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烟草病害(1学时)
- 格式:pdf
- 大小:2.62 MB
- 文档页数:42
烟草常见病害与防治措施
《烟草常见病害与防治措施》
哎呀呀,咱今天就来说说烟草那些常见的病害吧。
你知道不,我家以前就种过烟草呢!记得有一次,我看到烟草叶子上出现了一些怪怪的斑点,就好像是被谁撒上了一些小麻子似的。
我就琢磨着,这是咋回事呀?后来才知道,这可能是烟草得了啥病害。
像那个炭疽病啊,可讨厌了,会让叶子上出现很多小黑点,就跟黑芝麻撒在上面一样。
还有那个花叶病,叶子变得花花绿绿的,看着就不正常。
还有野火病呢,一旦染上,那叶子就跟火烧过似的。
那咱就得想办法防治呀!首先呢,选种子的时候就得挑好的,可不能要那些看着就不咋健康的种子。
然后呢,种植的环境也得注意,不能太潮湿了,不然病害容易找上门。
我记得有一次,就是因为下雨太多,地里有点积水,结果烟草就出问题了。
平常呢,咱还得勤快一点,多去地里看看,发现有病害的迹象就得赶紧处理。
就像那次我看到叶子有点不对劲,马上就采取措施了,把那些病叶子剪掉,可不敢让病害蔓延开来。
还有啊,施肥也得注意,不能乱施肥,要根据烟草的需要来。
要是施肥不对,也可能让烟草更容易得病呢。
总之呀,种烟草可不是个简单的事儿,得时刻留意着这些病害,好好防治,才能让烟草长得壮壮的,最后有个好收成呀!咱可不能让这些病害把咱辛辛苦苦种的烟草给祸害了呀!。
《农业植物病理学》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农业植物病理学》是一门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
理论上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主要农作物病害的发病规律,提出相应的防病控病措施;实践上要求学生能正确识别主要农作物病害的症状,辨别常见病原物的形态特征,掌握鉴定植物病害的常用技术与方法,提高实际诊断植物病害的能力。
三、学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水稻病害(4学时)第一节稻瘟病(1学时)第二节水稻纹枯病(1学时)第三节水稻白叶枯病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1学时)第四节水稻条纹叶枯病、水稻恶苗病和稻曲病(1学时)本章重点、难点:水稻三大病害稻瘟病、水稻纹枯病和水稻白叶枯病的症状特点、病原生物学特征、病害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措施。
水稻重要病害防治关键技术的理论基础。
植物病害症状是寄主、病原物和环境三者互作的结果。
本章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水稻病害的总体发生情况和分布危害情况。
理解植物病害症状的类型和发病严重程度是寄主、病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为植物病害综合治理提供理论基础。
重点掌握水稻三大病害的症状特点、病原生物学特征、发病规律和综合防治措施。
第二章麦类作物病害(4学时)第一节小麦赤霉病(1学时)第二节小麦白粉病和小麦纹枯病(1学时)第三节小麦锈病(1学时)第四节小麦黑穗病和小麦全蚀病(1学时)本章重点、难点:小麦三大病害小麦赤霉病、小麦白粉病和小麦纹枯病,以及小麦锈病的症状特点,病原物生物学特征、病害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
小麦赤霉病和三种锈病的侵染循环特点及药剂防治适期。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小麦病害总体发生情况,及小麦一般病害的典型症状和病原物。
理解小麦三大病害防治关键技术的理论基础。
掌握小麦三大病害的症状特点、病原生物学特征、病害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
第三章杂粮病害(2学时)第一节玉米大斑病和玉米小斑病(0.5学时)第二节玉米瘤黑粉病和玉米丝黑穗病(0.5学时)第三节甘薯黑斑病(0.5学时)第四节甘薯茎线虫病和甘薯病毒病(0.5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以及甘薯黑斑病等重要病害的症状特点、病原生物学特征、病害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
