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试题 自考 食品工艺学历年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4
食品工艺学试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牛乳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 )A、蔗糖B、乳糖C、醛糖D、半乳糖E、葡萄糖正确答案:B2、下列对于番茄汁加工,最大限度保留Vc的操作建议不正确的是( )。
A、不使用铜质设备B、延长从打桨到装罐之间的时间;C、榨汁后的处理过程要尽可能排除空气;D、冷榨提汁;E、榨汁前蒸汽短时处理;正确答案:B3、由两种以上原果汁和蔬菜原汁混合调配而成,这种果汁属于哪一种( )A、浓缩果蔬汁;B、果蔬饮料;C、混合果蔬汁D、浑浊果蔬汁E、澄清果蔬汁;正确答案:C4、最后一次醒发的温度是( )A、26~27℃B、40℃C、36~38℃D、27~39℃E、25℃正确答案:C5、罐头食品杀菌的依据是( )A、食品的初温B、食品的传热特性C、食品微生物的种类D、容器的种类E、对象菌的耐热性正确答案:E6、下列微生物中,哪种类型最耐热 ( )A、霉菌B、嗜热链球菌C、肉毒杆菌D、芽孢杆菌属E、沙门氏菌正确答案:D7、食品在冷冻、冷藏过程中出现酸败、油耗等现象,主要是由( )A、寒冷收缩B、冷害引起的C、脂肪氧化D、重结晶E、干耗正确答案:C8、在腌制加工过程中,要使腌制速度加快,可选用( )A、降低温度B、增加厚度C、增加温度D、提高体系黏度E、增加空气湿度正确答案:C9、果丹皮属于( )蜜饯。
A、苏式B、广式C、京式D、川式E、闽式正确答案:C10、罐藏技术的发明者是( ) 。
A、美国人BigelowB、法国人Nichols AppertC、美国人EstyD、英国人Peter DurandE、法国人Louis Pasteur正确答案:B11、午餐肉罐头的传热方式属于( )。
A、先传导后对流型B、先对流后传导型C、完全对流型D、完全传导性E、诱发对流型正确答案:D12、南京板鸭一般采用( )法腌制。
A、湿腌法B、干腌法C、先干腌后湿腌D、注射法E、先湿腌后干腌正确答案:C13、腌制过程中属于低盐乳酸发酵的是( )。
食品工艺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食品加工过程中发生的细菌污染主要来源于以下哪个环节?A. 原料采购B. 储存和运输C. 食品加工和包装D. 销售和配送答案:C2. 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杀菌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 高温杀菌B. 低温杀菌C. 辐射杀菌D. 化学杀菌E. 过滤杀菌答案:A、C、D3. 下列哪种物质是食品中不可接受的添加剂?A. 食用盐B. 亚硝酸盐C. 防腐剂D. 食用色素答案:B4. 食品的成分标签所列明的食品添加剂代号,下列哪个是正确的?A. E200B. V200C. C200D. F200答案:A5. 食品加工过程中控制微生物污染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哪些?A. 温度控制B. 时间控制C. 湿度控制D. pH值控制答案:A、B、C、D二、判断题1. 食品细菌污染主要是由于原料采购不当引起的。
答案:错误2. 食品加工中的灭菌主要是通过高温处理来实现的。
答案:正确3. 食品中的添加剂均为安全的,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答案:错误4. 食品中的防腐剂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答案:正确5. 食品加工中不同的微生物对温度的要求是相同的。
答案:错误三、问答题1. 请简要说明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及控制方法。
答案:食品加工过程中,微生物污染主要来源于原料、空气、工作环境等各个环节。
为控制微生物污染,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加强原料采购和储存的卫生管理,避免采用有细菌污染的原料;提高加工环境的卫生标准,保持工作区域的清洁;严格控制温度、时间、湿度和pH 值等因素,避免微生物的繁殖;采用适当的杀菌方法,如高温杀菌、辐射杀菌和化学杀菌等;定期对食品生产线和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
