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开题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6
浅析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及影响因素旅游服务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商品和服务贸易不同,旅游服务贸易具有很明显的地域性、多元性和高附加值性,可为国家带来经济和文化上的收益。
因此,提高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是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
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分析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旅游市场的需求情况;二是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情况;三是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四是旅游政策和营销手段。
这几个方面相互影响,综合因素决定了一个国家在旅游服务贸易中的竞争力。
首先,旅游市场的需求情况是决定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促进了人们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尤其是来自新兴经济体的需求增长最为迅猛。
而我国的旅游市场需求量大,旅游产品多样、价格相对实惠、旅游消费者对于旅游体验的要求提高,这些都是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优势所在。
其次,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情况也是决定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我国拥有崇山峻岭、长江黄河、珍稀动植物等丰富而多样的旅游资源,但在开发利用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如部分景区的环境保护问题、旅游设施与服务的不足等,这些都限制了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力。
第三,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也是影响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旅游服务质量一直是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其包括景区运营质量、旅游接待服务等方面。
目前,我国在景区设施、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的改善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还存在一些服务水平不高的问题,如导游服务水平、景点安全等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将有助于提高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最后,旅游政策和营销手段也是影响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旅游政策和营销手段可以促进旅游市场的发展和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
目前,我国旅游政策和营销手段已经逐步完善,如推行免签政策、开展旅游文化节庆活动等,这些举措将有助于提高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浅析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及影响因素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旅游服务贸易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一个日益重要的部分。
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旅游服务贸易方面也展现出了强大的潜力和竞争力。
本文将对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浅析。
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为旅游服务贸易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次达到了62.93亿人次,旅游收入达到了5.72万亿元人民币。
国内旅游市场巨大,不仅吸引了国内游客,也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我国也积极推动着“走出去”的战略,推动着中国游客出境旅游市场的快速增长。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中国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水平不断提高,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旅游服务水平逐渐提升,国际旅游目的地数量和多样性也在不断增加。
这些因素都为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持。
1. 政策因素政府对于旅游业的政策支持直接影响着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旅游业发展政策,包括促进旅游业投资、提高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推动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等多项举措。
这些政策的出台为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提供了政策支持。
2. 人文因素中国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这为我国的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化旅游、遗产旅游、乡村旅游等特色旅游产品受到了国内外游客的青睐,也成为了我国在国际旅游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3. 技术因素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旅游服务贸易也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
移动支付、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使得旅游服务更加便捷、高效和个性化,也提升了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4. 经济因素经济因素也是影响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国内外游客都能够享受到更好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中国逐渐成为了出境游的重要旅游消费市场,也带动了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国际服务贸易课程论文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现状及对我国的竞争力分析班级:国贸1025班姓名:王琛学号:A08100115-I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现状及对我国的竞争力分析摘要:文章首先对国际服务贸易的分类进行大概介绍,引出其中一个方面——旅游服务贸易,然后主要介绍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现状及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情况,最后阐述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国际旅游服务贸易;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一、国际服务贸易概述国际服务贸易是指服务提供者从一国境内向它国境内,通过商业现场或自然人向服务的消费者提供服务并获得外汇收入的过程。
