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北京市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题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32.50 KB
- 文档页数:3
高中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元素中,属于碱金属的是:A. 钠B. 钾C. 钙D. 镁答案:A2. 酸雨的pH值通常小于:A. 5.6B. 6.0C. 7.0D. 8.0答案:A3. 以下化合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 NaClB. HClC. CaOD. NaOH答案:B4. 根据元素周期表,下列元素中属于第ⅥA族的是:A. 氧(O)B. 硫(S)C. 氯(Cl)D. 氟(F)答案:B5. 金属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是:A. 一氧化碳B. 二氧化碳C. 一氧化氮D. 二氧化氮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 根据元素周期表,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是______。
答案:氯(Cl)2. 标准状况下,1摩尔气体的体积是______升。
答案:22.43. 金属铝的化学符号是______。
答案:Al4. 铜离子的化学式是______。
答案:Cu²⁺5. 化合物H₂O的名称是______。
答案:水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描述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特征。
答案: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特征是电子的转移。
在这类反应中,一个物质失去电子(被氧化),而另一个物质获得电子(被还原)。
2. 解释什么是同位素。
答案: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但不同质量数的原子。
它们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但物理性质可能有所不同。
3. 什么是酸碱中和反应?答案: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过程。
这种反应通常伴随着能量的释放。
4. 描述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区别。
答案:离子键是由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力形成的,常见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
共价键则是由两个原子共享电子对形成的,通常存在于非金属元素之间。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计算25克硫酸铜(CuSO₄)中铜元素的质量。
答案:铜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硫酸铜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0。
因此,铜元素在硫酸铜中的质量分数为64/160。
2006年福建省高中学生化学竞赛(预赛)试题答案(2006年05月28日8:00-11:00共计3小时)一、10 分(1)于酸性溶液中混合等物质的量的KBrO3和KI,生成哪些氧化还原产物,它们的物质量的比是多少?(2)用漂白粉漂白物料时,常采用以下步骤:将物料浸入漂白粉溶液,然后暴露在空气中;将物料浸在稀盐酸中;将物料浸在大苏打溶液中,最后取出放在空气中干燥;试说明每一二、(8分)设计以银币(约含50%Cu)为原料制备硝酸银和胆矾的简单步骤并写出有关的三、(12分)氮、磷、铋都是V A族元素,它们都可以形成氯化物,例如:NCl3、PCl3、PCl5和BiCl3。
试问:(1) 为什么不存在NCl5及BiCl5而有PCl5?(2) 请写出NCl3、PCl3、BiCl3水解反应反应方程式。
(3)热电材料Bi2Te(3-x) 的性质在x由正值变负值时会发生急剧的变化,欲使x由+0.01变到-0.01,应在5.000 g Bi2Te(3-x) 中加碲多少克?四、(10分)水中Ca2+、Mg2+能形成“水垢”使水质变得不适于家庭和工业使用,回答下列问题:(1)石灰-苏打法被用来大规模软化生活用水,写出配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2)另一种软化硬水的方法是离子交换法,交换过程是在装有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柱或交换床中完成的。
A.用方程式表示离子交换过程B.如何对树脂进行再生?C.离子交换水可作为饮用水吗?为什么?(3)工业上常用格氏盐(某种磷酸盐)作为锅炉用水的软化剂,为什么?画出格氏盐的结构示意图以及格氏盐与钙离子结合后形成化合物的结构示意图。
结构示意图:(各1分)五、(10分)含有SO3的发烟硫酸试样1.400g溶于水后用0.8050 mol/L NaOH溶液滴定时消耗36.10 ml。
假设试样中不含其它杂质,己知M(SO3)=80.06M(H2SO4)=98.08,求试样中SO和H的百分含量(要求正确保留最后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
北京市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卷(高中二年级)·竞赛时间2小时。
迟到超过30分钟者不得进场。
开赛后1小时内不得离场。
时间到,把试卷纸(背面向上)放在桌面上,立即离场。
·竞赛答案全部写在试卷指定位置上,使用黑色或蓝色圆珠笔、签字笔、钢笔答题,使用红色笔或铅笔答题者,试卷作废无效。
·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属区、县、学校必须填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写在其他处者按废卷处理。
·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及直尺等文具。