2. 请列举几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及其作用。
答案: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包括防腐剂、食用色素、调味剂等。
防腐剂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抑制细菌和霉菌的生长;食用色素可以增加食品的色泽,提高视觉效果;调味剂可以增加食品的风味,提升口感。
例如,亚硝酸盐常用于加工肉制品,具有抑制氧化变质和抑制细菌滋生的作用;柠檬酸可用作调味剂,提升食品的酸度和口感。
食品工艺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食品工艺学主要研究的是以下哪方面的知识?A. 食品的储存与运输B. 食品的加工与制造C. 食品的营销与销售D. 食品的法规与标准答案:B2. 食品加工过程中,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影响食品的最终品质?A. 原料的质量B. 加工工艺C. 包装材料D. 销售价格答案:D3. 食品工艺学中,下列哪种技术不用于食品的杀菌处理?A. 巴氏杀菌B. 超高温杀菌C. 真空包装D. 高压杀菌答案:C4. 以下哪种食品添加剂不属于防腐剂?A. 苯甲酸钠B. 山梨酸钾C. 抗坏血酸钠D. 柠檬酸答案:D5. 在食品工艺学中,下列哪种方法不用于延长食品的保质期?A. 降低水分B. 增加盐分C. 真空包装D. 增加糖分答案:D6. 食品工艺学中,下列哪种设备不用于食品的干燥处理?A. 热风干燥机B. 喷雾干燥机C. 真空干燥机D. 搅拌机答案:D7. 食品工艺学中,下列哪种方法不用于食品的冷冻保存?A. 快速冷冻B. 慢速冷冻C. 真空冷冻D. 冷藏答案:C8. 食品工艺学中,下列哪种物质不用于食品的增稠?A. 明胶B. 果胶C. 淀粉D. 食盐答案:D9. 食品工艺学中,下列哪种物质不用于食品的着色?A. 胡萝卜素B. 焦糖色素C. 柠檬酸D. 辣椒红答案:C10. 食品工艺学中,下列哪种设备不用于食品的成型?A. 挤压机B. 切割机C. 搅拌机D. 包装机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食品工艺学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食品的感官品质?A. 食品的颜色B. 食品的气味C. 食品的包装D. 食品的营养成分答案:A B D2. 食品工艺学中,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于食品的杀菌?A. 巴氏杀菌B. 高压杀菌C. 紫外线照射D. 微波杀菌答案:A B C D3. 食品工艺学中,以下哪些物质可以作为食品的防腐剂?A. 苯甲酸钠B. 山梨酸钾C. 柠檬酸D. 食盐答案:A B D4. 食品工艺学中,以下哪些设备可以用于食品的干燥处理?A. 热风干燥机B. 喷雾干燥机C. 真空干燥机D. 搅拌机答案:A B C5. 食品工艺学中,以下哪些物质可以作为食品的增稠剂?A. 明胶B. 果胶C. 淀粉D. 食盐答案:A B 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食品工艺学是一门研究食品加工、制造和保存的科学。
食品工艺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食品加工的主要目的?A.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B. 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C. 提高食品的感官品质D. 减少食品的营养成分2. 食品防腐的主要方法包括以下哪项?A. 加热B. 干燥C. 冷藏D. 所有选项都是3. 食品中的微生物生长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A. 温度B. pH值C. 水分活性D. 所有选项都是4. 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杀菌方法有哪些?A. 热杀菌B. 