《服务贸易总协定》界定的国际服务贸易包括四个方面:l、跨境交付,即服务产品的跨境流动,如电信服务。
2、境外消费,即消费者向出口国的流动,如留学、旅游。
3、商业存在,指一国允许其他国的经济实体到本国来开业,提供服务,包括设立三资企业或分支机构,如建零售商店、饭店、律师事务所等。
4、自然人流动,是指一国的自然人在其他国境内提供服务,如讲学、技术服务、医务服务等。
同时,世界贸易组织列出服务行业包括以下12个部门:商业、通讯、建筑、销售、教育、环境、金融、卫生、旅游、娱乐、运输、其它,具体分为160多个分部门。
协定规定了各成员必须遵守的普遍义务与原则,磋商和争端解决的措施步骤。
二、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现状国际旅游服务是指旅游经营者为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各种需要所提供的各种服务主要包括住宿服务、旅行代理服务、餐饮服务、导游翻译服务、游览娱乐服务、旅游交通和通讯服务等。
(一)国际旅游服务贸易对国际经贸的巨大贡献-II当今世界产业结构的重心正向服务业转移,世界贸易的发展趋势是服务贸易的比重越来越大。
从1970年到1980年的10年间,世界服务贸易总额从710亿美元增至3830亿美元,猛增了倍,服务贸易的年平均增长率约为铜器货物贸易增长率的两倍。
1992年,世界货物贸易额为38460亿美元,服务贸易额则达1万亿美元,贸易总额中服务贸易的比例已超过了1/4,此后这一比例越来越大,行家预计,在本世纪末将超过1/3。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摘要:本文对当前我国社会的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实施了研究考察,并对我国当前在国际旅游服务贸易领域的地位实施了完整全面的分析研究,使用理论分析和事例论证相结合的方法,对增强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质量的主要策略进行了制定,使我国经济在旅游服务贸易方面的发展质量可以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
关键词: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一、影响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一)旅游生产方面的因素在进行旅游服务贸易开发的过程中,旅游开发团队需要进行各类硬件设置的资金投入,而在开发不同性质旅游资源的过程中,投入的成本形式也不尽相同。
旅游资源开发的成本投入会因为旅游资源的开发形式受到影响,而成本的投入也不止简单的局限于现有的成本特点,而是涵盖了资金、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等一系列成本资源。
另外,知识方面的成本也是提升旅游发展质量的重要成本。
旅游资源开发不简单的局限于市场因素的分析知识和旅游团队的管理知识,也包括旅游领域为提升国际竞争力而积累的一系列经验。
因此,旅游生产方面的多种类因素,都能在共同的作用下影响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使旅游服务贸易可以更好的进行形成性因素的科学分析,并受到生产要素的较大制约。
另外,旅游生产要素不仅较为复杂,也拥有较为多样的来源。
正常情况下,旅游生产要素受到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主要影响,而在具备特殊性因素的旅游服务贸易开发领域,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也是影响旅游服务贸易开发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旅游生产因素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时间持续较长,而影响的效果也具备不可逆转的特点。
(二)国内旅游需求在我国国内旅游市场开发程度日渐加深的背景下,国内旅游的竞争优势得到了进一步的凸显,很多国内的购买力趋向了国内旅游服务贸易市场。
另外,国内的旅游服务贸易市场很大程度上受产业规模的限制,使得我国境内的旅游服务贸易的主要消费群体为境内消费力。
因此,国内旅游需求的快速变化,使影响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旅游业竞争力分析报告1. 引言旅游业是世界范围内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
随着全球旅游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了解旅游业的竞争力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旅游业的竞争力因素,帮助旅游从业者了解市场并制定战略。
2. 目标市场分析在进行竞争力分析之前,我们需要先确定目标市场。
不同地区和人群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同,因此了解目标市场是制定有效战略的关键。
2.1 市场规模和增长率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目标市场的规模和增长率。
通过研究过去几年的数据和未来的预测,我们可以了解市场的规模以及潜在的增长机会。
2.2 客户特征其次,我们需要了解目标市场的客户特征。
这包括客户的年龄、性别、收入水平、兴趣爱好等。
通过了解客户特征,我们可以根据他们的需求定制旅游产品和服务。
2.3 竞争对手分析最后,我们需要进行竞争对手分析。
了解竞争对手的产品、定价和市场份额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我们的竞争优势和差异化战略。
3. 竞争力因素分析有许多因素可以影响旅游业的竞争力。
以下是一些主要因素的分析:3.1 旅游目的地旅游目的地是吸引游客的关键因素之一。
目的地的自然风景、文化遗产、娱乐设施等都可以影响游客的选择。
了解目的地的特点和优势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营销策略。
3.2 交通和基础设施交通和基础设施是旅游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交通网络和基础设施可以提高游客的便利性和满意度。
因此,投资于交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是提升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3.3 服务质量旅游业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游客的体验和满意度。
友好的服务态度、高效的服务流程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都是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3.4 营销和推广有效的营销和推广策略可以帮助吸引更多的游客。
通过利用各种渠道和媒体进行广告宣传、参展和推广活动,可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3.5 价格竞争力价格是游客选择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一个重要因素。
