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德育案例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留守儿童德育案例分析

教师:曹金桥留守儿童,是典型的弱势群体,极易产生个性心理发展异常表现。近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很多学生家长都外出打工或在外经商,因此出现了大量“留守学生”。

结果表明:有很多的“留守学生”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和性格缺陷,学习成绩、纪律表现普遍较差,“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值得学校、家庭和社会关注的问题,现就我对一名单亲留守男生的教育谈谈我的做法,供大家参考:

通常孩子的心理行为等问题会表现在各个方面,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们应该仔细观察各个学生每天的表现,重视收集记录各方面的信息,通过分析比较寻找解决方案,帮助留守儿童走出心理误区。

学生行为表现:

学生陶某,男,14岁,父母在深圳打工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由外公和外婆照料。经过一段时间观察,我发现在孩子身上集中出现了以下问题:

1、行为习惯差,个人卫生差,上、下课都特别好动,无法

克制和约束自己的言行。

2、懒惰心理。学习上有四怕:怕用功、怕动脑、怕发言、

怕作业,只想在家随心所欲地玩。

3、缺乏良好的班级意识。小到一次发言,大到学校组织的活动,都显得没热情,总想逃避,参与意识淡薄。

二、问题分析

我通过观察、家访、交谈等各种方式接触留守孩子陶某和他的家人,我发现他身上的这些问题主要来源于三方面,关注孩子心理健康,我制定了一系列改进措施:1父母重视与孩子沟通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伴随孩子的一生,对孩子的教育负有最终责任。因此父母应摆正工作与孩子的关系,认清亲子关系和童年经历对儿童教育和人生发展的作用。主动与孩子沟通联系,创造条件与孩子在一起,注重亲子沟通质量。

2抚养人慎重选择

抚养人不要随意更换,这样会滋生孩子的不安全感,由此而变得沉默寡言,难以容入集体活动,应当让有文化,有责任,有耐心的年轻人抚养孩子。

3教师多一点关爱,补偿依恋需要

观察学生的发展变化,即时了解学生,通过沟通疏导学生心理,用爱来引导学生交往,提高交往乐趣。对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学生,可采用单独谈话,师生游戏等让他学会开口,学会动手。活动时,多关心他,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适当的鼓励夸奖他。

4同伴相助,满足交往需求。

可适当安排几个活泼开朗的学生与他一起交往,学习,游戏,让他在快乐中寻找自信心,学会控制情绪,最后融入集体。

5家校合作,共同努力,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体系。

通过一学期的努力,陶某变得活泼了,有了一定的进步,正如人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一样,它具有稳定的特点,要彻底改变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学习目的有了明确的认识,能坚持上满上好各门课程,成绩逐步提高。他对生活也满怀信心,情绪较稳定,冲动事件逐渐减少,对劳动有了初步认识,值日主动、热心肯干,犯了错误能认识到错误在哪儿。对于他今后的教育仍是长期的,我希望他在父母的身边会成为坚强、有知识的身心健康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