·试卷按密封线封装。
题中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为:第1题选择题(12分)(多选,每选1.5分)(1)实验室配制SnCl2溶液,必须先用盐酸溶解SnCl2,才能配成澄清溶液,若用这种固体直接溶于水得不到澄清的溶液,用盐酸的目的是()A.利用同离子效应B.缓冲溶液C.抑制盐的水解D.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定量分析中可用AgNO3溶液滴定Cl-溶液,加入K2CrO4为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体积为50mL,[Cl-] = 10-5 mol·L-1,AgNO3与CrO42-生成砖红色的Ag2CrO4沉淀。
已知K sp(AgCl) = 1.77×10-10,K sp(AgI)= 8.51×10-17,K sp(Ag2CrO4) = 1.12×10-1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滴定开始时应向含Cl-的溶液中滴加0.1mol/L的K2CrO4溶液4.00mLB.滴定终点时,溶液中CrO42-的浓度约为3.6×10-3 mol·L-1C.滴定开始时,若向试液滴加的K2CrO4溶液超过4.00mL,测定出的Cl-浓度小于实际浓度D.可用0.1 mol·L-1的KI溶液代替K2CrO4做指示(3)向蓝色的CuSO4溶液逐滴加氨水,首先生成蓝色沉淀,而后沉淀溶解成深蓝色溶液;向深蓝色溶液中通入SO2气体,生成白色沉淀;将白色沉淀加入到热的10M/L浓硫酸中,生成红色粉末和SO2气体。
2006年北京四中高考最后押题(化学学科)1.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SO 2 + I 2 + 2H 2O 2HI + H 2SO 4 2FeCl 3 + 2HI 2FeCl 2 + 2HCl + I 2 3FeCl 2 + 4HNO 3 2FeCl 3 + NO ↑+ Fe (NO 3)3 + 2H 2O A .I – > Fe 2 + > SO 2 > NO B .SO 2 > I – > Fe 2+ > NO C .Fe 2+ > I – > SO 2 > NO D .NO > Fe 2+ > SO 2 > I – 2.将标准状况下体积为224 mL 的Cl 2通入到25.00 mL 0.1 mol · L – 1 Na 2S 2O 3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此时Cl 2全部转化为Cl –,则S 2O -23转化为A .SO -24B .SO -23C .SD .S 2 –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硫酸亚铁溶液久置在空气中氧化变质:2Fe 2+ + O 2 + 4H + 2Fe 3+ + 2H 2OB .澄清的石灰水和稀盐酸反应:Ca (OH)2 + 2H + Ca 2+ + 2H 2OC .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石灰水:HCO -3+ OH – CO -23+ H 2OD .明矾溶液加热水解生成沉淀:Al 3+ + 3H 2O Al(OH)3↓+ 3H + 4.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但加入过量NaOH 溶液或过量稀盐酸均能得到澄清溶液的是 A .Fe 3+、SO -24、K +、Cl –B .Al 3+、Na +、HCO -3、NO -3C .Ba 2+、Mg 2+、SO -24、NO -3 D .AlO -2、K +、Na +、CO -235.已知0.4 mol 液态肼(N 2H 4)与足量的液态H 2O 2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65 kJ 的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N 2H 4 + 2H 2O 2 N 2 + 4H 2O ;△H = – 641.63 kJ · mol – 1 B .N 2H 4(l) + 2H 2O 2 (l) N 2(g) + 4H 2O(l);△H = – 641.63 kJ · mol – 1 C .N 2H 4(l) + 2H 2O 2 (l) N 2(g) + 4H 2O(g);△H = – 641.63 kJ · mol – 1 D .N 2H 4(l) + 2H 2O 2 (l) N 2(g) + 4H 2O(g);△H = – 256.65 kJ · mol – 16.已知:①C(s) +21O 2(g) CO(g);△H = – 110.5 kJ · mol – 1 ②C(s) + O 2(g) CO 2(g);△H = – 393.51 kJ · mol – 1 则反应:C(s) + CO 2(g) 2CO(g)的△H 为 A .– 283.01 kJ · mol – 1 B .+ 172.51 kJ · mol – 1C .+ 283.01 kJ · mol – 1D .+ 504.00 kJ · mol – 17.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1 mol 碳烯(∶CH 2)所含电子总数为8N AB .在标准状况下,V L 水中含有的氧原子个数为A 4.22N VC .1 L pH = 1的水溶液中水合氢离子数为0.1 N AD .1 mol OH – 在电解过程中被氧化,提供电子的数目为V A 8.把100 g 密度为1.22 g · cm – 3的NaOH 溶液蒸发浓缩,当余下溶液50 mL 时其物质的量浓度为8 mol · L – 1(蒸发浓缩时无固体析出),则原溶液的浓度为 ①160 g · L – 1 ②3.28 mol · L – 1 ③4.88 mol · L – 1 ④16% A .①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9.核内中子数为N 的R 2+,质量数为A ,则n g 它的氧化物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A .(A – N + 2)molB .)6(+-N A AnmolC .)8(16+-+N A A nmolD .)10(16+-+N A A nmol △10.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A .