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移训练题目
- 格式:docx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15
★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提示:第五章学习的迁移★重点提示统观近几年全国各省的教师资格认证教育心理学考试,本章的考查重点是:(1)迁移的概念及种类。
(2)迁移的作用。
(3)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4)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5)如何在教学中促进迁移。
★考纲链接1.迁移的概念及种类。
(1)迁移的概念: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学习迁移具有普遍性,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是典型的学习迁移形式。
(2)迁移的种类:正迁移与负迁移;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横向迁移与纵向迁移;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2.迁移的作用:(1)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2)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3)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3.早期的迁移理论。
(1)形式训练说(沃尔夫)。
训练可以改善人的某种心理能力,学科学习的意义在于训练某种心理能力。
获得了这种能力就能在以后的学习中产生迁移。
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动发生的。
(2)共同要素说(桑代克和伍德沃斯)。
迁移是非常具体的、并且是有条件的,需要有共同的要素。
学科学习的意义在于内容,前后学习中有共同的内容,一种学习就能影响另~种学习。
(3)经验类化说(贾德)。
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
(4)关系转化说(格式塔心理学家)。
迁移产生的实质是个体对事物间的关系的理解4.现代的迁移理论。
(1)奥苏泊尔的认知结构理论:任何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有意义的学习中一定有迁移。
(2)继奥苏泊尔之后的几种观点:①强调认知结构在迁移中的作用。
结构中的某些成分是决定迁移能否发生的根本条件。
②强调外界环境与主体的相互作用对迁移的影响。
强调通过社会交互作用与合作学习,可以促进迁移的产生。
5.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1)相似性;(2)原有认知结构;(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第五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从迁移的观点看,“温故知新”属于()。
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负迁移D.普遍迁移2.学生在学习了英语之后对汉语拼音产生影响,这种现象是()。
A.正迁移B.负迁移C.横向迁移D.特殊成分迁移3.形式训练说迁移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桑代克B.贾德C.沃尔夫D.奥苏伯尔4.“经验泛化说”是由()提出的。
A.武德沃斯B.贾德C.沃尔夫D.桑代克5.格式塔学派的关系转换说认为迁移的决定因素是()。
A.相同要素B.认知结构C.顿悟D.心灵的官能6.桑代克和武德沃斯提出的迁移理论被称为()。
A.经验泛化说B.关系转换说C.认知结构说D.相同要素说7.奥苏伯尔提出的迁移理论认为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主要是()。
A.相同要素B.心灵的官能C.顿悟D.认知结构1、A2、B3、C4、B5、C6、D7、D二、填空题1.根据迁移的性质,可以把迁移分为和。
2.根据迁移的内容,可以把迁移分为和。
3.根据迁移的方向,可以把迁移分为和。
4.奥苏伯尔提出,影响迁移的三个主要的认知变量是、和。
5.贾德提出的“经验泛化说”认为,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或经验中通过概括产生。
6.心理学家沃尔夫提出的迁移理论是以心理学为基础的,被称为“”说。
7.以桑代克为代表的联结主义的迁移理论认为,两种学习或活动能产生迁移,主要是由于它们之间存在。
三、名词解释1.迁移2.正迁移3.负迁移4.横向迁移5.纵向迁移6.顿悟7.认知结构四、简答题1.迁移在教育上有什么作用?2.相同要素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影响学习迁移的条件有哪些?4.简述知识应用与学习迁移的关系。
5.简述认知结构说关于迁移的的主要观点。
五、论述题联系实际论述教学工作中如何促进学习迁移。
第六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对认知过程进行调节监控的、内部组织起来的认知技能叫做()。
A.认知策略B.元认知策略C.组织策略D.精细加工策略2.“学会学习”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三年级数学迁移应用题题目一:水果店的苹果和橙子小明今天去水果店,他看到苹果每斤5元,橙子每斤6元。
小明决定买3斤苹果和2斤橙子。
请问小明需要支付多少钱?题目二:班级图书角三年级二班的图书角有40本书,其中故事书占总数的1/3,科普书占总数的1/4。
请问故事书和科普书各有多少本?题目三:植树节活动学校组织植树节活动,每个班级需要种植10棵树。
三年级共有5个班级,每个班级都完成了任务。
请问三年级一共种植了多少棵树?题目四:超市购物小华去超市购物,买了2盒牛奶,每盒3元;1袋面包,每袋5元;3个苹果,每个2元。
请问小华一共花了多少钱?题目五:学校运动会学校运动会上,三年级有3个班级参加100米赛跑,每个班级有10名同学参加。
