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考文言文翻译
- 格式:ppt
- 大小:144.00 KB
- 文档页数:11
九年级语文上册 | 第一次月考文言文重点字词句子翻译一、重点字词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守(做郡的长官)巴陵郡越(到)明年增其旧(从前的,原来的)制(规模)胜(美好)状(景色,景象)汤汤(水流大而急)横(宽阔)无际涯(边际)朝晖(日光)夕阴大观(壮丽景象)前人之述备(完全,详尽)矣迁客(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员)骚人(文人)若夫(句首发语词像那)淫雨(连绵不断的雨)霏霏(雨雪纷纷而下的样子)连月不开(指天气放晴)浊浪排(冲)空日星隐曜(光芒)山岳潜(隐没)形(形迹)樯(桅杆)倾(倒下)楫(船桨)摧(折断)薄(迫近)暮(傍晚)冥冥(昏暗)至若(又如)春和景(日光)明波澜不惊(涌动)一碧万顷(极言广阔)沙鸥翔集(停息)锦鳞(美丽的鱼)游泳岸芷(白芷)汀(小洲)兰郁郁(形容草木茂盛)青青此乐何极(哪有尽头)宠辱偕(一起)忘把(持执)酒临(对着)风尝求(探求)古仁人之心(思想感情)居(处在)庙堂(朝廷)之高是(这样)进亦忧微(如果没有)斯人吾谁与(跟,同)归(归依)二、重点句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到了第二年政务/政事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2、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早晨阳光明媚,傍晚天色昏暗,景象变化无穷。
/早晚阴晴明暗多变,景象变化无穷。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这就是岳阳楼盛大壮观的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4、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他们)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5、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也)隐没在阴云中。
6、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被说坏话,惧怕被(人家)批评指责。
7、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天色湖光相接,一片青绿,广阔无际。
/天色湖光相连,万里碧绿。
8、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偶尔或许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微风时,)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无风时,)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壁。
《桃花源记》对比阅读(一)(一)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二)水益涩①,曳②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
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
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③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
桑畦麦陇④,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⑤相征逐,真行画图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
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⑥“雪窦山”字。
(节选自邓牧《雪窦游志》)注:①涩:不通畅。
②曳:拖,拉。
③白蛇:喻指清澈而细长的水流。
④陇:通“垄”。
⑤牧竖:牧童。
⑥髹(xiu)书:用赤黑色的漆写。
16.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异渔人甚异之使内外异法也(《出师表》)B.舍便舍船屋舍俨然C.去停数日,辞去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D.道不足为外人道也策之不以其道(《马说》)17.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8.语段(一)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2分)19.根据语段(一)(二)的内容,分条概括雪窦与桃花源的相似之处。
(4分)【答案】16.C(2分)17.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不要)说魏朝和晋朝。
(翻译出大意,1分;“无论”译对,1分。
共2分)18.对没有战乱、宁静淳朴、安居乐业。
幸福和谐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19.①山阻水隔,很难进入。
②自然环境优美,田同风光如画。
③人们生活安宁和乐。
(多基本与世隔绝,民风淳朴。
意思对即可。
每对一处1分,共4分)(二)【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上与群臣论止盗。
或请重法以禁之。
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