甲基的电子式可写为:B .HClO 的结构式为:H —Cl —OC .乙醛的结构简式可写为:CH 3COHD .CS 2分子的结构式为:S C S 11.电子层数相同的三种短周期元素X 、Y 、Z ,已知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为:HXO 4 > H 2YO 4 > H 3ZO 4,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原子半径:X > Y > Z B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X > H 2Y > ZH 3 C .非金属性:X > Y > Z D .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的酸性:HX > H 2Y > ZH 312.右上图中a 、b 、c 、d 、e 为周期表前4周期的一部分元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b 元素除0价外,只有一种化合价 B .五种元素中,c 元素的性质最稳定 C .b 、d 气态氢化物溶于水,溶液的酸性:b > d D .e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和不同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能生成三种盐 13.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A(g) + 2B(g)x C(g) + 2D(g),在2 L 密闭容器中,把4 mol A 和2 mol B 混合,2 min 后达到平衡时生成1.6 mol C ,又测得反应速率v B = 0.2 mol · L – 1 · min – 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 = 3 B .B 的转化率为20% C .达到平衡时A 的浓度为1.4 mol · L – 1 D .平衡时气体压强是原来的0.94倍 14.对于可逆反应:m A(g) + n B(g)x C(g);△H =?,在不同温度及压强(p 1,p 2)条件下,反应物A 的转化率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H > 0,m + n > xB .△H > 0,m + n < xC .△H < 0,m + n < xD .△H < 0,m + n > x 15.0.02 mol · L – 1的HCN 溶液与0.02 mol · L – 1的NaCN 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溶液中c (CN – ) < c (Na +),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 .c (Na +) > c (CN – ) > c (OH – ) > c (H +) B .c (HCN) + c (CN – ) = 0.02 mol · L – 1 C .c (CN – ) > c (HCN) D .c (Na +) + c (H +) = c (CN – ) + c (OH – )16.向V mL BaCl 2溶液中加入一定体积的0.05 mol · L – 1H 2SO 4溶液,两者恰好反应完全,且反应后溶液的pH 为3(忽略在混合过程中溶液体积的变化),则原BaCl 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1.01 × 10 – 3 mol · L – 1 B .5.05 × 10 – 3 mol · L – 1C .5.05 × 10 – 4 mol · L – 1D .1.01 × 10 – 4 mol · L – 117.有一种锂电池,用金属锂和石墨作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是由四氯铝锂(LiAlCl 4)溶液在亚硫酰氯(Cl ——Cl O)中而形成的,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8Li + 3SOCl 2 6LiCl + Li 2SO 3 + 2S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电解质溶液中混入水,对电池反应无影响B .金属锂作电池的正极,石墨作电池的负极C .电池工作过程中,亚硫酰氯(SOCl 2)被还原为Li 2SO 3D .电池工作过程中,金属锂提供的电子与正极区析出硫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18.在25℃时,将两个铜电极插入一定量的硫酸钠饱和溶液中进行电解,通电一段时间后,阴极上逸出a mol 气体,同时有w g Na 2SO 4 · 10 H 2O 晶体析出,若温度不变,则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 .aw w18+× 100%B .aw w36+× 100%C .)36(16171a w w+× 100%D .)18(16171a w w+× 100%19.将14 g 铜银合金与足量的HNO 3反应,将产生的气体与1.12 L O 2(标准状况下)混合后,通入水中,恰好被全部吸收,则合金中Ag 的质量为 A .3.2 g B .4.8 g C .6.4 g D .10.8 g 20.工业上以CaO 和HNO 3为原料制备Ca (NO 3)2 · 4H 2O 晶体,为确保制备过程中既无多余的水分生成,也不需要补充水分,所用HNO 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应该为 A .30% B .63% C .70% D .无法计算21.据测定,指示剂酚酞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酚酞的分子式为C 20H 14O 4B .酚酞可与FeCl 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C .1 mol 酚酞与H 2完全加成,最多可消耗10 mol H 2D .1 mol 酚酞与NaOH 溶液共热,最多可消耗3 mol NaOH 22.甘油可发生下列反应,各反应所属的反应类型是:A .取代反应 氧化反应 取代反应 酯化反应B .加成反应 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 酯化反应C .