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一地理必修一12月测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788.50 KB
- 文档页数:8
测试(十二)(建议用时:45分钟)[](原创题)每到秋天,塔里木河流域的胡杨林树叶泛黄,常让游人流连忘返。
结合下图,完成1~2题。
1.塔里木河的胡杨林通过____参与的该流域的水循环过程( )【导号:23010156】A.光合作用B.叶面蒸发.植物蒸腾D.根系吸收2.塔里木河的主要补给水是( )A.大气降水B.湖泊水.冰雪融水D.地下水【解析】塔里木河流域为内流区,属于内陆循环,胡杨林通过植物的蒸腾参与陆地内循环;塔里木河的主要补给水是高山冰雪融水。
【答案】 1 2(2015·北京市春季会考)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3~4题。
3.图中序号表示水汽输送环节的是( )A.①B.②.③D.④4.图示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 )【导号:23010157】A.使水呈三态变化B.使海平面上升.不断更新陆地水D.加速冰川融化【解析】图示水循环为海陆间循环,各环节中,①是蒸发,②是水汽输送,③是降水,④是地表径流,该循环对陆地淡水的不断更新非常重要。
【答案】3B 4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正式向我国北方地区调水,已惠及多个省区市。
据此完成5~6题。
5.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人类活动对下列哪个环节施加了影响( )A.水汽输送B.地下径流.地表径流D.大气降水6.关于水循环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全球地理环境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①它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过程之一,能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②它是地球上最活跃的物质循环过程之一,是联系海陆之间的主要纽带③它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但它不能塑造地表形态④它对地表太阳能可起到传输作用,但不能起吸收和转化的作用A.①②B.③④.②④D.①④【解析】第5题,南水北调是将南方长江干支流的水调到北方,也就是对地表径流施加了影响。
第6题,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过程之一,能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是联系海陆之间的主要纽带;水循环可以通过流水作用的冲积或侵蚀,塑造地表形态;对地表太阳能可起到传输作用,可以起到吸收和转化的作用,故选A。
高一必修地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的形状是:A. 扁平的B. 球形的C. 椭圆形的D. 圆柱形的答案:B2.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A. 由东向西B. 由西向东C. 由南向北D. 由北向南答案:B3.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A. 1天B. 1年C. 1月D. 1世纪答案:B4. 地球公转轨道的形状是:A. 圆形B. 椭圆形C. 抛物线形D. 直线形答案:B5. 地球上的五带是:A. 热带、温带、寒带、亚热带、亚寒带B. 热带、温带、寒带、极地、亚寒带C. 热带、温带、寒带、极地、亚热带D. 热带、温带、寒带、亚热带、亚寒带答案:C6. 地球上最大的陆地是:A. 亚洲B. 非洲C. 欧洲D. 南美洲答案:A7. 地球上最大的海洋是:A. 太平洋B. 大西洋C. 印度洋D. 北冰洋答案:A8. 地球上最高的山峰是:A. 珠穆朗玛峰B. 乞力马扎罗山C. 阿尔卑斯山D. 阿空加瓜山答案:A9. 地球上最长的河流是:A. 尼罗河B. 亚马逊河C. 长江D. 密西西比河答案:B10. 地球上最大的沙漠是:A. 撒哈拉沙漠B. 阿拉伯沙漠C. 戈壁沙漠D. 卡拉哈里沙漠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的赤道周长大约是______公里。
答案:400002. 地球的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约______公里。
答案:213. 地球的平均密度约为______克/立方厘米。
答案:5.524. 地球的表面积约为______平方公里。
答案:5105. 地球的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______层。
答案:外层6. 地球的自转周期为______小时。
答案:247. 地球的公转速度在近日点时比远日点时______。
答案:快8. 地球的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倾角约为______度。
答案:23.59. 地球的气候类型主要受纬度、海陆分布、地形和______等因素影响。
答案:洋流10. 地球上的生物圈是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的______系统。