冷杀菌C. 辐射杀菌D. 所有选项都是5. 食品添加剂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B. 改善食品的感官品质C.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D. 所有选项都是6. 下列哪种食品添加剂属于防腐剂?A. 柠檬酸B. 苯甲酸钠C. 糖精D. 食用色素7. 食品的热处理过程中,哪种物质的破坏可以减少维生素的损失?A. 蛋白质B. 脂肪C. 酶D. 矿物质8. 食品的干燥过程中,哪种因素会影响干燥速度?A. 温度B. 湿度C. 风速D. 所有选项都是9. 食品的冷冻保藏原理是什么?A. 通过降低温度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B. 通过降低水分活性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C. 通过改变pH值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D. 通过增加氧气浓度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10. 食品的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主要起到什么作用?A. 提供营养B. 产生风味C. 改变食品结构D. 所有选项都是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食品加工过程中,_________ 是指食品在加工、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保持其原有品质的能力。
2. 食品的_________ 是指食品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抑制或杀死微生物,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的能力。
3. 食品的水分活性(Aw)是指食品中_________ 的比例。
4. 食品的pH值对微生物的生长有重要影响,大多数微生物适宜生长的pH值范围是_________。
5.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_________ 的原则,不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自考食品工艺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食品工艺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科学?A. 食品加工技术B. 食品贮藏方法C. 食品营养成分D. 食品加工与保藏技术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食品加工的目的?A. 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B.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C. 改变食品的物理状态D. 减少食品的可食用部分答案:D3. 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微生物的作用B. 食品自身的酶解作用C. 食品接触氧气D. 食品温度过高答案:A4. 食品冷藏保藏的原理是什么?A. 杀死微生物B. 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C. 降低食品的水分活性D. 改变食品的pH值答案:B5. 食品干燥保藏法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提高食品的口感B. 降低食品的水分活性C. 增加食品的营养成分D. 改变食品的颜色答案:B6. 下列哪项不是食品冷冻保藏的优点?A. 保存食品的原有风味B.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C. 减少食品的营养成分损失D. 降低食品的加工成本答案:D7. 食品的热处理工艺主要包括哪些?A. 煮沸、蒸煮、烘烤B. 腌制、熏制、干燥C. 发酵、蒸馏、提取D. 以上都是答案:A8. 