取代反应 氧化反应 取代反应 硝化反应D .取代反应 消去反应 取代反应 硝化反应 2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加热烧杯时要垫石棉网,所以在加热前,烧杯外壁不必擦干 B .容量瓶检漏:在容量瓶中注入适量的水,塞上玻璃瓶塞,左手五指托住瓶底,右手食指顶住瓶塞,反复倒置数次,观察是否漏水 C .用标准酸溶液滴定未知碱溶液时,盛装待测溶液的锥形瓶未用待测溶液润洗 D .测定溶液pH 的操作:将湿润的pH 试纸置于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pH 试纸的中部,与对应的标准比色卡比较24.化学实验中,常将溶液或试剂进行酸化,下列酸化处理的措施中正确的是A .定性检验SO -23,将BaCl 2溶液用HNO 3酸化B .为了提高KmnO 4溶液的氧化能力,用盐酸将其酸化C .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Cl – ,用HNO 3酸化的AgNO 3溶液D .配制FeCl 2溶液时通常加少量HNO 3酸化,减小其水解程度 25.生活中的问题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铁制品在干燥的空气中易生锈B .使用明矾可以对水进行消毒、杀菌C .BaSO 4难溶于水和酸,是一种钡盐,可作X 光透视肠胃的药剂D .棉花、蚕丝和人造丝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26.在下列各种用途中,利用了物质氧化性的是 A .用食盐腌渍食物 B .用盐酸除去铁表面的铁锈 C .用汽油擦洗衣料上的油污 D .用漂粉精消毒游泳池中的水27.下图所涉及的物质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C 、D 、E 为单质,其余为化合物,它们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反应中生成的水及次要产物均省略。
2006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课标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30分)1、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多的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2、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米饭变馊B、牛奶变酸C、湿衣服晾干D、铁锅生锈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果汁B、豆浆C、碳酸饮料D、水4、下图表示常见的垃圾分类,废弃的塑料矿泉水瓶属于()5、北京市正在实施“人文奥运文物保护计划”,其中修缮长城使用了大量的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的俗称是()A、火碱B、烧碱C、熟石灰D、小苏打6、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A、HB、H2OC、H2D、2H7、某校课外小组测得柠檬汁的PH约为2,对该柠檬汁的酸碱性的判断正确的是()A、呈酸性B、呈碱性C、呈中性D、无法判断8、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是()A、产生大量白烟B、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C、燃烧的火焰为蓝色D、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9、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A、氮气用于食品防腐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盐酸用于除铁锈D、氢氧化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10、有人通过闻茶的方法就能判断出茶的产地,人们能够闻到茶香的原因是()A、分子间有间隔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11、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12、下列物质中不能与水形成溶液的是()A、白糖B、食盐C、纯碱D、植物油13、以二氧化锡(SnO2)为敏感材料制成的“气—电”转换器,可用于对有害气体的监测。
SnO2中的Sn的化合价为()A、-4B、+4C、+3D、+214、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硬水易生水垢B、软水与肥皂作用不易起泡沫C、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D、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会造成水体的污染15、下列化肥中属于钾肥的是()A、KClB、NH4HCO3C、NH4ClD、Ca(H2PO4)2)17、下列食品中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是()A、作霉变花生压榨的食用油B、用蔬菜水果制得的色拉C、用大豆制得的豆制品D、用面粉烤制的蛋糕18、下列所示物品中,不是利用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是()19、下列药品不需要密闭保存的是()A、浓盐酸B、浓硫酸C、烧碱D、食盐20、小红在餐厅看到服务员用盖子熄灭酒精火锅,该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A、清除可燃物B、降低可燃物着火点C、隔绝空气D、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21、为配合今年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北京开展了“为首都多一个蓝天,我们每月少开一天车”的主题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尾气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B、每月少开一天车不会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C、汽车尾气中只含有CO2和H2OD、“为首都多一个蓝天”是每个市民的职责22、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尝药品的味道B、用剩的药品放入原试剂瓶中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不朝着人D、稀释浓硫酸时,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23、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电解水:H2O = H2↑+ O2↑B、铁和稀盐酸反应:2Fe + 6 HCl = 2 FeCl3 + 3H2↑C、实验室制二氧化碳:CaCO3 + HCl = CaCl + H2O + CO2D、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2NaOH + H2SO4= Na2SO4 + 2H2O24、甜蜜素[C6H12O3NSNa]是一种甜味添加剂,下列有关甜蜜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属于糖类B、其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6:1:4C、它由五种元素组成D、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025、物质X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工业上用三氧化二锑[Sb2O3]生产X的的化学方程式为:Sb2O3 + 2H2O2= X + 2H2O。
2006年全国化学竞赛初赛模拟试卷(时间:3小时满分:10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满分11 11 9 10 10 8 9 7 7 7 6 5H** 相对原子质量He **Li ** Be**B**C**N**O**F**Ne**Na ** Mg**Al**Si**P**S**Cl**Ar**K ** Ca**Sc**Ti**V**Cr**Mn**Fe**Co**Ni**Cu**Zn**Ga**Ge**As**Se**Br**Kr**Rb ** Sr**Y**Zr**Nb**Mo** Tc[98]Ru**Rh**Pd**Ag**Cd**In**Sn**Sb**Te**I**Xe**Cs ** Ba** La-LuHf**Ta**W**Re**Os**Ir**Pt**Au**Hg**Tl**Pb**Bi** Po[210]At[210]Rn[222]Fr [223]Ra[226]Ac-La Rf Db Sg Bh Hs Mt DsLa系La**Ce**Pr**Nd**Pm**Sm**Eu**Gd**Tb**Dy**Ho**Er**Tm**Tb**Lu**第一题(11分)化合物A含硫(每个分子只含1个硫原子)、氧以及一种或几种卤素;少量A与水反应可完全水解而不被氧化或还原,所有反应产物均可溶于水;将A配成水溶液稀释后分成几份,分别加入一系列0.1 mol/L的试剂,现象如下:①加入硝酸和硝酸银,产生微黄色沉淀。
②加入硝酸钡,无沉淀产生。
③用氨水将溶液调至pH=7,然后加入硝酸钙,无现象发生。
④溶液经酸化后加入高锰酸钾,紫色褪去,再加入硝酸钡,产生白色沉淀。
⑤加入硝酸铜,无沉淀。
1.①、②、③的目的是为了检出什么离子?试分别写出欲检出离子的化学式。
2.写出④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⑤的欲测物质是什么?写出欲测物质与加入试剂的离子方程式。
4.以上测试结果表明A可能是什么物质?写出A的化学式。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I卷(选择题共120分)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醇和汽油都是可再生能源,应大力推广“乙醇汽油”B.钢铁在海水中比在河水中更易腐蚀,主要原因是海水含氧量高于河水C.废弃的塑料、金属、纸制品及玻璃都是可回收再利用的资源D.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宜食用考查内容:概念辨析,识记和常识性知识,简单。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00 mL 1 mol/LAl2(SO4)3溶液中,Al3+和SO42-离子总数为6.02×1023B. 标准状况下,22.4 L Cl2和HCl的混合气体中含分子总数为2×6.02×1023C. 0.1mol8135Br原子中含中子数为3.5×6.02×1023D. 30 g甲醛中含共用电子对总数为4×6.02×1023考查内容:阿氏常数,微粒数量与阿氏常数的关系。
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酒精清洗沾到皮肤上的苯酚B.用氨水清洗试管壁附着的银镜C.用盐析的方法分离油脂皂化反应的产物D.用冷凝的方法从氨气、氮气和氢气混合气中分离出氨考查内容:实验,8.已知:①向KMnO4晶体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②向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①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③取实验②生成的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色。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MnO4->Cl2>Fe3+>I2B.上述实验中,共有两个氧化还原反应C.实验①生成的气体不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D.实验②证明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考查内容: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性或还原性相对强弱的比较。