高中地理必修一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1.在包含太阳和地球的天体系统中,最高一级和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分别是()A.银河系、太阳系B.河外星系、地月系C.太阳系、地月系D.总星系、太阳系2.太阳能量的来源是:()A、氢气燃烧B、氮气爆炸3.地球上温度适宜的主要原因是A.日地距离适中C.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C、核裂变反应D、核聚变反应()B.太阳光照条件稳定D.地球的体枳和质量适中4. 12月22日,下列地点中地球自转线速度、角速度均为0°的是()A、北极点B、北京市C、广州市D、南京市5.下列地理现象中,由于地球自转而造成的现象是:()A、昼夜的交替B、昼夜长短的变化C、春夏秋冬的更替D、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6.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升国旗的时间是根据日出的时刻而定的,下列日期中,升旗仪式曷早的是:A. 5月1日7.元旦这一天,太阳直射点:A.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C.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8.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的时期是:A.春分日至秋分日C.夏至日至冬至日C.8月1日D. 10月1日B.在南半球但向北移动D.在北半球但向南移动B.秋分日至春分日D.冬至日至夏至日9.当本初子午线与昏线重合时,北京时间为:C. 3月21日0时D. 12月22日12时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强震,造成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报 失。
回答5〜6题。
10 .这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20千米左右,岩层的断裂处位于:11 .这次地震震中的人们会感觉到: A.只有上下颠簸,没有水平晃动 B.只有水平晃动,没有上下颠簸 C.先水平晃动,后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水平晃动图为某地5月5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回答7〜9题。
12 .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由: A.反气旋造成 B.气旋造成 C.冷锋造成 D.暖锋造成13 .这次降水的形成原因是:A.气流下沉造成B.气流对流上升造成C.暧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造成D.暧气团被迫抬升造成 14 .此系统易造成:A.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C.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量(mm )B.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 D.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图5为“某地天气系统和地质构造示意图二 15 .关于乙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冷锋影响,气温将降低 B.受暧锋影响,气温将升高 C.受冷锋影晌,气压将降低 D.受暖锋影响,气压将升高16 .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地区地质构造为褶皱A. 9月24日2时B. 6月22日8时 A.地壳中 B.上地幔中C.下地幔中D.地核中 读图完成12-14题.B.乙地背斜成C.丙地向斜成谷D.丙、丁之间有断层17 .受侵蚀作用影响最强的地区是: A.甲 B.乙 C.丙 D. T读“岩石图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19〜20题。
最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测试题全套带答案解析第一章章末检测(B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 5分,共50分) 图屮0为地球所在的天体系统,P 为某一天体。
读图完成1〜3题。
A. P 为月球,0为太阳 B. P 为月球,0为地球C. 该天体系统由恒星、行星和卫星组成D. 该天体系统属于河外星系2.若 0 为太阳,且 R=1.5X108km,贝!j ( )A. 该天体系统为太阳系,P 为海王星B. 该天体系统为太阳系,P 为地球C. 该天体系统是银河系,0为银河系中心D. 该天体系统是总星系,0为总星系中心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0为银河系中心,P 为太阳,则R=10万光年B. 若该天体系统为总星系;P 为目前已知的最远天体,则R = 200亿光年C. 该图表明地球是宇宙的中心D. 该图表明总星系就是宇宙4. 下列叙述中,属于地球上存在高级智慧生命外部条件的是()① 稳定的光照条件 ②适当的日地距离 ③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④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 地球成为太阳系中有生命存在的特殊行星,是因为() C.地球体积大小适中,使水能以液态存在D.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具有适当的温度 读“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甲)和“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乙),回答6〜7题。
6. 甲图M 点的纬度、乙图'点的月份分别约是()下图为天体系统层次示意图,A.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不断变化B.宇宙时空无限大,天体运动互不影响A. 30° 1 月B. 60° 7 月 7. 当公转速度为\时() A. 漠河市民一一欢度“白夜”C.松花江河畔一一银装素裹C. 60° 1 月D. 30° 7 月B. ------------------------------ 新西兰南部海域--------------------- 冰山座座 1.若 R=38.4X104km,则(读下表,完成8〜9题。
高中地理必修一测试题及答案1~2.【解析】1.B 2.C 根据表中的经纬度可以判断该地区为华北平原;乙为云贵高原,海拔较高,夏季气温不会太高;由于云贵高原地处亚热带,冬季气温不会在0度以下。
3.【解析】答案选B 三角洲平原是流水沉积作用而成,高原面的沟壑则是流水侵蚀作用而成,沙丘则是由于风力搬运作用而成,他们都是由于外力作用而成。