烟草病害原因及防治技巧烟草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但由于生长条件复杂及病虫害等自然因素的影响,烟草产量和质量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烟草病害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环境因素、病原菌、害虫和遗传因素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烟草病害及其防治技巧。
1.霜霉病:霜霉病是烟草上常见的一种病害,主要通过霜霉病菌传播。
这种病害在高湿度和低温的环境下容易发生。
预防霜霉病的首要方法是加强田间管理,保持通风,减少烟田内的湿度。
此外,可使用有效的杀菌剂进行病害的防治,例如苯菌胺、苯并咪唑醇等。
2.黄萎病:黄萎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烟草病害,主要造成烟草植株的黄化、衰败。
预防黄萎病的措施包括选择抗病品种,避免连作和合理施肥。
当发生病害时,可以采用杀菌剂进行喷洒防治,如多菌灵、氧化乐果等。
3.叶霉病:叶霉病是一种常见的烟草病害,主要由真菌引起。
病害初期,在叶片背面易发现白色或灰色霉菌。
预防叶霉病的方法包括勤除杂草,防止烟田内湿度过高,提前喷洒杀菌剂,如硫酸铜溶液、蒙脲锰锌等。
4.痂皮病:痂皮病是由痂皮病毒引起的烟草病害,主要表现为痂皮状病斑。
预防痂皮病的方法包括选择抗病品种,维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并合理施肥。
发生病害时可以采用灭菌剂进行喷洒防治,如丛枝菌素、多菌灵等。
5.青枯病:青枯病是烟草上一种常见的细菌病害,主要通过微生物侵入方式传播。
预防青枯病的方法包括保持田间卫生,减少烟田内的湿度,选择抗病品种和健康良好的种苗。
发生病害时,可以采用抗生素进行喷洒防治,如青霉素、链霉素等。
总之,烟草病害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环境因素、病原菌、害虫以及遗传因素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
为了预防和控制烟草病害的发生,应采取综合的防治技术措施。
包括选择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保持通风,减少湿度,合理施肥,及时喷洒杀菌剂等。
只有全面提高病害防治水平,才能有效保障烟草的产量和质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烟草主要病虫害防治手册烟草苗期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一.烟草苗期主要病害简述烟草炭疽病全国各烟区均有发生,烟草各生育期、叶、茎、蒴果均可受害,但以苗期受害重,严重的可使烟苗枯死。
1.病原物:烟草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tabacum Boning),属半知菌亚门黑盘孢目刺盘孢属真菌。
2.症状识别:发病初期在叶片上产生暗绿色水渍状小点,1~2天后可扩大成直径2~5毫米的圆形病斑。
病斑中央为灰白色至白色或黄褐色、稍凹陷,边缘明显,稍隆起呈赤褐色。
通常在叶的下表皮现出油色或沾有油色,后期病斑中央呈羊皮纸状,破碎、穿孔,在潮湿条件下,有时有轮纹或产生小黑点;天气干燥时,没有轮纹或小黑点。
通常在叶的下表皮现出油色或沾有油色,后期病斑中央呈羊皮纸状,破碎、穿孔,在潮湿条件下,有时有轮纹或产生小黑点;天气干燥时,没有轮纹或小黑点。
病斑密集时,常愈合成大斑块或枯焦似火烧状。
大田期烟株发病症状与苗期基本相同,但病斑稍小、颜色较浅多呈灰白色。
苗期危害状成熟期危害状3.发病规律:该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在病株残体及带有病残体的土壤、肥料上和以菌丝在种子内外越冬。
20~30℃是该病发病的适宜温度,超过35℃很少发病。
在温度较高及高湿的条件下,以及苗床排水不良、大水漫灌、烟苗过密等,均易诱发该病。