2006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课标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30分) 1、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多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米饭变馊 B、牛奶变酸 C、湿衣服晾干 D、铁锅生锈 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果汁 B、豆浆 C、碳酸饮料 D、水 4、下图表示常见的垃圾分类,废弃的塑料矿泉水瓶属于( )
) 氢氧化钙的俗称是( 5、北京市正在实施“人文奥运文物保护计划”,其中修缮长城使用了大量的氢氧化钙, 、小苏打 D C、熟石灰 B、烧碱 A、火碱 ) 6、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2H D、 C、H A、H B、HO 22 ) 7、某校课外小组测得柠檬汁的PH约为2,对该柠檬汁的酸碱性的判断正确的是( D、无法判断 C、呈中性 A、呈酸性 B、呈碱性 ) 8、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是( D、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燃烧的火焰为蓝色 B、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C A、产生大量白烟 ) 9、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氢氧化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 C、盐酸用于除铁锈 A 、氮气用于食品防腐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 10、有人通过闻茶的方法就能判断出茶的产地,人们能够闻到茶香的原因是(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D 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A、分子间有间隔 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 11、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12、下列物质中不能与水形成溶液的是( D、植物油 C B、食盐 、纯碱 A、白糖 的化SnSnO)为敏感材料制成的“气—电”转换器,可用于对有害气体的监测。SnO中的13、以二氧化锡(22 ) 合价为( +2 D、 C、+3 B -4 A、 、+4 )14、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软水与肥皂作用不易起泡沫 、硬水易生水垢 A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会造成水体的污染D C、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 ) 15、下列化肥中属于钾肥的是( )PO D、Ca(H Cl 、NH 、 、 AKCl BNHHCO C244243 16 、小冬在自制酸碱指示剂的探究活动中记录如下,由下表判断,不能做指示剂的是() 植物的汁液 在酸性溶液中 在中性溶液中 在碱性溶液中 A 牵牛花瓣 红色 紫色 蓝色 B 胡罗卜 橙色 橙色 橙色 C 紫罗卜皮 红色 紫色 黄绿色 D 月季花瓣 浅红色 红色 黄色 1 17、下列食品中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是( ) A、作霉变花生压榨的食用油 B、用蔬菜水果制得的色拉 C、用大豆制得的豆制品 D、用面粉烤制的蛋糕 18、下列所示物品中,不是利用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是( ) ) 、下列药品不需要密闭保存的是( 19 、食盐 D C、烧碱 B、浓硫酸 A、浓盐酸 ) 20、小红在餐厅看到服务员用盖子熄灭酒精火锅,该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 、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D 、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C、隔绝空气 A、清除可燃物 B日的世界环境日,北京开展了“为首都多一个蓝天,我们每月少开一天车”的主题活动,56月21、为配合今年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每月少开一天车不会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B 、汽车尾气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A “为首都多一个蓝天”是每个市民的职责D、 和 C、汽车尾气中只含有COHO 22 ) 22、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B、用剩的药品放入原试剂瓶中 、尝药品的味道 A D、稀释浓硫酸时,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不朝着人 ) 23、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O↑H ↑ A、电解水:HO = 222 ↑ = 2 FeCl + 3H B、铁和稀盐酸反应:2Fe + 6 HCl 23 CaCl + HO + CO = C、实验室制二氧化碳:CaCO + HCl 223O SO + 2H= NaD、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2NaOH + HSO 24224 ) NSNa]、甜蜜素[CHO是一种甜味添加剂,下列有关甜蜜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2431264 :6:1、H、O元素的质量比为 B、其中C A、它属于糖类 200 、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D C、它由五种元素组成 的的化学方程式为:生产XX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工业上用三氧化二锑[SbO]25、物质32 ) OO + 2HO = X + 2H。