请问三年级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100米赛跑?题目六:班级文具盒三年级一班有45名学生,每个学生需要一个文具盒,文具盒每个5元。
请问购买文具盒需要多少钱?题目七:家庭作业时间小明每天需要花1小时做数学作业,1小时做语文作业,0.5小时做英语作业。
请问小明一周(7天)需要花多少时间做作业?题目八:班级图书角扩建三年级二班的图书角扩建后,故事书的数量是原来的2倍,科普书的数量是原来的3倍。
扩建后故事书有60本,科普书有90本。
请问扩建前故事书和科普书各有多少本?题目九:班级生日会三年级三班有35名学生,其中1/5的学生在本月过生日。
请问本月有多少名学生过生日?题目十:学校图书馆借书学校图书馆规定,每个学生每周最多可以借3本书。
三年级有6个班级,每个班级有30名学生。
请问三年级一周最多可以借多少本书?题目十一:班级数学竞赛三年级四班举行了数学竞赛,全班有50名学生参加,其中2/5的学生获得了奖项。
请问获奖的学生有多少人?题目十二:班级春游三年级五班计划去春游,每辆车可以坐40人。
如果全班有120名学生,需要几辆车?题目十三:班级文具店三年级六班的文具店出售铅笔和橡皮,铅笔每支0.5元,橡皮每块1元。
1.最早的关于学习迁移的一种代表性的理论是_____。
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经验类化论D:关系转化说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早期迁移理论的理解。
【参考答案】A【名师点睛】题项中四个选项都是早期的迁移理论。
然而题目中要求的是“最早的”。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四种迁移理论的概念。
形式训练说把迁移看做是通过对组成“心智”的各种官能分别进行训练来实现的,迁移的发生是自动的;学习要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
它是“最早”的关于学习迁移的理论,也是“缺乏科学依据”的学习理论。
这两句话通常会成为考试的常考点。
共同要素说则焱为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到另一种学习,即产生学习迁移。
经验类化理论以贾德为代表,强调概括化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认为先前的学习之所以能迁移到后来的学习中,是因为在先前的学习中获得了一般原理,这种一般原理可以部分或者全部应用到前后两种学习中。
关系转换说认为,学习迁移的重点不在于掌握原理,而在于察觉到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关系。
认为“顿悟”两种学习情境中原理原则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手段和目的之间的关系,是实现迁移的根本条件。
这四种迁移理论是教师招聘考试中一个常考点,考生除了要掌握每种理论的具体观点外,还要掌握他们之间的具体差别。
2.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提出者是_____。
A:桑代克B:贾德C:奥苏贝尔D:布鲁纳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当代迁移理论的掌握。
【参考答案】C【名师点睛】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是奥苏贝尔根据他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发展而来的,这一理论认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
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迁移是以认知结构为中介进行的,先前学习所获得的新经验,通过影响原有认知结构的有关特征影响新学习。
因此本题选C。
3.由于先前活动而形成的心理的一种特殊准备状态称为_____。
高阶思维考试真题及答案一、逻辑推理与论证类1.题目:以下关于迁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是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于解决新问题的影响,这种影响只可以是积极的B. 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获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起到促进和帮助的作用C. 负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起到阻碍的作用D. 起到积极影响的迁移被称之为正迁移答案:A解析:迁移可以是积极的(正迁移),也可以是消极的(负迁移),选项A错误地认为迁移的影响只可以是积极的,因此A是不正确的叙述。
2.题目:论证质量的好坏是评价批判性思维论证的标准之一。
下列关于批判性思维论证质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论证质量的好坏是评价批判性思维论证的标准之一B. 论证质量可以从该论证是否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进行充分的论证来判断C. 论证质量的好坏无法进行判断D. 好的论证需要对反面观点做出有效的回应答案:C解析:论证质量的好坏是可以通过一定标准来判断的,如是否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进行充分的论证,是否对反面观点做出有效的回应等。
因此,选项C的说法是错误的。
3.题目:逻辑推理与论证是指从已知的事实或理论(前提、条件或假设)出发,经由()和(),推导出合理结论的思维过程。
答案:准确、充分的证据链(有效信息);清晰、严密的逻辑链(相关性、因果性)解析:逻辑推理与论证是一个严谨的思维过程,它要求从已知的前提或条件出发,通过准确、充分的证据链和清晰、严密的逻辑链来推导出合理的结论。
二、系统思考与问题解决类1.题目:在系统的三要素中,()的变化对系统的影响最大。
A. 要素B. 连接C. 结构D. 目的答案:C解析:系统的三要素包括要素、连接和结构。