提供有竞争力的价格策略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但同时也需要确保利润可持续。
4. 竞争力评估和战略制定了解竞争力因素后,我们可以进行竞争力评估。
上海国际服务贸易的现状及发展对策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和国际大都市,也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国际服务贸易是上海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上海经济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起着重要作用。
下面将从现状和发展对策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上海国际服务贸易的现状1.经济基础雄厚:上海是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之一,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较高,财富积累和消费能力强,为国际服务贸易提供了良好的市场需求条件。
2.产业结构多元化:上海国际服务贸易的产业涉及金融、贸易、物流、旅游、文化创意等多个领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和产业体系,为国际服务贸易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政策支持积极:上海市积极推出一系列支持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包括简化审批程序、提供财政补贴、降低税负和提供便利的外汇管理等,为国际服务贸易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优惠政策。
4.国际化合作强劲:上海与世界各国建立了广泛的经贸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国际投资合作、技术转让和市场拓展,与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密切相关的运输、通信和信息技术等领域合作频繁。
二、上海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对策1.提高质量和水平:上海要积极推动国际服务贸易从低端到高端发展转型升级,注重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提升核心竞争力。
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更新,改进服务流程和提供一流的服务体验。
2.创新服务模式:上海要深入推进服务创新,突破传统的服务模式,积极引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推动服务业的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和定制化发展。
3.拓宽合作渠道:上海需要加强与国际服务贸易大国的合作,积极寻求深度合作和共同发展。
发展跨境电商、国际金融、文化创意等领域的合作,推动全球价值链和供应链的深度融合。
4.提高金融支持力度:上海市应加强金融创新,提供更加便利的融资服务,支持国际服务贸易企业的发展。
建立健全多层次的融资体系,推动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与服务贸易企业之间的深度融合。
5.优化政策环境:上海要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提供更加开放、便利和稳定的政策支持。
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供给措施一、引言旅游服务贸易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活动,可以促进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为了提高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各国采取了一系列供给措施。
本文将从政府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培养等方面探讨这些措施。
二、政府支持政府在提升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吸引外国游客,政府可以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如减免签证费、降低税收负担等。
同时,政府还可以加大对旅游景区的宣传力度,提高国际知名度。
此外,政府还可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旅游合作,推动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
三、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的基础设施是旅游服务贸易的重要保障。
政府可以加大对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例如,修建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方便游客的出行;建设酒店、餐饮等服务设施,提供舒适的住宿和饮食环境。
通过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可以吸引更多游客,提升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力。
四、人力资源培养优秀的人力资源是旅游服务贸易的核心竞争力。
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此外,政府还可以鼓励高校开设旅游专业,并提供奖学金等激励措施,吸引更多人才从事旅游服务行业。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高旅游服务贸易的人才供给,使其更具竞争力。
五、市场营销市场营销是提升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政府可以加大对旅游产品的推广力度,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旅游景点和旅游服务,吸引更多游客的关注。
此外,政府还可以鼓励旅游企业参加国际旅游展览会等活动,扩大其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通过市场营销的手段,可以提高旅游服务贸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其国际竞争力。
六、总结通过政府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培养和市场营销等供给措施,可以提升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政府的支持是关键,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力资源培养是保障,市场营销是推动力。
各国应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实现共赢。
只有通过不断提升供给措施的水平,才能让旅游服务贸易在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
旅游行业市场竞争力分析报告市场竞争力,作为企业发展和行业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旅游行业来说尤为关键。
本报告旨在对旅游行业市场竞争力进行详细分析,帮助企业了解当前形势,制定合理战略,提升竞争力。
一、市场背景及概述旅游行业作为全球最大的服务行业之一,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不断推动,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
