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浙江)二轮复习:技法提分点20 聚焦语境速推断,识别标志巧断句
- 格式:pdf
- 大小:1.46 MB
- 文档页数:15
第五章专项限时精练限时精练(一) 语言文字运用(用时:20分钟分值: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间不会倒流,人生没有退路,呼啸.(xiào)的岁月会裹挟.(xié)着我们一路向前,我们要做的就是珍惜眼前的一切机遇。
B.没有去过颐高数码城边上的春哥肉蟹煲.(bǎo)的食客,很难以温州顶级老饕.(tāo)自居,店里总是吵吵嚷嚷、人声鼎沸,正印证了“吃美食最好到巷子里找”这句话。
C.细细想来,黑白棋子的对阵中蕴藏.(cánɡ)着无限的趣味,搏弈看似纸上谈兵,却需要思维敏捷,不急不躁(zào)。
D.读书需要一种心境,安详的心绪以及静谧的氛.(fèn)围可以将我带入那种既飘逸空灵又旖旎.(nǐ)美妙的境界中去。
答案 A解析B项“煲”读bāo。
C项搏—博。
D项“氛”读fēn。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5分)[甲]1917年,我和哥哥经宁波返回家乡(浙江余姚),我们坐的船从上海起航..,我们为了占住舱位,下午五点钟左右就上了船。
水果小贩们成群结队地提了香蕉、苹果和梨上船叫卖。
哥哥要买部分腐败的水果,因为价格比较便宜。
[乙]“不行,”我说,“买水果的钱固然..省了,看医生的钱却多了。
”第二天天亮时,船在宁波靠岸了,码头上的喧嚷声振聋发聩....。
[丙]七、八个脚夫一拥上船拼命地抢夺行李。
一个不留神,你的东西就会不翼而飞....。
我和哥哥好不容易在人丛中挤下跳板,紧紧地盯着脚夫们,唯恐他们提了我们的行李溜之大吉。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起航B.固然C.振聋发聩D.不翼而飞答案 C解析振聋发聩: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
应改为“震耳欲聋”。
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 B.乙 C.丙答案 C解析第一个顿号应删去。
拉分考点九|散文阅读从考生读文和答题来看,散文得分率低于小说,因此在二轮复习时要重点强化散文阅读和解题能力。
特别是“散文结构思路分析”“形象、语言(词句含意的理解)、技巧的赏析”“情感、标题的把握”等几个常考点,要从审题、答题等多方面入手进行突破,以做到审题更加精准,答题更加规范。
第1讲“读懂”层面2考点——理清思路,解读形象一、理清思路不跑偏——突破行文思路、句段作用2考法分析散文的思路是散文考查的常考点,其考查角度主要有二:一是行文思路的梳理,二是句段作用的分析。
从一轮复习来看,这类题目答题规律性较强、术语较多,很多考生都能得分;但由于欠缺对文本的深入把握,常存在乱贴标签、笼统作答甚至找不到答题角度的情况。
因此在二轮复习中要强化读透文本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认识文本结构、重点段落的特点,提高答题的精准度。
行文思路梳理[典题试做]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神垕[注]王剑冰①大龙山,你在中原隆起,绵延无限远,我看不到你的尽头。
也许,龙亭里眯起的眼睛朝南望,就能望到你龙一样的雄姿。
而在你的脚下,那个叫神垕的地方,人们利用你的特有的土质,燃烧起一条条火龙,火龙里诞生的奇妙的钧瓷,源源不断地进入大宋皇室的深处。
②我来的时候正是深秋,山上依然蓬勃葱茏,各种巨石像鳞片闪露在阳光下。
我想不明白这个叫作神垕的地方,躲藏着怎样的神秘;是怎样的一种土,千年不尽,支撑了炉灶里的辉煌。
③神垕,我与你不期而遇,真的,我在车上打了个盹儿,一睁眼竟然就扑到了你的怀里。
我已经感觉出这次抵达的幸运。
那些昨日的烟尘和现实的幻象搅得我有些心神不宁。