其中,结构是指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关联方式或组织秩序,它决定了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功能。
因此,结构的变化对系统的影响通常是最大的。
2.题目:如果我们仅仅从表象出发来认识系统,而不从系统的结构出发来认识系统,那么我们就很难真正理解系统。
2020年安徽教师招聘学习迁移易错题整理从内容上看,迁移在教育心理学中是一个重要概念,教会学生迁移,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在现代教学中喊出了“为迁移而教”的口号。
从历年的教师招聘考情也不难看出,它是一个高频考点,一般以单选、多选、简答、案例分析题的形式考察。
但是迁移中的一些题目容易混淆,故本次将一些易混淆题目进行梳理,便于学生学习。
1.“温故知新”是( )。
A.顺向正迁移B.顺向负迁移C.逆向正迁移D.逆向负迁移【答案】A【解析】顺向迁移是指前面学习对后面学习的影响,逆向迁移是指后面学习对前面学习的影响。
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作用,负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阻碍作用。
温故知新是指温习学过的知识,而得到新的理解和心得,即:前面学习过的旧知识对新知识的促进作用。
故本题选A。
2.由易到难,先学加减再学乘除,这属于( )。
A.水平迁移B.垂直迁移C.一般迁移D.具体迁移【答案】B【解析】水平迁移是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就是指在难度、复杂程度和概括层次上处于同一水平的先行学习内容与后继学习内容、学习活动之间产生的影响,也叫横向迁移。
垂直迁移,也叫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就是指先行学习内容与后续学习内容是不同水平的学习活动之间产生的影响。
一般迁移是指在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即原理、原则和态度的具体应用。
具体迁移是指学习迁移发生时,学习者原有的经验组成要素及其结构没有变化,只是将习得的经验要素重新组合并移用到另一种学习之中,即具体经验迁移到另一种学习。
题目中强调了“由易到难”,也就是说在难度、复杂程度上,两种学习处于不同的水平,因此本题属于垂直迁移。
故本题选B。
3.体现了垂直迁移的具体事例是( )。
A.汉语拼音的学习影响英语字母的发音B.“角”的概念的掌握影响“直角”“平角”等概念的学习C.“石”字的学习影响“磊”字的学习D.在学校形成的爱护公物的习惯影响在校外的行为表现【答案】B【解析】A项,汉语拼音的学习影响英语字母的发音,这属于水平迁移,因为汉语拼音和英语字母是同一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知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学习原有知识对新学习的影响属于()。
A.逆向迁移B.负迁移C.顺向迁移D.正迁移2.闻一知十、触类旁通是指学习中的()。
A.定势现象B.迁移现象C.记忆现象D.创造性3.()的经验类化理论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
A.奥苏伯尔B.桑代克C.贾德D.格式塔心理学4.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A.顺向正迁移B.逆向正迁移C.顺向负迁移D.逆向负迁移5.两种学习间发生的相互干扰、阻碍的迁移称为()。
A.正迁移B.负迁移C.横向迁移D.纵向迁移6.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提出者是()。
A.桑代克B.贾德C.奥苏伯尔D.布鲁纳7.根据迁移性质的不同和影响效果的不同,可分为().A.正迁移和负迁移B.逆向迁移与顺向迁移C.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D.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8.缺乏实验支持的迁移理论是()。
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经验类化说D.关系转换说9.不认为迁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迁移理论是()。
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经验类化说D.关系转换说10.强调概括化经验在迁移中的作用的理论是()。
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经验类化说D.关系转换说11.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被称为()。
A.正迁移B.负迁移C.顺向迁移D.逆向迁移12.桑代克提出的学习迁移理论是().A.形式训练说B.经验泛化说C.相同要素说D.关系转换说13.最早的有关学习迁移的一种代表性理论是(). 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概括原理说D.关系转换说14.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
A.另一种学习的影响B.对活动的影响C.对记忆的促进D.对智力的影响15.由具有较高的概括水平的上位学习向具有较低概括水平的下位学习之间发生的迁移称为().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水平迁移D.垂直迁移16.按照学习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化水平进行的划分,可以分为()A.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B.正迁移与横向迁移C.普通迁移与特殊迁移D.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17.从迁移的观点来看,“温故而知新”属于()。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学习心理---学习迁移试题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已经获得的知识、动作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对新的学习的影响称为学习的()。