各个旅游目的地、旅行社、酒店等企业都在积极争夺市场份额,推动行业迈向更高层次。
二、市场状况分析1.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分析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是影响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能够吸引更多游客,提高市场份额。
因此,旅游目的地需要独特的文化魅力、景观资源和服务品质等方面来增强竞争力。
2. 旅行社竞争力分析旅行社在旅游行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要求旅行社提供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这包括制定个性化的旅游方案、提供专业的导游服务、打造良好的在线预订平台等。
3. 酒店竞争力分析酒店作为旅游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质量和舒适度也直接影响着市场竞争力。
酒店需要提供舒适的住宿环境、完善的设施设备以及优质的服务,以吸引更多客户和提高入住率。
三、市场竞争策略1. 产品差异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需要通过差异化的产品来吸引目标客户。
该策略包括提供独特的旅游目的地、设计个性化的旅游路线以及开发特色旅游产品等。
2. 优化服务体验服务体验是客户选择旅行社和酒店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提供个性化的服务、精心规划的行程以及周到的客户关怀,可以增加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提升市场竞争力。
3. 强化品牌形象品牌形象的塑造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手段之一。
通过精心策划的市场推广活动和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企业可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进而增强市场竞争力。
四、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1. 借助互联网技术在互联网普及的时代,旅游企业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提供在线预订和定制化服务,提高市场竞争力。
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基于与印度的比较分析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服务贸易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关键性产业。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化经济的崛起使得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不断攀升,为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然而,目前中国服务贸易与印度的服务贸易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在市场准入、专业化能力以及国际品牌塑造等方面。
因此研究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了解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与印度进行比较,探索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路径和前景,对于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中国和印度服务贸易的比较研究,探讨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存在问题和优化建议。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中国和印度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包括服务贸易的种类、服务贸易的主要渠道以及中国和印度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等方面。
2. 国际竞争力分析,包括比较双方服务贸易的市场竞争环境、行业、产业链等方面的优劣势比较,探索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优势和劣势,找到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3. 成功经验借鉴,通过对印度和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等)服务贸易的研究,寻找成功经验,为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4. 政策建议,结合前面的研究,提出适合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提高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统计分析和SWOT分析等方法,以系统性和实证性的方法来探讨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三、研究预期成果1. 了解中国和印度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为服务贸易产业界和政府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2. 比较分析中国和印度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找到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瓶颈和优势,为制定服务贸易产业的战略方案提供参考。
3. 分析成功经验,并提出适合我国发展的政策建议,为中国服务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影响上海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因素作者:马愉阳梁大为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06期摘要:上海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市场一直处于稳定增长的状态,虽然自2010年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仍是全球范围内增长最快速的国家之一。
近年来上海旅游业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但旅游体系仍不健全,上海旅游服务贸易要想在国际市场上持续发展,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积累。
关键词:上海旅游服务贸易现状虽然在近年来上海旅游局进行了较大的投人,但是在文化旅游品牌建设、旅游产品品质和定位、产业结构方面无明显提升,在国际竞争中无明显的旅游特色,是上海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不足的根本所在。
1.上海旅游管理人才紧缺旅游管理人才的缺失导致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跟不上世界各国人民对于旅游日益增长的精神和物质需求。
这里所说的人才,是指那些有才华,有见地,专业的,能够就景区的发展提供思路,对景区的管理也得心应手的人。
旅游景区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竞争最重要的制高点。
