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再发性腹痛108例临床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95.26 KB
- 文档页数:2
128例儿童反复腹痛的临床分析摘要】通过对我院门诊128例反复腹痛的儿童行腹部彩超检查,结果发现其中102例(79%)存在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给予对症、抗感染治疗7—10天,结果治愈83例(81%),好转11例(11%),无效8例(8%)。
提示儿科临床工作中发现以反复腹痛为主诉的患儿,均应该常规行腹部彩超检查,以便及时诊断及治疗。
【关键词】儿童反复腹痛在儿科临床工作中,以反复腹痛为主诉的患儿占门诊就诊患儿的3%左右,而以脐周反复疼痛为主诉的患儿占儿童反复腹痛患儿的90%以上,因多数患儿腹痛持续时间短,腹痛症状可自行缓解,所以大多采取腹部触诊检查及血常规、粪常规加粪中找虫卵检查为主,诊断上多认为是肠痉挛或再发性腹痛或肠道寄生虫所致腹痛,因而只给予一般的对症处理,使患儿没有得到根本治疗,故腹痛容易反复发作。
本文以2009-2011年我院门诊随机选择的128例反复腹痛儿童为研究对象,除进行上述常规检查外,均行腹部彩超检查,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对象随机选择2009-2010年我院门诊就诊的128例反复腹痛患儿,年龄为2-7岁,平均年龄5岁2个月,其中男68例,女60例,病程1个月到3年,平均病程时间为32天,发作频率为每月3次以上,伴或不伴发热、恶心、呕吐及腹泻。
1.2方法入选患儿均行腹部常规体检及血常规、粪常规、粪便虫卵检查,并且行腹部彩色超声波检查。
1.3标准参照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标准,即同一区域发现2个或2个以上淋巴结,且淋巴结长径>1cm,短径>0.5cm,纵横比>2:1。
2 结果128例患儿中,有102例(79%)彩色超声提示有肠系膜淋巴结肿大,长径最大达3.95cm,最小长径为1.65cm,中间值为1.87cm。
最多一个区域淋巴结可达8枚之多。
血常规异常者(wbc>11—24×109/L)者18例(14%),粪中检出虫卵者3例(2%),粪中检出脂肪球(+----++++)者19例(15%),全部检查正常者7例(5%)。
DOI:10.19368/ki.2096-1782.2022.20.160儿童再发性腹痛病例常见病因分析郑泽洪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儿内科,重庆408400[摘要]目的研究儿童再发性腹痛病例的常见病因,为临床再发性腹痛的诊疗提供有力依据。
方法选择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再发性腹痛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并整理再发性腹痛患儿的一般资料、体格检查结果、辅助检查结果等资料,对引发再发性腹痛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中再发性腹痛的诊断以及治疗提供依据。
结果 60例再发性腹痛患儿的主要病因为器质性,其次为功能性,器质性再发性腹痛的发生率为76.7%(46/60),功能性再发性腹痛的发生率为23.3%(14/60)。
器质性再发性腹痛中,慢性胃炎的发病率最高,其次为十二指肠溃疡、胆汁反流性胃炎,以上3种疾病的构成比在10.0%以上,10.0%以下的病因包括:十二指肠淤积症、十二指肠炎、糜烂性胃炎、梅克尔憩室、其他疾病;功能性再发性腹痛中,其主要病因为功能性消化不良。
结论儿童再发性腹痛和器质性病变密切相关,功能性的构成比比较低,常见的器质性致病因素包括: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中需要强化判断器质性以及功能性再发性腹痛,以便进行有效地诊断治疗,提升患儿的治疗效果,保证患儿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患儿;再发性腹痛;病因;器质性;功能性[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782(2022)10(b)-0160-04Analysis of Common Etiology of Recurrent Abdominal Pain Cases in Chil⁃drenZHENG Zehong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Chongqing Nanchuan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Chongqing, 4084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ommon etiology of recurrent abdominal pain cases in children and to provide a strong basis for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recurrent abdominal pain. Methods Sixty cases of children with recurrent ab⁃dominal pain admitted