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的化学式为(Sb23222 HSbO D、、HSbO Sb B、O C 、 ASbO 422353 ) 26、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括号中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合理的是( (酚酞试液)溶液和稀NaOHHSO B、H A、COH和NaCl溶液(闻气味) 4522 (观察颜色)KMnO和KClO溶液和NaOH溶液(稀盐酸) D、 C、Ca(OH)342 ) 27、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进行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 DC、气体收集方法可能相同 A、气体发生装置可能相同 B、反应条件相同 ) 28、下列各组混合物中,用一种试剂不能将括号内的杂质除去的是() NaCl (MgClD、 C 、CO (CO) C (CuO) ) (Na) A、Cu(SOSO B、 22442 2 ) 29、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30 ℃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均为 A、t 1 ℃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t2 37.5﹪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t℃时,在100g水中放入60g C2 甲、乙,同时降低温度,甲先达到饱和℃时,分别在t100g水中各溶解20g D、2 ,是指冬天捞出醋中的冰,夏30、传统“陈醋”生产过程中有一步称为“冬捞夏晒” 日曝晒蒸发醋中的水分,以提高醋的品质,假设用醋酸的质量分数为3﹪的半 )﹪的优级醋,过程中醋酸没有损失,捞出的冰和蒸发的水的总质量为(成醋,生产500g5.4 100g 200g D400g C500g B A、、、、 2
北京市2006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第I卷(机读卷共35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K-39 Ca-40一. 选择题(共35分,每小题1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木柴燃烧B. 冰雪融化C. 白磷自燃D. 食物变质2. 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气体是A. 氮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稀有气体3.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氢气B. 氯化钠C. 空气D. 铜4.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的A. 质子数B. 中子数C. 电子数D. 最外层电子数5. 下列试剂瓶的标签上,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A B C D6. 钾肥能增强作物对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
下列属于钾肥的是A. KClB. Na2SO4C. NH4HCO3D. Ca(H2PO4)27.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的是A. 红磷B. 铁丝C. 木炭D. 氢气8. 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A. OB. 2OC. O2D. O2-9. 日常生活中加碘食盐、高钙牛奶中的“碘”和“钙”是指A. 单质B. 分子C. 原子D. 元素10. 为把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成“绿色奥运”,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 焚烧作物秸秆B. 公交车改用清洁燃料C. 治理工地扬尘D. 化工厂废气经处理后排放11. 装修常用到大理石,它的主要成分是A. CaCl2B. Ca(OH)2C. CaCO3D. CaSO412. 下列物质颜色为蓝色的是A. 铜B. 胆矾C. 氧化铜D. 高锰酸钾13. 下列物质放在敞口容器中一段时间后,质量明显减少的是A. 浓硫酸B. 浓盐酸C. 氢氧化钠D. 氯化钠14. 下列关于水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A.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 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C. 水分子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D. 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15. 下图是某些食物的近似pH,呈碱性的是A B C D16. 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
1
北京市高中学生化学竞赛(高中二年级)试题答案
2006年4月16日,北京
第一题(共7分)(选对一个答案得1分,多选一个错误答案扣0.5分,但不出现负分)
1. B 2. A & D 3. D 4. C 5. D
6. C
第二题(共7分)(每式1分)
(1)AgNO3
(2) ① Ag+ + NH3•H2O → AgOH + NH4+
②AgOH + NH3•H2O + NH4+→Ag(NH3)2 + 2H2O
③ CH3CHO + 2Ag(NH3)2 + 2OH― → CH3COONH4 + 2Ag ↓ +3NH3 + H2O
