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激光收发系统
- 格式:ppt
- 大小:704.50 KB
- 文档页数:15
背景六十年代激光出现以来,光学和整个现代科学的面貌都焕然一新,激光以其突出的高度相干性、高亮度、方向性好、极小的发散角、功率集中等优异特点广泛应用于各个邻域中。
空间激光通信是指利用激光束作载波在陆地或外太空直接进行语音、数据、图像信息双向传送的一种技术。
与微波通信相比,激光通信具有以下显著的优势:激光波长短,通信容量显著增大;较小的发射功率需求;较小的收发天线和系统结构;各通信链路间的电磁干扰小;由于通信激光束发散角很小,保密性强,这一点对军事应用十分重要。
研究现状主要研究单位有:NASA的喷气推进实验室、美国空军部、林肯实验室、欧空局、日本邮政通信室、宇宙开发事业团。
国内目前主要研究单位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长春理工大学、上海光机所、武汉大学及空间技术研究院504所等。
关键技术:激光及高码率调制技术、光学准直技术、高增益光学收发天线、高灵敏度光信号接收技术、快速精确的APT(捕获、瞄准、跟踪)技术、大气信道技术。
自由空间光通信原理:最初的无线激光通信系统和无线电系统在结构上基本相同。
信号通过调制器加载到光波上,通过光学天线将发散角极小的光束向发射出去。
接收端的光学天线捕获到经调制的光波后,首先经过光探测器件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然后由解码器解调作加载的信号。
其中激光器类似于无线电通信中的射频发生器。
发射端和接收端的收发光学天线相当于无线电收发电线。
所不同的仅仅是激光通信使用光波作为信息的载波。
光学天线其实就是光学望远镜,只是尺寸有明显的减小。
一、光空间通信技术(FSO)自由空间光通信或称无线光通信(FSO:Free 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是一种宽带接入方式。
FSO是光通信和无线通信结合的产物,是用小功率红外激光束在大气中传送光信号的通信系统,也可以理解为是以大气为介质的激光通信系统。
FSO有两种工作波长:850纳米和1550纳米。
850纳米的设备相对便宜,一般应用在传输距离不太远的场合。
激光对射周界报警系统原理解析-设计应用基础构成激光对射报警系统主要由激光发射机、激光接收机、报警主机及报警输出设备等几部分组成。
报警主机:根据防区设计的实际需要,选配能够控制和接收开关量信号的报警主机,常安装在中心控制室。
发射机:是能够发射一定功率激光的专用设备,它是由供电单元、激光发射控制器和结构安装机架组成。
接收机:它是由供电单元、激光控制器和结构安装机架组成。
工作原理激光对射报警系统属于主动入侵报警系统。
在警戒区域内安装有激光发射和接收机,它们收发激光的结果就会在防范区域内形成了一个激光围栏。
发射机可向百米远外的接收机发射出多道平行的不可见激光光束,接收机在接收到激光信号后就与发射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光通路,当有入侵者入侵时,就会阻断光通路内的激光接收,从而实现终端报警。
激光对射周界报警系统是防盗报警的一个分支,激光对射周界报警系统主要是为了防止非法人员从非入口未经我们的允许非法擅自闯入设定的防区,从而避免各种潜在的生命财产危险。
有效的防护周边区域,对翻越行为提供及时的报警;以前激光对射周界报警系统的应用范围比较少,主要是应用在一些重点场所,但是随着技术的更新和发展,激光对射周界报警系统也不断的应用在其他的行业当中,比如小区,银行,工厂等等,所以激光对射周界报警系统每年都在不断的扩充。
激光对射周界报警系统一般是开关量信号输出的前端探测设备接报警主机,另一种是依靠总线进行管理,再接微机上安装的软件。
至于前端探测设备,那就比较多了,比如电子围栏、泄漏探测、振动探测、红外探测、激光对射探测、微波探测等,其中,电子围栏当中又有张力的,有高压电子脉冲的,有静电感应的等等这些都是是根据不同的物理原理来实现相同的探测目的。
激光对射周界报警系统的特点探测距离远,误报率低激光入侵探测系统与同类主动探测系统相比,对恶劣气候环境的适应性显着增强。
激光束发射的功率密度大,发散角小,光束集中,方向性好,使用同等功率器件的条件下,在百米处,目标接接收激光束的功率密度是红外发光二极管光束的数倍,因而穿透雨、雪、雾、风沙能力强,极大降低了误报率。
文章编号:
1671 -4598(2022)07 - 0246 - 09 DOI:10. 16526/j. cnki. 11-4762/tp.