我在心神不宁中小心翼翼地走进一个个院落,诚惶诚恐地观察每一个窑址,毕恭毕敬地抚摸那些浴火而生的神物。
④钧瓷上的一束束光直接打开了我的心室,那层层开片让我有一种疼痛。
大宋,你离去了近千年的时光,但是你造就的辉煌却是一直光照着历史,以至于那不屈的泥土在这里从来没有停止续写钧瓷的华章。
⑤走进一条古街,不宽的街巷两边都是明清时期的老房。
基础组合练15 语言文字运用+诗歌鉴赏+断句(用时:30分钟)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滚滚东逝的长江犹如一条艺术的长廊,三峡是其中的一朵奇葩.(pā):迭出的奇境,变幻的四季,涌动的江流,耸峙.(shì)的山峦,无不令人心驰神往。
B.“立冬”后,气温低,气候干燥,受寒冷刺激易发生冻伤和皲.(cūn)裂,因此,冬季防寒保暖,应遵循“无扰乎阳”的养藏原则,做到恰如其份.(fèn)。
C.这部经济学家的皇皇巨著结构严谨,前后贯串,推理缜.(zhěn)密,数据翔实,提示了在纷繁芜.(wú)杂的社会现象背后隐藏着的经济规律和生活法则。
D.有人说,乡愁是孩童时牵牛吃草的一脉青山,是夏日供我们嬉.(xī)闹的一方绿水,是夕阳里炊烟袅袅.(niǎo)的一片屋瓦,是灶头上飘来的阵阵菜香,亦或是萦绕在心头关于故乡那些说不出的愁思。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3题。
酒可以激发诗人的灵感,诗人也可以借酒浇胸中的块垒..,所以唐人有“斗酒诗百篇”和“乞酒缓愁肠”之说。
由于诗人与酒的关系休戚与共....,唐代诗歌中不但写到了酒,还写到了酒价。
【甲】杜甫在《逼侧行赠毕四曜》一诗中写道:“街头酒价常苦贵,方外酒徒稀醉眠。
速宜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
”杜甫诗歌对酒价的叙述,成了一个见仁见智....的话题。
以为然者不乏..其人。
【乙】宋代陈岩肖《庚溪诗话》认为:“少陵诗非特纪事,至于都邑所出,土地所生,物之有无贵贱,亦时见于吟咏。
如云:‘急须相就饮一斗,恰有青铜三百钱’。
”不以为然者认为,杜甫诗中所谓的“三百青铜钱”之说,来自前人的典故。
【丙】北齐卢思道曾说过“长安酒钱,斗价三百”,所以王嗣奭在《杜臆》中指出,杜甫诗歌中“‘酒价苦贵’乃实语,‘三百青钱’,不过袭用成语耳”。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块垒B.休戚与共C.见仁见智D.不乏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日前某知名环保组织发布报告称,抽样调查发现,北上广深四城市室内灰尘样本中均含有邻苯二甲酸酯和溴化阻燃剂等四大类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危害很大。
专题一语言文字运用【考情预览】技法提分点1 字义统领辨别音形,常见易误分类识记字音字形识记三技法典型例题对点解题1.(2018·浙江)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从懵.(měng)懂的幼儿到朝气蓬勃的少年,从踌躇满志的青年到成熟的中年,最后步入两鬓.(bìng)斑白的老年:有序变化是生命亘古不变的主题。
B.虽然语言系统有自我净化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分层过滤,淘尽渣滓.(zǐ),淬.(cuì)炼真金,但是当下网络语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仍不容小觑。
C.江上一个个漩涡,似乎在仰首倾听清晨雁鸣;那些雉堞.(dié)、战车,均已废驰;鸟鸣声穿过山风烟霭,落满了山峦;遍野麦浪,渐成燎.(liáo)原之势。
D.对于那些枉顾道德与法律铤而走险的电商平台,有关部门必须给予相应的惩.(chěng)罚,否则难以制止种种薅.(hāo)顾客羊毛的恶劣行为。
解析A项,声旁定音法,“两鬓斑白”中的“鬓”应读bìn。
C项,语境辨识法,句中指雉堞、战车等废弃懈怠,“废驰”应为“废弛”。