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八上语文月考必背古诗词和文言文八年级上学期的语文月考中,古诗词和文言文是考察的重点之一,以下是一些必背的古诗词和文言文内容,供同学们复习参考:# 古诗词部分:1. 《望岳》 -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 《春望》 -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 《登高》 -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4. 《静夜思》 -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 《将进酒》 -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6. 《江雪》 -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7. 《滕王阁序》 - 王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 文言文部分:1. 《岳阳楼记》 -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2. 《醉翁亭记》 -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3. 《桃花源记》 -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4. 《赤壁赋》 - 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
5. 《岳阳楼记》 - 范仲淹>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当雏鹰尚嗷嗷待哺于巢穴之中,观望蓝天白云之时,它已有了梦想,那就是振翅九宵,与蓝天搏击,与白云共舞;当骏马休憩于栅栏之中,昂首长嘶之时,它也已有了梦想,那就是奋蹄原野,驰chěng天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巢穴(________)休憩(_______)驰chěng (______)(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答案】(1)cháo qì 骋(2)九宵九霄【解析】(1)此题要注意“憩”应该读四声,“骋”的偏旁不要写错。
(2)“宵”指夜晚,“霄”与云有关,此处应该用“九霄”。
选择题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准确的一项是()A. 我市上下齐心协力,掀起“创卫”高潮,经过外墙粉刷、护栏改造、路面平整等系列改造,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B. “消法”修正案将网络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等条款纳入其中,市民们对此纷纷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 卓凡批评同桌写作文经常文不加点,错字百出。
D. 这两本成语词典各得其所,一本重视溯源,一本例句丰富,特色都很鲜明。
【答案】A【解析】A焕然一新,意思是指改变陈旧的面貌,呈现出崭新的样子。
使用正确。
B项的成语使用有误,“随声附和”形容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用在这里感情色彩不恰当。
C项有误,“文不加点”意思是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
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此处属于望文生义。
D项有误,“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与此处的语境不符。
故选A。
选择题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中有误的一项是()A. 《世说新语》是南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B. 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这四部书。
C. 蒲松龄,清代文学家。
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代表作《聊斋志异》。
初一语文月考知识点总结一、基础知识。
1. 字词积累。
- 字音。
- 重点关注课本后的字词表,如易读错的字:“确凿(záo)”不能读成“zuò”;“菜畦(qí)”的“畦”字读音要准确。
- 多音字,如“宿”,在“住宿(sù)”“一宿(xiǔ)”“星宿(xiù)”中读音不同,要根据具体语境判断。
- 字形。
- 注意形似字的区别,例如“辩”(辩论)、“辨”(辨别)、“辫”(辫子),它们的意义和用法不同。
- 课本中的重点词语字形要牢记,像“人声鼎沸”的“鼎”字写法,不能写错。
- 词义。
- 理解课本词语的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如“油然而生”,基本义是自然而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
- 掌握近义词的区别,“静谧”和“安静”,“静谧”更强调环境的寂静。
2. 文学常识。
二、文言文知识。
1. 实词虚词。
- 实词。
- 常见虚词如“之”“而”“其”等的用法。
“之”有“的”(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等用法;“而”有表并列、表转折等用法。
2. 文言文翻译。
- 遵循“信、达、雅”的原则。
- 特殊句式要注意,如倒装句(宾语前置“何陋之有”应为“有何陋”)。
三、现代文阅读。
1. 记叙文阅读。
- 内容概括。
- 人物形象分析。
- 语句赏析。
- 从修辞角度赏析,如比喻句“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矮松的形态。
- 从描写角度赏析,如环境描写“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烘托出“我”当时孤独、绝望的心情。
2. 散文阅读。
- 散文的线索。
- 散文的主题理解。