旅游产业依托自然景观或历史文化景观,,而对景区周边及内部的配置以及推销,都依托于人来完成。
旅游景区想要形成品牌优势,品牌效应,吸引源源不断的观光旅游者,就要把旅游景区的发展跟优秀旅游管理人才的关系紧密结合起来。
虽然上海旅游业的发展较为迅速,但旅游产品种类的差异化不强,品牌塑造力薄弱,一些本土旅游公司的品牌意识薄弱,只看重眼前的利益从而忽视了可持续性,不注重对旅游市场现状的深入调查和分析。
上海旅游服务的各个组成部分大多处于中低档层次,而现代的游客看重的已不是价格的高低,而是产品的品质和价值,只有时刻观察消费群体的旅游需求,抓住消费者的消费心理,聘请专业的旅游人才进行规划,重视长期的发展,才能切实提高上海旅游服务贸易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上海旅游服务贸易资本匮乏资本包含物质资本、自然资本、人力资本和知识技术等。
根据上海市旅游局2017年预算单位财务收支预算总表,旅游行业人才教育培训支出为244万相比去年的268.6 万元增加了10%;旅游宣传品制作与发支出为1636.2万元与去年同期的1629.99万元增长了0.3%;上海旅游咨询服务中心主要站点建设和运营支出1282.688万元与去年同期828.088万元增长了近一半,虽然每年的旅游经费投入大幅增加,但总支出仍不及世界五大旅游城市在旅游业上的的支出。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上海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孙夏摘要:本文从旅游供给、旅游需求、旅游环境、旅游服务主体、旅游介入辅助因素五个方面构建了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体系,在此基础上指出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如何提升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策略。
关键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体系;旅游公关—-一,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的建立本文借鉴波特竞争力理论、旅游业系统理论、旅游可持续发展等理论.将旅游服务贸易国际贸易的“国际”因素考虑进去,即新增加了“国际旅游公关”、。
国际竞争环境”和“国际旅游消费需求”等因素,提出新的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
在这一体系中。
本文将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来源划分为五大部分:(1旅游供给因素(旅游特色资源、旅游业相关支持性产业;(2旅游需求因素(国内外旅游消费需求;(3旅游服务主体因素(旅游企业和旅游人才;(4旅游环境因素(国内旅游环境、国际竞争环境、旅游地区位;(5旅游介入辅助因素(国际旅游公关、政府作用、科技创新与网络信息,它们构成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系统的要素结构。
表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体系主因素分因素说明旅游供给妇素旅游特色资源 rI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以及人造吸引物旅游业相戈支持性产餐饮、住宿,交通.娱乐等相哭产业与服 qk与联务敬施务僦旅游j|:;求内素 I问内外【i{内外旅游行的需求规模和特iI|!、箭求方旅游消费{|};求式、_}fi赞能力等H内旅前月=境 fI然乍志_叫=境、人殳社会耳=境、政治纤济旅游环境因素环境、f:}学技术环_Ifl、|盘全【i乍环境啊际竞争环境【q际旅湔竞争#嶝和威胁自《游地区位旅游近邻教啦、通达度、潜铸度、吸引度旅游J裂务t体因素旅游氽业和人才旅i}}企业经营臀理能力,竞争战略、组织和≈懒结构、人员服务质蚺等运刖传橘手段和方法.进入嘲际iH场与囝外冉关的行类公众发生关系.通过自计划周际旅游公关阿特久的努力,与吾类公众建札J}丌qf者赖, 旅游介入辅助因紊柙巨理解的和谐关系,从咖即造旅游企业发其旅游产‘品在世界公众心fj中的瞧好形象政府作用政府戈,-旅游的发键战略,贸易政策、规划,静柙体制、畋冶影响等科技创新与嘲络信息旅游消费、墙{务和f¥销方式中科技的创新与网络信息的运『fJ-◆二,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现状分析 1.中国旅游资源缺少有效和深度的开发旅游资源的开发主要是以旅游资源为导向的单向开发,在开发过程中只注重景区、景点的开发.忽视了客源市场、旅游设施和文化内涵等方面的开发:旅游资源盲目开发、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中国旅游产品依旧是观光型产品与度假型产品占主流。
一、引言拟定题目:上海市对外旅游业的开展现状、问题及对策选题背景: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开展,旅游业也快速的开展起来。
中国旅游企业是一个新兴产业,而上海市中国经济的领航的重要城市,对外旅游在这里的开展速度也是国内比拟快速的。
如今已经开展成为一个闪耀全球的国际化大都市的上海致力于建立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
同样,上海旅游业,作为上海开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浓郁的都市风貌及文化底蕴、时尚新潮的都市商业、悠然恬静远郊度假深深吸引了一批批的游客趋之假设鹜。
2021 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极大推动了上海旅游业的开展。
将来上海将打造成集时尚购物、经典都市文化、会展商务、近郊生态休闲于一身的国际旅游胜地。
但是上海目前自身也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些将是至关重要。
对外旅游业的开展道路还很长,开掘潜力也很大,所以我们需要用一个城市的对外旅游业来做案例,进展分析,为将来我国的对外旅游业开展献计献策。
选题的意义与目的:本文旨在对上海市的对外旅游业的开展现状,进展讨论分析,进展各项分类,而后为上海市对外旅游业的将来开展问题提出适宜的对策分析以及展望。
而且结合目前现状,对上海市对外旅游业的将来提出一些个人的意见与对策。
通过对目前国内对外旅游业的开展现状分析,问题分析,提出合理的建议和对策,运用专业知识来考虑和解决现实问题。
国内外现状:1.国外研究现状〔1〕关于旅游客源市场的研究旅游业最早在西方兴旺国家出现,西欧如意大利、德国和瑞士等几个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国家,出现了最早研究旅游业的学者,例如罗马大学的讲师马里奥蒂、柏林大学的教授葛留克斯曼以及瑞士圣加仑大学的亨泽克尔等。
国外在旅游市场研究方面的历史较长,尤其是旅游业兴旺的国家,如澳大利亚、西班牙等等。
波兰的A.Szwichtenberg 在 1978 年首次采用了问卷方法对游客进展大量调查。
80 年代又出现了意大利政府统计局的博迪奥(L-Bodio)的?外国人在意大利的挪动及其花费的金钱(Sulmovimento dei forestieri in Iralia e sul denaro che vi spendoo)?、S.Smith的?游憩地理学?和?旅游分析手册?、C.Gunn 的?度假景区:旅游区的规划设计?、D.Peazce 的?当代旅游:地理学分析?和阿切尔的?旅游需求预测?、S.Witt 的?旅游市场营销和管理手册?、E.Heath 的?旅游目的地营销:一种战略的规划手段?等著作中都对客源地的研究给予了极高的重视。
Ⅰ.正文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摘要:在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全球服务贸易飞速发展,出口结构加速升级,商业存在规模日益扩大,各国竞争日趋激烈。
全球经济竞争的重点正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服务贸易与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作为中国服务贸易的传统行业,中国旅游服务贸易一直占据着很大比重,是第一大服务出口行业。