④ Ag+ + Cl
―
→ AgCl↓
⑤ AgCl + 2NH3 →Ag(NH3)2 + Cl―
⑥ Ag(NH3)2 +2H+ + Cl―→ AgCl↓+ 2NH4
第三题(共9分)
(1)(a) mLg1169.1×LmL11000×10015×gmol62.1591= 1.0985 mol/L (Cu2+) (1.5分)
(b) 1.0985 mol/L × 100000.25L = 0.0275 mol (1.5分)
(2)NH3 : 27.7%; Cu: 25.9%; H2O: 7.5%; SO
4
: 100− (27.7+25.9 +7.5) =38.92% (4分)
(3)Cu(NH3)4SO4•H2O (2分)
第四题(共9分)
(1)用化学式相加来推论:6Ca(OH)2+4Cl2=2Ca(ClO)2+2CaCl2·Ca(OH)2·H2O+2H2O
2CaCl2·Ca(OH)2·H2O+2Cl2+2H2O=Ca(ClO)2+3CaCl2·2H2O
6Ca(OH)2+6Cl2 = 3Ca(ClO)2+3CaCl2·2H2O
化学式为 Ca(ClO)2·CaCl2·2H2O (共3分。推论2分,化学式1分)
(其他合理推论也可,但若文字啰嗦,应适当扣分)
(2)漂白粉里还有未氯化的Ca(OH)2,呈碱性。(不要求氢氧化钙的真实存在形式)(1分)
(3)Ca(ClO)2·CaCl2·2H2O + 4H+ = 2Cl2 + 2Ca2+ + 4H2O
80 + 142 + 64 + 4 = 290 142 142/290 = 48.97% (共2分)
(4)OCl― + 2I― + 2H+ = Cl― + I2 + H2O
I2 + 2S2O32― = 2I― + S4O62― (共2分)
(5)CaCl2·Ca(OCl)2·2H2O + 2CO2 = 2Cl2 + 2CaCO3 + 2H2O (CaCO3 可不标“↓”) (1分)
第五题(共6分)
(1)
(2分)图中辅助线不要求,不要求给出原子坐
标,新添原子的位置不要求非常准确,但大致
位置不应错。画更多原子均按错误应答论,均
不得分。
(2)方法一:在已知这个晶胞只有2个原子的认识基础上,将左图的框架向左下方移动,
2
使左下前顶角的原子移至右图已画原子的位置,然后判断出另一个原子即为原来在左图
晶胞内部的原子,其位置移至答案中另一原子的位置。
方法二:在已知这个晶胞只有2个原子的认识基础上,用原子坐标来证明:
0,0,0 +(2/3,1/3,1/3) = 2/3,1/3,1/3
2/3,1/3,1/2 +(2/3,1/3,1/3) = 1/3,2/3,5/6
(4分,答出上述任何一个方法均可得4分,其他合理答案也可得分。)
第六题(共7分)
(1) ①平衡不移动
②平衡向左移动
③平衡向右移动 (共3分)
(2) 加Br2 (g),无Br2 (l)生成,③平衡向右移动,①、②不移动。加Br2 (g),若有Br2 (l)
生成,①、③平衡向右移动,②平衡向左移动。 (共4分)
第七题(共5分)
(1) I2O4或IO+IO3― (1分)
(2) 5I2O4 + 4H2O = I2 + 8HIO3 (2分)
(3) 3I2O4 + 6NaOH = 5NaIO3 + NaI + 3H2O (或离子式) (2分)
第八题(共8分)(每式2分)
(1) B2H6 + 2NH3 = BH2(NH3) +2BH―4 (无+、― 也算对)
(2) 3 BH2(NH3)2BH4 = 2B3N3H6 + 12H2
(3) B3N3H6 + 3Br2 = B3N3H6 Br 6
(4)
第九题(共8分)(每个结构式2分)
(1) (2)
(3) (4)
第十题(共17分)
(1)①甲烷与氧气 CH4 (g) + 2 O2 (g) = CO2 (g) + 2 H2O(g)
②甲醇与氧气 CH3OH(l) + 3/2 O2 (g) = CO2 (g) + 2 H2O(g)
③氢气与氧气 H2 (g) + 1/2 O2 (g) = H2O(g)
④氢气与F2 (g) H2 (g) + F2 (g) = 2 HF(g) (共4分,每式1分)
(2)ΔrHΘm① =ΔrHΘm①/M{CO2(g) + 2H2O(g)} = –802.3kJ•mol–1/(44 + 2×18) ×10–3 kg•mol
–1
= –10028.8 kJ•kg
–1
ΔrHΘm② =ΔrH
Θm②/M{CO2(g) + 2H2O(g)} = –638.5kJ•mol–1/(44 + 2×18) ×10–3 kg•mol–1
= –7981.6 kJ•kg–1
ΔrHΘm③ =ΔrHΘm③/M{ H2O(g)} = –241.8kJ•mol–1/0.018 kg•mol
–1 = –13435 kJ•kg–1
NH
2
COOH
OH
CH
3
NBNBN
BClHClClHH
3
ΔrHΘm④ =ΔrH
Θm④/M{ 2HF(g)} = –537.2kJ•mol–1/ 2×20×10–3 kg•mol–1 = –13430 kJ•kg–1
(共4分,每式1分)
(3)① ΔrHΘm①/ = –10028.8 kJ•kg–1/[ (1/3) × (44 + 2×18) ×10–3 kg•mol
–1
= –3.76×10–5 kJ•kg–2•mol–1
② ΔrHΘm②/ = –7981.6 kJ•kg–1/[ (1/3) × (44 + 2×18) ×10–3 kg•mol
–1
= –2.993×10–5 kJ•kg
–2•mol–1
③ ΔrHΘm③/M{H2O(g)} = –13435kJ•kg–1/0.018 kg•mol–1 = –7.464 ×10
–5kJ•kg–2•mol–1
④ ΔrHΘm④/M{HF(g)} = –13430kJ•kg–1/0.02 kg•mol–1 = –6.715 ×10
–5kJ•kg–2•mol–1
火箭推力效果次序为:③ > ④ > ① > ② (共5分,每式1分,推理效果1分)
(4) ①甲烷与氧气 Δng = 0 熵不变反应
②甲醇与氧气 Δng = 3 − 3/2 = 3/2 熵增反应
③氢气与氧气 Δng = 1 − 3/2 = −1/2 熵减反应
④氢气与F2 (g) Δng = 0 熵不变反应
(注:不写Δng直接得出后面结论,算对。共4分,每个结果1分)
第十一题(共17分)(每结构式为1分、每个命名为2分)
A. B. C.NaCN 或 KCN
D. E. F.
二甲基丁二酸 (E、F可互换)
G. H. K.
2-甲基丁二酸二乙酯 3,7-二甲基1,5-辛二烯 4,7-二甲基-1,5辛二烯
(H、K可互换)
CH2CHCH
3
CH2CHCH
3
BrBr
COOH
COOH
COOCH2CH
3
COOH
COOH
COOCH2CH
3
COOCH2CH
3
COOCH2CH
3
M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