D项,形旁辨识法,“枉顾”是敬辞,用于别人到访的场合;“罔顾”是不顾及。
再据语境辨识法确定,句中指“不顾及”,当用“罔顾”。
另外,“惩(chěnɡ)罚”中的“惩”音调错误,应读“惩(chénɡ)罚”。
答案 B3.(2018·浙江“七彩阳光”联盟期中联考)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以“国事访问+”的规格接待特朗普,让西方媒体感受到了我泱泱.(yāng)大国作为“礼仪之邦”的待客之道,也让诸多外媒改变了他们一直以来对华吹毛求疵.(cǐ)的作风。
B.迪伦歌词中的跳跃、断裂和语焉不详,很像中国古典文人画中大手笔的留白,有时是毫无征.(zhēng)兆的荡.(dànɡ)开一笔,有时是看似无所用心的闲笔,但细细琢磨却是别有味道。
精准训练四提高论述类文本概括题的概括精度练前提示浙江卷论述类文本阅读主观分析概括题题型很多,如句子含意分析题、概括作者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从2005年《仙剑奇侠传》开始,玄幻逐渐成为国产剧重要类型。
2017年,这一类型影视作品仍然不少,《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上古情歌》《醉玲珑》《轩辕剑之汉之云》《择天记》等作品纷至沓来,但除了年初《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关注度较高外,其他作品并没有激起多大浪花。
玄幻剧已经略显疲态。
类似中国古代志怪小说、西方魔幻电影,玄幻剧是创作者将常规物象幻化变异从而为观众带来超现实奇异感受的叙事艺术。
得益于数码技术日新月异,玄幻剧营造出更加逼真的视听体验,让观众情感得到宣泄。
与此同时,模式单一、情节雷同等问题使得这类作品豆瓣评分普遍在3.5分上下(满分10分)。
反观国外幻想题材影视剧,无论是《指环王》三部曲还是《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不仅成为经典之作,其衍生作品直到今天仍然受到关注和期待。
国产玄幻剧为什么产量大却难以留下精品呢?概观这些玄幻剧,故事内容大多是人、神、魔甚至飞禽走兽在架空世界里陪伴着男女主人公追寻虚无缥缈的爱情,故事虚浮,主题轻浅,视野狭小,又缺乏打动人心的真情实感。
相比于中国古代神话、志怪文学、神魔小说,这些玄幻剧往往只是披着古人外衣,并没有从中吸取足够养分、挖掘深度内涵,因而情感苍白,意义稀薄。
比如,某玄幻剧有不少《山海经》元素和上古神话影子,但仅仅作为符号存在,并未与故事本身有机融合在一起。
再比如,“渡劫”在古典小说中指神仙们通过修炼来提升法力以渡过劫难,而玄幻剧中的渡劫则是一场接一场恋爱,丟掉中国传统天人合一、以天下为己任的大气磅礴而仅囿于一己悲欢之中。
与之相比,《指环王》立意“创造属于英国的神话”,作品更是大量借用北欧传说及史诗《贝奥武甫》的内容;同为通俗文艺的武侠小说之所以留下金庸等人经典之作,是因为它发展了传统武侠小说类型叙事,为侠义精神赋予新意义,作品对中国传统巧妙化用更是俯拾皆是。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拉分考点五|连贯连贯是高考常考考点,浙江卷对此考点的考查方式主要有“句子复位”和“排列句序”两种题型。
连贯题无论采用哪种命题形式,其实质都是相通的。
从所选的小语段来看,记叙文的句序常以时间、空间变化为序;议论文的结构形式或总分式,或并列式,或对照式,或层进式;说明文往往把事理句放在前面,把材料句放在后面,而材料内部又往往遵循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
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来看,句与句之间往往呈现出并列、转折、递进、因果、条件、解说等关系。
题型建模(一)——句子复位题解题3步骤[技法指导][解题示范][例1](2016·浙江高考)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贾母因要带着刘姥姥散闷,遂携了刘姥姥至山前树下盘桓了半晌,又说与他这是什么树,这是什么石,这是什么花。