食品加工中常用的防腐剂有哪些?A. 亚硝酸盐B. 柠檬酸C. 食盐D. 以上都是答案:D9. 食品的包装材料应具备哪些特性?A. 良好的阻隔性B. 易于降解C. 耐高温D. 以上都是答案:D10. 下列哪项不是食品工艺学的研究内容?A. 食品原料的选择与处理B.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控制C. 食品的市场销售策略D. 食品加工新技术的开发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食品加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包括哪些?A. 亚硝酸盐B. 黄曲霉素C. 食品添加剂残留D. 重金属答案:ABCD12. 食品工艺学中,常见的食品保藏方法有哪些?A. 冷藏B. 冷冻C. 干燥D. 腌制答案:ABCD13.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食品的保质期?A. 食品的包装方式B. 食品的加工工艺C. 食品的储存环境D. 食品的原料品质答案:ABCD14. 食品工艺学中,食品的感官评价包括哪些方面?A. 色泽B. 香气C. 味道D. 组织状态答案:ABCD15. 食品工艺学中,哪些是食品加工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卫生安全因素?A. 工作人员的个人卫生B. 加工设备的清洁消毒C. 食品原料的安全性D. 加工环境的卫生条件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6. 食品工艺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到食品科学、微生物学、化学等多个领域。
食品工艺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食品工艺中,下列哪种物质不是食品添加剂?A. 防腐剂B. 着色剂C. 稳定剂D. 维生素C答案:D2. 以下哪种食品加工方法不属于热加工?A. 巴氏杀菌B. 微波加热C. 真空包装D. 罐头加工答案:C3. 食品加工中,下列哪种技术主要用于延长食品保质期?A. 脱水B. 真空包装C. 冷冻D. 所有选项答案:D4. 食品工艺中,下列哪种物质是常用的乳化剂?A. 糖B. 盐C. 淀粉D. 卵磷脂5. 食品工艺中,下列哪种方法不适用于肉类加工?A. 腌制B. 熏制C. 发酵D. 干燥答案:C6. 食品工艺中,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常用的增稠剂?A. 明胶B. 果胶C. 琼脂D. 碳酸氢钠答案:D7. 以下哪种食品包装材料不适合用于高温蒸煮?A. 聚丙烯B. 聚乙烯C. 聚氯乙烯D. 聚酯答案:C8. 食品工艺中,下列哪种物质是常用的抗氧化剂?A. 柠檬酸B. 维生素EC. 硫酸钠D. 氯化钠答案:B9. 食品工艺中,下列哪种方法不适用于乳制品加工?B. 浓缩C. 巴氏杀菌D. 脱水答案:D10. 食品工艺中,下列哪种物质是常用的甜味剂?A. 糖精B. 盐C. 柠檬酸D. 碳酸氢钠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食品工艺中,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食品的保质期?A. 微生物B. 氧化C. 光照D. 湿度答案:ABCD2. 食品工艺中,下列哪些物质可以作为食品的防腐剂?A. 苯甲酸钠B. 山梨酸钾C. 硝酸盐D. 亚硝酸钠答案:AB3. 食品工艺中,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食品的感官品质?A. 色泽B. 香气D. 质地答案:ABCD4. 食品工艺中,下列哪些方法可以用于食品的灭菌?A. 高温灭菌B. 紫外线照射C. 辐射灭菌D. 化学灭菌答案:ABCD5. 食品工艺中,下列哪些物质可以作为食品的着色剂?A. 胡萝卜素B. 胭脂红C. 焦糖色素D. 叶绿素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食品工艺中,所有的食品添加剂都是安全的。