to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Nanchuan District, Chongqing, China, from January 2018 to January 2020 were selected as study subjects. The general data, physical examination results and auxiliary examination results of the children with recurrent abdominal pain were collected and collated, and the factors triggering recurrent abdomi⁃nal pain were analyzed to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recurrent abdominal pain in clinical prac⁃tice.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organic recurrent abdominal pain was 76.7% (46/60), and the incidence of functional re⁃current abdominal pain was 23.3% (14/60) in 60 children with recurrent abdominal pain. Among the organic recurrent abdominal pain, chronic gastritis had the highest incidence, followed by duodenal ulcer and bile reflux gastritis, with the composition ratio of the above three diseases above 10.0%, and the etiologies below 10.0% included: duodenal sta⁃sis, duodenitis, erosive gastritis, Meckel´s diverticulum, and other diseases; among the functional recurrent abdominal pain, its main etiology was functional dyspepsia. Conclusion Recurrent abdominal pain in children is closely related to organic pathology, with a relatively low functional component. The common organic pathogenic factors include: chronic gastritis, duodenal ulcer, and bile reflux gastritis. In clinical practice,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judg⁃ment of organic as well as functional recurrent abdominal pain, so as to carry out effectiv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o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children, and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children.[Key words] Children; Recurrent abdominal pain; Etiology; Organic; Functional[作者简介] 郑泽洪(1970-),男,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感染与消化。
小儿腹痛临床诊断及治疗分析摘要:目的探究小儿腹痛的临床诊断以及相应的治疗效果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9月的接诊治疗的72例小儿腹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
针对患病小儿在治疗前后的各方面症状和体征进行比较分析。
选取患儿均接受过血液和大小便的常规检查,部分患儿接受了X线检查和B超检查。
结果 72例患儿中,腹内疾病50例(69.44%),其中包括急性胃肠炎20例(27.78%),肠痉挛性绞死15例(20.83%),肠系膜淋巴结炎8例(11.11%)。
腹外疾病22例(30.56%),其中包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0例(13.89%),肺炎8例(11.11%),胸膜炎3例(4.17%)。
所有患儿在接诊后都根据相应症状和体征采取了相关的治疗手段。
所有患儿均好转病愈,无死亡病例。
结论引起小儿腹痛的原因较多,很可能是多因素所致的小儿腹痛,在临床治疗时要综合考虑患儿的各方面症状和体征以及相应的检查结果进行治疗,减少误诊、漏诊的情况发生,尽量降低患儿由于疾病带来的疼痛感,尽早痊愈。