刘姥姥一一的领会,又向贾母道:“谁知城里不但人尊贵,连雀儿也是尊贵的。
____________。
”众人不解……刘姥姥道:“那廊上金架子上站的绿毛红嘴是鹦哥儿,我是认得的。
那笼子里黑老鸹子,怎么又长出凤头来,也会说话呢。
”众人听了,又都笑将起来。
A.这雀儿到了你们这里,变得既俊又会说话了B.偏这雀儿到了你们这里,他会说话了,也变俊了C.偏这雀儿到了你们这里,他也变俊了,也会说话了D.这雀儿到了你们这里,变得既会说话又俊了[技法演示]第一步:读语段,明大意整个语段是在说明刘姥姥会说话,根据横线空缺的位置可知,空缺部分是刘姥姥会说话的具体表现。
它紧承“谁知城里不但人尊贵,连雀儿也是尊贵的”,并且通过“众人不解……”可以看出后面刘姥姥的话是对前面刘姥姥对贾母说的话的解释。
第二步:读选句,巧分析通览4个选句,这4个选句均谈及了“雀儿到了你们这里”“变俊了”“会说话了”。
选句间的差别很细微,主要区别有二点:一是有的选项有“偏”字,有的则无;二是“会说话”“变俊了”位置有前有后。
专题四文言文阅读【考情预览】题目信息考点考向
年份选文时代与作者类型实词虚词筛选整合断句翻译
2018《颜太初杂文序》(宋)司马光散文√√√√√2017《上池州李使君书》(唐)杜牧散文√√√√√2016《琅嬛福地记》(明)张岱散文√√√√√2015《太平州学记》(宋)张孝祥散文√√√√√2014《欧阳行周文集序》(唐)李贻孙散文√√√√√
命题规律1.选材近五年高考多选材于唐宋及以后散文,有书序、书信、游记等,含议论、叙事等不同类型。2.命题五道题目,题型稳定,全面考查五大考点,设题紧扣中学古诗文教学实际,又能提供新的角度和知识点,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技法提分点20聚焦语境速推断,识别标志巧断句五个依据解决文言断句
读文支招一人定位读文序类散文为某人的文集作序,往往会对某人的事迹、为人、文章内容特色等有介绍,读文时可以依据对人物的介绍来把握作序者的观点态度。如本文,可定位“一人”,即颜太初,抛开作者的议论,先梳理颜太初的事迹,再总结其性格,最后明确作者司马光的态度。1.一人定位第二段:①颜太初践行先王之道;②正淫荡之风,为友人伸冤。第三段:仕途坎坷,英年早逝。2.性格归纳“常愤其然”可见他崇尚义理,非沽名钓誉之辈;青州牧、郓州牧之事可见他正直、重情义。以小官终其一生,可见他命途多舛。3.作者观点颜太初是真儒者,他的文章于世有益。典题文本(2018·浙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颜太初杂文序司马光天下之不尚儒久矣。今世之士大夫,发言..必自称曰儒。儒者果何如哉?高冠博带、广袂之衣谓之儒邪?执简伏册、呻吟不息谓之儒耶?又况点墨濡翰、织制绮组之文以称儒,亦远矣。舍此勿言,至于西汉之公孙丞相、萧望之、张禹、孔光,东汉之欧阳歙、张酺、胡广,世之所谓大儒,果足以充儒之.名乎?鲁人颜太初,字醇之,常愤其然。读先王之书,不治章句,必求其理而已矣。既得其理,不徒诵之,以夸诳于人,必也蹈而行之。在其身与乡党无余,于其.外则不光。不光,先王之道犹蘙如也,乃求天下国家政理风俗之得失,为诗歌洎文以宣畅之。景祐初,青州牧有以荒淫放荡为事,慕嵇康、阮籍之为人,当时四方士大夫乐其无名教之拘.,翕然效之,浸以成风。太初恶其为大乱风俗之本,作《东州逸党》诗以刺之。诗遂上闻,天子亟治牧罪。又有郓州牧怒属令之清直与己异者,诬以罪,榜掠死狱中。妻子弱不能自诉,太初素与令善,怜其冤死,作《哭友人》诗,牧亦坐是废.。于时或荐太初博学有文,诏用为国子监直讲。会有御史素不善太初者,上言太初狂狷,不可任学官。诏即行所至,改除河中府临晋主簿。太初为人,实宽良有治行..,非狂人也。自临晋改应天府户曹,掌南京学,卒于.睢阳。旧制,判、司、簿、尉四考,无殿负①,例为令录。虽愚懦昏耄无所取者,积以年数,必得之。而太初才识如此,举进士解褐近十年,卒不得脱判、司、簿、尉之列以终身,死时盖年四十余。噫,天丧儒者,使必至于大坏乎!将犬吠所.怪,桀桀者必见锄也?何其仕与寿两穷如此?世人见太初官职不能动人又其文多指讦有疵病者所恶闻虽得其文不甚重之故所弃失居多余止得其两卷。