4. 防治措施及方法:(1)、播前处理:苗床地势要高、排灌方便,并进行土壤消毒,每平方米用溴甲烷30~40克熏蒸;(2)、加强苗床管理:要开好排水沟,防治炭疽病的中心环节是控制苗床湿度,浇水宜在晴天上午,待叶片上水滴干后再盖膜,降雨时不能揭膜。
床面湿度较大,可撒干细沙土或草木灰降低苗床湿度,要注意通风排湿;(3)、种子处理:选用健康种子,并用l%~2%硫酸铜或0.1%硝酸银浸种1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3次;(4)、药剂防治:在2~3片真叶时可喷施l:1~200波尔多液进行保护,每7~10天喷一次,连续2次;发病后可选用50%退菌特8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800倍液,或50%代森锌5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等,喷施每隔7~10天1次,连续2~3次。
烟草病害防治:确保农业安全生产一、引言烟草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安全生产对保障国家经济和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烟草生长过程中,各种病害的侵袭对烟草产量和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加强烟草病害防治工作,确保农业安全生产,成为了当务之急。
二、烟草病害种类及危害1.烟草黑胫病烟草黑胫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烟草的根部和茎部。
发病初期,病部呈现水渍状斑点,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逐渐扩大,变为黑色,导致根系腐烂,叶片枯萎,严重时整株死亡。
2.烟草花叶病烟草花叶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烟草的叶片。
发病初期,叶片出现黄绿相间的花叶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叶片变形、皱缩,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导致产量降低。
3.烟草青枯病烟草青枯病是由细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烟草的茎部和叶片。
发病初期,叶片边缘出现黄色枯死症状,逐渐向内扩展,导致叶片干枯,严重时整株死亡。
4.烟草赤星病烟草赤星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烟草的叶片。
发病初期,叶片出现圆形或不规则病斑,病斑中央为白色,边缘为红色,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逐渐扩大,导致叶片枯死。
三、烟草病害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1)选用抗病品种:根据当地病害发生情况,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病害的关键措施。
(2)轮作倒茬:实行轮作制度,避免连作,减少土壤中病原菌的数量。
(3)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保持田间通风透光,降低湿度,减少病害的发生。
2.化学防治(1)种子处理:播种前,用适量的农药对种子进行处理,杀死种子表面的病原菌。
(2)发病初期防治:在病害发生初期,及时喷洒农药进行防治,控制病情的发展。
(3)农药轮换使用:为防止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应轮换使用不同类型的农药。
3.生物防治(1)微生物制剂:利用微生物制剂防治病害,如防治烟草黑胫病可使用木霉菌制剂。
(2)天敌昆虫:利用天敌昆虫防治害虫,减少害虫对烟草的侵害,降低病害的发生。
四、结论烟草病害防治是确保农业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