4.【解析】答案选A。
考查的知识点是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等。
其中,由于温度的变化,水的冻融,植物根系的生长等,使岩石发生崩解破碎,变成松散的碎屑物,这种破坏作用就是风化作用。
在风化作用基础上,流水、风、冰川等外力对地表进行侵蚀作用。
风化侵蚀的产物,经过外力搬运作用离开原来的位置,随着流速降低、风力减小或冰川融化等,这些物质又在地表沉积下来,形成沉积物。
5.【解析】答案选C。
喀斯特峰林、孤峰平原地貌既有流水的化学溶蚀作用,又有流水的物理冲刷作用,它的形成条件是:石灰岩地区;降水和热量条件比较好的地区。
6.【解析】答案选D。
水滴石穿属于水蚀作用。
应属于流水侵蚀作用。
7.【解析】答案选D。
根据岩层向上弯曲可知,该地层为背斜构造,是良好的储油构造。
根据水、油、气的比重可知,水最大,油居中。
8.【解析】答案选D。
题干中提到的两次余震,①发生在岛屿的西略偏北100千米海底,②发生在该岛正南约190千米海底。
而且地震均发生在靠近两大板块界线的地方。
综合以上的推理,尽管不知道该海沟的名称,也能作出西北一东南走向的判断。
9.【解析】答案选C。
两大板块中的印度洋板块较易判断出,亚欧板块较易误作太平洋板块。
区分的方法为发生地震的东南亚地区,特别是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是亚欧大陆的延伸部分,从而作出亚欧板块的正确判断。
10.【解析】答案选A。
本题有一定的难度,对考生空间想象能力要求很高。
具体考查地球上的海陆分布状况及板块构造学说的有关知识。
高一必修一地理试题(含答案)期末检测高一地理试题本试题包括第Ⅰ卷(选择题,1-4页)和第Ⅱ卷(非选择题,5-7页)两部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注意事项:1.考生必须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填涂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和试卷类型,使用2B铅笔和0.5毫米黑色签字笔(中性笔)。
2.第Ⅰ卷答题时,考生需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项涂黑,如需更改答案,需先使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上新的答案。
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
3.第Ⅱ卷答题时,考生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中性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得写在试题卷上。
如需更改答案,需先划掉原来的答案,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不按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50分)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图1,回答1-2题。
1.图中所示的天体系统有几个?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2.下列不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基本条件的是:A。
距日远近适当 B。
体积和质量适当 C。
有液态水 D。
有卫星绕转读图2(以极点为中心的地球俯视图),回答3-4题。
3.下列哪项相同?A。
两地自转的角速度 B。
两地自转的线速度 C。
两地地方时 D。
两地所在时区4.春分日这一天的正午太阳高度为0度,下列哪项正确?A。
①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大于②地 B。
①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小于②地 C。
①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等于②地 D。
无法确定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关系图3是“地球赤道与公转轨道的示意图”,回答5-6题。
5.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P点时,北半球的节气是: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6.若黄赤交角变为23.6度,地球上五带的范围变化是:A。
热带范围变小B。
温带范围变大C。
寒带范围变大D。
与现在相同地球大气中进行着各种不同的物理过程,产生着高天流云、风霜雨雪等异彩纷呈的自然现象。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7-8题。
【导语】仰望天空时,什么都⽐你⾼,你会⾃卑;俯视⼤地时,什么都⽐你低,你会⾃负;只有放宽视野,把天空和⼤地尽收眼底,才能在苍穹沃⼟之间找到你真正的位置。
⽆需⾃卑,不要⾃负,坚持⾃信。
⽆忧考⾼⼀频道为你整理了《⾼⼀必修⼀地理试卷及答案》希望你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 ⼀、选择题(每⼩题2.5分,共50分) 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已成事实。
最近,澳⼤利亚科学家⼜提出,与这⼀效应相伴随的还有“地球变暗”效应。
读图,完成1~3题。
1.甲图为模拟温室效应的⼩实验,两⽀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10分钟后,透明玻璃瓶内温度计的读数可能是() A.8℃B.10℃C.12℃D.25℃ 2.⼄图中与全球变暖相对应的⼤⽓热⼒作⽤是() A.①B.②C.③D.④ 3.形成“地球变暗”的⼤⽓热⼒作⽤主要是() A.①B.②C.③D.④ 4.下图为“⼭⾕地形剖⾯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甲处⽓温⾼于⼄处的原因是甲处海拔⾼、离太阳近 B.夜晚⼄处⽓温⾼于甲处的原因是⼤⽓对太阳辐射的削弱量⼤ C.⽩天⼄处⽓温⾼于甲处的原因是⼤⽓的保温作⽤强 D.夜晚甲处⽓温低于⼄处的原因是海拔⾼、空⽓密度⼩、保温作⽤差 5.下表是某⽓象观测点观测到的⼀次天⽓变化过程资料,据此回答问题。