关键词:小儿腹痛;临床诊断;治疗效果引言小儿腹痛是临床的常见疾病,引起小儿腹痛的原因复杂,位于胸骨下、脐的两旁和耻骨以下部位发生的疼痛均为腹痛,即可能是腹内脏器病变也可能是腹外病变,可能是器质性的也可能是功能性的,由于小孩表达能力有限,很可能无法准确的描述疼痛部位以及疼痛的性质,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医疗人员针对疾病及时的给出临床治疗方案,也可能导致搜集到错误的问诊信息进而导致误诊,这对患儿的治疗是极其不利,从而造成严重后果,对于一些急性腹痛的患儿如果不能及时的给予治疗很可能会危及患儿生命,从而激发医患矛盾。
所以临床医生应该掌握坚实的临床小儿腹痛专业知识,能够高效分析患儿情况,以便及时的提出准确的治疗手段。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9月的接诊治疗的72例小儿腹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
所有患者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
小儿急性腹痛的临床诊断与处理分析目的:分析福利院儿童急性腹痛的临床诊断及处理措施。
方法:以我院小儿内科急性腹痛的78例为对象,对其进行临床诊断与治疗,并且进行记录总结。
结果:选取的78例病例已经完全治愈,且没有出现任何医疗事故及特殊情况。
结论:小儿急性腹痛的病因很多,需要医生仔细筛查,同时注重病因的分析与诊断,从而保证治疗手段的有效性。
标签:小儿;急性腹痛;诊断;处理儿童福利院是儿童救助部门,主要收留一些有着先天性或者后天性疾病或者残疾的遗孤、遗弃儿童等,而这些儿童的抵抗力较为薄弱,一旦出现疾病,不仅对儿童自身有着极大的威胁,同时也威胁到福利院其他儿童的安全。
小儿急性腹痛虽然没有传播性,但是其对机体自身危害性较大,且因患儿的表达能力有限,单纯依靠问询的方式诊断是远远不够的,而且急性腹痛虽然病因不同,但其表现有着极大的相似性,这就给诊断带来了极大难度。
因此,快速诊断与治疗急性腹痛不仅可以有效保证儿童自身的健康,同时也能有效缓解其他儿童的恐惧心理。
笔者选取本福利院中出现的78例急性腹痛患者,对其临床的诊断与治疗进行细致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文章选取了2014年11月到2015年11月我福利院发生的小儿急性腹痛78例,其中男性占45例,女性占33例,平均(5.2±0.7)岁,平均病程(1.3±0.8)d。
以上儿童患者都出现了急性腹痛的症状,同时伴有不同疾病,其中发热22例,呕吐31例,腹泻18例,便秘7例。
在福利院医生介入后,对详细情况进行检查,同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准确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1.2诊断依据小儿内科急性腹痛诊断依据为:(1)小儿会出现阵发性腹痛,而且发病较为突然,没有太大规律性,疼痛多维脐周;(2)腹痛的持续时间因人而异,且并非连续性,中途有间歇,其他身体指标正常;(3)大便次数、性状发生改变;(4)检查中无阳性特征出现,部分表现出痛无定处的特征,部分患儿会出现轻压痛的情况;(5)进行超声检查。
小儿反复发作性腹痛病因分析麦隽;许春娣;刘伟;邓朝辉【期刊名称】《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年(卷),期】2006(021)007【摘要】目的探讨反复发作性腹痛(RAP)小儿胃镜表现,并分析RAP胃肠病因.方法对313例RAP患儿,男145例,女168例行胃镜检查,并取胃窦黏膜活组织行病理检查及快速尿素酶检测.根据镜检结果判断上消化道疾病,胃黏膜炎症程度与Hp关系.结果胃镜下病变检出率99.68%,其中单纯慢性浅表性胃炎(CGS)118例,CGS伴胆汁返流56例,CGS伴十二指肠球炎44例,CGS伴十二指肠溃疡33例,Hp感染率分别为31.36%、25%、38.64%、60.61%.活动性胃炎与非活动性胃炎Hp感染率分别为92%、23.19%,两组比较有较显著性差异(P<0.0001);中度胃炎与轻度胃炎Hp感染率分别为76.47%、25.96%,两组比较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01).结论上消化道疾病是小儿RAP的主要病因,Hp感染是引起RAP的重要原因.Hp感染者胃黏膜病理变化较非Hp感染者严重,Hp感染阴性而组织学改变为中度炎症活动性者,需随访排除Hp检查的假阴性.【总页数】2页(P418-419)【作者】麦隽;许春娣;刘伟;邓朝辉【作者单位】汕头市中心医院,儿科,广东,汕头,51503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儿科,上海,20002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儿科,上海,20002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儿科,上海,20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7【相关文献】1.小儿反复发作性腹痛病因分析及临床治疗 [J], 吕严冰2.小儿反复发作性腹痛的病因分析 [J], 丁玲;袁方何;黄兆敏;王成林3.191例反复发作性腹痛病因分析 [J], 黎炳南;卢敬国4.小儿反复发作性腹痛138例病因分析 [J], 葛玲霞;冯晓莉;杨增芳5.小儿反复发作性腹痛病因分析及临床治疗 [J], 吕严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