烟草病害原因及防治技巧pptxx年xx月xx日•引言•烟草病害原因•烟草病害防治技巧•烟草病害防治中的问题与挑战目•加强烟草病害防治的措施•结论录01引言研究烟草病害的原因和防治方法的重要性烟草作为农作物的重要性和经济价值病害对烟草生产的影响及其在烟草产业中的危害目的和背景烟草病害的危害影响烟草的生长发育和光合作用,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叶片病害茎秆病害根茎病害花叶病害造成植株倒伏、萎蔫或死亡,影响烟草的产量和品质引起根部和茎部的腐朽,导致植物死亡和产量损失影响烟草的传粉和种子生产,导致产量下降和品质变差02烟草病害原因烟草病害常常由于病原菌的感染而引发,如细菌、真菌、病毒等。
病理学角度的原因病原菌感染由于环境或人为因素导致烟草生理代谢紊乱,从而引起病害。
生理性病害烟草品种的遗传差异也会影响其抗病性。
遗传因素土壤环境土壤的酸碱度、含水量、肥力等因素也会影响烟草的生长和抗病性。
气候条件气候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照、降水等的变化会影响烟草的生长和抗病性。
生物环境生物环境中的有益微生物和有害生物如线虫、蚜虫等也会对烟草的健康产生影响。
环境因素导致的原因长期种植单一品种的烟草,会导致烟草抗病性的丧失,从而引发病害。
抗病性丧失品种退化植物免疫系统烟草品种的退化也会导致其抗病性的下降,从而引发病害。
烟草的免疫系统也会对其抗病性产生影响,从而影响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03植物病理学角度的原因020103烟草病害防治技巧根据当地病害发生情况,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减少病害的发生。
选用抗病品种通过不同作物的轮作,减少土壤中病原菌的积累,降低病害的发病率。
合理轮作采用无病土和种子消毒等措施,培育壮苗,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培育壮苗根据病害发生情况和预测预报,定期喷洒针对性强的药剂,控制病害的发展。
定期喷药选择合适的药剂,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配制和施用,避免对烟草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合理用药在病害发生的关键时期进行防治,如苗期、团棵期、现蕾期等,可取得更好的防治效果。
烟草主要病害的种类及发生时期来源:《烟草农药应用技术》烟草病害种类很多,目前已知我国的烟草病害有60余种。
按侵染源可分为由真菌侵染导致的真菌类病害、由细菌侵染导致的细菌类病害、由病毒侵染导致的病毒类病害。
烟草主要病害有以下几种。
(1)烟草炭疽病烟草炭疽病由属半知菌亚六包盘孢属的真菌侵染引起的。
菌丝生长要求的温度范围为5~36℃,最适温度为20~30℃。
在烟草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暗绿色水渍状小点,1~2天内扩展成直径2~5毫米的圆斑,褐色、黄色或黄褐色,病斑周围隆起,可有少许轮纹,中央凹陷呈赤褐色。
该病病菌也可以侵染种子。
(2)烟草猝倒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原有3种,以鞭毛菌亚门的腐霉属为常见。
主要危害烟苗,病苗在近地面处呈褐色水渍状腐烂。
病苗象开水烫过一样,成片的病苗变成暗绿色,萎蔫倒伏、腐烂,在湿润条件下病菌向四周扩展,致使烟苗成片发病。
(3)烟草赤星病由半知菌亚门交链孢属的一种真菌侵染所引起。
赤星病流行温度属于中温,日均温度低于20℃时很少发病,25℃以上时则发病严重,温度太高反而不易发病。
烟株叶片进入中后期是赤星病的感病阶段,病菌主要危害成熟时的叶片。
感病后,叶片先发生深褐色小圆点,受害组织开始变褐,直径一般1~2.5厘米。
病斑上的死组织具同心轮纹,病斑边缘明显,外围有淡黄色晕圈,病斑与健康组织有明显的界限。
(4)烟草根黑腐病病原为串珠霉菌,由属半知菌亚门的此种真菌侵染引起的。
发病最适温度范围为17~23℃。
15℃以下,26℃以上发病较轻。
幼苗到成株期均可发生,主要危害根系。
烟苗发病后,幼茎、子叶和根尖发黑腐烂,重病株的根系则全部腐烂,呈黑色。
病菌不死,地上部分呈现生长缓慢,发黄,矮化。
(5)烟草黑胫病由鞭毛菌亚门疫霉属的真菌侵染引起。
该真菌喜欢高温多湿,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8~32℃。
苗期发生较少,主要危害大田成株,根茎叶均可发病。
“穿大褂”:茎部受害后向髓部扩展,白天萎蔫。
烟草常见病害烟草在我国分布十分广泛,东起黄海之滨,西至伊犁边陲,南起海南岛,北迄白山黑水间。
