游客认为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景区非常值得前去游览,并且给予很高的评价,提供了有效的、可参考的积极评论,另外,约8%的游客对他们在景区的经历和体验不满意,并对景区的旅游产品、旅游服务以及景点基础设施建设给出了差评。
除此之外,通过研究得出,旅游产品,旅游景点的开发以及旅游景点的改进方法,是在可持续文化景点开发的学术和行业理论指导下进行的。
最后,本文指出了提高景区目前的旅游产品质量和发展新兴旅游产品的机会和对提升游客体验满意度的重要性以及景区未来管理策略发展的机遇和景区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展望。
一、景区介绍坐落在中国西安临潼区的秦始皇兵马俑遗址是享誉世界的历史与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也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
1974年春天,秦始皇帝陵东的西杨村村民在打井时,发现了规模宏大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坑。
根据Lu和其他研究者在1988年出版的研究报告中发现,秦兵马俑距今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它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在中国古代,君王去世后要实行人殉,奴隶主死后奴隶们要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
兵马俑是制作成兵马样式的殉葬品。
Portal对秦兵马俑数量进行了粗略统计,3个“品”字形兵马俑坑中,总共发掘出与真人一般大小的陶俑7 000余件,战车100余辆,陶马100多匹。
大 众 文 艺大94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规划设计城市的形象识别系统应运而生。
其中的城市标识系统是以城市标志为基础,通过视觉符号的设计来传达城市精神与经营理念,形成一个城市固有的视觉形象。
本文以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为例,从确立核心标志图形入手,阐述了城市标识系统的构建,以小见大,其标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可为今后城市标识系统的战略实施提供有用的支持。
关键词:城市;CIS;标识系统;标志一、引言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即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简称,包括理念识别(Mind Identity 即MI)、行为识别(Behariour Identity 即BI)和视觉识别(Visual Identity 即VI)三个部分。
以企业定位或企业经营理念为核心,对包括企业管理、广告宣传、对外活动等各个方面,进行组织化、系统化、统一化的综合设计,力求使企业的各个方面以一种统一的形态展现于社会大众面前,从而形成良好的企业形象,特别是建立起企业与众不同的个性形象,使企业产品与其他同类产品区别开来,迅速有效地帮助企业创造出品牌效应。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城市化也随之加快了脚步,城市的经营与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立足本土,放眼全球,墨尔本、香港、杭州……各个城市争相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和城市定位。
在这个“城市竞争”的时代,规划设计城市的CIS战略便应运而生。
城市CIS,全称为“城市形象识别系统”,是将CIS的一整套理念和方法,应用于城市发展之中。
城市CIS涵盖面非常广,除了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视觉识别系统以外,还包括听觉识别系统、嗅觉识别系统、环境识别系统、记忆识别系统共七大系统。
作为城市形象识别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视觉识别系统(VI)即城市标识系统,是最外在、最直接、最具有传播力和感染力的部分。
它是以城市标识为基础,通过统一视觉符号的设计来传达城市精神与城市理念,有效地推广城市的知名度并提升城市形象。
论文题目: 西安城市旅游景区空间结构分析
I 西安城市旅游景区空间结构分析 内 容 摘 要 旅游空间结构反映旅游系统诸要素之间的空间组织关系,它体现了旅游活动的空间特征,也是旅游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投影。旅游业是西安的重要支柱产业,西安旅游空间结构研究为区域旅游空间的合理布局与发展、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旅游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研究提供了基础性支持。从旅游节点、通道要素、区域要素、城市旅游客源地市场四个要素着手,对西安市旅游空间结构进行划分并做出旅游发展空间组织方案。
关键词:西安市 旅游空间结构 旅游节点 旅游地屏蔽现象 II
Xi'an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of Tourist Abstract Tourism space structure reflects the various elements of tourism system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atial organization, which reflects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m activities, tourism activities in geographical space is the projection. Tourism is an important pillar industry of Xi'an, Xi'an Tourism Spatial Structure of the rational distribution of space for regional tourism development, rational use of tourism resources, tourism and other aspect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ovides a basic support. From the tourism node, channel elements, regional factors, the city tourist source markets begin the four elements,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the Xi'an tourism and make tourism development by the spatial organization program.