A.迁移B.动机C.策略D.技巧2.两种学习之间发生相互干扰、阻碍的迁移称为()。
A.正迁移B.横向迁移C.负迁移D.纵向迁移3.(2012年真题)李红学了英语语法后,加深了对以前学过的中文语法的理解,这种现象属于()。
A.负向迁移B.垂直迁移C.顺向迁移D.逆向迁移4.小明将数学课堂上教师演示的解题方法运用到解决数学作业中的习题中去,从迁移的范围角度,这种现象属于()。
A.远迁移B.近迁移C.水平迁移D.垂直迁移5.化学中锂、钠、钾等各种金属元素概念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称为()。
A.水平迁移B.垂直迁移C.同化迁移D.顺应迁移6.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
A.顺向正迁移B.逆向正迁移C.顺向负迁移D.逆向负迁移7.()的根本特点是自下而上,原有经验结构是下位结构,新的经验是上位结构。
A.正迁移B.顺应性迁移C.重组性迁移D.垂直迁移8.根据迁移内容不同进行划分,可以分为()。
A.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B.正迁移与负迁移C.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D.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移9.“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属于迁移的()。
A.同化性迁移B.一般性迁移C.重组性迁移D.顺应性迁移10.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
A.行为主义心理学B.人本主义心理学C.官能心理学D.认知心理学11.形式训练说的代表人物是()。
A.沃尔夫B.桑戴克C.奥苏贝尔D.贾德12.在早期迁移理论中,提出两种情境中有相同要素时才能产生迁移的共同要素说的是()。
A.桑戴克B.贾德C.奥苏贝尔D.安德森13.桑戴克在迁移研究中的最大贡献是()。
A.发现了迁移的心理机制B.最早进行迁移实验研究C.否定了普遍迁移的说法D.用实验事实否定了形式训练说14.心理学上著名的“水下击靶”实验证明了()。
2020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第五章学习的迁移章节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学习原有知识对新学习的影响属于( C )。
A.逆向迁移B.负迁移c.顺向迁移D.正迁移2.闻一知十、触类旁通是指学习中的( B )。
A.定势现象B.迁移现象C.记忆现象D.创造性3.( C )的经验类化理论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
A.奥苏伯尔B.桑代克C.贾德D.格式塔心理学4.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 B )。
A.顺向正迁移B.逆向正迁移c.顺向负迁移D.逆向负迁移5.两种学习间发生的相互干扰、阻碍的迁移称为( B )。
A.正迁移B.负迁移C.横向迁移D.纵向迁移6.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提出者是( C )。
A.桑代克B.贾德C.奥苏伯尔D.布鲁纳7.根据迁移性质的不同和影响效果的不同,可分为( A )。
A.正迁移和负迁移B.逆向迁移与顺向迁移c.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D.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8.缺乏实验支持的迁移理论是( A )。
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经验类化说D.关系转换说9.不认为迁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迁移理论是( A )。
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经验类化说D.关系转换说10.强调概括化经验在迁移中的作用的理论是( C )。
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经验类化说D.关系转化说12.桑代克提出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C )。
A.形式训练说B.经验泛化说c.相同要素说D.关系转化说13.最早的有关学习迁移的一种代表性理论是( A )。
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概括原理说D.关系转化说14.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 A )。
A.另一种学习的影响B.对活动的影响C.对记忆的促进D.对智力的影响15.由具有较高的概括水平的上位学习向具有较低概括水平的下位学习之间发生的迁移称为( D )。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学习心理---学习迁移试题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已经获得的知识、动作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对新的学习的影响称为学习的()。
A.迁移B.动机C.策略D.技巧2.两种学习之间发生相互干扰、阻碍的迁移称为()。
A.正迁移B.横向迁移C.负迁移D.纵向迁移3.(2012年真题)李红学了英语语法后,加深了对以前学过的中文语法的理解,这种现象属于()。
A.负向迁移B.垂直迁移C.顺向迁移D.逆向迁移4.小明将数学课堂上教师演示的解题方法运用到解决数学作业中的习题中去,从迁移的范围角度,这种现象属于()。
A.远迁移B.近迁移C.水平迁移D.垂直迁移5.化学中锂、钠、钾等各种金属元素概念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称为()。