但是与世界旅游强国相比,我国的旅游服务贸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水平都存在着差距。
如何提高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是我们确切了解中国旅游业发展水平以及正确制定参与国际服务贸易政策的必要前提。
因此,探讨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本文采用了出口市场占有率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并与其他9国进行了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了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力,但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差距,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快提升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The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tourismservice trade in ChinaAbstract: As a result of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and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service trade of world develops rapidly, the structure of import upgrades fast, the scale of commercial presence expands increasingly, and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countries is intensely. The emphasis of global economic competition is from merchandise trade to service trade. The service trade and the level of service trade have been an important sign of measuring the level of modernization of the nation. As a traditional industry in the service trade in China, the tourism service trade has been holding a great proportion, of the biggest industry of service export. Compared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ourism, China has distance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tourism service trade. How to increas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tourism service trade, is the necessary premise of knowing our level of tourism service trade and making policies of attending international service trade. As a result,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effect factors of China’s tourism service trade.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ompetitiveness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 service trade among nine other nations, according to the export market share index, TC index and RCA index.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our tourism service trade has certain competitiveness, but still has distance with advanced countri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of our tourism service trade, we should take effective policy measures further.Keywords: tourism, service trad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正文目录一、前言………………………………………………………………………Ⅰ-4二、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现状分析…………………………………………Ⅰ-4三、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Ⅰ-5四、提高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Ⅰ-10五、结语………………………………………………………………………Ⅰ-12 致谢……………………………………………………………………………Ⅰ-13 参考文献………………………………………………………………………Ⅰ-14一、前言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其形象日益突出,在一国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旅游业已经成为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4年上海旅游市场分析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上海旅游市场进行全面的分析,帮助相关利益方了解市场现状和趋势。
报告主要涵盖上海旅游市场规模、旅游资源、旅游需求和竞争状况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该报告,读者将能够了解上海旅游市场的概况,为下一步的市场开发和战略规划提供重要参考。
2. 上海旅游市场规模上海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城市之一,旅游市场规模庞大。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上海旅游业连续多年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2019年,上海接待游客数量达到1500万人次,同比增长10%。
旅游收入达到2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
这些数据表明,上海旅游市场规模较大且具有稳定增长的趋势。
3. 上海旅游资源上海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
首先是历史文化资源,如外滩、豫园等具有悠久历史的景点。
其次是现代城市建筑,如东方明珠电视塔、上海金茂大厦等标志性建筑。
此外,上海还以其独特的文化景观和传统街区,如田子坊、新天地等,吸引了许多游客。
总体来说,上海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