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食品化学与分析试卷(课程代码05753)试卷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 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植物的种子中含有的水主要是 【 】A .自由水B .结合水C .体相水D .截留水2.等温吸湿曲线中区域Ⅲ水的Aw 值范围是 【 】A .0~O .25B .O .25~O .80C .O .80~O .99D .O .90~O .993.下列糖类化合物中属于低聚糖的是 【 】A .半乳糖B .水苏糖C .葡萄糖D .淀粉4.在奶酪的制作中主要利用了蛋白质的什么性质? 【 】A .水合性质B .界面性质C .凝胶性质D .织构化性质5.下列维生素中对氧不敏感的是 【 】A .维生素AB .维生素B1C .维生素D D .维生素E6.下列不属于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构成的是 【 】A .光源B .样品导人系统C .分离系统D .光色散系统7.按功能分类,pH 电极属于 【 】A .指示电极B .参比电极C .辅助电极D .选择电极8.确定采集罐装或瓶装食品样品,常用的计算公式是 【 】 A. 8n B.6n C. 4n D. 2n 9.香料中水分的最佳测定方法是 【 】A .蒸馏法B .减压干燥法C .直接干燥法D .卡尔费休氏法10.测定食品中脂肪含量最常用方法的是 【 】A .索氏提取法B .双缩脲法C .荧光法D .酶法11.食品中膳食纤维含量的常用测定方法是 【 】A.高效液相色谱法 B.比色法C.荧光法 D.中性洗涤剂纤维素(NDF)法12.测定食品中维生素A、维生素E及β-胡萝卜素均可使用的方法是【】 A.酶法 B.质谱法C.高效液相色谱法 D.荧光法13.测定食品中总抗坏血酸时,与脱氢抗坏血酸作用生成红色脎的物质是【】 A.2,4-二硝基苯肼 B.茚三酮C.2,6-二氯靛酚 D.斐林试剂14.在测定食品中总灰分时,可以加速灰化的试剂是【】 A.甲醇 B.碳酸铵C.氨水 D.EDTA15.大豆异黄酮含量的常用测定方法是【】 A.酶法 B.双缩脲法C.酸水解法 D.紫外分光光度法16.在国家标准测定方法中,合成着色剂的检验方法是【】 A.高效液相色谱法 B.气相色谱法C.荧光分光光度法 D.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7.下列属于人工合成甜味剂的是【】 A.蔗糖 B.果糖C.麦芽糖 D.糖精18.食用植物油的酸价的测定方法是【】A.分光光度法 B.滴定法C.紫外分光光度法 D.荧光法19.可以用挥发性盐基氮评价鲜度等级的食品是【】 A.粮食 B.蔬菜C.水果 D.肉类20. 评价油脂氧化劣变的中后期指标是【】A.过氧化值 B.羰基价C.酸价 D.游离棉酚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复习提纲1、试题由五部分组成:填空题(每空1分,共3 0分)、选择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小题10分,)、是非题(每小题0.5分,10分,共20小题)、名词解释(3小题,共10分)、叙答题(4题,每章一题,40分)。
第一章食品的腐败变质及其控制⑴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因素微生物、害虫、食品自身的酶作用和各种理化作用微生物:细菌、酵母菌、霉菌害虫:甲虫类、蛾类、蟑螂类、螨虫类啮齿动物:主要是老鼠化学因素:酶的作用(pH,温度,水分活度影响),非酶作用(美拉德、焦糖化、,氧化作用(油脂氧化酸败)物理因素:温度、水分、光线以及其它因素分等的关系,对应的食品变质现象及特点细菌:细菌是引起食品变质的主要原因,一般表现为食品的腐败。
细菌会分解食品中的蛋白质和氨基酸,产生臭味或异味,甚至伴随有毒物质的产生。
细菌的芽孢耐热性强含量低于15%可抑制其发育,在含糖量高的食品容易生长霉菌酵母菌:在含碳水化合物较多的食品中容易生长发育,在含蛋白质丰富的食品中一般不生长;最适pH5.0;耐热性不强,60~65℃左右可将其杀灭耐酸性:霉菌>酵母菌>细菌温度:此时生长繁殖速度最快;温度过水分活度下降,三种菌的生长发育程度下降:细菌>酵母菌>真菌氧气好氧菌:有氧的情况下才能生长;氧气浓度降低,生长繁殖速度下降;(产膜酵母菌、霉菌、部分细菌)兼性厌氧菌:有氧或无氧都能生长。