1⽉1⽇1⽉2⽇1⽉3⽇ 平均⽓温(°C)120-2 ⽓压(百帕)1002.51005.01007.5 天⽓现象晴,1~2级偏北风中雪,6~8级偏北风阴转晴,2~3级偏北风 下列⽰意图中能正确反映⽓象观测点在1⽉1⽇时的天⽓形势的是() 读某技术员⽇记⽚断:“今⽇风⽌天晴,⽓温始降,⽥⾥塑料⼤棚上覆盖了⼀层厚厚的尘⼟,有的⼤棚塑料被撕裂,有的⼤棚被吹塌了。
在附近的麦⽥⾥,不少农民正在燃放⼀堆⼀堆柴草,浓烟遮盖着⽥野。
”据此回答6~8题。
6.此⽇记记录的时间和地区可能是() A.春夏季,华北平原B.夏秋季,长江中下游平原 C.5~9⽉份,三江平原D.12~次年3⽉份,华北平原 7.此时期该地盛⾏() A.东南季风B.西风C.西南季风D.西北季风 8.农民燃放烟雾的⽬的与利⽤的原理是() A.增温,增强太阳辐射B.杀菌,增强紫外线辐射 C.防御霜冻,增强⼤⽓逆辐射D.促进⼩麦⽣长,增加CO2含量 ⼤⽓环流和⼤洋环流源源不断地从低纬度向⾼纬度输送热量。
1 冷 热 冷 冷 冷 热 冷 热 热 冷 热 热 A B C D
电海中学2009年秋高一10月测地理试卷 地理科组编写 本试卷分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80分钟。
第I卷 一、单项选择题(3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多选、不选或错选该题不得分,选对一题得1.5分,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把正确答案选项涂黑)
1、对于我校来说,下列节日白昼最短的是( ) A、元旦 B、教师节 C、儿童节 D、国庆节 2、当东京(东九区)时间为6月10日21点时,西二区的区时( ) A、 6月10日10点 B 、6月11日6点 C、6月10日14点 D 、6月11日2点 3、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 A、在垂直方向上的气压梯度 B、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C、地转偏向力 D、高空冷空气下沉 4、下面的等压面分布图中,正确的是( )
5、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 A、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B、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深层地下水 C、河流水、冰雪融水和浅层地下水 D、冰雪融水、淡水湖泊水和深层地下水 6、水循环的实质是( ) A、水体连续运动的过程 B、各种水体的状态变化 C、海陆之间的水量交换 D、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 7、关于水循环的错误说法是( ) A、水循环能深刻而广泛地影响全球地理环境 B、海陆间大循环和陆地循环都能使水资源得到更新 C、水循环联系了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 2
D、水循环使水资源不断更新,数量无限 8、调节我国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的主要办法是( ) A、跨流域调水 B、节约、合理用水 C、修建水库 D、大力开采地下水 9、若有一艘油轮在太平洋赤道北侧发生石油泄漏现象,下列国家的海域可能受到污染的是( ) A、日本、菲律宾 B、美国、印度 C、英国、法国 D、巴西、阿根廷 10、图中a、b、c、d四海域的水温( ) A 、 d>c>b>a B 、 d>b>c>a C、 d>c>a>b D 、 d>a>b>c 11、若图中大陆为亚欧大陆,则流经d处的洋流为( ) A 、墨西哥湾暖流 B、巴西暖流 C 、日本暖流 D、 千岛寒流 12、下面四幅图中,属于北半球的中高纬度的环流的是( )
A B C D 13、关于地质作用的正确叙述是 A、地质作用的能量都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热能 B、地质作用因进行得极其缓慢,不易被人们察觉 C、地质作用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D、地质构造形成的动力既有内力作用,也有外力作用 14、确定背斜的最可靠的依据是( ) A、岩层向上拱起 B、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部分岩层较老 C、在地形上为山峰和山岭 D、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部分岩层较新 15、.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相碰撞形成了 A、阿尔卑斯山脉 B、喜马拉雅山脉 C、马里亚纳海沟 D、日本群岛 16、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原因是( ) A、流水搬运作用 B、风力沉积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流水沉积作用 17、关于地形对公路选线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3
A、道路在陡坡上应尽可能地穿越等高线 B、山区中的道路应取直线 C、山岳地区应优先选建公路 D、平原地区选线时,应尽可能地避开居民区 18、河流在弯曲处的流水作用是( ) A.凹岸、凸岸均为侵蚀 B.凸岸侵蚀、凹岸堆积 C.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D.凹岸、凸岸均匀堆积 19、 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①-a,②-b,③-c B 、 ①-b, ②-a, ③—c C、①-c②—b,③—a D 、 ①—c,②—a,③—b 20、与河流位置,a 、b、c对应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 A、侵蚀,搬运,沉积 B、侵蚀,沉积;搬运 C、沉积,搬运,侵蚀 D、搬运,沉积,侵蚀 二、双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全对者每小题三分,只选一项且对者一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21、读“太阳光照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这一天是北半球的夏至日 B、这一天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 C、这一天地球公转的速度较快 D、A和C地太阳刚刚下山,是昏线 读下图,图中 A、B、C、D四点分别处在冷暖锋的不同住置,且两锋面的纬度位置大致相同,读后完成22—23题。 22、下列说法的是 A、甲处于冷锋后冷气团的控制下 B、丁处在暖锋后暖气团的控制下 C、从天气系统来判断,D 属于气旋 D、A处吹偏南风 4
