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

  • 格式:docx
  • 大小:20.52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惩罚

惩罚表示惩戒、责罚;处罚。或者施加鞭鞑或体罚使之服贴、受辱或以苦行赎罪。出处源于《魏书·西域传·于阗》:“其刑法,杀人者死,馀罪各随轻重惩罚。”杨朔《渔笛》:“坏人都得到应有的惩罚,好人也踏上幸福的道路。” 艾芜《漫谈三十年代的“左联”(一)》:“这是用经济上的惩罚,来补充政治上的虐待。”

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必要的惩罚是天经地义、合情合理的,这会给他们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并反省自己的行为。但如何惩罚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是一个大问题。是劈头盖脸地大骂一顿,还是含沙射影地羞臊一番,抑或是简单粗暴地体罚?优秀教师不仅知道如何在学生取得进步时给予恰当的表扬与鼓励,而且体现在表扬学生方式的高明上。当屡犯错误的学生对我们惯用的处罚手段抱定任你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的态度,尝试换一种别出心裁的惩罚方法或许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老师对学生的传统惩罚各式各样,其中分为剥夺型惩罚,偿还型惩罚,吃苦型惩罚,冷淡式惩罚,间接性惩罚,升级型惩罚。

剥夺型惩罚的特点是用暂时剥夺学生某些权利以示警告。(1)取消发言权:譬如,学生上课乱说话或者发言过多,侵占了他人的发言机会,教师就会暂时禁止他发言。 (2)不准进教室,学生无故迟到,老师就会罚他在门外站着。(3)请出教室,学生上课自己不听讲或影响他人就会被请出教室。(4)回家取东西,学生作业没有带,老师会命令他回家取来,(5)放学不让回家。学生犯错,老师还会让他们放学的时候延迟回家时间,以此警示家长和学生以引起重视。(6)停课。学生犯错或与同学老师发生冲突,老师就会遣送他们回家,惩罚他们几天不能来学校上课(7)调换座位。(8)没收物品。(9)取消参加某些活动的权利。(10)干部停职撤职。

偿还型惩罚的特点是要求犯错误的学生对所犯的错误给予回应和补偿。(1)要求道歉(2)要求赔偿(3)罚抄作业(4)强制补课(5)令写检查(6)令当众检讨吃苦型惩罚,这种惩罚的特点是让学生身体吃苦,属于体罚的一种。(1)罚站(2)罚体力劳动(3)罚跑步

冷淡型惩罚的特点就是“我不理你”,经验告诉我们,老师对待一些顽固不化的学生一般会采取这种方法,事实上这是放弃了对他们的管理,对于不同的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效果也不一样,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会产生自卑或反抗心理,所以我们赢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升级型惩罚,他的特点是超出老师的管辖范围,上升到学校级别。

还有很多人神共愤的惩罚,譬如1、讽刺贬损。2、打骂。3、侮辱性惩罚。4、公布隐私。5、孤立犯错者。6、不平等惩罚。7、无关联惩罚。8、学生和家长连坐。

诸如此类的惩罚方法,相信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一套“看家本领”。当然,我并不否认老师适当的惩罚罚学生有什么不可以。毕竟都是为了自己的学生的未来着想(也不乏有的老师是为自己的名誉着想)。但应该适可而止,先考虑下有的方法是不是真的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与教育,不要适得其反。就如上面所举例子--学生之间互相打耳光。根本就是一个缺乏素质的老师所能用的手段,这样只会使学生更加害怕学习。

这些传统的惩罚手段有其短暂的效果,但从长远看,弊端太多。当然,现在的家长对孩子很是溺爱,老师一动,就找到了学校。这样让老师又如何教育。上次有一次报道,三个十几岁的女孩因为作业没有完成就结伴跳楼的事件。社会上给予最多的批评应该是对老师的,可是换个角度想想,是不是家长对孩子的指引不够、关心不够呢!我们也都是从小学生一直走到毕业的。作业也没有少做,不也一样的活到现在,就因为作业多就想到自杀,真的引人深思。

适当的惩罚是有必要的,关键是要看老师的用意和惩罚是否利大于弊。如果一个老师,他很爱护学生,只是学生会淘气,会犯错误,那么他会惩罚学生,但所谓的惩罚并不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伤害,因为他惩罚也是对了孩子好。但有的老师,在孩子淘气、犯错误的时候,他感到很生气,他惩罚孩子很大一部分是为了发泄自己的气,或者是让孩子记住他的严厉,这样的惩罚是不应该的,因为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伤害,而且老师的威信应该是关心爱护学生、由学生自然而然的尊敬爱戴产生的,而不是用自己的严厉来塑造老师的形象,那样只会让学生害怕老师,从而产生厌学心理,有损老师的威信。所以惩罚也要看什么样的惩罚,这里面是否含有爱的含义。

惩罚的必要性还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没有惩罚的教育将越来越背叛教育的尊严。

这几年,有许多专家学者把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把师生之间出现的矛盾全部归咎于学校和教师,似乎谁都可以对老师指手画脚,口诛笔伐,甚至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得不好的老师”。人们希望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把更多的自由和权利还给学生,这原本没有错。但是,在学生越来越调皮、越来越大胆、越来越难以管束的现状下,我们的教学政策一味地倒向学生、偏袒学生,很多家长不分青红皂白地一味为子女护短,甚至恶语伤人、无理取闹,势必使得社会和家长越来越不尊重、不理解、不配合教师的工作,使得学生在老师面前变得越来越背叛了教育的尊严。

(二)惩罚是另一种形式的教育。

作为老师,我坚决反对那种盲目的为了出气而进行的惩罚甚至体罚,但我也清楚的看到意识到:教育不能没有惩罚,因为惩罚是另一种形式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古人说:“玉不琢,不成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应该反思,批评、管教、惩罚是不是教育必不可少的手段?我们在一遍遍呼唤尊重学生权利、给学生尊严时,是否考虑过教师的权利谁来维护?教师的尊严和威信还要不要?

教育是爱的事业,可爱心既能创造未来,也能葬送未来。可以说,爱是教师进行教育行为的必要条件,却不是充分条件。爱是一种道德,一种理念上的思想,它同制度相比,前者是软的,后者是硬的。对于一种美好的道德——爱,只能指向每一个人的内部,不具有强制性。爱可以超越制度,但对于绝大多数公民来说,只能承认自己是一个平凡人,是俗人,是法治社会中的人,受制度的制约远远超过一念之间的仁义道德。因此,我们应该把力气和智慧放在设计合理的制度上,而不是事倍功半地进行爱的说教——把希望寄托在每个人的良心发现上。

(三)惩罚教育的本质是法治教育。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化,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可见惩罚是一种合理的教育方法,惩罚教育不包括体罚。惩罚教育是根源于制度的遵章办事,是合情合理的“法治”。法治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我国现已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可以说,惩罚教育的本质是法治教育。

惩罚与体罚在性质上是完全不同的,教育所必需的处罚来自于学校的规章制度,来自法律法规,其根本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简单地制止某种错误的行为,更是帮助学生深刻认识错误并形成正确品行,以此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准。只要学校或老师对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处理的合理合法,不致损害他们的身心健康,都应是合理的。而体罚则往往发生于教师自己的情绪化,他很可能是一种主观的、超越法律限度的不当行为。惩罚是教育,而体罚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