(葡萄球菌、大多数酵母菌)厌氧菌:无氧才能生产,并产生毒素(肉毒梭状芽孢杆菌)营养成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酶活性:与pH、温度、Aw有关(氧化酶、脂酶、果胶酶)酶作用引起的食品变质主要表现在色、香、味、质地的变劣⑷引起食品变质的各种主要化学反应特点及现象美拉德反应(羰胺反应)、焦糖化反应、抗坏血酸氧化反应,食品成分与包装容器发生化学反应氧化作用:脂肪的氧化主要指不饱和脂肪酸与氧气反应使双键断裂,食品产生酸败臭味及变色,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大。
食品工艺学单选1.生产大曲白酒时,大曲粉的用量一般为高梁粉的9%-11%2.传统发酵红葡萄酒时前发酵如果在15度则需14-21天3.一般酒精度低于16%的葡萄酒在装瓶后均应进行杀菌4、离心泵属于食品加工中的叶片式泵5、嗜温性细菌最是生长温度25-37.7度6、白葡萄酒的陈酿期一般为1-3年7、啫冷性细菌最适生长温度10-20度,湿热细菌最适生长温度50-55度8、单色啤酒的麦芽汁11-12度煮沸时间一般控制在90分钟9、汾酒属于清香型大曲酒10、麦芽制备时浸制大麦的水温以13-18度为宜11、小曲白酒在36度左右的温度下发酵6-7天,要求酒精含量达到11%-12%总酸在1.5%以下时可结束发酵12、酿造啤酒的原料有大麦、酒花、玉米、大米、水13、生产啤酒时,糖化方法有煮出糖化法、浸出糖化法、双谬糖化法、外加糖化法14、葡萄酒、牛乳酒、酱油、食醋的生产需要食用酵母菌发酵剂16.,一般酒精度低于16%的葡萄酒,在装瓶后均应进行杀菌。
1、在25度时,48.2%的糖浓度相对应的水分活度为0.9402、使用明矾做混凝剂是,要求处理水的pH值在6.5-7.5范围内3、L-抗坏血酸在饮料中是作为一种抗氧化剂加入的4、饮料中用到的最强的酸是磷酸5、我国常用的水的硬度的表示方法是德国度6、果汁汽水的果汁含量通常在2.5%-10%7、下列果汁生产时直接压榨不能取得汁液的是山楂汁8、软饮料是不含乙醇或乙醇含量低于0.5%的饮料制品,又称为非酒精饮料或不含酒精饮料9、下列汽水哪种含气量低些橙汁汽水10、茶饮料生产用水要求必须是去离子水11、按照原辅料或产品形式可将软饮料分为碳酸饮料、固体饮料、运动饮料、营养素饮料、果味饮料、果汁饮料、蔬菜汁饮料、含乳饮料、植物蛋白饮料1. 130-150摄氏度~0.5-4秒的杀菌条件属于(超高温瞬时杀菌)2。
利用酸度测定法测定算入发酵剂时,在37.8度培养3.5小时,加入百分之3发酵剂的算的测定应达到(0.7%)3.冰激凌陈化得温度应是(2-4摄氏度)4(板式蒸发器)可用于热敏性物料的浓酸。
本科课程考试试卷考试课程与试卷类型:食品工艺学姓名:学年学期:学号:考试时间:班级:一.名词解释1.Aw:2.F值:3.Q10:4.食品添加剂:5.商业灭菌:二.判断题(判断以下论述的正误,认为正确的在答题相应的位置划“T”;错者划“F”,在错误的地方划线,并改正确方可得分。
)1.一般食品的冻结点会低于纯水的冰点。
2.D值越大,表示微生物对热的抵抗力越强。
3.相同质量下,溶质分子量上升,则该溶液的渗透压上升。
4.罐头二重卷边时,卷边重合率大于30%即可。
5.超滤主要用于水和小分子量物质间的分离。
6.食品比表面积愈大,传热愈慢。
7.食品含水量越低,水分活度越大。
8.冷冻过程中,微生物也会慢慢死亡。
9.低酸性食品的杀菌条件通常会比酸性食品的严格。
10.亚硫酸盐在食品加工中具漂白和还原的作用。
11.α-射线的穿透力比β-射线强。
12.玻璃瓶抵抗热震的能力与玻璃中矾盐的含量有关。
三.简答题1.简述罐头食品的杀菌公式。
2.简述罐头食品的一般工艺过程。
3.常见食品的变质主要由哪些因素引起?4.影响食品干燥速度的因素有那些?四.填空题1.油脂中常用的抗氧化剂有:、、、。
2.罐头食品的杀菌工艺条件主要有:、、三个主要因素。
3.液体食品的浓缩方式有:、、。
4.冷冻循环系统的四个基本组成是:、、、。
5、制冷中的3T理论是指:、、。
6.常见的空气对流干燥形式包括:、、、、、、。
7.病毒通常用的辐射剂量才能抑制其生长。
8.常用的人工干燥方式有:空气对流干燥、、、。
9.食品常用的腌制方法有:、、、。
10.食品冷却常用的方法有:、、、。
五.问答题1.常见罐头食品腐败变质的现象有哪些?解释其原因。
2.绿茶PET瓶装饮料的生产工艺及操作要点。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Aw:把食品中水的逸度和纯水的逸度之比称为水分活度。
2.F值:是在121.1℃温度条件下杀死一定浓度的细菌所需要的时间——F值与原始菌数是相关的。
3.Q10:温度商数Q10表示温度每升高10℃时反应速度所增加的倍数。
做试题,没答案?上自考365,网校名师为你详细解答!