在同州又得其所为《题名记》,今集而序之。前世之士身不显于时,而言立于后世者多矣。太初虽贱而夭,其文岂必不传?异日有见之者,观其《后车》诗,则不忘鉴戒矣;观其《逸党》诗,则礼义不坏矣;观其《哭友人》诗,则酷吏愧心矣;观其《同州题名记》,则守长知弊政矣;观其《望仙驿记》,则守长不事厨传矣。由是言之,为益岂不厚哉!(选自《司马光集》)【注】①殿负:因欠国家赋税而考核为下等。对点解题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世人见太初官职不能动人又其文多指讦有疵病者所恶闻虽得其文不甚重之故所弃失居多余止得其两卷解题指导
依据实词“太初官职”“其文”为两事并列,且也可依据虚词“又”来断;依据句式“所恶闻”
为谓语,确定前面主语为“有疵病者”,故“指讦”后不带宾语,直接断开;依据虚词“虽”“故”,其前断开;依据实词断开,代词“余”前断开。答案世人见太初官职不能动人/又其文多指讦/有疵病者所恶闻/虽得其文/不甚重之/故所弃失居多/余止得其两卷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发言..必自称曰儒发言:发表意见。B.当时四方士大夫乐其无名教之拘.拘:束缚,拘束。C.牧亦坐是废.废:(被)罢免。D.实宽良有治行..治行:政绩。解析做题时要能够根据具体的文言语境正确理解实词的含义。根据语境,“发言必自称曰儒”的意思是“现在的士大夫,开口一定自称儒生”。这里的“发言”不是“发表意见”的意思,而是“开口”的意思。答案A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果足以充儒之.名乎句读之.不知B.于其.外则不光此其.志不在小
C.卒于.睢阳从径道亡,归璧于.赵D.将犬吠所.怪为巡船所.物色解析做题时要能够根据具体的文言语境正确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A项,助词,“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B项,均为第三人称代词,“他的”。C项,介词,“在”;介词,“给”,引出动作的接受者。D项,代词,用在动词之前,构成名词性的词组,指代人或事物;助词,和“为”字配合使用,表示被动。答案B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对真正的儒者而言,读书不应雕章琢句,作文不应只追求辞藻华丽,而应抱着学以致用的目的,匡正时弊,有益社会的进步。B.颜太初考中进士后,担任过临晋主簿和应天府户曹。主簿是县令的属官,户曹是知府的属官。县令的上级是州牧。C.颜太初宽厚正直,才识过人,效法嵇康、阮籍,诗文讥刺时事,遭到利益集团的嫉恨排挤,终身仕途不顺,郁郁不得志。D.文章叙议结合。作者在记叙颜太初生平经历中,表达了欣赏的态度并寄寓深切同情;在评价颜太初诗文创作时,充分肯定了其作品的价值。解析做题时要把选项代入原文中加以考虑,结合原文进行辨别分析,寻找与文章不相符的说法。C项,“颜太初……效法嵇康、阮籍”错。由原文“青州牧有以荒淫放荡为事,慕嵇康、阮籍之为人”可知,“效法嵇康、阮籍”的是青州牧,而不是颜太初。答案C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既得其理,不徒诵之,以夸诳于人,必也蹈而行之。译文:
(2)前世之士身不显于时,而言立于后世者多矣。太初虽贱而夭,其文岂必不传?译文:
解析翻译语句要注意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尽可能做到字字落实。同时,还要把握句式特点和句子的语气,要特别注意对关键词语的把握,切准采分点。第(1)句,关键词“徒”“诳”“蹈”;第(2)句,关键词“显”“立”,反问句式。答案(1)(颜太初)掌握了先王书中的义理以后,不是仅仅称道它,用来夸大欺骗世人,而是必定亲自去实践。(2)前代的读书人活着时地位不显赫,但文章在后代长存的太多了。颜太初虽然地位低寿命短,他的文章难道一定流传不了吗?【参考译文】天下不崇尚儒学很久了。