四、写作。
1. 记叙文写作。
- 审题立意。
- 结构安排。
- 常见的结构有总分总、总分、分总等。
开头要吸引读者,中间内容要具体,结尾要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或升华主题。
2015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1高三2015-11-15 12:202015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1文言文阅读-历史散文广东饶平二中2015届高三10月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张仪诳楚秦王欲伐齐,患齐、楚之从亲,乃使张仪至楚,说楚王曰:“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于齐,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嫁女娶妇,长为兄弟之国。
”楚王说而许之。
群臣皆贺,陈轸独吊。
王怒曰:“寡人不兴师而得六百里地,何吊也?”对曰:“不然。
以臣观之,商於之地不可得,而齐、秦合。
齐、秦合则患必至矣!”王曰:“有说乎?”对曰:“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
今闭关绝约于齐,则楚孤,秦奚贪夫孤国,而与之商於之地六百里?张仪至秦,必负王。
是王北绝齐交,西生患于秦也。
两国之兵必俱至。
为王计者,不若阴合而阳绝于齐,使人随张仪。
苟与吾地,绝齐未晚也。
”王曰:“愿陈子闭口,毋复言,以待寡人得地!”乃以相印授张仪,厚赐之。
遂闭关绝约于齐,使一将军随张仪至秦。
张仪佯堕车,不朝三月。
楚王闻之,曰:“仪以寡人绝齐未甚邪?”乃使勇士宋遗借宋之符,北骂齐王。
齐王大怒,折节而事秦,齐、秦之交合。
张仪乃朝,见楚使者曰:“子何不受地?从某至某,广袤六里。
”使者怒,还报楚王。
楚王大怒,欲发兵而攻秦。
陈轸曰:“轸可发口言乎?攻之不如因赂以一名都,与之并兵而攻齐,是我亡地于秦,取偿于齐也。
今王已绝于齐而责欺于秦,是吾合齐、秦之交而来天下之兵也,国必大伤矣!”楚王不听,使屈匄帅师伐秦。
秦亦发兵使庶长魏章击之。
春,秦师与楚战于丹阳,楚师大败;斩甲士八万,虏屈匄及列侯、执珪七十余人,遂取汉中郡。
楚王悉发国内兵以复袭秦,战于蓝田,楚师大败。
韩、魏闻楚之困,南袭楚,至邓。
楚人闻之,乃引兵归,割两城以请平于秦。
或谓:张仪、公孙衍,岂不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恶足以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
自古文以载道,文言文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哲学、文学价值。
在现代教育体系中,文言文翻译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八篇文言文,为月考必考内容,考生需熟读并掌握其翻译技巧。
一、《论语》节选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了知识并且按时温习,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不是君子吗?”二、《庄子》节选原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翻译:北海有一种鱼,名叫鲲。
鲲的体型,不知道有几千里长。
它变化成鸟,名叫鹏。
鹏的脊背,不知道有几千里长。
它愤怒地飞翔,翅膀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彩。
三、《孟子》节选原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行得正道的人会得到许多帮助,行得邪道的人会得到很少帮助。
帮助得少到极点,连亲戚都会背叛他;帮助得多到极点,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他。
凭借天下人都顺从他的条件,去攻打连亲戚都背叛的人,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四、《史记》节选原文:夫学者,必求其术,而学者自满,不能自谦。
术不习,业不精,而学者自是,不能自非。
是以圣人知其术,而不自满;知其业,而不自是。
故能成其道,而不败其身。
翻译:学习的人,必须寻求适合自己的方法,但学习的人常常自满,不能谦虚。
方法不熟练,学业不精通,但学习的人自以为是,不能自我否定。
因此,圣人明白自己的方法,却不自满;明白自己的学业,却不自以为是。
所以能够成就自己的道业,而不败坏自己的身心。
五、《汉书》节选原文: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翻译:君子的行为,以静修身,以俭养德。
七年级月考语文知识点归纳一、字词部分。
1. 生字词。
- 七年级语文课本里有好多生字就像刚认识的新朋友,得好好记牢它们的模样和读音。
像“确凿(záo)”,可别读成“zuó”啦,这个词经常在描写一些事情非常真实确切的时候用。
还有“菜畦(qí)”,就像菜地里一块一块的小格子。
- 那些容易写错的字也得小心。
“和蔼”的“蔼”,下面是“讠”,可别写成“霭”(这个字和云有关呢)。
“人迹罕至”的“罕”,中间是三横,不是两横。
2. 多音字。
- 多音字就像会变身的小怪兽。
比如“宿”,当它表示住的意思,像“住宿”的时候读“sù”;当它表示夜晚,像“星宿”的时候读“xiù”;还有“一宿”的时候读“xiǔ”。
再比如“行”,“行走”的时候读“xíng”,“银行”的时候读“háng”。
3. 近义词和反义词。
- 近义词就像双胞胎,很相似但又有点小区别。
“寂静”和“安静”,“寂静”更侧重于没有声音,有一种幽深的安静感,像“寂静的山林”;“安静”则比较普通,像“安静的教室”。
反义词就像两个对着干的小伙伴,“光明”对“黑暗”,“高大”对“矮小”。
二、古诗词部分。
1. 背诵。
2. 理解诗句含义。
- 理解诗句就像破解密码一样有趣。
比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可不是简单地说海上的太阳升起,江边春天来了。
它更深的意思是新旧交替,新事物总会在旧事物中孕育而生,有一种哲理在里面呢。