A.水平迁移B.垂直迁移C.同化迁移D.顺应迁移6.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
A.顺向正迁移B.逆向正迁移C.顺向负迁移D.逆向负迁移7.()的根本特点是自下而上,原有经验结构是下位结构,新的经验是上位结构。
A.正迁移B.顺应性迁移C.重组性迁移D.垂直迁移8.根据迁移内容不同进行划分,可以分为()。
A.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B.正迁移与负迁移C.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D.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移9.“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属于迁移的()。
A.同化性迁移B.一般性迁移C.重组性迁移D.顺应性迁移10.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
A.行为主义心理学B.人本主义心理学C.官能心理学D.认知心理学11.形式训练说的代表人物是()。
A.沃尔夫B.桑戴克C.奥苏贝尔D.贾德12.在早期迁移理论中,提出两种情境中有相同要素时才能产生迁移的共同要素说的是()。
A.桑戴克B.贾德C.奥苏贝尔D.安德森13.桑戴克在迁移研究中的最大贡献是()。
A.发现了迁移的心理机制B.最早进行迁移实验研究C.否定了普遍迁移的说法D.用实验事实否定了形式训练说14.心理学上著名的“水下击靶”实验证明了()。
A.相同要素说B.概括化理论C.关系转换理论D.认知结构迁移理论15.()理论认为迁移产生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通过概括形成了能够泛化的共同原理。
A.形式训练说B.相同要素说C.经验类化说D.认知结构迁移理论16.苛勒用“小鸡啄米”实验证明了学习迁移的()。
A.关系转换理论B.认知结构迁移理论C.产生式理论D.结构匹配理论17.奥苏贝尔在()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A.思维官能B.有意义学习C.结构匹配D.情境性18.重视对情境关系的理解的迁移理论是()。
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概括原理说D.关系转换说19.产生式迁移理论证实了()。
A.学习可以自动迁移,而不必有学习者的有意识注意B.桑戴克的共同的“S—R”成分可以导致迁移C.熟练的基本技能可以自动迁移D.策略学习可以自动迁移20.以下不是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
A.教师指导B.学习材料特性C.学习情境D.认知结构21.由先前学习引起的,影响以后学习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叫作()。
A.学习定式B.学习迁移C.学习态度D.学习情境22.迁移产生的基本条件是()。
A.较高的智力和能力B.相应的背景知识C.学习材料的共同因素D.教师的指导二、辨析题(判断正误。
并说明理由)1.(2012年真题)学习迁移是学习中常见的现象,它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起促进作用。
2.一切有意义学习都包含知识的迁移,在机械学习中没有迁移。
3.形式训练说只注重形式,而忽略内容。
4.共同要素说具有一定的机械性和片面性。
5.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有意义学习和原有认知结构无关。
6.学习迁移受个体智力和能力的影响。
7.学习定式会造成负迁移。
8.学习材料的性质对迁移不产生影响。
三、材料分析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有的学生在文章中能正确填空,但是不能给朋友写一封语句通顺的信;有的学生能在数学题目中进行小数和百分数的乘法运算,但不会计算收入所得税。
问题:请结合教学实际,谈一下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物理课上学习“压强”“气压”这些抽象概念时,为了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王老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和实验室等教学设施,演示生活中用刀切菜、抽油烟机排油烟等常见情境。
这样一来,学生们就能从简单的日常生活中发现蕴藏的物理小知识。
问题:请从学习迁移的角度分析材料中王老师的做法。
3.(2014年真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学生A:中学学习英语语法对以后学习英语帮助很大。
学生B:平面几何学得好,以后学习立体几何就简单了,知识之间有很大联系。
学生A:不光知识这样,弹琴也是。
会弹电子琴,学钢琴也快。
学生B:可有时候也不一样,会骑自行车反而影响骑三轮车。
学生A:有意思,学习很奇妙。
问题:(1)请分析材料中两位同学谈话用到的学习原理。
(2)教师应该如何利用这一原理促进学生的学习?第三章学习迁移一、单项选择题1.A【解析】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迁移广泛存在于各种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与态度的学习中。
2.C【解析】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的效果不同,可以分为正迁移、负迁移和零迁移。
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
3.D【解析】逆向迁移是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即后面学习中所习得的经验能够影响前面学习中所习得的经验,引起原有认知结构的变化。
4.B【解析】根据迁移范围的不同,可以将迁移分为远迁移和近迁移。
其中,近迁移是指将所学得的知识经验或原理、方法迁移到与原来学习情境相似的情境中去。
5.A【解析】水平迁移也叫横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内容与后继学习内容在难度、复杂程度和概括层次上属于同一水平的学习活动之间产生的影响。