Key Words:Xi'an Tourism spatial structure Tourism Node Tourism area screen
phenomenon 1
目 录 绪 论......................................................... 1 一、西安市旅游空间结构要素分析 ................................ 1 (一)旅游节点要素 ........................................... 1 (二)旅游通道要素 ........................................... 2 (三)旅游区要素 ............................................. 2 (四)旅游客源市场要素 ....................................... 2 二、西安市旅游空间结构划分及分析 .............................. 3 (一)西安古城区城市旅游空间结构问题分析 ................... 3 (二)西安古城区外围区域旅游空间结构问题分析 ............... 4 三、西安市旅游空间结构的屏蔽现象分析 .......................... 4 (一)旅游地屏蔽现象的涵义 ................................. 4 (二)西安市主要的屏蔽现象 ................................. 5 (三)减弱屏蔽现象的经验方法 ............................... 5 四、西安市交通分析 ............................................ 5 (一)西安市古城区交通现状 ................................. 5 (二)西安市古城区交通规划意见 ............................. 6 五、旅游发展空间组织方案 ...................................... 6 (一)古城区空间组织的设计方案 ............................. 6 1、近代革命文化游览线路——街道路线型模式 ............... 6 2、书香墨宝文化游览线路——景点依托型模式 ............... 6 3、五宗并呈文化游览线路——街道路线型模式 ............... 7 4、清真回坊文化游览线路——街区团块型模式 ............... 7 (二)古城区外围区域旅游发展空间组织方案 ................... 7 1、秦皇秘境探寻游 ....................................... 7 2、周至户外探险游 ....................................... 7 结 论......................................................... 7 致谢.......................................................... 9 参考文献 ..................................................... 10 1
绪 论 旅游空间结构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旅游系统诸要素之间在空间中的相互作用、相互关联所形成的空间集聚程度及状态。近几年来,区域尺度的旅游空间结构成为研究热点,事实上通过对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研究,是为了对旅游地资源禀赋、地理区位、经济背景等进行综合分析、合理评价,结合其上一级和次一级旅游规划内容,科学地组织旅游线路和整个区域旅游开发的主次和先后,构建总体旅游空间结构。这种研究对区域旅游开发的特色及方向、 旅游资源的空间配置等有更实际的指导意义。 西方学者从20 世纪60 年代开始研究旅游的空间结构,研究尺度包括全国水平、区域水平和地方水平3个层次。研究内容主要关注旅游活动空间行为、旅游区的空间布局,并结合区位论、核心-边缘理论,指导具体的旅游开发实践。我国学术界的研究主要涉及宏观层面的旅游区划(包括全国性旅游区划和省级行政区的旅游区划研究)、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研究和微观层面的旅游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旅游地的空间组织形态及其演化模式、旅游流空间结构以及旅游地空间相互作用等方面。但是,目前我国对这种区域旅游空间的研究主要在省级或多个跨省跨市区的研究尺度上,而对于市(县)区域范围的研究较少。 西安,古城长安,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浩瀚的文物古迹遗存使西安享有“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称。自然景观峭拔险峻,独具特色,境内及附近有西岳华山、终南山、太白山、王顺山、骊山、楼观台、辋川溶洞等风景名胜区,更有周边的森林公园十余个。人文山水、古城新姿交相辉映,构成古老西安特有的神韵风姿。为实现西安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必须整合旅游资源并进行深度开发利用,优化旅游空间布局。因此,研究分析西安市旅游空间结构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西安市旅游空间结构要素分析 旅游空间结构是人类旅游活动作用于特定地域范围所形成的组织形式。它主要包括旅游节点、旅游通道、旅游区及旅游客源市场4 个主要要素。
(一)旅游节点要素 旅游空间结构中的节点要素是指在特定的区域内旅游活动最频繁、最集中的地方,并按照本身的功能特征在各个方向上构成一个空间吸引域,即所谓的节点区域。由于西安市的旅游节点很零散,所以可以将其分为古城区节点和古城区外围节点两大类。 西安古城区目前的旅游空间结构主要有两个旅游节点,一个是以钟鼓楼和大清真寺为核心的古城区中心旅游节点,一个是以西安碑林博物馆和南门为核心的古城区南部旅游节点。这两个旅游节 2
点是西安古城区城市旅游发展的最主要支撑。但西安古城区的旅游节点数量过少,覆盖范围过小,蕴含的旅游资源不足以反应西安古城风貌,影响了西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所本应有的感知力和影响力。根据旅游节点区位的优良性、服务要素的全面性,吸引物级别高低等要素,可以考虑将秦兵马俑博物馆、大雁塔、黑河森林公园建设成为西安古城区外围区域的三个首要旅游节点。
(二)旅游通道要素 旅游空间中的通道要素不仅包括连接旅游节点间的路径,还包括旅游者进出目的地的交通线路。旅游景点之间并不都是直接连通的,根据对人的心理行为研究表明,大多旅游者不喜欢走回头路。也就是说循环的旅游路线更便于开展旅游活动。区域内的一些主要的交通干道往往是旅游者进入该地的主要通道,是旅游者对该区域的首要印象。这些不仅仅是联系旅游节点的轨迹,而且会直接影响旅游者对整个区域的形象定位。如果在进行区域规划时考虑此因素,则会对旅游空间结构起到优化升级的效果。与此同时旅游者的进出通道更不能单一, 而应是公路、铁路及航空所构成的立体交通网。 西安的交通体系比较发达。航空方面,咸阳国际机场共开通74个国内外通航城市,开通航线129条,其中国内、国际和地区分别为120条、8条和1条,极大地提高了游客的入境速度;铁路方面,有陇海、宝成、宝中、宁西、西康、襄渝等重要干线;线路纵贯南北、横跨东西、覆盖陕西全省;辐射甘肃、宁夏、河南、山西、四川、湖北、重庆等省市部分地区。是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咽喉要道,是进出川、渝、滇、黔西南地区的运输通道,是西北乃至全国重要客货流集散地和转运枢纽之一,近年来又增加了郑西高速铁路,在西部乃至全国路网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公路方面,有9条国家高速在此交汇,形成了贯通全省、辐射周边省市的高等级“米”字型辐射状干线公路系统,有公路2800多公里,有6条国道干线通过。绕城高速、机场新线建成,二环路、三环路全面贯通。市区与所辖区县全部开通高速公路。比较发达的交通网络为旅游活动顺利地开展提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