3. 诗歌中的意象。
- 意象就像诗歌里的小符号。
“月亮”在古诗里经常代表思念,像“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柳树”代表送别,因为“柳”和“留”谐音,古人送别就折柳相送。
三、文言文部分。
1. 实词和虚词。
- 文言文里的实词就像一块块砖头,是构建句子的重要部分。
像“之”这个字,它当助词“的”的时候,“水陆草木之花”;当它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时候,“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还有实词“去”,在文言文中是“离开”的意思,和现在的“去”(到某个地方)可不一样,像“太丘舍去”。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寄托:寄托情感)B. 佚之狐言于晋侯曰:“秦饥,我今饥,其以秦易穰乎?”(饥:饥饿)C.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须臾:片刻)D. 彼竭我盈,故克之。
(盈:充满)2. 下列句子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B.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C.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D. 老臣今者殊不闻天子之意也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鸿渐于陆,羽族以息;集于苞桑,羣类以存。
B. 鸿渐于陆,羽族以息;集于苞桑,羣类以存。
C. 鸿渐于陆,羽族以息;集于苞桑,羣类以存。
D. 鸿渐于陆,羽族以息;集于苞桑,羣类以存。
4.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B. 载笑载言,昼不思食。
C. 莫春者,春服既成。
D.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B.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C.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D.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A. 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B. 载笑载言,昼不思食。
C. 莫春者,春服既成。
D.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相同的一项是()A.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B. 载笑载言,昼不思食。
C. 莫春者,春服既成。
D.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B.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C.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D.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相同的一项是()A.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B. 载笑载言,昼不思食。
C. 莫春者,春服既成。
2021-2022年四川省攀枝花市某校初一(上)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一、单选题1. 下列词语画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庇护(bì)称职(chèn)蹒跚(pán)混为一谈(hǔn)B.逃窜(chuàn)蜷伏(quán)狭隘(ài)杞人忧天(qǐ)C.掺和(huo)滑稽(jī)哺乳(bǔ)风流倜傥(tǎng)D.潜逃(qián)模样(mó)嗔怪(chēn)美不胜收(shèng)2. 下列语句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这对于一班见义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B.人们挖了水渠,农场边上,枫树林里,流淌着源源不断的泉水,浇灌着长在周围的鲜嫩薄荷。
C.她觉得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机篷勃起来才好。
D.无论想象多么怪诞、离奇,只要适合表达特定的情思,在诗中都是荣许的。
3. 下列画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他是一个极其严谨的人,生活中不苟言笑,工作认真负责,令人心生敬意。
B.语言的发展使得汉语里很多字、词的古今意义大相径庭。
C.今年七十五岁的李佩教授,满头飞银,仍神采奕奕、步履轻捷地往返于课堂与住宅。
D.因为排演节目耽搁了时间,铃响五分钟后,学生们才陆陆续续、参差不齐地回到教室。
4. 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冯小刚导演的电影《芳华》,上映以来深受观众好评,该片用纯粹、美丽、残酷的方式告诉人们青春年华十分宝贵。
B.在科技大讲堂的活动现场,充满了孩子们求知与探索的热情。
C.“牵妈妈的手”大型网络活动,引发超过15亿人次以上关注,是今年春节最暖心的活动之一。
D.就中国军机飞入韩国所谓的“航空识别区”一事,韩方无理要求中方要防止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5.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组是()山水是自然最生动、最完美的体现。
_______________①智者则涉水而行,望水而思,以碧波清流洗濯自己的理智和机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