2022. 07. 037
中图分类号:TP36
文献标识码:
B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22. 30(7)
・246・
Computer Measurement &
Control
k k 乂 乂 J: J ” ■ J: J J .<■ .<■ Jr
激光飞秒手势识别算法建模及其 简易导航微系统实现
(南昌职业大学信息技术学院,南昌
330500)
摘要:为了解决演示场合展示办公应用的高性价比手势导航产品系统的需求,
提出并阐述了基于高性能的激光飞秒测距传感
和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自适应进行手势识别的算法模型,做到了准确可靠、工效卓著和低成本,有力的突破了现有传统手势识别的 局限;以此激光飞秒手势识别为核心,结合Lora短距离无线传输、WinUSB便捷接口和视窗控制软件处理的组合优势,
独辟蹊
径,实现了高性价比的简易导航微产品系统,使手势识别走向大众化常规应用,达到了教学、论坛、会展、会议等演示办公廉价 便捷运用的期求。
关键词:激光飞秒测距;人工智能深度学习;BP_NN;手势识别算法模型;LoRa长距离无线通信;WinUSB接口;
视窗展
示控制
Modeling of Laser Femtosecond Gesture
Recognition
Algorithm
and Implementation
of Simple Navigation
Microsystem
KAI Zhaoqian, SHI
Jifeng
(Institute 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anchang Vocational University, Nanchang 330500, 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demand of the high cost performance gesture navigation product system for the office application in
激光对射报警系统简介AJ005JG激光对射报警系统采用了808nm波长不可见光激光技术,易于隐蔽布防,可以垂直或水平安装在防范区域内。
激光不会象无线电波、红外光那样,受到背景或不同温度物体的干扰。
激光的穿透力强、误报率低、防范距离远,而且不受外界背景光的影响和干扰;在烈日下布防也不会影响产品的性能。
我们可以根据使用要求,调整探测防范距离。
该产品美观大方、安装调试方便、防水性能好,适用于室内外安全防范作业的场合,可全天候工作。
AJ005JG激光对射报警系统产品已经通过中国公安部的质量合格认证。
2、使用范围可以广泛的应用在铁路、地铁、厂矿企业、油田、油库、金库、码头、图书馆、银行、电力站、博物馆、展览馆、院校、饭店、养殖场、机场、监狱、军事重地、军械库、边防、海防等室内外安全防范场所。
3、系统特点3.1、探测距离远,误报率低激光入侵探测系统与同类主动探测系统相比,对恶劣气候环境的适应性显著增强。
激光束发射的功率密度大,发散角小,光束集中,方向性好,使用同等功率器件的条件下,在百米处,目标接接收激光束的功率密度是红外发光二极管光束的数倍,因而穿透雨、雪、雾、风沙能力强,极大降低了误报率。
3.2、抗干扰性强,对其它设备无干扰激光报警系统自身抗电磁干扰性强,并对警戒激光束传播通路以外的区域、设备无任何电磁干扰。
由于激光发散角小,光束集中,光束只在闭路中传输,当用多组激光探测器在直线方向接续传输或小转折角传输时,均无红外线探测器所产生的相互串扰现象,从而消除此时红外线探测器产生的漏报警。
对周围环境无任何光散射、污染。
3.3、防范性强1)可实施连续交叉布防,无互相干扰的问题。
2)可实施多道独立的光束平面、空间立体分布。
3.4、适应性广1)激光入侵探测器响应时间在10ms-500ms之间可调(同类主动探测器响应时间在50ms-500ms之间),可根据设备安装的不同现场环境调整响应时间,适应环境范围更广。
2)可在-40°C~70°C的环境下正常工作,无需任何电加热器。
摘要近年来,随着“最后一公里”对高带宽、低成本接入技术的迫切需求,FSO在视距传输、宽带接入中有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由于光通信器件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光通信设备的制造成本大幅下降,FSO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虽然目前FSO的使用无需通过政府的频率许可(目前无线电频率划分至300GHz,而光波远远超过该频率),但对于无线电管理部门来说,了解这种全新的通信技术的特征和发展趋势是大有裨益的。
利用激光在自由空间传输方式实现建筑物间的无线通信,向电信服务商提供比传统光缆传输速度更决、成本更低、安全可靠的高速通讯解决方案,实现企业与光纤基础设施的最后一公里连通。
自由空间光传输(FSO)主要在第一层(物理层)工作,可适应任何协议(SONET、SONET/SDH、ATM、FDDI、以太网、快速以太网)。
该技术不依赖于通讯协议,历经实际应用的检验,由客户自行安装使用。
技术指标:带宽20M-100MHz;工作距离1000m;可靠性99.999%;灵敏度-40dBm;最大功耗20w。