23、图中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4、读下图,该图表示我国东部地区的海陆间水循环,BD为近地面,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属于环节③ B、我国沿海台风登陆最频繁的时候,也是②流量最大的时候 C、非季风区的河水不可能通过②来完成海陆间循环 D、环节④形成的能量根本来源是地面 25、如果该图表示海上内循环,则只有哪两个环节( ) A、① B、② C、③ D、④ 26、当前珠江三角洲水资源状况主要面临干旱、洪涝、水环境恶化三大问题,关于珠江三角洲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资源总量少是造成干旱的主要原因 B、水质危机大于水量危机 C、水环境恶化主要是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 D、珠江口排水不畅时造成洪涝的主要原因 27、下图是两幅海水等温线分布,正确的是( )
A、甲位于北半球,有暖流流经 B、甲位于南半球,有寒流流经 C、乙位于南半球,有寒流经过 D、乙位于北半球,有暖流流经 28、下列地区的气候受洋流影响较大的是( ) A、东亚季风气候 B、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 C、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气候 D、秘鲁太平洋沿岸沙漠气候
③ ② ④ ①
A B C
D ② 5
29、下列关于内、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 B、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是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 C、外力作用使地表变得和缓 D、外力作用强度较小,速度缓慢,内力作用激烈而迅速 30、下列各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将答案,填在答题卷相应位置第31-33小题,共40分) 31.读“水循环”示意图依次回答:(10分) (1)写出水循环的环节 ② ;③ ; ④ ;⑥ ; (2)促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
(3)图中③环节主要靠 途径来完成。 (4)如果人类取用水量超过水循环 的数量与速度,或者使水资源遭受污染,就会造成水资源 。 (5)自然界水循环的作用是
32. 读“某地的地质剖面图”,试着当一位地质工程师,对下面的问题作简要的分析说明。(10分)
1 2 3 4 5
6 7
8 6
(1)判断甲、乙两地的地质构造:甲为__________,乙为__________。 (2)在地貌上,甲构造顶部部分缺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乙构造上覆盖有岩层,该岩层是由__________作用形成的;由此可以推断出这一地区地壳运动的状况为__________(选择填空)。 A. 先水平运动,使地面变得凹凸不平,后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上升 B. 先水平运动,使地面变得凹凸不平,后地壳上升或相邻地区下沉 C. 先地壳上升或相邻地区下沉,后水平运动,使地面变得凹凸不平 D. 先地壳下沉后地壳上升,使地面变得凹凸不平 (3)若在该地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甲、乙两地中,选择__________地比较好。 (4)在甲、乙两地中,若想打一眼水井,应该选择在__________地,若想钻探石油应该选择在__________地。
33. 图17是“北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 写出下列洋流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水温状况,洋流④属于________________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了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 (3)请用符号“Δ”在图中表示日本北海道渔场的位置。从洋流分布的角度考虑,形成该渔场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3)一批货轮从中国的上海驶向美国的旧金山,其合理航线经过的洋流依次是( ) A.⑥②⑤ B.②③④ C.⑥⑦④ D.⑥①⑤ 34. (9分)山区某中学组织学生调查公路选线原则,下图是他们从有关部门得到的设计方案图,对此他们提出了如下问题,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计划修建b镇到a镇的公路,①与②两个线路方案中, 选择 比较合理,理由是
。(3分) (2)修建b镇到d城市的公路,没走直线,而是绕道经过c镇的原因是 。(3分) (3)a~b与b~d是两条同等级公路,影响其修建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
A.占用土地 B.工程造价 C.民工数量 D.技术水平 (4) 为了达到线路的技术要求,在山岳地区修建公路往往需要_____________。 a—b和c —d的直线距离相等,a—b线路的弯曲程度和总长度要___________ c —d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