4. 上海旅游需求上海旅游市场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首先是出境游需求的增加。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国外旅游的兴趣增加,越来越多的上海市民选择出境游。
其次是家庭旅游需求的增加。
现代家庭对于亲子旅游和家庭休闲度假的需求逐渐增加,这在上海市场上呈现出明显的趋势。
此外,个性化、深度游也越来越受到游客的关注。
对于文化、自然、农村等不同主题的深度游需求增长迅速。
5. 上海旅游市场竞争状况上海旅游市场竞争激烈,存在众多的竞争对手。
首先是其他国内旅游目的地的竞争。
上海市民有众多的旅游选择,不仅可以选择国内其他城市,还可以选择境外旅游目的地。
其次是其他城市的旅游景点竞争。
近年来,许多其他城市的旅游景点也在积极开展市场营销活动,吸引上海游客。
此外,线上旅游平台的崛起,也给传统旅游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旅游企业正在积极应对这种挑战。
6. 结论根据对上海旅游市场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上海旅游市场规模庞大且稳步增长; - 上海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吸引了大量游客; - 上海旅游市场需求多样化,包括出境游、家庭旅游和深度游等; - 上海旅游市场竞争激烈,需要采取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来提升竞争力。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目:上海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一、选题的背景、意义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腾飞,国际服务贸易蓬勃发展。
而在国际服务贸易的迅猛发展中,旅游服务贸易更是功不可没。
据WTO统计2009年世界旅游服务贸易出口额达到了870亿美元,占世界总出口26%。
进口额达到了790亿美元,占世界总进口25.1%。
可见旅游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就一直处于迅猛发展阶段,近几年来我国在服务贸易上的变化不可忽略,而且服务贸易也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
在服务贸易中旅游服务贸易增加更是功不可没。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2008年我国国际旅游外汇总收入为41919百亿美元。
至2009年中国国际旅游服务贸易进口和出口都为全球第三,进口占全球旅游服务贸易总进口额的43. 7%,出口占全球旅游服务贸易总出口额的39.7%。
本文希望通过分析上海的旅游服务贸易来提出一些对上海服务贸易有力的建议,更希望上海在这方面的经验能传播到中国的其它地区,从而促进中国的服务贸易发展。
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国外对旅游国际竞争力领域的研究开始的比较早,较多地是从旅游地客源竞争、旅游需求、竞争策略的角度出发,侧重市场定位、目的地形象塑造等;而国内大多学者大都侧重于分析我国旅游贸易国际竞争力现状及其所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对策,较少研究新的相关理论以及利用经济学理论分析并给出对策。
(一)国外研究动态Prof. Edward在Tourism Review[1] (1975)期刊上发表文章,认为教育水平可以推动旅游的发展并提出旅游也可以尝试与市场营销相结合的发展策略,在通货膨胀的国际背景下抓住机遇迅速发展。
Csilla Jandala [2](1997)认为教育是导致旅游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这篇文章不像其它文章写到了旅游的所有影响因素,而是重点突出了其中的一个因素进行研究分析。
并且Csilla Jandala与Prof. Edward都认为教育是旅游业的重要影响因素。
Alan Sauran [3] (1978)认为虽然旅游者的年龄,职业和教育等因素会影响他们对于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但社会变量(收入、旅途成本和距离、相对价格、广告等)对于他们的选择更有影响力。
他们的研究比Prof. Edward的研究更为精确和系统化。
Sahlberg Bengt [4] (1996)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瑞典人的旅行来研究旅客选择旅游目的地的方法。
作者把旅游者选择旅游地的方法分成了不同层次。
Andreas和Chad[5] (2000)通过研究德国和英国的旅游市场来研究有关的国际旅行和旅游市场营销学科问题的理论知识。
(二)国内研究动态我国旅游贸易发展起步较晚。
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旅游服务贸易才逐渐获得发展。
因此国内对此方面的理论研究较国外起步也晚。
刘华[6](2001)探讨了GATS对我国旅游服务贸易自由化的重大意义和我国旅游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现状与不足,指出我国旅游饭店业的对外开放程度最高,几乎没有设置政策性进入壁垒我国旅行,而社行业是旅游业中对外商市场准人程度最低的行业。
文中还建议了一些对我国旅游服务贸易进一步自由化有帮助的策略。
陈宪,程大中[7](2003)写到了上海在旅游服务贸易自由化中的努力,主要是旅行社和旅游经营者两个方面的变化。
并对旅游服务贸易做了一些实证分析,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来沪国际旅游者(包括外国人、港澳台同胞、华侨)人数和平均每天来沪旅游人数在持续增长。
赵书华、李辉[8](2005)运用国际竞争力测度指标对全球9大旅游服务贸易收入国家的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运用比较优势进行了定量分析,并系统地阐述了其存在的原因及趋势。
董小麟,庞小霞[9](2007)的文章更系统的对我国与其他9个旅游服务贸易强国采取定量分析。
其中运用到的指数有出口市场占有率指数、贸易竞争力优势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李晓钟,张小蒂[10](2004)先把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比较,再分析了我国对外服务贸易的结构,后运用了TC指数分析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姜义茂、刘慧芳、李俊[11](2006)指出了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国际竞争力现有评价指标体系的缺陷,介绍了新的评价体系,并用新的评价体系分析了我国旅游服务出口的国际竞争力。
高晓霞在[12](2008)《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中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贸易竞争力指数(TC)、显示性优势指数来分析各国的旅游业国际竞争力来分析旅游业国际竞争力。
齐述丽,俞会新[13](2009)在此基础上又添加了贸易对外开放度,贸易竞争优势指文(NTB)和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CA)。
李小牧[14](2006))从宏观经济层面分析影响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因素,结果得出了本币贬值对于我国旅游服务贸易收支有正面影响,其影响主要是通过促进旅游贸易出口来实现的。
周经、吕计跃[15](2008) )对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选取中国旅行社数量、旅游交通以及高等院校学生数量进行实证分析影响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影响因素,发现中国旅行社和旅游交通作用较为显著,高等院校学生数量影响不显著。