6.B【解析】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如阅读技能的掌握有助于写作技能的形成。
高等数学的学习能够促进初等数学的学习,是典型的正迁移,又因从高等数学到初等数学是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所以又是属于逆向的。
7.B【解析】顺应性迁移是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经验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的过程,其根本特点是自下而上,原有经验结构是下位结构,新的经验结构是上位结构。
8.C【解析】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
一般迁移也称普遍迁移;具体迁移也叫特殊迁移,是特殊知识技能的迁移。
9.A【解析】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要的心理机制的不同,迁移可分为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和重组性迁移。
同化性迁移是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
10.C【解析】形式训练说是最早的关于迁移的理论,其心理学基础是官能心理学,假定人类大脑的许多区域代表了许多不同的官能。
11.A【解析】形式训练说的代表人物是18世纪德国心理学家沃尔夫,主张迁移要经历一个形式训练过程才能产生。
12.A【解析】桑戴克和伍德沃斯等人提出共同要素说,认为只有当两个机能的因素中有相同的要素时,一个机能的变化才会改变另一个机能的习得。
13.D【解析】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是无条件、自发的,桑戴克等人用大量实验证明,迁移是非常具体、有限的,只存在于含有相同要素的领域,这些都是对形式训练说的否定。
14.B【解析】概括化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贾德提出的,他在1908年做的“水下击靶”实验是概括化理论的经典实验。
15.C【解析】概括化理论也称为经验类化说,认为先前学习获得的东西之所以能迁移到后期的学习中,是因为在先前学习中获得了一般原理,这种原理可以部分或全部地运用到两种学习中。
16.A【解析】苛勒是格式塔心理学派代表人物,提出关系转换理论,认为迁移是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关系的结果。
17.B【解析】奥苏贝尔提出了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他认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
18.D【解析】关系转换理论认为迁移产生的实质是个体对事物问关系的理解,注重对情境关系的理解。
19.C【解析】产生式迁移理论是关于程序性知识或认知技能的迁移理论,前后两项学习任务产生迁移的原因是两项任务之间产生式的重叠,重叠越多,迁移量越大。
20.D【解析】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很多,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
主观因素包括智力和能力、认知结构、心理准备状态;客观因素包括学习材料的性质、学习情境的相似性、教师的指导。
21.A【解析】学习定式是先前学习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既可以带来正迁移,也可以带来负迁移。
22.B【解析】学习者具备相应的背景知识,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
二、辨析题1.错误。
【解析】学习迁移不仅可能对学习起促进作用,也可能起阻碍作用,还可能不起作用。
2.错误。
【解析】迁移广泛地存在于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中。
任何一种学习都要受到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技能、态度等的影响,只要有学习,就有迁移。
迁移既是学习的继续和巩固,又是提高和深化学习的条件,学习与迁移不可分割。
3.正确。
【解析】形式训练说主张迁移要经历一个形式训练过程才能产生,该理论假定人类大脑的许多区域代表了许多不同的官能。
人的心智是由许多不同的官能组成的,不同的官能活动相互配合就构成各种各样的心理活动。
该理论认为,在学校教育中,传递知识远不如训练官能来得重要,知识的价值在于作为训练官能的材料。
4.正确。
【解析】共同要素说将迁移视为相同联结的转移,认为两种情境中的客观方面的共同要素是决定迁移的唯一因素,这在某种程度上否认了迁移过程中的复杂的认知活动,因此具有一定的机械性和片面性。
5.错误。
【解析】奥苏贝尔在有意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
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迁移是以认知结构为中介进行的,先前学习所获得的新经验,通过影响原有认知结构的有关特征影响新学习。
原有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稳定性与清晰性等特性都会影响新的学习的获得与保持。
6.正确。
【解析】个体智能的高低对学习迁移的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智能较高的人能较容易地发现学习情境之间的相同要素和关联,能更好地概括总结出一般原理原则,能较好地将习得的学习策略与方法运用于新的学习情境之中。
7.错误。
【解析】学习定式是指由先前学习引起的,影响以后学习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它既可以带来正迁移,也可能成为负迁移,关键在于先前学习与后继学习的一致性程度以及学习者是否能够具体分析当前和随后的学习情境,找出彼此的联系。
8.错误。
【解析】学习材料本身的组织结构和逻辑性、实用价值与意义都对迁移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