现在的士大夫,开口一定自称儒生。儒生究竟是怎样的呢?戴着高高的帽子,系着宽宽的衣带,穿着有宽大袖子的衣服,就可称为儒生了吗?手拿着书或趴在书上吟诵不止,就可称为儒生了吗?更何况用笔墨圈点文章,编造华丽的文辞来称为儒生,(这些离真正的儒生)也差远了。除去这个不说,至于西汉的公孙丞相、萧望之、张禹、孔光,东汉的欧阳歙、张酺、胡广,世人所说的大儒,果真足够能担当儒生的称谓吗?鲁地人颜太初,字醇之,常常对这种情况感到愤怒。他诵读古代圣王的典籍,不研究章节字句,一定探求到其中的道理才罢休。(颜太初)掌握了先王书中的义理以后,不是仅仅称道它,用来夸大欺骗世人,而是必定亲自去实践。(如果)他自身同一般的乡党没有什么两样,在他的身外就不可能发扬光大。不能发扬光大,先王的道义就如同被隐藏而晦暗不明了,于是探求国家政治风俗的得失,创作诗歌文章来宣扬先王之道。景祐初年,青州知州以荒淫放荡的作风办事,仰慕嵇康、阮籍的为人,当时四方的士大夫喜欢他没有名教的束缚,一致效仿他,逐渐成为风气。颜太初憎恶他的行为极大地扰乱了风俗教化的根本,写了《东州逸党》一诗来讽刺他。诗于是被皇上听闻,皇上马上治了青州知州的罪。又有郓州知州对清廉正直且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下属官吏感到愤怒不满,诬告他有罪,施拷打刑罚(使他)死在狱中。下属官吏的妻儿软弱不能自我申诉,颜太初向来与他交好,可怜他冤枉而死,写了《哭友人》一诗,知州也因此获罪被罢免。在当时有人举荐颜太初学识渊博有文采,(皇上)下诏起用他担任国子监直讲。适逢有个向来不与太初交好的御史,向皇上进言称太初为人狂妄偏激,不可以担任学官。诏书立即下达,改任河中府临晋主簿。太初为人,确实宽厚温良有政绩,不是狂妄的人。从临晋改任应天府户曹,掌管南京学,在睢阳去世。旧制中,判、司、簿、尉四考,没有因欠国家赋税考核下等的,按例录用为县令。即使愚笨懦弱昏庸年老没什么可取之材的人,积累年数久了,也必定得到官职。但是太初这样有才干见识,考中进士做官近十年,最终直到去世也没有脱离判、司、簿、尉的行列,死时大概四十多岁。唉,天要灭亡儒者,一定使他们到最糟糕的境地啊!狗对怪异的事物狂叫,那些暴虐奸恶之人一定会被铲除吗?为什么他的仕途和寿命都很快到达尽头呢?世人见太初所担任的官职不能调动别人,再加上他的文章多指责诘问他人,德行有瑕疵有问题的人厌恶听到(这些言语),即使得到他的文章,也不是很重视它,所以丢弃遗失的居多,我只得到其中两卷。在同州又得到他所作的《题名记》,现在收集成书并为它写序。前代的读书人活着时地位不显赫,但文章在后代长存的太多了。颜太初虽然地位低寿命短,他的文章难道一定流传不了吗?日后有见到他文章的人,观看他的《后车》诗,那么就不会忘记引之为鉴,警醒自己;观看他的《逸党》诗,那么礼义之道就不会崩坏;观看他的《哭友人》诗,那么残酷的官吏也会心中有愧;观看他的《同州题名记》,那么郡守长官就能知晓治理的弊端;观看他的《望仙驿记》,那么郡守长官就不管理驿站之事。由此说来,(他的文章)对人们的益处难道不是很丰厚吗!
(2018·浙江“七彩阳光”联盟高三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留侯论苏轼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获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①;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危矣。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为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②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迎;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践之困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