苏燕瑜[16](2009)用旅游接待能力、旅游交通通达度、旅游资源、旅游资本、旅游企业竞争能力、经济环境、政府支持力度和人才资源这八个因素对旅游业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
吴国春、孙小蕾[17](2008)通过SWOT分析,来认识如何利用黑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的资源优势。
颜廷爱[18](2010)利用SWOT从比较优势理论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开展旅游服务贸易的优势所在,并对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中的劣势、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分析。
金雯飞、刁化功[19](2001)分析了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先关对策,即扩大旅游开放,更加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大力开发新产品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档次,提高国际旅游服务的技术含量,动出击,开拓海外市场等。
颜廷爱(2010)综合了以上观点,提出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加大旅游教育投入,增加旅游的创新性,加强景区硬件和软件设施等支持产业和产业链的建设,提高国民素质增强东道主意识的建议。
张丽丽和郭娜[20](2010)提出了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新建议,即积极参与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
三、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难点,预期达到的目标(一)研究内容本文先回顾以往学者们对旅游服务贸易的分析方法,再分析上海旅游服务贸易的现状。
然后通过分析旅游服务贸易RCA指数、TC指数以及市场占有率以及钻石模型,来探讨上海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并与全国和其它旅游服务贸易强国做比较。
在此基础上,探讨上海旅游服务贸易的优势和劣势并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二)研究方法本文主要在定性方面通过运用波特的钻石模型来分析上海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在定量方面分析旅游服务贸易RCA指数、TC指数以及市场占有率,来探讨上海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在写作过程中,首先应用上海历年的数据进行比较,再把上海与中国和其它在旅游服务贸易方面的较发达的国家进行对比。
在此基础上,探讨上海旅游服务贸易的优势和劣势并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三)研究难点本文的难点在于要正确的运用钻石模型分析方法以及分析造成上海的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不及其它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强国的原因。
(四)预期达到的目标希望通过对上海旅游服务贸易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和与其他国家的对比找出上海旅游服务贸易的优缺点,并找到相应的对策,使上海旅游服务贸易能要更好的可持续的发展。
四、论文详细工作进度和安排2010年10月确定选题,检索文献;2010年11月下达任务书;2010年12月完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和外文翻译等;2011年3月上交论文初稿;2011年4月论文修改和完善;2011年5月上、中旬论文定稿、评审;2011年5月下旬论文答辩。
五、主要参考文献[1] Prof. Edward M. Barnet. The impact of inflation on the travel market[J]. Tourism Review,1975(1)[2] Dr. Csilla Jandala. EDUCATION - AS A QUALITY FACTOR OF TOURISM[J]. Tourism Review,1997(4)[3] Alan Sauran ,Economic determinants of tourist demand: A survey[J]. Tourism Review,1978(1)[4] Sahlberg Bengt, THE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TOURISM - THE SWEDISH CASE[J]. Tourism Review,1996(3)[6] Andreas M. Riege, Chad Perry ,National marketing strategies in international travel and tourism[J]. 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2000(11)[6] 刘华,GATS与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进一步自由化[J].服务贸易,2001(3)[7] 陈宪,程大中,服务贸易的发展:上海的经验[J].上海经济研究,2003(10)[8] 赵书华,李辉,全球旅游服务贸易9强的国际竞争力的定量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5,(8)[9] 董小麟,庞小霞,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国际比较[J].国际贸易问题,2007(2)[10] 李晓钟,张小蒂,我国对外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J].福建论坛2004(7)[11] 姜义茂,刘慧芳,李俊,以新的评价指标认识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力[J]. 国际贸易2006(11)[12] 高晓霞,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13] 齐述丽,俞会新,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国际比较[J].对外经贸实务,2009(2)[14] 李小牧,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1985—2004年的国际收支分析[J].国际贸易,2006(10)[15] 周经,吕计跃,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8(4)[16] 苏燕瑜,入境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统计教育,2009(12)[17] 吴国春,孙小蕾,黑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与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11)[18] 颜廷爱,我国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SWOT分析及发展对策[J].中国市场,2010(8)[19] 金雯飞,刁化功,浅谈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J].现代经济探讨,2001(12)[20] 张丽丽,郭娜,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