浙江省2010年4月自学考试食品工艺学试题
课程代码:0252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干燥方法中,常用于奶粉生产的干燥方法是( )
A.逆流隧道干燥
B.气流干燥
C.滚筒干燥
D.离心喷雾干燥
2.动物屠宰后胴体组织中的韧带和血管均属于( )
A.肌肉组织
B.结缔组织
C.脂肪组织
D.平滑肌组织
3.肌肉组织中的肌动蛋白属于( )
A.肌原纤维蛋白
B.肌溶蛋白
C.弹性蛋白
D.胶原蛋白
4.下列选项中,较适合作为食品冷藏温度的是( )
A.-1~8℃
B.12~28℃
C.-15~-25℃
D.-25~-40℃
5.对软饮料生产用水进行软化处理的主要目的是( )
A.杀灭细菌
B.除去胶体
C.除去钙、镁离子的盐
D.除去悬浮物
6.碳酸饮料中充入的气体是(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空气
D.氮气
7.果味型碳酸饮料中的原果汁含量一般是( )
A.1.0%以下
B.2.5%以下
C.4.0%以上
D.10%以下
1 浙江省2010年4月自学考试食品工艺学试题
浙江省2010年4月自学考试食品工艺学试题
2
8.食品的功能有多种,其中最主要的功能是( ) A.保健功能 B.感官功能 C.营养功能
D.方便功能
9.某猪肉罐头的杀菌公式表示为θ
t t t 3
21--p ,其中表示升温时间的是( ) A.t 1 B.t 2 C.t 3
D.θ
10.电磁辐射有多种类型,下列4种中穿透能力最强的是( ) A.β-
射线 B.α射线 C.γ射线
D.β+
射线
11.下列食品添加剂中,常用于食品防腐的是( ) A.苯甲酸钠 B.TBHQ C.BHT
D.PG
12.下列食品添加剂中,主要参与腌肉制品发色反应的是( ) A.蔗糖 B.食盐 C.亚硝酸钠
D.谷氨酸钠
13.下列操作中,能够防止食品冻藏过程中冰晶体成长的是( ) A.快速冻结 B.缓慢冻结
C.冻藏温度尽量高
D.冻藏温度交替变化
14.国家标准规定果粒果汁饮料成品中果汁含量应不低于( ) A.50g/L B.100g/L C.200g/L
D.250g/L
15.在食品物料腌制过程中,食盐进入物料内部的过程称为( ) A.扩散 B.渗透 C.溶解
D.吸附
16.照射量是用来度量电离辐射在空气中电离能力的物理量,其单位是( ) A.居里 B.贝克 C.库伦/千克
D.拉德
17.牛奶中含磷较多的蛋白质是( ) A.乳球蛋白
B.乳白蛋白
C.免疫球蛋白
D.酪蛋白
18.用于发酵酸乳的乳酸菌主要有两种,除嗜热链球菌外,另一种是( )
A.保加利亚乳杆菌
B.嗜酸乳杆菌
C.沙门氏菌
D.双歧杆菌
19.下列食品添加剂中,能够延缓高脂食品脂肪氧化酸败的是( )
A.山梨酸钾
B.过氧化氢
C.叔丁基对苯二酚
D.丙酸钙
20.在消毒奶生产过程中,为避免乳脂肪上浮而进行的操作工序是( )
A.均质
B.浓缩
C.过滤
D.标准化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7小题,每空1分,共35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生产面包的最基本原料有四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2.复重系数是评价干制品品质的指标,它是______和______的比值。
3.从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的角度,低酸性食品一般是指pH>______的食品。
4.果汁茶饮料中原果汁的含量一般不.低于______g/L。
5.根据冻结速度的不同可将食品的冻结方法分成两大类,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6.食品干制过程中导湿性的推动力是______。
7.对于罐藏食品,灭菌过程中热量的传递方式主要有两种,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8.食品中水分的存在形式主要有两种,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9.根据微生物对碳水化合物发酵产生的产物的不同,可以将发酵分为4种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10.在果蔬的气调贮藏过程中主要使用的气体有三种,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11.酸奶根据组织状态不同可分为两大类,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12.G值常用来表示辐照化学效应的强弱,它是指被照射物质中每吸收______eV能量所产生化学变化的分子数量。
13.用于辐射保藏食品的放射性同位素辐射源主要有两种类型,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14.空气对流干燥是最常见的食品干燥方法,它是以______做为干燥介质。
15.逆流隧道式干燥设备中,物料进口的一端称为______;物料出口的一端称为______。
3 浙江省2010年4月自学考试食品工艺学试题
16.根据产品中水分含量的不同,可将食品的脱水加工分为两种操作形式,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17.食品物料的腌制方法主要有四种,除注射腌制外,其它三种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食品冻藏
2.F0值
3.食品化学保藏
4.TDT曲线
5.导湿温性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影响食品干燥的因素较多,确定合理干制工艺条件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胀罐是罐头食品的主要变质现象,简要说明胀罐的类型和产生原因。
3.简要说明PSE肉和DFD肉的产生原因。
4.什么是食品冷藏?低温使食品中的微生物活力减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食品抗氧化剂能够抑制脂肪的氧化酸败,其作用机制具体是什么?
4 浙江省2010年4月自学考试食品工艺学试题。