关键字:无线激光通信、最后一公里、FSO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last mile\" of high bandwidth and low cost and the urgent need of access technology, FSO stadia in transmission, broadband access in the new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at the same time as optical components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rapid development, th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st significantly lower, and FSO get more and more applications. Although at present the use of FSO not through the frequency of the government permission (currently radio frequency division to 300 GHz, and light waves far more than the frequency), but for radio management department for, understand this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is helpful.By using laser in free space transmission mode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etween building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service providers to than the traditional optical transmission speed, lower cost more never, safe and reliable high-speed communications solutions, the realization enterprise and optical fiber infrastructure last kilometer connected. Free space optical transmission (FSO) mainly in the first layer (the physical layer) work, can adapt to any agreement (SONET, SONET/SDH, ATM and FDDI, Ethernet, fast Ethernet). The technology does not rely on communication protocol, after application of the inspection by the customer to install and use. Technical index: 20 M-100 MHz bandwidth; The working distance of 1000 m; Reliability 99.999%; Sensitivity to 40 dBm; The power consumption of the biggest 20 w.Keyword: Wireless laser communication 、the last kilometer、FS,目录目录 (3)第一章无线激光通信概述 (4)1.1 无线激光通信的概念 (4)1.2 无线激光通信的优缺点 (4)1.2.1 无线激光通信的优势 (4)1.2.2 无线激光通信的缺点 (5)1.3 无线激光通信的应用场合 (5)1.4 采用无线激光技术组网通信时需要考虑一些必要影响因素 (6)1.5 简易无线光通信系统 (7)1.5.1 系统组成 (8)1.5.2简易无线光通信系统基本解决思路 (9)第二章光无线通信网 (10)2.1 光无线通信技术 (10)2.1.1 无线光接入(FSO)技术 (10)2.1.2 光无线通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 (12)2.2 光无线通信网的基本结构 (13)2.3 光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 (14)1 无线光通信在局域网连接中的应用 (15)2 无线光通信在城域、边缘网建设中的应用 (16)第三章接入网 (18)3.1 接入网概述 (18)3.1.1 接入网的概念和特点 (18)3.1.2 接入技术综述 (18)3.1.3 xDSL技术 (19)3.2 光接入网 (19)3.3 PON技术 (21)3.3.1 PON技术概述 (21)3.3.2 EPON (21)3.3.3 GPON (21)3.4 HFC技术 (21)3.5 无线接入技术 (22)3.5.1 无线接入技术概述 (22)3.5.2 本地多路分配业务 (23)3.5.3 无线局域网 (23)第四章无线光通信在最后一公里的应用 (24)4.1 接受解调电路的设计 (24)4.2 总结 (26)第一章无线激光通信概述1.1 无线激光通信的概念无线激光通信是指利用激光束作为信道在空间(陆地或外太空)直接进行语音、数据、图像信息双向传送的一种技术,又称为“自由空间激光通信”(Free 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 FSO),“无纤激光通信”或“无线激光网络(Wireless Optical Networks.W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