在经度74°~135°,纬度180°~53°范围内,从低于海平面的吐鲁番盆地到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山区,到处都有烟草的足迹。
因此,了解我国烟草的常见病害,对从事烟草病害的工作者是有益的。
一、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病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病分布于全世界,其重要性仅次于普通花叶病毒病。
在我国各烟区都有发生,而以黄淮、华中及华南烟区发生较重。
在山东、河南、辽宁、陕西、安徽、湖南、湖北及台湾烟区,其危害程度已远远超过普通花叶病。
近几年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病已成为我国烟草上的主要病害,对烟叶生产带来很大的威胁。
重病区在流行年份减产25%-30%,严重时常减产50%左右。
病叶碳水化合物含量减少,含氮量增加,施木克值降低,品质下降,尼古丁含量稍降。
但总的来说,产量的损失要超过品质的损失。
黄瓜花叶病毒病的寄主范围广泛,是第一个发现可以同时侵染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病毒。
可侵染茄科、葫芦科、十字花科、菊科等作物达45个科的300多种植物。
(1)症状: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病的主要特征是引致烟草花叶,苗期和大田期均可发生。
发病初期表现脉明,几天后病叶形成深绿、浅绿相间的花叶,并常呈现疮斑。
有的病叶表面呈革质、叶畸形、成线状;有的叶基变长,侧翼变狭变薄,叶片细长;有的病叶叶缘向上卷曲,有的沿叶脉出现闪电状坏死,有的叶片呈现黄色斑驳,有的整株黄化。
早期受侵染的烟株,严重矮化,高度不及健株一半。
这一病毒的株系很多,不同烟草品种间对病毒的反应也不一致,因此表现的症状常有变化。
病叶中的栅栏组织细胞缩短、海绵组织的薄壁组织被压紧,叶片变薄,病叶的叶绿体数量虽然很多,但受压而缩小,病叶维管束直径也小于健叶,病叶细胞内无细胞内含物。
(2)病源: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简称CMV,粒体为球状正二十面体,直径28-30nm,存在于细胞质和细胞核中。
第一部分烟草病害一、烟草病害的症状病害在烟株上表现的不正常状态,称为症状。
症状分为病状和病征两部分。
病状是烟株发病后本身表现的不正常状态,如叶片的病斑、根系腐烂等。
病征是指病原物在烟株上表现的形态特征,如赤星病斑上的霉状物,就是病原菌的菌丝和孢子。
所有烟草病害都有病状,但不一定都有病征。
二、引起烟草病害的常见病原引起烟草病害的常见病原主要有:真菌、细菌、病毒、线虫、肥害、缺素、冻害、旱灾和涝灾。
(一)真菌引起烟草病害的真菌,都是从烟株体内吸取养分的寄生菌。
这些寄生真菌通过它的营养器官——菌丝,从烟株体内吸取养分。
当真菌生长发育到一定的时候,大多数真菌会产生繁殖体。
孢子是繁殖体的基本单位,孢子相当于烟草的种子。
真菌的孢子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性孢子,另一类是有性孢子。
无性孢子是直接从真菌营养体(即菌丝)上产生的。
在烟株生长期间大量繁殖。
病害发生期间,烟地上空弥漫着大量的孢子,当孢子下降到烟株感病部位,而环境条件又适宜发病时,病害就会不断发展蔓延。
有性孢子一般多产生在烟株生长后期,它对恶劣的环境适应性强,当年一般不萌芽,以休眠状态过冬到次年春季遇合适环境条件时,便侵染烟株,称之为初侵染。
(二)细菌细菌是单细胞微生物,比真菌小,比病毒大。
每一个细菌就是一个菌体。
为害烟株的病原细菌,大都呈标杆状,菌体周围通常有鞭毛。
鞭毛是运动器官,能使菌体在水中游动。
此外,细菌能分泌一种粘液,使它们常相互聚集在一起形成菌脓(内含大量的细菌),它不易被风吹走,但易溶于水。
在烟地里,菌脓主要靠雨水传播。
一般细菌病害雨后转晴状况下发生严重。
(三)病毒病毒的个体在一般显微镜下是看不到的(真菌、细菌在一般显微镜下可见到),但在放大几万倍到十几万倍的电子显微镜下可以见到。
病毒的个体单位称为粒体。
粒体呈球状、杆状、螺旋状等多种形状。
病毒粒体利用寄生体内养分,迅速繁殖自己的个体。
病毒只能在活的烟株体内生活,当烟株组织死亡后,它也随之失去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